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政务公开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钱冠林在全国税务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税务系统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促进税务干部依法征税,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对税收执法的监督,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融洽税收征纳关系,促进和谐税收建设。因此,如何把政务公开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政务公开面向全社会的新路子,发挥政务公开在税收业务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一、正视新形势下政务公开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的障碍
一是“虚无观点”。认为政务公开属于行政领域的事情,是虚指标、软任务,应和税收业务工作各行其是,不可混淆,抹煞了政务公开对税收业务工作的内有驱动力。二是“片面观点”。把政务公开当成“花架子”耍,搞花样、闹形式,将政务公开孤立化,不能从实质上解决纳税人关心的问题,难以实现与纳税人的有效互动。三是“对立观点”。看不到政务公开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认为政务公开在税务部门中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牵扯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妨碍了税收业务工作,把二者对立起来。
2.实际工作的偏差
在工作的过程中就政务公开抓政务公开,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老一套而难于创新。个别的领导干部,一味埋头抓业务、抓收入,久而久之,淡忘了政务公开。一些部门只重唱功,不练做功,对政务公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两者的结合上,形成了“两张皮”。
3.理论支持的“乏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政务公开的一些理论缺乏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同时,理论上缺乏创新,未能引起人们的认同、参与和共鸣。另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积极探索政务公开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理论支撑
1.要紧紧围绕税收业务工作,服务于组织收入这一主线
税务的中心工作是组织收入,加强税收征管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因此,政务公开要寓于税收工作之中,把握“从税收中来,到税收中去”原则,适应税收业务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把握规律、探索新路,更好地发挥政务公开的推动作用。
2.要把两者的有机结合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始终
在制定工作目标、安排部署工作时要把两者同步考虑,融会贯通在一起。在工作思路上从多角度、多方位谋划考虑问题,将视野多维化。在研究税收业务工作时,要努力从政务公开领域去发现对策,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打一的庸医作法,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根源,使二者互相促进,彼此渗透,同步到位。只有把握好这个环节,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3.要在二者有机结合的手段、措施上寻求新突破
政务公开要向税收业务工作靠拢、“渗透”,要在两者的结合上不留死角;结合要挖掘深度,由粗放结合方式向“精细”结合方式转轨;结合要强化力度,突出一个“实”字,把政务公开的触角伸向税收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之,要通过不断对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转换与调整,将软指标硬化,笼统指标量化,抽象指标具体化,弹性指标规范化,使政务公开更加贴近税收业务工作。
三、研究规律,突出针对性,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准确把握政务公开新情况、新特点,研究政务公开与税收业务工作结合的规律。通过两者的良性互动,增强国税工作透明度,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优化纳税服务,推动各项国税工作的深入开展。
1.突出重点,立体交叉,推进国税工作“阳光作业”
要立足行业特点,从税收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入手,真正把纳税人最关注、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及其办理过程、结果予以公开,做到“应当公开的事项全公开,不留死角,不留自留地”。
坚持做到政务公开与加强税收法制建设结合。在税务稽查方面,公开稽查工作程序、处理依据、稽查人员纪律要求,并对税务案件处理结果按照规定进行公告,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公众关注的大要案件适时予以曝光。在税务行政处罚方面,公开违反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规定和偷、逃、骗、抗税等行为的处罚标准、依据和处罚结果。坚持做到政务公开与优化税收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为使纳税人及时了解和掌握税收法律法规,要全面及时公开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以及支持“三农”、下岗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对近年来调整比较大的出口退税政策、企业所得税管理政策、增值税起征点政策等,要结合税收宣传月活动或通过网站、公告及时向纳税人进行公开,并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充分保障广大纳税人的知情权。
坚持做到政务公开与日常税收管理紧密
第二篇:浅谈如何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与乡镇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公开为业务,业务促公开
——浅谈如何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与乡镇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湖山乡人民政府 陈祯
信息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保障信息的公正、公平、公开即信息民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信息民主作为现代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民主包括获得信息权、使用信息权与参与信息权。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制作、搜集、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因为政府信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政府是最为重要的信息源。而只有公开政府信息,才能满足公众获得信息权、使用信息权和参与信息权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至今已有三个年头。作为政府机关的最基层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所接触的群众问题最多,最全面,也最繁杂,如何有效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来加快工作效率,减少业务量,把信息公开工作和乡镇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成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如何把政务公开与乡镇人民政府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政务公开面向全社会的新路子,发挥政务公开在乡镇业务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一、正视新形势下政务公开与乡镇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 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的障碍
一是“虚无观点”。认为政务公开属于行政领域的事情,是虚指标、软任务,应和乡镇日常业务工作各行其是,不可混淆,抹煞了政务公开对业务工作的内有驱动力。二是“片面观点”。把政务公开当成“花架子”耍,搞花样、闹形式,将政务公开孤立化,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难以实现与群众的有效互动。三是“对立观点”。看不到政务公开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认为政务公开在乡镇工作中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牵扯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妨碍了正常的乡镇业务工作,把二者对立起来。
(二)实际工作的偏差
许多政府工作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就政务公开抓政务公开,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老一套而难于创新。个别的干部,一味埋头抓业务、抓业绩,久而久之,淡忘了政务公开。一些领导干部只重唱功,不练做功,对政务公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两者的结合上,形成了“两张皮”。有些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过于陈旧,与现阶段的程序不符,不仅没有给群众办事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反而帮了“倒忙”,增加了办理业务的繁琐。
(三)理论支持的“乏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政务公开的一些理论缺乏 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同时,理论上缺乏创新,未能引起人们的认同、参与和共鸣。另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缺乏群众参与
由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比较单一,群众知晓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出现即使公开了也无人关注的尴尬局面。群众参与少,在一定程度上又打击了乡镇信息公开人员工作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
二、积极探索政务公开与乡镇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理论支撑
(一)要紧紧围绕业务工作,服务于群众这一主线 乡镇人民政府的的中心工作是为群众办事,群众满意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因此,政务公开要寓于业务工作之中,把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适应群众工作新发展新变化,把握规律、探索新路,更好地发挥政务公开的推动作用。在平时的调查了解中,笔者发现多数人民群众都非常关注所在地区的政府信息工作,只是因为公开内容过于单
一、陈旧或与自身关系不大,才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信息兴趣不大。若我们多放一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特别是贴近百姓的政策法规,切实以为人们服务为目标来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此项工作将会更有利于促进平时的业务工 作有效进行。
(二)要把两者的有机结合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始终 在制定工作目标、安排部署工作时要把两者同步考虑,融会贯通在一起。在工作思路上从多角度、多方位谋划考虑问题,将视野多维化。在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努力从政务公开领域去发现对策,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一的庸医作法,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根源,使二者互相促进,彼此渗透,同步到位。只有把握好这个环节,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三)要在二者有机结合的手段、措施上寻求新突破 政务公开要向日常业务工作靠拢、渗透,要在两者的结合上不留死角;结合要挖掘深度,由粗放结合方式向“精细”结合方式转轨;结合要强化力度,突出一个“实”字,把政务公开的触角伸向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之,要通过不断对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转换与调整,将软指标硬化,笼统指标量化,抽象指标具体化,弹性指标规范化,使政务公开更加贴近业务工作。
三、如何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与乡镇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多方进行公开 如今,信息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活动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靠单纯的张贴布告,政府网络发放信息,已满 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我们要充分挖掘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途径,比如日前网络盛行的“微博”,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信息公开手段,方便群众更直接了解政府在干些什么。我乡近期就开通了政府微博,把一些政策、法规、动态通过简单的语言放在微博上,来引导对此信息有兴趣的群众到政府网站了解详细内容。这样,不仅让群众更快更直接地了解乡政府当前在做哪些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网的点击率,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二)注重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及时更正、更新
要及时关注政府公开的内容,定期对一些过时文件、办事程序进行清理、修改,给百姓一条最合理、最方便快捷的办事程序,从而减少日常业务办理的工作量。前段时间,我乡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政策处理工作的信息,其中误将“加油点”写成了“加油站”造成了许多群众的误解,由于两者赔偿标准不一样,给政策处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乡镇的信息公开工作一定要注重公开内容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要分类明确
政府公开的内容要有分类,方便群众获取各类信息。比如,开设政策文件、办事指南、政务动态等板块,让群众在查找信息的时候一目了然,减少信息查找的时间。同时,政 府公开网站还可以添加搜索模式,让信息查找更为方便。
(四)把握好公开范围,规范信息公开程序
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化、明确化,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当确立“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立场,将公开政府信息设定为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第二,应当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期限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便抑制不公开条款对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虚化。第三,信息公开例外规定应当服从法律优先原则,禁止下位法扩大上位法的例外性规定,尤其是要防止地方制定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内部规定、领导批示等随意扩大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第四,应当要求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法定职责,做到信息公开不缺位,信息保密不越位。每一条政府信息的公开都必须符合程序,做到层层把关。
(五)加大宣传,扩大知晓范围
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和公民都必须认识到,引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需要,必须从制度和观念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废止各类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要求的陈旧观念和规定,打破各种阻碍政府信息自由流动的障碍,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特别是因特网发布政府信息,保证信息公布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和权威性,促进政府网 上工程向纵深发展。
四、结语
政府信息公开,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我国始于周礼“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这一秘而不宣传统的终结。它体现了“让法律阳光照亮行政过程”的理想,顺应了建设服务型政府与透明型政府的时代要求,符合政府愈加透明、行政过程愈加开放、公众参与愈加广泛的公共治理要求。把政府信息公开与乡镇日常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做好,信息公开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将更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调研如何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如何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基层党支部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需要,也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我市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探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必须通过有效履行支部书记职责,发挥支委会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等措施,同时,只有用改革创新的精神面对新形势,改进传统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加强对党员的监督教育和管理,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有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中心工作的战斗堡垒。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彻其中,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党员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使机关党建工作在规范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1、全市机关依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市委《实施意见》,配备了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清、作风正、德才兼备、愿意做机关党建工作的兼职党务干部,负责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并任命了一些专职机关党支部书记,形成了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相结合的格局。
2、以“规范化党支部”和“三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为主线;以机关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勤政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为保障;以“争先创优”、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做学习型党员”、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等活动为载体,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
3、机关作风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机关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机关作风的好转。
4、党员队伍素质和质量明显提高。通过不断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学习教育方法,总结学习教育经验,积极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稳定。同时,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突出新时期党员标准的时代特征,坚持吸收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并实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确保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目前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多年来,机关党建与党的其他基层党建一样,严格按照有关条规办事,围绕党和政府在党政机关的中心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国家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机关党务工作者,任劳任怨,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努力搞好党务工作,为搞好机关掌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如果没有机关党组织的工作,就不会有党在各类机关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就不会有机关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机关党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必须围绕党政机关的中心工作开展党的建设。但是,必须看到,机关党建与其他方面党的建设一样,在取得明显实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关党建中存在的作风飘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民主集中制不健全等现象比较严重,机关党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二是如何把机关的工作业务与机关党的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同志对经济建设、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内在联系与统一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党的组织没有把机关党的建设作为整体工作来认真对待,也没有象抓经济工作那样花气力、下功夫,总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看不到机关党的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认为党建工作在机关中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机关党的建设牵扯了经济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助于抓经济工作,把二者对立起来。三是机关党建的“虚功实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些机关党的工作者,工作方式仍处在闭路状态,在工作的过程中单纯就党建抓党建,在工作对象上较少向党外干部和群众延伸,在工作方法上较习惯于老一套而难于创新。有的同志认为,机关党的建设就是组织党员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收收党费。因此,机关党的工作对经济、业务工作所起的作用就很有局限性。久而久之,机关党的建设被日常业务工作所代替。一些部门只重唱功,不练做功,对机关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两者的结合上,此起彼伏,主客随时易位。;四是作为党的重要组织形式,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些不足;等等,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亟待加以克服和转变。如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无法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更不要说永葆生机和活力。
要解决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紧密联系机关工作实际,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
要解决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紧密联系机关工作实际,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
二、加强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
针对目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把机关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关键在支部,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工作着手:
(一)支部书书记要正确履行好职责,必须纠正三个误区、增强三种意识、落实三项制度
——必须纠正三个误区
1、党支部书记是职务,纠正“无取无权”之偏。《条例》明确规定,支部书记、副书记必须通过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书记一般应由本部门党员行政负责人兼任,也可由同级党员干部专任。《条例》同时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实施党内监督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事实上,支部书记有时可以行使行政领导不能行使的职权,也就是说,在某些工作上存在着其他行政领导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的“无职无权”实属偏见。
2、党支部书记是岗位,纠正“无位无为”之误。党支部书记处于最基层的岗位上。“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能否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完成全年任务,是衡量支部战斗力的标准,而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如何?又是检验支部书记工作好坏的一把尺子。站在这个特殊岗位上看问题、想事情就不同于一般党员干部,作为党支部书记应该有更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准则,言行有提示的一面,又有约束的一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自我锻炼的岗位,应该去珍惜、去创造,那种“无位”或无所作为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消极的。
3、党支部书记是桥梁,纠正“无事无利”之说。党支部书记 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贴粘合剂,可以凝聚人心,在党组织与干部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针对本单位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不失时机地提出工作建议,积极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活动,这是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那种无事可做的说法是站不住脚 的。虽然工作辛苦和清苦些,但是从共产党员的利益观出发,只有大局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才是工作的根本落脚点。
——必须增强三种意识
1、责任意识。带领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众 的思想政治工作,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确保事业发展,这是党支部书记任期内的工作目标和责任要求。《条例》规定,机关党组织应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形势和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全局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党支部书记,心里要时刻装着集体、想着党员群众,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高尚的意识和品格,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第一流的成绩。
2、配角意识。机关党支部书记一般情况下都是单位副职领 导兼任,如何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这确有学问,肯干、育做、肯吃苦这是党支部书记的一大优点,但干不能越位.做不能越权,这是支部书记要切记的!也是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因此,树立配角意识,正确把握好工作关系,从配角中找准主角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重要环节,所谓工作到位不越位是副职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
3、形象意识。新时期党务工作者仍应喊响两句话:“跟我来!”、“看我的!”树两种威信:一声令下,雷厉风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提倡“慎独”精神,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已,以宽人之心待 人”。总之,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前提,支部书记应 该在以下六个字上树好形象,要强化一个“德”字,要做到一个“勤” 字,要坚持一个“俭”字,要安于一个“清”字,要倡导一个“廉”字,要 保持一个“诚”字。
——必须落实三项制度
1、学习制度。每月两次的学习制度,为党支部书记有效地开展工作确立了地位(通常情况下,单位的政治学习由党支部书记组织实施)。坚持学习制度,是增强党员干部学习自觉性、组织纪律性的有效手段。
2、党的活动日制度。党的活动日给党支部书记提供了开展工作的舞台,灵活多样的党的活动日是凝聚人心、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为党支部书记要围绕本单位阶段性的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谈心制度。党支部书记经常开展谈心活动是缓解矛盾、融洽关系的重要途径。善于观察,定期分析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是党支部书记积极主动工作的重要体现。
通过纠正三个误区、增强三种意识、落实三项制度,正确履行好支部书记职责。
(二)发挥支委会的作用,必须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支部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指示和党员大会的决议;教育管理党员,搞好支部的自身建设;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群众组织的工作;处理支部的日常事务,按期向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以及监督保证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和任务的完成。根据支委会的工作任务,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则。
(1)要坚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党内生活。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党内民主,疏通党内信息渠道,做到重要的情况、重要的信息支部书记先知道;重要的决策、重大的问题、重大改革措施支委会先讨论;重要的任务党支部先承担,党员先行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三会一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2)要在落实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改进,逐步建立更加完整、科学、严密的能够涵盖支部生活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要规范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和其他会议的内容、程序和工作规则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3)要建立和完善票决制度。凡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和评优、评先、发展新党员等敏感问题的决议,要按规定的职责权限,分别在支部大会或支部委员会会议上以无记名投票或举手表决,以充分体现广大党员意愿。
(4)要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党支部委员会要定期向全体党员汇报支部工作,并选择部分内容向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群众通报。凡是涉及评优、评先、发展新党员等事宜,均应事先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确定上报之前应在党内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5)要建立党群定向联系制度。每个支部委员要联系本支部的数个党员,每个党员要联系本单位的若干个非党群众。要通过党群联系网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局党委的各项决定,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6)要履行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职责,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抓好机关各级党组织的班子建设,配齐配强党务干部,要选拔那些靠得住、有本事,既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又懂得经济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机关党组织班子中来。其次,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以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去感染、团结和带动机关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为实现党的经济决策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在当前全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增强湘潭市的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和打造宜居湘潭,机关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不管是否担任领导职务,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为我市率先实现两型社会出力流汗,建功立业。
(三)创设新载体,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1)围绕中心,拓展思路。要紧密结合中心任务,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统一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认识,坚持机关党建工作围绕、贴近、服务于中心工作来开展,摆脱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创新,用新的思路去开拓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和各单位的工作职能中去思考、去部署,在制定党建工作规划时与业务工作一起制订、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将党建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机关党组织负责人要熟悉业务,对本机关的主要业务工作和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做到胸中有数,围绕业务中心科学安排党建工作,把党的工作贯穿于机关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协调,互相促进。
(2)发挥思想教育优势,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的聚合力,能积极促进和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机关党组织就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通过党组织的优势和影响,主动寻求影响行政业务开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现状,从中确定具有实质性、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通过严格组织生活,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政治学习制度,开展专项教育等党建活动,来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持之以恒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要重点抓好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务必”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同时,要配合本部门搞好文化业务知识的学习,包括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法律条规等知识的学习。当前抓好机关学习教育活动应做好“四个结合”:即市场经济意识教育与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坚持艰苦奋斗教育与惩腐倡廉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教育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经济建设排忧解难,保驾护航教育结合起来。把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支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学终身”的思想,努力提高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在机关内部营造一个同心同德、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己在经济建设中的责任,从而激发他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热情和服务的能力,帮助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强化开放观念、科技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增强环境意识、发展意识、参与意识,排除思想上的障碍和各种顾虑,澄清模糊认识,理顺思想情绪,坚定信心,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把机关党的建设落实到三个文明建设中去。要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大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要特别注意珍惜和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不断把党的建设的创新推向前进。
(3)用好党建活动载体,狠抓机关作风的转变。要围绕整顿机关作风的重点,精心制定党建活动方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如开展勤政为民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好党课,听离退休干部的现身说法,在机关中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大院、文明窗口活动,召开专题思想交流会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策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这样,党建活动不仅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避免了形式主义和表面形象,而且与机关业务工作、效能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加强党风廉政监督,促使机关廉洁清明。要以抓好党风和廉政建设教育为重点,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机关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必须牢固树立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支持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帮助失误者,查处违纪者,积极为经济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要号召机关的党员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有机地把它渗透到机关业务工作中去,通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党风建设联系点,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民主监督等监督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德政、监督及纪律手段,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
(5)结合单位实际,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结合。支部生活要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征,突出机关特色。要把“五种品格”培养、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党支部建设的全过程。要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活动,结合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和其他专业性活动开展教育,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党支部要根据本单位、科研、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实际,突出各自的特点,努力创设适合当前形势和中心任务的新载体,以丰富党内生活,不断提高党支部工作的质量。推动和促进业务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确保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建立党支部工作创新机制。每学年要对党支部工作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总结支部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的措施和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党建研究课题组,总结经验,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7)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抓机关党建工作的活力。要使机关党建工作形成人人抓、人人管、人人做、人人负责的良好工作局面,应在建立激励机制上下功夫,要建立触及本单位及党员干部切身利益的奖惩机制。建立党支部建设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并与业务工作绩效挂钩。要形成定期考核和临时考核、综合考核和专题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指标。支部要考核党员,对成绩优异的党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少数表现表现较差的党员要批评并责令其改正,使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共同发展。(8)建立党支部工作条件保障机制。机关单位要支持党支部工作,从时间、场所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各党支部都要建立“党日制”(即进行党内活动的法定时间),并切实提高党日活动的实效。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地税系统构建“业务”与“财务”工作有机结合机制初探
地税系统构建“业务”与“财务”工作
有机结合机制初探
在“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如何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效协调预算前臵和业务滞后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临一道课题。我们要深入调研“业务”与“财务”工作现状,积极探索“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的举措方法,更好地促进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构建“业务”与“财务”有机结合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1、预算编制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近几年实际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看,部门经费预算编制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上年实际收入支出规模而测算的,普遍存在着按实绩定指标的现象,无法科学合理的制定单位日常费用开支预算。预算编制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预算与税收业务实际需求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地解决机制。
2、厉行节约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缺乏从制度上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制度的约束力不够,节约习惯尚未养成。另一方面资源配臵科学化程度不够,资源功能没有全部发挥,使用效率不高造成浪费。
3、队伍人员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系统内既能熟悉内部财务管理要求又掌握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加之财务人员与税收业务人员职能相对独立,信息交换机制
不畅,必然导致财务收支预算编制与实际业务需求的脱节,使得业务实际需求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以后的预算编制。
4、预算执行监督分析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分析只是计算几个常见的财务指标和进行有限的对比,局限于简单地报告钱花了多少,至于为什么要花,怎么花,花到哪里去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是为完成指标而花钱还是制定的指标不够都很难监督到位,没有将决算分析臵于财务管理的视野下进行全方位分析,不能正确地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
二、构建 “业务”与“财务”有机结合机制的几点想法:
1、完善预决算编制机制,提高预决算管理的水平。要进一步完善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机制,加强预算编制与税收业务实际需求的信息交换与对接。“业务”上基层单位要加强需求调研,科学合理提出意见建议,由县局先集中后统筹,既保障地税部门各项业务的开展又避免重复浪费。“财务”上既要参考上的实际支出,更要根据业务需求,科学调整预算指标,避免因财务问题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2、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干部职工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完善制度执行督查机制,提
高制度的执行力和震慑力。梳理排查闲臵资产以及资产设备中尚未使用的功能,加强固定资产调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购臵审批制度,杜绝重复购臵或者在购臵中一味求大求全,造成资源浪费和功能浪费。要提高各类培训效果,强化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切实提升队伍业务素质。努力降低非生产性支出比重,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3、加强财务监督分析,促进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不断提升。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加强对财务的监督分析。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合理选择设臵和“业务”建设的实际成效调研,进行“财务”和“业务”的关联度分析评估。要通过监督分析正确揭示预决算编制的科学与否,财务状况变化的真正原因,不断修正评估指标参数、分析评估方法,逐步缩小预算前臵可能导致的偏差,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促进业务的实际效果。
4、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满足业务与财务的融合需求。地税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地税各项业务的整合提升更需要一批跨领域,跨部门的复合型人才的脱颖而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地税系统要构建“业务”和“财务”两个业务的深度融合,就要培养熟知两个方面业务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财务”对“业务”的支撑作用,达到互相促进、共同
提高的效果。
构建地税“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是个很好的课题,也是突出“财务”职能作用,更好地促进系统“业务”水平的积极探索。我们既不能因为“财务”的规定影响了“业务”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业务”的需要破坏了“财务”制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途径加以解决。以上的几点想法仅是笔者个人的疏浅认识,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地方税务局
二〇一四年三月七日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
----质量管理部 尹献忠 鲁小平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生产经营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如何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浅析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四条途径。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方式。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着明显的各自本质属性。但是,二者同存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有着许多共性,是一种既相容又互补的关系。
(一)、相同点
1.从逻辑关系上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逻辑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包含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又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2.从学科类别上看。二者同属于管理科学。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顺应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而创立的现代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从指导思想上看。二者都强调 “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因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立足点和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4.从工作内容上看。二者有着共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都是通过思想和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
5.从发展方向看。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6.从最终目的看。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不同点
1.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启发和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培育为政治中心服务的革命精神,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政治导向。它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企业文化是产生于西方资本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是通过培育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职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追求企业整体优势,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
2.内涵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着重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以便调动积极性,服务于生产建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
3.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立足于全党的思想政治上高度统一,具有显要的共性特征;而企业文化是在宏观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主要是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长期铸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4.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运作方式不同。这是因为二者的活动主体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在党委集体政治核心领导下,专职兼职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其运行方式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主要是系统教育、正面灌输。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下,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靠全体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逐步养成,一旦企业职工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就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职工就会自觉自愿的、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建设较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更具有个性化,它是企业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历史的和现实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许多内容都是思想政治工作曾经创造运用、坚持并取得明显效果的做法和经验。二者互相辅助,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通过近几年的企业文化实践可以看到,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和优势,加快企业文化的进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服从党的中心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因此,可以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政治优势,在企业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培育职工共有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丰富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广大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但有一大批先进的科学技术骨干,还有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组成了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这支队伍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借鉴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自我教育,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精神去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四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是每个共产党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发扬这种精神,提倡这种作风。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
(一)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上互相协调,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证。把强有力的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到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共同为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大局,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体现在共同推动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上。围绕增强以企业的市场应变力、创新力为核心的整体素质,努力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职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为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立足于共同促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上。充分发挥思想工作所具有的队伍优势、阵地优势和渠道优势及机制优势,使之与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
(二)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做到相辅相成,整体推进。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努力形成有机统一的工作体系。一是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把握方向,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精神层的建设,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二是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行为层的建设,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素质。三是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优势,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物质层的建设,为打造品牌创造条件。
(三)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运行中互相促进,确保同步推进,落到实处。一是通过目标促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用企业发展的宏伟远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远大目标,教育员工,激励员工,促动员工,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加快企业发展壮大中来。二是通过领导带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三是通过典型引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四是通过载体互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
(四)形式上不拘一格,寓教于乐。一是文化辅助。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条件把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理念、道德规范等,寓教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二是美化环境,包括生产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断地改善企业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爱厂如家的思想意识。三是领导率先垂范。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倡导者,还应该是模范的实践者。在一定意义上,企业文化是经营者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体现了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二者有机结合所产生出来的现代文化则是现代企业的灵魂,企业家则是这一灵魂的塑造者。四是运用载体。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