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

时间:2019-05-13 11: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

第一篇: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

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

论文关键词:伯顿·克拉克;混沌理论;院校层级;有序;无序

论文摘要: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运用了混沌理论,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但伯顿·克拉克忽略了对作为中层结构的院校层级的分析。本文试运用混沌理论对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混沌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之一。作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齐名的一个重大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混沌理论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即便对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也不例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正是运用了混沌理论。以下先对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和哲学蕴意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出发,试对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

混沌,亦写作浑沌,英文是“chaos”。根据大英百科全书,“chaos”一词来自希腊文“xaos”,原意指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广袤虚无的空间。混沌理论衍生了一支被命名为“复杂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混沌和复杂性的精深思考,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新的秩序,也明白了在无秩序中隐藏着潜在的秩序。混沌理论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一种有序状态的失序允许以相当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秩序,而且无序能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最终是有序本身,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有序都是有价值的或好的。所以,简单的对立的说法如“失序是坏的和有序是好的”应该被避免。

(二)混沌理论的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混沌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把“表现”的无序与内在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融为一体。混沌理论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状态的科学,是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它未对世界的终极状态作出完整描述,不是一门哲学学说,但它为科学与哲学本身的新结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信息,弥补了传统哲学思想的不足。具体而言,混沌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和哲学蕴意。

1.内禀随机性

内禀随机性,或称内在随机性(inner randomness)是非平衡非线性混沌系统产生的类似无规的非周期性行为。强调随机性完全是系统自身的属性,而与外在因素无关。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任何事物都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简单性与

复杂性的统一。混沌的机制在于系统与环境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子系统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都会不自觉地导致混沌,只不过混沌的程度不同罢了。

2.初值的敏感性

对初值的敏感性是混沌系统的又一显著特征,此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一只蝴蝶在北京振翅时搅动了空气,也许很久以后能使纽约产生暴风雨。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混沌的特性告诉我们: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初始成长;原因与结果是非对称的,简单的原因可以引起复杂的结果,反之亦然;传统的方法论必须改变,即做到: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3.混沌序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即它是对周期运动的否定,是周期性运动的破缺。混沌研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秩序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已有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混沌序”。它在时间上是非周期性的,在空间上也不规整,蕴含着丰富的随机性,但却绝对不是那种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如果说以往的有序是一种无序性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有序,以往的无序是一种有序因素可以忽视的简单无序,那么,“混沌序”则是一种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都很明显、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的秩序,是有序与无序有机地统一。

二、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及其不足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1)底层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faculty)。(2)中层结构,即第三层级。这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3)上层结构,包括第四、五、六这三个层级。它们是日益包罗万象的行政管理实体。第四层级

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最高级层级,即一国的政府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伯顿·克拉克教授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这些矛盾看作是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找出了四类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1]这些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可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混沌。伯顿·克拉克运用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打破以往被多数人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序才为合理的思维定势,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三大层级的矛盾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层结构的分析。窃认为,在高教系统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之中,中层结构恰恰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层级。底层和上层并不是直接产生矛盾的,而是分别通过中层结构的传递而产生或者调和矛盾的。在此传递过程中,矛盾直接演化成了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而中层结构的自身也同样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矛盾。因此,窃认为,伯顿·克拉克引用混沌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系统,在其分析中应该增加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与院校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作为上层结构的系统,伯顿·克拉克对其特征的阐释令人信服:“总之,上层结构的特征是统一,它的最高信条是:系统化,再系统化,不要让任何不规则现象逃过你的眼睛。”[2]相较系统而言,院校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以及相互竞争的个体,则更趋向于松散与无序。

首先,大学自治作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理念的支柱,驱使着大学“摆脱国家和外部集团的控制,寻求自治权”[3]。大学自治要求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大学的任务在于提供最有利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大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模式等等都是大学自主权,属于大学自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写道:“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4]因此,基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出发点,院校相较系统而言,表现出以无序为主的表征。

此外,市场竞争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驱使着院校层级的无序倾向。初始的竞争一般都是无序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必要的规范增加,无序又会走向有序。“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5]如比较欧洲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便可知,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欧洲大学便因过于的有序而失去了活力,而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大学却在竞争中激发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超越欧洲大学而成了世界主导。出于竞争的需要,无序的特征总是在院校层级萌动。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的传统理念还是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来看,院校层级相较系统,以无序特征为主。在与以有序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系统的博弈中,两者的角力决定着混沌的发展变化。

(二)院校与学科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院校层级在与系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无序;但若与学科相比较,它却摇身一变,变作了管理者的身份。从系统的要求中附加而来的威权以及自身治理的需要,使得院校在面对学科之时,更多地倾向于有序的特征。

在以松散无序为主的学科结构面前,大学扮演坚定的领导者以及有序的管理者角色。对此,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在其《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一书中有相当周到的论述:“经常地,所有大学往往只是对外部压力和机遇作出反应(甚至是反抗),而不是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它们往往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重视‘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6]因此,“大学计划的实施经常被教师和工作人员抨击为官僚作风”[7]。以“自由”为名的大学教师一般“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8]。“很多教师对将大学与公司及政府机构相提并论非常恼火,他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无政府运行状态极为自豪。”[9]现实的情况是:在学科的面前,院校扮演了“系统”的代言人的角色;学科的无序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抗系统的有序,而是表现为与“系统”的代言人——院校的对抗上。

(三)院校自身的有序与无序

从以上分析可见,院校作为中层结构,因其角色及职能的缘故,使得其本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占优势的到底是有序的逻辑,还是无序的逻辑?似无定论。

究竟是以有序的逻辑为主更能促进大学的发展,还是以无序的逻辑为主更为大学增添活力呢?世界各国情况也并不一样,只能说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国家,其有序的特征会相对更强,但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其无序的特征可能会更加突出。但这又不是绝对以及一成不变的,初始的无序也会导致有序,初始的有序也会走向无序。事实上伯顿·克拉克所用的美国的研究生层级大学的建立过程的例子用在此处颇为适合:当时美国新兴大学为了在长达200年之久的学院地盘上为科研和高级职业培训谋取一席之地而自由地进行实验、模仿和竞争。在这场无序的竞争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脱颖而出,老牌的哈佛大学吃了苦头,有名望的教授纷纷离哈佛而去,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别处的著名教授在调换工作时,也不再选择哈佛。随着研究生院的普及,各高校界定了新的任务———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上级行政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混乱的竞争和随波逐流的行为竟然导致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局面。[10]最初的无序导致了有序,并且是更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有序本身。

参考文献:

[1][2][3][10]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9,232,279,237.[4][5]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42.[6][7][8][9][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著.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0,110,108,108

第二篇: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论文

摘要: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运用了混沌理论,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但伯顿·克拉克忽略了对作为中层结构的院校层级的分析。本文试运用混沌理论对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关键词:伯顿·克拉克;混沌理论;院校层级;有序;无序

混沌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之一。作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齐名的一个重大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混沌理论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即便对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也不例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正是运用了混沌理论。以下先对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和哲学蕴意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出发,试对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

混沌,亦写作浑沌,英文是“chaos”。根据大英百科全书,“chaos”一词来自希腊文“xaos”,原意指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广袤虚无的空间。混沌理论衍生了一支被命名为“复杂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混沌和复杂性的精深思考,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新的秩序,也明白了在无秩序中隐藏着潜在的秩序。混沌理论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一种有序状态的失序允许以相当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秩序,而且无序能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最终是有序本身,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有序都是有价值的或好的。所以,简单的对立的说法如“失序是坏的和有序是好的”应该被避免。

(二)混沌理论的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混沌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把“表现”的无序与内在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融为一体。混沌理论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状态的科学,是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它未对世界的终极状态作出完整描述,不是一门哲学学说,但它为科学与哲学本身的新结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信息,弥补了传统哲学思想的不足。具体而言,混沌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和哲学蕴意。

1.内禀随机性

内禀随机性,或称内在随机性(inner randomness)是非平衡非线性混沌系统产生的类似无规的非周期性行为。强调随机性完全是系统自身的属性,而与外在因素无关。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任何事物都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混沌的机制在于系统与环境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子系统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都会不自觉地导致混沌,只不过混沌的程度不同罢了。

2.初值的敏感性

对初值的敏感性是混沌系统的又一显著特征,此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一只蝴蝶在北京振翅时搅动了空气,也许很久以后能使纽约产生暴风雨。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混沌的特性告诉我们: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初始成长;原因与结果是非对称的,简单的原因可以引起复杂的结果,反之亦然;传统的方法论必须改变,即做到: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3.混沌序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即它是对周期运动的否定,是周期性运动的破缺。混沌研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秩序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已有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混沌序”。它在时间上是非周期性的,在空间上也不规整,蕴含着丰富的随机性,但却绝对不是那种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如果说以往的有序是一种无序性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有序,以往的无序是一种有序因素可以忽视的简单无序,那么,“混沌序”则是一种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都很明显、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的秩序,是有序与无序有机地统一。

二、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及其不足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1)底层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faculty)。(2)中层结构,即第三层级。这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3)上层结构,包括第四、五、六这三个层级。它们是日益包罗万象的行政管理实体。第四层级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最高级层级,即一国的政府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伯顿·克拉克教授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这些矛盾看作是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找出了四类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1]这些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可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混沌。伯顿·克拉克运用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打破以往被多数人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序才为合理的思维定势,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三大层级的矛盾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层结构的分析。窃认为,在高教系统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之中,中层结构恰恰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层级。底层和上层并不是直接产生矛盾的,而是分别通过中层结构的传递而产生或者调和矛盾的。在此传递过程中,矛盾直接演化成了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而中层结构的自身也同样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矛盾。因此,窃认为,伯顿·克拉克引用混沌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系统,在其分析中应该增加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与院校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作为上层结构的系统,伯顿·克拉克对其特征的阐释令人信服:“总之,上层结构的特征是统一,它的最高信条是:系统化,再系统化,不要让任何不规则现象逃过你的眼睛。”[2]相较系统而言,院校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以及相互竞争的个体,则更趋向于松散与无序。

首先,大学自治作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理念的支柱,驱使着大学“摆脱国家和外部集团的控制,寻求自治权”[3]。大学自治要求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大学的任务在于提供最有利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大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模式等等都是大学自主权,属于大学自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写道:“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4]因此,基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出发点,院校相较系统而言,表现出以无序为主的表征。

此外,市场竞争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驱使着院校层级的无序倾向。初始的竞争一般都是无序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必要的规范增加,无序又会走向有序。“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5]如比较欧洲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便可知,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欧洲大学便因过于的有序而失去了活力,而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大学却在竞争中激发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超越欧洲大学而成了世界主导。出于竞争的需要,无序的特征总是在院校层级萌动。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的传统理念还是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来看,院校层级相较系统,以无序特征为主。在与以有序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系统的博弈中,两者的角力决定着混沌的发展变化。

(二)院校与学科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院校层级在与系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无序;但若与学科相比较,它却摇身一变,变作了管理者的身份。从系统的要求中附加而来的威权以及自身治理的需要,使得院校在面对学科之时,更多地倾向于有序的特征。

在以松散无序为主的学科结构面前,大学扮演坚定的领导者以及有序的管理者角色。对此,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在其《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一书中有相当周到的论述:“经常地,所有大学往往只是对外部压力和机遇作出反应(甚至是反抗),而不是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它们往往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重视‘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6]因此,“大学计划的实施经常被教师和工作人员抨击为官僚作风”[7]。以“自由”为名的大学教师一般“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8]。“很多教师对将大学与公司及政府机构相提并论非常恼火,他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无政府运行状态极为自豪。”[9]现实的情况是:在学科的面前,院校扮演了“系统”的代言人的角色;学科的无序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抗系统的有序,而是表现为与“系统”的代言人——院校的对抗上。

(三)院校自身的有序与无序

从以上分析可见,院校作为中层结构,因其角色及职能的缘故,使得其本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占优势的到底是有序的逻辑,还是无序的逻辑?似无定论。究竟是以有序的逻辑为主更能促进大学的发展,还是以无序的逻辑为主更为大学增添活力呢?世界各国情况也并不一样,只能说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国家,其有序的特征会相对更强,但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其无序的特征可能会更加突出。但这又不是绝对以及一成不变的,初始的无序也会导致有序,初始的有序也会走向无序。事实上伯顿·克拉克所用的美国的研究生层级大学的建立过程的例子用在此处颇为适合:当时美国新兴大学为了在长达200年之久的学院地盘上为科研和高级职业培训谋取一席之地而自由地进行实验、模仿和竞争。在这场无序的竞争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脱颖而出,老牌的哈佛大学吃了苦头,有名望的教授纷纷离哈佛而去,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别处的著名教授在调换工作时,也不再选择哈佛。随着研究生院的普及,各高校界定了新的任务———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上级行政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混乱的竞争和随波逐流的行为竟然导致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局面。[10]最初的无序导致了有序,并且是更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有序本身。

参考文献:

[1][2][3][10]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9,232,279,237.[4][5]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42.[6][7][8][9][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著.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0,110,108,108.

第三篇:论校园文化在院校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论校园文化在院校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创新

【论文摘 要】本文首先将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基础素质教育进行对比并提出两方面的不同,引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接着,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功能等特点,最后,提出四点建议来说明应如何加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改革。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素质教育决定》以来,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且如今已扩展到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素质教育已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进程中,素质教育观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但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时间并不长,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体制等一时都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目前的素质教育更注重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对于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却并不多。笔者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深深地感觉到高等素质教育也应全面拓展,旨在培养出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现状

大学是学生成材的最后一道程序,如若在这最后一道程序上不严格把关,之前的教育岂不前功尽弃·高等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新形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性,就要全面加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改革。一方面,在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上要更着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发明创造全新的成果,实际上“推陈出新”也可以是一种创新,即把自己原有的知识根据新形势、新需要引入到新的领域内进行新的组合,实现新的效益。因此,高等素质教育要强调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耀、以创新为目标的氛围和共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应加强。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因此,校园文化的积极与否会直接影响渗透到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层面。由此可知,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就校园文化对高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 校园文化的内容

应该如何界定校园文化·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较多。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例,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校园精神说。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范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树立良好的风尚。二是第二课堂说。校园文化等同于第二课堂,或者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素质而进行的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是大学生接受的除课堂知识传授以外的其他教育形式,是学校正式教育的延伸。三是氛围说。校园文化是一种透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间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它是在校园这个特定范围中形成的小环境、小气候,是一种氛围。

综合专家学者的各种意见和观点,笔者认为,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中,以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目的,由学校和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人文环境关系。从这个概念出发,校园文化实际包含着两方面内容,即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而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得以发展的载体。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反映人类认识成果的思想理论体系(书面、知识、课程文化)、言语

与非言语的沟通(行为文化)、校园艺术活动及其成果(审美文化)、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心理文化)等。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学风、教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各个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高校的各种教学、科研、管理、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校园环境。在学校,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境,对培养学生的美感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如果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洁静,宿舍明亮、整洁,图书馆资料丰富,实验设备先进,那么置身其中的学子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熏陶,激发出一种尊师爱校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建议

1.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管理,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0〕52号文件精神,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强对学校周边商业店铺、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等;要优化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内学生宿舍与教工宿舍应分开,学习区与生活区分离,学生文化活动区域与学生宿舍、学习区域适当地分开,以避免互相干扰和影响。学校应加大在物质条件上的资金投入,建设种类齐备、内容丰富、借阅方便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加大对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投入;建设好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交互式教学管理系统;配备与学生专业学习有关的先进的语音设备、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备、基础课教学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精密仪器等。建设好艺术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设施和场所,以及劳动素质教育培训基地等素质教育场所。

2.规范校园制度,维系校园的良好人际关系

要确立并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指导思想。高等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目标和宗旨。通过正确的理论导向、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谐严谨的校园制度自然会形成对个人不轨行为或异常行为的威慑力量。因此,规范的校园制度是校园内人们言行举止、交往互动的准则系统,是维系校园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一切文化活动的准绳。

3.有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寄情于学、寄乐于学

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使每一个性格不同、爱好迥异或智力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里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为此,学校应当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组织研究活动课程设置,制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规章条例,使课外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还应注意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与校风建设紧密结合,与发展学生特长紧密结合。例如,组建一些文学社团、音乐社团等活动,举办演讲、唱歌、球类等比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史党史展览等教育活动。

4.普及教育信息化,文化信息化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正迈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也成为一种文化载体,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大量的相关资料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伦理观念都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要通过建设积极的信息化校园文化,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辨别真伪,健康成长。大学校园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递、发展与创新的基地。它既是一个教育环

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环境。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学校凝聚力,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建设校园文化对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常天义、郑崇辉.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3]刘东升.论提高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效率的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4]杜德鱼、李拴斌.关于林业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

[5]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大中.促进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2

(7)

[7]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1999(5)

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四篇: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作者:田秀萍 崔发周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虽然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但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职业院校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应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能力,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律的研究。政府部门当前亟须建立统一、完整的职业标准,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设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职业标准 培训 课程开发 技师考评制度

[作者简介]田秀萍(1957-),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管理;崔发周(1963-),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课程开发。(河北唐山06302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021-03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围绕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确定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划分职能,相互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目前的条件下,职业院校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积累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对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相对比较熟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必要的基础性作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与唐山市技师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为全国农民工示范性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承担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下面结合学院的实际谈谈认识。

一、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培训,以及名师带徒、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使从业者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但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的关系来看,职业院校应在以下三个维度上进行准确定位(如22页图所示)。

(一)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职业院校处于企业和学生的中间地位。院校与学生之间没有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学生职业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院校通过开展科学的培训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获取必要的职业知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活动的需要。职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在于熟悉职业培训与教育规律,能够主导教育培训过程,以科学的培训和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职业院校的价值体现在受培训和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上,而职业能力的提高反映在岗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改善以及薪酬水平提高等方面。

(二)企业科学发展的合作伙伴

企业的宗旨是通过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员工培训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技术进步和员工素质提高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从社会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职业院校是从企业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培训和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是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生产企业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院校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协助企业实施相应课程,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制定出每个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职工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做中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对具有一般性、基础性和超前性的学习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有计划地正式培训。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由于职业院校已经从企业分离出来,在职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之外,职业院校还可以为社区人员提供就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以及职业标准的制定等。职业院校的这些活动是公益性的,并不针对某一企业的特定需要,但对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力量。

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一)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许多企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经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入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必要的供求信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在校期间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实施监控。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全体成员都负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通过全员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

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单纯地讲理论,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经在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完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兼职教师占到了30%以上,个别专业已达到了50%,在师资方面满足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企业和学校,走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之路,对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最新购买的一处厂房,单体单层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成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职工培训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中既有利用1亿元贷款购置的实训设备,又要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当前亟待搞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训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着企业培训制度,在职工流动性很大的条件下,企业就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了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一种统筹使用职工培训经费的制度,即:企业先按照规定比例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上缴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根据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种制度既可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承担着“机电类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的省级立项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后将给政府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又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尽管有CBE、MES等模式可以作为参照,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进行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的技师考评方式与生产过程是脱离的,影响着考评质量。探索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将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即时考评制度。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还不全面、不科学,既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进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工程类和技术类职业的标准;二是职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某些标准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在我国目前尚无技术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该尽快制订出工程、技术、技能等各个序列的职业标准并及时加以更新,扭转目前不同类型职业分头管理、交叉职业无人管理的局面,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农民工的身份确定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已逐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社会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职业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仅企业不愿意为职工培训承担费用,职工自己也不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进行预测。而技术培训都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劳动者与雇佣者双方的短期行为使技术培训需求大为减弱。许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往往是临时对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或者直接从社会招聘人才。因此,为了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规章、政策的出台,形成我国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推动职工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EB/OL].http://.cn/policy/txt/2007-04/26/content_9252657_4.htm,2007-04-26.[2]欧阳育良,高志敏,王良健.高技能型人才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

(34).[3]蔡跃进.加快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第五篇:论文化研究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论文

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艺术这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文化总体性的认识及其文化素质的养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总体性学科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对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因此,如果能够在艺术类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入相关课程,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和丰富艺术教育中的学科设置,而且将促进艺术生对文化总体性特征的认知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当代艺术的外部形态与文化内涵、思考和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

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艺术这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文化总体性的认识和文化素质的养成。提到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时,教育者们常常提到的是艺术作为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入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其次,目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专业学科发展、轻视文艺理论研究尤其是文化研究的现象,从而导致艺术教育中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不够宽广'文化理论方面的知识欠缺等现象。然而,随着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人们慢慢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理论思考和认知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起到促进和补充作用。

文化研究肇始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但是其学科研究范围早已超出了先前的研究范围,涉及到社会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学、艺术学、传媒研究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超学科”和“后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总体性学科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对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艺术界的热点问题。所以,如果能够在艺术类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入相关课程,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和丰富艺术教育的学科设置,而且将大大促进艺术生对文化总体性特征的认知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当代诸种艺术的外在形态和文化内涵、各种艺术理论的生发和论述,从而更好地思考和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把握艺术创作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促进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下面本文将从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等方面论述文化研究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

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1 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研究,指的就是该中心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该中心的奠基者也是该理论的灵魂人物包括理查。霍加特(Richard Hoggart)、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E。P—汤普森斯(E。P。Thompson)、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等人。他们从对工人阶级大众文化的关怀出发,探讨了不同社会集团的文化支配权问题,同时,为研究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生活及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模式。在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因其跨学科性或者说强大的学科包容性迅速被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就此著书立说,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如美国出现了一批以格罗斯伯格(Grossberg,他曾在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是霍尔的学生)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者。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学教授本—阿格尔(Ben Agger)出版了《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书,该书从文化取向出发,对伯明翰派文化研究进行了概况总结,认为该学派的文化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跨学科性;其次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再次拒绝高雅与低俗的文化二分论;最后,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

20世纪70年代,文化研究的影响范围继续扩大。首先,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意大利工人革命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理论”相继被纳入文化研究的学科领域中来。其次,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文化”研究成为了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后现代文化与艺术研究、传媒研究、同性恋研究、种族与族裔问题研究及全球化问题也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至此,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已经从英国伯明翰学派所关注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扩展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研究,其综合性(或称学科交叉性)、广泛性和复杂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门学科。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文化的现代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艺术研究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艺术教育中,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关系到当代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说弄不清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及后现代艺术到底应该如何区分、如何定义以及如何阐释?其实这个问题也—直困扰着许多中外学者,值得庆幸的是,不同国度、不同学科背景的文化研究学者在经过一番细致的考量之后,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解释。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应该把现代性看作一种态度而不是历史的一个时期来看待。“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实性的—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作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英国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现代性多重建构理论。他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建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个主要社会进程,它们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性。同时,也有艺术家主张现代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或者风格:现代主义取代的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打破了模仿写实的绘画原则,各种抽象画派应运而生;而后现代主义用过于局部、纯粹和形式化的风格终结了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画风,挪用、拼贴、戏仿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此外,西方文化理论研究者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当代性和现代性著名研究学者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后现代性并不必然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或是拒绝现代性。后现代性本质上乃是现代精神长久地、审慎地和清醒地注视自身,注视自己的现状和过去的活动。后现代性就是正在来临的时代的现代性。与此同时,法国著名后现代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坚信,现代性总是不断地孕育着它的后现代性,后现代性不过是在重写现代性,而不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现代性的五个悖论》一书的作者— 法国理论家安托瓦纳贡·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则指出了后现代的嗳昧性和矛盾性,认为它—方面极端现代,—方面又反对现代;—方面主张大众的通俗路线,另—方面又坠入精英主义的窠臼。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也许代表着真正的现代性远未到来。鉴于现代性内部的诸种矛盾和冲突,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提出了两种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进行论述。美国另一个学者马歇尔。伯曼则认为现代主义表现为三种形态:“退却的现代主义”,“否定的现代主义”和“肯定的现代主义”。“退却的现代主义”强调艺术的自主性以及生活实践的区别;“否定的现代主义”力图抛弃一切价值,是一种反对现代存在的总体性革命;而“肯定的现代主义”则指普通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创造出多元丰富的艺术形式。

德国社会思想家乔治·西美尔(Simmel 1858—1918)非常强调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现代社会文化中的诸种现象,如时尚、现代文化中的冲突、女性角色、贸易博览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缺乏普遍价值和意义,不复具有统一社会的功能,不得不沦落为商品,而以商品为主导的文化无休止地刺激着现代人的神经。在此基础上,当代文化理论家哈贝马斯(Jugen Habermas)认为,现代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世界的“祛魅”,即一个有着有机结构的自由社会、连同人们对这种有机社会的向往一同离人类而去。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多关注和追寻的是多元、自治、自由,而不是前现代社会中被高调宣扬的最高价值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文化研究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通过上文中对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文化现代性等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这门学科方兴未艾,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包容性和整体性的学科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众所周知,艺术这一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国内有学者曾提出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的观点,认为“综合性艺术教育就是一种大写的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形式下,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各门艺术之间的艺艺相同,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相互通达的艺术整体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联系起来。总之,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而把艺术放到一个广泛的关系中,从而使学生能生动、完整的艺术,充分感受它的魅力,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多元性联系,建议把艺术放到一个更广泛的关系中去,并将其视为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方向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让文化研究走入课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重要性在于让艺术生从艺术各学科与文化的外在联系中理解艺术,从文化的视角观照艺术的特性,在借鉴吸收文化研究领域对于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文化艺术热点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把握认识各门艺术的特征与技法。另—方面,开设文化研究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当代诸种艺术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文化内涵、更清楚地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

其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加入文化研究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完善、丰富艺术类研究生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使艺术类研究生能够接受更全面的人文学科教育,为继续艺术类各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这不仅是对当前艺术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其实这也有助于提高和拓展文化研究在目前大学艺术教育教学体制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该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认知度及其应用与实践。因此,文化研究与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学理论教育应该是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关系。

总之,艺术教育中,文化研究与艺术技巧、艺术素质、艺术学理论的协同发展,将大大拓宽艺术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素养,从而取得更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最终有益于学术知识的传播、新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及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下载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