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粗心丢分”的深度剖析
【博雅教育案例深度解析·家长必读系列】
对“粗心丢分”的深度剖析
明明会做的题目,在考试的时候却因为看错数字,抄错数字,少看了一个条件,没有化简等小毛病而得不到分数,是让家长们头疼和困惑不解的事情之一,家长们往往称学生为 “粗心”。
但问题是:不管我们怎么叮嘱学生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学生依然会“粗心”而丢分。看来,我们的“谆谆告诫”并不起多大的作用!
粗心到底是什么,粗心是怎么形成的,怎样才能彻底克服粗心?
小郭就是这么一个学生,非常聪明的一个孩子,知识上一点就通,学习能力非常强,就是会在考试的时候粗心丢分让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都喜欢挑战】
第一次见小郭,我先是出了一道空瓶换水的趣味奥数给他做,就是一元钱能买一瓶汽水,两个空瓶子能再换一瓶汽水,10元钱能喝到多少瓶汽水。刚开始他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一道题,很自信地在纸上画,画到19瓶还剩1瓶的时候,他自信地说能喝到19瓶!被告知答案错误后,看他的表情是陷入了思考和困惑,又在纸上画了一遍,这次比上一次快多了,但是依然是19瓶剩一个空瓶子,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何处理最后这个空瓶子。
我不能立马告诉他答案,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很容易就得到了答案,学生的印象不会多么深刻,我不需要他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思路,仅仅是故意让他再困惑一会儿。
5分钟时间过去了,不管他怎么在纸上画,始终画不出来,但是觉得问题又没那么复杂,所以一直不肯放弃,也拒绝了我的答案提示,大有一种不见黄河心不死的气概!
我写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察出这个男孩喜欢挑战的特点?其实小孩子都喜欢挑战,喜欢尝试新事物,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太多的限制把孩子这种喜欢尝试、喜欢挑战的本性慢慢磨灭了,到长大了,很多人就变得墨守陈规,在一个小圈子里心力交瘁,没法突破。我们的教育要保护孩子这种探索的欲望,挑战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想法!
【孩子都讨厌简单的重复】
小学甚至初中的知识都是非常简单的,这里的简单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知识点本身是比较简单的;第二是学校里给学生的练习题也是比较简单的。那种学习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把练习题做完,但是第二天老师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跟昨天的题目一样简单,而这一次,学生感觉都会做了,做起来就没意思,就不用心了,就开始应付了,做作业的时候追求的是
博雅教育: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市政天元城星韵座一幢5单元910室。电话:张老师***。
赶快把这无聊的事做完好去做其他自己以为有意义的事情。
我见过一个学习很好的初一学生,很痛苦地再做寒假作业。她并不讨厌作业,她讨厌的是没有含金量的作业,一张试卷里大多数题目闭着眼都不会做错,这样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好比是重复地写1+1=2写几百遍,再踏实的学生也会厌烦!
北京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一个班55名学生中37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10人考上剑桥牛津耶鲁等名校,王老师称,中国有很多的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学生,每天都在做一些低质量的作业!一语道破统一化齐的教育的弊端。
一个学生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下去做一件事情,“粗心”就再所难免了,而且学生对于粗心也不会有过多的自责和懊悔,因为他自己内心里清楚自己没有认真对待。一个人只有在比较重视和用心地做一件事情而做错了的时候才会自责和懊悔,也才能自觉主动改进做事的方法,以求下次不出错误。
如果每次作业含金量都不高,学生每次都心不在焉,次数多了,学生会形成习惯,心理定式,碰到重要的事情,也不再用心去做,也不会从心理上那么重视。粗心成了习惯,成了一个无所谓的习惯!而家长对于学生粗心犯错还无所谓的态度最为抓狂,当然还有不解!
【统一划齐的方法肯定不适合培养尖子生】
中国的教育资源是比较匮乏的,为了弥补教育资源的匮乏,国家不得不采取统一划齐的大班授课方法,一个老师一次同时给多名学生上课的方法,这样,有限的教育资源就最大化地培养了更多的学生!
统一划齐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以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参照,来设计课堂和布置作业,这也是无奈之举!然而处于学习两端的学生就必然感觉到吃力和过于轻松。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针对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既然学生有能力,学习上的精力用不完,那就给他进行拔高训练,保护和激发学生挑战欲望,用培养尖子生的方法来培养他。就好比一个人有篮球天赋,而用业余篮球的训练方法肯定耽误这个人,只有用专业的篮球训练才能发展他的篮球天赋,道理是一样的。
试想一下,小郭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解答空瓶换水问题,结果由于没有想到如何处理最后那个空瓶子而出错,他该多懊恼!!
(注:本文主要是针对学习力比较强的小学生的粗心原因及改进方法的剖析,请不要随意套用。)
2013年7月11日
博雅教育: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市政天元城星韵座一幢5单元910室。电话:张老师***。
第二篇:粗心形成原因剖析
粗心形成原因剖析
在训练过程中有许多孩子有粗心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家长头痛的事。究其原因有7点
一、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达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受到干扰,就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产生.有的家长过于保护孩子,造成身体的协调性差,肌肉能力不足,这样一来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获取有用的信息造成计算阅读错误.
二、视知觉能力发展失衡
1.视觉集中度差,造成跳漏字或行,做题时看错或漏.
2.视觉分辨差,影响孩子审题和计算的准确性.
3.视动协调弱的孩子手眼不协调错误多.
4.视觉记忆和理解发展失调,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缺什么就刺激什么.
三、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有的孩子由于对事物感知能力差,加上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这些孩子不能清晰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家长和老师要帮助这样的孩子建立认知结构,打开思维,形成系统的认知模式,促进智能发展.
四、思维能力造成的审题不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的孩子思维单一,逆向思维能力弱:有的孩子题目理解,但不按题意要求做而按自己的习惯性理解去完成,结果造成偏差.
五、不同的个性和学习类型造成的粗心倾向
孩子的气质类型和学习类型的不同,那么学习心理也不同.通常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粗心要比多血质的孩子少,因此对多血质的孩子要多一份理解和宽容.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判 断孩子的气质类型和学习类型给予理解和帮助.
六、父母不良的心理暗示
俗话说:”心情愉快,动作也快”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小事都包办,一心想让他们排除一切干扰专心学习,一旦成绩不如人愿,就给孩子施加压力逼迫学习.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多次批评和误解下,他们自信心会大受打击.家长应做的是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以表扬为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七、不良的学习习惯
1.草稿纸上的验算曾帅他在验算过程中,数字乱写涂改多,列式子时能把减12看成加2,等抄答案时根本找不到,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所以应指导他用正确方法验算并减少涂改. 2.估算能力不准确,如加法中肯定结果大于每一个加数,减法中结果肯定小于被减数.而有的孩子不能判断.
1、注意力不集中
2、视知觉能力发展失衡
3、知识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4、思维能力造成的审题不明
5、不同的个性和学习类型造成的粗心倾向
6、父母不良的心理暗示
7、不良的学习习惯
第三篇:深度剖析自己敢于对己亮剑
深度剖析自己 敢于对己亮剑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核心在做。”学什么?怎么做?中央都有明确要求。如何在学习教育中找准切入点,寻到突破口,落到关键处,关乎学教成败。成败之举,在于能否做到“解剖自己、对己亮剑”。
解剖自己,要摸着良心说话,不能自欺欺人。倘若自己都欺骗自己,何谈对组织忠诚,绝对是假话;解剖自己,要拷问自己的灵魂,不能浅尝辄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我解剖自己比解剖别人更加不留情。”解剖自己,需要的就是鲁迅先生这样的勇气,这样的胆识;解剖自己,要一针见血,不遮不掩、不躲不藏,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不怕露丑、不怕揭短,让人性露出真面目,让党性晒出真气神。学习党章,解剖自己,对己亮剑,应做到“五要”。
要守本。农村有句俗话:“倒推三代,哪家不是农民?”此语一语中的。尤其对在职党员来说,非常具有针对性。有的刚刚参加工作,腿上的泥巴还没洗干净,就看不起农村、看不起农民;有的刚当上领导没几天,就在那里颐指气使,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嘴脸;有的在城里呆惯了,就不知农村的艰苦,不知农民的艰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盛行,殊不知自己的父母还在乡下当着农民。我们身边每位党员,不能忘记自己出身农村、生在农家,自己的根在农村,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本。不忘本,就能深切理解党的宗旨,就能深切领悟党的群众路线,就能够读懂《党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
要守信。现在流行一句话:“熟读党章,不忘初心。”当我们接受党的教育,接受先进思想洗礼,自觉萌发入党念头的时候,是怀着对党的崇敬和对未来的憧憬,自觉申请入党;当经过组织精心培养、严格考核,批准自己入党的时候,自己感到是多么的光荣、多么的神圣;当自己手握拳头,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时候,信守诺言就要成为自己一生的守护。以上是每个党员都要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所对应的思想的纯洁性、初心的神圣性、宣誓的庄严性,每位共产党员都应铭记在心。党员入党时举起拳头面向党旗宣誓,是发乎于心的承诺,意味着自己已经做出了政治道路的抉择,开启了崭新的政治生命,就要向高标准努力,受到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就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要守性。人都有本性。有人说人性本善,也有人说人性本恶。无论人性善恶,都要通过后天善化,形成道德自律和纪律约束,养成向上向善的行为规范。作为共产党员,毫无疑问,就是要通过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去私欲、去物欲、去贪欲、去色欲。说到底,就是要“强党性、去人欲”,要用党性来约束本性。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信仰危机,自私、贪婪、丑陋的本性潜生暗长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放松了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就是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得不真、信得不诚、信得不坚、信得不专,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坚守党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党性的鲜明特征就是坚守党的政治信仰。
要守德。在农村,夸赞一个人,总说“这个人品行好!”而一个人干了坏事,大家就说“这个人太缺德!”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荀子〃王制》:“无德不贵,无能不官。”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道德修养的核心要求就是“慎独”,慎独是一个人自己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一套完善的价值体系,有一个牢固的信念,同时要自我约束,时时刻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慎独”的关键要坚守本心,不能自欺欺人。有些东西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关键自己要知道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要做对的事。做坏事,外人不一定能看出来,可是归根结底自己做了坏事是骗不了自己的。古人造字十分讲究,以人为本才合“体”。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守德守心守本,自己做人做事、言行举止符合德行、坚守底线,你才能成为存乎天地间的一个大写的人。
要守纪。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根本保证。“家有家规、党有党纪、国有国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党纪国法,当知敬畏、守规矩。“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守纪律讲规矩”一直是我们党一张重要的作风和形象“名片”,也一直是我们党不断获得前进力量的重要保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者多了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查处的那些消极腐败案件,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纪律、不讲规矩、肆意妄为等问题的严重性,也从反面印证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如果没有严格统一的纪律,没有铁规作保障,是不可想象的。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此后他又指出,“依规治党,首先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守纪律讲规矩,既可以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党员干部不犯错、少犯错,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党纪严于国法,必须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 只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努力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党员干部,才能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勇往直前,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建功立业做贡献。敢于对己亮剑,就要对照党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认真解剖自己,做到“三省吾身”。看看自己忘没忘本,看看自己失没失信,看看自己守没守性,看看自己丧没丧德,看看自己执没执纪。把忘记的学回来、失去的找回来、丢掉的捡起来、把丧失的补回来、把放松的紧起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强化素质,提升自我,努力当好合格共产党员。做合格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
第四篇:自我深度剖析解说
自我深度剖析解说作为一名营运督导的我,深刻的感受到与其他员工的不同。必须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己,不断要求进步,与时俱进,更应该不断的向集团公司靠拢。
“前事不忘,后事之事”,“躬自厚而薄责与人”,“只有什么事也不做的人,才不至于犯错误,虽然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错误”„„古往今来,多少名言警句阐述着同一个道理:人,应该要学会自我批评。在漫漫人生路,行差踏错,一时迷失方向,是不出为奇的。古语云:圣贤都有错,更何况凡人乎。所以,无论是什么人,都要学会自我批评。学会了自我批评,就犹豫在黑暗中把握住了指路明灯;懂得了自我批评,就好象在茫茫大海中找到的高高的灯塔
通过对“消极也是一种腐败”的深刻理解,我切实的增强了自己的意识,我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年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第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浅显的比喻却很好地揭示了学习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另外,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一个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其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比较强,才能较好地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总之,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刻苦学习、钻研,并
有所创新。
第二、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
要多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培养自己的修养。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第三、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
要求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要彻底摈除陈旧僵化的思想方式和思想意识,用开放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思想先进,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时代精神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的基础上。更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特别是思想上的改进,以期能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受住更大的考验。不思进取、庸碌无为,这是消极。而发展恶化下去,工作毫无进展,事业停滞不前,甚至矛盾问题成堆也不去解决,搞到误党误国害民的地步,这就是腐败。
一团和气、好人主义,这是消极。而发展恶化下去,拉帮结伙、任人唯亲、搞“小圈子”,什么原则也不在话下,这就是腐败。消极腐败必然导致精神懈怠、人心涣散、心无斗志,使组织和个体失去理想信念和凝聚力、战斗力,甚至背后打黑枪,由腐败到无能是历史必然现象。消极腐败易导致蝴蝶效应,有很大的传染性,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对个人既得利益的先天免疫力,消极腐败的“蝴蝶效应”表现在,它有极大的传染性。一些原本“健
康”的行为在消极腐败的环境里也会受到传染,一个领导会带坏一个班子,一个班子会带坏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会腐蚀一个部分,一个部分会毁掉整个集体,连锁反应的威力是不可估量的。
第四、不消极、不懈怠不怨天尤人,态度是关键:
态度决定行为,正确的工作态度首先要与责任同行。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工作,工作本身就意味着责任。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尽职尽责、敢于担当就要求我们遇事要顾全大局、不求索取、淡泊名利,实干是事业发展的要求。事业是干成的,不是吹成的;局面是“打”开的,不是“喊”开的。大干大发展,小干慢发展,不干不发展。力争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为才有威,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效。干出来的干部,大家信得过,自己立得起,一路走得稳,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和实际的效果,在实干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实干中体现领导能力、展现岗位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第五、不消极、不懈怠、不怨天尤人,自律是基础 :
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它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产生消极懈怠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律意识不强。比如,不想干事干不成事、庸庸碌碌不负责任、偷懒耍滑不思进取、办事拖拉无所作为、工作散漫不在状态等等,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抓不紧自己。要加强学习。学习就是能力、就是工作、就是责任。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认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克服消极懈怠思想,用正
确态度看待岗位、对待工作,经得起各种挑战和考验。要时刻抓紧自己,注重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水平。要坚持自我反省。查一下自己是否忠于职守、工作任务是否圆满完成,哪些工作还没有做好;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就是与同事在一起,有没有不守信用的情况,有没有不团结的情况,能不能齐心协力推动工作;传不习乎,就是党的教导你温习了没有,记住了没平凡的岗位要有追求,平静的心态要有热情,平常的工作要有责任感,沉住气、稳住心,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把学与用、知与行结合起来,学用相长,锻炼才干。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对学习刻苦努力,对工作有创新精神,注重思想上的学习,全心全意地为同学和他人服务,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知道,作为一名公司员工,我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员,为公司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
第五篇:群体性事件深度剖析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法律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利益的碰撞和深层矛盾的暴露,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种矛盾的爆发,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的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新原因,群体事件的爆发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戴先文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近年来群体事件呈现的新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为中国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和谐社会必须以有序、安全和稳定为基本前提。近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影响,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数量正不断上升、规模日益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加之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匮乏,使处置工作异常艰难,很容易导致事件的恶化,它严重干扰了政府的办公秩序,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进行一下探讨,以期为今后处置这方面问题提供参考。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在国外,一些社会学者将“群体性事件”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如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戴维•波普诺也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而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群体”是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根据以上解释,“群体性事件”就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八十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九十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性,我国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有的界定侧重明确群体性事件的人民内部矛盾性质,有的界定指出了群体性事件在行为手段上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综合上述论述,笔者以为:群体性事件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尽管群体性事件的外在呈现出某些对抗性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也会由非对抗性转化为对抗性。群体性事件既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与处在既定社会规范制约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集群越轨行为。群体性事件的副作用和社会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在客观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应当肯定的。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群体性事件可能是这样一个机制:“通过它,社会能在面对新环境时进行调整。一个灵活的社会通过冲突行为而受益,因为这种冲突行为通过规范的改进和创造,保证它们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延续。”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在于它能够释放出长期积压的一些社会能量,能使部分心理失衡的群众得以心理的平衡,这
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它向社会发出了警告或信号、表示部分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必须加以补偿,或者行政管理活动中出现问题需要纠正,或者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应该完善等等。所以,我们对群体性事件决不能只能看到它的负面效应,还应该看到它可以是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和报警器,有利于促使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才能妥善审慎地处置好群体性事件。
二、近年来群体事件呈现的新特点
(一)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多、规模趋大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中国官方数据显示,群体性事件从1995年的超过1万起,持续增加到2005年的超过6万起,2007年已经超过8万起。进入2008年下半年,在举办北京奥运前,中国不同地区接连发生严重的警民冲突与群体性事件,而且,涉及面越来越广。最突出的例子是瓮安、孟连、陇南、石首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
群体性事件参与群体越来越多,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权益受损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房屋被拆迁居民,库区移民,下岗的军转干部,出租车司机,环境污染受害者等等。
(三)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化倾向越加明显
群体性事件中有幕后指挥、领导者,他们事先会进行周密的计划,要求参与者行动统一、进退有序、组织严格;他们重视信息研究,环节把握准确。最终目的就是扩大影响、增加压力。
(四)群体性事件的暴力程度大大加剧
群体性事件大多采取较为平和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暴力性、破坏性群体性事件逐渐增长,出现激化现象,对抗程度加剧。群体性事件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出于“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心理,越来越多地采取各种极端或违法行为发泄不满情绪,围攻冲击基层党政机关、阻断交通、扣押人质,个别地方发生破坏公共设施、打砸乡镇政府和县政府的局部骚乱。瓮安、石首事件就是新世纪群体性事件中的两个标志事件,就在于它的暴力程度大大加剧。
(五)群体性事件和平理性的表达方式有很大发展
一些地方的民众在寻找理性有效的表达,一些比较高层的领导和各地的警方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理性和克制。与过去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动辄打砸抢烧,警民冲突激烈的状况相比,诉求者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争取利益。这与社会进步有关,但同时也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宽容度和政治智慧。双方都意识到,用谈判、协商、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成本比暴力要低得多。
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与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它的产生及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标准)的经济发展关键期和敏感期,群众维权意识增强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又有现实的具体成因。概括起来,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群体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阶层、群体、组织的分化以及其利益的分化,经济结构失衡,资源供给欠缺,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的保障机制、民主机制建设等问题保障不到位、决策不民主、相互
脱节甚至顶牛等情形。因为某些方面的改革失度,导致了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严重,腐败现象蔓延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等情形。而这些因素都是易于导致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重要条件。
(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被侵害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特别是城郊农业用地被大量征用为建设用地后,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劳动力的就业和安置等相关政策不落实、不配套,或者房屋被拆迁的征用补偿太低,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此外还有粮款补贴、财务混乱、宅基地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城市,由于房屋拆迁、下岗失业、承包租赁、城市管理等原因也都会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必然会触及特定群体的利益,如企业转制中的下岗职工群体,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下岗失业工人也极有可能受到煽动而引发集会、游行、示威;城市拆迁补偿未及时到位,回迁日期遥遥无期,搬迁地点不理想,生活设施不配套等原因,导致拆迁户与拆迁公司的矛盾激化。体制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利益冲突激化便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地方政府的决策失误是群体事件发生的政治因素
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一些地方的基层党委政府对社会矛盾普遍表现出“体制性迟钝”——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处理失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集中暴露出执政能力薄弱的软肋。“瓮安事件”中,基层党委政府匆忙将事件定性为“有组织、有预谋”,是黑恶势力煽动群众围攻政府,并在当地媒体大规模刊播“瓮安群众愤怒谴责不法分子”等新闻,引起了更多群众的反感和猜疑。一些官员还习惯于封锁消息,控制舆论,制造出“不明真相的群众”。长期以来,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保持沉默、回避媒体已经成为一些基层党委政府条件反射式的“自觉行为”,但在传播手段多样化、传播对象大众化的情况下,这种紧要关头的“失语”必然丧失引导舆论的主动权,看似避免承担责任的风险,实际却陷入被动,增加了平息事态的难度。
(四)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虽然随着法治社会的进程加快,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群众整体的法制观念相对淡薄,造成了高涨的民主参政意识与较差的法制观念间的反差。尤其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地区,群众的法律知识有限,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比较落后。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摩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众不懂也不会运用法律武器或通过合法途径加以解决,而是动辄采取闹事的方式向政府施压,往往选择越级集体上访或闹事的形式,甚至发生暴力袭警、阻断交通事件,希望通过扩大事态,引起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本来能通过正常的信访、法律程序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部分群众心里存在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负面影响和造势心理。认为闹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故意扩大事态,聚众上访。同时,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处理同一类群体事件中,对行为过激的事件和一般性的上访在解决方式、承诺程度及兑现结果的差异也加重了群众的这种心理,产生连锁反应。
(五)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通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体制原因
在我国现阶段,如果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难以在一定范围内兼顾和协调到,又缺乏各自表达正当利益诉求的渠道,便可能导致矛盾的积累和利益冲突的加剧。目前,由于受国家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上还存在一些不健全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渠道不畅,不同社会群体表达自身利益的声音强弱不一,表达的机会不同,表达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不一。特别是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处处受损时,又缺少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于是他们便采用静坐、集体上访,阻碍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等集体性施压行为来宣泄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突发性群体事件也就频频出现了。
四、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200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处理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中对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原则、组织领导、职责分工、现场处理和宣传教育等项工作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各地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依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把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首次写进党的重要文献,并且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地摆到全党同志的面前,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直面现实的政治勇气。
但从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分析来看,多数还是集中在法律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当前频繁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深层原因就是法律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信访条例》等,此外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等部门规章。而从法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法规中,禁止性、义务性规定多,授权性、可行性条款少,还未形成一个从权利的设置、组成到行使、保护、规范的完整体系。例如,现实生活中,工人要求发放拖欠的工资,由开始个别工人零星去要,到后来成群结队去闹,以致影响了单位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对这种行为的法律性质应当怎样界定?无论是分散催讨还是集体催讨,在我国的法律上都没有明文的禁止性规定。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是合法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这些工人若采取堵截铁路、冲击党政机关的方式来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则构成违法行为。某些执法机关在没有对群体性事件的合法性作出判断之前,就盲目采取措施。群众没有违法,而执法机关却已经违反法律,这不仅不利于矛盾的解决或化解,而且往往会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尖税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特殊表现,我们应从法律的视角、运用法律的途径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矛盾。如果离开法律规定采取行动和措施,不仅往往使处置工作陷入被动,事后也将留下隐患,从而导致法律权威和政府信誉的降低。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坚持法治的视野、法治的立场、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式和法治的程序,将处置群体性事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一)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必须要有法可依
当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着合理要求与违法行为、多数人的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要严格依法进行,要针对不同的群体性事件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正确分析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区分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限,并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开展处置工作。处置群体性事件只有依法办事了,才能取信于民,人民才能充分理解,积极配合与支持执法者的工作,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二)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步骤,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程序的公开、透明,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涉及面广,既有根源的复杂性,又有事态的模糊性,还有过程的多层性,因而一般处置难度较大。要根据事情的起因、界定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要始终坚持平息事态、维护稳定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遵循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不越权、不失职,将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法律政策轨道,确保处置工作既依法有据,又干净彻底,不留隐患。
(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适当允许公民依法集会、游行、示威
依法集会、游行、示威,是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发表意见、表达意愿、宣泄情绪的法定渠道。在充分兼顾社会综合承受能力,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可以循序渐进地批准通过法定程序提出的符合法定条件的集会、游行、示威申请,逐步引导群众采取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更好地化解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减轻对各级党委、政府及公安机关的压力。当前,可先行受理、批准一些劳资纠纷、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环保等涉及群众经济利益符合政府原则立场的集会、游行、示威申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放开。这样做体现出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人文关怀。
(四)建议制定专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规
群体性事件有着深刻和复杂的社会背景,涉及众多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关乎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预防和处置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悲剧性后果。为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职责和办法,国务院应该总结近年来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制定一部《处置群体性事件条例》,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目标任务、主体、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及善后等方面的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
(五)健全和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发挥权益保障机制作用
要建立民情民意表达诉求机制,通过民情员、专家咨询、群众听证等,减少决策的随意性;要拓宽民情民意表达诉求渠道,通过公布联系方式、工作程序,便于群众联系监督;要规范完善利益处理程序系统,信访、法院、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应当各尽其职。此外,为了增强民主、树立司法权威,共同强化国家机关和公民的法治意识,防止群体性事件一再重演,必须适时改进信访制度。信访部门可以推动建立领导与群众定期协商对话制度,通过行政首长接待、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予以反映问题,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或者基层。
更多详情请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