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2:1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

第一篇: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

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

陈声容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南京,江苏210001)

确保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无损于患者为先”。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卫生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护士条例》的颁布,人们在关注护士地位、待遇及护理质量对患者疗效和疾病恢复的影响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护理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护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士自主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培养护士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职业过程中不允许可承受范围之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安全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

一、目前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护士缺乏护理伦理与法律观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长期的医院护理工作中发现,护士在院校或职业培训中不注重护理伦理及法律思维的培养,使得护理人员只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忽视了伦理及法律意识。如,护理人员在交接班的过程中,不注意患者的心理是否能够接受,直接将患者的身体暴露在其他人面前,这使得病患的隐私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有些护理人员在公共场合大谈患者的某些隐私,患者的保密权同样受到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忽略了有关证据的保护和管理等。这是一真实案例:某大医院护士小张,聪明、热情、乐于助人。一天,邻居大妈一早来敲门说老伴病了,昨天去医院看病后,是支气管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是老伴不想住院,于是医生就开了3天的抗生素在门诊治疗,但是两人的年纪都大了,来回跑医院腿脚不方便,想到小张是医院的护士,又是邻居,便来求小张给打针。小张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之后,她来到大妈家看了一下病历,是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液,而且昨天在门诊已经做过过敏试验,并且输过了一次,今天是第二次,便按照常规给老人打了针。但万没想到灾难就此临头了,上午9点,小张接到大妈电话,哭着说,大爷在小张走后不久,感到胸闷气短,不舒服,但大妈并没注意。又过了一小时,大爷突然面色青紫,浑身抽搐,大妈吓坏了,急忙拨打了120,救护车将他们送进医院,但已经回天无术。小张听后非常震惊也十分悲痛,但是更让她意外的是大妈竟然为此一纸诉状将小张告上了法庭,最后小张败诉,不仅被开除了公职,还终身吊销护士执照。在这一案例中,小张违背了护理伦理中的自主原则和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是尊重患者自己做决定的原则,其前提是知情同意,也就是指患者被告知,在知道事情真相后,自愿同意或应许给与某些检查、治疗手术或实验。不伤害原则是指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凡是在医疗、护理上是必须的或者属于适应症范围的,按照规范和法规要求所实施的治疗护理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导致小张这样结果的原因是:静脉输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严密观察的过程,因为此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小张作为护士应该清楚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或迟发过敏反应,患者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危及生命。但小张在操作之前并没有[ 1]

向两位老人解释清楚,他们只想在家输液方便,不知道存在风险。因此,小张没有做到知情告知,也没有留在现场观察,在这一前提下,她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注定对患者是一种伤害。其次,从法律方面,《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都是在一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护士义务履行需要医疗卫生机构直接进行监督。小张的执业范围是医院内,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家庭病房、社区护理。因此,她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本案中,小张由于没有遵循法律规范,擅自在医疗机构外执业,才酿成了悲剧,也伤害了自己。当然,情理上可以理解也被同情,但毕竟触犯了法律,没有挽回余地。

2、专业素质影响

2.1护理技术不够熟练、操作不够规范。专业技术关系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事实上,确实有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危重患者应急救治能力不足等,导致了患者及他们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这与护士自身缺少学习有关,也与医院在护理培养经费投入上远低于医疗投入有一定关系。护士外出学习及进修的机会就更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不够,缺乏全科护理知识。如产科护士由于缺乏内科、急诊及危重症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缺乏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护理经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产科以外的合并症观察不到位或不够重视,导致产前、产时、产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及紧急情况的处理结果不理想。又如,操作不规范,分娩时保护会阴方法不当,手法过紧、过松或手法错误,直接造成会阴裂伤或侧切伤口延长延深,甚至3度裂伤的事故;疏大意、纱布填塞后忘取出,留下后患;无菌操作不严谨,增加了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率等。

2.2护患沟通欠缺。有效的沟通在有效的护理措施中至关重要,当患者不能讲话或不愿说话时,沟通困难就产生了。如果护士没有接受沟通的培训,困难就更大了。护患沟通在护理实施和护理质量中起决定性作用,当沟通不好时,护士和患者都感到担心和受挫甚至压抑。如,一些癌症病人,家属要求对病情保密,但护士和病人交流时不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将病情透露,导致病人较大情绪波动;护士对病人提出的问题,随意说不知道,而未及时与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沟通,帮助解决,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从而导致医疗纠纷。

3、患者的因素

当前医患关系不是非常理想。患者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维权意识增强,媒体对医疗案例负面的报道越来越多,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很多患者对护理人员,甚至对医护人员持怀疑态度,在配合上并不尽如人意,造成了不安全的隐患。患者对医疗给予过大希望,对治愈的期望值有些过高,当得到的回复不能满足期望时,往往会发生矛盾,产生医患之间纠纷,对护理安全及护士自身安全形成威胁,影响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如,患者年龄较大,存在跌倒的可能,特别是年老体弱、糖尿病、肾病患者,视力严重减退,或者是营养不良,拒绝帮助者,跌倒概率高;慢性病老年患者,医从性差,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差,在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随意性及盲目性,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不能及时的得到治疗;有的患者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比较弱,加之不能对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并进一步对护士的护理工作产生怀疑;一些孕产妇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够严格遵守和配合,经常请假甚至私自离院外出,结果导致不慎摔伤,胎膜早破和胎盘早剥等状况,不得不进行急诊剖宫产,或者是产后又出现了大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这些情况常常造成医疗纠纷。

4.环境方面的原因:医院工作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影响护士的操作,改变护理过程,影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

4.1基础设施及分布:在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及其他方面的分布是否科学。如,室内光线、室内电线插座的设置、地面是否防滑等都会给护理工作的执行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

4.2环境方面的污染:环境消毒不严格,从而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噪音大,噪音作为公害已成为社会问题,对患病休养的人尤为重要。一些人为的噪音如:护理车、治疗车、饭车的车轮过响、高跟鞋声、电话铃声、医护人员大声谈笑等不仅影响患者休息、声音刺激造成不适,还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修养和医院管理产生怀疑,埋下护理安全隐患;不良气味,如尿、便的气味、化脓伤口的气味、疾病引起的分泌物的气味、腐败的食物、不洁身体的气味等,如没有及时处理,引发患者不满。

5、管理方面的原因:

5.1缺乏专门的护理安全管理机构。很多国家设有专职机构,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如澳大利亚成立的“医疗安全与质量委员会”,美国退役军人卫生管理局成立的国家患者安全中心(NCPS)等,我国的护理安全工作多由护理部和各科室护士长监督管理,缺乏专职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3]。

5.2 缺乏科学管理系统及护理安全管理路径。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差错、不良事件等,往往首先是找护士自身的责任,给与处罚等,较少去找管理系统出现的问题,管理路径是否合理等。

5.3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直接护理时间的研究不够。绝大多数医院不能够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床护比来配备护士,认为增加了成本。有些过于教条的按床护比而没有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特异性,没有根据直接护理时间来配备护士,导致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够,超负荷工作,疲于应付。特别是在病患要求更多的护理措施时,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精神不济,难以专注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使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出现,给患者带来不舒服感。

二、管理措施探讨

1、强化护士的伦理及法律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保障患者及护士的权益,护士的相关伦理及法律的学习从高校就要重视起,让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就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转变护理伦理学学科观念,正确定位,指导护生理解职业道德,熟悉现环境下的护理学科的道德环境,并向其传授如何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中辨别出道德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其次,优化课程结构,调整伦理学教学内容,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伦理问题带入课堂.如器官移植、人工授精、试管婴儿、捐精、捐卵等,增加师生互动,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结合讲解临床护理伦理难题的实例,让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课程产生兴趣[5-6][4]。加强护理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学队伍还不

[7]够成熟,授课教师未接触过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学问题,或者认识不深刻,从而可能影响授课质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至关重要。

最后,加强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及法学的再教育。面对走上工作岗位的临床护士,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开展护理伦理学再教育是避免护理差错的重要举措之一。一线工作的护士会直接面对医护、护患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各种伦理学问题。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伦理学教学,邀请护士楷模及法律界的老师授课,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也能更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发生,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白违反法律的后果,懂得自己该怎么做,并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人性化服务,最终使患者受益。

2、强化护士专业技术及专科技术培训,沟通交流培训。[8]

医院统一安排,对所有新入职的护士进行准入培训,要求新护士必须掌握核心护理制度,在1年时间内,完成24项基本技术的操作考核。在定科前进行主要科室轮转,使护士对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护理知识和操作都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各专科护士有具体培训计划,并通过考核后上岗。对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定期进行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新药品、新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各专科的护理理论和技能,做到操作技能专业化、规范化。所有护士进行突发事件的风险预案培训及考核,训练护士对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定期送不同等级的护士去国内外交流,带回各地的先进经验,实时的融入自己护理工作中。

组织沟通培训。在护理工作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各专科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常见病的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护士根据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的给病人介绍。训练护士在进行操作前,必须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预后,并予签字确认,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聘请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并传授与病人及家属交流的技巧。在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3、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

3.1.APN 排班模式班次合理,人力资源合理应用。我院现在实行的APN排班模式,人员分配上白天多、夜班少,各班工作量均衡,人员结构合理,新老搭配,优势互补。年长护士专业水平高,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验丰富判断准确,抢救技术全面熟练,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效降低了医疗护理纠纷。同时利于传帮带工作,减轻年轻护士的压力,促进其成长。APN 排班护士上班时间集中,缩短交接班次数和时间,减少交接班遗漏等误差,由以往一天交班6次变为3次交班,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无缝隙以及患者病情观察处理的连续性,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3.2 加强直接护理时间的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切实落实护士编制,保证护理安全。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种,病人所需护理时间的不同,合理配备的护士人数,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完成,取得病人满意。

4、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护理安全委员会,使安全工作职有所属, 提高管理效益。

护理安全委员会采用分层管理方式, 领导机构由护理部人员组成, 负责组织协调, 并提供政策支持。实施机构由各科护士长组成, 直接领导安全工作的执行。执行机构则由各科室部分护士直接参与, 全面负责安全监督工作。护理安全委员会结合各科室情况, 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护理安全评估标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等制度, 使护理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注重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卡,包括药品、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技术及人员安全隐患排查、日常安全隐患排查等。各委员对其所在科室的护理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并及时向委员会上报安全工作情况。同时护理安全委员会定期组织委员对全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交叉评估、检查, 以保障患者安全,促进质量改进。

4.2运用科学管理系统,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路径。

4.2.1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目的在于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上报医疗护理安全事故, 营造合法化的安全事故上报氛围,构建高效的上报系统。不仅要及时上报已经造成伤害的事件, 还要上报暂时没有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建立上报系统的意义在于发现安全体系的薄弱环节, 而不是单纯的评价不良事件的危害。

4.2.2建立优先处理系统。通过分析上报事件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决定需要优先分析和改进的行为。

4.2.3 建立学习系统和责任系统。构建一个安全护理系统最大的挑战是改变理念: 从指责犯错误的个体到视错误为促进安全性的机会[ 9]

。在获取危险事件信息后, 安全管理人员分别从

学习和责任两大方面来综合分析事件。学习系统主要针对事件而言, 关注发生了什么, 发生的原因, 怎样做才能防止以后再次发生。而责任系统则是针对个人而言, 从本质上看这些人是否关注系统的安全问题, 能否胜任安全工作。学习系统和责任系统构成了完善的事件分析体系, 通过两者的互补作用, 使我们在不良事发生后, 并不仅关注谁犯了错误, 而是通过系统分析事件,最后达到提高护士警觉性, 消除护理安全系统疏漏, 不让类似事件再现的目的。护理安全管理路径一方面可以激发护士的自主参与性, 加强护士和管理者的沟通, 营造积极、公正的安全上报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规范化、系统化护理安全管理, 有助于管理者根据科学流程, 准确的解读上报信息,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兼顾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及时反馈, 合理处理, 从本质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 1] 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49.[2] 王霞,陶新陆,肖美莲.护士工作环境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3254.[3] 左月燃.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3): 191- 192.

[4]崔文香,裴莲花,李明今。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

(11):846-847。

[5] 刘沫,戴靖华.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需求及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 640 -641,692.

[6] 李敏燕,崔妙玲,陈飞. 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与思考[J]. 中华护理教育,2009,6(9): 422- 424.

[7] 张梅,王力.关于实习护生伦理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2008,22(10): 879 - 881.

[8] 孟利敏,刘波兰,许瑞.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再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 74 - 75.

[ 9] Julie J Mohr.Creatinga safe learningorganization.Frontiers of HealthServices Management, 2005, 22(1): 41-44.(本文作者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郑培红 周刚

摘要: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研究热点。当前的网络存在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攻击等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的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 而后介绍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 最后给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黑客;病毒

一、引言 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 联到一起, 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 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 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 我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 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在当今网络化的世界中, 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们使用的同时, 也使得网络很容易受到攻击, 计算机信息和资源也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 甚至是后果十分严重的攻击, 诸如数据被人窃取, 服务器不能提供服务等等。因此, 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此推动了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访问控制、面向对象系统的安全等各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蓬勃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由计算机系统和终端设备, 通过线路连接形成的, 实现了用户远程通信和资源的共享, 而且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扩展性。计算机网络化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互联网是通过TCP/IP 协议将各个不同地区及不同结构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网络形式。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流, 然而,网络的发展也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例如网络中使用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路由器等都会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 需要采取鉴别、数据加密、数字签名、防火墙等必需的安全机制和防护措施。

二、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 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因素很多, 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 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用户口令选择不慎, 用户将自己的口令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主动攻击, 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 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 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三是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 而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 经常出现的黑客攻击网络内部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大部分就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苦果。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特征

(一)网络安全先天脆弱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脆弱性是伴随计算机网络一同产生的, 换句话说, 安全系统脆弱是计算机网络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在网络建设中, 网络特性决定了不可能无条件、无限制的提高其安全性能。要使网络更方便快捷, 又要保证网络安全,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两难选择”, 而网络安全只能在“两难选择”所允许的范围中寻找支撑点。因此,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二)黑客攻击后果严重

近几年, 黑客猖狂肆虐, 四面出击, 使交通通讯网络中断, 军事指挥系统失灵, 电力供水系统瘫痪, 银行金融系统混乱--危及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安全与稳定, 在世界各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

(三)网络杀手集团化

目前, 网络杀手除了一般的黑客外, 还有一批具有高精尖技术的“专业杀手”, 更令人担忧的是出现了具有集团性质的“网络恐怖分子”甚至政府出面组织的“网络战”、“黑客战”, 其规模化、专业性和破坏程度都使其他黑客望尘莫及。可以说, 由政府组织的“网络战”、“黑客战”是当前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目前, 美国正开展用无线电方式、卫星辐射式注入方式、网络方式把病毒植入敌方计算机主机或各类传感器、网桥中的研究以伺机破坏敌方的武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高敏感的网络系统。另外, 为达到预定目的, 对出售给潜在敌手的计算机芯片进行暗中修改, 在CPU 中设置“芯片陷阱”, 可使美国通过因特网发布指令让敌方电脑停止工作, 以起到“定时炸弹”的作用。

(三)破坏手段多元化

目前,“网络恐怖分子”除了制造、传播病毒软件、设置“邮箱炸弹”, 更多的是采取借助工具软件对网络发动袭击, 令其瘫痪或者盗用一些大型研究机构的服务器, 使用“拒绝服务”程序, 如TFN 和与之相近的程序等, 指挥它们向目标网站传输远远超出其带宽容量的垃圾数据, 从而使其运行中断。多名黑客甚至可以借助同样的软件在不同的地点“集中火力”对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发起攻击。而且, 黑客们还可以把这些软件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互联网安装到别人的电脑上, 然后, 在电脑主人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借刀杀人”。总之, 影响网络安全的两大方面: 一是来自外部网络的安全问题。二是来自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 中国的网络发展非常迅速, 同时, 中国的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家权威部门曾对国内网站的安全系统进行测试, 发现不少单位的计算机系统都存在安全漏洞, 有些单位还非常严重, 随时可能被黑客入侵。当前, 世界各国对信息战十分重视, 假如我们的网络安全无法保证, 这势必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安全。因此, 从思想上提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健全管理制度

任何网站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 当前一些单位在急忙赶搭“网络快车”时, 只管好用, 不管安全, 这种短视必然带来严重的恶果, 与“网络恐怖分子”的较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高科技的较量, 是“硬碰硬”的较量。根据这一情况, 当前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狠抓日常管理制度的落实, 要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二是要加强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行业归口管理, 对这些人员要强化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建立人员管理档案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培训;三是要建立一支反黑客的“快速反应部队”, 同时加快加紧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系统管理员, 并尽快掌握那些关键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强化防范措施

一般来说,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 但目前最主要的因素是接受电子邮件和下载软件两种。下面就这两种方式谈谈基本的防范措施: 1 切实保护电子邮件的安全

第一, 要做好邮件帐户的安全防范。一定要保护好邮箱的密码。入网帐号与口令应该是需要保护的重中之重, 密码要取得有技巧、有难度, 密码最好能有多位数, 且数字与字母相间, 中间还可以允许用特殊符号。对于比较重要的邮件地址不要随便在网上暴露。第二, 将邮件信息加密处理。如使用A-LOCK, 在发送邮件之前对内容(复制到粘贴板上)进行加密。对方收到这种加密信件之后也必须用A-LOCK 来进行解密才能阅读信件。即使有人截获了邮件信息, 看到的也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第三, 防止邮件炸弹。下面介绍几种对付电子邮件炸弹的方法: ① 过滤电子邮件。凡可疑的E-MAIL 尽量不要开启: 如果怀疑信箱有炸弹, 可以用邮件程序的远程邮箱管理功能来过滤信件, 如国产的邮件程序Foxmail。在进行邮箱的远程管理时, 仔细检查邮件头信息, 如果发现有来历可疑的信件或符合邮件炸弹特征的信件, 可以直接把它从邮件服务器上删除。② 使用杀毒软件。一是邮件有附件的话, 不管是谁发过来的, 也不管其内容是什么(即使是文档, 也往往能成为病毒的潜伏场所, 像著名的Melissa), 都不要立即执行, 而是先存盘, 然后用杀毒软件检查一番, 以确保安全。二是注意目前网上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网站的名义, 让你接受他们通过邮件附件推给你的软件(多半是木马S 端), 并以种种借口要求你立即执行。对此, 凡是发过来的任何程序、甚至文档都应用杀毒软件检查一番。③ 使用转信功能。用户一般都有几个E-mail 地址。最好申请一个容量较大的邮箱作为收信信箱。对于其它各种信箱, 最好支持转信功能的, 并设置转信到大信箱。所有其它邮件地址的信件都会自动转寄到大信箱内, 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护信箱的作用。第四, 申请邮件数字签证。数字签证不但能够保护邮件的信息安全, 而且通过它可以确认信件的发送者。最后要注意对本地的已收发邮件进行相应的删除处理。2 切实保障下载软件的安全

对于网络软件, 需要指出的是: 一方面, 网上大多数的信息都是干净的, 但也确实有一部分受到“污染”, 尤其是黑客和“网络恐

怖分子”利用各种方法在网上扩散病毒、木马等以制造混乱, 而且手段十分狡猾、隐蔽, 很容易中了他们的圈套。另一方面, 由于因特网的迅捷与无所不在, 各式病毒、木马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我们对下载软件和接受的E-MAIL 决不可大意。下载软件时应该注意:第一, 下载软件应尽量选择客流大的专业站点。大型的专业站点, 资金雄厚, 技术成熟, 水平较高, 信誉较佳, 大都有专人维护,安全性能好, 提供的软件问题较少。相比之下, 那些小型的个人站点所提供的软件出问题的机率较高。第二, 从网上下载来软件要进行杀毒处理。对下载的任何软件, 不要立即使用,WORD 文档也不宜直接打开, 而应先用杀毒软件检测一番, 进行杀毒处理。杀毒软件应当始终保持最新版本, 最好每月升级一次。第三, 防止染上“木马”。一旦染上木马后, 它就会给你的Windows 留下后门, 秘密监视网络信息, 一旦发现远方控制指令, 就会秘密地予以回应, 可以让远方的控制者掌握对机器的完全控制权。此后在你完全不知的情况下, 远方的侵入者可以随时在因特网上无限制地访问你的计算机, 因此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最简便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避免启动服务器端(S 端)。消除木马的具体操作是, 首先拜访注册表, 获取木马的装入信息, 找出S 端程序放于何处。然后先将注册表中的木马配置键删掉, 重新启动计算机, 再将程序也删掉。21 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 网络安全技术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 信息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需要网络安全技术的有力保障, 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我国, 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 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我们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防火墙技术发展之路, 以超常规的思路和超常规的措施, 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才能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 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三篇:护理管理目标分析[推荐]

产科2012年护理管理目标落实情况分析

按照医院2011年工作计划的总体思路,以创优质护理服务未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护理管理目标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

(一)达标完成的项目:

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每班有检查并有记录。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科室按照护理部制定标准每月开展自查并有活动记录。

4、病区健康教育覆盖率96%。

5、一年内住院病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6、输血、输液反液及注射感染率0%;

7、褥疮发生次数(除不可避免外)0次/年;

8、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9、每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10、危重病人、意识不清、输血等病人建立腕带制度,正确识别患者。

11、严格执行特殊药品(毒、麻、精、放射性)使用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存放有明显标识。

12、建立患者意外事件、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

13、每季度组织护理安全学习一次。

14、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培训或演练,护理人员知晓率90%。

15、科室每月组织护理查房1次和业务学习2次,参与率97%。

16、每月组织操作培训一次,并考核其通过率100%。

17、在岗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半年1次,参与率≥98%,达标率100%。

18、一年内护理过失投诉0起,无护理服务态度投诉。

(二)未达标的项目:

1、危重病人合格率94%。

2、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3%;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93%。未达标主要表现在:

(1)危重病人护理的落实情况欠佳:主要表现在,床单位不够整洁,产后及术后出血量,观察欠到位,个别管道标识模糊不清,管道护理不到位。

(2)护理文件书写欠规范:体温单上偶尔见到蓝黑钢笔填写楣栏,填写护理记录单有刮痕,护理记录单上偶尔见到有助理护士的签名,没有带教护士的签名及签名字迹潦草,护理记录单上少部分记录病情不详,交代不清,过于简单,有的则过于繁琐,没有实时记录。(3)个别助产士外科洗手揉搓时间不够,未干燥,未到达消毒效果。原因分析:

(1)护士素质、书写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书写有照抄医生的病程记录的现象。

(2)护士忽视晨间护理,过于形式化,危重病人的护理不够到位有依赖家属的现象。

(3)组长对质控工作不到位,未能起到主导作用。(4)新护士的专科知识缺乏未能应变病人提出的疑问。(5)助产士对手卫生意识不强,没有按要求进行外科洗手。整改措施:

(1)落实核心制度及护理人员职责,完善重点病人安全质控。(2)加强培训,个别谈话,组长、护士长加强护理文书质控。(3)加强护士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急救技术、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特别是对新护士的培训。(4)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的质控和督促。

(5)加强洗手培训,讲解手卫生重要性,提高助产士、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

第四篇:供应链管理 ---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摘要

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与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物流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牛鞭效应产生的需求不确定性;二是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决策的正确性;三是降低了供应链成本,提高了运作效率。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供应链物流基础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和智能信息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研究状况,并对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安全] [物流] 1 供应链物流基础信息系统

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和竞争力的基础是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信息交换、传输和共享来增强整体协同性。供应链成员企业利用现代识别技术进行信息采集,通过信息技术转换格式,运用标准协议进行信息交换,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交换、共享信息。

1.1 信息采集

要想提高供应链的管理绩效,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必须从基础的信息采集技术入手,进而改善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模式。信息采集依赖于条码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而条码和电子标签的标准化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基础。美国超级市场委员建立了 UPC 条码系统,并全面实现了该码制的标准化。自动识别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降低了信息采集差错率,而且极大的提高了供应链管理水平。张斌[1]提出了在仓储信息采集、分拣信息采集、销售信息采集等方面利用 RFID 系统,设置一定数量发射器和接收器,利用接收器扫描货物上的电子标签,然后将阅读的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中。当商品出库时,利用发射器扫描电子标签,对已存储的货物信息进行更新。闫正龙[2]等从供应链车辆、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利用 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 GIS 地理信息系统跟踪车辆和货物信息,实时更新计算机数据库,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管理,从而协同进行供应链管理。

1.2 信息传输与交换

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和网络传输协议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进行传递,从而辅助供应链成员企业进行协同决策,为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提供支持。供应链成员企业采用各异的信息系统,对于供应链间异构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主要运用 EDI 方式、XML 方式、SOAP 方式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转换,即采用统一的中间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交换。EDI 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协同合作的系统媒介,用于供应链集成的信息交换。

王晓平[3]研究了企业基于 ebXML 规范对信息进行统一存储,供应链成员可以通过对 ebXML 数据库进行查询来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交换。聂瑞华[4]在基于 Web Service 技术的综合物流模型中指出供应链企业间利用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刘广志[5]研究了从物流信息、交换需求、交换软件设计三个方面对物流信息交换的中间件 LIEM。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信息接收方可以根据信息发送方的数据格式设置一个数据转换的翻译软件,将接收的数据解析成自己的格式。再生成对方需要的格式进行发送,从而可以直接实现供应链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1.3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成员企业协作的前提,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不仅有助于供应链成员企业间信息的透明,而且有助于整个供应链相互协作,减少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和竞争力。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YU[6]研究了供应链成员企业间三种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即分散控制模式、协调控制模式和集中控制模式,这三种模式主要应用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信息共享。LEE[7]等提出了节点之间

信息传递结构的信息共享模式,并总结出了信息传递模型、信息中心模型和第三方模型。提出一种由供应链企业的一方来接收整条供应链的信息,并将其存入一个数据库中进行维护,以提供给整个供应链成员企业共享的第三方模式,这种信息共享模式更有利于集中决策,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马士华[8]等研究了基于时间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提出了支持协同决策的信息共享模式,该模式引入了时间竞争的概念,供应链各个成员通过核心企业的统一的商务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如图 1),该模式满足了三种不同的信息需求。

图 1 支持协同决策的信息共享结构模型

2.供应链物流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供应链物流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是辅助供应链成员企业利

用数据、模型和知识,来进行的一种结构化的和半结构化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它是由供应链基础信息系统发展而来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为供应链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等,利用各种信息和分析工具,帮助供应链成员企业提高决策水平,进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2.1 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在供应链物流基础信息系统之上,信息共享内容越来越多,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朱杰[9]认为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数据仓库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净化、集成及大量的随机查询,建立联机数据立方体,通过分析技术,生成不同粒度的汇总数据,以帮助供应链决策者进行协同决策。郑直文[10]构建了物流信息决策过程模式,通过对供应链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利用 OLAP技术联机分析,并利用多维数据集和数据集合技术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同时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数据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如图 2)。

陈京民[11]指出在数据仓库的应用中,OLAP 作为数据前端展示工具,与数据挖掘工具,专家系统和知识发现技术等配合使用,增强了供应链分析决策能力。供应链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以数据挖掘与联机分析处理为工具从源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集成与转换,提供面向全局的数据视图。从多种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性的存取,进而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 技术三者之间内在联系和互补构成的供应链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构架,展示了信息的本质,相互结合共同支持决 策。

2.2 基于知识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供应链知识决策支持系统收集、处理、分享供应链的全部知识,增强供应链上各决策主体间的沟通效率,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彭晨[12]在分析供应链中知识流程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网链的供应链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知识网链中的知识能够不断更新,实现知识的滚动优化。建立在供应链知识网链基础之上的决策过程,不仅能提高供应链决策者的知识完善度,而且不断产生新的知识要求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自适应过程,从而为供应链的理性决策和综合竞争能力以及双赢效果提供了知识支持。李惠杰[13]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提高供应链各决策主体的知识共享和利用程度,将供应链中的知识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融合,加强沟通,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实现供应链各个决策主体的整体效率最优。

2.3 基于模型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供应链模型仓库,是将供应链的知识积累以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Chen[14]提出了在传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加入定性分析辅助决策模型库,这种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能够为供应链决策主体进行辅助决策,但是由于其模型库是固定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周晓庆[15]等构建了以集成数据仓库、知识仓库和模型仓库为底部架构的供应链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如图 3 所示),这种模型可以随时更新知识库,并且通过模型管理系统对模型进行管理及学习,使得模型库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了供应链决策主体决策的有效性和智能性,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3.供应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

随着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物流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及供应链协同合作的紧密性进一步提高,物流信息系统进入了智能信息系统阶段。物流智能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对供应链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供应链系统运行控制、日常决策和战略决策高效准确的提供支持,使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了学习、推理判断、自动解决物流运作问题的智能化特征,能够高效、安全地处理复杂问题,从而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从系统建模、系统分析与评价、系统优化三个方面研究供应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

3.1 供应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建模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利用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推理和自主决策能力的多智能体信息系统(multi-agent system)来进行模拟、优化、实施、控制供应链的运行,已经成为研究和实施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方法之一[16]。Swaminathan[17]等人认为基于多智能体的仿真模型是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支持决策工具,能够为供应链决策者评价运行效率,以及进行 what-if分析,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Willian[18]等利用多智能主体系统进行供应商和销售商的选择,从而确定最优的供应链运作形态。智能体信息系统可以设计成供应链系统信息交流与业务交流的中介,通过黑板模型[19]作为信息通信工具,实现供应链信息系统之间的动态集成[20]。这种形式便于引入优化机制,进而改善供应链性能。Elizabeth[21]提出为了满足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互动、分布式的应用可以采用角色建模的方法构建供应链信息系统,罗文波[2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 RRCs[23](Role Responsi-bility cards)表示每个智能体所包含的角色及责任的方式(见表1)来建立多智能体系统,使之彼此交互,共同完成供应链智能体的系统功能。表 1

供应链多智能体角色职责卡

王雯[24]等在供应链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动力学(SD)与多 Agent 系统(MAS)单独建模的优缺点,引出了混合建模,提出了基于 MAS 和 SD 的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信息系统的混合建模方法。同时分别论述了 MAS 与 SD 在混合模型中的应用范围,解决了两者建模方法集成的关键技术。并运用实例对 MAS 与 SD的混合建模进行了论证Schieritz[25]同样指出用 MAS 来构建动态供应链的结构,用 SD 对 Agent 的内部决策进行建模,并用SD 模拟了 Agent 的订购与评价模块,而且实现了在 Repast 和Vensim平台下供应链信息系统仿真模型。Petri 网由 Carl Adam Petri 提出描述异步的、并发的计算机系统并可以进行信息处理的系统模型。王冬冬[26]等通过运用模糊 Petri 网的建模方法对供应链牛鞭效应进行了量化,同时综合分析供应链成员的信息需求和决策,给出了模糊推理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从而优化了供应链信息系统结构。Lee[27]和Wang

[28] 等人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object-oriented modeling,网络与信息化OOM)与高级 Petri 网(CPN)结合,提出了面向对象的 Petri 网OPN,在此基础上利用 OPN 的方法分析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运作,并以此对供应链流程进行模仿,优化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提高供应链效益。

3.2 供应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分析评价

建立信息系统模型主要解决了供应链环境下的智能信息系统流程及工作方式,在供应链智能信息系统模型建立之后,必须对其性能和设计是否达到目的进行综合评价,以不断完善其功能。国内外的专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进行分析与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 AHP)是对信息系统模型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张李义[29]等通过对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模型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个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十八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并构造了综合评价的 AHP 结构模型,并配以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徐天凤[30]采用 Delphi 法和AHP 相结合,综合考虑了影响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多种因素,避免了由于主观臆断而造成的评价与事实不符合。张新红[31]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和强容错性能,建立了更加接近人类思维模式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陈建明[32]等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评价专家组、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的隶属度、计算评价值,并运用实例对供应链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分析评价。数据包络 分 析 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是 由 Charnes 和Cooper 等人提出的非参数有效性的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王瑛[33]等在 DEA 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供应链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 DEA/AHP 模型,分两个阶段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同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时指出运用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两种方法单独进行评价的局限。

3.3 供应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优化

供应链智能信息系统具有智能化的特征,在运行过程中利用先进技术,不断进行优化,在充分利用现在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学习。通过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来提高供应链运作水平以及整体竞争力。COLORNI,Dorigo[34]等人将蚂蚁算法应用在车间任务调度,用于解决混流装配线调度问题。孙靖[35]等通过设计基于蚁群算法的求解过程,研究了如何解决和优化大规模定制下客户订单分离点后的动态供应链调度信息系统。通过实验和对比,验证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供应链运输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调节分配车辆运输线路和运量,利用蚁群算法对车辆运输线路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肖伟平[36]等提出了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对供应链中的车间作业调度信息系统中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结果的最优方案中抽取方案的模式知识,通过数据实例表明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性能非常好。蔡林峰[37]等利用遗传算法为一定可靠性要求下的信息系统成本最小化这一类结构复杂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其首先运用信息系统的 Petri 网模型的层次结构方法分析结果,然后给出区分结点重要度的系统可靠性度量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模型,给出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的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邵志芳[38]等将 Petri 网技术与蚁群优化算法相结合,求解基于供应链的柔性制造系统的调度问题,进行优化,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用一个典型算例的调度优化问题为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另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随机优化算法。林川[39]等则通过分析 PSO 算法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粒子平衡点在信息共享中的作用,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信息共享的 PSO 算法,进行仿真和性能对比,改进 PSO算法的性能,从而优化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共享策略。

4.展望

综上所述,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为供应链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整合与共享,而在信息与物流运作、供应链运作结合方面并未作深入的研究,如何在供应链深层次中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1)以供应链整体流程全局最优为目标,设计和优化供应链的各项活动,利用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重新认识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整合适合供应链发展环境的业务流程。

(2)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供应链合作伙伴必须紧密协作,利用物流信息系统依照系统总体目标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达到供应链整体协同。

(3)利用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协同需求预测,提高供应链需求预测的精度、降低不确定性。对具体的融合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和测试,尤其要在具体的供应链应用中检验其效度和信度,以协助做出准确的预测。

[参考文献] [1]张斌,姚大红.RFID技术在实时物流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4,23(4):117-119.[2]闫正龙,陈正江,黄强,刘昭.基于 GIS/GPS/GSM/GPRS 技术的车辆监 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38(1): 127-130.[3]王晓平.基于 EbXML 物流信息交换技术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12):66-67.[4]聂瑞华,邝颖杰.基于 Web Service 技术的综合物流模型[J].计算机工 程,2004,30(12):172-174.[5]刘广志, 刘军.物流信息交换中间件研究 [J].物流科技,2007, 30(10): 15-18.[6]Z Yu, H Yan, T C E Cheng.Modelling the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sharing-based partnerships in a two-level supply chain [J].The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2, 53(4): 436-446.[7]H L Lee, S Whang.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ufacturingTechnologyand Management, 2000, 1(1):79-93.[8] 马士华,刘念.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

[J].物流技术, 2005,(8): 66-69.[9]郝燕, 朱杰.基于数据仓库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的新思路 [J].物流技术, 2009, 28(4): 88-90.[10]郑直文.OLAP 技术在物流数据仓库中的运用 [J].经济与科技, 2008,(9): 61-62.[11]陈京民.数据仓库原理, 设计与应用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12]彭晨, 岳东.基于知识网链的供应链决策系统

[J].计算机工程, 2004,(2): 52-54.[13]李惠杰.基于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 [J].工业技术经济, 2005,(1): 92-93.[14]S Chen,Y Zhu, D Zhang, J Y Yang.Feature extraction approaches

based on matrix pattern: MatPCA and MatFLDA[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05, 26(8): 1 157-1 167.[15]周晓庆, 李明东, 肖顺文.基于KW, MW 及DW的决策支持系统架构

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7, 27(4): 1 027-1 029.[16]M S Fox, M Barbuceanu, R Teigen.Agent-oriented supply-chain

managemen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

tems, 2000, 12(2): 165-188.[17]J MSwaminathan, SF Smith, NMSadeh.Amulti agent framework for mod-

elingsupplychain dynamics [J].Decision Sciences, 1997, 29: 189-208.[18]W E Walsh, MP Wellman.Modeling supply chain formation in multiagent

systems [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0: 94-101.[19]K Stefan.STRICT: a blackboard based tool supporting the design of dis-

tributed PPCapplication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1994, 7(1): 10-20.[20]W Shen, D H Norrie.An agent-based approach for manufacturing en-

terprise integra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IFIP WG5[C] 1998, 2: 09-12.[21]E A Kendall.Role modeling for agent system analysis,design, and imple-

mentation [J].IEEE CONCURRENCY, 2000, 8(2): 34-41.[22] 罗文波, 陈幼平,艾武,娄平.基于多智能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角色

建模与设计 [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 39(19): 227-229.[23]E P Andersen.Conceptual Modeling of Objects-A Role Modeling Ap-proach [J].Dr Scient thesis, 1997, 4.[24] 王雯,任立鹏,傅卫平,张昌续.基于 MAS与SD的核心企业物流系

统混合建模[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5(1): 38-44.[25]NSchieritz, P MMilling.Modelingthe forest or modelingthe trees[A].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ystem Dynamics So-ciety[C].2003.[26]王冬冬, 达庆利.基于模糊 Petri网的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与控制

建模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 2007, 16(1): 6-11.[27]Y K Lee, S J Park.OPNets: an object-oriented high-level Petri net model for real-time system modeling [J].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1993, 20(1): 69-86.[28]L C Wang.Object-oriented Petri nets for modelling and analysis of auto-mated manufacturingsystems[J].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Sys-tems, 1996, 9(2): 111-125.[29]张李义, 汪小芬.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信息系统 [J].情报杂志, 2005, 24(1): 83-84.[30]徐天凤.模糊数学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J].铁道运营 技术, 2006, 12(4): 28-29.[31]张新红,郑丕谔.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J].系

统工程学报, 2002, 17(5): 445-450.[32]陈建明,张仲义.模糊方法在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J].中国管理 科学, 2000, 8(1): 75-80.[33] 王瑛, 孙林岩,陈宏.基于两阶段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DEA/AHP 法

[J].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23(3): 79-84.[34]MDorigo, TSt tzle.Ant colonyoptimization [M].the MITPress, 2004.[35] 孙靖,林杰.基于蚁群算法的大规模定制供应链

调度优化研究 [J].计算机应用, 2006, 26(11): 2 631-2 634.[36]肖伟平,何宏.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 [J].湖南科技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3): 82-86.[37]蔡林峰,谭观音.基于遗传算法的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 [J].计

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27(14): 2 578-2 580.[38] 邵志芳, 刘仲英,钱省三.整合 Petri 网和蚁群优化算法用于柔性制

造系统调度优化研究 [J].计算机应用, 2006, 26(11): 2 753-2 755.[39]林川, 冯全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信息共享策略 [J].西南交通大学 学报, 2009, 44(3): 437-441.

第五篇:交通安全问题分析报告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报告

接到路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通报以后,我车间把通报内容第一时间传达到车间每个专兼职汽车司机,针对通报中的内容,制定细致的安排部署。如果是流动测速设备抓拍到我们的超速行为,那是我们司机存在侥幸心理。进一步说如果明知前方有测速设施,还要超速的话,那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了,“十次事故九次快”这一通俗的安全行车警示语,许多驾驶员恐怕早已背熟了,也听烦了,但是,超速行驶造成车祸依然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驾驶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清超速行驶的危害性,行车时带着侥幸心理、疏忽大意等恐怕不无关系。

自身要加强对超速行车祸害的认识,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才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事故频发的势头。

措施一,严格路局驾驶员“十禁止”制度,进一步加强汽车司机的交通法规的学习,对车间的六名专兼职司机进行一次系统的交通安全法规学习,在业务学习本中,体现,并进行交通法规考试。

措施二,严格执行汽车“三检”制度,时刻掌握车辆的状态是否良好,遇有涉及安全的车辆问题,应及时上报车间,禁止出车施工,措施三,对各班组的施工作业区段的道路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对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标注,做好出车时道路的安全分析,时刻提醒自己,什么的样的路段,自己要注意做好防范措施,克服自己熟悉道路的麻痹思想,时刻提醒自己交通安全。

措施四,严格执行派车单制度,时刻掌握车辆动向。要把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还有返回时间及时的记录在行车日志内,车间将定期检查司机行车日志记录情况,措施五,进入冬季,室外气温低,要求司机严格出车前车辆的预热,特备是夜间出车车辆的照面情况检查是否良好,对每个车辆的防滑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面对依然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采取措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对我们每名司机都是一种责任,生命的责任。

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车间每名司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用有效的手段和制度约束司机的不良行为,片面地追求设备安全生产,严禁有章不循,超载、超速和“病车”上路。

车辆三检制度 为取得车辆状况信息,制定有效的维修和保养措施,保证车辆始 终处于最佳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车辆日常三检工作由司机承担。

二、周期:每次进行。

三、实施方法:

1、司机应在每次出车前,按照三检表内容逐项检查确认,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相应的检查表中。

2、确认无问题要标明符合,有问题的要及时向综合部通报,以备及时维修。

3、司机要认真如实地填写检查表,以备查验,此记录保存时间为12个月。

四、检查与监督综合部及专职安全员要对三检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司机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三检,各检查项目是否检查到位,是否按规定认真如实填写检查表等。5,五、对车辆三检工作不重视、不按三检项目要求检查、填写和上交检查表的司机,给予批评教育并罚款50元,屡教不改者应予以停职检查。对不按要求进行车辆三检,造成车辆严重损坏责任者,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

六、检查项目:

(一)出车前

1、身有无损坏;

2、轮胎压力;

3、是否缺机油;

4、灯光、喇叭是否正常;5转向、是否正常

6、冷却液是否足够;

7、燃油、液压油是否够用;

8、车辆工具是否配齐。

9、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二)行车中随时随地注意听察发动机无异响,无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观察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等各类仪表的工作情况。手、脚制动性能。如涉及影响行车安全的,应立即停车检修或报修。

(三)回厂区后

1、电瓶是否关闭。

2、检查车身外部无碰擦,内、外部附件设施无缺损。

3、清理车内外卫生。

4、清理空滤。

下载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探讨(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日趋明显,中小学生参与不良事件增多,越来越严重威胁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增......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广东医学20O7年4月第28卷第4期 生,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力保证.要取得缓解术后 疼痛的良好效果,重要的是护士要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正确......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探析1、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对工程的要求由原来的三“控”(质量,工期,成本)变成“四控”(质量,工期, 成本,安全),特别增加了对......

    对食品企业安全问题应对措施管理分析(精选5篇)

    对食品企业安全问题应对措施管理分析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发燕尾服的基础,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

    内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推荐阅读]

    内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在内科护理中,由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牢固,业务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导致护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问题,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本文根......

    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最终版)

    中 南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层 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1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 目 录 1 常见的护理......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24h对外开放,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具有患者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

    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