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4: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7.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7.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

第一篇:217.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

08年省中等职业教育送评论文

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认知、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正在形成过程中,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教育和引导。因此,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生活、学习环境和心理特征,我认为健康民主的家庭“软环境”、和谐鲜活的学校“潜环境”、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学会自我调控,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

【关键词】 职校学生 心理困惑教育对策

近几年,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冲击,中等职校招生困难,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地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职校学生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职校学生心理困惑类型及表现

(一)自卑忧郁型: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升学竞争中的“失败者”,他们带着心中的阴影进入职校大门,感到目标失落,理想落空,对自己的能力素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丧失自信。这部分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有失落、自卑感,常处于抑郁的心理氛围中。

(二)缺乏动力型:这些学生表现为对职校有一定的偏见,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或只有一点了解,进职校是出于“无奈的选择”。没有积极的求知欲,缺乏学习动力。

(三)不思上进型:这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不能集中注意力的现象,从而学习成绩受影响,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以致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贪玩,在学习上不愿动脑筋,平时意志薄弱、怕困难。

(四)逆反心理型:这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独立意识过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往往偏激片面地看问题,对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采取“顶牛”、“对着干”的做法,有的学生甚至以跟老师“作对”为乐。

(五)自我表现型:这些学生平时很少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于是常常寻找另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他们有的拉帮结伙,有的我行我素,行为偏激,无视他人的帮助和教育,以求得自尊心的一时满足,强烈表现出要得到他人注目和尊重的愿望。

二、当代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外在因素

1、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受“普高热”的影响,中职校发展处于低谷,社会上产生一种歧视中职校的不正常现象,认为“好学生”上普高,“差学生”上职校。在政府部门和教育界内部也存在重普高、轻职校的思想,这种歧视至今仍未能消除,再加上舆论成年累月地在炒“高考”的新闻,未考上普高的学生,不惜重金去上普高,学生和家长产生一种“没有办法才读职校”的心理,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相当不利。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和心理的发展产生原发性影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普遍性的功利性心理,有些家长由于过高的功利性心理,使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出现强迫症状,有的还会出现焦虑心理。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入职校感到无可奈何,对自己孩子期望值减低,教育放松,必然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抑郁心理,他们失去了家庭的督促,没有动力,学习兴趣消减,对一切都感到很失望。家庭贫困也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惑,他们报考中职校只为了尽早就业,而就业的压力又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在学校无心学习,打发时光。

3、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很多中职学校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施教上缺少灵活性;一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甚至歧视学生,从情感上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与对立,使学生背离教师的教育,反其道而行之,产生逆反情绪。有些教师在教育上只注重外在的批评而不注重心理上的疏导,注重普遍性的原则而不注重特殊性的差异,注重看结果而不注重管理过程,这些都是教育上出现不理想结果的主要原因。

(二)内在因素

1、心理阴影障碍

“应试教育”使我国儿童从记事起就开始了竞争的拼搏。中职学生学业上的多次的失败使他们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正是这种心理使他们在前进中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悲观失望产生心理困惑。尤其是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下,在其没能成为“好学生”的评价时,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有的变得悲观失望,有的则“破罐破摔”,产生逆反等消极心理,心理阴影使他们感到茫然而失去目标。

2、原有基础的制约

职校学生有一定的成才欲望,也有较浓的厌学心理,这种心理困惑使他们举步维艰。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不甚理想,缺少“意志力”的磨练。进入中职校后,虽有读书上进的念头,但遇到学习上的实际问题,由于基础差,困难面前他们又会犯以前的老毛病,害怕吃苦,不会调整情绪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走不出低迷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心理困惑。

三、当代职校学生心理困惑的教育疏导对策

(一)营造健康民主的家庭“软环境”

1、努力营造健康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所谓家庭“软环境”,主要是指温馨、健康、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和睦、开明、平等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孩子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都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父母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以及生活习惯会给孩子无形的影响,家长理应成为孩子的人生向导。家庭教育不够,方法不当,家庭成员行为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

2、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

中等职业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虽经努力还是无法实现,对家长的负罪感会进一步导致情绪的压抑而影响学习的效率。也有少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家长的低期望值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对自己的低期望值,从而影响孩子在职校阶段的潜能发展。因此,学校应开设“家长学校”,集中给家长上课,从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入手,从重塑学生信心与战胜困难的意志开始,要求家长学一点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心理,从关心孩子饮食起居到更注重交流沟通,关注孩子情绪,关注孩子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在跟孩子交流时,要允许孩子解释、说明、申辩,允许孩子适度渲泄,也要善于发现、扶植、培养、强化孩子内在的积极因素,克服、抵御消极情绪,形成孩子的积极的个性特征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营造和谐鲜活的学校“潜环境”

学校“潜环境”,一是指能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二是指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转化、发展学生的心理氛围。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环境的优劣,教育水平的高低,校风、校纪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谐鲜活的学校“潜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1、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树立信心、开发潜能

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在学习上,他们体会更多的是考试的失败和挫折,许多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纪律观念淡漠,自控能力不强。在初中,更多受到的是老师、家长的批评、指责。要使他们健康成长,必须为他们提供和谐、愉悦的发展环境,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感受成功的快乐中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

在学习上,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把握,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平时的测试应由易到难,尽可能让学生感受成功。在专业技能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比赛,奖项力求多,让学生在获奖的喜悦中再攀新高。

2、让学生在鲜活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学校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观念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与课堂教学面对面的直接教育不同,其教育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校园文化的熏陶给予学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情景感染,是一种细雨润物的情操的陶冶,鲜活、健康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十分有利。

(三)指导学生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人们具备更为健全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自觉地控制和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主动去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以“三自”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自”是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是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它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教育。学校可通过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青年业余党校、中学生团校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积极参与,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学会自控,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逐步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并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完善。

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它是作为主体在逐渐掌握管理条件,并把外在的管理条件内化为自我约束的内在根据时,对自己施加的一种管理。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会负责、学会创造、学会交往,综合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我们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实现自我管理,效果良好!

自我服务就是要求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干。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学校食堂值厨劳动、家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初步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具备现代人的情绪品格。

将创业教育与实习基地、生产、经营、销售等相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尝试,感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环境”,在经受挫折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及时调整心态,磨练创业意志,提高耐挫能力„„学生在开放式的教育中,主动增强调控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点面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展开,逐步形成以家庭疏导为基础,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以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龙头,各专业心理辅导站为枢纽,辐射到各班级,由班主任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工作网络。

【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 柳海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心理学》张向葵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评价》王景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探索与改革》 田忠义、黄连珍主编新华出版社

第二篇:高二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高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对策

2011-08-31来源:快乐学习浏览量:7558 字体大小 T |T 摘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大问题,由于近年来国内各类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中小学生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每年新大学生们当他们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时,常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上高一时,觉得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了;高三知道学,想学,又来不及了。”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大问题,由于近年来国内各类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中小学生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每年新大学生们当他们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时,常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上高一时,觉得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了;高三知道学,想学,又来不及了。”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高二年级可以说是高中三年中最难把握的一年,她没有一年级的新鲜感也没有三年级的紧迫感,刚升入高中一年级时彼此不很熟悉,要交新朋友,要适应高中生活,要找到在新集体中的位置,这一切都做的小心翼翼;高三时由于高考的迫近,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对高考的思考又让他冷静下来,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在班级的位置大概确定,距离高考又遥远,同学之间也特别熟了,学校的一些规律他们也熟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做法都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会非常明显,管理或引导得不好就有可能走到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等地步。

一、高二学生心理特点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2、偏科现象严重。

我们现在高考可能试行的是“3+文综/理综”模式,分科之后,许多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很重视,但是对自己所选综合科中的部分科目重视不够。例如,选理科(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学生,对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文科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综合的学习的倾向。据传现在的高考会增加一个水平测试,这个水平测试的成绩直接跟高考录取挂钩,B等级以上才可以考重点大学之类的情况。

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存在偏科现象,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所选科目,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才不致于高考时后悔莫及。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我们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衣食住行,更要关注孩子精神上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

4、恋爱现象增多。

有人用“三动”来形容高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高一是按兵不动,高二是蠢蠢欲动,高三是雷打不动。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高二学生所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觉。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其次,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

对于学生的早恋或者男女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等,总是让很多家长头痛。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早恋为孩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考虑其不可抹杀的固有的特性,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对此,我们可以注重跟孩子说明早恋的原因和它将给早恋者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其次,早恋问题源自于性,那么我们就从源头开始引导。很多家长认为性是难以启齿的东西,回避或很少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知识。因此,而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对性存在很大的好奇心,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当他们不能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性知识时,他们便会到杂志、报刊、网络、影碟上寻找,从同学、朋友那里寻求,而从这些途径获取的性知识却不一定是健康、科学的。我们要大方教给学生有关性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懂得性知识,使他们对性有科学的认识,不再对它有一种神秘和好奇的心理。对已经早恋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加以正确的引导,尽量将他们“恋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效对策

1、老师的对策:明确高二学年在整个高中学习中的地位,把握准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有效的教学对策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分水岭,学生的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两个转变: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型水平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理论型水平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要初步完成。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初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取知识主要是从教师那里被动接受。到了高一,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对老师的依赖还是比较重。直到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是学生成绩能否突破的关键。

高二面临着文理科的选择,不管学生选择理科还是文科,都表明他对理科(文科)的学习有兴趣,对学好理科(文科)有信心。外加一些文科(理科)课程的停开,学生有如步履艰难的跋涉者甩掉了一些包袱,有如释重负之感。觉得时间充足了,负担轻了,可以轻装上阵,将落下的课程补上,将自己的竞争对手赶上并超越。真可谓雄赳赳气昂昂,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信心和奋发精神是学生赖以发展成长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和最宝贵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要抓住这一大好契机,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激发潜能,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到了高二,班级重组、班主任的变更、班上有些课程的授课教师的变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他(她)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教师的授课方式。做为教师,对这些从其他班级新分来的学生,应加倍呵护,使他们尽快融入这个班级;应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

高二学生对高中的新鲜感没了,看到高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高考的冲击,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学习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提高。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跨越了由初中到高中的一个大的台阶,慢慢适应了高中的学习。高二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不再象高一那样吃力。经过几次大考,比较全面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实力,那种因考试的成败而大喜大悲的浮躁心理已基本能自我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也多多少少摸索出了一些零碎的但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如何提高自学质量和效率,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总是担心学生不会自学浪费时间,事事包办,象幼儿园教师一样,手把手地教。这样不仅教师教地累,而且学生学地也累。

第二、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结合各科课程特点尽快建立一套适合不同课程学习的方法;将学生零碎的学习方法系统化,形成有自我特色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一方面改革教法,着重能力培养,一方面具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得当,学生学起来轻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学生越学越吃力,花了大量时间,收效甚微。这样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法无定法,以适合自己为佳。别人再好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因此学习方法的形式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去摸索,但教师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开学初,教师要督促学生制订本学期学习计划,平时还要经常提醒学生制订短期学习计划,自检落实情况。为了时刻激励学生,使学生学有竞争,学有所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选定一名竞争对手,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每一次大型考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归因,找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学生学习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人因时而异,作为内因,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方面面,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研究学生的心理,对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来说,其意义也是深远的,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然,有如隔靴搔痒,于事无益。

2、家长的对策

第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正确对待成绩变化,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没有反常的状况,每天都愉快地学习就可以。家长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反常,家长一定要重视,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

高二学生除了每学期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还要参加五门会考,考试的压力也不小,家长们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及其变化。任何好或者不好的成绩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自己孩子的成绩家长要心中有数,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做到始终关注与鼓励。比如你您了解:您的孩子所有学科中学的最好的是哪一科?最爱学的又是哪一科?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考试失败,家长不要一味责备,孩子做错了事,立刻责问他: “ 你为什么这样? ” 用直压的方法想使孩子反省,但是孩子在想反省之前,心中已先产生了反感及反抗的心理,所以无论你多大声地责骂他,也不会有作用,而且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助长了自卑感和自我否定情绪。如果这样不愉快的情绪反复产生,孩子将预感失败,而不敢尝试,缩手缩脚,消极的自我评价会顽固地保存于人的潜意识中,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对失败进行的鼓励,是对孩子表示关切之情,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态度和再次尝试进步的信心,只有这样,孩子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和失败后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建立起自信心。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在教育学生上也加以体现。当着别人的面,即使孩子很优秀,也会找出许多的不行来。成绩好了,还会告戒不要骄傲。现代教育观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帮助,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应肯定他的进步,就是肯定他的自信心,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但关注不等于一味的督促和唠叨,对孩子一味地督促是有害的,有的家长工作忙或因其他原因,仅在早晚或吃饭的时候,或一周才能和孩子见上一面,由于时间紧,往往容易急于求成,对孩子常说:“专心、抓紧、听话、你要考上大学就给你重奖”等等。家长的愿望诚然是良好的,但经常这样唠叨,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火上浇油。过分的督促是造成孩子非智力性因素严重缺失的置换手段,是变形的包办代替。

信心和勇气是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加倍鼓励。我想高二阶段的主题应该是: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增强自信。我们不要仅仅把眼睛盯在成绩上,放下你的面子和过渡的自谦,仔细发掘你的孩子的优势,别吝惜你的鼓励与加油,始终站在孩子的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孩子吧。

第二:关注孩子的交往,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

家长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要鼓励孩子的交往。一方面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迫切需要交往,需要与人分享。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和父母的教导,而是转向同伴和社会。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龄人,同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往往超过其他任何人;另一方面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得心应手的对付各种场面,善于调节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善于从环境中汲取有益的信息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与孩子交流人际交往的感受和技巧。他们的自主性虽然逐渐增强,但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学会忍让,易冲动,在交往中常会发生一些矛盾,而且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长,甚至会对她一生的交往产生影响,家长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了解他人,体谅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及由此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家长可以把自己与人交往的经验技巧告诉孩子,与孩子交流,比如要有一颗与人为善之心,要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在交谈中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要用眼睛注视别人的表情,仔细把握说话人的一切语言和非言语动作,真心关注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要用真诚的心关心人,帮助人,这样才能获得真诚的友谊等等。

妥善处理异性交往中的“早恋”问题。关键不粗暴干涉,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第三:家长自身做些什么?主要是塑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疏通的渠道,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专心致志和组织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使学生的剩余精力得到消耗这三个方面。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尽可能少地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面子、留机会;及时地尽可能多地和女儿沟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错误;对女儿的教育要心平气和,讲究方法,要疏导而不是强制、打骂,爱护孩子吧。

其次要真正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许多家长能做到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却做不到尊重孩子、做不到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其实凡事听听孩子的想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家庭中,要创造一种孩子能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孩子的话,家长都要耐心倾听(尤其是孩子对学校对同学对老师的一些看法或者只是牢骚,家长一定要耐心听,限制它的结果是她开始沉默,你不再了解她,但是她那些你认为不对的想法仍然存在,甚至更极端)。倾听之后,分析孩子的愿望、要求,引导、鼓励其积极的成分;对于孩子一些不妥当的想法,则应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孩子提高认识;孩子仍然不明白的,允许孩子存疑,等待时机再进行引导。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承认他的存在和力量,帮助他完成一些他要做但能力还不够的事。对他所进行的有危险的活动要及时好言劝阻,在说服时举一些事例,使孩子认识到,自己需要父母的帮助进而听父母的话。孩子不高兴了情绪低落了,要给她牢骚发泄的机会,聆听他的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他始终应该站孩子的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孩子,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的支持,每一个孩子都希望父母以自己为自豪,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父母殷切的希望,任何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言行都可能会对它们构成致命的打击。别说你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交流了,别埋怨孩子已经疏远你、对你封闭,先从自己做起,把她当成大人,只要你想改变,开始交流的机会总是有的,或许是一张纸条也或许是一个家庭大事的决定也或许就是今天回去和她谈谈开会的感想,行动起来吧。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专心致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好的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不打麻将不大声看电视,最好也来学习。当父母的,尽可能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亲自照料孩子,帮助孩子安排好休息饮食,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最后是组织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使学生的剩余精力得到消耗。

学生的精力充沛,又厌烦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的生活,我们学校和家长要一起想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来吸引他们,既要让他们在业余生活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更好的促进学习,又让他们多余的精力得到消耗不因无聊而惹是生非。

3、学校层面的对策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大问题,由于近年来国内各类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中小学生问题日益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并出现了众多的研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处、教学处和心理辅导室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建议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二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以《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为调查工具。检测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作有效统计。

下面是某高中高二年级对学生进行调查的数据:

该校高二学生中未检出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 有60.12 %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最为严重, 38.13 %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 十分关心分数, 有敏感倾向的学生占19.11 % , 存在明显身体症状的为10.16 %。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 男女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分别为38.16 %和60.18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105)。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方面女生分值均高于男生,此结果与大部分国内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以此发现高二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三篇: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生活中,家庭闹“地震”、“后院”“着火”屡见不鲜,其后果是导致家庭的解体,父母分道扬镳造成一个个健全的家庭。儿童心理学家查索克说:“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离婚率逐年上升,而孩子在3—15岁期间,尤其是监护孩子的一方,处于对孩子的考虑,再婚比较难,成家的比较少,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逐年增多。单亲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和周围单亲家庭孩子的情况,就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教育进行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

据统计,我班就有8名。这些单亲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大多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而影响其健康成长。掌握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及产生一些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对辩证施教,加强管理和教育,促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单亲儿童自身的心理比较复杂。一个家庭解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必定是孩子,一般又以学龄前期(3—6岁)到青春期(15岁)的孩子受影响最大。一个在备受父母关爱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突然间失去(死亡)或离去父母,孩子会在心理上有一段混乱期,在行为、态度、气质等方面随之会发生许多变化。

单亲家庭生活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伙伴相处不好,攻击性、破坏性和捣乱行为比较严重。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儿童在失去双亲中的一方时,一段时间里,有强烈的恐惧、愤怒和羞愧、自卑感;近一半的儿童出现厌食、哭闹等不良行为反应,有的甚至对他人怀有敌意,或是有攻击性,有的怀有戒备心理;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因而变得异常冷漠,凡事无动于衷。有的儿童在受到父亲或母亲不良情绪影响之后,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有时感到孤独无助,生怕别人取笑他(她),久而久之,有的心理发生畸形,没有长大成人反先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我曾经带过的班级里,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常常为一件小事而打架吵闹,有的甚至偷拿、损坏同学的东西而宣泄心中的不满。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倾向如不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出现偏差,轻者表现为孤独、固执和不合群,如:我班有个女孩的家庭里,在一个学期里既然换了六个保姆,在谈心中得知每次都是因为她不满意而炒保姆鱿鱼的,重者会对别人产生忌妒和仇恨,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不良心态。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秩序性的连续过程,身体器官的发育也有一定的秩序。在3—15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成长中往往会有几个生理上、心理上的转折期,无论在哪个时期父母不幸离异或意外伤亡,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

1.单亲前期潜在的因素。有的家庭在成为单亲家庭以前,就潜在着一种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紧张气氛,有的父母经常打架、吵闹、相互挖苦、讽刺、辱骂,有的夫妻在受到挫折时迁怒于孩子。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儿童从2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使儿童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儿童在家庭中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会常常处于提心掉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反映。

2.教育方法不当的原因。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两种现象:既抛弃型与溺爱型。抛弃型的家长视孩子为累赘,训斥、打骂,压制是常用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尊重,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此情况下,儿童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安全,生活环境不宽松,就会表现出与正常孩子不同的行为或心态。溺爱型的家长尽量在物质生活上溺爱,在精神上缺乏鼓励和正确引导,生活上百依百顺,包办代替;同时,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学习又往往寄予过高的希望,提出过高的要求,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没有自由,出现抑郁焦虑、消极低落的情绪,行为上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做事有始无终。除此之外,他们的依赖性较强,娇气任性,自私自利,同伴关系紧张,有的在过高的学习压力下出现精神疲惫、智力下降等现象。

3.单亲家长的原因。单亲家庭中不管是父母哪一方带孩子,客观上经历了一次婚姻的挫折,心灵上留下了阴影,在物质、精神、工作等方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往往会引发旧的伤痛,沉浸在过去的不愉快中,引发情绪波动,或不想说话,或不愿理孩子,或内心的苦痛溢于言表,或无名的烦恼一触及发,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会受到不良感染、影响,甚止伤害,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形成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

三、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对策

单亲家庭本来对孩子已不公平,所以,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老师或其它亲友,更应该关心、爱护、理解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已经经历了不幸的家长,一定要理智,多参加一些社会、社交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正视现实,多为孩子着想,尽量为孩子提供宽松、活泼、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要增强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兴趣和责任意识,多与老师交流。作为老师,要站在敬业奉献的高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换意见,耐心细致地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心理变化反应给他们,让家长认识到他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做到理智、科学、用心地教育孩子。具有监护权一方的家长要宽容、通情达理,主动与另一方沟通,允许、支持另一方与孩子多接触、沟通、交流,尽自己的责任,使孩子得到他人无可代替的亲情滋润。

2.正确对待和理解单亲儿童的消极情绪。老师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使他们通过合理、正当的渠道来表达、宣泄、转化、控制情绪。对儿童的不良情绪、行为应做到理解和宽容,创造机会,鼓励和支持儿童通过合理的渠道表达和排解消极情绪。老师要多和他们个别交流,乐意充当他们的忠实听众和知心朋友,鼓励他们谈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给他们转化消极情绪的办法,利用儿童情绪易转移和易感染的特点,引导他们想一些高兴的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使原有的消极情绪逐步被转化。

3.消除差别,消除歧视,使单亲儿童融入班集体。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单亲儿童往往与同伴的关系欠佳,他们往往游离于班集体之外。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孩子比较自卑,觉得由于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自己跟大家不一样,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孤居一隅,远离伙伴群体;二是他们不受欢迎的行为较多,如乱发脾气、行为习惯差、不讲究个人卫生、攻击他人、自私娇气等;三是个别成年人的不当影响,如嘲笑、歧视单亲家庭或把单亲家庭的孩子当做特殊的儿童对待,无形中造成了儿童的孤独感。因此,做为老师,其

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它儿童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

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婚姻离聚的好恶态度,更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儿童的做法。其

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儿童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

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儿童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4.用真挚的爱温暖儿童的心房,叩开儿童的心扉。由于单亲儿童源自父母的爱少了,甚至被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常常得不到正常的感受,而他们却又时刻渴望从其他渠道得到情感的抚慰。对孩子的这种情感的需求,教师除了加强家长的工作,尽可能使他们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温暖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单亲儿童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表达关爱等。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倾听、赞誉,用温和信任的眼光注视,用前倾低身的姿势和他们进行亲切的交谈,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可以呼喊他们的乳名,并且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轻拍孩子的肩背,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还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戴正红领巾,整理衣领,拣起掉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等一些细小的举动,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总之,单亲儿童的群体是庞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比较复杂,正确的引导教育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情与爱,花费更多的心血与精力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享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温暖与关爱,作为我们是一位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用爱心给学生受伤的心灵营造一方温馨的天空。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困惑与对策

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困惑的主要原因与对策

就英语学科而言,初高中英语学习有很大的高一是整个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区别。对于高中教师来说,认识学生英语学习面临的困惑,正确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初高中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一.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高中教材上的差异。甘肃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人教版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只有一个topic(话题),分为section A, section B以及self check 三部分。其中有对话、阅读、练习,独立性较强,对学生的要求以模仿和记忆居多。而高中英语教材大体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Warming up”(热身),紧接着是“pre—reading”(读前)、“reading”(阅读)和“comprehending ”(课文理解),这三部分是阅读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之后还有两部分,分别是“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using language",前者是对阅读篇章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法)的学习及练习,而后者则侧重听力、写作的训练,与初中教材相比,不仅课堂环节增加了,课文所涉及到的题材也大大地拓宽了。当然,这对于高一新生而言,的确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在词汇和语法的要求上。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一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样的词汇要求似乎已经不少了,但是高中英语要求“学会使用3300—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由此可见,高中英语的词汇量是初中英语的两倍以上,不仅如此,词汇考查还要求学生既要了解英语词汇常见的汉语意思,又要掌握它们在特定语境中不同的含义及用法。在语法方面,初中英语学的主要是基础语法,而从事高中教学的教师会发现,到了总复习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重要的语法知识仍然没有掌握到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种现象,固然与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否认,高中英语语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度。

2.初高中英语测试重点不同。高中的英语学习与测试重点从初中的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移,更重视综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如:基础语法题量相对减少,阅读量及其分数比重增加。书面表达能力的测试力度加大。高中英语短文写作在结构上要求完整;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准确,语句流畅;在内容上要求有自己的思想或观点;在体裁上要求掌握多种体裁的写法。很多一线的英语教师常感叹很多学生对写作都抱有一种漠视的态度。事实上,不少教师也对作文教学不重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漠视”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有更深的原因。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作文问题主要集中在词汇量少、语法基础薄弱、单词拼写能力差、“中式英语”现象严重、行文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写作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从词法到句法.从篇章结构到标点符号都一一考查。但这种综合能力正是学生所缺乏的,也是我们英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的英语学习观不正确。当前,多数农村家庭只有两个孩子,学生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懒惰,意志不坚强,学习责任心不够。虽然英语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但是高中阶段实用性不强,这使得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内驱力。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各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认真预习,被动地应付,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查找相关资料以扩大知识面,或运用参考书自己试着去析疑,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同学上课不专心,体现出学习的责任心欠缺,因一时听不懂而放弃,可见培养顽强毅力的重要性;而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又可见学生英语学习缺少科学性,没有抓住记忆的内在规律;至于作业只是被动地做必交的书面作业,课外很少涉及英语的听说训练,即使是听也为应试所须,没有从学英语是为提高英语水平这个高度去听说读写;因不注意阅读技巧,阅读的速度慢,词汇量不够,语感的训练也有待加强。

4.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正确。经常有学生反映,“单词记不住;记住很快就忘了。”普遍反映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能力不强。而事实是,大部分学生单词记忆习惯就不正确。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复习单词的习惯。实际上,这反映出学生根本不注意课后的及时复习巩固。

同时,许多学生还有一些错误概念需要解决:

1)重书面作业,轻听说读的训练。

2)重单选,轻阅读和写作。

二.改变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策:

1.解决初高中教材的顺利过渡。

高一开学后,建议利用两周时间进行语音、句子成份以及句子结构的教学。据了解,虽然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但小学并未教授音标,初中许多学校也没有系统教授,所以音标的学习就显得重要。由于高中词汇量猛增,学习了音标,就为学生自主识读单词打下了基础。同时,高中阶段,语法教学是重难点,比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项目都与句子成份都有密切的关系,但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主系表,主谓宾结构都不能辨别,因此句子结构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材方面,教师要深入学习和分析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差异,对初高中英语知识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归纳出初高中知识的交集,对已学过的知识适当复习。如常见的动词搭配、句型等,在语法上分阶段、分专项进行知识的升级。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水平,活用教材,对高一教材内容大胆而谨慎地进行删减;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出现课堂内容过多过繁;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让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发挥指导者的作用。

2.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学习态度,消除消极情绪,让他们明白高一年级虽然是起始年级,但它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英语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了解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及难度差别。

3.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单词记忆:在高一阶段,教师应始终贯穿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要扎实做好学生的单词记忆工作。指导学生记忆单词时要把音、形、义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单词记忆也需要“不断复习,反复循环”。

2).阅读习惯与技巧的培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比如,用手、笔指着读物逐字阅读;有声阅读,分散注意力;不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而是逐字阅读;死抠生字,一遇生词就查阅字典和书后注释等。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用的技巧有:略读法

(Skimming),其目的在于快速获取文章大意。阅读时对生词率偏低的材料,迅速扫视全文,初步摸清文章的脉络,推断大意。扫读法(scanning),其目的在于快速查寻特定的信息,略去不相关的细节。

3).复习与总结:课后要进一步理解课堂上学的内容;要整理笔记,复习重点和难点,熟读或背诵重要词句;还要通过归纳、分析和比较,使知识条理化,并根据个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建议学生设置一个纠错本,把作业、试卷上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整理,以便复习巩固。

4.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上课要开小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参与到英语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来。作为教师,也应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领会正确的听说读写的技巧并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英语学习的浓厚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督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耐心帮助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保持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备课不充分或者缺乏条理性,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认真研究学法和教法。

学生最喜欢幽默的老师,在课堂上,老师如果能运用幽默、生动的教学方法,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上课效率会更高。

5.建设多元渠道,实施有效教学。学校要及时开设学习指导班;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不足、学习动力缺失、学习自卑心理等突出问题,加强引导、帮助,并通过改善师生关系以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和互动;针对枯燥的学习生活和低下的学习效益,学校应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发展搭设舞台,为有效学习英语营造良好氛围,如利用早操前几分钟进行“疯狂英语”朗读;利用校园广播和电视手段,满足学生早晨听听英语歌曲,中午收听简明易懂的英语故事,晚上适当安排观看原版英文电影;希望学校开设一些英语角;举办一些英语讲座或英语学习辅导班;开展几次英语竞赛;开设几场英语才艺表演,如英文歌曲演唱、英语小品演出等;最好能聘请几位外教做一些交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在全校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更可以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科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新课标)

第五篇: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

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 什玲中心校 黄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的工作中,教师也有着许多的困惑。尤其是班级中的差生。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2》班的语文教师。这个班一共有49名学生,24个男生,25个女生,从月考和期中考试的情况来看,差生很多,有的学生在月考中甚至考了0分,有的考了几分,更多的是考二十几分,差生很多,49个学生,差生就有三十几个,这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还没遇见过的。真是头疼!我很困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差生?难道是本学期分班的时候差生都集中到这来了吗?如王佳思,最简单的拼音都不会读;王燕佳,不愿意开口读书,也不会读;黄依婷、林晓晴上课总是不听讲,拼音不会,很多字不会写,不会读;高志利上课爱搞小动作;王智涛、黄晓觉有厌学的现象等等;这还是个别的,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推一下就动一下。真是有点不明白,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生活环境好了,孩子也不爱读书了吗?难道家长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未来了吗?我要如何让他们有所改变呢?打?骂?奚落?不管不顾?这些都不可取,经验证明,用这些方法来对待这些学困生,显然是不行的,是会适得其反的。经过认真的思索,我觉得应该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来改变他们,一﹑爱心。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的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向上。高志利,爱捣乱,上课不听课,小动作多,作业也懒得写。考试才考了二十多分。有一次,他因为和班上的一个学生吵架,被同学讨厌,不和他玩,他生气了就追打全班的学生,学生来报告,说:“老师,高志利发疯了,到处乱打人。”我忙上去看,见他坐在凳子上哭。要是在平常,我肯定会呵斥他一顿,可是,看到他坐在凳子上伤心地哭泣时,我的心软了,我上前去摸摸他的头,轻声问他怎么回事?原来是同学们不愿跟他玩,又爱说他,所以他才要追打别人。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批评了其它的学生,也对高志利同学进行了一番轻声细语教育,也许是我不大声骂他,也许是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不管怎样,经过这件事,我发现他在逐步的改变中,现在上课也少捣乱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爱,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由此,我更坚定了,面对差生,我们不是只有责骂、讨厌,更多的是应该给予爱给他。

二﹑赞美。

除了爱心,我们在面对差生时还要给予赞美。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学生,尤其需要。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近心灵,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差生面对最多的是老师的批评,所以批评多了,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认为没人喜欢他们,于是就变本加厉的更不学习,更爱惹是生非,反正他们觉得做的好老师也不会表扬,做的不好老师依然批评。因此,在批评多了仍无效的情况下,我决定少批评他们,注意观察他们的闪光点,一有丁点的进步马上不吝啬表扬,当然表扬也不要太泛滥,适可而止。现在,有些差生已开始有点改变,能按时的完成作业,在学习方面,也能够自觉。

三﹑耐心。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面对差生,我们最缺乏的是耐心。曾经我也对差生失去耐心,认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反正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会不会照样升学,我呢,照样领我的工资,过我的日子。可是,反过来一想,要是我的孩子以后也是差生,也碰上有我这种想法的教师,那该怎么办呀?所以,我们要给予差生更多的耐心,要多多的辅导他们,要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作用,教师的爱心、赞美只有长期坚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现在我相信,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开启学生心灵钥匙的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困生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化为优等生的,这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我会将爱心、赞美、耐心始终贯彻到教学中去。认真的去履行教师的责任,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下载217.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7.职校学生心理困惑与教育疏导对策探析(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藏区学生班主任工作之困惑与对策

    “9+3”班主任工作之困惑与对策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于正宏 “9+3”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我们只能一边探索,一边总结。藏区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与内地学......

    小学生成长中心理困惑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成长中心理困惑问题及对策(2010-04-30 07:54:50)转载▼标签: 教育心理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 分类: 学生心理研究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不成熟时期,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同时也具有......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彬县范公中学 孙凤 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新课改对老师而言主要改教法,对学......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陈贤彬 十月中旬,有幸到上海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新思路作文教学研讨会,近距离走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江苏吴江的薛法根老师的《素描作......

    实验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实验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中心小学 陈克伦 科学课程是一门观察,探究,记录,总结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科学在科学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抓好实验教学,......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困惑与对策

    XX年以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和镇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

    职校生惰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5篇

    浅谈职校生惰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惰性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乏责任感,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如今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惰性尤为突出。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