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曲靖市麒麟区XXX煤矿
煤炭资源整合初步实施方案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麒麟区XXX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初步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麒煤技发〔2012〕60号文件及《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曲政发〔2012〕88号文)的一系列政策、重要指示和要求,结合本矿资源条件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实际,制定《麒麟区XXX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初步实施方案》如下:
一、矿区概况
曲靖市麒麟区XXX煤矿划定矿区范围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126°方向、直线距离37km,行政区划属麒麟区东山镇管辖。矿区至东山镇约7km,至曲靖65km,至昆明238km,交通较方便。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6′02″—104°06′30″,北纬 25°16′47″—25°17′53″,采矿证号:C***0031105。
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 “云煤整合(2008)36号”。批准原塘塘子煤矿与牙必克煤矿进行整合,整合后以麒麟区XXX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后矿区面积
0.5611km ,矿区开采标高为2042m—1800m,设计利用资源储量362.2万吨,矿山保有资源储量268.61万吨,规划能力为9万吨/年。
二、矿井基本开采概况
(一)曲靖市麒麟区XXX煤矿始建于1991年2月,于1992年7月正式投产,为斜井开拓;2009年3月整合后通过规划设
2计能力为9万吨/年,通过系统改造2010年 8月我矿形成了连续机械化运输系统一体化;主井采用皮带运输机出煤,改造后形成的实际井筒数目为3个,井口坐标为:
主斜井(出煤井):x=2798181,y=35409685,z=2038m;副斜井(材料井):x=2797923,y=35409668,z=2048m;风井:x=2797906,y=35409749,z=2044m
(二)曲靖市麒麟区XXX煤矿属于“六证”齐全的生产独立矿井。
(三)曲靖市麒麟区XXX煤矿在划定矿区范围内,原报告IV1井田参加计算储量的煤层有:C9、C9、C11、C15、C16、C16-
1、C19、C22、C24(由于C24与C24 两层属不稳定可采煤层,IV2井田分叉尖灭。IV1井田较发育,但结构复杂,含夹石多达6层,变化大,亦无规律可寻,故过去估算统称C24)等9层;现目前我矿主要开采的煤层为C21、C22。
三、煤炭资源整合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宣传,加强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管理,进一步推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促进我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四、资源整合途径原则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实现采掘机械化开拓开采,使其矿井生产规模达到15万吨/年,结合煤矿实际进行机械化技改,购建bbababb
适合我矿的采掘机械化,提高煤矿产值产能。
五、工作目标
通过实现采掘机械化开拓开采,使其矿井生产规模达到15万吨/年,加大投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及灾害防治能力。
六、技术目标
通过扩界扩能后,使其煤矿井下全部实现壁式正规化采煤及井下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煤,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其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七、管理要求
通过实现采掘机械化开拓开采,建立符合现代化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建立符合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生产要求的各种职能机构,配备配齐各种技术专业人员,使其煤矿达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规范化,科学标准化。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根据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要组织召开活动动员会,对活动进行动员安排
2、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围绕“打非、治违、抓责任”,突出“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不断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方案”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
3、加大力度,做好总结,及时反馈。充分利用会议大力宣传本方案”活动的重要性、必须性和紧迫性。
曲靖市麒麟区XXX煤矿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城郊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煤炭资源的回收,减少煤炭资源损失,提高采区及采煤工作面回采率,搞好资源回收管理工作。并根据集团公司《煤生(2002)85号》文的有关精神,结合X煤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X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一、成立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
二、储量技术数据的收集方法
1.工作面调查和丈量一般每五天一次,当工作面推进速度较快或构造复杂时,应适当增加丈量次数。
2.工作面采高及煤厚丈量应沿切眼方向每10米丈量一个点,丈量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靠近煤壁处,皮尺应垂直于顶底板,点位分布尽量均匀。煤层厚度及采高的丈量误差应小于煤层厚度的3%。工作面的伪顶不能作为采高丈量。
3.工作面丈量内容应包括:工作面实际进度、采高、夹矸厚度、挑顶厚度、破底厚度、工作面丢失的顶煤、底煤及浮煤厚度。以上数据均应在同一个测点上进行。
4.对综采工作面局部煤层厚度大于3米时,要沿顶回采。最大采高3米,超过3米部分不记入采高;当工作面煤层厚度在2.1~3.0米时,必须见顶见底回采,采高达到煤厚;当工作面煤厚低于2.1米时,根据情况挑顶或破底,保证采高为2.1米,但严格控制挑顶或破底高度。
5.回采工作面过断层时,采煤队应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科,说明断层落差、长度、位置,由生产科审批过断层方案。采煤队应把审批后的过断层措施报储量管理部门。过断层时,应尽量减少挑顶或破底高度。当采高达到2.1米,采煤队随意超高挑顶或破底,煤质科应根据煤质管理办法对采煤队超高回采岩石给予重罚。
6.采煤队过断层时,如不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科储量管理人员,工作面挑顶或破底工程量将不予上报。
三、管理办法
1.生产科储量管理人员应对实际回采率进行测算、统计,及时准确填报报表。资源管理小组成员每月不低于三次到采煤队检查浮煤及底煤损失情况,及时通知储量管理人员及生产单位进行处理,储量管理人员并把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办公室主任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2.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为:综采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8%,炮采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5%。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0%。
3.各类煤柱的留设,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扩大煤柱。对工作面内落差2.5-10米的断层,两侧可留设5-10米的煤柱。对各类煤柱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均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回收,顺槽煤柱大于20米的应予以回收,回采率不低于70%;采区上下山煤柱回采率不低于60%。要积极推行沿空送巷及对拉工作面采煤方法。资源管理小组领导及成员针对上述几条留设煤柱及回收规定要进行认真检查、监督,确保煤炭资源的彻底回收。
4.煤炭资源管理小组对合理开采矿井煤炭资源和保证全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直接责任;凡因地质测量工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地测部门负责;因设计不当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设计部门及审查批准者负责;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按原设计继续施工将造成不合理损失时,该队技术员应及时报告技术主管。否则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该队技术人员负责;在回采过程中,超过设计的顶、底煤和浮煤损失以及超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由回采队长及有关技术人员和造成损失的班组长负责。资源管理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煤炭资源分析会,分析丢失煤炭资源的形成原因并追查责任人,对责任人处罚根据丢失储量多少而定,最低罚款100元,最高罚款1500元。
5.一次性损失煤炭资源在5000吨以上时需提前5天上报公司审批,以办理手续为准。不经批准而丢弃不采的按不合理损失处理。不合理损失每丢失一吨煤罚有关生产单位5元和责任人0.5元。
6.储量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抱着对公司和矿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认真搞好工作,实施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上级及公司的规定要求。如储量管理有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监督不力,执法不严,或滥用权力,徇私舞弊行为的,每发现一次罚本人200元,三次以上者(包括三次)调离储量管理岗位。
7.如工作面遇到特殊的地质变化,或安全原因,需降低回采率时,须经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并制定专项措施,方可改变回采率。
8.生产科要建立健全储量管理图纸和台帐,并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填绘与编报,做到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9.公司和地矿部门,让报送的图纸和报表均按公司及地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不得延误。
10.储量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随时深入井下检查,对不合理丢顶、底、浮煤,每发现一次按五次扣罚。每丢失一吨煤对采煤队罚款50元,罚跟班队长、班长、验收员每人5元。
11.对随意丢失顶、底煤及浮煤的采煤队,由生产科予以通报,并下达《预防丢煤通知书》,限期24小时整改,并对生产单位罚款1000元,队长、书记各罚200元。
12.煤质科、调度室应加大对采煤工作面的检查力度,对不按措施执行,随意破顶、破底的采煤队应给予重罚。以提高我矿的煤质。
13.采煤工作面必须把清扫浮煤,作为一道正式工序执行。要把浮煤作为工作面工程质量的一项主要验收项目,工作面两平方米内浮煤平均厚度不得超过30mm。
14.工作面停采前,生产科应及时下发工作面停采通知书,并及时在工作面标出停采线位置。工作面结束后,生产科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测出停采线的实际位置并上图。
15.工作面回采率应每月考核一次,对工作面回采率每月都达到规定要求的采煤队,每季度对采煤队队长、书记各奖300元,副职(包括技术员)200元。完不成回采率指标的将按奖励标准扣罚。
16.每季度全矿各采煤队完成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标准的,对成绩显著的采煤队,奖励1500元,对资源管理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每人奖励1000元,成员每人奖励500元。
14.煤炭资源回采率罚款应在财务建立专帐管理,有关奖励基金从罚款中支出。超出部分,由矿予以补贴。
15.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由生产科、经营科、调度室、煤质科、市场办监督执行。
第三篇:孝义市煤炭资源基本情况
孝义市煤炭资源基本情况
我市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境内西南部,地处霍西煤田北部,为汾孝矿区的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为960km2 ,储煤面积783.5 km2,占全市面积的82.8%,探明储量为71亿吨,远景储量90亿吨。我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现有各级各类煤矿184座,其中国统煤矿3座,设计规模为780万吨/年;地营煤矿1座,设计规模45万吨/年;市营煤矿4座,设计规模65万吨/年;乡镇煤矿176座,设计规模为520万吨/年,经省地验收的乡镇煤矿139座。
一、煤炭资源赋存和划分情况
在全市783.5 km2储煤面积中,汾西矿业集团三大矿及其规划区井田面积435.96 km2,占全市储煤面积的56%,地质储量53.82亿吨,占全市探明储量的76%,行署兑镇煤矿井田面积12.4 km2,占全市储煤面积的1.6%,地质储量1.75亿吨,占全市探明储量的3%,划给孝义地方开采的7个小区,累计规划面积335.61 km2,地质储量15.09亿吨,占全市地质储量的21%。按煤质划分,孝义境内有肥煤10.39亿吨,瘦煤13.76亿吨,焦煤25.64亿吨(其中柳湾煤矿4.07亿吨;水峪煤矿3.18亿吨;高阳煤矿1.27亿吨;宜兴井田3.50亿吨;白璧关井田3.46亿吨),另外与我市相邻的离柳矿区焦煤储量约70.38亿吨。
二、地质工作情况
我市煤炭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曾有多个单位在我市作过地质工作。
1、1962年,山西省煤炭管理局地质勘探局119队提交了《山西霍西煤田汾孝矿区柳湾井田最终报告》(精查补充勘探),该报告经山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63年12月24日以98号文批复。
2、1963年3月,山西省煤炭管理局地质勘探局119队提交的《山西霍西煤田汾孝矿区水峪井田最终报告》(精查补充勘探),由山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64年1月第100号文批复。
3、1964年12月,山西省煤炭管理局地质勘探局119队提交了《山西孝义县汾孝矿区旺家垣、瓜沟井田最终地质勘探报告》(精查),该报告经山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65年4月5日以决议书第144号文批复。
4、1965年,山西省煤炭管理局地质勘探局119队提交了《山西霍西煤田汾孝矿区偏店—义棠间普查勘探地质报告》。
5、1964年,山西省煤管局119煤田地质勘探局提交了《山西霍西煤田汾孝矿区宜兴—曹村井田精查探地质报告》。
6、1964年10月,煤炭工业部119煤田地质勘探队及煤炭工业部地质普查大队提交了《山西霍西煤田汾孝矿区白璧关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该报告为煤炭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以(85)煤堪地字第246号文批复。
7、1991年10月,中国煤田地质第一勘探公司119队提交《霍西煤田汾西矿区宜兴曹村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山西煤管局于1992年12月以晋煤决字(1992)第2号文批准。
含煤地层
境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太原组厚约85m,岩性为灰色砂岩、灰黑色页岩及3-4层灰岩互层,下部的9、10、11号煤层为主要的可采煤层,其中以10号煤层为主。
山西组厚约55m,岩性为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及砂质页岩互层。中部的1、2、3号煤层为主要的可采煤层。其中以2号煤层为主;
4、5号煤为局部可采。
境内含煤地层,向东西两侧及向南,主要可采煤层的层数及煤层的厚度均有显著的变化。在汾孝矿区的西部柳湾、西辛庄一带,山西组的2号煤层,变为局部可采。太原组的9、10、11号煤层,层位与厚度较稳定,但10、11号煤层也常合并为一层煤层。
二、煤层与煤质
境内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地层总厚约149m,煤层平均总厚度11m,含煤系数8%,共含煤11层,其中山西组1、2号为主要可采煤层,在高阳、白璧关发育较好,稳定可采,太原组下部9、10、11号煤基本全区稳定可采,以10号煤为主,在高阳、柳湾、交子里、水峪一带此3层煤合并称丈八煤。总厚度达5-6m,上部4、5号煤为局部可采煤层,且不稳定。
山西组煤属中灰——富灰、低硫煤;太原组9、10煤属低灰——中灰,富硫——高硫煤,11号煤属高灰、低硫煤。
2号煤:原灰份(Ad)为14.40%,全硫(St.d)为1.2%,发热量(Qgr.vd)为35.53MJ/kg。为低灰、低硫焦煤。
3号煤:原煤灰份(Ad)为33.49%,全硫(St.d)为2.25%,发热量(Qgr.vd)为28.72MJ/kg。为富灰、中硫的焦煤。
9号煤:原煤灰份(Ad)为14.2 0%,全硫(St.d)为2.00%,发热量(Qgr.vd)为29.10MJ/kg,挥发份为25.44%。为低灰、中硫的肥煤。
10号煤:原煤灰份(Ad)为20.20%,全硫(St.d)为2.20%;发热量(Qgr.vd)为29.10 MJ/kg,挥发份为25.44%。为中灰、低硫煤。11号煤:原煤灰份(Ad)为26.00%,全硫(St.d)为1.50 %;发热量(Qgr.vd)为29.10MJ/kg,挥发份为25.44%,为富灰、低硫煤。
三、水文地质
境内西部出露大片奥陶系灰岩。为霍县郭庄泉域的补给区,境内为径流区,境内奥陶系灰岩溶水水位标高590-539m,当煤层埋藏处于水位以下时,奥陶系岩溶水为间接(底版)充水的含水层。矿井充水仍以大气降水为主。高阳矿含水系数为1.03m3/t 煤,柳湾、交子里一带位于奥陶系灰岩岩溶水补给区。目前煤矿矿区供水困难,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将是供水水源方向。
(一)含水层
1、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埋藏于地层深部,距地表深浅不一,地层厚度大,分布广泛,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间,富
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区域内主要含水层。
2、石灰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
太原组中部普遍含有三层石灰岩即L1、L2、L3、石灰岩,灰岩局部含泥质,节理发育,并有溶蚀现象,裂隙发育,具有一定富水性和导水性,为区域内主要含水地层之一。
3、二叠系砂岩含水层
二叠系含水层地层岩性一般为中粗粒砂岩,砂岩厚度多在6m左右,个别可达15.11mm,据钻孔岩芯观测,砂岩小裂隙教发育,其中k8 砂岩粒度较粗,厚度最大,为该段主要砂体,k7砂岩为中细粒砂岩,局部裂隙发育。据简易水文观测资料,该含水层含水性较弱。
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第四系广泛出露于区域内的梁峁上,含水层主要为底部的砾石层,连续性较差,补给条件不好。
(二)隔水层
1、山西组隔水层
山西组有一稳定连续的泥岩、砂质泥岩、薄层细纱岩地层。由于山西组含水层的弱富水性,所以可作为山西组煤层与太原组灰岩含水层间较好的隔水层。
2、本溪组隔水层
本组地层平均厚度为28.31m,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石灰岩、铝土页岩、铁铝岩,其组成无明显含水层存在,为本井田太原组和奥灰水的主要隔水层。
(三)供水水源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水质优良,开采奥陶系岩溶水是今后主要的供水方向;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水量也较大,但由于受煤层影响,水质较差;第四系砾石层水为浅层潜水,水质较好,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六、开采技术条件
境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除白璧关井田一带煤层埋藏超过600m外,一般埋深都在150-350 m之间,主要煤层赋存稳定,倾角平缓,开采技术条件简单。
2号煤:顶板为砂质泥岩,底版亦为砂质泥岩,顶板不易管理,底版有低鼓现象。号煤:顶板为灰岩,底版为泥岩,顶板不易管理,底版有时低鼓 9号煤:顶板为灰岩,地板为泥岩,顶板易管理。地板有底鼓现象 10号煤:顶板为砂质泥岩,地板为泥岩,顶板不易管理,地板有低鼓现象。
据1982年底汾西矿物局有关资料表明,高阳、柳湾、水峪矿均属低沼气矿井。煤尘爆炸指数22-42%,有爆炸危险。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
第四篇: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 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 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 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 11.60%。我国煤炭 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 11%。建 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 70%以上。据有关部门 预测,到 2005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12.3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 7.85 亿吨标准煤(折合 11 亿吨原煤),仍占 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 3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 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 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 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 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 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 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 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 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 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 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 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 10 亿吨左右,前 4 家公 司占 70%; 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 亿吨,5 位公司占 71%; 前 印度年产煤 4.5 亿吨,1 家公司占 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 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 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 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 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 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 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 停留在初级阶段。(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 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 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 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 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 12-13 亿以上,其中 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从各地区情况来看,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地区为高硫煤产区及能源 生产和消费量大的地区。从各行业看,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具有非常明显的行 业特征,以煤炭为基础的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约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 放量的 50%。1[2]大规模开采煤炭同时还造成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据测算,山西省每挖 1t 煤造成的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损失约为 61 元,保守估算,1978~2004 年全省产原煤 70 亿 t,生态环境损失约 5000 亿元左右。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外部不良经济 状况日益突出,进而使得山西煤炭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严重的煤炭环境问 题已经成为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以上关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存在的问题来看,煤炭产业内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组织结构方面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度。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快我国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兼并的步伐,通过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和降低产业退出壁垒使占有次经济可采资 源、非经济可采资源的煤矿以及国有煤矿的富余劳动力大部分退出煤炭行业,形 成以若干少数大型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小煤炭企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将 适度垄断的有限优势同竞争的基本优势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性和范围 经济性。山西省在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市场作用 发挥相结合,坚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关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既注重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 作用,又注重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将全省矿井由 2600 座减少到 1053 座,企业主体由 2200 多个减少到 130 个,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 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多元办矿格局,在保留的 1053 座 煤矿中,国有占 20%,民营占 30%,混合所有制占 50%;进入 2009 年 11 月,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达到 6100 万吨。我国煤炭物流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则在东部 和南部,我国能源构成以及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决定了我国煤炭对外调运量巨 大。但是我国煤炭物流市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多数煤炭企 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对煤炭物流认识不足。据统计,煤炭企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 大部分都是实行自营物流,煤炭物流 80%左右都是由煤炭企业以及工业企业自 身承担的。由于市场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完善,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装备、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等,还不能合理社会化。②煤炭物流市场混乱。我国煤炭物流 市场中,煤炭经营单位过多过滥,中介机构过多,煤价层层加码,层层盘剥,交 易成本过高。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南 部,从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提高了运输和交易成本,流通 市场分布不均也提高了交易成本,流通过程中运输和交易费用大幅增加。③煤炭 物流市场产品差异程度低,功能雷同。调查表明,我国煤炭物流服务企业现有的 主要服务内容仅局限于货运代理、仓储、运输等基本的低层次物流作业层面,很 少有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因此,设立煤 炭企业配送中心既有不要性,又有可行性。
必要性。着煤炭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煤炭个业必须尽快 发展外部配送。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的特点,存在的弊端以及煤炭产品 销售也要 求煤炭企业设置物资中心。通过配送中民,不但解决了储备分散的层层设库的问 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供应管理体制。北煤南运是煤炭企业生产,运输与消费的基本格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煤炭 资源分配和水,陆联运的运输方式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经 过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及物流业的兴起,传统 运作模式的弊端突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流通成本高。煤炭客户(特 别是电厂)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煤炭供应的安全和及时性,为此各企业都有各自的 燃料供应系统;而煤矿最关心的问题是 煤炭的产销衔接,为此各煤炭企业也各自的营销网络。这些机构虽然发挥了 不少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 人力财力,煤炭的流通成本也相应增加。二是资金 占用量大。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航运及港口企业,这些企业按 区段承担,衔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加之煤质等方面的因素,煤炭企业间难 以调节余缺。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企业增大了各自的煤炭储量,这既占用了大 量资金,又增加了管理费用,这些成本最终还是导致客户的财务成本增加。可行性。目前,煤炭生产企业已具备了开展企业内部物流配送的基本条件,诱惑力配送中心的时机已成熟。第一,对国家而言,国家可以通过配送中心控制 煤炭市场,配送中心是替代煤炭资源计划分配模式的最佳方案,国家的方针政策 都可由其落实和体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正常地发展。第二,对资源地与市场而 言,可以 通过供应链与两者建立牢固的联系。由于煤炭配送中心介于市场和资 源之间,从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将更有稳固市场地们,所以组建配 送中心将是两者的积极选择。第三,对运输企业而言,融入煤炭配送中心,不但 可以借助配送中心的信息优势,使其运输能力得以最大化,还能够能获得稳定的 货源,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及分析研究
我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都赋存有煤炭资源,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煤炭品种齐全,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 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
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 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中国煤炭资源在储量、勘探程度、地理分布、煤种及煤质等方面有以下特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 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不理想。
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炼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4)条件简单,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
露天开采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但中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第五篇:...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丰阳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及国家煤炭技术政策,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矿井及采煤工作面回采率,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切实做好资源开发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结合丰阳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丰阳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一、成立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
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兼任,副组长为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副矿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生产技术科地测副科长兼任,主要成员为生产技术科采掘设计、储量及地测管理人员等。生产技术科、采煤区队指定专人负责煤炭资源回收管理,科、队长是第一责任人。
二、职责范围
(一)煤炭资源管理小组对合理开采矿井煤炭资源和保证全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直接责任;矿资源领导小组必须把储量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程,经常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证,使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有利地进行。
(二)生产技术科对所提供地质资料及资源情况的可靠性负责,因地质测量工作错误,情况不明,数字不准而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生产技术科负责。
(三)设计人员从工程设计入手提高回收率,采煤工作面顺槽沿底布置,采煤工作面选用回收率高的回采及支护方式,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由设计人员负责,因设计不当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设计人员及审查批准者负责。
(四)工程施工加强回收率管理,在满足运输及支护等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沿二1煤层底板施工采面顺槽,生产技术科对开拓、掘进以及回采的正确性负责,因措施不当,未按设计施工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生产单位及技术部门负责。
(五)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按原设计继续施工将造成不合理损失时,开拓、掘进队技术人员要将变化情况及时报生产技术科,否则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该队技术人员负责;在回采过程中,未按设计施工的顶、底煤和浮煤损失以及超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由采煤队长、区队技术负责人和造成损失的班组长负责。
三、管理办法
(一)生产技术科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程度,及时提交各类正规的地质报告及采掘地质说明书,开展地质预测预报,搞好储量监督管理工作;设计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布置采区、采面;生产单位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确保资源回采率达到公司规定指标。
(二)日常工作由采煤队技术负责人至少每五天对各采煤队进行一次全面验收,(内容包括工作面的推进度、采高、留顶、底煤及丢浮煤情况)并做好记录,生产技术科储量管理人员对实际回采率进行测算、统计、上报,准确填报“三率”报表。对采煤队结算按调度室所报实测产量进行结算,报表一经报出,任何人无权改动。资源管理小组成员每月不低于三次到采煤队检查浮煤及顶、底煤损失情况,并把检查的问题及时通知储量管理人员及生产单位进行处理,储量管理人员要把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办公室主任及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
(三)储量管理人员和计算机制图人员进行储量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现场观测、煤厚探查、构造描述、图纸编绘、资料编录、台账登
记、储量计算、报表上报等工作。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为:综采工作面回收率不低于93%,炮采工作面回收率不低于97%,采区回收率不低于82%,矿井回收率不低于75%,回采率的计算严格按照原煤炭部制定的《关于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若干规定(试行)》中的有关条款进行。
(四)各类煤柱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留设,不得任意扩大煤柱。对于工作面内落差5米以下的断层两侧,通过实施防治水措施,原则上不留煤柱。进一步推广沿空掘巷和对拉工作面等无煤柱开采技术,减少区段煤柱损失。对于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原则上要求留设3~5米,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扩大煤柱,按规定提前报永登煤业公司审批。
(五)综采工作面支架的选型,必须与煤层厚度相适应;炮采工作面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用长、短不等的单体支柱,禁止丢顶、底煤。采煤工艺的选择实行“宜综则综,宜炮则炮,综炮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边角煤的丢失。各采区不得留有丢弃不采的块段,不得以呆滞煤量的方式变相丢煤。综采工作面及炮采工作面的开切眼和停采线必须按设计规定的位置进行施工、回采。生产过程中未经批准不得跳采,防止增加工作面内部煤柱损失。综采工作面及炮采工作面均应按回采率规定回采,浮煤清扫干净。
(六)工作面形成后即将回采时,由生产技术科储量管理人员提前5天下井用50米长钢尺进行通尺点标定,确保尺点准确公证,尺点标完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尺点,采煤队技术负责人每周三下午下班前将本周回采进尺及通尺汇报生产技术科储量管理人员。
(七)生产技术科每月进行一次资源管理自查,其内容包括: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储量管理图纸及台账;有无不合理煤炭资源损失;储量变动及地损等的审批情况;各类储量报表上报是否准确及时等六
项。根据自查情况将检查结果通报矿资源领导小组。
(八)各生产单位工作面出现顶板破碎时,所采工作面伪顶矸石,既不算采高、更不算产量。如必须采矸石或过断层(岩墙)时,在接近采矸石或断层(岩墙)时,应提前一天以书面形式向生产技术科打报告,生产技术科地测人员到现场实测后,决定是否给予考核。如果同意考核,每出一立方矸石按矿井调度室文件规定进行折算。
(九)因采煤工作面遇到特殊地质变化,或因安全因素,需降低回采率时,须经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并制定专项措施报永锦公司批准后,方可改变回采率,回采率改变后,储量管理人员做好记录,并把原始资料及图纸存档,以备后查。
(十)因采煤工作面遇断层、淋水和其它原因需要丢煤,由生产单位提前两天以书面形式报给矿煤炭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由煤炭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报告给总工和生产矿长,总工召集资源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丢煤原因与是否允许丢失等事项。生产技术科储量管理人员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经总工、生产矿长签字后要认真妥善保存,以备上级部门检查,经资源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确实不可采的储量,允许丢失不再进行罚款。
(十一)生产技术科应建立健全储量管理图纸台账,并按《河南省煤炭生产企业储量及回采率管理暂行办法》及《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按时填绘与编报,做到内容齐全,数据准确。工作面回采结束后15天之内由采煤队技术负责人完成本工作面采后总结,签字审批后报生产技术科存档后备查。
(十二)储量管理资料呈报制度
1、每年元月底前上报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矿产储量表、储量动态表、储量损失量表、矿井“三量”表资料各三
份,由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审核,经矿领导审批后,上报永登煤业总工程师。
2、每年2月10日前上报上矿产开发统计报表、矿产开发监督管理检查登记表等资料各四份,由生产科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矿领导审批后,上报永登煤业总工程师。
3、每年12月15日前上报下采掘计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下采区设计回采率、采区损失量计算图等资料各四份,由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审核,经矿领导审批后,上报永登煤业总工程师。
4、每季度结束后,在下月10日前上报矿井三量基础报表,由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审核,经矿领导审批后,上报永登煤业总工程师。
5、实行月度更新制度,每月5日前储量管理人员将上月工作面回采率报表、三量报表、损失量计算图(1:1000)及时填绘,且做好迎接上级对上月资源回收情况、图纸、台账进行检查的准备。
6、储量管理人员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报表等,均须经生产技术科负责人把关,经有关矿领导批准后才能提交或报出。
(十三)储量报损、注销、转入、转出、采勘对比引起的储量增减等,生产技术科应及时编制申请报告,按规定逐级审批。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填写台账并在原图上标明,将批准文件和原始资料一并妥善保存。往公司等上级部门报送的图纸和报表要按公司等上级部门规定的时间及时上报不得延误。因迟报造成公司对矿进行处罚,矿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报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转出、转入、注销、重算按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十四)储量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本着对公司和矿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认真搞好工作,实施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督,特别做好超前监督,从源头上制止丢煤现象的发生,确保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上级及公司的要求。
四、奖罚办法
(一)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煤炭资源分析会(可与技术例会合并召开),分析丢失煤炭资源的形成原因并追究责任。对责任人处罚应根据丢失储量多少而定,一次性面积损失煤炭资源在5000吨(包括5000吨)以上时需提前5天上报永登煤业公司审批,以办理手续为准,不经批准而丢弃不采的按不合理损失处理,对于不合理损失,每丢失一吨煤罚有关生产单位5元和责任人(队长、技术副队长)1.0元。对个人最高罚款1000元,最低罚款100元。
(二)管理小组不定期组织检查,对随意丢失顶、底煤及浮煤的采煤队,由生产技术科予以通报,并下达《预防丢煤通知书》,限期在指定时间内整改,若未及时整改对生产单位加罚500元,队长加罚200元,并在调度会上予以通报批评;回采率报表达不到罚队长500元。
(三)储量管理人员不按有关规定执行,对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或滥用权力,徇私舞弊行为的,每发现一次罚责任人100元,三次以上者(包括三次)调离储量管理岗位。
(四)回采工作面尺点标完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尺点,一经发现对改尺点的单位将处以1000元罚款,多算的煤加倍扣罚,对改尺点的个人罚款500元,队长、技术队长各罚款500元,情节严重的交矿长办公会研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全矿通报。根据《测量规程》要求允许通尺误差二百分之一,且及时对通尺点的点数与导线点进行复核,如误差超出范围及时更正,最后多退少补。
(五)储量管理人员不定期随时深入井下检查,对不合理煤炭损
失(丢顶、底、浮煤),每发现一次按五次计算丢煤量,每丢失一吨煤对采煤队罚款100元,罚跟班队长、班长、验收员每人50元,罚主管队长每人30元,罚款前先下发丢煤整改通知单,根据整改情况最后确定罚煤吨数及罚款额,被罚单位必须在丢煤整改通知单上签字,并拿出整改意见加盖队公章,月底清账后必须把被罚款人员名单于次月3日前报到生产技术科,因拖延不报加倍处罚。
(六)加强监督检查,矿领导检查每发现一次无正规手续工作面丢顶、底煤及浮煤严重的对资源管理小组成员每人罚款100元,对相关区队责任人罚款200元。矿领导发现一次罚办公室主任及成员每人100元,对相关区队责任人罚款100元。
(七)工作面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多回收的煤量,由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商议后决定奖励金额。
每月对采掘区队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分别排出名次,对资源管理好的单位由生产技术科提议,调度室认可,生产矿长和总工程师同意,报请矿长批准后,对其进行奖励。对队每月奖励2000元,对在其资源管理中取得明显成绩的个人奖励200-300元。
(八)因以上原因开据的罚款,罚款单经生产技术科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审核后,交企管科生效,被罚人的罚款直接交财务科,到企管科销号。生产技术科、财务科、企管科必须认真执行以上各条款,做到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如发现不按规定执行的单位,矿将追究有关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九)被罚人在接到通知后三天内交清,逾期不交者由矿监察室追究行政责任,并按滞后天数累计计算,每天追加5%的滞纳金。
(十)以上其他相关规定,无按规定完成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每次处罚50-100元。
(十一)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丰阳煤矿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