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师有效运用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
中小学教师言传身教道德教育技巧的探讨
梅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田亮生
摘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学习、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立德是中学教师言传身教的前提及有效运用言传身教的策略,塑造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中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言传身教道德技巧
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这句话对我有很深的感受,我记得有位小学同学跟我讲在他小学五年级期末结束班主任发学习手册时,老师对他讲:“你虽然数学考了88分,但数学成绩还是不理想。”当时我的同学心里想这次我已经非常努力复习数学了,且班里考上红分也不多,老师你不表扬我,还说我不行。那时,他心里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那以后他就非常认真努力地学数学,升上初中后他的数学成绩都保持在80分以上,升高中考数学分数是全校第一。可见,老师是通过言语来影响他,使他更努力地学习,从而取得好成绩。据调查,中小学教师的威信更多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行树立起来,具有高尚品德、知识渊博、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威信较高,也受学生欢迎。这说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学习、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正如总书记说的“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肩负着祖国的重托,承载着人民的期盼,修身立德、为人师表,以崇高的师德塑造未来,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只有好的教师,有爱心、有学识、有高超的教育艺术的教师,才能培养好学生,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践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八荣八耻,厉行勤俭节约,遵守中央的“六项禁令”,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服务学生,提高道德素养。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地运用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
言传身教是指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教师是中国梦的奠基者。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为每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教师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教
育学生、塑造学生,做到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所以提高教师的言传身教技能是实现中国教育梦的有效途径。
一、言传技巧
言传是指用言语讲解、传授。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教师的言传就是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可见,中学教师能否有效运用言传教育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言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语之一,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行为,控制行为而呈现的言语刺激。比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语:“某某不要讲话,坐端正”、“我都跟你们讲了多次,要按时完成作业(不要迟到、要讲究卫生)” 等。但是,有时学生往往不接受教师的教育,你多次讲也无效,甚至跟你唱反调或破坏公共财物。这时,你就要反思除了家庭、社会影响外你的指导语是否正确有效运用。在道德言语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应做到:
(一)应该在个体的理解范围之内。中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发展,以意义、抽象理解能力增强,但社会经验不丰富,好奇心较强、感情丰富但又不成熟等特点。教师在上课或课后教育学生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运用其能理解的言语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二)应明确规定所从事的行为。如培养学生感恩行为,教师要明确讲出感恩行为的内容:在学校教师上完课后学生应该发自内地说“谢谢老师”、上课认真听讲、科任老师生病时学生要关心,在家每天要打扫卫生或洗碗筷、每个星期帮父母洗衣服一次,等等具体行为。
(三)应明确规定什么该做或什么不该做,而且应该坚持始终如一。
为了维护新课改下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就要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制订出具体的课堂行为细节。这样,学生才能按照要求去做,而不会自以为是。
(四)应该以一种愉快的、有礼貌的方式表达。由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但能力有限,常常由于不能有效完成任务而受到批评,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因此,当教师上课或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爱学生,要以愉悦、有礼貌的方式与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粗暴、挖苦、讽刺的言语来教育学生。实践证明,教师有效的指导语,能促使中学生按照你的目标行为发展,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身教技巧
身教指以行动示范。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之一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因此,学生的道德行为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行为来习得。调查发现,如果教师的言行不一致,经常简单、体罚、粗暴、责骂教育违纪学生,那么这些学生也会想运用老师的这些方式来对待其他同学,使得班级纪律更糟。相反,教师行为如同:汉朝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指善于做教师的人,既能使自己的理论完美,又能使自己的行为谨慎。司马光一家两代的教子之道:言传身教,不喜华靡。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模仿学习为主,教师这样,学生在教师也就会正确模仿老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学业有成。
因此,教师在示范行为中应做到:
(一)示范行为应适合学生的行为水平。初中阶段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行为要求是不一样。学生在初一刚入学时,教师德育更多体现在关心、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践行道德行为;到了初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如:部分学生佩戴饰物,带项链、手链或留着不适合中学生的发型,等各种行为。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穿着适度,不带奇异首饰,以良好的形象给学生做榜样,同时,在学生中明确中学生行为规范。
(二)对于示范行为的正确模仿,应及时给予强化。当学生的道德行为符合规定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或代币制、社会性的奖励,及时强化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得到强化。从而,确保良好道德行为得于保持。
(三)通过示范来控制期望行为。比如:当教师进班准备上课时,看到班里的扫把排放较乱,你走过去把它们放好,多次以后,同学就会把扫把摆放好。在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普通心理学》的刘鸣老师每次上完课后,他都亲自把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擦掉。此后,每当他上课前,都有学生主动擦黑板。可见,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新时期下,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等良好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2] 陈豪武:《浅论“言传身教”》 [EB],2009年8月;
[3]王春琴:《言传身教,身教为先》[J],山西: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年6月;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N].《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13日第1版
第二篇:如何有效运用教学策略
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激发有效课堂教学 2011-01-05 16:39:52
什么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与构划。一般地,教学策略有两类: 第一种是产生式教学策略
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第二种是替代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而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尊重人(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下面从产生式教学策略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用爱心打造以人为本的课堂
人们常言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用爱心构筑宽松的现代课堂,用真爱去沟通,用真情去交流,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只有抓住了教育的这一本质,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存在,以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倡导“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承担主人的角色。用真爱营造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的思考,想象才能更丰富,各种隐藏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让每个学生都学的轻松,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愉快,真正体验到学习是一个多么快乐的幸福的事情,最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
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呈现出差异性。所谓的“差生”并不是天生的,只要你善于抓住孩子的学习特点,引导孩子的长处,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也就是说,所谓的好、中、差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正确的做法是要充分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树立自信,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一个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都享有人格尊严受尊重的权利。因此我们都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前有些老师更多地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对象,而忽略了学生和我们一样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学会尊重,让学生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受到教师重视的。
(三)宽容与赏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改过的机会。
从宽容的角度讲,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细心,要学会宽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原谅他们的失误,过错,多给他们一些改过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些反复战胜自我,表现的机会,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
另一方面,赏识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承认的尊重与赏识,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学会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某学生语法好,就多给他机会给大家讲一讲某些语法,教师省力,学生锻炼了能力,还鼓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可见,哪怕一丁点值得你赏识的地方也不要放过。
(四)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会换位思考
冯建军教授说:“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美和幸福”。而“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成长”。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教学没有效益,学生发展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同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设置的情境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事件,这样学生才有的说,才深刻,因为这是来自他们身边的真实生活,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提升出来的,是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一种质的升华。深刻的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年龄,能自觉地调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体验学习,从而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并能将知识进行迁移。
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否能够喜欢、接受、掌握、应用。教师精心备课只是完成了其中一个环节——课堂预设,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我们还要关注另一个环节——课堂生成。教师既需要课堂预设来为学生营造学习场景和氛围,把握课堂的节奏、效率,同时也需要课堂的生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备学情,这样才能在大的教学框架下预留出许多学生创造的空间,并保障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有效运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有效运用
张金华
(九江市第六中学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新课改后,初中化学也迎接来了新的挑战,在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也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内容,其中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性意义。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做了一些探索,谈谈如何运用各种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方法;有效;人教版新课程
化学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教艺术、肢体艺术,善于应用形象比喻,适当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因素组运用眼睛、手势等体态语言,以姿势助说成,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决定着教学活话.使教学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从而激发学动的顺利进行。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巧妙运用谜语、谐音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的联想等,把化学课堂讲授进一步形象化。物质条件,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讲授法可以将化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保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那么对于初中化学这一具体科目中,初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儿年级下册《 生活中常中化学教学时间短、内容复杂、抽强、实验见的盐》 这一课题时,就可以采用讲授法陌生、与学生生活经验较远,因此教学中叙述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难度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大。同时初三学生做出的贡献。在学习《 空气》 这一课题时,正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是生理与心理逐渐用讲授法叙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完善的时期,也是世界观和性格形成的时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有时期。他们积极热情、朝气蓬勃、富于幻想、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解。讲授法的主要缺勇于探索;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点是,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万花筒似的复杂社会生活,内心充满了向有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往。他们有想尝试成人全部生活的欲望,但力听讲,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又因不具备满足的主客观条件而放弃。他们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时,经常要结合其他方有很强的反抗干预的意向,又缺乏正确主宰法共同使用。自己行为的心理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第二类:讨论法 理很波动很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合作,共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发展健康的组同学围绕某一主题发表意见而共同学习人格。根据化学学科这门本身的特色和面对的方法。例如在几年级下册《金属材料》课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本文结合多年化学教题中,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提学经验,现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供供的相关资料讨论:为什么菜、镰刀等用铁借鉴。制而不用铅制;银的导电性比铜,为什么电(1)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这些问题与第一类:讲授法 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通过讨论也能得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对学生系出结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讨论法有时统地传授化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会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很热烈,参与度以将化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很高,讨论结束后学生却不能说出正确的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所以,教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师讲课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也要要明确讨论要求,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的讨论符合语法规范性,更要注重板书艺术、语言始终同绕主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相互切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即时做出总结。
第三类:谈话法(问答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谈话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法进行教学。他主张教学要“循循善诱”,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的方法,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求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善于运用谈话问答的方法。他并不直接传授知识和经验。而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本人寻求正确的答案;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做了错误的回答之后,他也不直接进行纠正,而是提出补充问题,把学生进一步引向谬误,然后促使他认识与改正错误。这种方法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法。
谈话法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较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准备,谈话要有计划性,并拟定出谈话提纲。提问的问题要明确,要有启发性,要难易恰当。提问的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有明朗的态度。教师要注意:(1)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2)学生对教师出的问题已具有某些实际的生活经验或表象;(3)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无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必要的生活经验,但能够用观察、实验、直观教具、逻辑推理或者用已知的现象作对比。
把习惯的知识陈述变为一个个问题,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索。比如,在进行面团发酵的时候,为何要加些NaHCO3 ? 经常烧开水的水壶,为什么会有水垢?怎么除去水垢?在燃烧的煤火上洒上小量的水,火焰不是灭了,而是变的更旺了,为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是与学习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的,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有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与原理,提高了教学效率。
(2)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第一类:演示法
教师直接展示各种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放映幻灯片、电影、电视、录像等或进行演示实验.演示法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获得对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并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形成深刻的、正确的概念。演示法中,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演示教具,把演示与讲授相结合,做到教师边做边讲,学生边看边想,把知识与现象联系起来。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在讲述金刚石、石墨与C60时,可以出示它们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加深对其本质的理解;在讲述爱护水资源中,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大量的视频和图片的展示,能让学生强烈直观的感受到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紧缺等问题;在进行水通电分解教学过程中,教材用一个演示实验很难直观地使初中学生明白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过程。因此先做水电解这个实验,然后再用计算机模拟这个反应的历程,做一个Flash动画,把生硬的分子分裂,原子重新组合转化为活灵活现的视觉理解,课堂教学轻松突破了难点,学生的学习也实现了由难变易的转换。
第二类: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化学涉及到生活与工业等方方面面,能够巧妙低采用参观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的增长,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高效性地提高。例如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水的净化,就可以使用参观法,组织学生去自来水厂,认识自来水的制备过程,与课本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化学这个学科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无疑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第一类:实验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面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
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可以使用的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要把教材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
比如由教师演示测定自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的演示实验事实导出质景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最守恒定律的原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再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做白磷燃烧的实验前.首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当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分析对比、概括,从而形成概念;要让学生动手、脑、动口,在实践中认识概念.理解概念.从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进而确信理论概念的正确。
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
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第二类:练习法。
练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同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一些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操作等.均需要有计划地加强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练习有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操作练习,在口头练习中,教师所提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不要提那些死背定义或简单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在书面练习上.最好采用是非题、选择题、填充题或计算题这样一些学生书写文字量小的问题,巩固课堂知识;在操作练习上,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和组装模型,目的是训练学生做化学实验和组装模型的操作技能,自然也是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像取液、试管操持等基本操作学生容易出错,通过实践操作能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达到巩同的化学知识的目的。
(四)以总结归纳为主的教学方法 归纳法:教师归纳学习知识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取和应用相应知识的过程。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于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新知识的接受和运用上,记忆效果不佳,对知识及时归纳、总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原理及化学变化等。例如:关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可以通过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对比、归纳和整理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即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检验;尤其在复习课上,采用归纳法能达到高效的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以观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观察法: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的一种教学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人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我们 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 对于教师而言,要打造有效的教学课堂,果,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就必须结合初中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在化学实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灵活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相应的辅实验现象,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助手段,学生能在课堂上能够学的好,学的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例如物快,以及学的有乐趣。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放热、形成 参考资料 烟或雾、放出气体等);变化后生成物质的[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颜色、状态变化等。例如,在用化学方法除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去热水瓶内的水垢;通过称量物质发生化学[2]唐秀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反应前后各反应物质质量总和跟各生成物考与对策[J].课程改革,2010(1).质质量总和相等的实验来论证质量守恒定[3]杨梓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律;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导出电离理论。都学习的有效策略的探讨[J],化学教学是从生动的直观提高到抽象的思维。使学生2007(7).
第四篇: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增加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己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教学生怎样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及其创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的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问银河》一课时,学生对于天文知识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银河吗?银河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银河就像一条大河,有的说银河像黄河…...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银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播放课文录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学生带入到神秘的银河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 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例如,在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化的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查阅资料,进行电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种各样,一课有好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苏教版第四册语文《雨后》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雨中孩子的欢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们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口、耳、舌、鼻等)将外界信息 传递给大脑。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特别是眼、耳、脑的学习功能,增加学习效率。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组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变化, 而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问银河》一课时,学生对于天文知识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银河吗?银河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银河就像一条大河,有的说银河像黄河…...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银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播放课文录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学生带入到神秘的银河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 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例如,在学习《2008,北京》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申奥成功时天安门广场的一片欢腾。我利用远程教育中的课件,让学生欣赏人们听到申奥成功那一刻的视频录像。影片展示的图像、动画、声响效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申奥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潮水一般”这些词语有了深刻的理解。可见,多媒体的运用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了学生情感的投入,达到了求知和愉情的双丰收,优化了课堂效果。一部优秀的教学影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些正面效果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影片,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其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被影片中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为掩护几千群众和八路军的后方机关,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的行动而深深的感动了。当看到王二小被敌人挑起摔死在大石头上时,学生流泪了,握紧了拳头。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反应非常激烈,连平时不爱听讲、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且振振有词,有理有据。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进学习效率。
教育教学信息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刺激强度和频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企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教学中:插图上的蝴蝶五彩缤纷,十分壮观,为什么说它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我们农村的孩子,对于蝴蝶,只见过黄的、白的,多彩的根本没见过。对于书中描写的情景,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教师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蝴蝶谷的录相一放,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蝴蝶谷中的各种各样的蝴蝶五彩缤纷,上下翻飞 确实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这是不言自明。总之,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以其超越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许多优势而大有用武之地。
第五篇:浅谈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浅谈英语教学中信息反馈有效方法的运用
内容摘要: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师生关系。很多机械脱节的课堂案例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做一个有心的察言观色者?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敏锐地观察学生,从课前,课堂,课外等接收反馈信息,并及时把握及处理这些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词: 预习课堂 作业 考试 课外 调整 教学效果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除了科学、完整、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能否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掌握好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相反,教师如果只顾单方面地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只会事倍功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获取信息呢?如何去把握与处理好信息反馈呢?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呢?
一、察课前,观预习效果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又要求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学会预习就是一种有效途径,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预习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首先会提出预习要求及内容,学生预习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上一节新课,绝大部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预习。预习得好的学生,他不只是肤浅的翻翻看看,而是做预习笔记,提出重难点,上课时就会对老师的讲解心领神会,并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没能很好预习的学生,又是另一番状况,他们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对重难点心中无数,也就不容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就要随时注意学生的预习反馈,对好好预习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反之,就要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并耐心指导他们,使之获得通过预习而取得的学习成就感。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设置的游戏Introduce new words in your own ways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预习自己输入本节课要求的语言知识即有关身体各部位的单词,为下面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撑。而另一个任务Show students the pictures of Yi Jianlian, ask students to name as many parts of the body as they can, repeat each response and ask the class to repeat after me,前面的活动建立在学生预习和自学的基础上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很难自学到位,看图跟读则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而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在这时候巩固自学过的单词,体会了预习的成就感。
二、察课堂,观学生反应
课堂信息反馈是教学信息反馈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对课堂信息反馈的敏锐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很多教师都有这种体会,上同一内容的课,常常是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格外轻松,觉得胸有成竹,许多知识点是信手拈来,从容不迫,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学效果良好。这就是因为教师已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已下意识地开始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例如:有一次在讲解look for 和find, listen to 与hear两组词的区别时,正巧有一学生因丢了自行车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马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资料作了临时调整我对学生说了这样几句话:I’m sorry to hear a piece of bad news.Lin Lin lost his bike yesterday.He had looked for it everywhere ,but he couldn’t find it.And now he is listening to me.But he may not hear me clearly because he is very upset.学生在很真实的氛围中很快便掌握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特别注意“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学生的反应。
1、如果学生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说明学生听得十分入神,对老师的讲解有豁然开朗、兴高采烈之感,就可知道学生听懂了。如果教师自己讲得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而学生则表情茫然或神情迷惑,这就意味着学生未听懂教师的讲解,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获得各个层次的信息反馈,从而做总结性的讲解。
2、“问”即课堂提问。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可从中了解学生对某些内容掌握与否及掌握的程度,从而调整教学内容。
3、“练”指课堂练习。课堂上适时地插入一些课堂练习,以求巩固知识,做到对某些重点、难点问题的当堂掌握;同时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根据情况对某些问题进行补充讲解。Please call your friend and ask what’s the matter.这个电话何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词汇和句型掌握情况。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观察学生,捕获各种信息,并及时把握及处理这些信息,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更为良好的效果。
三、察作业,观合理调整
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会在作业中直接反映出来。所以,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看到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从而及时完善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及时了 解作业的结果,看到自己的得失,明确努力方向。因此,在作业的批改中,对于难度较大、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的批语应多加鼓励,并且在讲解时要具体详细,对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难度较小,作业中一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批语应该严肃恳切,并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可利用批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使自己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提出新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作业里用批语征求意见:Do you think this unit is difficult for you?和Why?坚持这样做一段时间后,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反映上一个单元中还没有弄清的教学内容和在新课文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所以,批改作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若批改作业时,只打对号与错号,学生会只看对几题、错几题,不会留意错在哪里,更不去追究错的原因,也不能起到师生“对话”的作用。
四、察考试,观掌握情况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批改试卷得到考试信息反馈。在试卷反馈中,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之处,从而找出学生考试成绩好坏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五、察课外,观整体效果
1、课后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这样,教师会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便可以说已基本达到了协调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好。
2、英语课外活动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如兴趣小组、情景对话和表演,英语活动角等。与课堂上课相比,英语课外活动有气氛宽松的优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无拘无束。因此,信息反馈的内容也就十分丰富,层次也不同,个性化强,而且有实用性。同时,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还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更具体、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并及时解答,从而使课外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二十一世纪,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细心回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浅谈英语教学中信息反馈有效方法的运用
成都四十四中
李海荣
20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