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

时间:2019-05-15 15:1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

第一篇: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

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

聊城经济开发区广平乡中心小学 袁晓婷

2011年8月13日在开发区教研室宋瑕主任和雷玉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聊城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这次会议日程安排的紧凑,内容也非常丰富,有9场专家讲座、1场大家能畅所欲言的互动交流。聆听专家的报告,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这些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学习归来感触颇多,结合自己的理解,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教学的方向,深刻体会到师生策略的重要性以及数学教研的必要性。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专家报告,让我明确方向

会议安排的九场知名专家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说实话以前我最害怕听专家报告,因为面对高层次的理论讲解我很多听不懂,但这次不同,张梅玲教授、赵希斌博士、高金英老师、王文湛司长、刘永胜校长、鲍传友教授、王立军所长、张焰老师、吴正宪老师和她的团队的报告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情况以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下面我就以张梅玲教授的报告为主,结合其他专家的报告,谈一谈自己听报告后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张梅玲教授关于《生态课堂是童心的课堂》的报告有以下几点使我受益匪浅:

1、张教授的报告从《泰迪的故事》引入,通过这个故事使我知道了如何当一名教师(教书首先要育人;想到高金英老师报告中教师职业的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提供教育服务。感动人的不是你的说,而是你的做;大人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未来)、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教师的幸福需要等待,教师的幸福就是学生比你更成功,把你深深地埋在她的心坎里)。

2、作为一名教师,在你的教学活动中你应该思考三个问题:①你要把我们的学生带到哪里?(即教学目标)②你怎么把我们的学生带到那里?(即教学策略)③你怎么知道你的学生已经在那里了?(即教学反馈及评价)

3、在课堂与课堂活动解读中,张教授指出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教材为中介的多边人际交往的学与教的活动场所。

4、在生态课堂的特性中,张教授重点讲了生态课堂是师生的差异发展的课堂。那面对学生的差异怎么办?①面对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备课要备学生;课前调研;弹性教案;学案与教案合一;选择性层次性作业;多元的作业方式等)。备课要备学生: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师要精读教材,学科底蕴要深)、备学生原有的经验(建构性知识、非建构性知识即经验性知识)、备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备学生今天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应如何突破?想到吴老师能读懂学生的知识基础、读懂学生的学习方式、读懂学生的心理体验!课前调研:只有知道了学生现在在哪里,才能找准本节课的切入点在哪里。“放手是真正的爱,但放的关键是引导。”批改作业:生互批,鼓励学生找出别人的错误是自己最大的进步。阳光心理:“要有要求,不要苛求”、“珍惜你的拥有,不要抱怨你的没有”。②有效的促进师生三个转化:知识上的转化(从不知到知、从知道的少一点到知道的多一点、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科学上的概念,从日常语言上升到科学上的语言想到吴正宪老师的三个词允许、对接、等待。)、情感上的转化(要我学到我要学、要我教到我要教)、能力上的转化(学习---科研即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磨课,主动反思---交流,分享。给学生能带走的素质。)③有效把握课堂教学主要三个环节:课前参与以体验性教育为主、课中探索以探索性教育为主(探索要解决问题,要猜想、验证,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要善待学生成长上的错误想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善于使用错误资源是吴老师的教学智慧!)、课后延伸以实践性教育为主。④等级性、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构。该放的要放,该收的要收是一种智慧,智慧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想到有一种占有叫失败,有一种撤退叫成功。

〈二〉赵希斌博士《专业教师的关键素质与技能》的报告有以下几点使我受益匪浅:

1、尊重学生、悦纳学生。

2、教师的人格力量。

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教的是什么?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人格及其感染力。人格是一种无言的力量,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自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学生从中一定会受益无穷。

3、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三〉高金英老师《做有价值的教师》的报告有以下几点使我受益匪浅:

1、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但最终受益的是教师自己。(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重要事)

2、教师要有阳光心态。心态决定一切。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想到刘永胜校长说的教师要具有阳光心态,用自己的激情让学生感受到亲和、尊重。

〈四〉王文湛司长《学习纲要,提升内涵,促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中,他对示范课的标准是:

1、是一堂好课。课无定则,但要有趣、有得、有思。

2、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注重有一维空间(传授知识)到三维空间(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实在课(真实、实效、可学可用)

4、启迪课。想到吴正宪老师的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五〉吴正宪老师《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有以下几点使我受益匪浅:

1、“双师同堂”。

2、善于使用错误资源是吴老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引发冲突,激起探究需要,到最后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从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中,享受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和活力,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3、贵在理念,巧在设计、重在实践、成在后续。

好课不是说出来的,不是模仿出来的!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

4、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能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读书能促使教师思考人生,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六〉王立军所长摘抄的一段有意义的话,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I hear , I f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 , I understand

我听说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我听到的,过眼云烟;我看见的,铭记在心;我做过的,沦肌浃髓

……

以上专家的报告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综合起来都有以下几点:

1、阳光心态

2、高深的文化底蕴

3、人格魅力

4、尊重

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缺少了些什么?

1、刚毕业时的那股干劲。

2、主动反思。

3、坚持。

4、读书。发现我没有读懂数学,没有带着问题去教学,去研究,去反思。更没有抓住数学的本质,在教学中不是只抓重点问题,而是重难点齐抓;不是能力和速度齐抓,而是只求速度。记的王尚志教授说过,做得快不是重要的数学能力,会理解,会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再反思我们的教研,我们在听评课活动中多的是找缺点,就像郑毓信教授所说中国文化中缺少欣赏,在以后的教研中,我们要让我们的师生都要自信,都要学会自我欣赏,互相欣赏,让欣赏成为一种习惯。

二、学员们的干劲,是我学习的方向

这次外出学习,除了白天听讲座以外,宋主任和雷主任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我们对白天所学的知识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我们学员们的干劲十足,白天做笔记时有些记录不下来的东西,他们都记下来了。并且还能边做笔记,边把自己觉得有想法的做上记号,以便晚上交流。他们的那种干劲深深感染了我,也促使我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提起“精气神”,做好每一件事。

总之,听专家讲座、和导师学员们互动交流都是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做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我深知自己的差距还很大,作为一名名师工作室的学员,我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第二篇:参加教委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长治市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有幸参加了长治市教育局举办的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由衷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三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五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张国宏社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教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浙江省天台中学校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有序”到“无序”》、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讲师的《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的《从教者的三重境界》无一不使我受益匪浅,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接受了新思维、新观念的洗礼,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感悟中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为我以后的专业再发展指明了出路,点亮了明灯。下面就几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谈谈自己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领悟“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追求高效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二、专业再发展是骨干教师的终身追求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地发展。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骨干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面对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学生,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在讲座中指出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通道、是教师个人知识的改造与升华;既要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又要专于理论学习。作为骨干教师更要强调反思学习,提出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计划,撰写教育笔记,经验总结或论文等,全方位提升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勇立潮头。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接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是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且行且思-----上海华东师大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炎热的8月,上海骄阳似火,我们一行30人来到华东师大参加骨干教师强化培训,短短的一周时间聆听了十几位专家教授不同风格的精彩报告,收获很大。可以说,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尽管时间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这次强化培训不仅让我们收获大量的知识和理念,更重要的,它让我们深切体验到,学习,对于老师是多么重要。学习,对于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做有品质的教育,有多么重要。进修培训的价值不仅在于让我们感到学到了多少知识、更新了多少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一场场报告中带给我们强烈的情绪感染与深刻的理念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感悟到教师的使命与素质的提高的紧迫性、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欠缺的东西太多了。

这是一个超速的信息时代,据统计《纽约时报》一周报道的信息量比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接触的信息总量还要多。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应对不确定的最好办法---终生学习终生发展 终生适应。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前提,教师的优质是一所学校实施优质教育的前提,如果还停留在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存问题,无疑会导致工作效率的偏低甚至是问题难以解决。高纪良教授在他的报告中讲到:不要拒绝任何知识,学习是为了丰厚教师的积累,一个教师积累的厚度和深度,决定了他职业生涯的长度和宽度。

参观考察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带给我们的更是震撼和触动,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办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手段的信息化,无不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改变习以为常的、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新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学生在学校获取的知识、技能不可能满足学生终生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有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不断获取知识、加工信息的能力,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终身受益。

徐建平校长的讲座闪烁着教育智慧光芒,视角别具一格,解读深入浅出,教育案例鲜活,发人深省促人深思,“作为教师,教了多少人不值得自豪,影响了多少人才值得骄傲。”简单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师不但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专业,教师要做有品质的人,做有品质的教育,用心去做教育,发现和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教书育人的路上,教师自身要首先勤奋刻苦,不断自我充电,形成深厚的专业功底,这是教师自信的基石,也是教师能培育出各种优秀学生的必备条件,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正如古语所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实践--研究--思考--发展”每一环节不可缺少,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状态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感悟。反思每一节教学活动,研究每一次教育行为,科学评价教育教学水平,在“且行且思”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聆听杨敏毅教授的报告《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教育的真谛,生活的本真,她的报告生动、有趣、有品位。尤其让我们回味无穷的是她那细腻、精致的旅途观察和旅游心得,让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激起了我们内心阵阵涟漪。杨敏毅教授报告中一些富涵哲理的经典案例,使大家深受启发。比如杨教授把财富、事业、生活、生命、家庭五个方面比作具有象征意义的橄榄球、橡皮球、水晶球、热气球、玻璃球5个球,使老师们饶有兴致在下面自我对照并深入思考;再如杨老师把“有亲人、有朋友、有事业、有生活”归纳为幸福人生4个元素等,让老师们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了更新的认识。吴金瑜校长典型的“上海小男人”,中性化的表情和声音让大家好不习惯,但他讲的内容却很吸引人,体现了思想的深刻,他用很丰富的肢体语言给我们讲述着生动的课例,引发大家对知识的再认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再理解。

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力向前,聆听专家教诲,感受职业幸福,学习使我们更近一步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学习让我们从中获得的对职业价值的理解,对职业幸福的感悟,让我们懂得了我们的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技艺的习得,而应该有更多的人文气息,使我们的课堂多一些智慧和灵动,让教育真正成为“人格心灵的唤醒”。

前行的路上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感动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此次培训学习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更新,这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交融。更有价值的是与自身教育实际结合的心得体会,把行走的节奏慢下来,且行且思,人生就有了深度,有了底蕴;把浮躁的心静下来,静下来去看点书,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静下来感悟一些东西,才能释放吃智慧和潜能,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做有品位的教师,做有品质的教育。

第四篇: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

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

怀着特别忐忑、激动、兴奋的心情,在7月25日的7点30分踏上了去往济南的长途汽车,参加山东省2015年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三期)的学习,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省级会议,而且参加的人员都是各地市的专家、学者,所以紧张,我们要学习什么,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对我来说是个未知数,也管不了那么多,勇往直前就好。

三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如愿抵达。首先省项目办发给我们每人一个材料袋,清晰的课表安排让我明白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上面可以看出短短的两天内我们要进行学科课程学习,还要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开展针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省级专家指导方案的研制工作。从早上8点半开始,到晚上九点半结束,时间安排紧张,节奏快,我的神经也随之绷紧了。

在开班典礼上,张福建老师对远程研修项目设计思路与特点作了简要介绍,明确了小学远程研修的时间安排和主要任务,以及省专家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两天接触最多的是缪建平老师,他负责给我们集中培训,是苏州工作园区车坊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主要讲了三个专题,专题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教学;专题二:教师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专题三:师生共应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学习。感触很深,归纳以下几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整合,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教与学,缪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如果还固守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传递知识,从事教师职业,那么必定要被时代淘汰。缪老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应用excel学习统计与概率,利用综合与实践课,引领学生搞小课题研究,利用ppt进行汇报,做主题网站、数学报等等。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带学生去微机室上课,只想到了怎样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更从未想过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我还是更多的关注了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孩子是个哲学家,有自己的思考,他们也是个研究者,不能本末倒置。

二、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缪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如:研究粉笔的体积,计算每天生活的时间,一坛文香所燃时间,一张a4纸折成12等分,有几种分法等等,很有意思,特别吸引学生,95分以上的同学可以参与进来做问题研究,不做家庭作业,有时也可以不上数学课,奖励去看书,95分以下的同学会要求进步也想迅速加入到队伍中来,无疑优秀的学生潜力被挖掘出来,中等生后进生也会加倍努力,这种方法真得特别好。值得借鉴!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哎!我家里的数学课外读物也就只有几本,更何况学生,我也从来没有把数学课外读物介绍给学生看过,缪老师说不仅要读,而且还要深度阅读,可以做记号,做标记,心情好了可以用笑脸表示,弄不明白的可用问号,需要记住的可用三角号,也可以在一边批注、解释等等,切不可空白一片。

四、教师要了解国内外的教育动态,站在制高点上。平时要多学习,阅读权威杂志、报纸,开阔视野,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而不是低头盲目的在干,不致于迷失方向。

五、做一个有心人,学好信息技术。缪老师凡是认为好的东西一定要收集起来,比如ppt中的图标很漂亮好看,它就会收集在ppt和word中,在软件的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时上网查询,想办法解决,时间长了怕自己忘记,及时收录在疑难问题本上,以便随时随地查看。他还把电脑与手机全部打通,便于学习和写文章。仅仅一个powerpiont软件,就照着书本研究了一个暑假。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没有做不成的事。

六、以写逼学。缪老师说:“要想写的清楚,必须要学透,所以要以写逼学。”以前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东西太多,需要不断的积累,可有的知识用不上,时间长就忘记了,通过学校举行的几次教研活动和读书交流活动让我明白:只有在研究中不断的写,才能让自己提高更快,写的过程促进了思考,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好好利用远程研修平台,努力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累积经验,让自己快速成长。

第五篇:初中美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磨课有感

初中美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磨课有感

很庆幸参加德州学院承办的“山东省初中美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学习,我倍加珍惜和全省的专家老师交流学习的机会。时间过得真快,历时十天初中美术骨干教师研修学习即将结束。一路走来,艰辛的路途上充满了幸福,留下了智慧的足迹。三次备课,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两轮打磨,就是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历程。忙碌的是心情,快乐的是学习,收获的是成长。参加研修的每一位老师都很珍惜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从专家的报告引领,到具体的团队分工研磨,思路由迷茫到清晰,参与其中真正感受到了“磨课”的迷茫、收获与成长。当我们仔细倾听了省项目主任、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梁承锋老师、省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和齐鲁名师苏美荣老师的细致讲授,经历了小组合作磨课学习与交流,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原来“混合式课例研究模式”可以有如此的深度与广度;原来“磨课”可以如此丰富与精彩;原来一节课可以经过“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课堂教学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基于问题的课例研究带给教育教学的巨大改观,让我们读懂了经过众老师多次“打磨”带来的震撼!

对刘萍老师执教的《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名作》一课,我们研修组进行了三次备课、研讨、修改,提出宝贵的意见,并进行了两轮打磨、评课和议课,大家感慨颇深。为了使研修的成果更加的丰硕,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指导专家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制定了详细的磨课计划,组织分工,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具体的磨课任务,推动了磨课计划的顺利进行。刘老师的三次认真备课更是让每一位研修组的成员受到了专业上的提升,两轮打磨体现了

研修组的团队精神,感动处处在,激励时时有。听到的是课例,谈到的是教学,研修给我们带来了动力,提供了一个提高的机会。共同的努力,共同的成长,浇灌了一朵朵含苞待放的智慧之花。在研修期间,我们初中美术研修4组全体学员,齐心协力备课、研讨,一次次的磨课经历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我总被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感动着:忘不了磨课研讨时,我们初中美术研修4组全体学员挑灯深夜研讨的情景;专家引领,走进研修,“三备两磨”,凄风寒冬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忘不了我们研修专家乔永辉老师身承病痛坚持研修指导的情景:电脑操作不熟,虚心向青年教师学习,眼睛酸了揉一揉,腰背疼了捶一捶…千难万险阻挡不了我们研修的决心;忘不了我们研修学习,熬眼到深夜,备课交流、制作量表、观课议课的情景:积极发言,辩论反思,讨论升华……学习的幸福感洋溢于每个研修学员的面孔上…我更忘不了磨课环节我们奋斗的历程:本次课例打磨让风雨彩虹:

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怎么做”提出研究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在专家的引领下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真正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真正做到了观课是感悟,评课是交流。“磨课”的目的是让我们所要上的“课”更能够符合教学的理念、要求、原则等,也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个体性。“磨课”的过程往往是“一群智者的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过程中,每个参与者往往不是简单地要对某一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等加

以肯定或否定,同时还或从理论视角或从实践层面表明自己的思考依据,也就是说,其他成员是作为一个“评论者”的角色进入的,从而让所“磨”的课更能集中反映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方向。“磨课”中的教学评论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常听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熟不知“好老师也是磨出来的!”“磨课”的过程中,免不了同一内容要反复上,反复改,有时甚至要对原先的教学思路全盘推翻,这是一种痛苦的超越。刘萍老师就经历了这样的飞跃,她一备教案的计划N个美术作品《创世纪》、《教堂壁画》、《轻舞者》及教学设计,经过专家和研修组的讨论交流,应把美术作品和教学设计加以调整,最后,几经思考和打磨确定直接根据学生以前的比较熟悉的美术作品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梵高和朱耷的作品等进行教学,比较分析,提高了课堂效益。开始时,刘老师课的观点全是自己的,思路自然比较流畅,但随着“磨课”的进程,大

家的思考逐渐深入,观点也随之分化,有时大家的思维会发生碰撞。舍谁取谁,那种彷徨和无助没有“磨”过课的人是难以理解的,刘老师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成长的。因此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聚集个人才华和集体智慧的螺旋上升的统一过程。总之,研修使我们不断更新了教学理念,让我们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让我们对未来的教学生涯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感谢研修促使我们成长,感谢专家对我们的真诚指导,使我们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高。回首研修学习的紧张经历,我们的收获颇多。研修磨课让我经历了与全省各地市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能力提

高的源泉。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研修磨课,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要磨出一节好课,只有通过无数次的试教,不断的修改,反思才能成为一堂高效的优质课。而正是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的与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真切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才一次次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修行的不足与苍白。宝剑锋从磨砺出,好课应自打磨来。磨课,我们磨出了精彩,磨出了合力,磨出了团结,磨出了我们的精、气、神。

下载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感:多读书 多思考多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