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围绕职业核心技能设计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职业核心技能设计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孙中义
一、围绕职业核心技能设计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为了更好地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提出职业核心技能的概念。核心技能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并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它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成为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的基础,其影响辐射到整个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领域。
1、高职教育要围绕核心技能培养人才
英国是较早开展职业核心技能研究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英国将现阶段的核心技能明确为6项,即: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自我提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英国所开发的核心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转移性,它不仅是普通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行一种新型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
结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中国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在1998年立项、2000年正式启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国家课题研究中,提出中国自己的《核心技能标准体系》,该体系参照英国标准分为8个技能模块: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根据国情,我国“核心技能标准体系”比英国标准多了两项:革新创新能力和外语(主要是英语)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适用的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关注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各类专业人才的最终任务。因而我院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时候,在对社会需求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核心技能的培养,研究本专业核心能力,将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2、职业核心技能是设计培养体系的基本依据
学院修订教学计划的有关规范,是学院教育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制定教学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课程体系设计与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贯彻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我院围绕培养职业核心技能设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思考,我院自2004年起,每年都制定印发有关规范,并强化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思想。
为了更好的指引个专业完成高职教育的两大任务,尤其是围绕培养职业核心技能设计设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我们主要做了两各方面的规定。
一是提出六大原则,即主动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培养的原则,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原则,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创新和特色的原则。
二是设计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我们对全院的公共基础课、职业核心技能课、职业技术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尤其是对全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了基本框架。使得各专业围绕职业核心技能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思路更加明晰,并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和落实。
3、围绕职业核心技能设计专业能力的三个模块
根据OSTA提出的八大通用核心技能,结合高职培养人才培养任务,学院把高职的专业能力要求分为职业通用能力(包含于综合素质与能力模块中)、专业核心技能(又称专业知识与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包含于专业拓展能力模块中)三个模块。各模块有各自的侧重,整体又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和强化。
二、围绕核心技能培养优化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核心技能培养的基础性工作,高职人才培养要根据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积极开发核心技能课程,设计适应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使之能够满足完成高职教育的两大基本任务的要求。为了使课程体系能够支撑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我院共设计了四个课程平台。
1、公共课程平台
公共课含“两课”、公共基础课和规定必修课三个部分。主要包括“两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体育与健康、安全教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根据专业不同,个别专业的可进行部分调整。这是一个院级的课程平台。
平台课程的任务除了完成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和基础理论教育功能外,还要根据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要求,突出这些课程工具性的作用,主要完成职业通用能力模块的培养,关注两个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一个是外语应用、一是信息处理。
2、职业技术基础课平台
这是第二个平台,即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平台。平台课程的任务是完成职业技术基础知识或基础理论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基础素养以及行业通用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这个平台是面向职业(岗位群)的,为同类专业所共有。根据高职专业管理的规律,同类专业往往由同一个系,所以这个平台又称为系级教学平台。
围绕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要求,在这个平台,我们设计了两门职业技术基础课作为推荐课程。一门是重点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表达(方法与设计)”能力的“公共关系基础”,一门是培养“交流表达(内容体现)”能力的“应用写作”。
这样,在前两个平台中,基本上体现了我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即三大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称为“三个基础”。“三个基础”分别是公共英语和应用写作两门课程支撑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支撑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公共关系课程支撑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职业技术课程平台
第三个课程平台,传统称为也称为专业课平台,分为职业技术课、职业技术选修课以及独立的实训环节三类课程。这个平台是面向具体岗位的,主要是围绕特定岗位的需求,完成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一般来说,每一专业核心技能模块有2门以内的对应课程,设计一个以上的独立实训环节。
4、公共选修课平台
公共选修课程,是我院的第四个课程平台,也是一个院级课程教学平台。这个平台的着眼点是综合素质教育,目标是职业拓展能力。
按照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要求,该平台要重点关注和提升学生交流、合作、自我提高、革新创新方面的能力,教给学生职业生涯乃至人生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我院根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办学特色,设计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我院将公共选修课的设计与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结合各种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共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服务。
我院从2001年给99级各专业开设选修课,2004年又重新设计了选修课开设的模式,决定由各系分别开设,并于2005年秋季在各专业全面开设了选修课程。2006年,在修订2006级专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根据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设计,我们系统的优选了67门课程,作为2006级各专业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体育与卫生、职业综合技能、经济与管理、工程技术、学院特色等六大类。
三、适应职业核心技能培养进行过程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有相适应的培养方法,领先的观念、科学的设计、适当的方法相配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领先的观念是先导,科学的设计是保障,适当的方法是必由之路。学院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总结出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即双证结合、工学结合、产教结合。
1、双证结合提出毕业标准、设计课程体系
落实双证结合,确保学生获得一门以上的与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原则意见”中,我院对各专业的毕业标准作了统一的规定,其中明确要求,合格的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能适应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获得劳动部门或有关行业的一种以上的从业资格认证或技术等级证书。”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原则意见”提出,各专业“职业技术课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整体优化,应结合市场规律、尊重教学规律,科学设计理论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安排,并和专业培养有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的考试、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2、校企结合保证培养体系设计和课程设计突出就业导向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校企结合或产学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走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在体系的设计方面,为了使校企结合落到实处,在“原则意见”中,明确要求“修订教学计划要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要特别关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产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条件的专业应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
为了保证教学计划修订过程能够体现产学结合、校企互动,在“原则意见”中,要求“教学计划方案经专业带头人提出草案后,各系要组织专门的论证会,有条件的应召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
学院各专业都成立了由院校教师、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此外,各专业在修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还组织了由企业、行业人员参与的专门论证研讨会。2004年以来,学员围绕旅游与酒店管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商务秘书、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宝玉石技术等专业召开了20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共邀请了2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到学校参与制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工学结合进行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过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有效模式。工学结合能够给学生以真实的角色体验,学生可以通过工学结合,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规划和职业或岗位的要求,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学习的主体意识,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生中心地位。学院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密切校企之间的关系,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便于调整和优化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实习和就业基地。企业通过工学结合,参与院校培养的过程,有利于选聘优秀的人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是一种多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思想,首先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吸收工学结合的各种成果,有效利用来自工作一线的信息,在“原则意见”中,要求各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模块、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在对用人单位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要广泛吸收校内外尤其是用人单位的有教学或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有条件的征集学生或毕业生的意见,征求他们对专业修订的建议或意见。”
(1)2+1教学改革的设计
目前,我院工学结合的主要体现在2+1的教学改革。为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我院从2003年开始,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实行2+1教学改革。“2+1”的含义是把学
生高职阶段3年的学习,分为2年的在校学习和1年的岗位学习。2年在校期间,系统学习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的实践知识;第三学年实行工学结合,按照酒店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入酒店的前厅、客房和餐饮等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工作,增强专业适应性。
在顶岗工作中,学生被派往有关企业(实习基地),学生主要接受实习单位管理;这期间的培养计划,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培训、教育由双方共同承担;学生则结合岗位要求按照计划接受培训,并根据工作性质,辅以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教学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每两个月对各实习点进行教学巡视,现场指导学生的学习;为加强学生自身管理,学院还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撰写实习日记和实习小结,实习结束前撰写实习报告,填写实习鉴定表。
通过工学结合,酒店、学校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受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学院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其他专业的工学结合设计
除2+1教学改革的专业以外,我院各专业积极采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作业和参与项目施工等方式,实现培养过程的工学结合设计。
岗位认知实习。我院机电类专业、地勘类专业一般都安排有一定时间的岗位认知实习,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打下基础。
专业仿真实习。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项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作业或训练,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野外地质构造实习、钻探操作技能训练、数控机床工件加工等。
岗位作业实习。即顶岗实习,是指在毕业实习阶段,利用一个学期或一年的时间到订单培养单位或校外实习就业基地进行顶岗作业,进一步熟练技能,增加岗位的适应性,达到毕业后直接上岗的目的。
参与项目施工。这种工学结合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地质类专业的培养设计。安排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三年级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地勘单位施工专家的指导下,独立承接地质类工程项目,学生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第二篇:如何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chinahrd2014-10-10 10:050
有了培养地图,就等于有了一个人才培养指南。什么时间上什么课程?进行什么训练?进行多长时间的训练?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一切都结构化、标准化、体系化了。
人才培养包括多种方式。并且一项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多种培养方式的给合。这些培养活动,既包括传统的自我提升(自学)、课堂学习(课上学),又包括其他诸多的培养方式,如长期任务与短期体验(干中学),接受辅导(跟人学),担任讲师与教练培养他人(分享与总结)等等。也就是说,针对一项具体的能力,至少有五种培养方式:一是课程培训(CT:Classroom Training)、二是任务与体验(PT: Practise Training)、三是自我提升(SL:Self-Learning)、四是接受教练辅导(GC:Get Coaching)、五是培训与教练他人(CO:Train or Coach Others),具体见表1.对于同一能力不同层级,也需要不同的培养方式。例如演讲技能从第一级提升到第五级,从掌握有限的概念性知识到成为内部专家,能给出专家级的意见,领导他人成功进行运作,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培养培训方式的给合,包括自学、课程培训、项目实践等。
那么,具体岗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图)应该如何来设计呢?简单地说,就是“四步走”,下面,我们分步说明。
第一步:分析培养主题,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在执行一项任务时,往往会同时需要使用多项能力而不是单项能力,而且这些多项能力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须同时得到展现,而不是依次展现。另外,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提升员工的能力,因此理论上人才培养的主题应该是针对能力标准。但是今天我们要做的人才培养却是直接针对关键任务,以员工在培养后能否执行关键任务为培养目标和评估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设计培养主题的时候不是直接根据能力标准里的一项一项的能力,而是直接根据关键任务的一个一个关键任务,将完成这个关键任务所需的能力作为培养主题。
能力只有依托于执行工作任务才能得以发展,同时,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也必须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证明。
GE、IBM等公司都是以关键任务本身,如客户拜访作为培训课程的名称和目标,把完成客户拜访这个任务所需要的产品知识、表达技巧等能力结合客户拜访的任务流程,设计到培训课程里,并且以学员在结束培训后,是否能独立自信、较少请教他人、无差错地执行客户拜访任务为评估标准,克服了《表达技巧》、《人际沟通》等以单一能力为内容的培训课程的局限性,大幅度提高了能力与具体任务的切合度,降低了员工学以致用的难度。
在任职资格标准中,对能力标准的分析,是根据每一关键任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关键任务会对应相应很多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培训内容根据关键任务来设计,一个关键任务就是一个培养主题。
明确了培养内容,接下来就是根据培养内容明确培养的目标,具体见表
2、表3.第二步:匹配培养的方式
在明确了培养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匹配培养的方式,每一种培养方式与相应的培养目标之间应该保持一致,具体见表
4、表5.第三步:设计培养频次、培养周期
在明确了培养方式之后,还要关注几个问题。
能力难度及培养顺序。如果我们设计一个培训计划,要培养员工的演讲能力和谈判能力,你准备先培养哪一个能力呢?这实质上是能力难度及培养顺序的问题。一般是先培养演讲能力,后培养谈判能力,因为前者的难度低,同时又是后者的前提。当低难度的能力没有构建完成之前,直接展开对高难度能力的培养会更难。另外,当一种能力没有进入稳定点时,引入其他能力的培训会对前一种能力的养成形成干扰。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项能力是否进入稳定点呢?就是看是否从有意识的、非习惯性行为转变为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因此在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图)的过程中,必须依据能力的稳定点,确定培养路径的里程碑,直到这项能力进入稳定点,成为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成为自动自如的行为。
依照由易到难的原理,如果我们要求学员从有意识、不习惯性行为转变成无意识、习惯性行为,则必须通过不断的强化干预,达到无意识习惯性行为程度。因此,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对人才的能力培养绝不是简单地给他上一门课程,还得不断自学,在工作中反复练习。能力的稳定点。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学员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会马上呈现出一个迅速衰减的过程,即遗忘的速度非常快,直到一定程度后才呈现出缓慢遗忘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遗忘率。遗忘率会因为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难度而不同。比如,识别假身份证与识别假币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前易后难,前者的遗忘率比后者要低。针对不同能力的难度和遗忘率,应该有针对性设置课堂培训后的训练强度、频率和周期,直到该能力进入稳定点。也就是说,在培训结束之后,如果没有采取任何实践强化的策略,培训的效果则逐步消失,直致归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应该在实施行动前以《培养地图》的形式进行系统的规划。
培养频次和周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设定每一种培养方式的培养实践频次、设定培养的周期。换句话说就是上多少课时的培训、经历多长时间的长期任务、短期体验几次、自学多少时间、自我训练多少次、接受多长时间的教练与辅导、教练与辅导他人多少次等等,目的就是让这项能力进入稳定点。
学习的乘方法则认为,信息在被记忆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性叫做实践强化,简单地讲,就是实践2次,对信息的记忆强度就是2×2=4倍;如果实践3次,对信息的记忆强化则达到了3×3=9倍。当然不是实践的强度越多越好,这是因为对同样的培养内容通常在达到或超过6-7个训练单元(频率)后,训练效应引起的边际进步率就会降低,就像到达抛物线的顶点后,随着学习量的增加,学习率在减缓。经验数据表明,针对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频率的设计上,通常要求每个培养主题训练的频度在3-5次:对于新手或具有一定难度的培养内容,训练频度设定为5次,对有经验或难度相对较低的培养内容,训练频度设定为3.能力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实践强化的效果。低难度能力的稳定性低,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或下降,如行政技能、技术知识,可以在1天内从0分提升到85分,在30天内从85分下降到最低的12分。高难度的能力稳定性高,在短期内只能有限地提高,或者有限地下降。因此,培养难易程度不同的能力,其训练频率与周期也应该不一样。
通常,低难度的能力,如行政技能,实践的强化效果高于学习的乘方法则的结果;中等难度的能力,如演讲技能,实践的强化效果基本对应学习的乘方法则的结果;较高难度的能力,如谈判能力,实践强化的效果则低于学习的乘方法则的结果。
因此,明确了每一种培养方式的培养频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每一频次的培养活动进行培养周期的设定。
培训结束后的30天左右,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学员的测试分数都低于培训刚结束时的分数,甚至接近培训前的水平,呈现了归零的趋势。归零法则说每一频次的培养周期不能超过30天,也就是前一次学习训练与后一次学习训练的最大间隔不应超过4周,否则就白学了。也就是在进行一次知识的课程培训后,最长应该在4周后安排一次强化练习,哪怕是考试也行。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地方,一个人进入一个岗位任职是分阶段的,通常可以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岗的最初6个月,叫适应期。在这个阶段,任职者一是需要迅速掌握新职位所需了解的相关流程规范制度、工具的使用方法等;二是以新的角色融入新团队,并且完成角色转换。第二阶段是上岗6个月后至在这一岗位上任职满3年,这可以称之为绩优期,在这个阶段任职者通过能力的提升,实现业绩目标。这两个阶段的任务不一样,培养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与能力获取先后相关还有一个概念,这就是干扰理论。举个例子,今天我换了新的电话号码(后来的记忆),但是旧的电话号码已经用了四、五年了(先前的记忆),所以有时候我就想不起来新号码,这就形成了干扰。临睡前学习内容的保持优于白天,因为所受的后继学习的干扰较少。
因此,在进行培养周期分析的时候,应依据学习的乘方法则、能力的难易程度与稳定性、干扰理论以及分析任职的不同阶段,设置能力培养的先后次序,训练的密度、强度、方法、时间周期等等。
第四步:将培养内容结构化,输出培养地图明确了每一个培养主题的培养方式、每一种培养方式的培养频次以及时间安排等等,将这些数据结构化填入相应职位培养地图中的空格里,就完成了该职位的培养地图。
这一步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在培养地图中,是以周为时间单位组织培养活动的。因此在培养活动安排时,每周的课程培训时间、任务与体验时间、培训与教练他人、接受教练辅导的时间总和不能超过40小时。另外,接受教练辅导所需时间和任务与体验培养项目的时间可能同步,也可能不同步,教练往往利用员工任务与体验活动进行在岗教练辅导,也有为学员安排专门的教练进行辅导。
根据完成的销售工程师一级的培养地图显示,将一个转正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一位合格的销售工程师(一级)周期为24周,也就是半年。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合格的一级销售工程师?在培养地图的概念里,绩效目标达到公司全部一级销售工程师平均水平即为合格的销售工程师。那么如何来衡量半年来的培养成果?通过这些培养活动,学员的个人业绩是否达到了平均水平?这个周期应该是越短越好。越短说明培养活动针对性越强,也说明培养的投资回报周期短。这个周期越短对公司越有利。随着培养活动的进一步精准化,缩短了无效的培养时间,减少了无效的培养投入,这个周期会越来越短,培养成本也就越来越低。(《企业管理》杂志6月刊 文/杨序国)
第三篇: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人才的培养备受全社会的关注,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与计划的重要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为了能够强化高职院校对社会的人才输出质量,必须对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唯有如此,才能让会计专学生的专业素养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完善。本文对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做出分析。以期能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会计专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对会计人才进行教学培养中,需要对其专业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评价体系中完善自身的不足。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缺乏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意识,这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阻碍。为此,必须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而让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能够最快速地培养出应用型会计人才,进而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需要。然而,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检测高职会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标准之一,其体系构建便对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社会企业的自身发展模式不同导致了每个企业的质量评判标准存在着差异性。为此,高职院校亦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建立本校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而提高会计人才的输送标准与质量。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能够让教师明确会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漏洞,以及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难点。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工作。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任务中针对性的做出科学调整,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第二,能够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交流和发展。高职院校会计质量评价体系具备一致性,全国多所高职院校在构建并实践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难题。各个学校可以将彼此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进行融合分析,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提高。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要符合社会企业的标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实践性较少,其总体的实践水平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难以确定。为了能够确保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对会计学生的不足之处按照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重修。让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的需求的标准中逐渐改变学习方向,并提高技术能力,进而满足会计工作岗位所提出的硬性要求。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现阶段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其培养目标多为“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软件等”在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中主要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格遵守《会计法》中相应的各项规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学校要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学生在实践培训的过程中掌握税收和审计工作等方面的详细要求。第三,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报表分析等基础专业技术能力。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
专业素养评价体系建立于目标评价体系之上,在目标评价体制构建之后便需要一系列的实施计划,在具体实践中就需要构建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进而明确会计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其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通过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找出学生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倘若从学生身上寻找教学中的漏洞必须从整体学生进行着手,以班级为单位,从班级整体学生会计实践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整合,进而转变教学策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必须通过笔试和计算机实践测试两种方式进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术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找出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完善。第三,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实习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系统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结果的审查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训练的过程要完全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由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善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直观地将学生的水平显现出来,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企业提出的财务工作标准相对接,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在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中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社会企业的相关标准实施,让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测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教师亦要整合并研究其评价结果,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庄胡蝶,汤长胜,翟卫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市场论坛,2014,05(05):46-47.[2]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3,05(13):156-157.
第四篇: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决定了空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高低。然而空乘专业的教学应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根据西航职院空乘专业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现对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体会进行了汇总,希望对今后的高职空乘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空中乘务;模块教学;教学改革
根据西航职院空乘专业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多家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调研的感受,对空乘专业教学改革有若干想法,现汇总如下:
一、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素质需求
通过对多家航空公司的调研,得知招聘空乘人员需要的素质和条件包括:即使在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具备高水准的服务方向和责任感;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能力;友好的风度和整洁的外观;外语能力及跨文化的服务能力;独立、积极、主动的性格;踏实稳重,愿意长期服务于同一航空公司的员工。
得知这样的招聘条件后,作为学校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应该与招聘条件相吻合,也就是将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相结合。
二、目前空乘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传统的问题。现代教学方法多样。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有所转变,模块式辅导教学模式中突出为学习者设计学习方法,强调师生交互,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一旦被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就会空前高涨,从而使他们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计划完成于“寓教于乐”之中呢?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模块式教学”。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面授讨论、模拟实践;教师运用启发引导、引导分析、创设情境、数据分析、作业测试、讨论结果检测、达成共识、分析评论、职业指导等方法。经过以上过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航空公司招聘时间不统一。国内各航空公司的招聘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的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就会有航空公司陆续开始招聘新乘务员,随着航空公司流动更新率的增加,航空公司人才需求逐渐扩大,空乘专业学生面试的时间提前到第三学期。这对学生的影响就是第三学期有航空公司开始招聘,上课人数就不能保证,另外学生一旦通过了航空公司的面试,航空公司就要求通过面试的学生尽快参加内部培训,然后进入实习阶段,学生也希望尽快工作,但又不愿意放弃即将要获得的学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秩序。
第三,教学场地改革。在高职教育紧密人市场需求结合的要求下,空中乘务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比较到位。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模拟客舱实验室,在该实训室学生可以进行客舱服务流程训练和应急处置训练。实训条件较好的学校,还配有有形体训练室,该实训室可以进行安全演示和服务规范动作等内容的练习。以及形象设计室,此实验室主要服务形象设计课程,另外还有语言训练是主要应用于专业英语与普通话训练课程。校内的实训基地的规模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但是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五星级酒店及高端的服务行业,而最适合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航空公司作为实训基地还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与航空公司培训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协调沟通找出适合的实习方式。
第四,缺少以赛促学平台。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中没有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适合参加的项目。然而,空乘专业学生多为艺考生,特点为性格活泼、多才多艺。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拥有多次登台表演的经历。另有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参加学院礼仪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各大庆典、开幕式等礼仪活动。同时还有一部分空乘专业学生参加学院体操队,在大学生体操比赛中屡次获奖。然而如此优秀的学生,没有展示专业技能比赛的平台。
三、合格空乘人员的培养策略
1.根据航空公司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服务礼仪、服务沟通技巧、服务心理学、形体训练、面试技巧、形象设计及服务意识养成等素质培训课程的教学的力度,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
2.证考融通。增加专业技能证书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中对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核心专业技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面试竞争中,提升整体竞争力。可考取的证书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大学生英语能力等级证书、急救员证书、计算机能力等级证书等。
3.制定规范的顶岗实习制度。整合学院拥有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资源,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商议,制定可行的、完整的空乘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即避免学生较早离校,影响整体教学秩序。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擅自离岗,影响学院在合作企业中的可信度。
4.院方代表参加行业协会,组织技能大赛。唯一的全国空姐大赛仅限合作院校参与,非合作院校不得参加。其他学院可以由行业协会主办,会员学校承办的方式,组织技能大赛,达到锻炼学生,以赛促学的目的。
第五篇:浅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恂.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双证”式学生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社会需求为结合点。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又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一是要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的原则.主动适应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设置专业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人才市场对各种职业素质的从业者的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甚至取消就业形势不好的老专业.使新老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二是要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开发新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日新月异。敏锐地捕捉职业种类和内涵的变化趋势.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同样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此.专业设置应采取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的原则.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这样既体现了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专业设置在体现方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的辩证关系得以正确处理三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特色和行业优势对有行业优势,校企结合紧密的急需人才专业积极开设.对社会需要且学校有长期办学特色的专业应保持稳定专业设置切不可“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否则就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四是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抽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某一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设计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学校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主要形式有: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课程,发挥行业、企业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订单培养”.“量身订制”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就能清晰体现就业方向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既可以缩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了条件。
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突出实践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这种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其主要核心表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
1.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很难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是高职教学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年制教学管理的情况下,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为就业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实行学分制,或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引进学分制的一些灵活机制,如选修制、辅修制、双专业等.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辅修其他课程,从而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使学习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早成才、早就业。
2.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如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课件,应用软件,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等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和思考,并在探索和思考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不能拘泥于单一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一线职业岗位人员以职业岗位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高职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注入式教学法积极推广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学习环境转入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氛围,可采用与职业岗位要求贴近的“项目驱动法”、“任务导入法”、“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四、以产学结合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相配套。必须以产学结合作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走专兼结合之路.使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中;I进优秀师资和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训通过具有生产管理实践的专家把企业、行业的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要求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学习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等形式,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素质的教师一工程师f技师1复合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师,也应走向社会,了解企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行“双证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获得从事某个职业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成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谓“双证制”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毕业后既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又可提高就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实行真正意义的双证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把握专业的核心技能,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认证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氛围.使之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又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鼓励学生获得证书的多种类多层次。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职业和工种,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单一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在获得与本专业衔接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获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通用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六、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独立在某种职业岗位上开展工作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在于让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转变“等机会”“靠推荐”的消极观念,树立“愿创‘敢创”“会创”的就业意识。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为学生创业与就业奠定基础高职学生从一进校起就应接受系统的创业、就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转变择业观念.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奠定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学生毕业后创业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创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创业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