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行业知识-中国搬运站-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行业信息网
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
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3)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将物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
第二篇: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实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物流的标准化包括基础编码标准、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集装模数尺寸、物流单据票证的标准化、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专业计量单位标准以及统一技术标准。因此可以看出,物流的标准化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涵盖着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装卸的全过程。而我国现在各个行业的企业都有他们自己的标准,造成了物流运输过程中空间和时间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也不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做大做强。因此,首先就要增强各企业的物流标准化意识,遵从各行业各部门制定出来的符合国际化的标准去生产商品。其次,国家各部门要制定科学的、民主的、经济的、符合国际化的行业标准,协调好各个行业,使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装卸的全过程都符合标准化,增加对此问题的干预,设置有关部门协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指导监督,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积极参与国际上举行的物流论坛,学习吸纳优秀的物流思想,协调好与其他国家标准化,增加在国际上制定相关规定的话语权。第三,提高信息技术标准,信息交流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采用管理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监督,督促各行业各部门单位信息化覆盖程度,建立商品信息数据库,并统一数据库的字段类型长度等信息,使其便于高效的进行物流信息交换与电子商务的运作。第四,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虽说在大多数的高校里开设了物流管理这门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去服务于这个行业,这很大原因是由于学校培养的体制方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使知识不能与实践紧密的相联系在一起。因而要学习西方高校成功的培养模式,加大研究生培养,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使高校毕业生真正的能够去为这行业做贡献。总之,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而广义的物流更是涉及到物流上下游企业间的贯通连接。实现物流标准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个行业部分单位之间的协调。实现物流标准化对于企业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减少企业成本的同时,降低物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更加高效的发展。
第三篇:物流企业标准化
物流企业标准化
前言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割裂为很多阶段,而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这在很多小的物流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有许多家,然而企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非标准化设施和非标准化行为却相当普遍。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中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中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基本问题 发展中国物流标准化的对策与建议
1.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1.1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且涉及面广。由于物流系统思想形成晚,各子系统已实现了各自的标准化,因此物流标准化系统又属于二次系统即后标准化系统,它要求更高地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另外,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要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
1.2物流标准化意义重大.只有实现了物流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国际系统的衔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物流标准化落后问题将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标准化工作,应当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中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中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的专业化物流公司和商业企业配送中心渐成气候,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也在物流配送方面有所动作。随着物流产业基础市场的发育,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第一,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据粗略统计,在我国现已制定颁布的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已有近千个。
2.1.1在包装标准方面,我国已全面制定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包装容器、包装容器试验方法、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方面的标准;
2.1.1在物流机械与设施方面,我国制定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仓储设备、装卸机械、自动化物流装置以及托盘、集装箱等方面的标准。
2.2第二,建立了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
2.3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物流有关的各技术委员会与技术处,并明确了各自的技术归口单位。此外,还参加了国际铁路联盟 UIS和社会主义国家铁路合作组织OSJD等两大国际铁路的权威机构。
2.4第四,积极采用国际物流标准。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面的近百个国家标准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公路水路运输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5%;在铁路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20%;在车辆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此外,在商品条形码、企事业单位和社团代码、物流作业标志等方面也相应采用了一些国际标准。
2.5第五,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在加入WTO的今天,中国物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我国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大系统顺利接轨,关键在于物流标准化。至此,物流标准化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全国不少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都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当中
3.中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基本问题
3.1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的标准化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3.1.1第一、物流标准制定内容上存在的问题(1)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由于物流及
其物流管理思想在我国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在没有归人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这就必然导致了在标准制定内容上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同时由于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各地区各行业各自为政,物流标准不一致,跨区域性、多式联运物流效率下降。
3.1.2(2)在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仓储、装卸和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速度和效率。目前,我国物流系统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等各环节因缺乏统一的规范而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如托盘的尺寸、卡车的大小、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使用。其中托盘标准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韩标准,还有的干脆自己定义,由于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3.1.3(3)信息标准化落后目前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作为物流管理基础的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3.1.4(4)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标准包括物流相关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较少考虑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因此,目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物流标准所占比例很低,这必将为我国的国际贸易设下障碍。
3.2.1第二,物流标准的推广、执行上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建立了物流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的推广应用存在着严重问题。例如《储运单元条码》的应用正确率不足15%。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深刻揭示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后的现状。制约物流标准化的推广、执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1(1)体制性障碍如前所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物流管理形成了一种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态。物流系统各分系统的标准往往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分别管理,且执行的是本行业内的标准,这对于整个物流系统各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十分不利。3.2.1.2(2)物流标准化意识淡薄一些国有企业和相关部门还没有意识到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的作用,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状况十分严重,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化的专业细分,但现在分离进程非常缓慢,很多企业的物流都依赖自己的仓库和车队,标准化程度极低且破损率极高,大大降低了物流速度,提高了物流成本。
3.2.1.3(3)物流市场发育不足物流市场发育不足也是既有标准得不到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中,技术标准通常是从行业自发需求中产生的。在我国,市场需求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国内除了宝供、海尔等几家大企业之外,很多物流企业都是从传统行业转型过来的
中小企业,尽管更换了公司名称,但操作理念和规范还比较陈旧。由于标准化的普及有赖于产业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这些企业中推行物流标准化显然具有很大难度。
3.3.1第三,物流标准化人才极其匮乏由于中国的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思想诞生较晚,历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物流重视的程度不够,导致物流人才极其缺乏。目前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相关行业转过来的,真正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对于物流标准化而言,人才匮乏现象更为严重。4.发展中国物流标准化的对策与建议
(1).理顺和协调物流系统内各分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从对中阔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体制障碍是制约我国物流标准化进程最大的绊脚石,部门分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资源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尽管国家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但由于物流产业跨越了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这些标准要达成统一,需要进行很多协调工作,衔接难度非常大。在六部委上海物流会议之后,在行业协会和技术监督部门的推动下,一些实质性的活动陆续展开。据悉,我国的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紧张筹备之中,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编码中心,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
(2)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除了不同行业间标准化部门的统一协调之外,在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上也应有所改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制定物流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我国缺乏对物流标准化进行系统研究,各级政府往往集中精力和资金发展园区,而在技术支撑方面投入不够。因此,当务之急是对我国的物流标准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总体规范。
(2.2)制定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标准规范由于集装形式是未来主导形式,因此要在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环节中,以集装系统为基点建立标准。
(2.3)制定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制定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实现物流过程的实体与信息的协调统一。
(2.4)建立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中国电子口岸”、港航EDI等网络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为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平台,应完善这个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加紧扩大标准化数据在企业间信息交换中的应用。
(2.5)尽可能地以国际标准为基本参照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今天,我国的国际贸易必将日渐频繁。中国物流融入国际物流大系统是大势所趋,因此物流标准必须与国
际标准接轨,才能扫清我国国际贸易上的一些技术上的障碍。
(2.6)加强物流市场的培育标准化的普及有赖于产业自身的发育程度,没有市场基础的标准只能是空中阁楼,真正的动力必须来自市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物流企业和建设物流标准具有共同的目标。
(2.7)加强监督和政策支持对一些由传统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以及准备进入物流行业的其它企业,政府可以在推广标准化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制约。例如采取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来制约物流企业必须贯彻物流标准化。贯彻物流标准化的企业,政府则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等。
(2.8)加大宣传力度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交流、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但仍有一些传统企业,对物流及物流管理理念意识淡薄。因此有关部门应担当物流理念宣传和推广的号手,让那些漠视物流和物流管理的企业尽快转变观念,这样才能为物流标准化工作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第四篇:浅析物流标准化建设
80《商场现代化》2008 年5 月(上旬刊)总第538 期
何谓物流标准化?首先,标准化是指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
统间的软件口径、硬件模式的协同,从而便于系统功能、要素间 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系统,指定系统 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通过 对各分系统的研究以达到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一致的效 果。物流标准根据其定义可以分为物流软件标准和物流硬件标 准。其中软件标准包括物流单位标准化、单证票据标准化、术语 的标准化。应用条码标准化和包装尺寸标准化;硬件标准包括托 盘标、集装箱、叉车、拖车等物流设备的标准,以及仓储设施、流 通加工设施等物流设施的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物流标准化会带来许多好处,物流标准化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业竞争能力有重大决定作用。通过 对物流设施设备、物流单证、物流运作过程等的标准化,可以加 快货物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
1.物流标准化提高物流效率
在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领域里,都制定了各种标准和规范,我国有专门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标准的制定、监督执 行、修改等工作。例如全国信息和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 医用电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等。
在物流领域也是如此。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
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 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分割为许多阶 段,并且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而实行了标准化后,整个物流系统采用统 一的标准,可以有效加快货物流通速度和中转速度,减少装卸费 用和中转损失。例如,我国铁路、海运集装箱由于未实行统一标 准,双方衔接时要增加一道拆箱、装箱工作,为此,增加了装卸 费用和中转损失。这不仅影响了海铁联运的广泛开展,而且造成 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物流标准化有利于物流管理
标准化是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以及系统内部各环节
有机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统一标准规范的系统才能实现高效 率的管理。物流系统也是如此。物流标准化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 下两点:
第一,可以统一国内对于物流的认识。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
于起步阶段,吸收了很多国外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国在物流的认 识上有着众多的学派,这就造成了国内人士对物流的理解不统一。物流的发展不能照搬国外先进经验,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所以,我们要弄清物流的概念问题,并对物流涉及的相关内容达 成统一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扫清理论上的障碍。如自
《物流术语》于2001年发布以来,在我国物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该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以适 应物流技术和物流实践的新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 需要。
第二,可以规范物流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
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其中有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转型而来的,也有新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层出不穷的物流企业也使物流队伍 良莠不齐。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 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 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 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2005年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 评估指标》在对我国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业务种类、经营规模、资产状况和信息化程度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经广泛征求 意见后,对物流企业及其类型给予了初步界定,对物流企业的现 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评估指标。该标准提出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定 义与分类原则、方法,明确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类型与评估指标。适用于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界定、物流市场对物流企业的评估与 选择,也可作为对物流企业进行规范与管理的依据。
3.物流标准化有利于国内外物流的接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涌入中国。特别是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后,国外先进物 流企业将冲击我国物流业。所以,我国的物流业必须全面与国际 接轨,接纳最先进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改造 和武装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物 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最佳途径。
4.物流标准化给物流系统与物流以外系统的联结创造了条件 物流标准化使物流系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为物流系
统与物流以外系统的联结创造了条件。因为物流本身并不是孤立 存在的,物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城市规划,环境保 护,产业规划等息息相关。要使物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标准化简化和统一衔接点。
二、我国物流标准化的所存在的问题
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看出,物流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综合性行业,涉及到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 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多个方面。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物流非标 准化设施设备、非标准化行为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许多问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货运基本设备缺乏统一规范
如海运集装箱与铁路集装箱的标准不统一,海运中集装箱主 要以40`×8`×8`和20`×8`×8`两种箱型为主,而铁 路运输有其自有的一套集装箱标准,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 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造成了多次的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造成海铁联运不能顺利开展,我国海铁联运的集装箱运输在集装 浅析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
华春革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平台
《商场现代化》2008 年5 月(上旬刊)总第538 期
箱运输总量及铁路运输总量中的比例都比较低。同样的问题还出 现在公路、航空中。再如托盘标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我国的物 流企业有的采用欧洲的0.8×1.2m标准,有的采用日本的1.1×
1.1m标准,还有的企业自行制定标准。严重影响了货物在运输、仓储、搬运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物流配送 系统的协调运作。这些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的不兼容性影响了我 国综合运输的发展,降低物流效率,限制成本的节约空间。
2.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标准不统一
物流包装标准与运输设备、装卸设施、仓储设施等物流设施、设备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就不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 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
3.物流信息无法共享
我国许多企业和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但是数
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数据无法自由交换,信息不 能共享。
4.物流标准化的推广存在障碍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国家物流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
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物流术语》等。但是这些标准的 正确应用率却不高。
最重要的障碍是体制性障碍,由于物流产业跨越了许多行业,而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例如条形码标准的归口管理单位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集装 箱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是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托盘标准技术的归 口管理单位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而这些标准要达成统一,需要 进行很多协调工作,衔接难度非常大。已有标准的推广应用不理 想。
三、我国物流标准化所取得的进展
虽然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物流产
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近几年,与物流相关的政府部门、各个产 业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推进物流标准化,取得了一些初 步进展。
第一,颁布了一些作为发展物流产业的基础性标准,如《物
流术语》、《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前者是中国物流界多年 来理论研究实践结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术语、物流作业术语、物流技术装备与设施术语、物流管理术语,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指导中国物流产业的学术研究与具体实践。后者是在对我国物流 企业的运作模式、业务种类、经营规模、资产状况和信息化程度 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分析 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对物流企业及其类型给予了初步界定,对
物流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评估指标。
第二,针对物流通用技术的标准化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在物
流信息技术方面,公布了国家标准《储运单元条码》、《商品条码》、《物流单元的编码与符号标记》,以及用于自动数据采集的《128 码》;在物流通用设备方面,正在制定《散装水泥输送车卸料管 快速接头》、《货运汽车箱体规范与安全》等标准。
第三,规范高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2002年公布了国家 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这 两个标准分别提出了电子交易的标准和仓储业务应用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标准。对于提高物流的科技含量,发展电子商务中 的物流,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物流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开始起步。从2001年开始,在 国家科技部主持下开展了有关物流标准化的科研课题,由中国标 准化协会牵头“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物流配送系统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 究”。这些标准课题的研究对物流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是一个积极 的探索和有益的开端。
四、积极推进我国建立物流园区评价标准的的研究
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一些基础性的标准已
经颁布,物流标准化的理论研究也开始起步。但是我国物流标准 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物流园区的发展 和物流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 物流标准化滞后的局面,就要从物流规划,以及物流园区的标准 化做起。通过建立物流园区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 物流标准化的发展:
第一,促进货运设备、仓储设施、搬运设施等基础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
第二,促进物流流程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等过程中标准之间的配合,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第三,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将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 连接起来,引导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走向标准化。
第四,通过园区的统一管理与推广,可以促进已有标准的实 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立物流园区评价标准对于推动物
流标准化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现在进行物流园区评价标准的研 究工作也具有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我国在物流标准化领域已经取得的进展为建立物流园
区评价标准提供了基础。《物流术语》、《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 标》等基础性标准的颁布为我们建立园区评价标准提供了宝贵经 验与理论基础。
其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物流业日益得到重视,最近几年
物流园区建设红红火火,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在这个时候制定物 流园区的评价标准可以规范物流园区的发展,物流园区本身也需 要制定一套评价标准来规范园区之间的竞争。
总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国的物流园区要想在发展过
程中少走弯路,尽快提升水平,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物流园区评 价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推动我国物流标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 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物流发展的两大“命门”:物流规划和物流园区 中 国储运,2004,(6),5-60
[2]苗壮:交通运输项目评价中的权重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2001,18(5),109-111
[3]李鹏林:物流园区类型怎样划分.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
[4]唐宇文,石和春.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产业园区发展评价指标 体系.系统工程,2005,23(7)
[5]蒋和平孙炜琳: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2,(6),21-25
物流平台
第五篇:什么是标准化
什么是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国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13个方面。
标准化企业的分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州、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