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校班主任要注重学生实习期间的就业能力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技校班主任要注重学生实习期间的就业能力培养
作者:李荣国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11期
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加快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年)规划中提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办学模式。目前,多数技校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2+1” 顶岗实习模式已是一种常态,主要在三年制中技班、高技班施行,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基础与实操技术,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实现“无缝就业”。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有学校集中安排、分散安排及学生自主择业等几种方式。在这一年时间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职业选择、工作尝试、岗位适应、社会认知、自我调适等,可为毕业后从业或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技校生的实习与就业能力培养
对于技校生来说,实习期正是他们形成就业能力的关键期,除却他们自己去体验、实践、反刍外,班主任如能催发、指导、点拨,将使他们少走弯路、降低焦虑、举一反三。此外,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完成就业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就业模拟的感性认知到就业实战的能力形成,这个过程值得关注和研究。学生实习一年间的共性特征、特殊状况和突发情况都很有必要反馈到学校相关部门,以利于及时解决问题,形成经验后,在下届的就业指导中注意加以调整、补充、完善。技校生在实习期间应形成的就业能力,是指选择、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通常可分为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是指从事一份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软技能是指与工作相关或能影响个人的发展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习惯,还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硬技能虽然在前两年的在校学习中得到教授,但根据西方白领阶层流行的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技校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将不足以应对专业岗位的现实及未来成长性需求,这需要学生能够继续学习、快速学习,不断提升硬技能。而软技能对学生的就业影响也起到重要作用,要想成功地从业,往往需要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技校生实习期间的就业能力形成需要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入手,外因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刚性催发和学校的恰当干预:企业岗位的要求迫使学生主动调适自我,以尽可能缩小差距,符合岗位需求。学校干预的实施者最好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定期跟踪与指导,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完成“四个学会”(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内因方面需要学生本人能自发自觉自省,充分认识到在实习期间快速成长的必要性,扬长抑短,不把实习试业当成一种轻松的或可有可无的过程,也不过分看重其功利性,保持一种激进的情绪,又兼有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年来的职业尝试、选择、角色认知等。
技校生在实习期间重点应形成的就业能力主要有:根据自身特点筛选有效应聘信息的能力,良好的求职准备能力,突出的面试表现力,有完成所聘岗位的工作能力,有与同事和睦相处且能化解一时矛盾的能力,能从上事及同事身上学到东西,能尽快适应企业,能在身处困境的时候冷静分析与处理问题,等等。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实习期间,应保持通畅的沟通和适时的指导,指导的途径如下。
二、班主任应提供有效的求职信息
在就业充分的大环境里,学生更倾向于自己去找寻实习或就业单位,而在经济向下、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萎缩的情况下,通过组织行为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就业问题,将给学生带来莫大帮助。通常第一份工作非常关键,顺利通过面试去就业会给学生以肯定与鼓舞。现在,一些技校的做法是组织大型招聘会、联系校企合作企业进校园和零散推荐三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习就业推荐。一般来说,通过学校来推荐,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会比较信任,但不排除在大型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背弃信用,使得学生到企业实习后才发现“货不对版”,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因此,班主任可事先作筛选分析,或引导学生按几个标准去选择,如专业是否对口,企业是否诚信,所聘岗位说明是否明晰,待遇是否合乎行业标准等。如果所带学生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妨建议学生选择一些有成长性的中小型公司,从事网站后台维护、网店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等工作。
提供有效的求职信息,有效的标准为:专业对口、公司真实、岗位适合、待遇适中。如不能提供求职信息,也要教会学生识别信息是否有效。
三、强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技校学生初入职场,通常没有一定的准备,难以马上创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网店,相对来说创业较为易行便捷,可鼓励),大多学生都选择先就业。此时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不可一味寻求专业对口、自己喜欢。首要解决生存问题,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从企业的反馈来看,要求学生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踏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个人修养。学生在实习期间仍然保持着学生的心态,没有作为一名社会人的紧迫感,对待工作是合适就干,不合适就走的心态,多半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得失、决定去留。
因而,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珍惜机会,讲究诚信,葆有一些耐性,在基层岗位上多加锻炼,把就业的根基先打牢。对企业多一些宽容,甚至是感激,用干一天乐一天爱一天的职业情绪来工作,久之,必有相应回馈。
四、引导根据人职匹配观来选择职业
择业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挖掘自我。人职匹配是择业的基础。班主任应指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清楚地认清自我及其职业发展的规划,根据就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能
力测量和个性测量的数据做出分析,引导学生向适合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同时收到几个不同企业的面试通知时,点拨其根据相关指标来做出最佳选择。
五、实习不成可参加技能培训
实习期间,如果学生一时不能顺利找到实习单位,可鼓励学生冷静下来分析自身的不足和需要,可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来缓冲压力,积蓄力量,像广告设计类专业,刚出道难以上手,可选择企业正在使用的一些软件加以强化训练,待技能娴熟了再试身手。学校可提供类似的培训,也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社会上资质较好的培训机构去学习。
六、指导学生理性面对失败
有成功的欢喜就有失意的叹息,学生在实习一年间还属于成长阶段,不可能个个都一帆风顺,班主任对待那些在实习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同学要给予充分关注,倾听学生诉说失败,帮助找出其中的原因加以分析。对比较自卑的同学,尽可能让学生将失败的归因放在准备不足、重视不够、技巧欠缺等方面,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有勇气面对下一次挑战;对于较为自负的学生,则需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主观认知上存在的偏差,在心态、态度方面加以教化,使之用踏实的姿态来实习、就业;对于创业的学生,则更需要悉心呵护,分享他们的快乐,更要分担创业的艰辛,提供信息或技术力量的支持。
实习期间,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一遍遍彩排,寻求着突破。有的成功上演了自己的第一出戏,有的因为技艺欠佳而需要在后台加强练习,有的摩拳擦掌但需要等待上演的机会……这个时候班主任是一位导演,有机地指挥,有序地导引,为的是所有学生都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能接受群众(社会)的检阅,能展示自己的所学。
总体看来,实行“2+1”培养模式瑕瑜互现,一些问题亟待厘清和研究应对,如学生在实习期的安全管理、劳动保护、思想教育、专业提升等班主任难以全员兼顾,但是做好就业指导的能力培养工作,解决学生学有所用的核心问题,将能起到盘活全局的功效。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
第二篇:浅谈技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就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技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技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影响顶岗实习学生心态原因分析,提出了技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技校 顶岗实习学生心态 对策
顶岗实习作为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违纪、经常脱岗现象屡有发生,使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作用和意义产生怀疑,对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就业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过顶岗实习,使技校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现阶段技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心态影响实习效果
技校的生源情况已是人所共知,能够坚持做好顶岗实习的学生不占多数,实习单位一般给实习学生安排最基础或者最基层的工作,刚开始实习的几天新鲜感一过,学生就以走过场的眼光看待顶岗实习,面对艰苦的实习条件和环境不是迎难而上,而把实习当作是玩乐的时间。当专业与实习岗位不对口或津贴待遇差距较大时,就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工作失去兴趣。这些不良的心态都对实习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二)缺少独立思考及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差
现在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在家里常常是被宠爱呵护着长大的。这些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独立思考及自我控制能力,追求安逸,好高鹜远,看不起艰辛、单调的一线工作,在岗位上怕苦怕累,父母对他们的就业大多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孩子还小,家里养得起,不愿让孩子到生产一线工作。部分学生,从小到大,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对简单重复的劳动感到枯燥无味,抵制情绪严重。
(三)吃苦精神较差
目前的技校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他们在学校读书、生活,一切费用由其家长供养,心安理得,没有危机感,优越的学校生活同一线劳动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简单重复的劳动,上班下班,体力、时间消耗较多,还经常会有加班,工作辛苦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四)沟通能力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学生在企业上班期间的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企业的工人不能像教师一样,把培养学生当成自己的工作去完成。他们管理严格且方法比较简单,他们很少说服教育,指责呵斥,扣工资和开除员工等是他们的主要手段。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别人的一句话就可能使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心里承受不了。
二、影响学生顶岗实习心态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和企业在育人观念上存在矛盾与差异
职校的教育目标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的德育教育、智力教育、技能教育,最终目标是把全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育人目标是按企业发展需要,对岗位所缺人的技能需求来确定的,在实习学生的管理上完全套用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模式,对违反企业规定的学生一般采用扣钱的方法,学生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心理素质较差
有的学生对企业的劳动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自己是实习生,理所当然地享受比正式员工更为轻松的工作条件。当他们的期望与现实出现偏差时,部分学生开始自动中断实习。有的同学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就开始抱怨,心理上就有一种落差,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就会流失。
(三)攀比心理
学生集体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分工的不同,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岗位,面临不同工作的差异性,学生极容易出现攀比心理。没有对比时,学生可以吃苦耐劳,而有了同学之间的对比,则怕吃亏、怕多干工作,怕脏怕累。
(四)顶岗实习管理老师现场工作的局限性
同一班学生分散到各个企业去实习,也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工作难度。尽管教师整天奔走于各个实习点,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时间被离散。在缺少教师的疏导下,学生的松散、放任等方面就被强化。
三、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调整在校课程设置,组织校企合作供需见面会
技校学生在校期间是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的由学生角色转化为企业员工角色的关键时期。学校要定期地组织校企合作供需见面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与学校挂钩的用人单位的情况,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以便毕业后选择更理想的就业单位。课程设置方面学校要及时的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使人才的培养更具科学化。
(二)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岗前培训
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训场所,模拟企业情境进行实训,对学生以“准员工”标准来严格要求,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吃苦耐劳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加强心理辅导
由于受知识、技能、阅历的限制,大部分技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更为薄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学会同领导、同事、同学相处、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要选好优秀的带队老师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衣食住行以及工作都是带队老师负责的。一个好的带队老师,他们的工作效果决定了这只实习队伍能否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们的急躁情绪,心理落差,工作辛苦疲劳,以及日常生活、工种调换等等,都需要带队老师及时沟通协调。
四、结语
顶岗实习是学生尽快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实习管理规定,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以主人翁的思想、责任感去完成每项工作,实现与企业的无缝接轨,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顺利完成外出顶岗实习,为今后毕业工作创造良好的机会。
第三篇: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
摘要: 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的探索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本文以让学生“敢问”、使学生“好问”、教学生“会问”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
质疑敢问好问会问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
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让学生“敢问”。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胆量,学生也是如此。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或挖苦斥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学生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思维的发展。
a、自觉地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但这种权威地位和权威角色赋予教师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这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转化为学生心悦诚服的内在权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自己适当“稚化”。所谓“稚化”,就是教师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积极进行心理位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亲近学生,接近学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当学生化,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求知欲、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稚化”,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b、实行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自己为中心,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惟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真正的教学民主。在教学民主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的做法值得学习。如北京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教学措施,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天津李鉴惠老师提倡课堂教学七个允许,即:错了
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
由于老师实行教学民主,学生心里感到安全、自由,具有了心理优势,因而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2、留给“敢问”的时间。
每节课都要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随便安排,在课的开头、课的进行中、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师问生答”的现象,把“示范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问,不要越徂代庖。
二、使学生“好问”。
1、树立“好问”的信心。
小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中难以“生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胆小,紧张。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受老师责备,被同学耻笑,因而不敢生疑发问。
同样是30厘米宽的“路”,为什么人们敢于在运动场上骑自行车而不敢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呢?那是因为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的人心里感到不安全,怕出错后跌入万丈深渊。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提问题,也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
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提问和质疑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优秀老师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b、满足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对知识已经掌握,不再继续深入地思考,不愿生疑发问。所以,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引导,让后进生够得着,优生吃得饱,帮助学生树立“好问”的信心。
2、激发“好问”的兴趣。
孩子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创造就是从问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相机开展“生疑发问”比赛,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数量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养成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3》案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儿歌内容继续编下去,让宁宁成为一个细心的小画家?
生:行。
师:那么先自己想想编编,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很高兴,特别有兴趣,自己编后讨论。)
师:谁来把自己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非常地踊跃,小手举得高高。)
生:我来说说:“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了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师:小朋友们,他编得怎么样?
生:他编得很好,如果在前面加一句“画画之前先动脑,想好之后再来画”,就让人明白宁宁不是个粗心的孩子了。
生:我来帮他添一句“炉灶、桌子真高兴,鸭子、大马把他夸。”
师:小朋友们,你们编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让学生自编儿歌,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好问”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创设使学生“好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狼和鹿》教学案例:
师:《狼和鹿》一课我们学完了,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们在班级中相互提问。(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站起来。)
师:只要你来提问,你就可以叫班中的任意学生来回答。
(学生一听,来劲了!纷纷举手想试一下。)
生:我想给闫璐同学提问“在狼与鹿并存时,鹿是那么的幸福,森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而在狼被杀死后,鹿死的死,病的病,森林却闹起了饥荒?”
......就这样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第三次,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比以往都集中,可能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形式,也可能是人的好胜心在作祟,想把别人难倒,所以提的问题很多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然,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发现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向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提的问题难度低些,可他们提问的对象也往往是那些与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而成绩好的同学更是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学生尝到了甜头,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不仅不讨厌这样的形式,还特别喜欢这个环节。
三、教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众所周知,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教育是问题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在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一切知识就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创新教育自始自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赤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则难以进行。问题是创新教育活动的归宿。创新教育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以问题为终结。教育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传播知识而应当是在初不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1、学会以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思想重点往往可以从文题看出来。学生学会分析文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如教学《花瓣飘香》,请学生想一想,看了题目有什么疑问:这一课是写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香飘万里吗?
2、学会从关键词语质疑。
词语质疑的方法很多,比如换词比较,从比较用词是否准确方面进行质疑。如《李广射虎》中“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生疑:把带点的字换成“拿”“端”“吸”“拽”可以吗?为什么? ..
3、学会从重点句子质疑。
重点句子,包括表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和感情色彩深厚的,与上下文关系密切的,在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重点句子生疑发问。如《槐乡五月》中,重点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这样生疑: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我懂。为什么说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4、学会用求异思维质疑。
过去,我们只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这样做学生的问题只能肤浅。只有注重求异思维的引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提的问题才不会过于肤浅。如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提出“多、快、好”三方面的要求:从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快,学有创见不同一般。
5、学会想象质疑。
想象以必要的感知材料为依据。提高画面、景物、音乐、文字等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就物抒情,由情入境,能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这样,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发现及解决,我相信今后的语文教学会越走越好,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
2、《江苏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第四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论文
21世纪的小学生,不仅需要快速地获取信息,而且还要能够及时把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量——形成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最理想目的。因为只有能力才能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能力一经形成将伴随孩子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小学数学中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往往被教师以结论的形式送给学生,学生也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这些规律,无可非议。但随着新课标、新课型、新标准的不断深化,教学中缺乏过程、少于思考的知识愈发没有生命力。于是我便把传承与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发现问题——验证知识——完善规律——概括总结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作为每一堂课的主线,为求知识与能力相得益彰。
小学数学教程具有抽象性、应用广泛、系统逻辑性强、图文并茂、知识体系完整等特点,所以对于培养他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联想、归纳总结等多方面能力都行之有效,尤其对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的实施过程尤为显著。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括内容
每节课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准备题的过渡而切入新课的。而准备这一环节又往往令教师及学生忽视,有的只是把它作为简单的练习来处理。实际上准备题既能对学过的旧知识点加以巩固加深;又能够为新授课扫清道路,缓冲难点;还可以预设伏笔,使教学生动有趣。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概括水平,太可惜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充分感知编者意图,为形成能力做好准备。例如:《小数的认识》一课中,准备题中出现4种商品的价格。编者为什么会这样设置呢?这样安排的好处在哪儿呢?不这样设置可以吗?教师只有在设计这块教学时,有意识地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充分感知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读、看懂、领悟到小数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形成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
二、观察比较,培养概括能力
由于编排的特点,很多知识都是通过一些具体实例、直观教具,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再概括出一些数量关系或规律特征、图形特点。教师通过罗列数据、等式、表格等,当然其中也可以是准备题中已经涉及的,只不过需要用对比、着重指出等手段,通过自己的语言初步形成概括。即使说不到位,也得让学生感受跳一跳就可能摘到桃子的滋味。切忌包办代替,把现成的规律、性质直接说给学生。如果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能力、智力将大受影响。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课,我通过准备题的快速口答,然后再有目的地排列组合,板演结果:
5×(2+8)=5×2+5×8
3×(7+3)=3×7+3×
3(6+8)×10=6×10+8×10
简单的几组等式,使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等号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号右边都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最后还要把相乘的积相加。通过学习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同时为教师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空间,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有价值的数学比告诉他们数学有价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样在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可以通过例题的计算概括出“凑10法”;又如看了很多的长方形物体,再让孩子们总结长方形的特征;像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
三、自学课本,形成概括能力
一提起自学,很多教师就采用放任自流的形式,因对自学的意义没有深刻认识,所以自学大多会流于形式,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的自学,更不用说让他们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了。只有教师善于利用自学优势,通过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想学,而且有信心把这个知识学会,他才能学得进去。所以课堂教学中的自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法码。通过自学,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学收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交流,互相倾吐,教师不仅要听学生的结果是什么,还要让学生自己讲出结论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得到的。长此以往,“目标自学”的念头无形中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尽力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形成概括水平
让学生将一节课的内容用几句话简单概括,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自我评价,找出差距,形成竞争机制。同学们你争我赶,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取学习知识的热情,也可以激励授课的教师,达到师生共勉。这样一来,既可以重温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形成学习高潮,提高学生概括水平。
小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名词或概念都很抽象,都需要通过一些实例来概括出来,但深浅不同的数学概念往往是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产物。低年级学生只适合概括一些具体的量。比如:3块糖,3个苹果,从而总结出3这个数。但从具体的数过渡到一些抽象名词,形成规律的东西则需要在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成熟,一旦进入高年级学生就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了。概括能力一经形成,就将具有一定水平。由此概括水平与孩子的认知规律也息息相关,于是我把这种认知水平划分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概括阶段(低年级);二是半具体概括阶段(中年级);三是抽象概括,形成能力阶段(高年级)。
概括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有意识的培养相结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还要处处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而且让学生知道,要使自己聪明起来,必须随时学会概括,注重随时概括。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
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了想象力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读写能力。
可见想象能力在人的智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因景想象。就是抓住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选有不少的散文名篇。这类课文,有很多精彩的景物描写片段。讲析这些写景片段,不仅要分析其观察的角度、语言的优美、作者的情感等,还要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往往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其一是回想法。在学生看了或读了景物片段描写后,要求学生盖住书,在头脑中回想形成这幅景物图景,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允许学生作适当的发挥。如朱自清的写景名篇《春》,作者跟我们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每幅图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讲析这五幅春景图时,都可以让学生盖住书回想讲述。如我让学生讲述“春花图”,学生不但讲了课文上写的几种花,还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讲了一些野花的名称、鸟儿在花树中穿梭鸣叫,小姑娘在花间嬉闹。这样一补充,这幅“春花图”就更加热闹非凡了。当然,这要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不加写这些的原因。
其二是联想法。学生看了读了或听教师讲析景物描写的片段后,让学生从景物中引申联想开去,要求紧扣景物内容,联想合理。如鲁彦写的《听潮》,描写了两幅图景:一是“大海沉睡图”,二是“大海涨潮图”。在讲析这两幅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时候的大海象什么?请各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注意不得跟原文中的比喻句重复。回答时,有的学生答得相当精彩。如回答“沉睡时的大海象什么”?有学生答道:象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嘴里哼着催眠曲,手正轻轻拍着婴儿的母亲。回答“涨潮时的大海象什么”?有学生答道:象一群发怒的雄狮,象一群受惊的野马,在原野上东冲西突,连声吼叫,烟尘滚滚。通过这样的联想,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因人想象。就是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想象加工,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学语文课文中的记叙性文章(包括小说等),大多有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或课文情节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分析、想象。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非常自私、无情、卑鄙的人,我讲到菲利普在轮船上与于勒相遇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在菲利普原来的印象中,弟弟于勒应该是怎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应该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礼帽,有随从仆人跟随左右;有的说,应该红光满面,昂头挺胸,神气傲然;有的说,应该大腹便便,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等等。学生想象出来的形象跟站在眼前的老水手于勒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对此时的菲利普在神情、心理方面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就不难理解了。这种想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如杜甫的诗《石壕吏》,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吏”、“一妇”两个人物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吏呼的“怒”,妇啼的“苦”是诗歌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就这句诗,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试联系前后诗句的内容,想象一下“吏呼”、“ 妇啼”的具体情景和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有学生这样叙述“吏呼”: 石壕吏瞪着血红的眼睛,凶狠地吼道,死老婆子,为什么不早一点开门?你家男人呢?快把你家男人叫出来,不然的话,老子就不客气了。有学生这样描述“ 妇啼”:老妇人白发散乱,满脸皱纹,穿着破烂的衣服,颤抖抖地站在门前,痛苦地哀求道,官老爷,我家哪有什么男人呀„„。这样的训练,不仅是想象能力的训练了,它已把理解课文内容、口头表达能力、甚至作文中的扩写等融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动作描写,是叙述类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学语文叙述类课文中有不少精彩的动作描写,集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这些动作描写,让学生想象把动作表演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经典作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提辖三拳除霸这一情节,动作描写真是栩栩如生。老师分析完内容后,要学生盖住书,叫两个学生上讲台表演一番“三拳除霸”的动作。当然要告诉学生这是表演,不要真打,点到为止,但要求动作要准确无误。表演完后,让下面的学生进行评议,看看是否与课文中的动作描写一致。这样,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都要回想课文中的动作描写,在脑中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空间动作图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因情节想象。
在叙述类课文中,情节构成了故事发展的框架,成为展示人物性格、命运的屏幕。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当然也有偶然的时候)和完整性,有些还给读者留下悬念,让读者充分去想象。
在讲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时,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情节的发展情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故事情节很强的一篇课文,由几个情节构成:开端——酒楼闻哭声,发展——坐镇客店,高潮——三拳除霸,结局——弃官出走。在讲完开端后,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以下情节的发展情况,假如你是鲁提辖的话,你听了金家父女的诉说后,下一步的行动将会怎样?有的学生回答,把金家父女赶走,继续跟朋友喝酒;有的学生回答,叫金家父女一起吃饭;有的学生回答,马上冲去打死郑屠等。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再对照课文情节的发展,对鲁提辖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和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就更容易把握了。
又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作者在结尾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根据这个悬念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孔乙己没有死的话,试设想一下他以后的发展结局。学生设想结局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说,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郎中,帮他治好了腿,在老郎中的帮助下,重新做人;有的学生说,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被一群绿林好汉救了去,做了他们的军师;有的学生说,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被人请去当了老师,十分卖力地教几个学生读“之乎者也”。等等。有些想象,尽管不是那么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但打开、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本身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