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稳步推进政治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保证
稳步推进政治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保证
当前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首要课题是执政党应如何界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准确定位和权力边界,从而既能防止包揽一切,激励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又能切实发挥政治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处于稳步推进的进程之中。在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延续了这一基本态势,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诸多实质性的进展:集中式的党员先进性教育转入长期性的执政党先进性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提上紧迫议事日程,以荣辱观为切入点推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以地方党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干部制度,国家制度建设和政府体制改革呈现新取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腐败力度进一步增强,维护公共安全的制度化建设步伐不断,这一切,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政治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2006年,中国政治发展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无疑是“和谐”二字。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和谐被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在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这一政治目标被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在此意义上,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发展命题,为中国下一步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
在政治发展的层面上,和谐首先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斗争”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彻底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的逐步成熟标志着斗争哲学实际上已经过时,而要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必然要求我们更加重视社会的和谐,把社会和谐视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本质属性,不断发展民主政治,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
其次,和谐为中国政治发展奠定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民主,实现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目标。社会和谐需要以政治和谐为前提和保障,而政治和谐首先体现为政治民主,体现为以不断完善的民主制度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必须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理念,更是重大的政治发展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整体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宏观思路。基于这一共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一系列相应的落实步骤,把解决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为重点工作: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发起“春风行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进城求职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去年5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特别是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26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这些举措虽然直接针对的是与社会和谐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无疑具有显著的政治发展寓意,构成中国
政治发展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6年中国政治发展新特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氛围下,2006年的中国继续致力于将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等重大理论创新付诸政治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政治生态逐步营造出来,中国政治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
第一,集中式的党员先进性教育转入长期性的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新阶段。2006年初,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启动,标志着大规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总结阶段。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总数达到7080万人,党的基层组织352万个。去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对长期性的执政党先进性建设进行了部署。
第二,以荣辱观为切入点推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传统道德价值的示范和个人利益的极端化是近年来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为有效维护主流意识形态,重建中国社会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经过大规模宣传和推广,荣辱观教育正在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行动。
第三,以地方党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干部制度。地方党委换届是2006年执政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执政党以换届为契机深化党的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动力。3月-8月,中共中央先后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一批法规文件,党政干部交叉任职、精简副职数量、绩效考核等新的干部制度改革设想逐步开始落到实处。
第四,国家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在人大制度方面,3月5日召开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同时,7月1日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在政协制度方面,最为引人关注的动向是2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正式发表,首次对政协履行职能的程序和机制进行了规范,为政协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制度空间。
第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政府改革中心。这些改革涉及到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为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准备;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等方面。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也标志着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全新的探索。
第六,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制化步伐进一步加快。针对禽流感、矿难、假药、环境污染等越来越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应对公共安全问题成为政府重要日程。2006年期间,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为典型的一大批涉及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体现了中国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加强维护公共安全的决心。
和谐理念下中国政治发展面临新课题
2006年期间,理论界围绕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曲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以中央明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告结束;它对于我们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和走向富有启发。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正式确立,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些体制与机制上的不适应正在或已经暴露出来,加快解决这些新课题的步伐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紧迫任务。
当前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首要课题是执政党应如何界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准确定位和权力边界,从而既能防止包揽一切,激励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又能切实发挥政治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从这一课题中延伸的问题还包括:如何更好地完善中国式民主的制度、形式和程序;单一制国家体制下如何强化国家制度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标如何落实;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如何更好地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如何得到制度化的保障,等等。尤为紧迫的是,在当前中国反腐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现实下如何有效地实现反腐倡廉。而且,腐败已经呈现出新的取向,除传统的行贿受贿、买官卖官外,以投资、并购等金融方式出现的新的腐败形式以其更加隐蔽、金额巨大、涉及面更大,使中国的反腐任务更加艰巨。
正如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那样,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总体态势是积极的,中国式的民主政治建设不仅为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奠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当然,与所有国家在高速发展阶段都曾走过的道路一样,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但这些矛盾和问题决不是否定中国政治发展成就的理由,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原理既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的政治发展。
第二篇:科学发展,稳步推进,共建和谐网络
科学发展,稳步推进,共建和谐网络
【日照市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校在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中的方法及经验,我们以“建网、建库、建队伍”为基本工作思路,软件、硬件建设两手一起抓,不断加强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校园网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培训,资源库建设
当前形势下,无论是教育改革的深化,还是素质教育的实施,都在迫切呼唤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抓好校园网络建设,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已经时不我待。
多年来,我校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始终坚持:整体规划、科学发展;适应校情、稳步推进;软硬并重、应用为主,最终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质量优良,适应全方位、多层次需求的现代化校园网络。下面谈谈我校的建设及应用经验,因水平有限,不足及疏漏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指正。
● 抢抓机遇,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
硬件是网络建设中的关键基点,我们坚持自力更生,不求“一步到位”,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稳步推进。为使校园网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实现最大化,我们从网络的布局、服务器的设置,到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从校内网络的铺设,到对外连接的通路的选择;从教师人手一机的配备,到学生用计算机的布局安装,所有的网络应用设计均围绕方便教学应用、方便
学生学习为目标。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以“学校搬迁”为契机,数年来先后投资?万元,学校先后配置网络教室9间,多媒体教室近100间,同时建成学校中心,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目前,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已为学校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不断努力,我们的硬件建设已实现了如下目标:(介绍中可结合网络拓朴图进行讲解,以下为提纲)
1、网管中心
以网管中心为龙头,各教学楼以千兆光缆接入,校园内形成了稳定、畅通的千兆校园网系统。
2、交换设备
我校使用华为3COM交换机(H3C)作为中心交换设备,二级交换设备也多为3COM交换机,网络畅通稳定。
3、服务器
学校主要有两台HP服务器:一台是网站服务器,一台是数据库服务器。
4、计算机
我校共有台式机700余台,真正实现教师人手一机,全面实现班班通。
5、网络安全
学校安装有天融信硬件防火墙,外网接入均经过防火墙,全面实现了对校内服务器和计算机的有效保护。
● 坚持培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是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校园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纠正重“硬”轻“软”和忽视师资培训的倾向,坚持把师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始终致力于培训教师应用计算机和校园网络的能力,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教师培训我们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利用业余零散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分层次的进修,在学中用,用中学,提高了培训效率。
我们逐步建全了三级培训机制:
我校特别重视学校的网站建设。网站上建立了“校园新闻”、“每周一星”、“教务动态”、“教研动态”、“级部园地”、“教师风采”、“家长频道”、“师生书画展”等很多丰富的信息栏目,使老师、学生、家长随时随地能查到我校各方面的信息,大大方便了老师们的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强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校园论坛”、“家校互联”、“班级主页”、“校园博客”、“留言系统”等栏目,给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个探讨孩子教育、教学、心理情况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家长有什么意见,对学校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交流,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公平地与老师、家长对话的机会,让他们说出心里话,老师与家长可以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想法。可以说,是这些栏目真正架起了学校、家长、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网站中的“教师风采”、“每周一星”、“阳光少年”等栏目,给师生提供了一个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高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小荷文学社”栏目把学生的作文发布在网上,同学们以在学校网站上发表文章为荣,争着、抢着写出好的作文在网上发表。网站上的作文也引起许多作文刊物的关注,有的刊物也转载学生的作文。“师生书画民”栏目收集了同学们的大量绘画与摄影作品,展示了我校学生的艺术才华,也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 丰富资源,完善信息技术应用途径
校园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们认为,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
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在学校里营造起校园网的应用氛围和环境。即建设是为了应用,只有抓好应用,用出水平,用出效益,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搭建好各种应用平台,逐步完成了“将为教育教学服务进行到底”理念的完美诠释:
1、教学资源系统
为满足教师日常备课中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我们和北京龙教智囊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开发出了龙教教学资源库。它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资料,提供多样化的教案模板和灵活有效的编辑方式,辅助教师轻松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电子教案。教师备课从此更高效,更快捷,方便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地支持了课堂教学。
2、虚拟光盘系统
我校广泛使用网络版虚拟光驱软件,将教学软件光盘制作成虚拟光盘,校园网内的每台计算机都能随时调用(包括教室机)。该系统投入低、速度快,无磨损,很好地促进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3、视频点播系统
我校独力构建了自己的视频点播系统,多次组织学科教师,自己动手采编,制作了大量的原创音视频资源。该VOD点播系统分类科学,点播方便,播放流畅,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4、电子图书系统
我校经过努力,创建立了容量多达100G的电子图书馆,特别是 “成语故事”和“中外文学名著”等系统,曾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为多家校园网站所采用。该电子图书馆,方便了师生浏览图书、查阅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用率高,社会反响非常好。
5、教师信箱系统
我校开发了非常实用的多用户留言系统,每位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注册个人的留言信箱,沟通无缝,非常方便。
6、家校互联系统
多年来我校和浙大网络公司携手合作,开通了家校互联系统,学生的到校情况、每天的作业布置等,家长都可以“短信”的形式及时了解,实现了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实践证明,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加强了直观教学的效果,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教育的实践。校园网的高速传输通道加上多媒体计算机,使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成为现实。在这种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同志们,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和省内一流学校相比,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还微不足道。我们一定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坚持不懈地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力争以学校的信息化,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提师能 铸师魂 稳步推进
提师能 铸师魂 稳步推进“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江山学校“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情况汇报
为落实省教育厅部署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树立江山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学校办学声誉,达到“服务学生、宣传学校”的目的,江山学校从暑假开始,立足实际,动员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活动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比教学、访万家” 活动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掌握新技能、构建新机制、实现新目标的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扎实开展这项活动,可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铸造教师高尚的师德,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比教学,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有教科室牵头的“课内比教学”和由政教处牵头的“课外访万家”两个工作专班,并将此项活动的开展成效纳入对教师工作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校长代平同志作为开展此项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了“一把手”的责任,亲自部署,亲自参与活动,亲自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家庭,亲自督办到位,细化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按期推进,力保工作成效。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江山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有学生800余人,生源复杂,既有城区学生,又有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寄宿制学生400余人,占全校学生的一半,教师情况也比较复杂,因学校合并,有近20名教师为初中转岗教师,学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江山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和《江山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做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
三、及早动员,营造氛围
9月5日,学校召开“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动员会,9月19日,召开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推进会,10月8日,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推进会,并对前阶段“比教学、访万家”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小结,对后阶段活动的要求作了强调。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非常重视活动的宣传工作,及时将典型事迹上传到掇刀教育信息网、荆门教育信息网,报道本校的活动情况,并致力做好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竞赛图片、家访资料及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让全社会都了解教育、支持教育,达成共识,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四、比教学,重效果,全参与,提师能
江山学校比教学活动不走过场,将 “比教学”活动和江山学校一项传统的比武活动——课堂教学教学展示月结合起来,于10月9日,开展为期一月的课堂教学教学展示月暨“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现有在岗教师58人,除不带课的教师外,54名教师全员、全程参与了此项活动。活动分为上课与说课,全校教师将呈现54节精心准备的竞赛课。学校把教师分为了三个大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学科组,每天安排3节课,既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本次活动引起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老师们赛前精心备课,教研组集体研讨,制作课件,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高效课堂。此次比武对于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老师们互相学习、展示自我、共同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以赛促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课内比教学”的主题是打造高效课堂,锻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江山学校精心筹划,做好说课和点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点评和互动中,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得到碰撞与交流,对有效性课堂的研讨更为深入。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教研团队的协作精神。办公室内,随时可见老师们一起研讨教法,共同策划教学环节、共享教学资源。每节比武课下来,老师们及时汇总情况,人人发言,个个评议,作出自己客观而善意的点评,肯定优点和亮点,也指出课堂上的不足,老师们在团结协作中增进了友谊,增强了业务能力。
五、访万家,促和谐,齐努力,提师德
家访是密切学校与家庭、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提升教师师德的重要手段。为使家访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活动前,学校对家访活动进行精心布置,按照文件精神对教师进行访前培训,加强家访活动的纪律要求,确保家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从7月8日开始进行“访万家”活动。
活动共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暑假期间对留守学生有针对性家访。分6个小组同时进行。第一小组由丁家军校长、杨邦全主任、赵金国主任、吴媛媛、官雪梅老师等组成,奔赴中天集团、冯庙、荣星等地,走访了近30个学生家庭;第二小组由王芳校长、赵小明、周弘、陈安琴老师等组成,奔赴革集、荆钟、荆东等地,走访了近30个学生家庭;第三小组由工会黄俊兴主席、赵永冬、穆云芳、官文秀老师等组成,奔赴泗水桥、胡冲、贺集等地,走访了近20个学生家庭;第四小组由教务处聂银海主任、叶澎、许雄华、杨彩萍老师等组成,奔赴江山、白庙、热电厂等地,走访了近20个学生家庭;第五小组由政教处袁天勇主任、李胜兰、袁翠华、彭继芬老师等组成,奔赴通源大市场、石化总厂、月亮湖等地,走访了近20个学生家庭;第六小组由教科室田涛主任、苏银、王冬梅、陈家泉老师等组成,奔赴宏源市场、城南新区等地走访了近40个学生家庭。
六个家访小组在2010年7月8日——12日的5天时间共走访了近160个学生家庭。本次参与家访的教师共41位,访问了全校16个班(六年级因毕业除外),近100名学生家长,家访区域涉及近10个村、3个街道办事处,教师行程1000余里。家访调查表100余份,收集家长意见120余条,教师写家访手记20余篇。家访中,全体教师深入家庭,了解学情,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成果传递给家长和社会。
第二个阶段在开学后9月11日至今。这个阶段我们以班级单位,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跟进,包年级领导督查的方式展开。各班教师利用下班后每天两小时访2-3人,五天一小组,十五天一大组对全班学生进行全覆盖家访。全校共六个年级、20个班级、有824人,现在全校教师亲自到家家访的学生有708人,电话家访的100多人。
家访中,学校要求教师每次家访都要填写《家访登记表》。班主任结合家访记载情况,写好家访总结,将班级学生分类(学优生、学困生、单亲生、留守生、行为偏差生、经济困难学生、特殊体质学生),组建分类学生教育小组,带领教师实施分类教育,研究培优转差、爱心帮扶和行为矫正的策略与措施,因材施教。
家访基本上做到了:由远到近——家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和家长心灵上的沟通;由淡到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成长;由冷到热——改善了学校、老师在家长的眼中居高临下的形象;由低到高——学生、家长及老师从冷漠的态度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响应。家访活动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反响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六、加强督办,确保落实
学校利用每周例会,要求工作专班负责人通报活动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扎实做好活动的资料整理,活动的每一环节,教师的具体活动都一一收集,存档备查。学校把教师“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作为教师评先表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的必备条件之一,并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挂钩。教师教学比武活动记入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分。
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广大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用心参与,用情参与,它需要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参与。学校将坚持不懈,不断改进方法,扎实推进活动,从中获
得幸福,分享成功,为我校教师队伍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邵汉生
2009年第10期 ——社会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工作卓有成效,正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国同步。1984年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从服务国企改革发展到适应多种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社会保险初具规模,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为促进改革发展、平衡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今年7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87万人次,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747万人;前7个月征收五项社会保险费235亿元,支出156亿元。
一、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养老保险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保险险种。
一是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覆盖范围从一开始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国营农场,参保人员从过去的企业职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打破了行业、地域、身份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障。在工作机制上,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劳动保障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扩面征缴工作机制,每年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扩大覆盖面。
二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初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企业发放,实行差额缴拨,部分企业由于经济困难,往往拖欠养老金发放。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从2000年起,我省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税务征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通过银行、邮局社会化发放,并建立“扩面征缴、动用积累、上级补助、省级调剂、财政兜底”5道防线,连续数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努力提高养老待遇。我省是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数量大,人员情况复杂。既有百岁老人,也有纺织压锭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水平偏低,不平衡的矛盾较大。我们在养老金调整中注意完善政策,照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5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平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611元提高到目前的1050元,增幅达72%。不仅改变了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长期偏低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特殊对象实行倾斜的政策,初步缓解了几类特殊群体历史上形成的利益矛盾。同时,我省积极发展和规范企业年金。截止目前,全省新建企业年金132家,资金15.73亿元,已有14.3万名职工享受企业年金政策,提高了退休待遇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制度改革。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制,我们制定了企业改制分流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办法,在社保经办机构开设个人窗口,方便分流人员续保缴费,使其养老保险得到保障。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13万分流人员和退休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农垦企业、监狱企业、农村信用社、农业“小三场”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分别制定的养老保险办法并得到顺利执行。我们按照国家的部署,实施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调整了参保缴费办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争取国家批准我省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8个试点省份之一,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提前应对。
五是探索农村养老保障。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省里出台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武汉、黄冈、咸宁、宜昌、随州、襄樊及2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到2008年底,仅城镇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已有11.66万人纳入了社会保障。我们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出台了村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工作已完成,参保工作正全面展开,年内全省3万多名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可望解决。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省里重点指导鄂州、钟祥、宜都、团风等4个市、县试点,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试点。目前,已有钟祥、宜都、南漳等11个县(市、区)出台了试点办法,先行自费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4788人参加新农保,保费收入8611万元,40763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已发放养老金717万元。
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1990年,国家作出了初步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改为由职工少量负担,同时推行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994年,国家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试点;1996年6月,国务院在“两江”试点的基础上,转发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由此,“两江”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医改”主导思路;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历经了劳保公费医疗、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试点、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试点等4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覆盖城乡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快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7月,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775.5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9%;基金累计节余35.4亿元;参保职工住院人均报销4432元,报销率达到69%。
二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我们积极争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解决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低保对象医疗保障。经过努力,建立全省44万名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145万名城镇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这两项制度为全国首创。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07年,我们争取国家将武汉、荆门、孝感纳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首批试点。2008年,又争取黄石、襄樊、宜昌等14个市、州、林区为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全省。目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已达到747万人,参保率超过65%。今年还将启动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三、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我省出台了《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提高了统筹层次。截止目前,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0万人,今年以来已约11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报经省政府同意,我们一方面通过缓缴失业保险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全省全年减征失业保险费4.13亿元。另一方面,我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约9300万元,实行援企稳岗,对实行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形式,不将员工推向社会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四、工伤生育保险均衡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前,我省一直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支付工伤待遇。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弊端日益突出。1993年,我省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有关待遇的规定》,这标志我省工伤保险制度迈出了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一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我省相应出台了《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生育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是生育保险制度最基础的规章。1993年,我省着手进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生育保险制度办法,将生育保险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管理逐步转变为由各地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实行社会统筹。目前,全省17个市(州)都出台了生育保险政策。武汉、仙桃等地已将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截止目前,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394.9万人、317.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达7.2亿元和5.4亿元。
五、严格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我们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基本建立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
1998年以前,基金监督工作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情况比较严重。省劳动保障厅于2000年机构改革时设立了规划财务监督处,负责全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1998年以后,国家和省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差额缴拨改为全额拨付,基金管理逐步规范。2001年,我省改革基金征收体制,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改为地税部门征收,形成了目前我省劳动保障部门核定、地税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的基金征收管理模式。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一年一内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对我省的做法多次给予肯定。
今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专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保障统筹,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
(作者系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第五篇: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邵汉生
2009年第10期 ——社会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工作卓有成效,正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国同步。1984年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从服务国企改革发展到适应多种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社会保险初具规模,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为促进改革发展、平衡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今年7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87万人次,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747万人;前7个月征收五项社会保险费235亿元,支出156亿元。
一、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养老保险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保险险种。
一是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覆盖范围从一开始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国营农场,参保人员从过去的企业职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打破了行业、地域、身份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障。在工作机制上,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劳动保障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扩面征缴工作机制,每年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扩大覆盖面。
二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初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企业发放,实行差额缴拨,部分企业由于经济困难,往往拖欠养老金发放。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从2000年起,我省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税务征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通过银行、邮局社会化发放,并建立“扩面征缴、动用积累、上级补助、省级调剂、财政兜底”5道防线,连续数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努力提高养老待遇。我省是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数量大,人员情况复杂。既有百岁老人,也有纺织压锭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水平偏低,不平衡的矛盾较大。我们在养老金调整中注意完善政策,照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5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平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611元提高到目前的1050元,增幅达72%。不仅改变了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长期偏低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特殊对象实行倾斜的政策,初步缓解了几类特殊群体历史上形成的利益矛盾。同时,我省积极发展和规范企业年金。截止目前,全省新建企业年金132家,资金15.73亿元,已有14.3万名职工享受企业年金政策,提高了退休待遇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制度改革。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制,我们制定了企业改制分流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办法,在社保经办机构开设个人窗口,方便分流人员续保缴费,使其养老保险得到保障。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13万分流人员和退休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农垦企业、监狱企业、农村信用社、农业“小三场”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分别制定的养老保险办法并得到顺利执行。我们按照国家的部署,实施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调整了参保缴费办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争取国家批准我省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8个试点省份之一,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提前应对。
五是探索农村养老保障。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省里出台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武汉、黄冈、咸宁、宜昌、随州、襄樊及2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到2008年底,仅城镇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已有11.66万人纳入了社会保障。我们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出台了村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工作已完成,参保工作正全面展开,年内全省3万多名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可望解决。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省里重点指导鄂州、钟祥、宜都、团风等4个市、县试点,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试点。目前,已有钟祥、宜都、南漳等11个县(市、区)出台了试点办法,先行自费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4788人参加新农保,保费收入8611万元,40763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已发放养老金717万元。
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1990年,国家作出了初步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改为由职工少量负担,同时推行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994年,国家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试点;1996年6月,国务院在“两江”试点的基础上,转发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由此,“两江”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医改”主导思路;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历经了劳保公费医疗、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试点、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试点等4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覆盖城乡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快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7月,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775.5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9%;基金累计节余35.4亿元;参保职工住院人均报销4432元,报销率达到69%。二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我们积极争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解决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低保对象医疗保障。经过努力,建立全省44万名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145万名城镇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这两项制度为全国首创。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07年,我们争取国家将武汉、荆门、孝感纳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首批试点。2008年,又争取黄石、襄樊、宜昌等14个市、州、林区为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全省。目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已达到747万人,参保率超过65%。今年还将启动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三、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我省出台了《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提高了统筹层次。截止目前,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0万人,今年以来已约11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报经省政府同意,我们一方面通过缓缴失业保险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全省全年减征失业保险费4.13亿元。另一方面,我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约9300万元,实
行援企稳岗,对实行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形式,不将员工推向社会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四、工伤生育保险均衡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前,我省一直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支付工伤待遇。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弊端日益突出。1993年,我省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有关待遇的规定》,这标志我省工伤保险制度迈出了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一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我省相应出台了《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生育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是生育保险制度最基础的规章。1993年,我省着手进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生育保险制度办法,将生育保险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管理逐步转变为由各地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实行社会统筹。目前,全省17个市(州)都出台了生育保险政策。武汉、仙桃等地已将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截止目前,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394.9万人、317.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达7.2亿元和5.4亿元。
五、严格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我们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基本建立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
1998年以前,基金监督工作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情况比较严重。省劳动保障厅于2000年机构改革时设立了规划财务监督处,负责全省社会
保险基金监督工作。1998年以后,国家和省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差额缴拨改为全额拨付,基金管理逐步规范。2001年,我省改革基金征收体制,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改为地税部门征收,形成了目前我省劳动保障部门核定、地税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的基金征收管理模式。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一年一内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对我省的做法多次给予肯定。
今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专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保障统筹,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
(作者系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