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

时间:2019-05-13 04: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

第一篇: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

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总结出其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应用推拿手法给予治疗,并随访观察,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经过推拿治疗1-2个疗程后,治愈64例,占80%;好转13例,占16.25%;无效3例,占3.75%;总有效率96.25%。结论:推拿治疗偏头痛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无任何副作用,可供临床选用。

[关键词] 偏头痛;推拿治疗;尼莫地平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女性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发作疼痛,呈搏动性,也有两侧头部交替出现疼痛的病人,大多数患者发作时通常还会有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出现,少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是一种疑难病症,但经抗偏头痛试验治疗后有所缓解的患者就可以诊断为偏头痛。随着社会节奏的步伐加快,偏头痛的人数逐年增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临床常应用药物(阿司匹林等)对症治疗,但药物副作用明显且头痛容易复发,不宜长期服用。笔者采用点、按、揉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的偏头痛诊断标准,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对其进行推拿治疗。80例患者中,男20人,女60人,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为32.6岁;病程4月—20年,平均病程为5.6年;典型先兆性偏头痛60例,男10例,女50例;无先兆性偏头痛15例,男7例,女8例;散发的偏瘫性偏头痛5例,男3例,女2例。

1.2方法:80例患者全部使用推拿点、按、揉综合按摩治疗。首先医生嘱咐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医生用中指点风池、天柱等穴位60秒,然后用双手拇指按压印堂到神庭60次,继而对前额到太阳穴反复揉搓1-2分钟,最后用双手指尖叩击头痛部位30秒。嘱患者由坐位改为仰卧位,深呼吸,闭目放松,用双手大鱼际涂抹在大阳穴旋转按摩30秒,然后在双侧眼眶点轻柔30秒,患者翻身,放松,双手翻滚法在两侧颈部拍打100次,然后用双指沿着腰部的膀胱经、督脉上下推压、轻击打1分钟。对于头痛明显者,可将上诉步骤重复1-2次,头痛一侧可用较重力按摩最,头部发热为宜。80例患者均1周5次推拿治疗,每次30分钟左右,1周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左右,对80例患者全部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

间为5个月至1年,平均8.5月。

1.3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经过推拿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判为治愈;头痛症状减轻、发作周期延长,随访期间偶有发作判为好转;头痛症状无改变判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80例患者中经过推拿治疗1-2个疗程后,治愈64例,占80%;好转13例,占16.25%;无效3例,占3.75%;总有效率96.25%。

3讨论

诸阳之会,髓海之所在此乃头之中医作用,因此保持经络通常、气血正常是头部健康的前提条件。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经络闭塞不通、气血淤积可以导致头部疼痛。在西医中,偏头痛的病因较为复杂,迄今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同血管学说,当血管由于某些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激素,食物或药品)刺激发生异常时,会引发大脑血流的相应变化,比如血管舒张过度,大脑血流一时增多,压力增大,头部则会出现胀痛感;反之,血管过度收缩时,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缺氧,而且导致一些激素(比如5羟色)分泌等,引发头痛。偏头痛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人士的常见病甚至为职业病,主要原因是头痛患者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应用推拿手法,首先让患者处于一种安静放松的状态,然后对其按摩,让其肌肉松弛,通过经络推拿,起到扶正祛邪、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根据西医的解释,推拿可以改善血流循环,加快毒素的排泄,解除大脑缺氧或充血的现象。另外,推拿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反射,按照一定力度以及部位的按摩,将信号传到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从而引起大脑的条件性的反射,产生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比如分泌出微量的内啡肽可以直接参与止痛。推拿还可以将一些部位进行复位,比如给予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使恢复正常位置,减少了颈椎对周围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了颈椎病引发的头痛。本组采取的推拿按摩方法,在按摩过程中,患者身心舒适,容易接受。根据随访调查可见,推拿治疗偏头痛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无任何副作用,可供临床选用。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一般状态及疼痛程度,医生应严格掌握控制推拿的力度、速度及按摩部位等,并在推拿前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教育。推拿技术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加强推拿治疗偏头疼的规范化研究是必要的,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不断探讨学习中,推拿技术将不断的改良,并更有效的应用于偏头痛治疗。2

第二篇: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69例临床体会123

邮箱:taihebaizhongxi@163.com

电话:***

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69例临床体会

朱清红柏中喜(通信作者)

湖北十堰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湖北十堰442000

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headaCheTTH)又称紧张型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头痛患者的40%。在我国紧张性头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认为,头颅外周肌肉异常收缩是导致紧张性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选69例患者,推拿疗法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程度减轻,伴发症状减少疗效可佳,现报告如下:

1.0一般资料

1.1我科2010一2011病房收治的符合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69例,其中男33例,女36例,年龄15一50岁,平均(30士8)岁,年龄19一59岁43例,60一70岁26例。病情3—10年。所有病例均排除颅内占位病变、三叉神经病痛等引起的头痛。

1.2中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内科学》[2],《推拿学》[3],制定如下:(1)癖血头痛:反复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舌紫暗或有疲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2)血虚头痛: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3)痰浊头痛: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院胀,恶心食少,痰多钻白。舌苔白腻,脉弦滑。(4)肝阳头痛: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心烦易怒,口苦,面红目赤,耳鸣。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

2.0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辨证推拿法治疗,每例患者每周治疗3次,每次20一30分钟,疗程为6周。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为风池、风府、印堂、太阳、丝竹空、率谷、头维、曲池、小海、合谷,以及相应的阿是穴。手法采用运法、按法、推法、抹法、摩法、一指禅推法等。具体操作为:(1)医者两中指分别逆时针按揉风池穴,使酸胀感沿头部外侧传导至头部前外侧;以中指指峰垂直按压风府穴,使酸胀的得气感传导至头顶,太阳,丝竹空,率谷,曲池,小海行一指禅推法,按揉合谷。每 [1]

穴各治疗1分钟。随后医者揉按或拨揉颈项部和颈枕部两侧肌肉,每侧治疗时间为3分钟,使患者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2)医者按压印堂穴,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再从印堂沿着督脉至百会穴一线施用一指禅推法治疗。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并用一指禅推法在头维穴治疗l分钟;继而以头维穴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环旋施用一指禅推法的泻法治疗,范围逐渐扩大(以头维穴为中心,半径逐渐增大),治疗时间约2分钟。(3)医者自攒竹穴微微用力沿眉弓推抹至丝竹空穴,反复操作6次。再以两手大鱼际着力于前额中部,分别向外下方微微用力推抹前额,反复操作6次。(4)医者在手三阳经筋循行的部位,按经筋循行路线顺序查找,以痛为腑,行一指禅推法或揉法。每次治疗以头颈肩部肌肉松弛为度。

3.0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规定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具体标准为:(1)痊愈:头痛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2)显效: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每月发作时间缩短或减少1/3以上(3)有效:头痛症状减轻,每月发作时间减少1/3以上(4)无效:头痛症状未减轻。

4.0治疗结果

本组69例患者中,治疗1—2个疗程后痊愈42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41%。

5.0讨论:

紧张性头痛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头痛类型,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普通头痛、单纯头痛等,是由于长期焦虑、紧张、忧郁、疲劳、高强度的工作缺乏适当的放松及休息以及某些单调工种使头颈或肩押带长期处于不良的姿势等都引起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性收缩和血液循环障碍、缺血而发病。本病起病多在30岁前后,女性较多,呈非搏动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工作频率加快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压力不断加大,精神和身体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从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产生各种疾病,其中尤以头痛为多。西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主要使用镇静剂、抗炎止痛剂、肌松弛剂、或末梢循环改善

剂,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紧张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容易复发,长期服用其副作用增多。由于紧张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神经内科疑难顽症,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对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因而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针对其病机特点运用疏肝平肝、活血止痛的方法治疗紧张性头痛,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于现在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剧,中药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选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是有必要的,我们根据中医经筋理论,采取推拿的方法解决病人的痛苦,并且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之所在,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要求经脉通达,气血流畅,使髓海得以滋养。由于筋脉劳损,情志失调等以致气机失畅,气血不行,经脉癖阻,脑神失养,发为头痛;或兼疲血为甚者,久病入络,气滞血疲,脉络不畅,疲血内停,发为头痛。并有文献代氏用推拿法治疗56例紧张性头痛的病人.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龄19岁一45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0.5年。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治疗最长者36次,最短者5次。其中痊愈25例(44.64%),显效26例(25.57%),好转10例(17.86%),无效s例(5.93%)。总有效率为92.07%[4]。刘氏等对380例紧张性头痛的患者用推拿治疗,其中男130例,女250例;年龄17一62岁,平均36士8岁。病程最短ld,最长20年。结果380例经3一10次治疗后,痊愈283例(74.5%),显效58例(15.3%),好转37例(9.7%),无效2例(0.5%),总有效率99.5%。复发率为1.6%,无不良反应[5]。钟氏等对53例紧张型头痛的病人用推拿法治疗其中男18例,女35例,年龄16一67岁;病程最长巧年,最短1天。本组53例患者经按摩治疗后,治愈30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如92.6%,疗效显著,说明按摩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是有效的[6]。按摩可以起到解痉镇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营养状况的作用。按摩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有3个方面:①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②在适当的手法刺激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闭。③将紧张或痉孪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手足三阳经的经筋都上达头面,尤以手三阳的经筋对头面部影响大。经云:“以痛为俞”,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抓住原发性压痛点是治疗的关健。按摩正是通过各种手法,给予适当的治疗,来解除肌紧张、痉孪功能障碍。通过舒筋活络,使紧张痉孪的肌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通则不痛”,进而起到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22一23.[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8一203.[3]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3一145.[4] 代美英中医外治杂志推拿治疗肌紧张头痛56例2005,12第14卷第6期41

[5] 刘立明朱才兴成忠实孙碧莲人民军医按摩治疗紧张型头痛380例2002第45卷第11期670—671

[6] 钟杰鲁凤琴中国社区医师按摩对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2004第6卷第16期34一35

作者介绍:朱清红,女,1971年生,湖北十堰,本科,主管技师,技士长。地址:湖北十堰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

邮政编码:442000

电话:0719-8801429;***

电子邮箱:taihebaizhongxi@163.com

第三篇: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

【摘要】 运用推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泄泻60例,结果全部治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具有有效、简便、安全的优点,附案例3则以资验证。

【关键词】 小儿泄泻,推拿,体会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久泻不愈可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笔者根据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给予推拿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小儿泄泻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月,最大4岁;病程1 d至6月以上;排便次数每日3~5次,甚至每日10次以上,粪质稀薄或如水样。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20次。

1.2治疗方法

1.2.1寒湿泄泻

治则:温散寒湿,健脾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分手阴阳、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2湿热泄泻

治则:清热利湿、理中止泻。处方: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分手阴阳、清天河水、退六腑、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3伤食泄泻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止泻。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清大肠、分手阴阳、摩腹、揉天枢、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4脾虚泄泻

治则:健脾益气、温中止泻。处方:补脾经、揉板门、补大肠、分手阴阳、推三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5脾肾阳虚泄泻

治则:健脾补肾、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补肾经、分手阴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擦八髎,久治不愈加揉止痢、拿肚角。每日治疗1次。慢性泄泻患儿,病久体虚,在治疗过程中或有反复,应在饮食、大便恢复正常后,改为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巩固疗效,以防反复。患者暂停或减少牛乳、鱼、肉、蛋等食物,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指标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临床检验指标正常。未愈:大便及其他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2结果

经治疗60例患儿全部痊愈,治愈率100 %。

3病案举例

案例1赵某,女,2岁。泄泻6月,大便稀薄,排便每日3~6次,每遇饮食不当泄泻更甚。查体: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纳呆,苔薄白,脉缓弱。证属脾虚泄泻。经上述推拿疗法治疗3次,大便成型。继续治疗3次,大便、饮食正常。改为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痊愈。

病例2马某,男,1岁。大便每晚10余多次,稀薄如水样,色淡不臭,鼻塞流清涕,无发热,苔薄白,脉浮。证属寒湿泄泻。推拿治疗1次,泄泻止,次日复诊续治1次,痊愈。

病例3王某,男,3岁,泄泻2月余。2月前患细菌性痢疾,经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粪便细菌培养(-)。现大便溏薄,每日5~6次,面色苍白,消瘦,神疲倦怠,四肢不温,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肾阳虚泄泻。治疗10次,症状改善不明显。加揉止痢、拿肚角,治疗3次,大便成型。继续治疗3次,大便正常。去揉止痢、拿肚角,改隔日治疗1次,经治疗3次后痊愈。

4体会

婴幼儿由于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胃虚弱,感受外邪,伤于乳食,均可导致脾虚湿盛,运化失司发生泄泻。故《幼幼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泄泻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泄泻日久迁延不愈,则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以健脾化湿止泻为基本治疗方法,取穴补脾经、补大肠、分手阴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根据不同证型、治则配伍相关穴位。以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温阳散寒,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利湿,揉板门、清大肠、摩腹、揉天枢助运行滞,补脾经、补大肠、揉板门、推三关、摩腹健脾温中,补肾经、擦八髎温补肾阳。通过推拿手法治疗,促进脏腑气血循行,平衡脏腑阴阳,增强脏腑调节机能,恢复脾胃正常的运化和升清降浊的功能,从而恢复小儿正常的消化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小儿泄泻患者脾胃虚弱,治疗期间控制饮食能减轻脾胃负担,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更有利于治疗康复。实践证明,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第四篇:针灸辩证治疗腰痛的临床体会

针灸辩证治疗腰痛的临床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辨证治疗腰痛的方法。方法:采用毫 针刺法予以辨证治疗腰痛60例。结论:针灸辩证治疗腰痛有效率为100%,疗效肯定。

【关键词】针灸治疗;腰痛;辨证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40-01

腰痛,是不同原因造成的腰部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以腰部出现一侧或双侧、或脊中部位疼痛,伴下肢麻木、活动受限为主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现采用针灸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至康复科门诊,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达15年,最短1天。

1.2 临床表现 患者以腰部疼痛,伴有下肢麻木,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

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则加重。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外伤史。

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痛,以?i软为主,喜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s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

治则:通经止痛。取局部穴位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主穴 肾俞 阿是穴 委中 阳陵泉 腰痛穴 昆仑

配穴 寒湿腰痛配腰阳关、大椎;瘀血腰痛配腰夹脊、膈俞;肾阳虚者配大钟、气海、关元;肾阴虚配太溪、照海;病在督脉配后溪;在足太阳经配申脉;腰椎病变配腰夹脊。

操作:常规毫针刺法,寒湿腰痛、瘀血腰痛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腰部穴位可用灸法或针后拔罐;肾虚腰痛用补法,阴虚者不灸,腰部均可拔罐;急性痛症,痛势较剧烈者,取阿是穴、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有效:疼痛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变。治疗结果

60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46例疼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14例疼痛症状缓解,有效率100%。典型病例

例1:王某,男,41岁,从事采煤工作14年,主诉:反复腰痛2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活血止痛胶囊等止痛药能缓解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则加重。苔白腻,脉沉而迟缓。经针灸治疗1周腰痛症状消失,随访2月未复发,天气变化无不适。

例2:张某,男,18岁,高中学生,主诉:打篮球扭伤腰部2小时,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经针灸治疗1次,疼痛明显减轻,治疗2次后疼痛症状消失,活动自如。

例3:孙某,男,70岁,农民,主诉:腰痛数年,CT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痛反复发作,自服止痛药能缓解,近2月来,腰痛症状加重,下肢麻木,手足心潮热,口干不欲饮,口服止痛药后胃疼、胃胀,腰痛无明显缓解,经我科针灸治疗3次,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治疗2周疼痛症状消失。讨论

腰痛是指背以下、骶以上部位的疼痛。腰痛的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过度等因素有关。包括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风湿、腰椎病变和部分内脏病变。与肾、膀胱经、督脉的关系密切。病机是腰部经络不通,气血痹阻、肾精亏虚,腰部失于濡养、温煦。腰为肾之府,位于膀胱经,肾俞为肾的背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阳陵泉为筋之会;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并与督脉相通;阿是穴属近部取穴法;腰痛穴为经验穴。诸穴合用,以达通经止痛之效。腰阳关是督脉之穴位,可壮阳祛寒湿;膈俞为血之会,与腰部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大钟、气海、关元、太溪、照海相配,以达滋补肾精,通络止痛的功效。

针灸治疗腰痛,能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是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内脏疾病引起的腰痛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245~247。

[2] 杨甲三《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76~94。

[3] 高树中《针灸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33。

[4] 吴旭 盛灿若《实用针灸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448~451。

第五篇:疼痛医学学术会议专题介绍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疼痛医学学术会议专题介绍

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神经科 边连防

摘要:偏头痛为常见的头痛,其病因和遗传、内分泌与代谢、情绪、饥饿、睡眠障碍、气候变化、精神刺激等有关。其发病机理有血管学说,皮层扩散抑制学说, 5-羟色胺学说,神经学说等。目前多赞同神经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5-HT IB/ID受体调节)和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功能缺陷有关。临床类型可划分为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晚发型和偏头痛等位发作,等。选择性5-HT IB/ID激动剂可通过刺激血管壁5-HT IB受体,刺激三叉神经纤维5-HTID受体和抑制三叉神经末梢疼痛刺激的传入等作用达到控制头痛、畏光、畏声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偏头痛发作频度>3次/月,和/或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大于48小时,疼痛程度严重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给予药物预防。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头痛,人群患病率为5%--40%。近年对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及药物 防治有了较大进展,现就偏头痛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概述如下。

一 病因:

(1)遗传:约60%病人有头痛家族史,亲属中偏头痛的危险性3--6倍于一般人群,双生子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更高,儿童偏头痛双亲患病者可达69%。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或部分偏瘫型偏头痛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9p1(chl9p13),近来又有研究发现多巴胺羟化酶(DBH)基因与典型偏头痛易感性具有等位基因关系,表明了偏头痛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2)内分泌与代谢因素:在女性病人,月经前期或月经来潮时易出现偏头痛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部分病人摄食奶酪、红酒、巧克力或服用利血平和血管扩张剂等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3)其他:情绪紧张、饥饿、睡眠障碍、气候变化、精神刺激等都与偏头痛发作有一定的关系。

二 发病机理:

血管学说:1938年Wolff等提出血管学说,发现麦角碱可降低颞动脉波幅和减轻头痛,认为头痛是原发脑血管功能疾病,先兆期神经系统症状由颅内血管收缩引起,头痛由颅外血管扩张(牵引血管壁的神经末梢上的伤害性感受器)引起。依据:1)头痛呈搏动性,提示血管扩张;2)头痛是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颞动脉炎等常见症状;3)颅内大血管、脑膜对疼痛敏感;4)血管收缩剂能减轻头痛。

皮层扩散抑制学说(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Leon(1944)提出,各种因素刺激大脑皮层后,刺激部位向周围皮质扩散引起电活动抑制,局部脑电活动低落,并以3mm/min的速度扩散,扩散性抑制可解释偏头痛的先兆。在偏头痛发作初期大脑枕部局部脑血流(rCBF)首先降低(平均降低20%--25%),这种低血流区在30-60min内以2--3mm/min的速度向顶、颞叶扩散,可持续至头痛期或头痛消失后48小时。

神经递质假说:60年代提出偏头痛与5-HT代谢有关,发现偏头痛发作时血浆5--HT水平下降,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尿中含量增加。近年发现中枢三叉神经细胞、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突触前神经纤维及突触后血管壁上均有5-HT1受体,5-HT1受体亚型(5-HT1A, 5-HT1B, 5-HT1C, 5-HT1D),5-HT1A 受体属脑部抑制性受体,与血压调节有关;5-HT1D受体主要调节脑脉络丛大脑血流,与精神活动有关。作用5-HT递质或受体药物治疗偏头痛有效(英明格为5-HT激动剂, 可缓解偏头痛发作;麦角胺激动三叉神经上抑制性5-HT受体,阻滞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缓解偏头痛的发作;阿米替林阻滞5-HT再摄取, 降低脑干中缝核神经元兴奋缓解偏头痛发作),发现5-HT受体抑制剂可调节小鼠三叉神经节谷氨酸释放,通过阻断谷氨酸的释放防治偏头痛。

生化因素:1:一氧化氮(NO):NO可作用于血管内皮强烈扩张血管,在神经源性炎症中参与三叉神经纤维血浆蛋白外漏,参与偏头痛的发病。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与硝酸甘油生成NO有关;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终止或缓解偏头痛发作。2:镁(Mg2+):偏头痛患者脑脊液中镁浓度下降,细胞内、外镁水平在发作期及间歇期低,单核细胞镁含量也下降。镁缺乏可引起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异常及神经源极化不稳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使脑自发或在某些触发因素下形成CSD引起偏头痛发作。偏头痛患者ATP代谢能量释放量和游离镁离子的浓度均与患者临床呈现一致的趋势,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组织中游离镁离子浓度的降低与生物能量代谢有关。3:多巴胺:偏头痛可通过刺激多巴胺能系统诱发,而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治疗偏头痛有效,如氟哌啶醇能有效缓解头痛;胃复安可预防偏头痛发作;氟桂利嗪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在偏头痛急性期和预防中均有作用。

神经血管学说:偏头痛属性神经血管疾病,认为偏头痛由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5-HT IB/ID 受体调节)和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功能缺陷有关。颅内疼痛敏感组织有大的脑血管、硬脑膜、软脑膜血管及静脉窦,供应这些组织血管周围神经纤维为三叉神经眼支,后颅凹的供应源自C 1,2后根,三叉神经传导疼痛感觉的二级神经元位于脑干三叉神经脊束核,源自C 1,2后根者亦进入该核,三级神经元在丘脑。环绕血管的三叉神经末梢含有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如P物质(SP)、钙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激肽(NK)。当硬膜、颅血管壁上的三叉神经纤维末梢受到刺激时,释出SP、CGRP、NK,引起神经源性炎症。神经源性炎症可使三叉神经致敏,使轻微的化学或机械刺激引起过度兴奋。三叉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可将刺激通过三叉神经、二级及三级神经元到达皮层(岛回、额叶皮层、前扣带回皮层)产生头痛感觉。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镇痛系统调控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降低三叉神经传人冲动的发放,减少传向更高级(三级神经元、皮层)疼痛系统的发放,减轻疼痛感觉或不产生疼痛。内源性镇痛系统源自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从PAG发生纤维,通过中缝核(以5-HT为神经介质)调控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脑干中缝核接受到过多的刺激可被触发,刺激可来自皮层(如情绪、过度紧张等)、丘脑(如过多的传人刺激、噪音、强光、恶臭等)或下丘脑(如内环境变化、生物钟改变等)。当中缝核被触发后,它通过上下行纤维做出应答,向上通过前脑内侧束,分布至下丘脑、背丘脑以及弥散性地投射至大脑皮层,抑制神经细胞发放;向下通过间接通道与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连接,经大浅岩神经、蝶颚神经节及耳节(烟碱样受体调节),释出血管活性肠肽(VIP),使颈外动脉扩张,还通过间接通道使颈内动脉扩张。三叉神经是传导疼痛的感觉神经,且有扩张血管作用(通过释出血管活性物),而三叉神经的扩张血管作用与面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扩血管作用均参与偏头痛。当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及内源性镇痛系统功能正常时,过多刺激会被抑制,不产生偏头痛发作。相反,则出现偏头痛发作(由于不能调制血管变化、神经源性炎症及抑制疼痛刺激向上传导)。神经血管学支持说: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出现CBF增加和PPE,这些改变可被5-HT IB/ID 受体激动剂阻断;抗偏头痛药物如双氢麦角胺(1996)、及佐米曲普坦(1996)可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的兴奋性,抑制其放电。目前神经血管学说处于主导地位。

临床表现:

国际头痛协会(1988)的分类,偏头痛的主要临床类型及其临床表现是:

1.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1)前驱期:精神症状--抑郁、欣快、不安和倦睡等;神经症状--畏光、畏声、嗅觉过敏等,以及厌食、腹泻、口渴等,出现在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有前驱症状者约占60%。(2)先兆期:视觉先兆--闪光、暗点、视野缺损、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躯体感觉性先兆--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障碍性先兆较少。先兆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3)头痛期:多为一侧眶后或额颞部搏动性头痛或钻痛,可扩展至一侧头部或全头部。头痛持续4-72小时,儿童持续2-8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颞动静脉突出等症状。头痛可因活动或摇动头颈部而加重,睡眠后减轻。(4)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不愉快感等症状。

2.无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约占偏头痛病人的80%。前驱症状不明显,先兆可表现短暂而轻微的视物模糊。头痛多呈搏动性,发病时为一侧,也可波及对侧或双侧交替发作。

3.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1)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多有无先兆性偏头痛病史,反复发作后出现头痛侧脑神经麻痹,动眼神经最常受累,部分病例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不等。多次发作后瘫痪可能持久不愈。

(2)偏瘫型偏头痛:多在儿童期发病,成年期停止。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可伴有偏侧麻木、失语,亦可单独发生,偏头痛消退后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可分两型:家族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半数病例与19号染色体连锁;散发型可表现为典型、普通型和偏瘫型偏头痛的交替发作。

(3)基底型偏头痛:又称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儿童和青春期女性发病较多;先兆症状多为视觉症状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蒙、视野缺损等,脑干症状如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等,亦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跌倒发作。先兆症状多持续20-30分钟,然后出现枕颈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

(4)晚发型偏头痛:45岁以后发病,出现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或构音障碍等,每次的神经缺失症状基本相同,持续1分钟至72小时,并伴有头痛发作。

(5)偏头痛等位发作:多见于儿童偏头痛病人,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周期性呕吐,肢体或(和)关节疼痛,以及情绪不稳、梦样状态等,患者可无头痛发作或与头痛发作交替出现。

(6)偏头痛并发症

偏头痛状态:头痛期>72小时;头痛间歇期<4小时。

偏头痛梗塞:先兆在7日内未消失;影像诊断学证实有梗塞灶;除外了其他原因引起的 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以往有偏头痛发作)。

鉴别诊断:

1.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硬化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均可出现类似偏头痛样头痛,但常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颅脑CT、MRI、MRA及DSA检查可显示病变。

2.丛集性头痛 是一种少见的伴有一侧眼眶周围严重疼痛的发作性头痛,具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50岁多见,男性患者居多,约4-5倍于女性。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一次接一次的成串的发作,常在每年春季和/或秋季发作一两次;每次持续30~180分钟,每日可发作一至数次。头痛为眼眶周围剧烈的钻痛,患者来回踱步,以拳捶打头部或以头撞墙,疼痛难忍;并常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面部出汗异常、眼睑水肿和Horner征等伴发症状。采用吸氧、舒马普坦和麦角胺咖啡因等治疗有效。近年发现头痛发作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可用泼尼松20-40mg/d,或与麦角胺并用。

3.痛性眼肌麻痹 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炎性疾病。病因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及其附近硬脑膜的非特异性炎症或肉芽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壮年多见。头痛发作常表现为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头痛数天后出现疼痛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病变多为单侧,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光反射消失。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复发。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4.颈动脉痛 常为一侧面部、颈部、下颌或眶周的搏动性、刀割样疼痛,亦可为钝痛;颈部活动、吞咽、咀嚼或咳嗽等可诱发或加重,颈部常有触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慢性病例可持续数周至数年。颈动脉壁间动脉瘤、颈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

偏头痛药物治疗:

镇痛药与止吐药同时用于偏头痛发作。

阿斯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及血栓素合成,达到抗炎、镇痛作用。阿斯匹林的有效血药浓度为150-300ug/ml。

酚加片含朴热息痛(APAP)500mg、咖啡因65mg。口服1~2片后,15-30分钟起效,对中度头痛疗效卓著。咖啡因能诱导提高APAP的生物利用度及吸收常数,当剂量达60mg时,能捉高APAP的镇痛效应。

偏头痛发作时胃肠蠕动减退,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在服用镇痛药的同时应加用止吐药物如灭吐灵(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可抑制催吐化学敏感区,还能使胃运动功能亢进、提高食物、药物通过率、调整胃功能,使之功能恢复正常。灭吐灵作用迅速,肌注(10-20mg)后,15分钟-1小时即起效。吗丁啉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促进胃排空,增强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收缩,还可增强食道蠕动和增加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其对血脑屏障的渗透力差,不易产生精神及神经系统症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胃复安少。其剂量为10-20mg,口服,3次/日。

麦角碱类药物麦角胺咖啡因(含酒石酸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为传统治疗偏头痛药物,急性发作时,立即口服1-2片,若0.5h后不见效,可再服1-2片,每日量不超过6片。麦角胺主要激动5-HT lB/ID受体,还作用于其它亚型如5-HT 1A、作用于α及β-肾上腺能受体以及多巴胺能(D2)受体。由于麦角胺对受体的结合缺乏选择性,因之作用复杂,不良反应常见肠绞痛、肌痉挛、腹泻、远端肢体麻木等不良反应,易产生麦角胺依赖性头痛。

英明格为选择性5-HT IB/ID激动剂。1:通过刺激血管壁5-HT IB受体,强烈收缩已扩张的脑血管及脑膜动脉,尤其是脑膜中动脉,对管径正常的动脉仅有轻微收缩作用;2:通过刺激三叉神经纤维5-HT 1D受体,抑制SP、CGRP及NKA释放,抑制脑膜及颅血管的血浆蛋白外渗,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3:作用于支配脑膜及颅神经的神经末梢,抑制疼痛刺激的传人。

英明格迅速控制头痛、畏光、畏声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口服100mg或肌注6mg,头痛于1-2小时迅速缓解。不良反应轻,常见头晕、无力、温热感、胸闷、胃肠道不适,一般自行缓解,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

佐米格:口服吸收迅速,吸收率为64%,不受进食影响,生物利用度为40%,血浆药物峰值浓度时间为1小时,半衰期为2.5--3小时,血浆浓度可持续6小时。佐米格在肝脏内代谢,其代谢产物无蓄积作用。口服2.5mg后4小时,头痛缓解率达73%,先兆型偏头痛与无先兆型偏头痛的疗效相同。偏头痛发作后任何时候服用均有效,且不受饮食影响。已控制的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不需透析者)、轻中度肝脏损害,不需调整剂量。对先兆型及无先兆型偏头痛的疗效相同,与其它抗偏头痛药物(包括抗急性发作药物及预防发作药物)不发生相互反应。不良反应轻、依次为:头晕、恶心,嗜睡、无力、口干、发热感、感觉异常。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

六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的适应症: 1.发作频度>3次/月; 2.发作持续时间大于48小时;3.疼痛程度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学习;4.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药物预防仅能减少发作频率及/或减轻疼痛程度,不能根治;联合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一般不联合用药。

常用预防药物

1:心得安:心得安为β-受体阻断剂。为一线预防偏头痛药。可减少发作达65%,不良反应小。开始剂量为20mg/d,逐渐增至60-200 mg/d。常见副反应为困倦、胃肠道不适、体重增加,有时可见失眠、抑郁、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动缓慢及低血压。哮喘及充血性心脏病为绝对禁忌症。有雷诺氏现象者慎用。

2:丙戊酸:丙戊酸具有促进GABA合成及阻断其降解作用。GABA是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介质。近年研究发现丙戊酸具预防偏头痛作用(1997)。丙戊酸通过激活GABA a受体(调节供应脑膜的三叉神经元)起作用。预防偏头痛的剂量比用以抗癫痫量小。一般剂量为400-600mg/d,有研究表明>500mg/d的剂量的效果不比500mg/d者更好(1994)。丙戊酸可降低偏头痛发作频度,但不能减轻发作的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有嗜睡、胃肠道不适、抑郁、记忆减退、体重增加及脱发。禁忌症:肝功障碍、妊娠及血小板减少。妇女服用时,应避孕。

3.钙拮抗剂:氟桂嗪作为预防偏头痛药物是根据它具有保护脑缺氧的作用。该药还有其它作用,如抗5-HT能(可引起嗜睡、体重增加)、抗肾上腺能(可引起抑郁)、抗多巴胺能(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剂量为口服5mg/d,男性可加至10mg/d。禁忌症:抑郁、肥胖、锥体外系疾病。

4.苯噻啶:苯噻啶及甲基麦角酰胺均为5-HT 2受体拮抗剂,苯噻啶还具抗组织胺及轻度抗胆碱能作用。甲基麦角胺还作用于5-HT 1A受体及为多巴胺能受体(D2)激动剂虽然有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可出现纤维变性不良反应, 不用以预防偏头痛,仅限用于预防丛集性头痛。

5.无肯定预防作用的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组织胺2阻断剂(cimetidine西米替丁)、硝苯地平、利尿剂、消炎痛、麦角胺、溴隐亭、锂、利血平、抗精神病药物。

药物预防注意事项

1、避免不良反,小剂量开始、递增,剂量太大可引起不良反应。

2、至少连续服用3月才能判断其预防之效果。

3、继续服用预防药物9-12个月后,停药观察发作情况,偏头痛可以自行发作减少。

4、首选一线有效的预防偏头痛药物,不是所有的β-受体拮抗剂、抗癫痫药及钙拮抗剂,均有预防偏头痛发作之效。

下载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拿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按摩推拿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更加快速和紧凑,在长期的劳累中,人们才发现身体健康的得要性,因此,推拿在当今的社会中,广泛受的到人们的青睐。的推拿是什么呢?推拿......

    精神病治疗体会

    精神病治疗体会 之前发表过“记精神病人犯病和治疗心得”和“我和精神病女友相处体会”。通过记录女朋友治疗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到有类似境遇的病人。 上回说道她想炒股......

    浅谈葛根麻黄汤治疗临床常见感冒的体会五篇

    浅谈葛根麻黄汤治疗临床常见感冒的体会 “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其伤风方论中记载了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可见感冒是感受......

    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体会

    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 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

    230.)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与体会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与体会 耿维凤,李明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交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治疗、提供药学服务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总......

    中华推拿奇人奇技及临床心得

    中华推拿奇人奇技及临床心得.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中华推拿奇人奇技及临床心得一......

    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师个人简历

    姓 名: glzy8.com性 别: 女年 龄: 20民 族: 汉族户籍: 广东 清远婚姻状况: 未婚最高学历: 大 专现所在地: 广东 佛山毕业院校: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所学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工作经验?......

    禽流感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最终定稿]

    禽流感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一、禽流感临床症状 a、采食量下降,第二天紧接着饮水量下降,产蛋率下降; b、温和型的禽流禽采食饮水正常,只是产蛋率下降; C、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