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校长教学领导,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加强校长教学领导,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当前,有效教学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被广大教师广泛实践,相对而言,有效教学领导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将校长的有效教学领导和教师的有效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改革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李森:新课程改革呼唤校长的有效领导》一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理论内涵和现实针对性,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长有效教学领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于当前我镇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结合凤凰镇实际,我谈一下关于校长教学领导的看法。
一、当前校长教学领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李森教授指出的当前校长教学领导中存在的问题,在我镇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长领导以行政领导为主,繁杂的事务占用了校长的时间和空间,教学领导被忽略;二是校长教学领导的手段和方法落后,教学领导的手段以行政手段为主,教学领导的方法以“大一统”模式为主;三是教学领导体系缺乏开放性,属于单一的自下而上的领导。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校长(农村学校除外)一直由政府任命,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二是校长对自身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校长就应该抓大放小,教学是分管校长或教导主任的事;三是校长承担了太多不应该承担的事务,外部关系的协调、内部的师生管理、迎接上级检查考核、组织开展上级安排的各项活动等等,使校长事实上无暇顾及教学。校长脱离了教学,自然就谈不上校长的教学领导,更谈不上校长的有效教学领导。
二、新形势下校长教学领导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校长应该是什么
新形势下,加强校长的有效教学领导,观念是关键。观念不转变,一切都是空谈。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明确“校长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是什么。从人事制度的角度看,随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校长的行政级别将随之取消,校长的行政职能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校长将不再是行政领导。从专业的角度看,学校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地方,教育教学属于专业技术,因此,校长的领导更多的应该是业务领导。也就是说,教学领导才是校长的本分,而有效的教学领导应该是校长的追求。
为了转变校长的观念,凤凰镇建立起了校长培训长效机制,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学习。镇中心校多次邀请有关专家为全镇校长做报告。同时,镇中心校还通过理论研讨、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效果。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镇校长的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校长逐步由行政领导角色过度为教学领导角色。
(二)校长应该做什么
明确了校长是什么,接下来就应该明确作为校长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要明确校长领导的工作定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换高升学率,已经不应该是校长工作主要目标。新的形势下,校长应该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多元的、全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作为校长,应该通过教学领导,为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
为了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凤凰镇中心校制定出台了《凤凰镇中小学教学质
量评价实施意见》,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等纳入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内容,使评价办法更加科学,评价内容更加多元化。同时,在全镇中小学实施“艺体带动”战略,通过艺体带动,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年来,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发展更加全面。
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要发展,教师就必须发展。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作为校长,应该对教师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并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争做学习型教师,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凤凰镇中心校连续两年开展了“教师读书年”活动,投入4万多元为全镇教师购买了专业书籍。中心根据自身需要,加强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通过教研活动、教学能手评选、树标学标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深入开展了“爱与责任”主题教育,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改革了师德考核办法,师德建立得到进一步强化。
3、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的发展包括多个方面,如基础建设、硬件配备、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等等。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优势劣势各异,作为校长在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同时,应该立足现实,善于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校的发展成为特色发展。
为了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凤凰镇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通过分析研究、确定方向、强化措施、考核奖惩等办法,积极鼓励学校走特色发展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基本形成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大好局面。如路山中学的艺体特色、召口小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南坞小学的感恩教育特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三)校长应该怎么做
明确了校长应该做什么,接下来就是要明确校长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要明确校长领导的方法定位。校长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高质量完成一系列工作,决不能是一团乱麻,而应该主次分明,有条不紊。这就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
1、明确发展愿景。李森教授认为,学校发展愿景是学校师生对学校发展愿望的共同景象。学校发展愿景的设定,是校长教学领导的首要工作。有了发展远景,就有了发展目标和动力。作为校长,要和师生共同确立发展愿景,这样才能使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学校发展愿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凤凰镇中心校成立之初,就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发展愿景,把优化教育资源,遵循两个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建“务实、创新、和谐”的凤凰教育作为发展愿景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始终坚持发展愿景,并不断向发展愿景迈进。先后成功合并了中金小学、中金幼儿园和南金小学,使全镇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2、转变领导方式。李森教授认为,作为有效教学的领导者,校长要改变过去以科层制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代之以服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变以物为本为以人为本。教学领导,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权力。作为教学领导的校长应该是教学服务者,校长应该通过教学专业能力来引导教师向目标迈进。
近年来,凤凰镇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了一批精通业务的年轻校长,并要求校长必须上课,规模小的学校校长则必须上主课,使校长的领导由行政领导逐步过度为以教学为主的领导。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校长的教学领导,改变了传统的行政式的领导方式,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3、建立支持系统。学校工作,单靠校长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校长需要
团队作战,而不能单枪匹马。作为校长,必须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作目标。李森教授称之为“建立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既包括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也包括家长和社区。
凤凰镇历来重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把“团结、实干、创新”作为班子建设的首要条件,并大力推行民主管理,让教师真正参与学校管理,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形成了一个以校长为中心的内部支持系统。各学校还通过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同时,与学校所处村队、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各村队、企业为凤凰教育提供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支持,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外部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的建立,为凤凰教育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使凤凰教育呈现出健康和谐的良好发展势头。
校长教学领导是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个新课题,它既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持,也需要脚踏实地的长期实践,今后,我们将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加强校长教学领导,推动凤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凤凰镇中心校
2007年10月31日
第二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成县店村镇张寨村争创全国文明村纪实
张寨村地处店村镇东2公里处,辖4组262户1040人,现有耕地1408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是国列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村、小康示范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省、市、县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农村先进党支部”。近年来,该村以创建国家级文明村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和小康村建设为主线,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推广农业科技为载体,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从加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入手,强化管理功能
张寨村党支部在狠抓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配套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三会一课”、“村务公开”、“村民议事”等规章制度,做到“四有”,建起了办公楼、围墙、大门、购置桌凳20余套,图书500余册,配置了电视机、VCD、扩音机等办公设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方便、便捷的服务,同时也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办事效率。
二、从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提高村民素质
一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造就新型农民,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积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以广播、会议、板报专栏等形式,对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宣传和思想道德规范教育。经过努力全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讲究卫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二是在鼓励农民参加农广校、农函大、农民夜校学习的同时,村上成立了蔬菜协会、养猪协会等农村经合组织,并建立了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对全村劳动力轮流进行科技培训。经培训26人取得了农函大、农广校毕业证,92%的农户成为科技明白人。从而已经形成了以“蔬菜”、养殖等为主的支柱产业链。目前,新建镁锌复合材料大棚30个,累计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初步建成了商品猪生产基地、杂交仔猪繁育基地和两万只肉鸡生产基地。发展科技示范户16户,户均年收入8000元,个别农户年收入达24000元。三是每年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授星挂牌进行表彰奖励。目前,全村六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224户,其中“十星级文明户”达到92户。“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授星挂牌活动逐渐成为强化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建生态文明村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建设宽裕型小康村的有效手段。
三、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008年以来,该村党支部抢抓5.12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完成了121户重建户和139户维修户的住房维修任务。并以此为契机,狠抓了道路、能源、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硬化村庄道路1768米,硬化村庄小巷道2500米,新修通村道路6.15公里,栽植侧柏600株,加固河堤3公里,打小口井25眼,建成600立方米高位水窑一眼,配套集雨场1500平方米,发展节雨灌溉面积520亩,布设地下管网1600多米,新修抗旱排洪渠2200米,改善了干旱缺水的现状,同时安装大棚滴灌设施39座,架设农电线路660米,低压线路5200米,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二是大力加强村级学校建设,新建688m2教学楼一座;三是加强文化通讯设施建设,截止目前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98%,移动、联通、小灵通信号覆盖全村,安装电话79户,占总户数的69.3%。
四、从提高生活水平入手,改变农民生活中的不良陋习
一是加大(改圈、改水、改厕、改炕、改灶)“五改”力度。全村80%的农户进行了五改;二是引导鼓励群众建成沼气池65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台,太阳灶120个;三是创建了甲级村卫生所,独立开展儿童免疫、妇幼保健、村民健康教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四是加强了环境卫生管理,门前实行“三包”,如今村民们保持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明显增强,群众自发清理卫生、种植花草树木蔚然成风。
五、从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入手,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村两委坚持定期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治保组、护村队。经过法制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村里社会秩序稳定,村民尊纪守法,和睦相处,文明新风逐步形成。
第三篇: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郑玉忠
文化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好实现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上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风清气正的有利基础,创建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文化建设示范区,努力推动北大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八五六农场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和北方一流绿色旅游名镇的中心任务,树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的“三化”发展目标,以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使农场文化氛围明显增强,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职工群众思想共识
(一)从思想宣传教育着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大荒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场干部、职工群众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形成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培养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建立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三级组织领导和协调
工作机制,常年利用会议、自办杂志、网站和广播电视等手段,广泛宣传中央、省委、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等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干部职工群众确立勇担责任、勇于创新、勇争第一的信念;四是建立宣传栏、广告牌、会议室、文化廊等企业文化宣传阵地,统一使用北大荒标识,让干部职工群众常看常记,使企业文化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二)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企业化建设
农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到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管理各个环节,努力使之转化为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农场认真落实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农场的重大改革和重大经营决策,要向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报告,经会议审议通过后逐一实施,农场的经营方针、重大的改革举措、重大经营、重要的规章制度颁布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规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就厂务公开事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三重一大”等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推进精确管理、民主管理,为提高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农场每年开展评选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技术、生产、安全单项标兵(先进)等创先争优活动,给予先进职工群众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利用报刊、广播
电视等手段,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每年组织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重点提升党建示范单位;组织开展“感动青山”人物(群体)评选活动,活动以“助人为乐、人民卫士、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业奉献、身残志坚、孝老爱亲”8项内容为标准,在全场评选出“感动青山”人物;组织开展党支部争当五星级标兵、单位争当文明建设标兵、企业争当创业标兵、家庭争当“十星级文明户”标兵、党员争当五星级标兵、职工争当“爱岗敬业”标兵的“三创六争”活动。农场开辟电视专栏,以专题片的形式对先进人物和单位的先进事迹集中进行了展播与宣传,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人心。
二、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让职工群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载体,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百姓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近年来,农场累计投资超亿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的建设了青山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双老活动中心、稻米文化园、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力推动了农场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人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八五六农场注重在硬
件建设中体现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双老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文化内涵,农场还加强北大荒书屋、职工群众活动室、自办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营造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农场常年利用传统节日、大型会议、大型接待活动和农时闲暇等契机,组织开展千人秧歌展演、甲级、乙级门球联赛、书法绘画展、篮球赛、乒乓球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年平均组织各类大型活动30余项,平均参与活动的群众超过8万人次。八五六农场还创办了“文化体育协会总会”,变过去的农场组织活动,为群众自我组织活动,实现群众文体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目前,八五六农场文体协会总会下设十二个专项分会,会员总数2865人。每年,文体协会在农场的支持下开展各类活动,先后策划举办了新世纪象棋围棋赛、“满丰杯”篮球赛、“鑫溢杯”乒乓球赛、职工田径运动会、插秧竞赛等大规模、全场职工共同参与的大型文体活动。
三、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两大特色文化品牌
(一)打造稻米文化品牌
稻米文化是八五六农场的主题文化。水稻作农场的主导产业,已经成为职工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场把水稻视为生产的生命线,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打造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农场先后建设了稻香湖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稻香湖公园内,树立了一座15.8米高的以“稻米就是生命”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在稻米文化广场,矗立着徐一戎老先生的雕塑和丰收鼎。同时,在稻米文化广场还可以看到展示稻米从种子发芽到成熟过程的石雕,能看到稻米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的展示景墙,看到以稻米为内容的诗词回廊,以及展示世界稻米分布的雕塑小品。农场着意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体现、展示、凝练、强化有农场特色的稻米文化,让农场职工、群众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提升,稻米文化也自然成为了农场文化中的一种特色。
(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为了科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八五六农场聘请了专业旅游规划机构,对农场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详查,编制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二是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立足高起点、大视觉,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建设了青山湖景区、青山景区、农业观光景区和边境旅游景区。通过青山景区突出北大荒文化,通过青山湖和边境旅游景区突出北方民族文化,通过农业观光
景区突出稻米文化。农场还结合旅游产业,投资5.5亿元建设了城镇新区,并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400公顷的森林公园。农场在规划及建设中确定各景区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是注重旅游景区、景点推介,包装旅游文化形象。农场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山湖”河蟹节、二届“青山湖之夏”旅游文化节,举办了“寒地水果采摘节”、“民族风情歌舞活动周”等特色旅游推介活动,把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出“游生态山水、品青山湖蟹、赏文化盛宴”的特色旅游品牌。四、八五六农场文化建设凸显的几点作用
一是凸显出统一干部、职工群众思想的作用。通过软、硬件两方面建设,使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对农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干部、职工群众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而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农场职工群众、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大家谋发展、想创业、创成业的信心。
二是凸显出提升农场整体形象的作用。首先,农场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文化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了农场城镇的整体形象。其次,农场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农场居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质。
三是凸显出培育创新精神,促进农场发展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八五六农场努力营造宽松氛围,尊重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鼓励职工群众积极应用创新成果,创新工作理念。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突破制约转型发展的思想障碍。农场切实从“吃资源饭”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向依托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及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优势产业转变,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从抽象到具体,从认同到理解,从理念到行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对文化建设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把增强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渗透到农场各项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载体,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以文化的力量,实现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八五六农场党委书记 郑玉忠
第四篇:整合营销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
整合营销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
世纪50 年代的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营销组合理论奠定了如今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框架,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本上是在不断传播、充实与完善这一思想体系。直到近年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企业实践的不断创新,从而拓展了传统营销的内涵。尤其是20世纪90 年代以来,先进的营销战略不断在发达国家取得新的突破。而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该属整合营销战略。
整合营销理论是在1997 年前后开始传入我国的,并对中国企业经营界、企业咨询界、广告界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发展到现在,这一理论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整合营销理论创始人之
一、美国广告协会和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教授舒尔茨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为:“这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这一定义的关键在于使用各种促销形式使传播的影响力最大化的过程。
21世纪,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新的世纪,旅游业要获得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和谐发展,以品牌营造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努力打造整体形象鲜明、个性表现突出的品牌形象,对旅游产品甚至旅游行业进行整合营销,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战略之一。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作了高度的概括,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古城;著名景点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晋商大院、壶口瀑布、绵山、太行山大峡谷、关帝庙等。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很高,发展潜力很大。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不代表其旅游品牌的优势,许多旅游贫乏的地方,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中国的深圳,由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再加上其他许多有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成为了旅游业十分兴旺发达的地方。没有旅游品牌优势的存在,旅游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竞争优势,旅游资源的优势也就不能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
要打造旅游品牌,单靠旅游主管部门一家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充分利用整合营销战略,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对此,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有独到见解:“要整合资源首先要认识资源,要对我们山西所拥有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我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只有这样,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山西一定要把第三产业搞上去,才能实现现代化,山西靠什么发展第三产业?靠文化、靠旅游。”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并不仅仅只是购买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实际上还包括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善打文化牌是一重大策略。肯德基门口的肯德基上校、麦当劳金黄色的巨型M标志、可口可乐品牌……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在商品的出售过程中,营销者已经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商业行为。现在也有很多商家已经意识到了文化的作用,逢年过节除了打折、减价,还必打文化牌,通过调动各种资源、举办各种活动,提高了经商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牌的亲和力和穿透力。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文化的主要生成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19处。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积极进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以往单纯的“煤”的形象,推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而文化大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行业就是旅游业,同时旅游业中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而旅游是人的聚集,流动最突出的行业,能够把文化带动并宣传出去。
为此,山西省在整合营销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由山西省委宣传部牵头与山西省旅游局、发改委、文化厅、财政厅共同主办,推出了“华夏文明看山西”品牌,整合了旅游、经济、文化诸多资源,以《“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旅游推介会及精品展》、《崛起的新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艺术类展演活动―――反映晋商兴衰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及《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巡展》、《山西历史人物画展》为内容,唱响了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所到之处,各种资源良性互动,山西整体魅力形象凸显,旅游吸引力明显增强,整合营销作用得到很好展现。
2005年6月10日至6月12日,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山西省旅游局联合临汾市政府,由旅游时代杂志社策划承办,整合本土文化、海外华人等资源,推出了“黄河魂华夏情,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通过天下华人共唱黄河之歌,提升了壶口及山西省的知名度和扩张力,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华夏儿女来山西旅游观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旅游”宣传促销需要整合,“小旅游”更需要整合,限制山西旅游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旅游宣传的不整合,是症结之一,同为大院文化,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庄园,宣传各自为阵,资源集中度不高,同构化现象突出,既浪费了宣传费用,又形不成气势和市场,同样一条线路上的景点整合利用就更不够科学,整合营销迫在眉睫。
《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已由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2005年7月1日起施行,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写进了《条例》,这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昭示着新的旅游发展机会已经来临,在传统促销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加强观念营销、网络营销、连锁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体育营销、绿色营销、形象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成为新时期发展旅游业的必需。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的行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愉悦人类身心的催化剂,建设和谐社会的动力产业,整合营销也必将在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功案例:中法文化年,推动旅游大发展
2002年―――2005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法国,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年”、“法国文化年”的相继举行,对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其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1999年和2000年中国在法国成功举办的“巴黎中国文化周”和“中国文化季”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法国公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而法国在华举办的罗丹雕塑展,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来华演出等也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基于这些基础,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外交部长韦德里纳签署了关于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互办文化年得以实现。事实证明,举办文化年的决策是双方共同的需要,效果是明显的。以文化为龙头,大打文化牌,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大理旅游集团,文旅联姻
现在走进大理,你会发现经过二十多年市场培植的“三道茶”有了一个更新颖的面孔,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让它成为了大理文化旅游中一个最活跃的品牌。在促成“三道茶”这桩姻缘后,大理旅游集团尝到了甜头,紧接着“崇圣寺”、“天龙八部影视城”等旅游品牌都在他们的“牵线”下与文化佳偶天成。
在大理旅游集团的推动下,大理白族自治州紧扣旅游与文化结合的生命线,目前已经打造了有“三道茶”歌舞表演资质的旅游文化企业7家,从业人员200余人,每年的演出收入达100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去年,洱海游船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实现了利润近400万元。
实际上,大理旅游集团创造了业界的一个佳话,在自身变革的进程中,他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文产发展模式为文化大理增添了一笔亮色。该集团在文旅联姻的基础上,又与丽江旅游企业共同组建了“一卡通”旅游交易结算平台,并已前移至昆明。
本社常务副社长张稳柱在上海“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旅游精品展的开展仪式上。
作为“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的重要项目,《一把酸枣》气势如虹,华美异常。
现代舞剧《一把酸枣》,是中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文化的大型舞剧。
第五篇:推动靖西教育发展
以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 推动靖西教育大发展
工作单位:靖西县第五小学 杨景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会议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关注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政策。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只有理解领会了各种思想和方针政策才能实践好并付诸于行动。一、三中全会精神及新政策为推动教育大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共产党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最近自治区召开了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全区教师工作会议,对深1 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全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广西教育振兴计划做出全面部署,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出台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体系,对全区2014-2017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八大重点工程。
《2014年靖西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教育振兴发展。按照区级示范高中标准,完善靖西中学设施,加快民族高中校舍建设。建好城区民族中学、第五小学和第三幼儿园等三所学校,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乡镇所在地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城区初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养社会急需技能型人才。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统筹发展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国家、自治区、市县对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教育改革发展将得到重要的黄金机遇期,我县的教育事业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二、多年来的投入和改革成果为教育大发展夯实基础
多年来,我县从实际出发,从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不断更新工2 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
(一)打造三支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从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入手,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一是选优校长队伍。“一个优秀校长就是一所优质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只有选优好校长,才能带出好班子,才能办成一所好学校。二是配强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严把教师进出关,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抓好教师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教师真正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教育感染学生。近年来,我县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选配好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将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学校,明确责任,扎实开展 “正三风,塑三清”活动,制定工作方案,聘请监督员,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同时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师德师风明显好转,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善教育激励机制,大幅提高职务津贴,从县财政经费创设义教教师专项绩效工资,重奖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等,教师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三是建好教研队伍。教学研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教研室“指挥棒、牵引力、催化剂”及“方向性、指导性、权威性”的综合作用。建立健全县、乡、校三级教研体系,以研促教,科研兴教,加大高效课堂推进力度,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3 益,落实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推进检查常规化。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做好期中、期末水平测试,小学期中、期末测试集中乡镇评卷,初中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集中县城评卷,做好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工作。以专题活动为平台,加大教师学习交流力度。
(二)用好三种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县以“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对教育进行投入: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57亿元,增长22.39%,其中教育2.8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18.36%;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02亿元,增长28.56%,其中教育4.6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23.45%;2012年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65亿元,其中教育1.9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16.58%。据了解,2013年我县新建学校食堂238所,总投资9430万元,基本解决了食堂不足的问题;投入1349万元为238所学校采购食堂设备。投入2600多万元让49500多名学生享受营养餐,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三)把握三项重点,坚持均衡发展。加大政府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增加教育经费用于农村教育投入,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城区的新靖中心校、靖西二小、靖西三小、靖西实验小学、靖西五小进行划片区招生,靖西二中、靖西三中实行由教育局按学生小学毕业测试分数段进行均衡分配新生,以解决家长、学生择校问题;加强学校班子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对部分学校的4 领导进行轮岗交流,各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教师进行交流,以解决校领导、教师和学校管理均衡问题;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加大投入,解决城区学校基础设施不均衡问题;城乡结对互助。全县各乡镇选择一个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在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互帮共赢,全县形成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互助对子。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完善政府资助、教育资助、基金资助、社会资助等保障机制,不让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失学,确保他们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
三、振兴教育行动计划将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推动剂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市县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指引下,我县将进一步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普通高中教育突破发展工程、中等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工程、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扶贫富民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效增加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服务扶贫富民能力,为实现全国重要铝(锰)工业基地、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越边境交通转轴、广西边境进出口贸易加工中心、广西边陲及百色市次中心城市的“三地一轴两中心”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强大人才支撑。
1、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方便入学,相对集中;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先建后撤,确保普及”的原则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及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合理调整我县中5 小学布局。进一步扩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加大学校承载能力,解决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抓手,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继续做好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学校危房。推行县域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继续推行城区教师对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扶制度,推进城镇优质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农村薄弱学校校长、教师到城镇优质学校挂职锻炼的交流轮岗制度。根据教学需要,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科目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制度,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均衡。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城区义务教育学校采取划片招生,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规范招生程序,公开招生名单。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实行辖区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辖区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
2、要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加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残疾学生补助工作。同时,要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3、普通高中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4、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推进第二轮职业教育攻坚项目建设,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县职业学校饮水难问题;结合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增加民族工艺专业,完善专业结构配置;完善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组织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使6 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明显提高。
5、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实施好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出台全县幼儿园管理制度,切实规范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开展幼儿园等级评估和全县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6、实施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教师数量基本满足全县教育发展需要,教师结构性基本缓解,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生活条件有显著改善。补充教师队伍数量,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计划,继续面向社会新招聘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实施教师全员培训项目,配合区、市教师培训工作安排,输送骨干教师参加自治区、市培训;开展校长全员培训,建设好我县教师培训机构。引进外县优秀骨干教师,竞调外县优秀骨干教师到我县中小学任教。同时,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专项绩效奖励工资,并向艰苦边远农村、教学点倾斜。
7、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宽带接入和网络条件下教学环境建设,按标准配置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为全县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尚未实施“广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依托国家、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推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常态化应用。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网络条件下、多种形式的教与学的规模化应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县、校级信息技术能力专项全员培训,逐步提高全县教师应用优质数字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8、实施教育扶贫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7 实施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全程助学计划,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扶贫富民作用。
总之,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