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中“节外生枝”处理心得体会
课堂中“节外生枝”处理心得体会
灵活处理课堂中的“节外生枝”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1、背景
我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已有多年,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低年级小学生思想单纯,想象丰富,在课堂学习中不会像大学生那样揣摩教师的想法,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来回答问题,往往是我怎么想怎么做就怎么说,有时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一些干扰。然而,这些“节外生”的“枝”有时却往往是学生创新萌芽的展露。针对课堂中的这些节外生枝,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认真对待,灵活处理,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节外生”的“枝”有朝一日能长成的创新的“大树”。下面就我在执教“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中的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搭”中的两个片断,谈谈我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2、案例
内容:“**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搭”中的“滚一滚”。
教材情景:用长方体木板搭成斜面,把四种立体图形的积木放在上面滚动,看看那一个滚得快。
片断一:
师:现在,我们就来玩“滚一滚”,先用合适的形状搭成斜坡,然后把各种形状的积木都放在上面滚一滚,注意观察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什么滚得快,什么不易滚动?
生:(小组合作,搭成斜面,把各种形体放在上面滚动。)
师:好了。教师发现每个小组都做得很好,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先说?
生1:我们小组发现球和圆柱容易滚动。
生2:我们小组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容易滚动。
生3:我不同意××同学(指生1)的意见,圆柱不容易滚动。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生3的意见)
师:那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圆柱不容易滚动?
生3:圆柱是这样放(演示竖放)不容易滚动。
生1:我是这样放的(演示横放),它能滚得快。
师:(看着生3)你有什么意见?
生3:那样放是容易滚动。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说才对?
生3:圆柱是这样放(演示横放)容易滚动,如果这样放(演示竖放)就和正方体、长方体一样,不容易滚动。
片断二: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球和圆柱的面都是弯弯的,是曲面,容易滚动,而正方体、长方体的面和圆柱的这两个面都是平的,不容易滚动。所以,汽车的轮子要做成圆柱形状,而校园里的石桌、石凳,它们的底面都要做成平平的。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能使球和正方体滚得一样快。
师:(一愣)是么?那我看看,你是怎样让它们滚得一样快的。
(老师走过一看,原来他把斜面搭得很陡,几乎接近竖直,球和正方体放上去当然是同时落下来。)
师:(把他的做法展示给同学们看)
这个同学很善于动脑筋,用这种特殊的方法使不易滚动的正方体能和球同时滚下来,应该受到表扬。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原来只要把条件变一变,事情的结果会不一样。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不容易滚动的滚得快一些。
生:(开始动手试,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有什么新发现?
生1:我发现在正方体的后面放一个球,正方体就能滚得快。
生2:在长方体的后面放一个圆柱,它也能滚得快。
生3:我发现用手使劲一推,正方体和长方体就滚得快了。
生4:我认为把正方体的边和角都磨圆了,它也能滚得快。
生5:我想如果把这个斜面抹上油,让它非常滑,正方体和长方体也能滚得块。
三:教后反思
反思之一:小学生的创新萌芽是极其稚嫩的,有时是不经意的流露,有时是从错误或怪异的答案中体现出来,更多的则是在自由自在的空间发挥出来的。如果我们仍然把所谓的“师道尊严”高高挂起,把学生框定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灌输知识,对学生中存在的与师不同、与师思路不合的想法一概予以否定,而不是恰当地引导,那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所以,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面对诸多形形色色的“节外生枝”,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时间,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说不定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由此而诞生。
反思之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答案往往是唯一的,批阅数学考卷往往有一份标准答案。但在想象丰富的小学生头脑里,一些成人认为不正确、不合适的答案,小学生是认可的,而且理由十足,说的头头是道。今年我市二年级数学考卷中有这样一个题:书包大约重()。一个小学生便填上(1千克),批卷老师判错。因为即使是现在的幼儿园小朋友,他的书包拎起来也不止2斤。过后我问那个孩子,为什么填上的仅仅是1千克?他说,人家只问书包的重量,没让你加上里面的书的重量。批卷的老师如果听了,不知他是否会重新去评判一下这道题的对错。“苏教版”的数学教材在这一点上体现的很好,一幅图可以列出好多的加减算式,只要学生说的内容和列的算式是一致的,那就正确。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应学会:不要以我们成人的经验来评判学生的对错,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
第二篇:节外生枝让课堂更加精彩
“节外生枝”让课堂更加精彩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课后评议,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是“节外生枝”,浪费时间;有的老师则认为讲了听了对学生也有提高。
像这些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的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以至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实现。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达成的往往是预期的认知目标,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己经有所超越,所以根据现在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这样的课应该得到肯定。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中,“节外生枝”是完全正常的。就像我们平时上网,本来很明确的想好要去查资料的,可是没查到,反而被有时会被一些无关的信息资料所吸引,而这些所谓的“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何况,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能在短时间里学好的,而是靠平时一点一滴,长期慢慢积累的的过程。如果学语文只是读教科书,学生就不可能得到语文素养多方面的发展。虽然说语文教学具有功利性,但不要太急功近利,让学生偶尔放飞一下心情,有什么不好?因此我觉得适度的随机拓展,正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要避免那种过度发挥,这是需要注意的。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课堂出现的“节外生枝”呢,我觉得我们老师在课堂内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别人的认知,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做出符合实际的学生情况调查分析。如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他在为学生上作文课前,就要把所有学生的作文逐一阅读,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同时,他还通过和家长、学生聊天了解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家庭教育背景等相关信息,最后才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设计。上课时,也不拘泥于教案,关住学生的一举一动,作出适时调整,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二、捕捉课堂生成,珍视独特感受
小孩子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当他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在《北京亮起来了》这堂课中,学生就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在分析“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时,立刻就有学生要求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展现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学生给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就如泉水喷涌而出;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成例子。看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此时的我们要化作一名忠实的听众,只有在学生说不清楚,或思维不够深入时“理一理”,“引一引”。更多的精彩还是应该留给学生。如果当时我们怕“乱”、怕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怕学生“节外生枝”而制止他们跳跃的思维,那必将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主地读、说,让学生自已诠释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他们。当然,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们是想急于表现,急于交流的,我真切地感受到面对孩子们的想法和体验,你只有真正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你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三、适度拓展、落实语言训练 第一、正确把握好拓展的度。有人会说语文教学如果太过超越文本是对语文的不负责任。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关键是在一个“度“字的把握上。“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文本毕竟是薄的,含量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适度地拓展文本,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与丰富,是引领学生更稳健地步入语文学习途径。超越适度,但我认为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度:
“超越点”应从文本中挖掘,要能不偏不倚,不随意“戴高帽”、贴“政治标签”;
“超越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随意拔高要求;
“超越点”应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化,应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最后应又回归到文本的整体学习上。
第二、文本的教育价值不仅仅是人文精神,还有语言价值。语言训练要落实到位,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语言范式、语言特点;语言练习到位的话,在操练中就能深化主题意义。要引导学生善于把人家智慧的火花变成自己的能量。
第三,课堂教学的有效取决于正确、简洁、集中的教学目标,取决于适宜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比较充分的学生学习、练习的时空。“目标刻在钢板上,方法写在沙滩上”,如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用到齐读的方法,其实齐读会掩盖很多问题,因为个性必定服从共性。最好让学生多尝试个别读,一个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课堂千变万化,有着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作很多方面的努力,但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作出正确而巧妙的处理。一个具有厚实底蕴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会在生成的课堂中运用实践智慧,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到底,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复杂应对情况,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扎实的专业文化水平。因此我们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充分地课前准备,相应地做出正确而巧妙的处理,让这些“节外生枝”成为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
最后,请允许我以萧伯纳的一句话作结并与各位语文教师同勉:“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我想我想只要我们老师多思考、摸索、并相互学习,任何教学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第三篇:让课堂中的“节外生枝”变的“枝繁叶茂”
让课堂中的“节外生枝”变的“枝繁叶茂”
周雯雯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个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学生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也是一种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也都是有效的课堂资源。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使学生敢于发言。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课堂,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有研究表明:同一教学班中,语文与数学、外语学科的来自于学生的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比为25:3:1。语文课程的这一资源特点,使课堂中随时可能邂逅种种意外的“节外生枝”。我们教师无法设防,也没有必要设防。
在我与学生的一堂作文课当中,有这样一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赏析片段三,说出片段中表现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我的本意是让学生体会文中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学生在自主交流后,有一位男生举手,于是我便请他起来谈谈他的看法,令我没想到的是,该生做了这样的回答:“我认为片段中史进说的这句话“直甚么,要哥哥还!”和他的动作: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表现出了他的性格豪爽。”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首先给予了肯定,然后我又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位同学很会拓展,本来分析鲁达,没想到捎带也将史进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紧接着另一位同学又举手示意,于是我便让他起来回答,没想到的是他也将史进进行了补充分析,因为当时正在录像,学生的回答和我的课前预设完全不一样,虽说当时内心有点紧张,但我还是将这两位学生可以说是“节外生枝”的回答进行了拓展,不仅最后回到了原来的预设问题上,而且,课堂气氛也由刚开始的紧张变为了轻松活跃。
在这堂作文课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正确对待课堂中的“节外生枝”、衍生精彩,要做到:
一要尊重学生。我们要保持豁达、平和的心境,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便否定学生的回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表现、发展。
二要积累自己的教学机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专业知识的深度、教育教学的能力,培养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和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所以,我们不仅应欢迎旁逸斜出的“节外生枝”,开发出课堂资源的亮点;更要使之 “枝繁叶茂”,享受教学的精彩和快乐。
第四篇:这样的节外生枝该如何处理
这样的“节外生枝”该如何处理?
江阴市西郊实验小学 蒋新娅
教学片断描述:
上《千克的认识》这天,我早早来到了学校,为了做课前准备。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还带了家里的体重秤。我自认为一切就绪,学生又一定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便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前面半节课进展顺利,一切按照预设进行:
(一)认识台秤。先通过比较一袋薯片和一袋味精的争论,引出称一称的需要。然后介绍台秤,并学会读台秤所称物体的质量。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黄豆等,6个约重1千克的苹果等,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接着让学生举例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间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只有两个事先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天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小杨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小杨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了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现在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大叶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后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己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己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个小扬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大叶的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管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呀……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大叶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地一拍,“要笑,是吧。请他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不过,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致,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反思: 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大叶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己的勃然大怒,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
一、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可以调节气氛,又让其他人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己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大叶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二、灵活变更预设
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是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道德的。(我的弦外之音应该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己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首先人的体重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讨论,选择对象,测量有关数据。最后得出计算人的标准体重一般公式。通过上面的活动悟出:任何一种物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范围,即它们的“标准体重”。接着出示:
1、连一连
一头牛 200千克 一个梨 9千克
小明 35千克 一个西瓜 50克 一只鸡 1千克 一袋大米 50千 克 通过上面例子让学生比较,初步明白这些物品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范围,为积极参与下一题竞猜物品的质量提供依据。
2、谁是竞猜小能手。(事先在卡纸上画各种食品和动物)游戏开始,我宣布竞猜规则:竞猜者要说出此物品最重和最轻是多少,由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裁判,优胜者拿走该物品。(卡片)
如:一个西瓜重(),要求学生说出,最小的西瓜可能是多少千克,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千克。
这样的设计由开始的节外生枝,到最后学生积极参与竞猜物品的质量。也许可以掀起一个高潮。
在另一个班上课前,我事先称了几个体重比较标准的同学,准备实施两种方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根本没有出现上面的情况,猜体重的游戏开展的热火朝天。把我带来体重秤派上用场,用来验证他们猜测结果。最后有的猜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的质量。正是我原本所期待的结果。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老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能力,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教师根据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师生合奏一首激情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籍,留下无奈和遗憾。
第五篇:对话文本,让课堂节外生枝(修改稿)
对话文本,让课堂节外生枝
回浦实验小学 项月琴
《新课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立足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几种对话形式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充分参与阅读的前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
因此,教师在课前走进文本,与文本充分对话,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起一座“ 桥梁 ”,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现在,我结合刚才两节课,跟大家一起探讨以下:
一、以文本为主,实施对话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此种本领不能空练,故令阅读课本而练之。”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怎样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
1、搜集材料,全面把握
教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疑难处查阅、搜集相关材料,或理解或补充,力求对教材的把握更全面。比如:徐莉莉老师,为了让学生对风筝有更全面的了解,出示风筝的图片,还找了有关风筝的资料。周老师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秋之声,找了很多其他秋天里美妙的声音。
2、感悟文本,有效训练
教师要带头全面、细致、深入地感悟文本。采取什么朗读方式、训练的层次、关键词句的内涵等,都要充分考虑。徐莉莉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放风筝的快乐。纵观整个课堂,发现周老师的课堂,训练形式也很多样,体现在以下几个板块:诵诵秋之声;(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演演)说说秋之声;写写秋之声等。指导孩子们朗读训练非常多。(1)课题的朗读指导:第二个‚轻‛要读轻声,中间逗号要停顿。(2)指名读,当学生读得不够到位时,周老师就范读,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读,读中表演,走进学生的心里。在训练环节的设计上,目标明确,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做到了扎扎实实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参与,并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学生在书写、朗读、课堂发言等方面得到有 效训练。
3、创设情境,融入文本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和力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徐莉莉老师,在课的开始直奔课题,展示各种各样的风筝,把孩子们的兴趣马上点燃。接着,徐老师又说:‚是啊,风筝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它还有自己的小秘密呢!请同学们默读资料袋的内容,说说你了解到的小秘密。‛过渡非常自然。(但同学们,我们都放过风筝,风筝哪有那么容易就飞起来?(看视频)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孩子们不一定都放过。你可以让孩子们先说说自己是怎么放的。然后再出示下面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而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感受里面的动词:‚一紧一松、凌空而起‛ 再播放视频,再次体会。)
周老师在课的导入时,是这样激发:‚同学们,秋姑娘已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看到了她的五彩缤纷,问到了她的瓜果飘香,触到了她的清凉。这节课,我们走进秋天,去听听秋天里美妙动听的声音。‛周老师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美丽怡人的情境,学生很就迫不及待地要走进秋天里。所以,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充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二、以学法为领,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通过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自己去开展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1、把握时机,渗透方法。
有效对话应以引导为保证。在指导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学习中碰到困难的地方或教材中的难点,学生想说又不能说清的地方适当点拔或讲解。点拨要适时,抓住最佳时机,点拨在学生失误时,犹疑困惑时,课文关键处,以小见大处,平中见奇处等。徐老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让学生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我们‛放风筝时的快乐,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用 圆圈圈出相关词语。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理解‚歇‛这个词时,让孩子们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千呼万唤‛怎么理解?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
周老师在教了第一小节诗以后,告诉孩子们:诗中把大树、黄叶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唰唰,是落叶的声音,但在作者的心里,是它和大树告别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难舍难分的留恋之情。这就为下面的仿写埋下伏笔,是写法的指导。
2、保证时间,有效对话。
对话要有效,首先得有时间保证。既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还要有充分的对话交流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这一点可以和预习相结合,让学生凭借教材这一例子,反复阅读,学着写一写批注,逐步训练个性化阅读,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周老师在‚说说秋的声音‛这个环节时,她没有很急促地让孩子们马上说,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一、二两小节诗的相同之处。然后,让他们再说一说。给孩子们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写写秋的声音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有机会成为小诗人。
3、以读为本,提高效率。
有效对话应以读为基础。精读课文的片断,我们引导自主阅读;抓关键词句探究;学生品词析句;引导深入理解;教师抓住时机,相机指导朗读跟进。徐老师和周老师的课堂上都是书生琅琅。徐老师让孩子们在朗读中,体会放风筝的最大快乐。周老师先让学生听听秋之声音,然后抓住几个关键词句,让孩子们在反复的品读中,感悟秋之声的美妙。特别是教第三节的诗歌时,周老师让孩子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抓住‚叮咛‛这个词,让孩子们读出那暖暖的关爱,和依依的留恋之情。
要保证精读的效果,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除了方式多样、层次分明之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通过比较,反复读,凭借语言文字的“形”,读出语言文字的“味”,传达出作者蕴含的情。
4、读写结合,加强练笔。
提高对话的能力。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作文能力薄弱的现状,立 足课堂寻求对策刻不容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适合练笔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画面想象、场景描写、作品感受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徐老师在孩子们理解‚千呼万唤‛之后,就让他们动笔写写,同时还渗透了说的三种提示语。徐老师在让学生理解‚千呼万唤‛时,是这样说的‚千呼万唤‛怎么理解?是否可以直接说:‚千呼万唤‛呼什么,唤什么?
我们千呼万唤着:
‚____________‛一个小女孩直直地盯着远去的风筝。
‚_________‛一个男孩急得直跺脚,‚_______。‛
还有一个男孩边追着风筝,边喊:‚_____________。‛
可是不管我们怎么呼喊,风筝还是越飘越远……
周老师,在孩子们充分感悟文本,领会文中之情以后,让孩子们说说还有哪些秋的声音。孩子们说了之后,周老师又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周老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二两小节的诗的形式,改写第三小节的诗歌,做到了学以致用。最后当当小诗人。来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此时,孩子们的情感是建立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之上的,水到渠成!
三、以激情为源,和谐对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课堂的生命力,提高课堂阅读效率,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富有激情,点亮思维
在阅读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富有激情,以自己的激情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应当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达到的基本素养。有激情的老师每天都是新的,而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眼睛都是发亮的。如周彩娣老师,(1)在课前热身运动的时候,是这样描述的:‚秋雨就像一把钥匙,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 身边,我们看到了她,闻到了她,触到了她,听到了她。‛很快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2)孩子们学习字词之后,周老师又是这样引导的:‚刚才,我们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让孩子们很乐意去读读课文,走进文本。(3)让我们走进这丰收的田野,让我 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叮咛,这样的喜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节小诗。(4)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呢?快把耳朵、心和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还会在哪里呢?……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话语。这些话语多么贴近孩子,贴近课堂。激情给学生带来的是不断的关注,积极的思考,丰富的体验以及深刻的认识。有激情课堂才是生动的。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
2、互相欣赏,培养自信
“亲其师,信其道。”有效对话应以尊重为前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式与每个学生交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师生对话中做到互相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孩子们读完第三小节后,周老师说:‚读得这么好,我也想来读读,我们合作吧‛孩子们听了之后,肯定是自信满满。孩子们写了小诗之后,周老师又是这样鼓励的:‘’
3、认真倾听,善于评价
教育经验证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一言一行,直接鼓励着或打击着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在教师这些随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和评价。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迅速发现学生展示阅读体验时的闪光处与不足,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训练,提高学习能力。点评的重点是在朗读指导和发表见解中,评价要及时、到位。
(1)同学们真会听,尽管秋天的脚步轻轻,我们还是听到了这么多丰富而美妙的声音。
(2)指导读词语‚唰唰,唰唰‛时,周老师说:‚我们读这个象声词时轻一点,就更好听了‛孩子们听后,比之前更好了。
(3)孩子们写了小诗之后,周老师把它做成小绣球,这无意中是对他们的肯定,让他们有种成就感。
四、以话题为点,拓展对话。
由于有教师、学生与文本课前的对话,因此在让学生围绕对话主题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体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
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有价值的话题具有适当的深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设计),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问题准确了,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性增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偏离也就不会再出现了。徐老师整节课都围绕‚放风筝‛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放风筝的快乐。话题集中有效,指向性明确。(课文学到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这节课孩子们根本没有去感受做风筝的快乐。)
周老师引导孩子们读课文时,给学生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思考,你在诗中听到了谁的声音。再如周老师,让孩子品味‚叮咛‛这个词时,周老师先让孩子们说一说它的近义词来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再问学生:‚你们得到过谁的叮咛?‛在孩子们体会的基础上,老师追问:‚这些叮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是关心,有的说是关爱,有的说感受到了温暖……这些都有效地激起了孩子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所以学生阅读的结果往往会带上学生强烈的主观色彩。而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课堂合唱的“多声部”。即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确实是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讨,让师生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品位进入语言文字训练的更高境界,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节外生枝,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