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鑫 企业政工管理在新时期的改革创新探索2
企业政工管理在新时期的改革创新探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因为原有的旧制度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企业管理,结果只能被淘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只能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政工管理方面上,本文首先对企业政工管理的重要性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谈了谈,最后给出了几点改革创新的建议。
关键字:政工管理;企业发展;新时期
企业政工管理是一种体系,它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和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还起到组织、调控生产和经营的作用,其延伸覆盖到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因此政工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变革,企业如果想在这种大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政工管理的方式和理念就要进行大力的改革和创新。
一、政工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与之相联系的事物都必须与之同时进行改革和创新,若依然沿袭着旧的政工管理制度,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最后企业会因此而倒闭。对此,一方面传统的企业政工管理制度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以保证符合企业的客观发展需求为前提。另一方面,要让所有的高层和员工充分认识到,不断深化改革制度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只有在原有的政工管理制度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管理手段,才能创新出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并且符合企业客观发展需要的政工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其次,政工管理工作必须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要想求得发展就需要建立和加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这是在大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政工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解放员工的思想并且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也要对政工的的功能、结构、机制和活动方式进行深度优化和革新。新时期的要求就是科学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调动企业政工的高层们和广大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来更好的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政工的与时俱进,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政工管理是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二、现阶段政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因为一个企业的政工管理体系深入和覆盖到了各个部门和分支结构,所以就要把握好企业发展中的政工文化、政工手段、政工架构和政工主体。而且它关系到企业全局的协调发展,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它的作用。
但是从现状来看,许多企业的政工管理所处理的事务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就是政工管理发挥不出其应具有的作用。
(2)政工管理的模式落后
许多企业缺乏创新精神,不敢轻易的改革,只懂得沿袭旧的的政工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会使企业的发展长期局限于旧的经济体制中,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政工管理不能顺应新时代形势和格局的需要。因为原有的政工管理体系中缺乏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意识,只是流于形式,导致管理的效率就偏低,这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3)政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因为一个企业的政工管理是综合系统体系的集中体现,所以对政工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知识水平、管理经验和综合素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服务与企业。
但是如今的政工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参差不齐,其思维缺乏创新意识,不懂得去学习和吸收新的政工管理理念,这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灵活运转。
(4)政工管理工作与实际情况联系不紧密
目前我国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不明确,显得有点笼统,工作方式简单,没有与员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的效率很低。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对员工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以企业利益为中心,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好政工管理工作,实现政工管理的意义。
三、政工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建议
(1)用新的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
在新时期,企业的高层们应该时刻牢记思想文化核心,并将之与企业自身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在原有的政工管理方法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要求政工管理员工们的协调配合,最终创造出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在新时期求得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企业对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的着管理工作的质量,这是政工管理的内在动力。一个企业要想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经济上的建设,还要提高企业管理的综合实力,也就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企业应改变过去那种经济上刻意求快而忽视政工管理的管理方式,应该调整工作的重心,政工管理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最后应本着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不要只求快,更应求好。
(2)完善政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
考虑到政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应该在管理制度上取得创新和发展,积极地对政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提高。具体的操作方法,首先应该对政工管理在新时期的改变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完善。一个企业的政工管理制度凝聚着其核心竞争力,从世界上的前五百强公司来看,哪一家公司没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这都体现着一个时代和环境的特点。也就是说,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要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特点,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完善,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
又因为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就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要加强政工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不再盲目。
(3)提高政工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一支自己的高素质政工管理团队,这里的高素质指的是拥有较高的管理知识水平、创新精神、知识底蕴、创新精神和思想政治素养等。
其次,企业应该大力培养政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并对其展开有效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同时宣传企业的精神和文化,进而提高政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宣传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展开竞赛的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员工在竞争中获得提高还可以获得乐趣,两全其美。
(4)加大政工管理员工们的学习力度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企业的政工管理团队,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政工管理方式保持在最前沿。所以企业应加强员工们的学习力度,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对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将它们的思想与企业的思想相融合的目的。
在员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例如通过向员工们定期发送邮件以达到让员工们了解政工管理工作方式和内容的目的,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的方式,可以避免员工的抵触心理。
四、结语
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就面临着同地区的、异地区的、跨国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竞争。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下求得生存,就必须解决好内部的政工管理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工管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应该用新的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完善政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其次提高政工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加大政工管理员工们的学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政工的与时俱进,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4:53.[2]郭向峰.浅析企业政工管理在新时期的改革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5:74-75.[3]王兰勇.浅谈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创新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305-306.[4]曹千山.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02:7.
第二篇:6.25 龙鑫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分析3000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电力市场的需求。政工工作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电力企业的各级领导要对政工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实现政工工作的创新,保障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电力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的面临的难题出发,重点分析了其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政工工作;创新
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实质上是一项思想工作,它是采取科学的政治手段,对企业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产生的思想矛盾与困惑进行有效的解决,让员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从而使企业得到全面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获胜,其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内部团结,迎接严峻的挑战。
一、电力企业政工工作创新面临的难题
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承担着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加强政工工作,实现政工工作的全面创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电力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从而使企业不断做大。但在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中政工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
(一)电力企业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政工工作流于形式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部分电力企业过分追求生产能力以及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弱化了企业政工工作的地位,没有对企业的政工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造成了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多数
电力企业疏于对政工工作队伍的建设,导致了大部分电力企业在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是空喊口号,并未将企业政工工作落到实处,从而降低了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电力企业政工工作方式单一,政工人才专业素质不高
1.工作方法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相较于其他领域而言,政工工作领域在工作方法上普遍运用的是单一的灌输式说教的方式,而时效性与针对性强且生动灵活的思想建设方式与宣传方式严重缺乏,从而造成企业的思想工作不能真正的走进员工,政工工作的效果难以提高。
2.政工人才专业素质偏低。一方面,政工人才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新理论与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缺乏应用指导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电力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而多数的政工人员的专业基础较差,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的具体环节还不能熟练的掌握,从而导致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与其实际的生产严重脱节,严重缺乏同时熟悉政工工作与电力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三)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政工工作机制
在新的形势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实现政工工作的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经济政治环境的要求。随着我国电力企业不断的深化改革,电力企业的员工职业培训机制以及再教育机制、职工收入机制、职工利益分配制度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变革,然而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机制并没有相应的发生变化,不少电力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方式还缺乏创新,不能满足新形势对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至关重要。
二、电力企业实现政工工作创新的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政工工作观念的创新
1.在政工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开展政工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职工的思想困惑与矛盾,这就决定了人是政工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因此,在电力企业政工工作实际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多站
在职工的角度,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真心关心职工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做到真心关怀员工,充分尊重员工,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并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2.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随着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企业在利益分配以及生产布局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革,部分员工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危机感,从而使员工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在政工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心理疏导工作中,政工人员可借鉴先进经验,聘请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员工的心理问题实施专门的辅道。此外,政工人员要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加强自身心理疏导能力的培养,并长期跟踪员工的心理状态,使员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组建政工工作队伍,提高电力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要使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作用真正的发挥,组建一支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高的政工工作队伍是重要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政工工作中,要积极加强对政工人员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的培养。
1.政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对于政工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加强电力企业政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将其培养成既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又专于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电力企业政工人员专业素质培养的主要目标。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定期开展职工的培训活动,加强企业政工人员对电力企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拓展政工人员的知识面,让他们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使其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也利于对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从而找出应对策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员工自身要积极获取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相关的新知识与方法,并自觉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而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此外,电力企业要注重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其自我控制能力、判断与分析能力等。
2.政工人员政治素质的培养。电力企业要采取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对党政思想的宣传力度,使政工人员对各时期国家的党政方针进行及时的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思想政策政策保持一致。
(三)采用多元化形式,实现政工工作教育方式的创新
电力企业政工工作要实现创新,必须革新落后的教育制度,促进多样化、接受性强、易于理解的教育形式的形成。在新形势下,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都产生了重大的的变化,这就使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认知、知识水平以及社会背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电力企业的政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这一差异并合理利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资源等),从而全面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加强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实现政工工作的工作观念、工作队伍以及工作手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曾凡杰.浅议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53.[2]孟建强,张树祯.新形势下电力政工工作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6):107.[3]张琦.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探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3):76-77.[4]李高路.浅论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2,(18):80.[5]赖洪庆.增强电力企业政工工作实效性的模式探究[J].华章,2013,(10):15.[6]孙素荣.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务实与创新[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2):369.
第三篇: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及方法创新
(红色为修改部分)
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及方法创新
摘要: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很多的企业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繁多,所以,在新时期做好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及方法创新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办公室人员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办公室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是结合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办公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然后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办公室管理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方法创新
办公室作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其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能否正常运行,同时办公室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时期只有对企业办公室管理及方法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新时期企业办公室具备的管理特点
办公室是企业中一个服务性非常强的部门,其管理工作所具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办公室管理层面比较广,具有着全局性特征。由于办公室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枢纽,因此,要求办公室要对企业的全局工作负责。在日常办公室管理的过程中,其工作与企业各个部门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办公室进行科学管理,有利于对企业作出的决策进行监督,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二是,办公室的管理工作具备着极强的协调功能。办公室工作要对企业中领导层工作和下层工作、各个部门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相互协调和沟通。企业办公室在企业中始终是起着桥梁作用;三是,办公室工作具有着非常强的服务功能。这种服务功能是与办公室的协调工作共同进行的,办公室在为企业领导协调和交待各方面的工作时,其服务功能就充分的发挥出来了,因此,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办公室的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办公室的服务水平。
二、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管理上缺少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办公室不仅要对管理观念进行创新,而且还要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然而有些企业在办公室管理过程中,还是采用以往比较传统的管理方法,只是对办公室人员发号施令、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那么只会让企业办公室人员永远停留在原地,不能向前,长此以往,整个办公室的工作会变得往复循环。
(二)缺乏健全完善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规范办公室中各项工作的程序,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是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的基础。当前,在企业办公室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没有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没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处理问题时没有科学的方法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对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办公室管理效率降低,甚至还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因此,面对这种问题,只有对办公室进行规范管理,并完善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进而使办公室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办公室工作能够正常运转。
(三)服务及管理水平低下
当前,有些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常常是等待领导交待工作,然后将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完,这样就导致他们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不会考虑如何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另外,办公室人员在工作中缺少沟通,所做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其他人员的信服。由于办公室人员在思想上认为只要将领导交待的事情做好就算完成工作任务,长期下来,他们养成了懒惰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是很难将服务管理水平提升的,而且还会影响到工作效率的发挥。
二、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企业办公室管理观念
在新时期企业发展进程中,以往比较传统的办公室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办公室管理需要,一些旧的思想必须舍弃。作为新时期企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站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企业向前发展的预见性,同时在工作中更新管理观念,并引进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例如,通过网络建立信息平台,不断的收集各种信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规范办公室管理制度 科学的、规范的制度建设是建立在规范而有序的管理之上。在工作中,工作的流程可能比较复杂,其涉及的面比较广,给我们的工作可能会增加难度。所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以防止在工作中盲目工作。比如说,企业有重大会议时,需要和其他的单位相互联系和沟通,这样就会增加一些影响因素,因此,在这种工作的环境中更需要我们有很好的管理办法。此外,要想优化工作流程,我们就要在工作中做好工作计划,并保证整个工作内容具有可行性,同时还要保证做出的流程简单而容易理解,高效而实用。
(三)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办公室的服务功能
企业办公室必须将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摒弃以往传统的固定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企业办公室还要从企业发展的动向方面出发,然后提出一些新的创新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办公室管理工作具有开拓性。另外,企业办公室还要具备全局意识,在工作中要时刻为大局着想,并且要尊重和听取其他部门给予的意见和看法,争取从全局方面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提出科学的方案,然后发挥出各方力量,来加快企业办公室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凝聚力量。
(四)协调和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办公室是企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枢纽,怎样才能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和处理好,其中人员自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办公室人员能够善于动脑思考,并灵活处理工作事宜,同时还要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所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职责。在工作的协调过程中,办公室人员必须积极主动的做事,当遇到困难时,不能逃避困难,要勇于战胜困难。对于企业领导传达的会议精神要及时转告给各个部门的员工,同时还要将员工的意见及时上报,进而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
(五)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我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国家,每个企业都很注重自己的企业形象,而这些形象都是来自于企业的员工,他们的一言一行,工作的认真情况,都直接代表着他们公司的形象。由于工作的性质不同,可能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棘手的工作。比如说做接待工作,或是公司领导吩咐的工作,都可能增加人员工作难度,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并对疑难工作做出理智的思考。此外,为了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可以制定一套合理的奖罚制度。这样会让每个员工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为了加强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及方法创新,就必须要求企业办公室人员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的管理方法,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出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办公室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向创新型的发展道路迈进。参考文献:
[1]周月萍.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创新思路及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3(02).[2]王琳.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实践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06).[3]栾伊莹.刍议企业办公室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办公室业务,2013(01).[4]孟秀红.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的创新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12).[5]刘永亮.解析企业办公室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办公室业务,2013(04).
第四篇:试析新时期企业如何实现会计管理的创新
试析新时期企业如何实现会计管理的创新
2013-3-18 16:8 杨柳
一、会计管理的内涵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传统的会计职能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对会计管理进行革新,相应的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会计职能的创新主要侧重于管理面,具体而言其内容包括:会计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等等,具体到每项职能则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算、会计分析以及会计控制等四个方面。对一个企业而言,会计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生成、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可以说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以及会计资料的质量水平;但是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不单单会对企业内部的组织运营产生影响,它还会对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经营管理的改善、经营风险的防范过程中,会计资料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会计基础工作未做好,同样会对其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二、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而言,传统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管理职能的行使力度较弱,在传统会计管理中,要对会计的具体工作、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加以整合,才能对其职能的行使力度进行全面了解,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未将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第二,会计管理的相关理论有待健全,传统的会计管理只侧重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而新的市场环境下,仅仅用财务管理指标衡量企业会计管理的能力,这种理论是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的。第三,会计责任主体不明朗,很多企业在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其各单位的会计主体资格却未做出相应的变更,并且会计核算中心与各单位之间的会计责任的界限也不够明确。
三、会计管理的创新
(一)观念的创新
1、动态管理观念的创新
会计管理属于决策支持、规划与控制系统的范畴,因此也要严格服从于企业的实际经营需求,会计管理要进行动态管理观念的创新,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有效调整,在动态的分析、比较、选择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增强会计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会计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发挥会计的作用。
2、战略导向观念的创新
从某种程度而言,现代会计管理的参照为整个行业及其竞争对手,因此为了防止传统会计管理存在的过于狭隘、无法基于战略的角度考虑成本等问题,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就要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从战略的角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来讲,企业可以通过成本领先、差异化与集中化三种战略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有时只有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以换取、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经营决
策者要基于战略目标的高度来创新会计管理观念,全面考量管理决策是否有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是否可以获取更多的未来利润;是否具有相当的市场价值等。
3、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创新
当全球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时,所有企业的发展均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突出财富的保值性与利益的整体性。现代经济体制中,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逐步及,企业决策者要汲取以往的教训,认真领会现代会计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利用该原则指导决策全过程,使得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二)体制与监管机制的创新
1、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现代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包括三种模式,即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以及稽查特派员制。其中所谓的会计委派制是国家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利用其管理职能与相应的权限,对企业相关会计人员,比如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会计等进行统一委派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委派制又包括三种形式,即直接管理、间接管理与双重管理;要增加会计人员的委派制范围,加大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力度,打破行业也地域的界限。财务总监制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互相分离,所有者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到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中来,对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组织与监控;而稽查特派员制则是向一些重点的大型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实施监督与稽查。
2、会计管理监管机制的创新
要实现会计监管机制的创新,就要进一步强调内部监管程序,建立起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系统,进一步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求,具体内容包括进行会计预制、制订财务计划、做好会计检查、保证科学的会计决策、有效的进行会计控制、会计考核与会计分析等等,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清理与调整;通过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资产处置、折售选择、提取技术开发费、支配留用资金等各种方式,赋予企业更多的理财自主权;提高财务会计机构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可行、有效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与内审制度。
(三)会计管理内容的创新
1、成本管理
逐渐从管理生产制造成本向产品开发成本转移,管理方法从成本控制转变为成本计划。新时期要创新成本管理的重点,拓展成本控制的视角。产品中所包含量的信息价值、知识价值决定了产品的价值,而技术创新与产品的开发将占据企业价值中的大部分比例,而产品的制造成本将占据越来越小的比例。
2、决策分析与评价管理
基于决策评价的标准而言,传统会计管理主要采用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的决策评价标准,无论是利润、成本或者现金标准均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对于企业管理目标来说,这些决策标准已经不适用,或者说不全面。要进行决策分析与评价管理的创新,就是基于不确定的条件下重新评估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不再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会计管理固然要以利润、成本、现金等指标为标准,但是诸多无法计量的因素也要进行综合考虑。
3、人力资源的管理
二十一世纪人才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而会计管理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过程中,要将提供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会计管理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积极性都充分激发出来,促使人在开始行动前就投入积极的行为意识;第二,确定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将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在操作各项管理措施时可以以科学、准确的人力资源数所为参考;第三,做好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与其它物力资源一样,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四)会计管理的手段创新
1、关注会计管理系统的环境因素
改变环境与组织,相应的应用于制定决策的信息类型、信息用途也会发生改变。这是由于公司治理理论为会计管理的对象、任务、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思路,而且会计管理系统是服务于公司治理的,所以会计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效率均会受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实际情况的直接影响。如果将决策层与管理层分离开来,则会进一步完善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组织构成与组织功能,从而会计管理的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2、管理制度的创新要与规范相结合在任何管理活动中,创新活动与相关规范均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关系,如果会计管理中创新体制无法得到及时的规范,比如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是否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权限与职责的界定问题、其独立性的问题、审计委员会如何通过合理运作与管理会计系统互相配合减少监督成本的问题等等,均需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范中予以明确,并在实践中全面落实。
3、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从某种程度而言,凡是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会计管理信息均具备公共物品的特性,因为信息披露中体现出一定的外在性,政府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不但要对财务会计信息予以充分的关注,更要进一步关注会计信息的规范性,监督企业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
第五篇: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
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企业管理
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
胡艳国(天津二十冶电装分公司)
摘要:为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从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入手,明确该项工 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目前企业在劳保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突出规范标准、因人施教、强化监督和导入安全文化四个重点,创新性进行安 全管理,这对于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保障生产安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 用。
关键词:劳保用品四个重点安全管理
0引言
在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中,劳动保护用品的合理配备和正确使用
是一个基础性管理措施,它对于保障劳动者免遭、减轻事故伤害和职 业危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企业和员工对劳动保 护用品却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如何有效地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 管理工作?这成为新时期摆在企业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 突出规范标准、分层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导入安全文化这四个 重点,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生产安全、保障 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的有效的管理思路。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理配发、正确使用劳动防护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 生产方针的体现,劳保用品能够有效地阻隔人体伤害事故,对劳动者 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健康有益,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 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国家法律法规自始 自终都强调和支持劳保用品的配备使用,20世纪 50-60年代,国务
院《三大规程》中就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做出了具体的规定,80-90年代后,国家先后颁发了《关于改革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发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的通知》、《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 行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护用 品管理的通知》(国经贸安全 [1999]451号)和《关于劳动防护用品配
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国经贸安全 [2000]189号)等配套规章;从国
家和专业机构对劳保用品的监督不断加大,说明劳保用品的必要性 不可或缺,200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进一步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2010年是经济复苏的一 年,大量的农民工等劳动者纷纷走进工厂、企业,站在“以人为本”、科 学发展的高度上也应该为劳动者切实落实劳保用品。综上所述,加强 劳动保护用品对于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健康具在重要意义和现实 意义。
2企业劳保用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社会上企业调查,企业劳保用品管理中存在着“三不 ”问 题:
2.1企业不重视劳保用品。国企还算可以,民营企业尤其更加突 出,主要表现是:不配发或不按标准配发劳保用品,配发不合格的劳 保用品,配发超过使用期限或无安全标志的劳保用品,劳保用品管理 不规范等;
2.2个别劳动者不敢自我保护、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限于种 种原因,个别企业职工不为了保住“岗位”等原因,不积极要求配备劳 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不懂正确使用、不能按规 使用劳保用品,如:一位造纸企业的一线员工在清除化烧碱管道积液 时将防护眼镜上推至前额当 “空军
”,不慎化学品溅入眼睛造成了严
重事故,究其原因就是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规范穿戴劳保用品的意 义和重要性,把穿戴劳保用品当成企业的强制要求,甚至当作累赘,被动而不情愿地接受,不按要求规范使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3监督检查不到位、不细致。一些企业建立没有安全机构,有
些虽然建立了安全机构,但现场监督检查形同虚设,只是走形式、图 过场,没有真正深入到实际生产一线,纠正劳保用品不规范使用的现 象。同时,根据有关规定,工会依法对企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 用品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也在削弱或丧失。3突出四个重点,创新管理,探索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现状,为促进生产安全,就要加强劳保用品
这个基础管理,而突出规范标准、分层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导 入安全文化这四个重点,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无疑是促 进企业生产安全、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的有效的管理思路。
3.1规范标准,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提高认识。要加强各级管理者对劳保用品的正确认识,避免
轻视或应付思想。把劳保用品管理工作作为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内
容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安全生产无小
事,包括劳保用品在内的每项安全工作做到有人落实、有人负责;
二是建立健全劳保用品的标准管理制度。企业应结合国家劳保
配备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细则》,明确劳保用品的配备标准、数量、规格、期限等,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 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县,防尘口罩等职工个人特殊劳
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建立
岗位操作和劳保用品使用有机融合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作业
程序操作,严格按要求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进行标准化规范和硬性
要求。
三是加大安全投入,保证劳保用品齐备和规范化。《安全生产法》 明文规定“应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 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的可靠性、到位性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问题。
3.2分层教育,典型示范引导
一是分层级、有侧重地进行劳保用品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对象 按照职务层次、责任大小、工作性质异同等不同特点,划分为企业高 管、中低层管理者、操作岗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开展不同形式、各有侧重的劳保用品安全教育,增强劳保用品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对 企业高层着重加强宗旨意识和投入意识。对中层管理者着重于监督 检查和管理手段的教育。对操作岗位,着重进行意识和技能培训,明 确企业重点防范目标,掌握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学会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知识,掌握正确选用、保管劳动防护用品的技能。
二是注重典型教育加以引导。利用切合职工工作实际的、发生在
身边的安全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使一线职工逐步形成了“懂得劳保 用品保护技能,主动使用劳保用品防护”的良好氛围,实现从“要我安 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3.3强化监督,重点消除隐患
一是建立监督网。“人们只做你检查的,而不是做你希望的”,企
业根据安全部门、各生产车间的安全员组成为安全监督检查网络,对 不佩带、不规范佩带劳保用品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检查结 果与奖罚挂钩,使职工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最终养成主动规范穿戴劳 保用品的良好习惯;二是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生产性质,明确各自的 重点,同时,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劳保用品监督的效率,从而达到以点 带面、举一反三的效果;三是纠正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企业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级劳保用品佩带使用检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对 检查出的问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3.4导入文化,实现自我管理
积极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
全素质为主要任务,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
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 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 果,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是预防事故的
“人因工程”,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通过安全文化的推行,逐 步由现场监督检查阶段转向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使劳保用品管理 进一步走向深入。
4结论
企业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中加强造价控制的管理
张少明(天津市森宇建筑技术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造价控制成为了热门话题,在获得建筑工程 项目后必须要对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实现利益的做大化。这就需要确定 一个科学先进的造价控制管理方式来增加工程投资的效益,这是实现建筑单 位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造价控制进行管理必须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相关 工作。考虑到房屋建筑的资金消耗量大,施工单位必须对强工程造价展开严 格的管理,这样才能以最少的资金取得满意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
0引言
工程造价在企业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工其金额大小能够
判断建筑工程的投资消耗的资金大小。在运营时期展开造价控制措 施可以减少工程的资金消耗,同时取得满意的建筑质量,这些都能够 为建筑单位带来无可取代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施工单位实现人力、物 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1工程造价内涵及意义
1.1工程造价的内涵:工程造价指的是结束一个工程建设中涉
及到的项目规划、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方面所要消耗的资金综 合。其重点在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使用,这三点也构成了工程造 价。建筑安装费、设备费用、其他费用是工程造价的重要构成部分。而 其他费用涉及到了:管理费、生产准备费、土地转让费、勘查设计费、财务费用等。最终的工程造价金额大小基本上决定了工程的成本资 金大小。
1.2意义:工程造价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实现资金的准确预算,主 要是参照建设项目的决策、投资计划、筹集资金来进行工程造价的核 对。而建筑工程的利益取得关键在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只要根据准确 的造价就能够确定出合理的工程投资,帮助建筑单位算出最终的经 济利益大小。施工时期作为建筑工程中资金消耗最大的阶段通常决 定了整个项目的利益大小。建设工程的特点在于施工时间长、资金投 入大、资源消耗多、未知因素多等,这就给工程造价的预算造成了很 大的阻碍,一旦没有全面考虑将让造价管理出现很多的问题,从而影 响了项目的运营。在建筑企业使用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大意义在于降 低资金了消耗,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建筑单位积累更多的资 金。同时限制了材料的使用来降低建筑材料费用的开销,在房屋建筑 施工运用到的不同材料,可以运用造价控制手段来有针对性地购买 材料,防止出现资金浪费使用。此外,工程造价也是建筑单位制定发 展计划的重要依据。建筑单位根据造价消耗情况来制定符合发展需 要的资金计划,这样才能够保证造价管理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2各方面原因引起造价失控
从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看,引起工程项出现造价失控的因素涉 及到了各个方面,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本身原因及外界原因。由于建设 工程的价格不统一,这就给造价计算造成很大的阻碍。而施工过程中 经常发生突发事件,这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的难度,这些都是自 身原因。除自身原因,外在原因也是造价失控的重要因素:
2.1财务。施工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工作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计 算价格,导致账务存在作假、虚报等现象。这就使得施工阶段出现施 工前的资金预算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资金发生很大的差距,其 造成的经济消耗是巨大的,难以实现造价控制管理。
2.2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没有根据现场布置进行,而在
设计施工流程时没有全面分析,使得最终的施工方案变得过于复杂,从而增加了建筑单位的资金消耗。再加上施工技术的落后,将使得材 料过多使用,建筑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这些都是造价不定的原因。2.3人为。人为因素是造成造价失控的直接原因,财务部门未能 实现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作假账,私自签证等都是明显的人文因素。此外,在资金分配后的使用上,工程领导不能做出合理地安排与布 置,使得资金使用后未能得到相应的效果,这些都给造价管理带来难 度。
2.4合同。合同是规定合作双方的有利证件,是具有法律责任的 书面协议,合同里的内容条款必须要双方严格执行。而现在的情况是 很多建筑单位在跟别人写合同时都没有把合同中的内容考虑在内,这就使得资金预算出现问题,使得造价预算无法实现。3实现造价控制管理途径
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必须压迫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这样
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实现造价控制管理效果应该根据每个环节的 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主要是按照以下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了投资、设计、招标、实施等几个时期阶段,这些为造价控制 提供了相关的信息。
3.1投资阶段。投资决策往往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大小,这些将影响着最终的工程造价大小。投资阶段应该结合技术、材料、资金等不同方面,这些方面的投资总额巨大,其数额情况基本上就是 工程造价的大小。在投资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来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避免工程造价出现失误。
3.2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常常需要将整个建筑工程的方方面
面都考虑在内,这些都是极为复杂的工作,在设计阶段实现造价的控 制就要将工作放在了设计内容上。确定设计内容时要根据市场调查 的行情来做出决策,这样就保证的设计内容能够达到实际的需要,从 而控制了造价。在设计时尽量安排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足的设计者 展开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的完整性。
3.3招标阶段。招标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合法竞争来获得实时 项目的权利,这样就能够按照招标的实际阶段来准备相应的工作。建 设单位通过造价的比较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抱着工程造价的预算 达到相应的要求,企业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对应的决定,以保证招标 的到满意的结果。在招标时期要坚持公平原则,保护好每个投资者的 自身利益。
3.4施工阶段。当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出来后就需要根据设计
内容进行施工安排,施工阶段的相关情况决定了造价的大小及控制 情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工作,是实现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项目。而 在施工阶段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这样可以以最 低的经济消耗获得满意的建筑效果。在施工时需要对现有的资源使 用做出相应的规划,对使用到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规划。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利益是每个建筑单位积极追求的目标,怎样以最 低的资金消耗获得满意的建筑价值是每个人需要积极考虑的。这就 需要建筑单位纵观全局,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制定相关的资金消耗计 划,这样就能够为工程造价管理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仅达到了预期的 建筑施工效果,也能为建筑单位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价值,在造价 控制管理方面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思德
.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21(15):10-11.[2]耿慧芳.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M].化工之友,2003,31(20): 54-55.[3]李吉生.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2.[4]薛惠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山西建筑.2004,10.[5]赖汝岳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M].广东科技,2006,40(22):22-24.[6]黄从军
.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2.[7]张智均主编.工程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上接第 20页)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安全文化,才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从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
操作中,只有突出规范标准、分层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导入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