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六大问题待解
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 六大问题待解
汽车业的“十二五”规划草案出炉,扶持新能源汽车与鼓励兼并重组是重点,刚刚过来的5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跨国车企巨头无不对中国“另眼相待”。成绩可喜,但问题亦明显: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形成,技术空心化尴尬依然存在,在海外自主品牌汽车频频遇阻,新能源汽车技术依然和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
下一个五年,汽车行业最需要不是节节攀升的销量数据,不是激动人心的口号,而是切实的自主创新机制,新能源产业化的真正推进。下一个五年,希望汽车行业能少一分浮躁,多一些实干。这样,汽车强国才有希望实现。
如何提高水平与质量,使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跻身世界汽车强国之林,成为历史性的战略目标。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要成为左右世界汽车工业的强大工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如下几大问题:
1、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对于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汽车工业要得到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通过节能减排,获得国际社会、国内公众的认可,从而获得国际、国内市场。节能减排,实际上集中体现了21世纪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竞争力。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汽车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在政策制订方面则差异更大。
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作为向产业化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产业化推进的种复杂问题,面临着种种技术、市场风险,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要予以重点关注,并且及时调整有关政策。
2、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自主品牌的发展与提高。在中国轿车生产领域,中高档轿车不仅一直是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核心技术、品牌也基本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获得通过自主开发,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在21世纪的历史任务。
3、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建立强大汽车工业的基础。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长期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上世纪80、90政府曾经把解决汽车零部件工业滞后发展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效果甚微。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整车生产能力飞速提高,汽车零部件工业却越来越滞后。因此,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是中国政府制订汽车工业政策应当关注的又一个重点。
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甚大。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水平、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这些新一代的汽车零部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水平的高低。
4、汽车消费的管理与引导。“十二五”期间,汽车工业要为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做出贡献。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对汽车消费进行必要的管理与引导。从管理方面来看,要加强对于汽车节能排放的管理,通过逐步提高技术标准,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设
备;加强对于汽车安全的管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加强对“二手车”市场的管理,以适应旧车市场的逐步扩大。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的小排量轿车;引导汽车消费者形成健康、低碳的汽车购买与使用方式
5、走向海外。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中国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中国汽车企业走向海外不可避免,而走向海外的前提是具有国际规模和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庞大的生产能力也必然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出口。汽车出口,海外建厂,跨国兼并,在“十二五”期间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重要战略行为。走向海外的主体是企业,基础是市场。政府可以制订某些支持政策,加速企业,走向海外。
6、国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十二五”末期,国内汽车工业企业间的兼并,会逐步加速。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的制定政策予以支持。
综上,政府在制订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时,要重点制订相关的支持自主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技术政策。要制订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产业扶植政策。要制订对汽车市场加以适当管理与引导的汽车消费政策。要制订企业出口海外,进行兼并的相关贸易政策。
最后,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推动企业兼并的产业组织政策。在上述政策制订构想中,产业技术政策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
贸促会王侠:在变化的环境中准确判断
全球汽车论坛于9月16日上午九点正式开幕,凤凰网汽车作为此次论坛独家新媒体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凤凰网汽车频道对话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内容如下: 王侠:就像我今天上午讲到的,进入了21世纪之后,一个是全球的汽车产能都面临过剩,这对所有企业都是一种挑战,同时我们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苛刻,消费习惯也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化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同时,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新型国家的崛起,亚洲国家城市化的加剧,对我们汽车产业来讲是一个变化的环境。包括能源,能源引发了新能源解决问题的诉求,这都是我们汽车产业面临的一个变革。在这种变革中,总结过去,我们可以为发生了的事情做理论上的解说和阐述,对决策者来讲,特别是企业家,他的责任是对未来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未来判断和预测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对未来正确的判断直接关乎于企业将来发展的命运。所以,如果你对未来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那么整个企业的战略都会选择错误的战略,选择错误的产品,选择了错误的价格,选择了错误的市场。所以,这样的话,在变革之中,首先我们知道环境在变,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中变革,在未来发展的判断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李书福:人人都是人才 但需人尽其才
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看法和用人的理念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就可以了。全世界没有一个相同的企业,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任何企业对于人才的态度、管理方法发现和使用人才的理念都是不同的。
企业就像打仗一样,山头都要拿下,大家都要往前冲。现在以人为本,神经管理是指企业的神经系统,现在是信息化、技术、品质、服务、产品等等和人的大脑神经要对接起来。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如果要求每个人想法都一样,就必须统一思想。其实这是做不到的,必须允许每个人想不同的事情,但是想什么和要什么,要和企业想干什么对上号。企业要想干的事情,和每个人的神经系统不连接起来,企业的管理神经和人的思想不连接起来,管理就会非常头疼、关系就没有理顺。
人人都说以人为本,以人制胜,在我看来留住人才需要几大基本要素:
第一个是精神与感情的要素。通过精神和情感的交融,最后人会被激发一种激情。创业和企业在市场上竞争,需要这样一种激情。有些人不死不活,那是很阴暗的。人一定要有激情,激情的人通常比较阳光[综述 图片 论坛],做坏事的相对少一点。
第二,当然是要有钱、要有年薪,这是物质的要素。事业和理想也是精神层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有自己不同的追求。
第三是制度的要素。因为人是有思想和尊严的,人还是会比较的。所以就需要有很多制度约束。设计公正、公平、公开、科学实际的管理制度,有时候非常难。公开、公正,又让别人不知道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非常难,但必须得这样。
第四是法律的要素。中国开始成为一个法制国家,很多地方要用到法律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跨越这个底线,如果谁玩小聪明跨越这个底线就一塌糊涂了。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现在还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
“只要你有一个纯洁的动机,还是会打动很多人的,踏实把自己的事办好,别人的指责,别太放在心上。”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十几年创业的过程对他来说最大的收获、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自己的成长。
“在卓越与自负之间,智者会亲前者而远后者。背道而驰的结果,可能是一生成就极少,而懊悔却巨大,成为你发挥最佳潜能的障碍,减弱你主控人生处境的能力。” ——李嘉诚深信谦虚的心是知识之源,是通往成长、启悟、责任和快乐之路。
“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花。省钱不是不花钱,不花钱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所以,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这是不能打折的事情。”
——UCWEB董事长雷军认为该花的钱一定要花是控制成本实施的要领。
“消费者对于真正渴求、真正需要的东西,当价格和价值相符时,消费是‘不差钱’的。所以要多在销售质量上下功夫。”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认为,要给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而不是便宜或者昂贵的产品。
“压力从来都是动力,挑战从来都是机遇,能够抓紧机遇,就是顺应潮流而进。”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认为,经济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
第二篇:司法鉴定仍有四方面问题待解
司法鉴定仍有四方面问题待解
湖南省湘潭市女教师黄静被害案,去年因媒体对五次司法鉴定作出的不同结论作出披露,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2003年2月24日,21岁的黄静被发现死
于湘潭市雨湖区临丰小学的宿舍。从案发当日到2003年6月8日,湘潭市雨湖区公安分局、湘潭市公安局、湖南省公安厅先后三次做出法医鉴定,认为黄静因疾病自然死亡。但黄静之母黄淑华不认同这三份鉴定结论,开始了重新鉴定之路。
此后,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所和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分别提交新的鉴定书,认为此前三个鉴定结论缺乏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做出第六次法医鉴定:“黄静在潜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下,因姜俊武(黄静男友)采用较特殊方式进行的性活动促发死亡”。
六份鉴定的不同结论,即使案件处理无所适从,也让人对当时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提出质疑。
去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由此一改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步入统一管理的轨道。
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特别是在前三次大会期间呼吁尽快对司法鉴定予以法律规范的代表,对这一决定的通过和实施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决定》明确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从法律上确立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从原来的多头管理,改为统一管理。从总体上看,这一决定基本上实现了开局良好、运行平稳的预期。但也有一些代表提出,在贯彻这一《决定》过程中,各地也暴露四方面影响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突出问题。
问题一:对全国范围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仍有不同认识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应松年代表指出,《决定》规定的统一管理体制是指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但由于目前对此认识不统一,理解不一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决定》的贯彻和实施。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钮小明代表也指出,《决定》是我国规范司法鉴定管理的第一部法律性文件。《决定》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名册制度。《决定》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决定》的规定,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这条规定明确了三点:其一,全国司法鉴定工作的主管机关是司法行政部门;其二,全国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都应纳入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其三,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名册只能由司法行政部门编制并向社会公告。
根据《决定》第十六条规定:“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司法部制定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经国务院批准后,已于2005年9月30日实施。上述两个《办法》与《决定》共同构成司法鉴定管理的法律依据。
对策:为保证司法鉴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应松年建议:第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对《决定》进行必要立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统一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同时,建议在《决定》实施一周年之际,由全国人大内司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对暴露的问题予以纠正,以维护法律的权威。
问题二:如何提高司法鉴定质量
全国人大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丛斌代表认为,司法鉴定是科学技术实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同时,司法鉴定也是司法证明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司法活动的程序和规则。质量是司法鉴定的生命线,目前司法鉴定总体质量还不高,而鉴定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鉴定结论的科学、客观、准确,关系到司法鉴定行业的公信力。
对策:丛斌代表认为,提高司法鉴定质量,首先要具备必需的司法鉴定科技设备条件。《决定》已明确规定鉴定机构要有所从事业务范围必需的仪器设备,要有所从事业务范围必需的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今后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细化,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标准。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采用新产品、新设备。其次是建立司法鉴定行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建议国家司法鉴定主管部门在整合各部门现有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打破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的限制,组织全国的同行专家,重新修订、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制定、推广和使用涵盖各业务范围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同时,要完善司法鉴定科技管理规范。建立对司法鉴定质量的监控制度,制定、完善司法鉴定检材的获取、保管、使用制度,鉴定的实施程序,鉴定文书规范,鉴定机构内部管理规范等,并严格监督管理;推广运用先进的鉴定理论、鉴定方法和鉴定手段,开展鉴定科学技术的研发、合作和交流,提高鉴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要严把准入关,加大对鉴定人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鉴定人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树立质量第一、公正鉴定的理念,对科学负责、对案件事实负责,而不是对金钱、人情负责。通过向司法机关和当事人提供高质量、可依赖的鉴定意见,塑造司法鉴定在公众中的良好的专业形象,形成司法鉴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问题三:司法鉴定收费管理仍待规范
丛斌代表认为,当前司法鉴定中还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就是对司法鉴定收费的管理。一方面,由于尚没有国家统一的服务性收费标准和收费方法,社会鉴定机构收费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多数地方没有取消非刑事诉讼鉴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少数内设的鉴定机构仍然利用国家财政投入向社会提供有偿的鉴定服务,使鉴定收费更加混乱无序,当事人反映强烈。急需国家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规范鉴定收费行为。
对策:丛斌代表建议,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快司法鉴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鉴定程序、收费和技术标准等规定,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加强执业监管,维护正常鉴定的秩序,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问题四:司法鉴定法治建设仍需加强
丛斌代表认为,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鉴定委托制度,保障当事人鉴定委托主体的诉讼地位,确立公平、透明的委托机制和正当程序,实现审判与鉴定彻底分离的同时建立起司法鉴定管理制度与法院委托制度之间科学、合理和有机的制度链接。《决定》初步确立了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但构建完善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和各项制度,还需要从国家司法制度层面着手,需要与当前的诉讼制度改革、审判制度改革相适应。
对策:丛斌代表建议,尽快修改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使之从鉴定启动到举证、质证和采信制度上与司法鉴定制度相衔接。目前,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已提上立法机关的日程,如何区分侦查、起诉中的技术鉴定活动与司法鉴定,如何保障当事人的鉴定权,如何完善相关证据规则,如何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等,急需通过法律的修改予以明确,从而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制度奠定基础。
第三篇:解读十二五规划布局六大战略任务
解读“十二五”规划 布局六大战略任务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主题是改革,内容是创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近日,权威人士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开始的,尤其是中央决策层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二五”规划在改革开放30年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就非常强烈地凸显了出来。
他解读说,按照这个主基调,“十二五”规划中,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2008年我国人均GDP排名全球第98位,“发展还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国强民富就难以实现,各类社会矛盾也难以根本解决。”但发展方式在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中,“不得不全面调整,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的道路。”
“可以很明确地说,‘十二五’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的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有促有控的转变,是调优调强的转变,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权威人士具体分析,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转变,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
在这个发展战略主导思想下,权威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需要完成未来国家发展的六大战略任务。
铸就内需主导的发展动力
权威人士首先强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他看来,“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要减少外部需求,而是继续拓展和稳定外部需求的更加开放条件下的扩大内需。”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权威人士给出了中国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他强调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如推行保障性住房,既拉动投资,也带动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不仅连着增长,更是连着民生。”权威人士认为,扩大消费的关键,还是要大力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关系消费能力,而且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关系民心向背。”而解决此问题,涉及公平与效率、劳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协调等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隐患,到了必须下力气解决的时候。”他强调,当前,“应当更加注重就业、创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除此之外,他指出,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
“城镇化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一定要把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抓住,还要抓好,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他提出了我国“十二五”城镇化的地理布局,“要逐步形成以长江和陇海线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两横三纵的城镇主干,同时需要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成一个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在权威人士看来,“所以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同区域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他介绍说,中央决策层研究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在他看来,区域协调发展当中,东部地区未来的主要任务是,把“率先发展”的重点放在“率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而作为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位置考虑的西部大开发,其今后十年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更加注重雪中送炭,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新疆、西藏等地区发展,要采取特殊的扶持措施,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使这些地区尽快发展起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区域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重点是,东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将瞄准海洋经济,担负起建设中国海洋大国的战略任务。”权威人士介绍说,我国发展将由陆域大国向海洋大国拓展,“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启动海洋国土的战略开发,强化陆海统筹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维护我国海洋秩序,“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中要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来拓展发展的空间。”
扭转区域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战略规划就是,需要进一步密切各区域经济的利益联系,打破区域的分割,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对此,他介绍说,“十二五”重点就是加大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幅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现在正在科学规划,构建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目的即是打破行政区划,形成流畅的区域经济体系。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转变、赢得先机,最根本的依靠是科技,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权威人士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其中的思路是,“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对于买回来的技术,要运用国家的特殊优势,集中力量尽快突破,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机制创新,或者说消化吸收再创新,来伸展创新的进程,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
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高速列车技术方面,唐山机车车辆厂引进德国西门子动车组列车的九大关键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了十大关键技术,在200公里时速动车组的基础上,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和谐号”动车组。近期,中美双方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加利福尼亚铁路上用中国的技术建设时速达346公里的“子弹头”火车。
“当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今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权威人士指出,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另外,他认为,我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这一优势还要继续保持,“这就需要‘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培育自己的品牌、设计、跨国公司,使制造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缘于我国长期面对大量劳动力就业压力,需要大力发展就业能量巨大的服务业,“过去我们很重视发展产品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在还应当进一步重视服务经济。它可以带动就业和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一些特大城市、中型城市,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已到了可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只占42%,相对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要低10个百分点。他指出,“服务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需求,也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实际上有利于拓展产品的市场。我们需要完善经济政策,改善发展环境,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
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力
据本刊记者了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0%,煤炭的人均储量也不及世界人均储量的40%。同时,钢铁、电力、化工、石化等产业的单位耗能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以上。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权威人士为此强调两个“前所未有”,“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在其看来,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
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他口气严厉地指出,“十二五”规划在此方面一定要发挥切切实实的效果。
其一,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问题,从国情看还是要始终坚持节约优先,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效的办法。权威人士举例说,前些年研究能源发展规划的战略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要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实际上今年已经接近29亿吨。
“现在要求到2020年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依然很大。”他认为,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厉行节约,加大对两高一资项目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继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
“缓解能源资源压力,既要加强节约,也要进行开源。”他解释说,就是充分利用海外能源的同时,“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要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国内资源的保障上。”我国地质成矿条件较好,找矿潜力巨大,应当扩大详查面积,拓展勘探的领域,甚至可以在一些地方采取大军团作战,强化国家投入,应用好市场的力量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其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污染排放监管,推进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在继续加强水、空气等污染的治理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农村污染面的控制。目前,我国农业领域污染的化学需氧量比重已达44%。
社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突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权威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需要,也有条件,更有能力解决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的改革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会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方向。”
不过,“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并不是简单地提高福利水平,而是致力于增强全面发展的能力。”他具体介绍了“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加强社会事业,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应当从群众最需求、最迫切的方面入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领域。”具体而言:
首先,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这样既能保障基本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他认为,基本部分属于公共产品,保基本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到广覆盖、可持续,把保障范围扩大到城乡全体居民。在保障的标准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低一些,以后再逐步提上去,这样就增强了政策的可持续性。
至于服务的非基本部分,需要交给市场和社会,利用市场解决。通过发展相关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这样也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同时可以使政府腾出财力、集中精力更好地履行保基本职能。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部分,也可以利用市场的手段,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他举去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近几年着力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道:“按照这个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类似医药卫生,把全民医保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推行,但标准并不高,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非基本部分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和质量。”
启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开放
“目前,改革已进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改革更多地摆在我们面前,‘十二五’期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越来越多。”权威人士解释说,推进改革的时机与国际国内环境联系更加密切,出台措施的窗口往往是稍纵即逝,“比如,推进燃油税费改革,当时石油价格在低位徘徊,只有30多美元,实际上持续了不到半个月。”所以,“十二五”规划的改革,需要统筹考虑、系统设计、全面推进。
他介绍说,“十二五”规划中,将高度重视三项改革:
其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推进其他改革的基础,重点是加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监管职责,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其二,资源价格改革。现在的资源价格还不尽合理,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十二五”规划的改革方向是形成阶梯式的价格,政府保障最基本的需求,也即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价格较低。超出的非基本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层次价格满足,例如阶梯式的水价、电价等。
其三,财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将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政府和纳税人的财税关系,政府部门间的财税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处理好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包括推进节能减排目标,推进资源税改革等等。同时,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领域改革也将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
至于“十二五”规划的扩大开放政策,着重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沿边开放、向西开放。尤其要通过扩大沿边开放,利用好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的优势。
“扩大开放也有一个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应当下大力气推动外贸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中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转移。”权威人士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现在走出去的资金已经相当丰富了,需要着眼全球战略,配置资源和要素,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转变。”
第四篇:解读十二五规划_布局六大战略任务
《瞭望》文章:解读“十二五”规划 布局六大战略任务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主题是改革,内容是创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近日,权威人士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开始的,尤其是中央决策层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二五”规划在改革开放30年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就非常强烈地凸显了出来。
他解读说,按照这个主基调,“十二五”规划中,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2008年我国人均GDP排名全球第98位,“发展还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国强民富就难以实现,各类社会矛盾也难以根本解决。”但发展方式在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中,“不得不全面调整,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的道路。”
“可以很明确地说,‘十二五’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的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有促有控的转变,是调优调强的转变,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权威人士具体分析,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转变,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
在这个发展战略主导思想下,权威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需要完成未来国家发展的六大战略任务。
铸就内需主导的发展动力
权威人士首先强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他看来,“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要减少外部需求,而是继续拓展和稳定外部需求的更加开放条件下的扩大内需。”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权威人士给出了中国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他强调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如推行保障性住房,既拉动投资,也带动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不仅连着增长,更是连着民生。”权威人士认为,扩大消费的关键,还是要大力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关系消费能力,而且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关系民心向背。”而解决此问题,涉及公平与效率、劳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协调等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隐患,到了必须下力气解决的时候。”他强调,当前,“应当更加注重就业、创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除此之外,他指出,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
“城镇化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一定要把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抓住,还要抓好,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他提出了我国“十二五”城镇化的地理布局,“要逐步形成以长江和陇海线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两横三纵的城镇主干,同时需要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成一个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
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在权威人士看来,“所以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同区域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他介绍说,中央决策层研究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在他看来,区域协调发展当中,东部地区未来的主要任务是,把“率先发展”的重点放在“率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而作为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位置考虑的西部大开发,其今后十年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更加注重雪中送炭,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新疆、西藏等地区发展,要采取特殊的扶持措施,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使这些地区尽快发展起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区域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重点是,东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将瞄准海洋经济,担负起建设中国海洋大国的战略任务。”权威人士介绍说,我国发展将由陆域大国向海洋大国拓展,“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启动海洋国土的战略开发,强化陆海统筹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维护我国海洋秩序,“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中要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来拓展发展的空间。”
扭转区域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战略规划就是,需要进一步密切各区域经济的利益联系,打破区域的分割,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对此,他介绍说,“十二五”重点就是加大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幅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现在正在科学规划,构建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目的即是打破行政区划,形成流畅的区域经济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转变、赢得先机,最根本的依靠是科技,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权威人士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其中的思路是,“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对于买回来的技术,要运用国家的特殊优势,集中力量尽快突破,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机制创新,或者说消化吸收再创新,来伸展创新的进程,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
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高速列车技术方面,唐山机车车辆厂引进德国西门子动车组列车的九大关键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了十大关键技术,在200公里时速动车组的基础上,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和谐号”动车组。近期,中美双方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加利福尼亚铁路上用中国的技术建设时速达346公里的“子弹头”火车。
“当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今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权威人士指出,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另外,他认为,我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这一优势还要继续保持,“这就需要‘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培育自己的品牌、设计、跨国公司,使制造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缘于我国长期面对大量劳动力就业压力,需要大力发展就业能量巨大的服务业,“过去我们很重视发展产品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在还应当进一步重视服务经济。它可以带动就业和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一些特大城市、中型城市,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已到了可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只占42%,相对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要低10个百分点。他指出,“服务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需求,也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实际上有利于拓展产品的市场。我们需要完善经济政策,改善发展环境,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
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力
据本刊记者了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0%,煤炭的人均储量也不及世界人均储量的40%。同时,钢铁、电力、化工、石化等产业的单位耗能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以上。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权威人士为此强调两个“前所未有”,“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在其看来,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
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他口气严厉地指出,“十二五”规划在此方面一定要发挥切切实实的效果。
其一,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问题,从国情看还是要始终坚持节约优先,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效的办法。权威人士举例说,前些年研究能源发展规划的战略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要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实际上今年已经接近29亿吨。
“现在要求到2020年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依然很大。”他认为,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厉行节约,加大对两高一资项目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继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
“缓解能源资源压力,既要加强节约,也要进行开源。”他解释说,就是充分利用海外能源的同时,“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要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国内资源的保障上。”我国地质成矿条件较好,找矿潜力巨大,应当扩大详查面积,拓展勘探的领域,甚至可以在一些地方采取大军团作战,强化国家投入,应用好市场的力量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其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污染排放监管,推进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在继续加强水、空气等污染的治理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农村污染面的控制。目前,我国农业领域污染的化学需氧量比重已达44%。
如何突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社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突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权威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需要,也有条件,更有能力解决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的改革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会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方向。”
不过,“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并不是简单地提高福利水平,而是致力于增强全面发展的能力。”他具体介绍了“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加强社会事业,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应当从群众最需求、最迫切的方面入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领域。”具体而言:
首先,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这样既能保障基本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他认为,基本部分属于公共产品,保基本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到广覆盖、可持续,把保障范围扩大到城乡全体居民。在保障的标准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低一些,以后再逐步提上去,这样就增强了政策的可持续性。
至于服务的非基本部分,需要交给市场和社会,利用市场解决。通过发展相关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这样也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同时可以使政府腾出财力、集中精力更好地履行保基本职能。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部分,也可以利用市场的手段,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他举去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近几年着力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道:“按照这个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类似医药卫生,把全民医保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推行,但标准并不高,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非基本部分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和质量。”
“十二五”期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越来越多
启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开放
“目前,改革已进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改革更多地摆在我们面前,‘十二五’期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越来越多。”权威人士解释说,推进改革的时机与国际国内环境联系更加密切,出台措施的窗口往往是稍纵即逝,“比如,推进燃油税费改革,当时石油价格在低位徘徊,只有30多美元,实际上持续了不到半个月。”所以,“十二五”规划的改革,需要统筹考虑、系统设计、全面推进。
他介绍说,“十二五”规划中,将高度重视三项改革:
其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推进其他改革的基础,重点是加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监管职责,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其二,资源价格改革。现在的资源价格还不尽合理,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十二五”规划的改革方向是形成阶梯式的价格,政府保障最基本的需求,也即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价格较低。超出的非基本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层次价格满足,例如阶梯式的水价、电价等。
其三,财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将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政府和纳税人的财税关系,政府部门间的财税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处理好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包括推进节能减排目标,推进资源税改革等等。同时,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领域改革也将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
至于“十二五”规划的扩大开放政策,着重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沿边开放、向西开放。尤其要通过扩大沿边开放,利用好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的优势。
“扩大开放也有一个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应当下大力气推动外贸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中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转移。”权威人士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现在走出去的资金已经相当丰富了,需要着眼全球战略,配置资源和要素,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转变。”(记者王健君 王仁贵)
第五篇:盘点互联网金融六大方向:监管风险待解
盘点互联网金融六大方向:监管风险待解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2013年中国互联网如期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无新意、少大佬、场面混乱、广告铺天盖地,这场“网都上不去”的互联网大会让不少到场互联网人感到无聊。
不过,在寂寥的“互联网人”身边,“金融人”们却兴奋的聚集到互联网大会上。
央行副行长;商务部、央行、工信部三位副司长,中投公司、深圳证交所、中国银联、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等上百位“金融人”罕见的聚首互联网大会,寻找可能颠覆他们的力量。
过去的几个月,互联网的力量让这些传统“金融人”们瞠目结舌。P2P贷款野蛮生长,电商小额贷款业务快速铺开。支付宝旗下一个名为余额宝的小产品,上线18天,累积用户数超过250万,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到57亿元。
针对互联网的挑战,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快速响应,近期纷纷成立电子互联网金融平台;保监会首次批准设立纯互联网保险公司;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更是在接受新浪专访时公开承认,互联网金融可以颠覆现在商业银行的体系。
互联网金融六大方向
在中投副总经理谢平看来,互联网与金融两个领域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首先所有的金融都只是数据,不需要任何物流的支持。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各种数据的组合,这些数据在网上实现数量匹配、期限匹配和风险定价,再加上网上支付就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谢平总结了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六大方向:
第三方支付。目前第三银行支付牌照已经发放了250多个,其中真正从事互联网支付企业97家,另有150多家预付卡公司。互联网支付企业的支付总量约达6万亿,占到整个支付总量的0.5%。
虽然从金额上看占比很小,但是从交易笔数上看,互联网支付的交易指令已经占到整体的40%,互联网支付表现出单笔量很小,但是海量长尾的特征。
P2P贷款模式。例如人人贷等公司,其实就是N个人组成的俱乐部,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借贷。P2P贷款的核心就是,利用互联网几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他们相互接待,把信息的不对称减少到无穷小。
阿里小贷模式。通过分析淘宝网上的大量信息,利用支付宝,给每个人发贷款。这种做法和银行的做法完全不同,是一种自动放贷机制。淘宝商户所有的行为构成了本身风险的定价,然后阿里小贷根据风险定价,给它授信额度,可以随时贷款、随时还息。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风险定价过程。
众筹融资。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好想法他就可以把这个想法放到网上,让大家给投资,然后用这个产品还款。投资者在网上投资可以获得股权。现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正式通过法律规定,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股权融资。这种众筹融资的方式,比创投、天使投资又往前走了一步。
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即余额宝模式。其实互联网卖金融产品没有什么特殊性,但是余额宝把货币市场基金具有货币的功能和网络支付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是一般的物理网点做不到的。
互联网货币。互联网货币可能是未来互联网金融上升到顶级的状态。现在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只是对现有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提出挑战,将来发展到互联网货币的形态将对央行构成巨大挑战。
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险待解
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在一些领域呈现野蛮发展的特点。未来的监管不确定性成为这个行业的最大风险。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聂林海透露,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仍在制定阶段,商务部正加大研究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互联网金融无论怎么做,有两个底线是不能碰的,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是非法集资。
“我最担心有部分P2P贷款平台脱离了网络平台便成为所谓的线下,脱离平台的操作功能之后,会演变成资金池,成为影子银行。”刘士余说:“我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配合互联网金融发展,但我不希望有的同志触犯法律,希望大家能在不违法的底线下寻找的空间。”
刘士余透露,部分P2P的平台内部已经出现了道德问题,他提示这些公司“注意操作和信用风险”,不要让这个新兴行业在刚刚发展就遇到挫折。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表示,对于互联网金融怎么监管,现在有四种说法。第一是不需要监管;第二是先发展,再监管;第三是创新协同监管;第四是尽快立法,设立新机构,进行专门监管。
“在网上调查有80%认同第二种做法,也有人希望尽快立法,但是基于现有法律框架,基于现有职权范围,基于现有的技术条件。”黄震表示,无论将来的监管如何进行,企业必须从行业自律开始。
当天,中国工商银行等25家单位发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813倡议,倡议的内容是:“第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是生命。第二自觉维护金融稳定,国家利益是根本,第三自觉防范管控风险,公共利益是底线,第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客户利益是中心,第五自觉抵制恶性竞争,行业利益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