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
张洁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邮政编码:065000)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城市农村共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是其重要的课题。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农村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些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面临着来自城市污染转嫁的压力,生态遭到破坏,农业生产严重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正常发展,为此我们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关键词:新农村;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型
1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不但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村容村貌也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各地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日渐显现。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1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大,虽然推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有机型农药,但还有部分群众使用已淘汰的有机氧等剧毒农药,对大气、土壤等造成极大污染。同时大量使用无机化肥,致使土地板结,地下饮用水氨氮含量增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率低,每年还有一部分农作物秸秆被焚烧,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有机质。
畜禽养殖污染。
1.2农村养殖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
畜禽污染已成为较大的污染源。此外,畜禽类屠宰场所均为零散经营,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没有建设规范的污染防治设施,粪便和废水只作简易处理或放任不管。
1.3农民不良生活习惯积习太深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环境影响较大,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村民95%以上使用廉价的含磷洗衣粉,并且生活污水绝大多数采用渗排,无序排放。垃圾随意乱倒,柴堆、土堆、粪堆随处可见,家禽、家畜到处乱跑,到处拉粪便,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4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问题
在广大农村,除了中心场镇区域使用自来水外,大部分村民均是使用地表水、井水或地下水,如遇旱灾,就存在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水不足,有的地区
水质也不太好,全区大部分村庄没有集中式安全供水设施,大部分村民的饮用水都未经过净化处理,可以说,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
2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客观因素,也有内外在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矛盾,根据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新农村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存在盲目追求“高、大、新、全”的现象,从而导致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布局有些零乱、土地配置有些失当、功能分区不太明显,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环境的治理难度。
2.2缺乏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乡镇一级人民政府却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导向,未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来加以重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盖厂兴镇不治污,毁林建房不绿化的现象在依然存在。更有些人误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随意利用之物。
2.3自然资源的过量利用
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将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的成效。在人类将自然资源加工成产品、又将生产排泄物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那么生产排泄物将会积聚过多,就可能会造成污染。反之,如果能够循环、综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转化率,那么,其生产排泄物就必然会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也就相应地会减少。
2.4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相当一部分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跟不上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垃圾和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不强,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使一些常规技术很容易解决的诸如烟尘、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2.5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与人们的自身权益直接相关联。但如果只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往往就会适得其反。3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对策
3.1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 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试点, 探索农村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抓紧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3.2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环境规范管理
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最关键的还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3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治理建设资金
由于农村环境广阔,管理难度较大,因此资金投入是必要的保证。一是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保与城市环保同等对待,利用各级政府财政分担一定比例的方式,列支专项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和管理;二是采取政府的投入和企业的参与政策措施相结合。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觉的做好环保工作。三是通过建立沼气池、垃圾临时堆放池、生态果园等,达到农户、自然环境、社会的和睦相处,从而维护好农村环境。
3.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1刘伟光:论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6(1).2杨勇刚: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2).3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6).4冯肃伟: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刘铮,雷志松.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法制创新[J].可持续发展, 2005(2).作者简介:张洁,女,1990年3月23,河北省廊坊师范,13级,廊坊市安次区爱民西道100号,065000,***,675267076@qq.com,指导教师:闫博慧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
出现的问题:
1,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只注重外观的漂亮以否,没有让广发农房改造户住着舒适(因
为很多的农房改造户没有足够的字迹来装修家里面)
2,在改造过程中没有合理的规划,都是自己按照自己得意愿,相建在什么地方,没有整体
规范
3,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不合理,没有考虑环境设计。废水垃圾没有规范的处理 4,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完全考虑到大多数村民的具体情况,很多的村民没有足够的资金
来参与改造
5,在生态移民过程中,没有考虑搬迁户的就业问题,就算搬迁户还有地可以种,但是在改
造的时候全是住高楼,完全同农民的生活不搭配
6,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规划与产业结合。只是一个简单的房屋改造而已 7,道路硬化不达标
第三篇:高速建设占地赔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速建设占地赔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直接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成为促进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更加推动了城市间的物资流通,可以说是为城市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因征地和拆迁而引起的农民与政府间的利益冲突,也不可避免,最常见的表现为农民因补偿标准、补偿资金到位等问题而上访、申诉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理论上,土地征用权是政府用来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做出的出于公共利益考虑的决定,因此,政府征用土地的成本主要是其给予被征地人或拆迁人的补偿,而不是被征地预期的价值(市场价值)或协议价。只是在实际操作工程中往往是农民连最基本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最开始的时候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举措完全站在理论以及自己的角度考虑,造成从开始阶段执行者与准备执行者不得不进行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那么协调成本、交易成本过高,效率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为准公共产品,但作为付出的乙方基本完全的不到高速公路带来的利益,甚至在后期农民自身居住的环境生存环境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噪音污染、尾气污染,不止给当地的出行带来了不便,高速公路上不是发生的事故,以及同时带来的不稳定的人为因素,还威胁到了周边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时发生的高速公路的飞溅物伤人以及晚上骑车的噪音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震垮居民房屋的地基,更有甚者通过高速公路的流动性大的特点到住户家进行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说破坏了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农民生于斯长于斯更有可能葬于斯,农民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失地而引起现实利益受损,基于此点,本着社会公平原则,就要避免出现因农民利益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尤其是牵涉到部分农民的基本权利保障时,政府就应发挥其资源优势给予农民更多的考虑和实惠。在征迁过程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尤其是如何使征用成本在补偿价与协议价(“合理的市场价值”)之间相机抉择,成为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摆在政府面前的“二难”选择。只是这个尺度的把握以及是事实的厚此薄彼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社会影响。政府行为的不透明、不公平、不合理有目共睹之下站在农民的角度想来问题自然愈演愈烈。
征迁过程中利益冲突主要表现
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在具体征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拆迁补偿范围确定不公开、不透明。在确定拆迁及赔偿范围的时候,政府采取闭门造车的政策,自己制定方略,自己划定范围,不从实际出发,只是根据几张报表、几个人的个人意见就决定赔偿范围,往往是当已经开始不长的时候才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可为了保持领导的‘高大’形象又不愿意承认错误,提出解决办法,从起点处就造成了矛盾的产生。
2.补偿标准问题。土地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具有日益强大的增值潜力,随着土地价值显现,被征地拆迁的群众对补偿标准的期望值提高,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可以说是衣食无着,或者无立身之锥必然要求分享土地收益增殖的部分利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际是按办公室中几个人商量了解的情况制定并实施的,具体情况只是看几个报表的数字,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前一届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的情况下,必然将最后的损失全部压在最没有发言权的农民身上。因又为这部分是‘计划外’的支出,上面的负责人无处着落,又无人愿意揭盖子,只能是越捂民怨越大。
政府在制定补偿标准时,一般是按既有规定给予失地农民或被拆迁人补偿,即以具体地块的平均亩产值倍数来计算补偿费用,没有保障农民随土地增值而分享这种收益,在补偿宽的分配上具体标准不予以公示,同时各级政府在其中占据比例,引起了失地农民或被拆迁人对政府的不满。此外相邻地块的征地补偿往往因政府判定的用途不同估价人主观估价标准不同而相差很大,让农民从实际角度看到‘不公平’,也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至于农民对土地的资本投入永远不再掌权者的考虑之中。更有甚者,在开始拆迁之前利用信息的不对等性,采取不公开、不公布、不理会的态度,以政府或集体名义欺骗村民签订合同攫取政府的利益,欺下瞒上,在上利用职权索要利益,在下欺压农民两面收钱,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土地收益分配和管理问题:即使按照上述的情况下制定了赔偿方案往往还是不能真正交到农民手中。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收益为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收益,这部分收益应该在失去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产权主体之间进行分配。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绝大多数位于农村,其征用土地的标的大多是集体所有的土地,按规定,土地补偿费应在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县、乡镇政府也参与补偿收益的分配,从而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获取的补偿收益减少。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占了补偿收益的大部分,而农民作为集体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和经营者,在补偿中往往处于劣势。并且,在补偿费用的分配机制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甚至乡村干部起着决定性作用,被安置的农户的个人利益往往得不到保证,许多乡镇在管理使用土地征迁补偿费用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如多部门多单位管理、多套帐核算、多户头存储、多头审批列支、帐外收支土地征迁补偿费等等违规现象,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4.安置问题:安置问题既是征地拆迁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也是被征地农民最大的后顾之忧。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长远收益,中国现行的农村养老制度也是基于土地的养老和社会保障。伴随着土地的流失,依附土地的各种权益也随之流失。农民是以土地为劳动对象而体现其价值的,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下岗”失业。特别在我国目前第三产业还不是很发达的背景下,失地农民再次就业率远低于25%。同时失地也打破了他们对熟悉环境的依赖,从农民的角度看,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着的失地成本,因而在征地过程中就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滋生了冲突。同时安置标准的不合理甚至无安置标准只靠几个人几句话,就决定农民的去向,对国家给予的补助进行转移变相压榨老百姓的个人权益,打压知情人士将矛盾激化。
5.协调问题:征地拆迁牵涉的问题多且复杂,协调难度比较大。我国征迁工作实行属地政府负责制,自实行土地征用有偿制度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对征地权的行使存在极大偏好,甚至将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变成了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这必然引发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与各个地方政府的意见相左,难以协调。甚至有些地方不作为,根本就不进行协调,事情到了眼前再想办法补救。此外,个别项目为了赶时间,迁就了被征地拆迁群众的不合理要求,造成相互攀比,同一区域补偿标准不平衡,加剧了征地拆迁难度。
特别是在反映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利用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实行‘拖’字诀,等到事情到了眼前以不知道、不清楚混淆视听,利用政府人员的特殊地位以及人员的流动性以及有意识的责任交叉安排将协调问题引向更复杂,更难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传达和解决,从而在其中满足部分人的私欲。
在有些环节中实施钓鱼执法,诱骗群众收取协议金再对群众进行拘留、警告等处理。更有甚者将工程转交给其他单位,互不统属,责任不明确,产生问题根本无人处理,动用黑社会及社会闲散人员暴力解决问题欺压老百姓,影响社会稳定。
6.执行问题:《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被拆迁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而《土地管理法》却没有对农村房屋的拆迁问题做出规范。由于征地拆迁法律法规不健全,还有些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征地拆迁时间不足,以及个别建设方案调整,资金不到位,或者是安置房建设滞后,直接影响征地拆迁的正常进行。部分政府人员采取变相的恐吓,并为了加快进程组织一些闲散人员骚扰村民的正常生活。
7、配套设施建设:在告诉公路建设中农民一些正当的诉求被直接拒绝或者是在本应有的政策都不予以执行。主要来源有两方面:
一、当地地方政府与建设方单方面达成利益同盟,将原有的建设配套设施的钱款挪作他用。
二、在建设之初对享有知情权的村民进行隐瞒
应该说,高速公路建设有着明显的经济拉动作用,是有利于沿线所有农民的整体利益的。但农民或被拆迁人的目标取向与政府的目标取向有时是不同的,政府是站在全民或国家的立场上作决策,而失地农民/被拆迁人由于其自身政府限定的局限,则必然只能站在微观个体、眼前的、局部的立场上,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个人或家庭目标和需求,试想一个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个人如何用大道理来感化,更别说现在是要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都直接拿掉,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决定这种分歧存在的客观性。
一些问题的裁定,特别是高速公路周边的住户。在政府相关的文件中必然是权利与义务并存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工作人员只讲义务而不讲权利。高速公路周边三十米内的永久性建筑不允许翻盖重建。在现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可以说几乎忽视一户只有一处房产,现在在这种政策之下,既不能再申请宅基地,现有的住房也因为噪音、施工和不能翻盖的原因不得不废弃,更是随着居住者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严重。这部分‘计划外’更是不再考虑之中。换位思考一下,身为居住在此的农民如何不与高速公路建设方产生冲突。
因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和拆迁而引发的矛盾实质是拆迁方和被拆迁方双方利益的博弈,其利益分歧的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土地政策改革相对滞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50年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当时对于保证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制度的缺陷就日益凸现。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从而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成为虚置。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虽明确规定了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的补偿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征地补偿费测算方法不科学。按照法律规定,征地补偿费是按照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若干倍来测算的,但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市场情况、区域差异等条件的不确定性,这种测算方法难以准确地反映被征用土地的本质特性,难以正确体现地块的区位差异及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维持农民现有的生活水平,导致农民对征地补偿不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评估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征地补偿费,是征地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征地拆迁程普遍存在程序失当现象土地征用法律关系的产生并非基于双方的自愿和一致,而是基于国家的单方面意思表示,无需被征用土地的所有人同意。在政府立项之后甚至工程实施以后矛盾已经产生,才以通知或者文件的形式下发到被征地地区,农民才能从政府人员嘴上听说,农民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公权与私权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因此,在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安置的实施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被动和弱势状态。如果不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依据和程序所实施,农民的权益极易受到损害,但作为在家务农的农民急缺少法律常识,也没有相关的路径保护自己的权益,必定造成冲突升级。如由于缺少民主程序、缺乏透明度,“信息不对称”,被征地农民对征地的前期工作参与不够,对征地、工程建设没有发言权和知情权,对不合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缺乏抵抗能力,而申请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裁决的成本太高往往难以实行。这些都是失地农民有抱怨、不满情绪的重要原因。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之列。虽说征地补偿能暂时缓解失去土地给农民带来的压力,但是有限的补偿费用不能给失地农民带来长期的生活保障。这也是失地农民普遍认为补偿标准过低的重要原因。
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但依旧是高速公路年年建,相同问题年年出,在关注民生口号喊得分外响亮的今天,在十八大三中全会更加关注农民问题的现在,为什么依旧不能让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有说话的权利,为什么农民的声音就应该不被听到。在总结问题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让政府的政策真横落到实处,长治久安是靠兢兢业业的赶出来的,并不是喊出来的。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是关系国家稳定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发展不平衡积累的结果,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顺应国家新的发展阶段需求,党中央于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需要通过高产高效、优化经营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二)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生活垃圾的处理、乡村道路的整治、安全用水等问题内容。
(三)扩大公益,促进和谐。主要是解决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和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障问题。
(四)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基本成效
早在1929年,河北定县在晏阳初博士带领下进行了当时闻名世界的“乡村建设实验”,其经验称为“定县模式”,这是我国最早的新农村建设尝试。1949年以后,我国的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自发探索成果。如实施“以工投农、以工办农、以工扶农、以工带农”计划,1960年代就成为“全国典型”,富裕程度号称“天下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实行集体经济模式,从1984年起走上集体共同富裕道路,称为“红色亿元村”的河南南街村;2004年率先进行“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实验,摸索出“赣州模式”的江西赣州。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力度,取得了更多成效。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国家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开办,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产自销”的产业链。可以说,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个地方结合本地方的具体情况,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一些中低产田因此得到了改良,农民最关心的收入问题和住房问题得到了改善,农村发展就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也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普及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 ;另外,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 ;不仅如此,国家还大力培养乡村教师队伍,并且鼓励城市教师前往农村地 区支教,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生活保障不断增强,社会福利不断提高。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政府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福利保障的资金投入,并特别针对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保障问题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此外,政府还特别注重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方面,以减免特定人群医疗费用的方式逐步解决了农村地区的治病就医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由于国家对城镇发展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缺乏,加大了城乡差距,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因此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极度缺乏。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导致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导致城乡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粮食生产效率较低,浪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另外,农民的文化生活场所和初级健康卫生场所的建设很不健全。
(二)对农业的重视力度有所降低
农村就是要以农为主,而现在则是重工商、轻农业,所谓的新农村改造、农村城镇化更使人们逐步脱离土地,导致人们轻视农业,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而且,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水利设施的不完善,也使耕地利用效率降低。
(三)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我国农民思想意识落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农民科技知识缺乏,不能科学种植,粮食产量提升幅度较小。另外,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了大气,破坏了土壤,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科技知识缺乏,不懂得秸秆还田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党的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思路不能充分理解,对新农村建设缺乏创新,改革落后、陈旧农村的动力不足。所以,当新农村建设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农村生活环境变化慢、产业发展阻力大、基础设施建设难开展的问题,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另外,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原有的部分基层农村党员干部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多数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创新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够,也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农民主体地位尚未落实。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尚没有确立,主要表现在新农村规划不是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农民民主协商、讨论、决定,而是由县一级甚至市一级帮助村一级制定规划,越俎代庖,往往把上级部门主观设想的模式强加给农民,结果是好心办坏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农民并不买账。另外,应该处于新农村建设主导地位的农民还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比较陌生,不能适应帮助他们发家致富的种种政策。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主导,动员多方参与新农村建设,继续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建设倾斜。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保护好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推进农村通电、通水、通道路建设,逐步把乡村电路、道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地,让农民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三是房舍改造,村屯绿化;四是卫生与医疗体系建设。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还需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方式、创新资金筹措机制。运用税收杠杆,通过税收转移支付调节二元结构,完善农业科技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发展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从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推行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担保转让试点等多角度拓宽农民筹资渠道,解决农民生产建设“想办事、没有钱、贷款难”的困境。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村中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既保证农业用地和生态平衡,又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更加重视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切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建立和加大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领域的就业量。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政府应当着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开展文化启蒙,树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懂科技、肯创新的新型农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储备充足的建设主力军。另外,政府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四)真正落实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让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做起,确保农民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实行管理民主。“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落实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健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民事民议、民财民理,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要继续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尊重农民财产权利,不断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持。
没有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小康。因此,需要政府和农民、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配合,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保障。
第五篇:销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销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一开始就跟客户打价格战;
2.销售中如何利用和推荐样品,不是所有的样品都是免费的!;
3.季节性产品的销售;
4.给客户的期望值永远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和权限范围;
5.不要给客户过多选择,过多的选择就是没选择,有时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帮他做决定;
6.营销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聆听客户的意见和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推销;
7.营销过程中,成功案例的展示不失为推销产品的好方法;
8.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