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发展经济
我市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发展经济
提高利用率和集约化水平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昨天,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今年要完成工业投资115亿元的目标,尽管新上项目仍受到相关要素的制约,但我市将通过实施“六法”提高“六率”,精雕“空间”,合力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对发展实体经济的制约,力争在工业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实施厂房加层法,提高空间率。鼓励企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让有条件的厂房通过加层加建,增加生产用房。
实施增容调整法,提高容积率。支持企业通过拆迁重建、改建等途径,压缩辅助设施面积,实现扩大生产性用房。
实施盘活存量法,提高利用率。加快盘活存量土地,降低“转而未供”土地数量,为促进企业投资创造条件。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机制,降低土地闲置率,抓好后续服务,加快项目的开工建设。
实施孵化基地法,提高集约率。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形成小企业孵化基地,构建产业政策、人才交流、技术支撑、金融投资等平台,孵化培育一批有创业激情和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主。
实施亩产提升法,提高产出率。鼓励企业实施“低产田”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依靠技术更新带动内涵提升。同时,强化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提升的联系与融合,放大技改功效,带动内涵提升,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
实施置换合作法,提高节约率。动态发布各类信息,构建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推进企业间的转让、租赁、兼并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互惠互利。
第二篇:[定稿]土地要素破解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董书记)
土地要素破解攻坚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
汇
报
董书记、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简要地汇报一下土地要素破解攻坚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首先,汇报一下各项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
一是耕地开垦工作。任务7427亩,已立项7583亩,目前已经完成建设的有2802亩、正在建设中的有2450亩、新立项待招标实施的有2331亩。
二是旱地改水田工作。任务6900亩,已立项8421亩,目前已经完成建设的有3314亩、正在建设中的有3579亩、新立项待招标实施的有1528亩。
三是耕地质量提升工作。任务9521亩,已立项14336亩,目前已经完成建设的有1850亩、新立项12496亩需秋收后再实施。
四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拆旧复垦工作。任务1862亩,目前进展缓慢。只完成545亩。
五是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市政府考核的22处避让搬迁工作已经完成,工程治理项目任务20处,已经完成16处,有四处正在施工和已完成招投标待施工中。
六是商住用地出让工作。任务1200亩。出让商住用地16宗,面积476.4亩,出让金价款20.0亿元。正在公告出让13宗,面积438.2亩,合计914.6亩。年内昆阳城东b77、d44、鳌江美食城等地块计划11月前公告出让。
七是拆后土地利用工作。任务967.91亩。目前已出让和已报批征收面积合计758.59亩,第三批次正在组件中。
八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任务2500亩,已完成2287.62亩。
其次,简要汇报一下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领导对土地要素的破解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畏难情绪,以各种客观理由为借口,在政策处理上没真用劲去推进,政策处理未完成,无法招投标、施工进不了场,造成工作延后。
二是目前完成的进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各项工作任务之间都不平衡,个别乡镇同一项目连续三个月垫底,被通报批评。有些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但是土地整理拆旧复垦工作依然进展极其缓慢,对明年的指标争取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是土地要素的破解的各项工作费用支出大,大部分都需要乡镇先自垫部分资金,造成乡镇工作开展存在困难。
第三,是下一步的计划。
紧盯目标,借助考绩办、纪委等各种力量加大督查,会同农业、林业等部门加大指导力度,全力破解各类困难和制约,做好目标的冲刺。
第三篇:发展经济
状况: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去农村人口出生率偏高;二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五是国际劳务市场开拓不够等。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和现化的进程,必须妥善加以解决。
首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其次,调整农业比较利益,逐步实现工农业自养与平等发展 ;再次,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来看,我国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农村经济的高层次发展,还要依赖于农村乡镇企业的深入发展和由此而引起的农村的初步城镇化 ; 最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是,(1)转移规模大、增速快;(2)进城务工人员年龄构成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基本上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体;(3)文化素质偏低和劳动能力偏强;(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流向是由落后地区人口大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5)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以灵活就业为主;(7)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8)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还没有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
在分析宏观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
1.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
(1)“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将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北京市经济将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并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率,非常有利于就业。原因在于:近十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经济能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快速发展,为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及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农业人口的转移创造了客观物质基础。
(2)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本形成了第二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使得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正逐渐增强。(3)随着农业科教工作的普及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不断加强, ,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
2.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劣势
(1)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很多问题。其原因有:第一,城市分流下岗人员增多,经济转型使得在城市谋求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更加困难。第二,非农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第三,由于现阶段工业化的特点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且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因而工业化的发展吸收劳动力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受限制。
(2)劳动力市场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市场缺乏中介组织。其次,信息阻隔、渠道不畅。(3)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陈旧落后、综合素质偏低。一是就业观念陈旧。,过分依赖集体,有着浓厚的“发展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的思想,对市场培训就业认识不够,因而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第三是农民技能单一或无技能。
(4)
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产权不清晰,产品科技含量低,设备、工艺及经营管理落后,职工素质差等诸多矛盾逐步暴露出来,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出现劳动力回流现象。
(5)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绿化隔离带建设、退耕还林、整治环境、关闭“五小”企业等各项工作展开,一部分农民丧失了原有的土地资源或其他生产资料,加大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难度。
4.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挑战
(2)国际市场带来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北京郊区将面临着入世后市场从价格竞争向品种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方向提升的转变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高质量、安全性、标准化的更高要求,郊区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而其对劳动力要素的使用量也会减少。
(3)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现有乡级管理没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从事农村劳动力管理工作,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也缺乏农村劳动力的相关就业政策。“十一五”期间,这种状况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途径:
四、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各种促进就业的政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通过实现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以促进经济增长。具体政策包括:第一,要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性障碍,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有序流动、公平就业的市场规则。第二,建立并完善保护进城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相关制度,加大打击劳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第三,组织开展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进城就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在非农领域就业的本领。第四,完善和落实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以大病医疗为重点,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第五,建立促进就业的小额贷款制度。第六,综合运用税收和保障政策促进就业。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被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崛起,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低下,决定了他们即使进入城市,也很难进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工作,而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种。在主要拼技能而不是拼体力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处于劣势,转移的领域越来越窄,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因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财政中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政府应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支持的力度。其次,要大力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对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减少,对技术工人、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要针对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充分利用劳动、就业、教育部门的师资、技术和设施,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切实提高被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岗位的能力,为城市企业培育优秀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进而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3.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首先,乡镇企业要围绕“二次创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改善人才结构、全面提高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素质为根本目的,努力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经营者队伍、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和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的职工队伍。其次,通过政府介入,促成乡镇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以建立高科技生态农业或生产环保产品为目的,采取由大企业扶持,输出管理、技术及资金,原乡集体经济提供劳动力的方式,寻求乡镇企业的振兴与发展。第三,发挥区域特色与优势,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倡导以增大就业弹性、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和体育、休闲、旅游等服务类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农民就业的双目标。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三、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必须投入市场,通过市场,调整劳动力的增量与存量,实现劳动力流动与稳定的相对平衡。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劳动力价格已进入重估时代。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与增长点。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围绕农村劳动力价格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平市场环境。坚持市场配制劳动力资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问、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随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中西部地区,原本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西部本地用工需求大规模增加。劳动力紧缺直接抬升了劳动力的价格,迫使内地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在就医、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宽松的环境。通过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相对稳定,扩大内部就业容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与此同时,各地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目标从过去单一的劳务输出变为同时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高峰时期组织农民工本地就业专场招聘会等,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利性和地域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缓解单靠工业化、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范管理。一是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三是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管理,对重点领域和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各类工种,国家、省(自治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类职业、工种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企业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参与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扩大工资支付监控保证金实施范围,强化工资支付监控力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5.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软实力。当前,应重点扩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推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科技含量,为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6.推进制度与体制创新,扫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壁垒与障碍。重点进行城镇建设体制创新,采取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行户籍制度创新,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同时改革与此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揽子”措施的协调配套;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规范农村土地的转让行为,保证广大农村劳动力能真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制度创新,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各级劳务开发机构的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实行“政府购买培训”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1.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 自然资源 劳动力。2.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是经济因素,有些是非经济因素,另外一些则兼有二者的性质。在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结构变迁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内含(集约)型增长: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索洛模型
三、新增长理论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假设条件:(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2)只有劳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资本劳动比与资本产出比不变;(3)规模报酬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三个变量:(1)储蓄率s : s=S/Y
(2)资本—产出比率v:v= K/Y(3)有保证的增长率gw :gw =△ Y/Y 它指在s和v既定的条件下实现稳态增长所要求的收入或产量的增长率。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结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方程:gw =s / v 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优点:简洁 缺点: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二、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 索罗模型的基本公式Y=
三、新增长理论以“内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诞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思路:1)把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人力资本积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全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要素的收益和规模收益递增,从而保持长期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取得。2)把技术视为一种知识。--通过全社会总体知识的提高所带来的要素和规模收益递增来说明经济的长期增长;通过现有知识存量来生产新知识从而不断创造新技术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新增长理论的基本理论意义:它认为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与积累。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别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源自各国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同刺激,以及向他人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国家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知识、人力资本及向其他国家学习的能力。
一、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 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其特色表现为:(1)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2)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3)城市和农村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4)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5)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
二、1、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措施。2)教育是创新的基础。3)教育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4)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5)妇女受教育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控制人口。教育的成本和收益 教育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即公共费用;一部分是由学生个人或家庭担负的费用,即一个家庭对子女完成最终教育的全部实际货币支出,如学费、书费、交通食宿等开支。间接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学生因上学而可能放弃的收入。教育的收益,包括教育给社会带来的收益与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益,无论是社会收益还是个人收益,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经济方面的收益和非经济方面的收益。
三、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预期收益可用城乡工作实际收入的差距和迁移者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来计算。也就是,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仅仅在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农村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就业机会之间的不平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四篇:破解城乡统筹难题 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
破解城乡统筹难题 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
5年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拥有1100万人口的成都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5年实践路径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二次农村改革的先行者”。2007年,在《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理念,把成都1.24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县城,作为成都三圈层的县级市城市,更有着小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在省、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受益更多,更具典型。而“全域成都”理念的贯彻,使我市形成了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一点两翼”为格局的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突显土地资源资本化的内涵,破解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流动的难题,从而增强我市内源性经济发展的活力,是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和不断推动的主要方向。
农村土地的资本化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工程的着力点,必须要抓住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不断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农村宅基地置换等措施,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从而实现以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来破解城乡统筹难题的目的。
一、我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的现状
(一)法律政策的现状
依现行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用土地的,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由此决定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要进入市场,唯一途径即须经政府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再予出让。然而,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目前的一系列政策以为其流转合法性的规章提供了依据。国务院[2004]2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既要求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农田、控制用地规模,同时亦提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流转用于经营性用地的建设”,可以说,这些政策精神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控制在逐步松绑,取消限制,是积极明朗的改革导向。
目前,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出台了《县城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实验区建设,在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使用效率方面,提供政策支撑和作出有效的尝试。
(二)社会现状 长期以来,在国有土地缺少和价格昂贵的现实下,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在我市各个镇乡都有存在。有未经批准随意占用耕地并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的势头,有低价出让、转让和出租农村集体土地,私自交易的,也有工业用地以联营为名行转让、出租之实的,住宅用地则借房屋出租或私自转让进行市场交易。对此类行为,过去法律限制过,行政干预过,经济制裁过,但交易活动客观上仍大量发生。事实证明,堵不如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乡镇企业用地交易越来越活跃,其利用价值和资产价值极具潜力,当务之急是应如何尽快加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
二、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一)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破解二元结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人均GDP小于 500美元时,农民以分散的自给自足式经营土地为主,当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之后,农村土地的商业运作和市场价值才能开发体现出来,表现为土地拥有者强烈的转让土地的意愿,土地经营者扩张规模的迫切需求,二者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市场共振效应,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根本动力。从我市的现实来看,人均年收入已突破13000元,尤其是临邛、羊安、平乐等重点镇,在率先迈向小康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也自发地率先出现,并迅速扩展。因此,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资本化可以看作是我市经济发展、全面迈进小康社会以及农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标志的阶段。
(二)必要性
虽然农村土地资本化受到各种限制,具体操作存在不少问题,从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际情况看,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1、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由于实现了土地与资本的市场流动,二者就能实现最佳结合,产生最佳效益。许多经营不佳的乡镇企业因土地流转引入资金而起死回生,许多进入城镇的农民因宅基地流转而收回建房资金,充实进城实力。
2、有利于保护耕地,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新的投资可因为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流转而减少建设用地增量的增加,减少闲置土地数量,从而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
3、有利于盘活企业,盘活闲置土地。
进入流转的企业用地多属于经营不善效益不佳的企业,若不允许流转,企业往往只有申请破产,而其土地也往往成为闲置土地。这些企业往往通过以地入股、联营等办法走出困境,并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4、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劳动就业。投资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企业往往是中小企业,它们资金量小,要求资金周转快,很难走收费多而审批时间长的征地程序,往往选择方便快捷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这些大量生存于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中小企业,也是我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
5、有利于完善城镇土地市场。
城镇土地市场不可能与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分割而孤立存在,二者只有统一才有利于市场发展和土地资源配置。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是整个土地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镇土地市场最终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要前提。把自发流转合法化,便于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6、有利于体现集体土地的财产权性质。
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它要求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其所有权人也要求能正常地使用、支配和处分土地,以取得合理的土地收益。采取集体土地流转方式,对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来说,比征为国有土地之后出让土地使用权,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是产权不变。二是收益稳定。三是农民实惠。实行征用土地方式,一次性补偿安置,农民虽然从中能够得到一笔土地征用费和参加社保,但由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相对较低、技能单一,要维持长远生计比较困难。推行集体土地流转,使农民能够对集体土地收益进行确定和分配,除了支付流转土地的农户安置补偿费外,可以进行出租、入股、联营,通过分配的形式,细水长流获得土地收益,使失地农民有了生产生活保障。既可以帮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可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大部分仍分配给农民,大大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7、能够加速我市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对于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我市“一区两园”的规划建设中,由于工业企业的大量入驻,对建设用地产生了很大的需求。如果推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用于工业发展,将降低工业区建设过程中的政府投入,降低企业成本,给农民带来长久稳定的收益,维护社会稳定。而这些需求主要来源于农村的集体建设土地存量。
三、目前我市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实施途径
(一)下大力气理顺产权关系,加快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工作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绝大多数地方的集体土地还没有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对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工作远远没有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要进入市场,产权代表人必须明确,如果确权工作没做好,产权关系依然“模糊不清”,使用权交易的收益分配必然会出现权属纠纷或分配不公。只要符合村庄、集镇、建制镇规划,权属明晰,界址清楚,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地的集体土地,可依法确定给单位和个人使用。只有确定权属,才能降低金融部门的偏见,大胆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抵押贷款,调动企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积极性。
(二)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
我们将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测算构建工作,借鉴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更新体系,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地价指数发布制度,及时反映土地市场变化,为加强集体土地 宏观调控、维护农民利益提供决策依据。
(三)严格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建设用地计划分配办法和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改变后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谋划指标的分配和计划的争取。要科学配置指标,实行计划用地。严格土地的计划供应,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农民宅基地和重点工业集中区的项目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的土地供给。严格按照用地定额供应土地,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用处。
(五)增加可利用建设用地数量。
一是争取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置换用地。二是依法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加用地。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大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对乡镇的原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倒闭的乡镇企业用地、生产组废弃的办公房等,鼓励以租赁、作价出资等形式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创业。鼓励全民创业,允许农民利用宅基地进行生产经营,允许农民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不搞永久性建筑的前提下,利用家前屋后的未利用地和空地修建临时建筑物进行生产经营。
(六)实施配套的土地供应政策。
实施配套的土地供应政策,引导工业项目,主要是中小企业大胆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优势,实行更加灵活的供地政策。集体建设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后,要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这对解决目前存在的低价出让土地、土地粗放利用、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后,更加需要我们加强对现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布局规划,明确各类工业的功能分区。并根据功能分区规划,公开拟出让地块的用地条件,明确告知投资者允许投资的工业项目门类、产业准入条件、环保要求、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出让年限、开竣工期限、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所占比例等使用条件,不断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七)建立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平台。
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交易平台的建立,将全市的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统一管理范畴,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鉴证等方式逐步从程序上、操作上完善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手续管理。城乡统筹实践的突出特征是“坚持不懈、系统推进”。我们相信,作为国土管理部门,只要坚持不懈地埋头实践,锐意改革,就一定能在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的重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只要以“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为目标,以城乡互动为基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积极参与全市统筹推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改革与制度创新,就一定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五篇:破解当前建设用地制约的几点建议
破解当前建设用地制约的几点建议
我县共有土地264251.7亩,其中农用地189031.2亩,建设用地70258.5亩,未利用地4962亩,分别占总面积的71.5%、26.6%和1.9%,在耕地中,基本农田135765亩,一般农田24463.5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XX%和XX%。在目前的土地政策下,建设用地审批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基本农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需国务院审批,一般农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需省政府审批。为了有效化解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保证项目占地需求,就当地破解用地制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建议。
一、突出招商重点,通过国家级项目报批基本农田 对于省及省以下政府而言,基本农田是用地中的高压线。在经济工作中,如何把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建设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或涉及国家战略需要的能源、水利、交通方面项目,向国务院申请将基本农田变性为建设用地。因此需要调整招商方向,与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争取将国家级重点项目引入XX。例如:可争取将中石油扩建项目列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以满足该项目用地需要。
二、注重项目规模,通过争列省重点项目报批一般农田 当前,土地审批政策允许且各地采取较多的是争列省重点项目方式。其前提条件:一是当地项目投资在1.5亿元人民币以上;二是申请报批一般农田;三是前期可研环评等各项手续齐备;四 1 是具有一定科级含量;五是需要联系争取省发改委,争取列入省重点范围。在具体运作中,也可将同一性质的几个项目打捆形成小区或基地,做大规模,集中向上申报。
三、加大争跑力度,通过市级指标报批一般农田 目前,我县在1997——2010年土地总体规划内可用一般农田还有300公顷,但必须经过上级审批。省政府每年向各市下放一定的一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由各市自行审批,报省备案。今年我市指标为2000亩,据了解全部被市级留用。如果通过赴市争跑,市政府从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发,下调我县部分指标,即可满足部分项目用地需求。
四、用活土地政策,通过“农建置换”保证项目用地 对原有建设用地进行内涵挖潜,提高容积率、利用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将腾出的建设用地与一般农田进行置换,用于项目建设。置换主要有两类:一是砖瓦厂。对其中属于国有建设用地的砖瓦厂进行关闭、复垦、置换。二是小块闲置建设用地。对于各乡镇村现有面积较小零星分布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复垦、集中起来与可成块开发的一般农田进行置换。今年以来,县政府带领有关部门积极运作,将前丞相砖瓦厂部分建设用地与XX镇良种厂一般农田进行置换,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五、保持动态平衡,通过土地折抵增加土地
对全县田间利用率较低的沟渠、机耕道路或废弃渠道进行集中整理、耕种,用增加的耕地折抵建设用地。目前,县国土部门 2 已有整理开发项目7个,面积1017.32公顷,可整理增加耕地20公顷。
六、坚持科学管理,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提高用地效率 现有国有建设用地是目前十分宝贵的用地资源,应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发,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与利用,实现“腾笼换鸟”。一是盘活企业用地。对现有长期闲置或低效率利用的企业用地进行政府回购或引导转让,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破产、拍卖,以满足新项目用地需要。二是实行城中村改造。采取政府投资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县城、XX两大建制镇内的城中村实施平房改楼房工程,集中城区建设用地。三是实行村庄整理。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带动方式。对各村村庄占地进行深度整理,消灭“空心村”集中建设用地,保证乡镇招商引资用地需要。
七、集中发展园区,通过园区项目集聚效应争取上级土地扶持
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全县可用地指标全部向县工业园区转移,集中精力保证大项目、重点项目用地。派专人赴省、市国土部门调整我县工业园区用地面积、四至,统一规划工业园区各功能分区,形成规模聚集效应,争取国家和省级国土部门对园区经济用地的支持。
以上是破解当前用地制约的几点建议,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