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汇编)

时间:2019-05-13 05:3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

第一篇: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

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入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忆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入一梦中。

第二篇:南唐词(李

李璟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渌波三峡暮,接天流。

李煜

「渔父(一名渔歌子)」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梦江口、望江梅、归塞北、谢秋娘、春去也)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捣练子(一名深院月)」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懒,为谁和泪倚阑干。

「相见欢(一名乌夜啼、上西楼、西楼子、月上瓜洲、秋夜月、忆真妃)」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一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云一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好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鸳鸯梦。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喜迁莺(一名鹤冲天、燕归来)」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阮郎归(一名醉桃源、碧桃春)」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春睡觉,晚妆残,无人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锦堂春(一名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望远行」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馀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浪淘沙(一名卖花声)」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蹋马蹄清夜月。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斛珠(一名醉落魄)」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蝶恋花」(一名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凤栖梧、鹊蹋枝、卷珠帘、鱼水同欢)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苍黄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冯延巳

「如梦令」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三台令」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春色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帷屏夜长。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南浦,南浦,翠鬟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归国谣」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长相思」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相见欢」

晓窗梦到昭华,向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抛球乐」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雾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点绛唇」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酒泉子」

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

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春色融融。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柳晚,玉楼空¤

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闭朱笼。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灺,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刚爱无端惆怅,阶前行,阑外立,欲鸡啼。

「采桑子」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微风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居。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

昭阳旧恨依前在,休说当时。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菩萨蛮」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

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

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花叶脱霜红,流萤残月中¤

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

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清平乐」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

披衣独立披香,流苏乱结愁肠。往事总堪惆怅,前欢休更思量。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西园春早,夹径抽新草。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次第小桃将发,轩车莫厌频来。

「更漏子」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

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褰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滴襟。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喜迁莺」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阴齐,何时闻马嘶。

「贺圣朝」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

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

「应天长」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醉花间」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山如黛,月如钩。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闻岁月深。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

「舞春风(一名瑞鹧鸪)」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虞美人」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临江仙」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高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愁杀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城何处,明月照黄昏。

「蝶恋花」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情处。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醉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寿山曲」

铜壶滴漏初尽,高閤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 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思越人(与本调不同)」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春睡著,觉来失,秋千期约。

「上行杯(与本调不同)」

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薄命妾」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金错刀(一名醉瑶瑟)」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

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柳条袅袅拖金线,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赏还堪玩,恼杀东风误少年。

「忆江南(二首,与本调不同)」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第三篇:李煜词教案

李煜词《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的生平和创作。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

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帝王也都写一些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以前学过曹操的诗大家还记得吗?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这位帝王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都很有成就。但是还有一位帝王,有人这样评价他:“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确实一个很杰出的诗人”,而且他还被誉为是最有文采的皇帝,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共同走进这位帝王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开。

二、作者简介:总结学生预习结果,概况作者生平以及本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五、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七、板书: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 往事 往事之哀

小楼、东风 故国 故国之思 在 改 亡国之叹

第四篇:读书笔记李煜词摘抄

读书笔记

日前读唐宋诗词,摘抄了李后主的词,供大家欣赏。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2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玉楼春

晚妆出了明积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拋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漫笑盈盈,相看无限情。7 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雨中。8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注:“緺” 用这个字代替原文中的 “纟呙”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见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渔父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矜香。

琼窗梦回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语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衣熏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19 阮郎归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装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22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城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浸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处不堪行。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忆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忆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30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五篇:晏殊李煜词赏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赏析】此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

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清明在望。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

“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词作鉴赏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晏殊词作鉴赏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远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眼前,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首联飘忽传神。一开始出现的便是两个瞬息变幻的特写镜头:“油壁香车”辘辘而来,又骤然消逝;一片彩云刚刚出现而又倏忽散去。写的都是物象,却半隐半露,寄寓了一段爱情周折,揭示主旨。“油壁香车”是古代女子所坐的装饰精美的轻便小车,指代女子。车是这样的精美,则车中人的雍容妍丽,可以想见。然而这样一位美人却如巫山之云,来去无踪,重逢难,怎不令人怅惘!“峡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美丽传说,渲染浓密的爱情气氛。但“云雨巫山枉断肠”毕竟是一场虚妄。前句写人间,写现实;后句写天上,写梦幻。首联写得兴象玲珑,清新流丽。

颔联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说:“此自然有富贵气。”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融融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摇曳,柳条轻拂,飞絮萦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大概是诗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无处抒写,又适值春暮,感时伤别,借景寄情;或是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一着一字,尽得风流”。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酒杯解闷,由于饮得过量,形容憔悴,心境凄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目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末联宕开一笔,由没问自答作结,深化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碍,无路可通。

晏殊被人称为富贵闲人,然而他的诗在富贵气中却有缠绵悱恻的情致。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

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响”而已。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词的下片,起曰:“独自莫凭栏”。“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莫凭栏”,不是词人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李后主盖用此语耳。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

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赏析二]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祖毒死李煜的主要原因。所以此首词就是李煜的绝命词了。作为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春花秋月”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但对李煜却倍添烦恼: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既然还没有昏聩到“此间乐,不思蜀”的地步,当然是度日如年了,“春花秋月”只会勾起对他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但往昔为君时的美好生活已经化为回忆,一去不复返了。春天去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不可再来呢?“东风”带来春的信息,却勾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磨难。“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惆怅悲愤,油然而生。

词人颇具匠心,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感慨深沉。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变抽象的情感为形象生动的自然,让人相见到愁思如春水涨溢,奔放倾泻,不舍昼夜,无尽东流,感情升腾到极顶。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掩卷沉思,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浸泡淹没其中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乌夜啼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②。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③。

剪不断,理还乱④,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⑤。

【注释】

①此词调名于《词律》、《词的》、《花草粹编》、《全唐诗》、《词林记事》中均作《相见欢》。《词的》、《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等本中有题作“离怀”,《清绮轩词选》中有题作“秋闺”。《花庵词选》中调名下注云:“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这首词写秋夜愁思、别情难遣的凄惋心情,深含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当是李煜后期入宋后的作品。

词的上片借景写情,以景寓情,写作者囚居生活的无限寂寞和愁苦悲愤。起首句“无言独上西楼”,极写主人公的孤苦无依,其愁、其痛无人能解,也无法倾诉,更不能倾诉,自当“无言”,“独上西楼”,孤独苍凉中又见他的心境难平,愁思难消,语极平淡而意极凄惋。“月如钩”系目中所见,焉知不是借月残写人苦,写心情惨淡?“寂寞”是明写,直喻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寂寞心境,“锁”字难得,既写景,又写情,情与景合,境与心合,一语道破天机,作者的愁情别恨终于有了着落———国破家亡、身为俘囚,连作者的心都似有了一把打不开的锁。上片三句明里写景,暗里写人,借凄凉秋景喻孤苦心情,情景交融得天衣无缝。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极抒愁意。如果说上片是淡墨描摹,那么下片就是泼墨写意,作者愁情如巨浪劈空而来,似巨木倒滚而下,无收无敛,一气呵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把离愁物象化,也把作者的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喻精妙,形象鲜活,堪称绝笔。“别是一般滋味在头心”是结语,但语意又仿佛方启,不说“正是”,而说“别是”,用笔绝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徐士俊《今古词统》中云:“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别是’句甚深。”即是此解。王闿运《湘绮楼词选》中亦云:“词之妙处,亦别是一番滋味”。

全词以凄惋的笔调抒写作者无以复加的愁苦之情,如“清水出芙蓉”,自然天成,无一丝雕饰,无半点虚情。语言极明白易晓,直露心意,感人至深,向来为人们所见重。近人俞陛云《南唐二主词辑述评》说:“后阕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今人俞平伯也说,此词:“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凄凉的气氛,却融会全篇。”

②钩:弯钩,这里指月残、弯月。

③梧桐:落叶乔木,柄长叶阔,材可用于制乐器。入秋梧桐落叶最早,所以“梧桐叶落”即表示秋天已来临,后常用以比喻事物衰败的征兆。《广群芳谱·木谱六·桐》:“立秋之日,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故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锁:锁闭、封闭。唐白居易《潜别离》有“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句。锁清秋:指关住清冷的秋色,即深院被清冷的秋色所笼罩。

④理:调理,整理。

⑤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另是。一般,犹一种,一番。滋味,味道。此句用以比喻因生活变化而在心中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

子夜歌

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只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起首就是悲愤地问,是啊,人一生谁没有愁和恨。可是为什么把家愁国恨集于一身呢?赵匡胤在时,尚顾忌情分,只是言语上多讥诮。换了赵光义,小周后动辄被召入宫中,以陪太后的名义被其霸占,小周后每次从宫中回家,忍辱含泪,闭门数日不出。遇到这样的时候,李煜总是避开,一个人转到别的地方,或登高望远,看看故国的方向,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自然啊,保不住江山也罢,可是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陪自己受尽屈辱,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在不同的环境中更有不同的命运,李煜若不生在帝王之家,不说成为一代文豪,起码心爱的女人总可以不让她受辱吧,偏偏生在帝王之家,偏偏又没有帝王之才。托先人之福,做了几年皇帝,没想到倒给自己惹下一世的愁恨。只能在梦中排解,醒来后泪流无声。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无言独上西楼,这是大家熟悉的句子,“谁与上,无言独”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说了,李煜对小周后有愧,小周后也自觉无颜与心爱的男人相对,夫妻俩基本处于分居状态。令人叹息啊,大周后临终时,是向小周后托付过:要好好照顾李煜。李煜也答应过大周后对她的妹妹好,本身两个人也是极其恩爱。但是赵光义这个臭小子弄得一对有情人无法面对,所以李煜只能说:“谁跟我一起上高楼?”后来连问都不问了,直接就是无言独上了。想想当初的车如流水马如龙,想想当初的“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所以才有了“长记秋晴望”,大小周后承恩左右,大小官员前呼后拥,李煜自己也可倚栏挥毫,家国之欢,尽在其中。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这两句不解释也罢,还有什么比梦中更舒服的事呢?“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还有什么比梦醒后更凄凉的事呢?所以只能是“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下载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比较

    谁将冰心盛玉壶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比较 [摘要] 纳兰词与李煜词的特点,通过对其内容与风格,情感表达,语言描摹等方面进行分析,我认为他们虽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更多的......

    32《唐五代词●李煜●浪淘沙》(精选5篇)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词牌名)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

    浅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浅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内容摘要】 作为南唐的的最后一位皇帝,李煜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位词人,他又是伟大的。他的一生是短暂而又辉煌的。李煜词有怎样独特的艺术风格,而......

    李煜词《虞美人》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李煜词《虞美人》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

    10李煜词特点及艺术成就

    篇十:李煜词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1、朴素坦率的神秀之色,带来词作艺术的革新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我以为, “神秀”的正是洗却铅......

    浅谈李煜前后期词风变化(精选)

    李煜词教学不可避免之词风变化探究 武汉长山学校 高朝云 浮沉的李后主 李煜(937-978)字重光,李璟之子,南唐后主,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他洞晓音律, 工书善画,尤擅于作词。李煜的性......

    拓展资料:读辛弃疾的几首词

    读辛稼轩的几首词 辛稼轩的词有它的特色。这些特色不仅表现在风格的豪放上,而且表现在内容上除了抒发爱国思想之外,还描写了不少有关农村的生活、风俗和习尚。而这些,正是他以......

    评李煜词《虞美人》(样例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大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