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探索的四个问题
(一)如何制定具有本地的特色的村庄规划。制定村庄规划,无论对建设、国土等政府工作部门,还是对专业规划设计单位来说,都还是新生事物,而且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对普通村民来说还比较超前。这就需要县、乡、村进行积极探索,在村庄规划中必须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的公信度和凝聚力。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的公信度和凝聚力可以说已经大为下降,大部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严重弱化,党员在农村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与一般群众并无两样,制度改革和组织创新迫在眉睫。我们应积极进行探索,找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创新党员教育、发展及组织生活模式,使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名副其实的组织实施和模范带头作用。
(三)如何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凝聚民力,要凝聚民力必先凝聚民心。在目前农民与组织之间相互缺乏信任的时候,积极探索如何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不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使然。中央一号提出“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这正是我们探索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的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引。安凝乡新兴堡村农村经济协会于2005年成立,目前该村农民通过协会组织买肥购种,规模采购效益明显;通过协会组织支农贷款收放,解决了农户贷款户散、额小、信誉度低等问题;通过协会组织农产品销售,部分缓决了农民单枪匹马闯市场的现状。同时协会由农户自发组织形成,会员由农户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解决因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不信任而难以解决的事情。
(四)如何促进广大农民形成健康活跃的公民意识。孔孟思想儒家学说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的主流思想,但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几乎没有了心灵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人们在经济方面越来越独立,同时在城市文明和外来文化不断渗入的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欲望愈来愈强,集体主义、公益思想、道德观念逐渐淡化。当前打牌赌博的盛行、福彩体彩的发达、卖淫嫖娼的泛滥,都是一种不想付出辛勤劳动,而想一蹴而就的心理表现。安福乡松湖村支部书记李文清反映,现在村民都是“利益”当先,没有人愿意主动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对村组干部的号召很少有人响应。如果期待拥有这样思想状况的农民来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显然是自欺欺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人们提出了新的行为准则。但农村有农村的独有思想领域,农民有农民特有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应谨防地质灾害
新农村建设中应谨防地质灾害
王林 王俊楚
目前,随着我国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实施,各地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改变农村面貌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然而,新农村建设中许多缺陷工程正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一、乱挖乱填诱发地质灾害。山区居住环境较差,农民群众为改善居住环境,建房时多为切坡建房。在建房过程中,农民群众过度追求场地的绝对平整,由此形成了许多挖方、填方边坡,极易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面和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中,有不少地方凭经验乱挖乱炸,遇到暴雨时,极易形成滑坡灾害。
二、人为改变河道路线诱发地质灾害。一些地方在建设中未经专业技术人员科学论证,人为地缩小河道宽度,或改变流域走向,致使山洪不能有效排除,引发地质灾害。
三、随意兴建池塘诱发地质灾害。在村镇建设中,为了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常常新建不少池塘。但少数池塘没有经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当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的水体极易渗入,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埋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四、轻视基础设施建设诱发地质灾害。一方面,在许多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不配套,由此形成了长年不断的入渗水源,致使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地面裂缝增加增大;另一方面,乡村的排水设施,特别是位于民居后山的山水排放设施多被忽视,山水沟疏通不及时,如遇暴雨时不仅发挥不了排水作用,反而起到汇集地表水渗入坡内的恶果。同时,建房平场或道路切坡后,未能对边坡合理加固,极易引发较大范围的滑动。
五、不当选择绿化植物诱发地质灾害。一些农户在建房后,习惯性地在房前屋后栽植一些过高、过密的乔木树种进行绿化。而大量的事例证明,当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在大风大雨中容易摆动,树木的摆动会加剧土体松动和促进水体渗入,导致山坡稳定性下降,进而诱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
在新农村建设中预防地质灾害,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为此,建议:
一、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地质灾害防治这根弦。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的党委、政府,应将抗地质灾害的能力是否达标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指标。
二、统筹安排,制定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减灾防灾专项规划。在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集镇、村庄规划时,应针对各乡镇地质灾害的成灾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制定规划。
三、坚持评估,引导农民群众科学建房、安全建房。应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确认适宜建房后才能批地。
四、延伸触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在有条件的乡(镇)成立农村建房工程技术指导服务机构,由其对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或指令性建议,防患于未然。
来源:人民政协报
第三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收集民情民意,调研论证,研究分析,调查了解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实情,拿出有效解决和应对方案。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谋求一时的成效而牺牲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起步,但走过了一段弯路。当前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使“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道路。然而,在实施惠农政策的同时,也存在和产生了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虽然落后于城市,但从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森林资源、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农村地区。以森林、河流、山脉为特征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气候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所在。一些农村地区尽管贫困,但当地农民依靠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强调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导致森林、矿藏、水等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对资源消耗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侵蚀占用大量耕地,减少耕地面积,又因大量用水、伐木、排污,而消耗、损毁自然资源,使农村地区山林、河流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地表地貌和植被状况补改变,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整个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总体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但由于农村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将对未来的环境治理埋下隐患。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党委和政府,为了当前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不惜破坏环境,违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行引进污染型企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进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对此,必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过分的依靠国家的扶持和推动,导致地方政府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增加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然而,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政策,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推动,地
方党委、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看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属于中央政府的责任,地方党委、政府虽然强调落实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和建设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但仅停留在“落实”的层面上,机械地通过层层会议和文件,将中央政策予以传达和实施,对当地农村问题研究不多,往往产生中央政策在执行中的偏差,影响政策效果。同时,在资源投放和工作重心摆布方面,由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个长期的过程,地方党委、政府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城市,投向能够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产业,而不是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甚至在国家增加了对农村的投入之后,一些省、市、县还削减了原定的向农村投资的计划,减少了向农村投资的规模,将这笔转移出来的资金,用于城市和开发区建设。因此,在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新阶段以后,各类经济资源特别是投资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存在片面理解,认为即使自己不投入,国家将来也要投入,抱着能向国家多要一点自己就少投一点便宜多占一点的想法,观望等待。如何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必须解决的现实和倾向性问题,只有明确了地方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主体地位,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三)政府过分重视对短期安排,对于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仍体现出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在“三农”问题严重到危及政治稳定与经济安全的情况下,向农村进行输血,或者减免税费,或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决农村的矛盾。就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而言,这些措施都属于短期安排,只能缓解暂时的矛盾,难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然而,现阶段各项支农政策的实施,还受到财政能力的限制,虽然国家拿出了很多钱,但具体到每一个农民身上,所得到的补贴和收益,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民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所采取的支农措施,都具有应对形势的特点,以短期安排为主,重在解决当前问题,而缺少促进农村发展的长远规划。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制定的“三农”政策,对于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是有成效的,但其政策效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解决不了农村的长远发展问题。因此,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农村政策的连续性、持久性。在部分政策效应递减明显或者失效的情况下,立即系统性地实施新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缓解“三农”矛盾的层面,而是要使“三农”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四)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乡村”阶段的必然要求。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相对于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通过农村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而言的。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新农村,只
是给农村发展提供一种外在推动力,“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通过这种支持政策得到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强调“以工补农”这种输血的作用,更要致力于发挥农村的造血功能,同时,还要把城市与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当前,党和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对“三农”问题予以特殊关注,强调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不断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然而,从理论认识和已经实施的政策来看,十六大以来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更多地倾向于“补农”,单向地以城带乡,对于如何发挥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作用、如何发挥农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作用、如何通过发展农村为城市开拓市场、如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等,缺少探索和措施。特别是在理论宣传和政策导向上,过分地夸大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而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缺少重视,对一些极为严重的倾向性问题甚至十分忽视。例如,对于居民收入距问题和贫困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党委、政府只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贫困问题予以较多关注,对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困问题则重视不够,实际上,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时甚至超过了城乡差距的程度,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死不起人的现象,在城镇居民中同样存在。如果过于倾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而忽视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对城市、工业的促进作用,忽视城市突出问题的解决,必然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新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五)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太过强调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激发出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保护农民利益和向农民让利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取消农民的义务工、取消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如农机具、良种等予以补贴或限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规定了征地补偿的最低标准和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支持。然而,由于在宣传和政策导向上,过于强调保护农民权益不受侵害,而使农民对应尽的义务缺少责任意识,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的集体责任感,对集体事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对应由乡村集体组织承担的责任,拒绝履行相应义务。实行取消义务工、取消农业税政策以来,农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乡村组织的号召力减弱,农民与乡村组织的联系更加松散。一些地区的农民,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置法律法规和政策于不顾,在修路、修桥、征地、拆迁等涉及农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上,或者向乡村组织提出无理要求,或者设置障碍进行阻挠。一旦出现农民上访情况,无论农民正确与否,县乡党政组织和相关领导干部都要因此而受到责罚,增加了县乡干部的工作难度。特别是对农民与乡村组织之间因土地承包、征占地补偿、税费收缴等事项而产生的债务问题,各级组织因害怕触动“侵犯农民权益”这个“高压线”,或者拖延处理,或者只顾
及农民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由此产生农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既难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也难以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使农民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既享受权益,也履行义务,不仅用激励措施调动其积极性,还要用约束性手段解决农民自身与新农村建设需要不适应的问题。
(六)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导致产生形式主义和形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部署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一些地区特别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省市县,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对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然而,由于各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不同,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形式多样,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距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上,各地坚持了“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并规定了试点的具体标准,力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从已经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来看,这些试点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或者出现了形式主义的问题,或者是即使成功,也不具有推广价值。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偏离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是根本标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并采取综合性措施,不能也不可能通过试点而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成效。一些试点乡村脱离这些本质要求于不顾,而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些容易看得到成果的地方下功夫,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刷新一些标语,提出一些口号,新盖一些院落,新上一些设施,新修一些道路,等等,为了强调感观效果,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强制要求农民翻新墙院、栽花种草、整修村屯道路,重视改善外观形象,而忽视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形成一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二是试点成效以集中投入为前提,试点经验难以推广。凡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都不仅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村,而且,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组织都集中财力予以投入和保障,对一些重大问题予以政策的特殊支持,依靠这些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起诸如“小康村”等新农村典型,不能也不可能全面推广,因而,失去了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典型带动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重要举措的集成,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过程,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组织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科学认识,领导干部没有科学认识,就会误导我们的群众,就会使新农村建设出现各种偏差。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要把人的培养与建设放在首位,要加大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认识,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基层党员
干部素质;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没有科学规划坚决不建设,不求短效,注重千载,要充分保护环境,合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新农村建设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在广大农村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载体,尽可能保持农村原生态,不要过多发展污染大的工业企业,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广大农民在享受经济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快乐。我们的领导不要过于强调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欲速则不达。新农村要将道路交通网、供排水网、电力输送网、信息传输网、新型能源等科学实施;要将民主管理深入人心,要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道路漫长而遥远。所谓好事多谋,切忌将农村变成新的城市,记住要保护农村原生态环境。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个关键因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个关键因素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重大决策,是“民心工程”,完成这个工程,实现其目标,必须注意把握政策引导、思想认识、引领人才四个关键因素,防止新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谐,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 关键因素 政策引导 思想认识 引领人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空口号,它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关键。贯彻这一重大决策,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的原则,这是必须把握的大方向。那么,在地方建设实践中,如何按照这个原则与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呢?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和把握好四个关键因素。
一、要深入理解并明确所谓“新”的内涵
以小岗村探索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程,社会主要矛盾方面“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基本温饱需求――生活质量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尽管由于多种原因使曾经领潮全国的农村,今日发展相对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需求重心相对仍偏重于物质生活质量,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已经成为他们的孜孜所求。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粮食充足”、“房舍齐整”、“道路硬化”等物质生活方面,必须“与时俱进”,要有新思维、新认识、新理解。所谓“新农村”,应该是:生产水平科技化与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规模化与集约化、吃穿住用行健康化与潮流化、生活环境人文化与自然美化、社会家庭与邻里关系和睦化与和谐化、精神文化生活时尚化与高雅化、乡村管理自主化、民主化,以及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心有所慰。只有准确理解并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才能目标明确、有的防矢、卓有成效。
二、要有科学有效的政策引导
党中央已经制定了大目标、大政策,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是让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它是一个包括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的全面目标,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要求。坚持的方针是“多予、少取、放活”。地方政府与乡村组织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村民意愿,本着建设与保护,引导与支持,发展与协调的原则,制定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规划长远的惠民政策、措施、方法方案。而且要落到实处,要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专人指导、跟踪服务。要引导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强制,服务而不代替,为惠民而不为面子,帮民而不扰民,有始且有终。防止出现不该出现的现象,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为了惠农惠民、为了社会和谐,而不是为了扰民掠民、制造社会新矛盾,这一点地方政府、乡村组织必须谨记不忘。
三、对政策理解要深入,认识要提高,思想要解放
理解深入了,认识才会提高,思想才会解放,政策才能在自己手里变成实施的方法、手段并产生结果,这有相当难度,对于相当一部分官员如此,对于信息闭塞、认识水平、思想素质相对较低、从众心理较强的村官村民来,更是如此。所以对政策要深入学习、研究、理解。
政府官员要从三个层次上学习、理解和认识:一是国家宏观战略布局和社会公平、和谐发展上,二是与地方实际结合的政策、部署上,三是宣传、引导村官村民及措施落实上。中央已经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民心工程”,是涵盖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的全面目标,其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是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是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新农村建设有九大具体标志:村民居住集约化,生产方式合作化,生产工具机械化,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农民素质知识化,农民流动市场化,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城乡服务一体化。它是富民惠民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中央要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不变:一是不能动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不能加重农民负担。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必须坚持和完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准则必须遵循。如果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兴建新村庄,看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单纯追求“村容整洁”,甚至搞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则是绝对片面的、要不得的。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能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增长。
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上中央已经明确: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地方政府一定要认识透,结合地方实际布好局、引导好。对于村官村民来说,要从两个层次上认识:一是体会党的重视、关怀和社会公平,二是如何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落实于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这也需要各级政府的宣传、引导才能达到目的。
四、要有引领、示范的人才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要发展,民族要进步,人民要富裕,国家要强大,事业要成功,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思想解放、没有禁锢,二是有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作为我国思想文化最繁荣时期之一的春秋战国的成果便是证明。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已经制定了政策,关键是人们如何解放思想,寻得能引领、示范、创新的人才。宣传示范可以使思想解放,人才何以获得?从众多明星村如华西村、小集镇等的发展过程来看,能引领、示范、创新的人才起关键作用。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获得渠道有五个:一是政策激发,二是政府选派,三是实践造就,四是主动引进如高学历村官,五是进修培训。有了人才既可以宣传好政策,使官民政策入心、认识提高、思想解放,还可以起到创新、引领、带动、示范的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全面理解这一重大决策与任务、政策的内涵,要把握好政策引导、思想认识、引领人才三个关键,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要结合当地实际,让政策入民心,措施落实处,稳步推进。不能片面理解,不能一轰而上,要注意资源与环境保护,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惠民富民,促进社会和谐公平,不能搞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扰民掠民,制造新的社会矛盾,败坏党的信誉与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
第五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又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而且广大农村做饭仍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在农村,多数农民认为“知识无用论”。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我认为,面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要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要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还要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建设我国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