第一篇:成子湖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
成子湖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
1成子湖的概况
成子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洪泽湖的西北部,湖中多滩涂、岛屿,自然条件优越。湖面分别属于宿迁市的泗阳县、宿城区和泗洪县境内。
成子湖为浅水湖泊,平均水深1.90m,成子湖的面积和容积随着水位的升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当水位在12.5m(蒋坝水位站)时,湖泊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约占洪泽湖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成子湖是吞吐性湖泊,有其丰富的水系。成子湖上游水系发达,主要入湖河流有老汴河、古山河、五河、民便河、马化河、黄码河等。出湖河流有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江水道。
2成子湖资源利用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成子湖地理位臵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水产、湿地、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成子湖不但对沿湖周边地区的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效应,而且还发挥着防洪排涝、农田灌溉、水上交通,饮用水源等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中转平台和重要的调蓄湖泊一部分,据调查,违法围占、不合理开发、突发水污染、管理体制不顺,已成为成子湖的“四大顽疾”。据了解,到2005年,成子湖的湖泊面积已经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近300平方公里,库容减少近3亿立方米。湖泊渔业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使得湿地持续萎缩,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环境,目前成子湖湖区养殖面积占蓄水面积的30%左右,远远超过湖区适宜养殖容量。同时,大量的工业、生活及农业污水不断排入,上游突发污染成为成子湖的污染隐患,而目前有效的湖泊管理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2.1违法围占
成子湖容积萎缩,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无序圈圩开发。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发展农副业,对湖泊进行了大量的圈圩,特别是90年代,再次出现圈圩的热潮,湖泊面积锐减,调蓄能力降低。根据有关方面的测量,结果表明成子湖的水域面积由于人类的圈圩养殖活动而呈现继续萎缩的态势。
2.2围网养殖
成子湖现有的围网养殖面积约12万亩,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围网布局不合理,部分水域围网集中,单个围网面积不一,围网间缺乏足够缓冲带,摄食性鱼类的高密度放养,外源性饲料的大量投入,围网内部污染严重,养殖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程度加大,养殖水体超标排放严重。围网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不仅因为大量投饵污染了水质,还破坏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此外,随着成子湖渔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种网具和渔船数量也相应增加,加之捕捞工具的改进、技术的提高,渔业资源量日趋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2.3富营养化
近年来,成子湖湖水在感官上混浊度较高,透明度较低。根据水质监测情况看,当前湖水虽然仍具有硬度不高,PH适中,溶解氧丰富,有害物质检出率低等优点,但是由于总磷、总氮严重超标,使成子湖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已连续多年处于中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近年来以蓝藻为主的“水华”时有发生,而且面积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根据2010年监测结果,湖水中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水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12倍、10倍和24倍。
2.4有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目前水利、环保、农林、渔业、旅游、国土等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了湖泊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职责,但是由于各部门、各地区履行职责时把握尺度不一,缺乏沟通和统一的规划,导致成子湖的管理和保护成效不大。
3保护对策
成子湖的保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实现“人湖和谐”的目标,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根本上控制和治理污染水质的源头,对成子湖入湖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调整湖内生态环境结构,采取一系列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实现成子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
3.1要深入推进“四项综合治理”
3.1.1推进围网养殖综合治理。政府要牵头,组织环保、水利、渔业、农林等组成联合工作组,形成合力,对湖区养殖面积进行深层次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养殖规模,调整养殖布局,使养殖面积真正完全下降至适度范围和布局合理。根据成子湖的规划要求,因地制宜设臵若干个生态养殖小区,科学核定规范化养殖面积,并在每个小区中间留出50%左右的水域空间。
3.1.2推进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要严格整治沿湖周边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对已达标排放的,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废水达标排放,严厉打击超排和偷排行为;对尚不稳定达
标排放的,要通过结构调整,实行关停并转;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特别是“十五小”企业,要坚决予以关停取缔。同时,对新、改、扩项目要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把审批关和验收关,强行推行清洁生产,最大控制地减少新污染的排放。
3.1.3推进餐饮船综合治理。餐饮船作为一个新产业,带动了旅游业,提高渔民收入,但是对湖区水质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近期看,要强行推进餐饮船安装污染处理装臵和生活垃圾集中清运装臵等过渡性措施;但从长远看,还要实行登岸经营或集中区城统一管理,要成立专业物业管理队伍,进一步规范湖区餐饮经营制度。
3.1.4推进农业面源综合治理。要调整沿湖周边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减少面源污染。把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致力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高浓度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的力度,推广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同时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降低化肥农药的污染。
3.2要切实做到“四个加强”
3.2.1加强沿湖周边农村“三清”(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减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湖区水体的污染,对于与成子湖相连的河道和农村河塘要加强清淤和疏
浚,达到水脉相通,以水净水,以水改水,治水保水的目的;生活垃圾不得堆放在沟边、河边及田头,要及时收集、清运和处理;畜禽粪便要充分利用,规模化养殖场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沿湖乡镇和村居,要分步实施零散居民的迁移安臵,加快居民集中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步伐,特别是要选择除磷脱氮效果好的工艺,减少生活污水的污染。
3.2.2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禁止占用湖泊水面进行新的经济发展,对水面已有的养殖面积要有计划的退渔还湖,加强入湖水道水质监控,加强湖区及入湖河流的水质监测、预测和评价,对湖区水质状况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布信息,特别是对突发性事故、灾害等要及时进行监控,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
3.2.3加强湿地保护。要逐步实行退田(渔)还湖,建立各级湿地保护区,要进一步加大种植草和芦苇等净化植物的力度,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在成子湖四周恢复宽50—100米的挺水植物带,把污染物截留在湖滨区,并作为鸟类的栖息地,同时可以适当放养快速繁殖的漂浮植物,达到吸收污染物质和加速颗粒物质沉降的作用。扩大植树做林和绿化,涵养水份,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迳流挟带污染物入湖。
3.2.4加强清障清淤。要对入湖和湖区内部分严重淤积地段进行清淤和疏浚,加快内部水体的流动和交换,改善成子湖的生态环境,提高行洪蓄洪能力。据调查,成子湖内自然淤积区,最深达60厘米左右,浅的也有40厘米左右,已严重影响成子湖的生态功能和防洪行洪功能。
3.3要务必增强“四种意识”
3.3.1增强责任意识。成子湖是宿迁市的一张生态名片,也是一张旅游名片。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每个公民都能以实际行动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成子湖的管护之中,同时坚决地与破坏管护的行为作斗争。
3.3.2增强保护优先的意识。在合理开发成子湖资源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优先保护的意识,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绝不能为了暂时的政绩和经济利益,忽视了应有的原则,实现成子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3.3.3增强依法管理的意识。要严格《水法》和《湖泊管理条例》等各项规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团体思想,增强依法管护的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和监督的力度,严厉打击危害成子湖水环境的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确保管护工作依法推进。
3.3.4增强投入的意识。成子湖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生态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多方筹措资
金,逐年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切实做到投入和索取的相对平衡。
第二篇: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从金融监管的含义、目的、内容等方面对其作出初步了解,进而引出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关键词】金融监管 问题 对策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当我国加入WTO后,促使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差、问题多、压力大,成为中国金融业不容回避的现实,进而使得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对我国金融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以及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对提高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解决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懂何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实施监管的目:(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监管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与机构合并、银行业务范围、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率、存款保护以及危机处理等方面。
通过上面对金融监管的初步了解,下面将提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分析:
一、对金融监管的目标认识模糊。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管制行为, 有其特定的具体目标,以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为己任。而在中国, 由于银行的主体均为国家所有, 存款人如同信任政府一样,不怀疑银行的支付能力, 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表面上看来并不是一个现实的突出问题。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目标, 是通过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确保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因此, 在中国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模糊, 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 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 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 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我监管能力极低, 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 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 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 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 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 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 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三、尚未形成效率高的监管体制。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担监管本身并不是要绝对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实际上,市场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倒闭是资源(如资本和管理人员)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无论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还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化解,都需要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有较为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迅猛的前景下,要想实现监管目标,必然要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多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金已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有金融监管所要求的较为全面的经济、金融、、高等教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员较少;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使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等;这些都影响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深度。
五、金融监管的对象基础不完善,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界定及其内部控制。在业务范围界定上,目前实际情况是混业经营,表现在:银行不仅仅从事传统的存活业务,还经办信托,证券及保险业务;保险公司除从事保险业务外,还从事信贷和证券业务;信托投资公司由银行出资兴办,从事各种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完善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管理层次上围绕经营目标来堵塞漏洞,而中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相当落后,制度上也不完善,漏洞和操作失误时常出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较大。
六、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其中均规定了金融监管问题,但这些立法中存在众多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监管内容简单化,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现状,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对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立法的结合问题也都没彻底解决。同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法律法规重复立法和法律之间相互冲突现象,这些都影响到监管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针对以上金融监管问题,下面将提出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对策:
一、统一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 积极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金融监管的目标在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是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 联系着千家万户, 金融业的经营状况影响着国家的宏观利益和企业的利益, 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全局性和公共性。金融业又不同于一般企业,主要依靠负债经营, 是用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 客户信用状况不好或者经济情况不确定因素, 都会影响金融业的安全运行。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金融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不规范, 金融运行的环境也不宽松, 金融监管目标应选择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调整银行业内部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维护公共利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金融监管的目标不同于货币政策目标, 不应过分强调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服务。
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近期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等金融案例中,假如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许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同样如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也有自身经营治理不善的原因。其自身经营治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次,深化独立监管理念和风险意识。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为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独立经营,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机构,实行行业自律。还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
三、重视金融监管效率低下问题,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监管现代化程度高,传统金融业务与网络金融业务并存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公司时就会出现困难,使监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陷入无从入手境地。面对网络金融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金融新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项目,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当严格从业资格,培养职业荣誉感;加大对网络监管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强化对监管从业人员的培训,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大量引进既懂计算机又熟悉金融监管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严格实行金融分业管理, 科学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建立现代金融制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中国, 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 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而且是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 分业管理和经营应是中国金融管理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要确保银行稳健、维护存款者利益、强调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要按照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类管理的要求, 严格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规范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监管重复发生。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要尽快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强监管当局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实施联合监管。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实行功能型监管。
五、加强金融建管法制建设。为了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金融监管稳定,当务之急应当参照国际法律准则,加快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于国际金融法规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鉴于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空白,应尽快制定《金融监管法》、《期货交易法》、《存款保护法》、《金融控股公司法》、《合作金融法》、《外资金融法》等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和WTO的规则,对于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的条文进行修订,完善或废止,切实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依、有法难依的问题。此外根据已建立的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实施细则。
六、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在当前金融全球一体化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越来越快,面越来越大。实践证明,要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必须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督促它们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是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加以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要使我们的金融监管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准,就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了解、认真、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蓝文兴 胡余平《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吴强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3】曾昭熹 《中国金融监管若干问题研究》
【4】谢增栋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徐燕 《中国金融监管问题分析》
当代中国经济结课论文
姓名:董 之 祥
学号:089114200
班级:经济081班
第三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同国家、地区间经贸往来的增长,地理标志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经济价值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存在着工商部门的商标保护和质检部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两种保护机制的并存导致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发生冲突。对此,应制定专门法律和实施细则、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国民的保护意识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等。
关键词:地理标志 问题 对策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
地理标志不同于原产地证明。原产地主要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指出口货物的国籍,是从商品的国籍与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应享受的待遇以及国际贸易角度而言的,一般与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无关,也不涉及知识产权。
地理标志不同于商标。首先,地理标志不能个体专有,但是商标可独家注册。一般商标不能注册为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也不能注册为商标。但是善意注册的继续有效。其次,地理标志不得转让或许可使用。商标可被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最后,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的权利主体范围不同。地理标志被滥用时,任何一权利人均可起诉。而其他权利被侵权时,只有权利个体主张权利。
二、保护地理标志的意义
产品的地理标志构成了商品的质量信誉,是正宗和品质的保证,可积极推动和引导商品销售和消费,无形中成为商品的广告手段,扩大了商品的知名度,形成了商品的附加值,也是消费者识别和选择商品的重要信息。如果不加以适当保护,那么从事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人就可能作伪。未经授权使用虚假地理标志的行为,有损于消费者和合法生产者。消费者会受到蒙骗,误以为他们所购买的是具有特殊品质和特点的真货,而实际上得到的是赝品:合法生产者也会失去宝贵的业务,同时其产品已获得公认的声誉也受到损害。
2000年1月31日,我国政府发布第一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批准公告,绍兴酒成为我国第一个受到保护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时,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绍兴黄酒正深受假冒之苦。大量的非绍兴地区的黄酒纷纷冠以绍兴酒之名冲击市场,甚至出口。绍兴酒国际市场2/3的份额竟被产自日本、台湾等地的绍兴酒所挤占。1999年8月,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建立之初,绍兴市人民政府就立即授权组建绍兴酒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第一个向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递交了申请。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保护办于1999年10月10日发布了绍兴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受理公告,经过形式审查、社会异议、专家技术审查等程序,于2000年1月31日发布了绍兴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批准公告,正式对绍兴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绍兴酒实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以后,在日本市场。台湾产绍兴酒的份额从保护前的80%迅速下降到25%左右。
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状况
我国现行立法对地理标志实行质检和工商两个部门,两种保护模式并行的法律保护。地理标志既可以依据《商标法》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获得商标专有权,也可以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申请地理标志权。
(一)《商标法》保护
199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使地理标志在我国第一次可以作为证明商标受到保护。2001年10月27日,我国对《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2003年4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又颁布新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对地理标志的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保护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2007年1月24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并于2007年1月30日起施行。
(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999年8月17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地理标志制度的部门规章。2001年4月1日,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对地理标志作出了新的管理和保护规定。2005年6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以第78号局长令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并于2005年7月15日开始施行。
目前,我国形成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商标法》并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现状:质检总局对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是针对产品产地、标准、质量、工艺等方面进行管理和保护,工商总局主要是对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志进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保护。
中国现有150个国家质检中心和18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地理标志产品的检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加强培训和实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的地理标志保护审查专家队伍,覆盖了法律、食品、加工、园艺、水产、中医药、传统工艺、标准化等多个领域,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09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受理了地理标志保护申请1070件,对国内932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产品范围涉及酒类、茶叶、水果、传统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等,产地范围涵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中国地理标志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地理标志平等保护模式不利于与国际接轨
我国目前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存在两种方式,即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即由两套法规、两个行政机关同时对地理标志进行管理。由两个部门分别管理,申请程序、审批、注册登记的制度不仅在内容上多有重复,而且带来了诸多矛盾。两个行政机关依据不同的法律行使和扩大行政权力,必然造成权力的冲突和秩序的混乱,不但增加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国家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
(二)地名商标的存在与地理标志发生冲突
中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和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
第四篇:桑植县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xiexiebang推荐)
桑植县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二黑体,加粗,居中)
指导老师:××× 学□□生:×××(或×□×)(五号宋体居中)
(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长沙 410128)
(五号字空一行)
摘 要(小四黑体):目前,桑植县面临的耕地保护问题主要是:优质耕地数量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且退化日趋严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开发整理潜力有限;城镇化进程加快,各类建设对耕地需求加大。为此,笔者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耕地保护,问题,对策,桑植。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347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近年来,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非农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建设占用土地数量不断增加,优质耕地的数量逐年减少,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紧缺,耕地保护耕地面临严峻的形势,已经成为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1.桑植县耕地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耕地总面积为30489.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937公顷,保护率达到80%以上,其中6°-25°坡地28735.81公顷,占耕地比例94.25%。从耕地面积来看,市政府下达桑植县耕地保有量任务28174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937公顷。从耕地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澧水中源的河谷平原,其次为桑植县背部山区蹇家坡等乡。从耕地质量状况来看,澧水中源的河谷平原地势较平坦、土壤深厚、土壤质地好,灌溉条件好,是县域耕地质量最好的区域。
2.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2.1优质耕地数量减少 据统计,2006年,桑植县建设占用7.87378公顷,其中水田3.13448公顷,所占比例达到39.8%;2007年,桑植县建设占用11.01755公顷,其中水田9.0629公顷,所占比例达到82.25%;2008年,桑植县建设占用22.7645公顷,其中水田15.1407公顷,所占比例达到66.5%;2009年,桑植县建设占用30.1227公顷,其中水田25.8502公顷,所占比例达到85.8%;2010年,桑植县建设占用24.784公顷,其中水田17.9713公顷,所占比例达到72.5%;2011年,桑植县建设占用34.8739公顷,其中水田14.7851公顷,所占比例达到42.4%;2012年,桑植县建设占用40.8706公顷,其中水田25.3827公顷,所占比例达到62.1%;2013年,桑植县建设占用115.513公顷,其中水田78.3848公顷,所占比例达到67.86%。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项目建设占用水田的比例较大,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耕地锐减,但相应实现占补平衡的新增耕地难以一时间从数量和质量的双向标准上达到当时项目建设占用减少的优质的耕地。
而实际上,我县耕地分布分散、地块面积小,建造堤坝成本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容易受到水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深处山区沟谷的耕地,由于突发性暴雨的频发,水土很容易流失,造成优质耕地数量减少。
2.2耕地总体质量不高
全县耕地总面积为30489.5公顷,占县域土地总面积8.774%,其中水田18388.1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60%,旱地12101.4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40%。全县有将近40%的旱地,多分布于山丘中上部,土地较差,土壤含砂较重。此外,相当一部分水田是分布在上顶望天田,种植水稻要靠天吃饭。近年来,由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经济效益偏低,农业结构转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就近种植房前屋后的几分稻田或转投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比如烟叶、冬桃、红心猕猴桃等,有的还在流转耕地种发展畜牧生猪养殖,远处的耕地直接撂荒或闲置,加上长年累月自然灾害损毁耕地及生产建设活动等因素,致使我县部分耕地质量降低。
2.3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我县于2010组织技术单位开展桑植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据调查成果统计,我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2951.7公顷。从耕地后备资源地类现状统计看,草地4191.46公顷,滩涂189.04公顷,裸地80.39公顷,其他土地2262.81公顷;从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等级统计看,一等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为0,二等地407.84公顷,三等地6022.67公顷;从耕地后备资源利用状况统计看(省市县级补充耕地项目占用耕地后备资源情况),2010年以来,省级易地占补平衡项目,市级占补平衡项目及县级占补平衡项目先后实施,累计开发使用耕地后备资源1874.7015公顷,全部开垦为旱地,剩余的耕地后备资源虽然总量大,达到4848.9485公顷即7.27万亩,但是由于涉及林地政策限制和项目规模小及交通不便等多 方面的主客因素,致使难以开发利用或者说开发利用的成本大。
2.4耕地保护意识薄弱
我县耕地保护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耕地保护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及有关管理的漏洞,造成一些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甚至将基本农田退耕还林,发展效益农业中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一些村民图眼前利益,将承包的耕地出租用于非农建设以及设施农用地建设等等。另一方面,人为的抛荒,近些年来,年轻农民大都进城进厂打工,农村现存的土地耕作者大多为老年人,大量的土地被闲置下来,由于又免征农业税,耕地闲置和撂荒面积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大。耕地闲置、荒芜,野草灌木丛生,农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闲置、荒芜使农民恋土情结弱化现象加剧,这无形当中也是一种耕地保护意识淡薄的表现。长期以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仅仅只是一种口号,耕地保护的意识尚未根植于广大村民之中。
: 2.5保护耕地红线与保障经济发展的冲突日益明显。
面积比较集中,质量较高的耕地通常分布在我县的交通便利、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多数又是我们安排项目落地的优先场所,这些优质耕地集中地区是提前纳入规划,作为预留建设用地来摆设。
3.对策建议
3.1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2013土地变更调查监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发放保护责任卡,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地块,落实到村组农户。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实行严格管理、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确需占用或改变基本农田的,必须按法定程序上报国务院批准并优先补划同等面积优质的耕地为基本农田。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落实保护基本农田“五不准”,严禁借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方式改变耕地用途(土地整治形成的耕地不得纳入退耕范围),占用或毁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设施农业项目尽可能不占用耕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实行灾毁耕地数据调查制度,开展耕地变化情况按地块及时变更登记制度,加强集体土地流转等农业结构调整内容的备案管理力度。
3.2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涉及多项指标,标准较为笼统,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系统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政府应组织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统计等部门,结合耕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指标的研究,对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耕地质量、数据资料、奖励惩罚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和量化,特别是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年末耕地保有量,补充耕地质量,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与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之比等纳入考核内容。积极推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
落实乡镇村保护耕地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与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不超过15%等情况负总责,是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耕地保护工作直接责任人;同时,村委会也要担负起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的各项措施,严格监督村域内耕地使用情况;使用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要自觉保护和利用耕地,不得闲置、荒芜耕地,不得擅自改变耕地农业用途,不得以建“设施农业”等名义损毁耕地。
3.3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耕地不减少的新形势下,对我们当代人保护耕地提出的必然要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的不占或少占耕地。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修编新一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控制土地利用总体规模,优化用地空间布局,严防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设置土地利用缓冲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进一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做好项目立项的土地预审关,积极创建节约集约示范县。
3.4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建设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是保持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重要一环,土地开发整理应坚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与村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衔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障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以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为前提;坚持将连片、集中、潜力大、质量高的耕地优先纳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范围,并在开发整理后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坚持“开源、节流、挖潜、保护并举”的方针,根据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复垦潜力,针对不同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选择采取荒山开发、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然灾害损毁土地与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建设用地土地复垦等项目措施,切实补充耕地数量,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一是积极改进补充耕地方式。按照占优补优的原则,充分利用二调期间调减耕地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有计划的建立滚动、分级、分类的补充耕地资源储备库,保障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持续性,滩涂围垦的耕地必须开发成水田,低丘缓坡开发的耕地努力垦造成水田或水浇地,储备一定数量的优质耕地指标。明确耕地占补部门责任,财政部门要加强耕地开垦费的管理,确保县级占补项目资金及时使用和专款专用,林业、畜牧等部门要释放政策空间,预留一定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空间,积极支持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模式,鼓励村集体农民自行复垦或开发零星分散的耕地后备资源,适当简化程序,经县国土、农业等部门确认,完成土地利用变更,可专项用于农村村民的土地建设占补指标。加强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监管,积极开展土地地力陪肥,严防土地落荒,改变土地用途,降低耕地质量等级。二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争取省以上投资新增费项目落地生根,狠抓市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进度,不折不扣的执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三是全面启动损毁土地复垦项目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损毁耕地数据库,分逐级安排自然灾害与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建设项目,抓好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另一方面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扎实的做好建设用地、临时用地、矿山挖损土地的监管,落实好相关土地复垦的责任人。
3.5增强耕地保护意识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线。耕地资源涉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我们要从可持续战略出发,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认清耕地资源的严峻形势,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改变传统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耕地保护的片面认识,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我们需要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承担耕地保护的责任,发挥社会团体、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广泛的群众监督机制和畅通的沟通机制,使群众监督法制化、规范化。如通过电视节目、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宣传耕地保护政策、耕地法律意识,曝光耕地违法典型案件等,全面增强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
3.6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统筹保护与发展
建立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一方面制定具体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办法、奖惩制度等政策与制度,鼓励全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积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保护者必要的支持与扶持,对各乡镇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利用经济激励机制调动各乡镇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在改善耕地和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对促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形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奖励激励机制,以此调动农民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耕作粮食的积极性,发挥其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主体地位,引导和促进农民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使经济发展为耕地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既不能不顾当前经济建设的合理需求,单纯地为了保护耕地而保护耕地;也不能只考虑经济一时的增长,而忽视保护耕地,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增长。在满足各类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在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约新增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机制,逐步加大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力度,引导和利用建设用地收益补偿耕地,发展农业生产。
3.7 加大耕地违法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土地监察,加大巡查力度。进一步强化土地执法动态巡查,重大违法案件,随发现,随上报,随查处。对瞒报的责任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到人。建立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制度,聘用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健全市、区、镇、村四级执法网络,做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查处力度。高度重视违法用地案件查处,建立健全违法用地联合遏制、案件协查、司法移送、责任追究等联合执法机制。部门联动,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强化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共同责任意识。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要积极会同检察院、法院对破坏耕地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第五篇:翠屏区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翠屏区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翠屏区政府副区长汤勤昌
宜宾市翠屏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万里长江的起点,是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辖13个乡镇、9个街道,面积112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3.04平方公里。近年来,翠屏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建设“领跑川南,追赶跨越的科学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宜宾市的中心城区,老工业企业、困难企业多,人员密集,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经济建设取得发展的同时,难免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一、翠屏区环境质量现状
(一)大气环境:据2009年监测结果显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39天,占总监测天数的94.4%,但仍较为严重,以煤烟型为特征的大气污染仍较为严重,酸雨污染频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出现频率仍然较高。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辆增长迅速,氮氧化物污染也呈上升趋势,城市的空气污染目前主要已经转变为机动车尾气排放与煤烟混合型污染,在全省城考排名中,我市的空气综合质量位列全省中下游水平。
(二)水环境:全区地面水主要由长江、金沙江、岷江干流和南广河黄沙河等支流构成,是全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纳污的主要水域。2009年监测结果显示“三江”地表水共6个断面以9项指标(PH、DO、BOD5、Hg、P6)挥发酚、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评价均达到国家三类水质以上标准,“三江”宜宾段的污染是以耗氧有机污染为主的有机型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日渐突出,成为主要污染物,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污染较轻。
(三)声音环境:全区境内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09年城市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除部分二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和四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夜间超标率外,其余大部份功能区域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质量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为52.2分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结构不合理,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不断加剧。
第一、区内市管的化工行业、火电行业、造纸行业、酿造行业等都是污染型行业,其污染物排放量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5%以上,对区内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第二、全区工业结构不合理,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存在“小、散、低”的突出问题,即工业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较小,企业产品涉及行业较多,多数生产配套性产品,生产组织形式落后,缺乏社会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处于粗放状态,相当部份企业工艺装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综合经济效益低。第三、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大幅度增加,城区和场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缺口比较大,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自身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趋突出。
第一、农业自身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在“十一五”期间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但由于我区农村大量使用非生物农药,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各种病虫害天敌数量减少,农业生态平衡失调,部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对人体健康形成潜在的危害,大量施用化肥(施用强度约300公斤/公顷)和不合理施用现象比较普遍,大量使用农用薄膜使全区的“白色污染”在农村呈逐年增长趋势。
第二、农村生态系统循环失调。全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幼林抚育,森林覆盖率已达35.02%,但森林中松杉等针叶类森林占75%以上,组成树种单一,未形
成合理层次结构,直接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多种生态功能削弱;全区水土流失严重,尚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3.7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2.48%;农村能源以煤炭、稻杆和沼气为主,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展、工业开发等影响,耕地面积严重减少,人多地少造成人地矛盾突出,对有限土地的深度开发,造成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小场镇和集中村无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大多直排,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比较严重。
(三)环保法制意识不强,建设项目违法违规严重。
一些地方的部门、企业缺乏长远观念和全局意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给违法建设和违法打破常规寻托词、开绿灯、逃避监管,有的企业以纳税为其违法违规辩解,逃避应尽污染治理义务,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认识和执行不够,部门配合不力、把关不严使企业长期处于违法生产状态,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
(四)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和质量不足,不适应新形势对环保事业的要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数量较少(原仅2人,今年新选调6人),缺乏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执法装备、执法人员数量和素质等都不适应环保任务需要;环境法律法规普及率低、部分单位和企业的环境意识不足、环保机构建设滞后(无环境监测站)等现状,也必将影响我区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提高,难以适应日趋加重的环保任务。
三、加强翠屏区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组织保障到位。
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领导,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环保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协调机构,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制
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体系,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健全激励机制,确保认识、责任施、投入到位,形成领导重视环保,各级主动抓环保,人人讲环保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污染治理,确保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一是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对老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全面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对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该停则停、该关则关;二是要把好引进企业的“入口关”,在引起企业时,要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同时对技术简单、污染重、附加值低的企业一律严格把关,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建设;三实施企业园区化,优化工业布局。强化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对辖区的三个工业园区要根据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完成工业集中区的规划环评,争取完成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统一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色园区,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治理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治理。四是通过工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逐步解决结构性污染。五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力度;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实施沃土工程,实施土地配方施肥项目,减少化肥使用量;调整农药使用结构,禁用部分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光解地膜,减少普通地膜使用,开展废旧地膜回收,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加速农业农村废弃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三)加强生态建设,力争创建成国家级生态区。
按《宜宾市翠屏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08--2020)要求全面建设国家级生态区。强化省级生态区创建整改工作,争取在2011年完成省级生态区建设验收。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农业示范项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水资源利用生态工程、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项目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使整
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化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争取在2015年基本达到国家级生态区标准。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环保、大生态的氛围。
通过加大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形成政府牵头,各级各阶层积极投入,全民积极参与的大环保、大生态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环境保护专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利用宣传单、板报、墙报、岩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开设翠屏环保节目,建立翠屏等环保网站,做好直观宣传,提升环保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大力开展“绿色学校” 群众性创建活动。
(五)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环保资金年投入额力争占当年GDP的2.5%以上。区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增加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直接用于重大工程建设,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实施有益于环保的信贷政策;扩大外资的进入领域,鼓励外商及民间资金投入环保设备制造、技术开发、环保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建设。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企业、科研部门和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研究和科技攻关。不断增加环境科技投入,加快环保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全区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扶持环保骨干企业,提高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大力发展我市环保咨询服务业,引导开展社会化环境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规范环保产业市场,逐步把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建立完善区环保系统工作机制和内部目标管理机制,促使环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继续完善机构,夯实环保工作基础,加大翠屏区环境监察大队的建设和翠屏区核与辐射安全监察监测站的建设,配齐人员,配强执法设备,同时积极争取建设翠屏区环境监测站;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环保系统党员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依法监督的执行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大硬仗的环境保护队伍,为全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七)加强协调沟通,争取上级支持。
加强和上级部门,特别是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在资金、政策、人员、设备、技术上的支持,促进全区环境保护从硬件设施、软件资料等各方面有更大提升,推进全区环保事业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