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研究论文:政府机关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研究(共5篇)

时间:2019-05-13 05:2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研究论文:政府机关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研究论文:政府机关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研究》。

第一篇:政治研究论文:政府机关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研究

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政府绩效管理深入、有效开展的瓶颈。有鉴于此,哈尔滨市政府与国内有关专家在这方面开展合作研究,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于6月制定出台了国内首部地方性法规——《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为本地的政府绩效管理活动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以该项立法为例,就地方政府绩效

立法涉及的若干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期各方指教。

一、地方政府绩效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立法保障是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多年来国家和地方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少省、市靠发布政府绩效评估的意见与方案等文件加以推行,这种以文件推行的方式远未达到法制化的高度。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保证,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多数地方的政府绩效管理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各地政府部门在绩效管理的内容和侧重点上差别很大,评估程序和方法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一)地方政府绩效立法的必要性

1.由政府内部发文上升为立法的必要性

探讨政府绩效管理是否有必要立法,实际上触碰到政府绩效管理应当“向内”还是应当“向外”的核心理念问题。所谓“向内”,是指为了保证政府自身所确定的目标的实现而考核,视野是朝向政府系统内部的,考核的重心是政府内部执行力。所谓“向外”,是指为了更好地回应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视野是朝向政府系统外部的,考核的重心是政府的服务效果。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改进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不是政府及其部门自身利益和意志的要求,而是公众利益和意志的要求,是一种国家意志要求。因此,它应当源自于立法。只有通过法的形式,把符合公众利益与意志的政府绩效目标、绩效标准、评估指标、评估程序以及评估结果运用加以确认和固定下来,才能真正实现基于绩效的管理。也就是说,政府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该做出什么样的效果,政府工作效果该由谁评价,评价出的问题改进了没有等等,要以充分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法律规范作为评价尺度,不是以政府内部自定的标准作为评价尺度。

2.地方立法先行试点的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地方立法都要有上位法—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作为依据,并不得和上位法抵触。那么,某些事项没有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依据,如政府绩效管理没有上位法依据,地方立法是否可以先行。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明确的规定:“除必须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因此,地方进行政府绩效立法有国家立法法的授权。地方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进行创设性立法,可以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奠定基础。另外,从实践基础看,国内的政府绩效评估都是在地方自发而生,国家层面没有实践基础,暂无立法的可能性,因此,地方等待国家立法是不现实的,有必要先行立法。

3.边实践边立法的必要性

相对于实践而言,立法在时机把握上可以分为后行性立法和先行性立法。后行性立法,是指先经过实践探索,然后把实践中总结的比较成熟的经验和规律上升为法律,加以固定化。先行性立法,是指在实践经验和规律还不够成熟或急需规范时,较快地制定出台法律法规,以尽早发挥立法的引导、教育和规范作用。从我国各地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状况看,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成型的经验,甚至有些混乱。因此,亟待把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领域公认的先进理念、体制、机制、标准、方法先以立法的形式制度化,明确价值取向,形成导向和行为准则,然后再通过法规的实施加以完善。

(二)地方政府绩效立法的可行性

一是政府绩效立法具有明确的中央精神依据。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虽然没有上位法,但是有中共中央文件精神作为重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这是构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制度的有力根据。

二是政府绩效立法具有丰富的地方实践依据。目前,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区、市)不同程度地探索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政府绩效评估理念得到普遍认同,良好的评估环境正在形成;绩效评估方式渐趋科学化,评估手段趋于多样化;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公民评议趋于程序化和规范化。我国各地政府开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绩效评估模式。这些都是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实践基础。

三是政府绩效立法具有成熟的国外经验借鉴。许多西方发达国

家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规定了严格的绩效评估程序和方法。1993年7月,美国颁布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规定联邦政府“每个机构应提交年度绩效规划和报告”,财政预算与政府绩效挂钩。英国1997年颁布的《地方政府法》也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实行最佳绩效评价制度,各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1997年澳大利

亚议会通过了新的《公共服务法案》和《财务管理与责任法案》等法律,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绩效的责任管理机制,使结果导向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日本也于出台了《政府政策评价法》。外国政府绩效立法与立法后实施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所以,就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而言,立法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在具备条件的地方率先进行探索是可行的,也是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二、政府绩效立法的模式选择与定位

立法模式是指立法的规格、角度、主体等关键要素所构成的特色。地方政府绩效立法的模式选择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角度选择:立绩效评估法还是绩效管理法。从更广泛的视角看,政府绩效管理是由不同的环节和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绩效。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绩效管理的环节和要素是不同的,但基本环节可归纳为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评估、绩效改进三个接续的过程。政府绩效评估只是政府绩效管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规范化,必须与政府绩效管理这个系统相衔接和配套,不能将绩效评估同绩效目标制定、绩效改进割裂开来。就是说,在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制度已经建立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再制定政府绩效评估规定,对其程序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如果在政府绩效管理全无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单独进行政府绩效评估的立法,则是不适宜的。所建立的绩效评估制度将难以发挥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绩效的作用,甚至会在为什么评估、评估什么、如何评估、评估结果如何使用等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因此,在该领域立法空白的情况下,首先应当从制度的总体框架构建着眼,制定政府绩效管理法规。

2.规格定位:立地方性法规还是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规格、位阶是不同的。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显然,在立法规格上地方性法规高于地方政府规章。那么,对于一个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来说,是制定政府绩效管理地方性法规还是地方政府规章,实践中一直存在分歧。主张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理由是,我国《立法法》为地方政府规章规定了范围:一是可以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二是对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可以制度规章。主张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理由恰恰也是国家立法法的该项规定,认为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既不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需要,也不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的立法。分歧的焦点在于政府绩效管理是不是本级政府在辖区内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笔者认为,从性质上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是对政府工作好坏的评价、监督制度。公众可以依法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来监督政府,使政府机关不仅对上级机关负责,更重要地是对公民负责,形成上级自上而下的监督和公民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的绩效推动机制。所以,对这一监督制度的构建,由被监督者立监督自己的法,即由政府自行制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显然有一定局限性。地方政府规章由于制度层次性方面的欠缺,容易受到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而应当通过立法机关的运作,让监督者立法,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使立法的内容和程序体现公众意志,符合公众利益和愿望,增强政府绩效管理法规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

3.推进模式: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从实际状况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行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制度的实施主体是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强力推行政府绩效评估。上级机关内设的非独立的绩效评估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操作。国内多数已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地方大多是这种模式。二是自下而上的,制度的实施主体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如兰州大学政府绩效评估中心、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等机构接受委托或未受委托而独立开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或民意调查即属于此种类型。三是混合型,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其运作特点是以上级机关评估为主导,辅之以对外委托社会独立机构调查或评估。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现阶段采取第三种模式是实事求是、符合现行体制状况的。我国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就是其重要的领导方式之一,这与其他国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很大区别,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是,为了体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满意导向,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客观、公正,增强其可信度,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规定政府评估机构委托社会独立机构进行评估的制度,甚至对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未受委托独立开展政府绩效评估作出规定。这样就可以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也就是内外结合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

三、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制度设计与创新

《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作为国内首部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其本身即具有创新意义。条例共设7章48条,明确了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的宗旨、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绩效管理机构职责。特别是关于绩效计划、绩效诊断、绩效申诉、绩效问责等方面的制度,均属于创新性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通过流程开放、公众参与和注重沟通,使绩效评估的功能真正具有了管理咨询与诊断功能,实现了对传统的政府系统内部层级考核功能的扩展,有利于推进自我绩效评估,有利于推进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创新性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了绩效计划制度。条例专设一章,对绩效计划作了规定。这里规定的绩效计划既包含中长期计划,也包含年度计划。建立绩效计划制度,有助于政府及其部门有效地保持正确的方向和政策的连续性,保证政府部门既重显绩又重潜绩,为完成长期目标而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即使是负责人更换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有助于统筹考虑达到绩效目标所需的资源配置、投入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以及实现绩效目标的过程、手段是否合理、高效。为了节省行政成本,条例并未对绩效计划的形式作硬性规定,鼓励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时结合确定政府绩效中长期计划的内容,而不必非要单搞一个中长期计划。制定年度绩效计划也可以结合多年形成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的做法。

2.扩大了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范围与渠道。通常,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仅限于接受满意度调查。该条例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四公开”制度,为公众全过程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便利。一是制定绩效计划应公开征求意见。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绩效管理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应当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二是经批准绩效计划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社会公众可以向绩效管理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由绩效管理机构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三是政府绩效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建立绩效管理公共信息互动平台,为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便利。四是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这些规定打造了透明政府的行为规则,为社会公众全过程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事先防范政绩工程,及时发现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

第二篇:民事证据立法研究管理论文

民事证据立法研究管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事证据立法研究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民事证据法领域,修订及完善现有的证据规则,构建适合中国的完备的证据法律系统,已经成为了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的共识。在进行必要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已经研究、起草了一些民事证据法草案(民间草案),如中国人民大学陈界融博士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证据法》(建议稿):

①中国人民大学肖建国副教授和复旦大学章武生教授起草的《民事证据法》(建议稿)。

②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法官学院毕玉谦教授等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证据法》(建议稿)等。

③但是,一些学者对于制定单独的民事证据法仍然持有不同意见,如王利明教授主张将民事证据法的内容放在民法典内,陈桂明教授则主张将民事证据法的内容放在民事诉讼法典内。

④在比较上述证据法草案后,我们发现各草案在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上述表明,民事证据立法的体例、民事证据法应当具备的内容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事实上,许多学者已经从国外立法例、立法技术等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非常有见地的研究。但作者认为,要澄清上述问题,更重要的是从证据法的本质属性着手进行分析。在下文中,作者将从经验与证据规则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解决三个问题:

(1)证据法是否能够脱离诉讼法单独存在;

(2)独立存在的证据法应当具有什么内容;

(3)如何平衡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关系。

一、从经验到规则:证据法与诉讼法的分野

何家弘教授认为,现代司法制度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已经实现了从“告知真理”到“发现真理”的转化。

⑤这就意味着,现代司法制度对案件事实的发现采用的是“发现”的方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来探知发生于既往的事实。我们研究与构建证据法律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种在司法过程中发现既往事实的方法与制度。

根据哲学理论的一般观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方法是演绎法。这一论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具体到司法制度,在司法过程中,演绎法对于裁判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⑥普遍认为,“三段论”的演绎推理是大陆法系诉讼的主要推理方式。作者认为,“三段论”推理也普遍存在于英美法系的诉讼过程当中。人们一般认为由于英美法系国家奉行判例法制度,类比推理才是他们诉讼过程的主要推理方式。事实上,类比推理只是英美法系法官寻找“三段论”大前提的一种推理方式,即他们通过类比推理以及逻辑推理以外的方式,如美国著名法官卡多佐所提出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学的方法”少社会学的方法“等。

⑦寻找每一个案件所应当适用的法律规则,即寻找”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庭审认定的事实小前提以作出裁判。因此,用三段论来描述英美法系司法推理的宏观过程是适当的,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司法推理的区别仅仅在于:英美法系法官寻找大前提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通过额外的类比推理甚至一些逻辑推理之外的推理方法。

⑧如辨证推理;

⑨而大陆法系法官则可以从现存的成文法中轻而易举地找到三段论的大前提,其过程简单得可以被忽略。

⑩在运用演绎法形成裁判的司法过程之内,还存在着演绎法的个别运用。其中,通过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也借助了演绎法。例如:一般认为,只有债务人才会向债权人写欠条;有一张甲写给乙的,并签署了甲的姓名的欠条;结论是甲为债务人,乙为债权人。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证据本身属于认定案件事实这个演绎过程中的小前提。那么,大前提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当存在证据规则时,证据规则是大前提,在没有证据规则的情况下,经验法则是大前提。

“经验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通过对客观外界普遍现象与通常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司法审判上的经验法则是社会日常经验法则的一个必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法官常常根据自身的学识、亲身生活体验或被公众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那些公理经验作为法律逻辑的一种推理定式。”

简单说来,经验法则本质上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来源于法官对既往工作、生活经历的总结,体现了法官的价值观,反映了具有时间差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如:现实的欠条与既往的借贷事实之间的联系,事故现场的刹车痕迹与既往的车辆行使速度之间的联系等。在没有证据规则的情况下,现存的证据与既往的事实之间的连接点就是经验法则。或者说,经验法则是在缺乏证据规则的情况下法官运用演绎法发现案件真实的大前提。

在存在证据规则的情况下,证据规则就是演绎法的大前提了。证据规则实际上也是一种经验。例如,传闻证据规则否定传闻证据的证据能力,是因为经验告诉人们,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是不准确的,但又很容易误导听取传闻者,因此为了避免误导,只能将传闻证据拒诸法庭之外。又例如,书证的原件要比复印件具有更强的证明力,是因为经验告诉人们,伪造复印件比伪造原件要容易得多。因此,从本质上讲,证据规则也是一种经验。与经验法则不同的是,作为证据规则的经验是经过司法实践反复检验、屡试不爽的经验,为了指导法官判断证据,立法者将这些经验总结成为法律,从而完成将经验上升为证据规则的过程。

根据哲学理论的一般观点,形成演绎法大前提的方法是归纳法。这个论断在证据演绎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证据演绎的大前提是证据规则或者经验法则。无论是证据规则还是经验法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因此,证据立法的过程是一个从经验到规则的过程,是一个形成证据演绎大前提的归纳过程。而运用证据发现真实的过程则是一个证据演绎的过程,证据规则是这个过程的大前提,而证据则是这个过程的小前提。我们制定证据规则,主要就是要将经过司法实践检验的,能够正确指导法官判断证据的经验上升为规则。

有关证据能力、证明力等的证据规则是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而作为演绎推理大前提的规则,从法律规则的角度看具有实体法的属性。可见,有关证据能力、证明力等的证据规则与诉讼规则相比具有了本质上的差异:前者是实体规则;后者是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作为演绎法的大前提,是对社会事物抽象后的一般性判断。这种判断如果要具体到个案当中,则需要服从程序规则的安排。诉讼的实际结果由于诉讼程序或具体程序的差异可以有极大的不同。

具体到发现真实的诉讼环节当中,由经验上升而来的证据规则在经过适用后能否实现最大限度接近客观真实的价值目标,对程序安排的依赖性非常强。例如,为了保障作为演绎小前提的证据资料的真实性,必须设计检验证据的宣誓程序、质证程序。又例如,呈现在法庭上的证据资料越多,证据演绎所得出的结论就越接近真实,为了方便当事人发现证据,就必须设计证据开示的程序。归根到底,证据演绎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进行的,与发现真实相关的程序实际上就是对证据演绎过程的安排。

这样一来,与发现真实相关的规则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证据演绎推理大前提的证据实体规则;另外一类则是作为安排证据演绎推理过程的证据程序规则。证据程序规则在诉讼法所营造的司法大空间之内又营造了一个发现真实的小空间,而证据实体规则在这个小空间内指引着法官对证据的判断和当事人对证据的运用。

因此,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既是相互关联的,在性质上又是径渭分明的。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可以相互分离出来,前者可以独立成法,后者可以规定在诉讼法典当中。当然,立法上的分离无法掩盖两者之间的关联,正如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联一样。证据程序规则的设计不应当满足于纯粹的程序正义,其所实现的正义应当是在追求完全程序正义的过程中所实现的不完全程序正义。[15]证据程序安排的结果应当是在追求客观真实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法律真实。在设计证据程序规则时既要反对“绝对工具论”,又要反对“程序至上论”,在追求程序内在价值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兼顾程序的外在价值,以发现客观真实作为衡量证据程序规则正当性的重要指标。

目前学界内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发现真实是诉讼的主要目标,证据规则是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证据规则从诉讼法中独立出来,诉讼法将便得空洞无物。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没有将与证据相关的规则进行性质划分。将证据规则独立成为证据法,并非将所有与证据相关的规则都从诉讼法中剥离出来,所剥离的仅仅是那些证据实体规则,证据程序规则仍然规定在诉讼法当中。因此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除了性质差别的因素外,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决定了证据规则独立成法的必要性:为了尽可能指导法官判断证据,应当将更多的司法经验上升为证据规则,如果将全部的证据规则都纳入诉讼法典当中,会造成诉讼法典的局部臃肿;作为经验总结的证据规则必然会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水平的提高与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发生变化,如果将证据规则纳入诉讼法典当中,为了保持诉讼法典的稳定性,这些变化就不能通过法律的修订工作而及时得到立法体现;在司法实践工作急需证据规则指引的情况下,如果将证据规则的制定纳入工作量巨大的诉讼法典修订工作当中,无法满足现实的立法需要等。

这些理由结合上述对证据法属性的分析,决定了证据实体规则应当独立成法。

二、经验的演绎:证据法的应有内容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我们所讲的证据法,是法官判断证据的根据,而非法官运用证据发现真实的程序安排。法官判断证据的规则是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具有实体法的属性。这些规则本质上属于经验,它们在司法实践当中得到了检验,从而被立法者上升为法律。因此,制定证据法的过程主要是从经验到规则的归纳过程,而运用证据法的过程则是一个证据演绎的过程。

事实上,目前一些由学者起草的民间证据法草案并没有区分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而是将与使用证据发现真实这个过程相关的一切规则都纳入到证据法当中。例如,由肖建国副教授与章武生教授共同起草的《民事证据法》(建议稿)就是按照在诉讼中运用证据发现真实的实际进程来安排内容的:首先规定举证责任的分配;然后规定书证、物证、人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等各种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以及运用这些证据进行证明的程序;最后再规定证据保全的程序。又如由张卫平教授、毕玉谦教授等学者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证据法》(征求意见稿),当中也包含有大量程序规则,如第三章“审前程序的证据调查”、第四章“庭审程序中的证据动作”等,均主要涉及到运用证据的程序。

将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一并纳入独立的证据法当中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毕竟证据演绎是发生在诉讼过程当中的,证据演绎的过程需要依靠程序的安排,证据的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这种做法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l)正如许多学者所担心的那样,将与证据有关的所有规则都独立成法,实际上是掏空了诉讼法典,诉讼法典将因为独立证据法的存在而变得空洞无物。

(2)证据程序规则所营造的发现真实的小空间是存在于诉讼法所营造的司法空间之内的,如果将证据程序规则与诉讼法相分离,两者之间很可能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归根结底,规则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证据的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应当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法典当中,前者存在于证据法典当中,而后者存在于诉讼法典当中。证据的实体规则是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我们在制订证据法时,应当将证据演绎推理的有关大前提纳入证据法当中。也就是说,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是由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组成的。

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究竟包括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证据演绎的过程从诉讼程序中独立出来考虑这个问题。简单说来,证据判断是一个从证据资料到证据再到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由若干个演绎步骤构成的:

第一步:从证据资料到证据。这个过程主要考量证据资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能否从证据资料转化为证据。证据能力规则(或者说证据能力排除规则)应当是这个演绎过程的大前提,而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资料则是这个演绎过程的小前提。虽然大陆法系国家基于自由心证的原因对证明能力的规定比较少,但证明能力规则还是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当中(最常见的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当中,证明能力规则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国的证据法应当首先规定证据能力的规则。

第二步:从证据到事实。这个过程又是经过如下演绎过程实现的。首先,法官依据证明力规则或者经验法则判断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上一个阶段的结论“证据”成为了小前提。这个阶段演绎的大前提是证明力规则或者经验法则。而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则是演绎的结论。作为演绎的大前提,证明力规则也应当成为证据法的内容。在得出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达到何种程度的结论之后,这种结论又会成为下一个演绎阶段的小前提。在下一个阶段中,需要得出证明的最终结论,即有关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在。在这个阶段中,演绎的大前提是证明标准,小前提是证据与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如果证据与事实的关联程度超过了证明标准的要求,则结论为待证事实得到了证明,反之则待证事实无法得到证明。作为最后一个演绎阶段的大前提,证明标准也应当规定在证据法当中。

第三步:有关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作为一种“风险”,并不会在所有案件中直接发挥作用。[20]如果通过第一步与第二步的演绎能够得出待证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结论,则运用证明责任规则进行第三步演绎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但如果经过第一步与第二步演绎之后,有关重要事实仍然不能被认定,则需要以证明责任规则作为大前提进行第三步演绎。[21]在这个阶段的演绎过程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大前提,小前提为处于真伪不明状态的事实的属性,结论是证明责任应当由某方当事人承担,且该当事人应当承担不利的裁判后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作为这一演绎阶段大前提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也应当规定在证据法当中。尽管罗森贝克的法律要件分类说本身也存在许多缺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指引证明责任分配的“最不坏”的学说。法律要件分类说本身以实体法规则作为分配证明责任的基础,与实体法规范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民法中规定具体情况下证明责任的分配比较合适。在证据法中应当规定与证明责任分配相关的问题:一是当运用法律要件分类说分配证明责任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时,应当如何分配证明责任,即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情形。二是当运用法律要件分类说分配证明责任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同时这类案件又没有被纳入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时,法官应当根据何种原则,如何具体地分配证明责任,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换言之,证据法当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范应当是民法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范的补充。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将证据演绎过程中若干环节的大前提纳入证据法当中,它们包括:证据能力规则、证明力规则、证明标准规则与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为了与上述内容相配套,我们也应当将证据的种类、证明对象(包括面证事实)等的内容规定在证据法当中。

证据法的上述内容大部分是经验的总结。

例如,在证据能力规则中,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根据道听途说之内容不可靠的经验上升而来。又如,在证明力规则中,书证原件的证明力高于书证复印件的规则来源于伪造复印件要比伪造原件容易的经验。当然,除了经验之外,其他因素对于证据规则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尤其是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中,除了从经验上考虑到当事人接近证据程度的实际情况之外,还包含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考量。例如,在医疗过错侵权赔偿诉讼中之所以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除了病人无法清楚了解治疗过程的司法经验外,还包含了保护弱者的价值考量,也体现了国家提供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政策。

三、规则下的经验: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平衡

证据规则与经验法则都是证据演绎的大前提。虽然证据规则与经验法则从本质上讲都是经验,但对法官的约束力是不一样的。经验法则是存在于法官心中的经验,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证据规则是由立法机关从经验上升而成的规则,在一般情况下法官都应当严格适用,对法官判断证据有比较严格的约束力。因此,在证据法中,证据规则的数量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有着直接的影响。证据规则越多,以经验法则作为证据演绎大前提的情形就越少,留给法官自由裁量的余地就越小;反之则法官自由裁量的余地就越大。

因此,在证据法中应当规定适当数量的证据规则,既不能束缚法官的经验与智慧,也不能因过度放任而造成法官的态意裁判。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总结了证据演绎过程中的若干大前提,它们是:证据能力规则、证据力规则、证明标准规则与证明责任规则。下面,笔者将针对这些大前提分别探讨在各种规则之下应当如何平衡证据规则与法官的自由裁量。

我们先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角度来分析上述问题。与其它证据规则相比,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更能体现证据规则的经验属性。从本质上讲,经验是无穷的,因为经验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外界世界过程中的知识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会不断积累新经验并不断淘汰不合时宜的老经验。因此,人类大脑中的经验仓库应当是开放性的。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彻底束缚法官主观能动性的法定证据主义是不科学的,必然遭到时代的抛弃。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法定证据主义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首先,它将司法活动中运用证据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使那些反映证明活动一般规律的经验成为证据规则而得到普遍适用。其次,它使证据的运用整齐划一,保证了在证据问题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次,它还可以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上述合理因素使得以自由心证为证据制度显著特征的大陆法系在当代仍无法完全抛弃有关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规则。例如,在《法国民法典》的亲属法当中,法律对证据方法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在财产法方面,依待证事实是法律行为还是法律事件作出不同规定,对法律行为中超过一定金额的合同原则上只能以书证作为其证据方法,对事件则允许用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

又如,《苏俄民法典》第44条第2款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金额在100卢布以上的法律行为必须用书面形式实施”,并在46条中规定:“不遵守法律所要求的普遍的书面形式,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则无权引证证人证言证实法律行为……。”此外,日本著名学者三月章认为:“事实存在与否的判断,常以某种经验法则为大前提,自由心证主义将何为经验法则的判断委任于法官。可见其基础是对法官的信任。反之,法定证据主义则预先对何为经验法则加以规定,法官须据此行事,以防止法官擅断性判断。可见,其出发点是对法官的不信任。”

我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多规定一些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证据规则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数量与一官的素质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基于经验的无限性与发展性,应当以自由心证作为判断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基于法定证据主义的合理因素与我官素质的现状,应当在证据制度当中规定合理数量的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

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究竟应当规定多少,规定哪些内容比较合适呢?有学者认为,我国在制订证据能力规则时应当采用法定证据制度,制定比较详尽的证据能力规则,从源头上保障证据的质量,而在制订证明力规则时采用自由心证制度,以充分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未免过于抽象。在制订证据法时,我们应当针对各种证据方法的特点来决定成文规则在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当中的比例。以下分别以人证与书证为例提出笔者的思路:

人证分为一般人证与专家人证。前者是通过普通证人(区别于专家证人)陈述其亲身经历所感知的事实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方法;后者是依靠专家证人的知识、经验、技能、培训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而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方法。在一般人证中,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重点规定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因为证人证言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证言的来源,即证言是否来源于证人的亲身经历,证人所陈述的内容是否是其亲身经历所感知的事实。一旦确保了上述两点,法律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对证人证言的证明力作出预先设定,对证人证言证明力的检验只能依靠法庭询问。法律只会,也只能够对法庭询问的形式作出规定,无法具体规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因此,有关一般人证的证据规则应当重点规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规则。根据英美法系的立法经验,主要包括传闻规则与意见规则。当然,对于一般人证也可以设定一些证明力规则,主要是根据社会人际关系经验所设定的证明力比较规则,如亲属证人证言与一般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孰高孰低。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证明力规则对于法官应当只具有参考作用,而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在专家人证中,专家证言的证据能力应当主要考察专家的资格。因为专家证人之所以能够对专门性问题发表结论性意见,是因为专家证人具有了常人所不具备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由于专家证言(或者专家意见)涉及到专业问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法官与当事人很难检验专家证言的证明力,因此,很有必要为法官判断专家证言的证明力提供相应的参考标准。例如,美国联邦法院通过“Daubertv。MerrellDowPharmaceuticals。Inc。”一案,确立了检验专家证言证明力的所谓“Daubert规则”。该规则规定,对专家证言证明力的检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l)形成专家证言所依靠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是否建立在可检验的假设之上;

(2)形成专家证言所使用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是否与现有的专业出版物当中记载的原理相同;

(3)有关理论的已知的或者潜在错误率以及该理论现存的研究标准;

(4)指导相关理论的方法论及研究方法为相关科学团体所接受的程度。笔者认为,为了方便法官判断专家证言(在我国表现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应当在证据法中多规定一些有关专家证言证明力的判断标准。此外,为了防止法官对专家意见的过度信任,在证据法中还必须规定专家证据不得具有预设证明力的规则。

在书证中,书证的内容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出现在法庭之上。载体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就确定了书证的证明力,例如公证文书的证明力一般高于一般文书,文书原件的证明力一般高于文书复印件的证明力。通过载体形式的比较,法官比较容易对书证的证明力作出判断,不易受到证明力低下的书证的影响。而且,立法者也比较容易在证据法中根据载体的形式来规定各种载体证明力的大小。因此,有关书证的证据规则应当重点放在证明力之上,没有必要过多地规定证据能力,将一些有可能具有证据价值的书证资料排除在法庭之外。

综上所述,我们不应当笼统地讲应当多规定一些证据能力规则,少规定一些证明力规则,或者多规定一些证明力规则,少规定一些证据能力规则,而应当根据不同证据方法的不同特性来设置证据规则。我们应当把握以下标准:如果有关证据方法很可能误导法官的判断[30],而且很难对其证明力以成文法的形式预先设定,那么在证据法中就应当多规定一些证据能力的规则。反之,立法的重点应当放在证明力判断方向的指引与证明力大小比较的指引之上。

在证据能力与证据力规则之外,应当让法官依据经验法则作为证据演绎的大前提,利用法官的经验,充分发挥法官的聪明才智。为了鼓励法官运用经验,可以考虑在证据法的总则部分对经验法则的概念与作用作出明确规定。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既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本质为经验,而经验的仓库又是开放性的,我们应当适时地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规则进行更新。这种更新表现为法律的修订。在这个过程中,身处司法实践第一线的法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传闻证据的排除是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总结出了许多传闻证据排除的例外情况,例如,美国纽约州法院就总结出了“兴奋性陈述”(excitedstatement)等类型的例外情况。

对证据规则的修正与补充要么以判例的形式实现,要么以成文法修订的形式实现。在我国,我们也必须肯定法院在形成证据规则方面的作用。在目前法院严格适用法律的司法体制下,尚无形成判例法的可能,法院对证据规则的补充应当主要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实现。

在将来,应当考虑建立判例法制度,为有益经验的补充与过时经验的删除提供一个畅通渠道。

再看证明标准规则。证明标准是衡量证明责任是否完成的标准。通常认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当是占优势盖然性。在各类专业著作、教科书中,许多作者习惯用比例的形式来表达何谓“占优势盖然性”(如许多人认为超过50%即为占优势盖然性)。事实上,证明标准只是立法对法官判断证据的一种指引。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证明标准实在无法用比例来描述。因此在证据法中,只需要用适当的条文将证明标准概括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情况下算是达到了有关证明标准,还是应当由法官自行决定。换言之,证据法中的证明标准规则只具有指引功能。

最后,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从理论上讲,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在事实认定的最后阶段发生作用的,是法官在穷尽一切法定手段之后,待证事实仍然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裁判案件的依据。但是,基于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对当事人提供证据责任的牵动[33],司法实践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实际上在证明活动之初就开始发生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指引当事人的证明活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应当是明确的。基于上述原因,尽管罗森贝克的法律要件分类说存在着种种瑕疵,但该学说易于操作、对当事人具有较强指引功能的特点使得该学说始终为大陆法系各国所青睐。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以成文法的形式预先规定证明责任的分配会过于机械,在许多情况下对规则的严格适用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尽管证据规则会以成文法的形式列举一些倒置举证的情况,但成文法终究无法穷尽客观存在的一切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给予法官在成文规则之下的自由裁量权。一般认为,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分配证明责任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其一,法官直接决定个案当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在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证据法学家wigmore认为,在实务中没有统一的分配规则,在理论上也不应当有统一的分配规则。其理由是,每个案件各不相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主要是经验上的事项(matterofexPerienc。),应当基于公平分配证明责任。[34]基于上述证明责任应当具有指引功能的理由,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观点也指出了证明责任分配成文规则过于机械性的缺陷。因此,我们可以将法官根据个案情况决定证明责任分配作为成文规则的补充。在有关案件缺乏证明责任分配的成文规则,或者根据成文规则将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时,应当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分配证明责任。根据美国学者的总结,法官根据个案情况具体分配证明责任所考量的主要因素包括:(l)政策(policy);(2)公平(fairness);(3)证据所待(possessionofproof)或证据距离;(4)方便(convenience);(5)盖然性(pro、a、ility);(6)经验规则(ordinaryhumanexpe—rienc。);(7)请求变更现状的当事人理应承担证明责任,等等。[3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该规定事实上承认了我官在一定情况下直接决定证明责任分配的权力。在日后,应当进一步研究法官在具体分配证明责任时作出具体判断的过程。上述美国学者所总结的各种因素值得我们参考。

其二,法官通过事实上的推定以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所谓推定,是指根据一个前提事实A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事实B,在诉讼上利用推定,当事人可以将较难证明的证明对象B置换为较易证明的证明对象A。如果这种推定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称为法律上的推定;如果这种推定仅仅是法官依职权作出的,则称为事实上的推定。法律上的推定,由于前提事实与结论事实之间的联系是不可推翻的,实际上起到转移证明责任的效果;[37]事实上的推定[38],由于前提事实与结论事实之间的联系没有固定化,不能起到转移证明责任的效果,但可以起到减轻证明责任的效果。[39]运用推定,尤其是运用事实上的推定,可以使我们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灵活起来。例如,警察身着制服检查车辆可推定为执行公务,饭店菜碟里面出现了苍蝇可推定饭店厨房卫生差等。证据法应当有灵活的推定制度,法官应当敢于、善于运用推定制度。在运用推定的过程中,法官应当不断加入新获得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我们的证据法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使诉讼事实的认定更接近真实,使我们的裁判结果更具有正当性。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平衡,在证据法当中还应当增加如下内容:经验法则的宣示条款;关于法官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具体分配证明责任及如何分配证明责任的规则;有关事实上的推定的规则等。

第三篇:本科学年论文 麦当劳绩效管理研究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学年论文题目:东莞麦当劳绩效管理研究

系别: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目录

1.引言…………………………………………………………….…….1

1.1选题背景………………………………………………….…….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1

2.绩效管理理论及现状研究综述…………………………….…….1

2.1绩效管理的概念…………..…………………………….…….1

2.2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发展………………………..……….…….2

3.东莞麦当劳餐厅的绩效管理现状研究及问题诊断………….…….2

3.1麦当劳餐厅连锁简介……………..………….…………….…….2

3.2东莞麦当劳餐厅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

4.对东莞麦当劳餐厅改善和提高绩效管理的建议…………3

4.1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3

4.2深入绩效管理,提高管理中细节的执行力度….………….……4

4.3突出绩效计划的重点,建立具体有效的绩效计划实施措施….…4

4.4建立建全高效的、全面的、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4

5.结束语…………………………………………….………….4 参考文献……………………………………………………….…

5东莞麦当劳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东莞麦当劳餐厅为研究案例,系统地探索了麦当劳餐厅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结合绩效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为中国的餐饮企业发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绩效管理麦当劳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1.1选题背景

20世纪末全球制造业转移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成就了中国世界级企业的涌现。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已经展开,国家间的经济较量已经展现在整个产业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企业间的较量则已经演变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在上述产业与竞争变革的同时,掌握和运用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是迎接新的挑战与竞争的关键。

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餐饮连锁,在绩效管理中做得十分到位和出色。然而,在其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原因,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的麦当劳企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东莞麦当劳餐厅为研究案例,系统地探索了麦当劳餐厅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结合绩效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为中国的餐饮企业发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做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能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与人才保障。而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善和提高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与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绩效管理是组织的需要。通过绩效管理目标的设定与绩效计划的过程,组织的目标被有效地分解到各个业务单元和个人。通过对团队和个人的绩效目标的监控过程以及对绩效结果的评估,组织可以有效地了解到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发现阻碍目标达成的原因。

绩效管理是员工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理论,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员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当组织实施了有效的绩效管理时,员工会了解自己的绩效表现,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绩效,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本文以东莞麦当劳餐厅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麦当劳企业在绩效管理中的不足,根据东莞餐饮业的特点,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探索了餐饮业的发展状况。希望全文能为中国的餐饮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绩效管理理论及现状研究综述

2.1绩效管理的概念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责任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的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实践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梳理过程。

2.2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我们这里研究的绩效管理,主要是西方的管理理论。国外的绩效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成本绩效管理时期即19世纪至20世纪初,财务绩效管理时期即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绩效管理创新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至今。

2.2.1成本绩效管理时期

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种很简单的将来求利思想。这一阶段的经营绩效考评指标就是成本,讲如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等。这种绩效考评带有统计性质。为了满足工厂的管理需要,于是在简单成本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和绩效考评。

2.2.2财务绩效管理时期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自由竞争已过渡到了垄断竞争,为企业绩效考评指标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机会。

20世纪80年代后,对企业经营绩效考评形成了以财务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考评体系。

2.2.3绩效管理创新时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的一些大公司发现现有主要依赖于传统财务指标的绩效考评体系不能解决在新经济时期进步与成长中的种种问题,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绩效考评体系。而新的体系的核心是在考评经营业绩时,同等对待或更为重视质量、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和其他非财务性考评标准。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在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得到运用和实践。至今为止,这种应用可分为奖勤罚懒、主观评价、德能勤绩、科学考核的四个发展阶段。

3.东莞麦当劳餐厅的绩效管理现状研究及问题诊断

3.1麦当劳餐厅连锁简介

风靡全球的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在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成万多家店钢,它的年营业额高达406.3亿美元。它每天令人惊奇地吸引着世界上4500万人就餐。麦当劳带给我们的不光是快餐的概念,更诠释了一种美式的生活文化。它掀起了一场饮食服务业的革命,并改变了几代人的饮食习惯。麦当劳把“品质、服务、整洁、价值”的经营理念细化,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

3.2东莞麦当劳餐厅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麦当劳的发展历程来看,绩效管理的理论和知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但在麦当劳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地区环境的特殊性与风险的不确定性,麦当劳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细节、具体性、执行力度等显得相对的滞后与不

足。

3.2.1高离职率导致低效率的绩效管理

高离职率是东莞麦当劳餐厅重点的特点。由于招募的员工大多是零工或兼职,因此造成了员工流动率较高的现象。虽然中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但麦当劳在招募员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员工经过培训可以在麦当劳工作了,但很可能他在这里工作一到两个月就离开了。高离职率给麦当劳餐厅的人员管理带来不便,使得麦当劳的绩效管理的效率相当低下。

3.2.2绩效管理中细化执行度的问题

在麦当劳,从原料供应到产品售出,任何行动必须遵循严格统一的标准、规程、时间和方法。这种点点滴滴、业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形成了麦当劳的独特的竞争力。

然而,在不同地区管理的过程中,在产品进出货、食物更新食物熟透时间与丢弃时间、员工使用的物口种类等执行力度不够强,导致工作的细化程度缺失,这必然影响着麦当劳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质量。

3.2.3绩效计划缺乏侧重点和具体性

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通常绩效计划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计划本身,即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二是强调计划的过程,即绩效计划是双方/多方共同的沟通,就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的契约形成过程。

麦当劳在绩效计划中存在许多缺失。由于离职率偏高,从而导致了个人目标与部门目标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使得个人目标难于满足组织的战略目标,使得岗位的主要职责与内、外部客户需要不协调。其次,工作目标的实现没有衡量标准。员工的岗前培训,上岗工作情况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但缺少一种有效的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模型。

3.2.4绩效评估中评价者选择的问题

在员工业绩考核的过程中,对评价者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价者应该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机会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第二,评价者有能力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将绩效考核系统可能出现的偏差最小化。第三,评价者有动力提供真实的员工业绩评价结果。不管选择谁作为评价者,如果评价结果的质量与评价者与评价者的奖励结合在一起,那么评价者都会更有动力去作出精确和客观的评价。

绩效评估中评价者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在麦当劳的内部当中,绩效评估主要基于组织自制的评估系统。这种评估系统忽略了上司对员工、员工之间、员工自身以及管户对员工的评价。由于缺乏对绩效评估的评价者的重视,麦当劳绩效评估系统未免显得滞后、零散。

4.对东莞麦当劳餐厅改善和提高绩效管理的建议

4.1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按照期望理论与强化理论的理念,薪酬应该强化绩效,工作绩效的提高必须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没有薪酬的行为将不再继续,这就要求在薪酬分配中,以绩效为基础的支付必须紧跟绩效,薪酬既要与期望的绩效目标相衔接,又要重视支付时间的及时性。

根据许多辞职者的说法和陈述,造成他们辞职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工资太低。所以,要降低麦当劳员工的离职率必须改变原有的薪酬结构。对于工作勤奋、绩效高的员工,要采取保健和激励因素相结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工资和待遇水平。

4.2深化绩效管理,提高管理中细节的执行力度

在绩效管理中,执行力问题是其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提高管理中细节的执行力度是提高绩效管理的关键。麦当劳的管理层要不断地深化和加强提高执行力度的观念,要正确地指引和领导员工贯彻落实麦当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liness)和价值(Value)经营理念与规范化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麦当劳经劳营的细节规定与条例。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执行力度起模范作用,加强对员工工作细节与工绩效的监督,努力形成绩效管理中工作细节的执行力度得以运用与发挥的良好局面。

4.3突出绩效计划的重点,建立具体有效的绩效计划实施措施

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每个员工的资源来提高组织绩效,从而改善和提高组织的绩效,麦当劳应当制定重点突出的绩效计划,建立具体有效的绩效计划实施措施。

首先,麦当劳应当制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计划、部门的经营和工作计划、员工的个人职责与绩效评估结果,做到组织信息、团队信息和个人信息的统一。其次,管理人员要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要本着平等、信任、协调、共同决策的原则对员工本次绩效期间内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达成共识。最后,要制定工作目标与发展目标的衡量标准,个人目标的发展要与组织目标的发展相一致,在确实工作目标的同时,还应该确定和认可相应的工作行为要求即胜任特征模型。

4.4建立建全高效的、全面的、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

对于麦当劳的员工来说,建立建全高效的、全面的、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十分必要。麦当劳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广泛选取绩效评估中的评价者,运用多种资源评价法进行绩效评估,充实利用他们的资源和力量;第二,要采取传统绩效考评法与关键绩效指标法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法,不断在绩效考评的形式与内容上有所创新。第三:进行绩效考评质量分析,增强各种考评方法的信度系数与效度系数,提高绩效考评的质量的对策。

5.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而竞争实质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如今,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和激烈的竞争。因此,人才对企业来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以东莞麦当劳为案例,分析了麦当劳在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实质的、具体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希望本文能对中国的餐饮业在绩效管理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颜世富.《绩效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

[2]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2

[3]徐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4]肖建中.《麦当劳大学—标准化执行的66个细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0 [5]王继承.《绩效考核操作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

[6]冉斌.《目标与绩效管理》.海天出版主.2002.9

[7]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标准研究中心编著.《绩效测评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1

[8]赫尔曼.阿吉斯(Herman Aguinis).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8.1

[9]麦当劳员工手册.[10]郭京生.《绩效管理案例与案例分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

第四篇:论文大纲——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

一、绪论…………………………………………………………………………1

(一)相关概念解释……………………………………………………………1

1.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1

2.绩效管理的内容……………………………………………………………1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意义…………………………………………1

1.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现状……………………………………………………1

2.绩效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问题………………………………………………2

(一)员工个人绩效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脱节……………………………2

(二)绩效管理制度够不健全…………………………………………………3

1.以简单的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3

2.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不合理…………………………………………………3

(三)绩效管理过程够规范……………………………………………………3

1.绩效考核过程中主观性较强………………………………………………3

2.绩效管理过程缺乏公正性…………………………………………………3

(四)绩效管理结果兑现度差…………………………………………………4

1.绩效反馈环节缺失…………………………………………………………4

2.不能充分利用绩效考评结果………………………………………………4

三、解决方法……………………………………………………………………4

(一)提高中小企业对绩效管理的重视………………………………………4

1.纠正绩效管理认识上的偏差………………………………………………4

2.必要的时间和资金资源支持………………………………………………5

(二)明确绩效管理目标………………………………………………………5

(三)健全绩效管理制度………………………………………………………5

1.深化绩效管理实施前培训…………………………………………………6

2.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6

(四)规范绩效管理过程………………………………………………………6 1.整合绩效管理各个环节……………………………………………………6

2.提高绩效管理的公平性……………………………………………………7

3.建立绩效沟通机制…………………………………………………………7

(五)绩效反馈和结果应用……………………………………………………7

1.做好绩效反馈工作…………………………………………………………7

2.充分利用绩效反馈结果……………………………………………………7

四、案例分析……………………………………………………………………8I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一)F公司情况………………………………………………………………8

1.公司简介……………………………………………………………………8

2.F公司现行绩效管理体系…………………………………………………8

(二)F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9

1.绩效管理认识偏差…………………………………………………………9

2.绩效目标缺乏科学性………………………………………………………9

3.考核指标不易衡量…………………………………………………………10

4.绩效沟通的形式化…………………………………………………………10

(三)F公司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10

1.没有正确理解绩效管理……………………………………………………10

2.绩效管理过程中态度不正…………………………………………………10

(四)F公司绩效管理改进措施………………………………………………11

1.明确公司绩效管理目标……………………………………………………11

2.提高员工绩效管理的参与度………………………………………………11

3.改进绩效考核指标…………………………………………………………11

4.提升绩效沟通效果…………………………………………………………11

5.协助员工提升………………………………………………………………11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II

第五篇:财政政策与财税立法研究论文

一、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重要转变

纵观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大致可分为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三种类型。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长期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是世界各个国家和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我国从1998年至2004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而且有效地抵制了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外贸进出口,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带有权宜之计的过渡性政策,长期实施这种政策,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今按照客观形势和条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要让位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性质、地位

(一)我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1.控制财政赤子;2.推进改革;3.调整结构;4.增收节支。总之既包括财政收支供需总量的调控平衡;又包括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结构的调整与均衡发展。

(二)我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性质。稳定的财政政策既不是扩张的,也不是紧缩的财政政策,而是在财政预算收支上有压有保,有保有限,有严有宽;在项目建设上有上有下,有长线有短线;压与保、严与宽、下与上相结合,适度在其中;要始终保持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结构均衡。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平衡的、均称的财政政策,它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称之为“中性”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基本的财政政策,不是保守的或停滞的财政政策。所谓保守的财政政策它是重在温室保养与保重,维持旧的状态,不求改革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相统一的财政政策,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是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相悖的财政政策,而是在坚持“硬道理”,坚持“第一要务”的方向和前提下,解决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的财政政策。

三、稳健的财政政策需要严密的、持久的法制保障

(一)稳健的财政政策既为财政法制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又为加快财政法制建设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所谓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是指由于这种基本的财政政策的内在结构的严密性和发展的协调性以及操作的可靠性所决定的。所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是指由于这种基本的财政政策的长期性、根本性所决定的。因为财政法制建设不是朝夕令改的暂时规定,而是具有经常性的、持久性的财政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也是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长期性、根本性是一致的、相符合的。

按照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立法要求,必须加快财政法律的制定、修订的步伐。按照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五年内完成和基本完成76件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其中财税法律占8件,相当10%.时过两年了,可还没有一件财税法律上台或出台,面对基本性的财政政策的转变,财政法的制定与修改必须加快步伐。如果说七年来财税立法只修改出台了一部,那么在往后的几年中必须和可能多上台和出台几部。

加快财税立法或修订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稳定的财政政策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修改合并两个企业所得税法迫在眉睫。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合并修改,必须加紧进行。我国加入WTO已经三年了,要求必须实行国民待遇,但这部法律和法规存在严重问题,不仅法律形式有明显的差别,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差别很大(名义税率高实际税率低);而且减免优惠和列支扣除也是内外资企业不一致(内资紧,外资松),实际执行中名义规定的优惠少、实际中的优惠多,显失公平。并且与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私人企业所得税不衔接。

2.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再也不能迟延。目前个人所得税法虽然已经经历了1991年和1999年两次个别修订,但该法的基础还是1980年时制定的格局。对个人生计扣除标准还是1980年规定的每人每月扣除800元,这显然过时了;并且也是名义税率偏高,以致“灰色收入”偷逃税现象比较普遍;减免优惠和列支扣除,有的已经过时,有的需要补进;并且也是内外不统一;尤其是这几年在有些省市自己就修改了税率,全国各地执行不一致。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税种的调节作用,必须抓紧在2005年完成修改的法律手续。

3.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必须及时跟上。这是调整我国区域内、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上、财力上发展的差异,通过“税收返还”、体制、结算和专项补助等形式,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财力分配上的倾斜政策,达到均衡发展的法律规范化要求。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财政法律制度。此法,需要在2006年制定出台。

4.制定反洗钱法应尽快出台。制定反洗钱法,不仅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遏制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护金融机构、财政机构的诚信和金融财政稳定的需要。反洗钱法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今年已经成立了由全国人大牵头,有18家单位参加的反洗钱法起草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小组。按计划,将反洗钱法法律草案于2005年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反洗钱法的制定,明确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方法的政策和原则、反洗钱主管部门及相关方面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职权,规定金融机构、财政机构反洗钱的义务,以及反洗钱监管体制、反洗钱国际合作,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我国的反洗钱工作。

5.预算法的修改必须按时完成。预算法是财政法的基本法。1994年3月全国人大制定1995年实施的预算法以来,虽然起了一定作用,但计划经济的色彩很浓。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不足,需要把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加上去,把近年来预算制度的三大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加进去。现行预算法对违反预算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太笼统、太轻,必须改变过来。预算制度的修订最好能在2006年出台。

同时,为了推进稳健的财政政策,还要注意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财政立法与金融立法相协调,相互浸透,相互交叉,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下载政治研究论文:政府机关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研究(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研究论文:政府机关绩效管理领域的立法研究(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

    关于税收征收绩效管理的研究【摘要】本文结合税务管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借鉴相关税务机构绩效管理的书籍与专家的研究论文等知识,从税收征收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不足以及对......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五篇范文)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赵雷摘要: 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绩效,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固然密不可分,但具体的表现更是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因此通过绩效管理对员工业......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一、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二、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及考核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主动力,而组织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即通过组织内的员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因此,组织管理......

    论文开题报告——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

    开题报告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班级: 2009级2班 学生姓名: 代冠华 指导教师: 郝洪文论文题目: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 完成开题报告时间:2013年3月1日一、 题目: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研......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控制研究论文

    摘要: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的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采用内部控制的新方法,贯穿于整个实施过程,起到实施与监督并存的作用。关键词:高职院校; 绩效预算; 内部控制高......

    食品安全刑事立法调控研究论文五篇范文

    一、食品安全犯罪中“食品”与“安全”的界定(一)食品安全犯罪中“食品”的定义食品的法律定义,因国家之间文化背景与立法传统的差异,尚无统一概念。食物种类本身纷繁复杂,外加现......

    电力管理和研究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 维修电工技师技能 职业技能鉴定论文 电力管理和研究 单位全称: 学员姓名: 对电力企业管理的研究 摘 要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地位越来越重,承担社会责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