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基于课程标准的历史教学内容规定的意义是什么
你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基于课程标准的历史教学内容规定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教学中给予课标的历史教学内容规定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
教学的一切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品质和优秀人文素养为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而: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立现代历史教育观,追踪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深化和拓宽学科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课堂成为科学知识的殿堂,成为人格培养的圣堂。
2、教师要深入理解分析教材,使课本“活”起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形成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思路。还要使课本内容丰富起来,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知识学习延伸到道德品质、人文素养;从单学科知识延伸到多学科知识。总之,教师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以教带学,以教助学,以学论教,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体现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实现学生“学”的过程;也不单是教师在“动”,而应是以学生的“动”为主的师生互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实现主体参与与教学任务落实的有机结合。
第二篇:浅谈凤阳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浅谈凤阳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吴雅娴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也在努力地体现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其中地方区域性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它的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入手,对凤阳县的乡土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进行了一番呼吁和探讨。力求全面贯彻新课改提出的培养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凤阳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教学
引言:
乡土历史是乡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因此,切实搞好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乡土历史”,顾名思义,它是指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其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并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书也指出:“课程资源的缺乏是困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学校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开放学校,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引入课程,即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条崭新途径。故本文旨在通过对凤阳县乡土历史资源的考察了解,穿插入高中历史课程教育中,加深学生对本地历史的记忆,提高学生对故乡的乡土情感,促进学生对本地历史资源与课本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一、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概念分析:
对乡土课程资源的了解,首先要从概念入手,只有深刻体会了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最大化的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1、乡土的概念:
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学上的概念被独立出来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其核心和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之上。《简明古汉语字典》中对,“乡”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2种,其中核心要义包括: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出生地,家乡。另外,“乡”字还含有一个特殊的语义就是“崇尚”。而字典上对“土”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4种,其核心要义除了泥土、乡土等外,还有以下三个特殊含义:社神,土地之神;“八音”之一,指埙等陶制的乐器;通“杜”,指根。综合“乡”与“土”这两个语义的内涵元素,我们可以发现,“乡土”不仅仅是人们出生的城市以外的某一个特定的地方,里面还包含着祭祀、音乐以及值得人们崇尚的养育我们的根等丰富的内涵。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乡土”这个概念呈现出“人、事、情、地方”这样一个动态回环立体的四维结构
2、课程资源的概念: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而从“课程”扩充到“课程资源”,则其指向性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大的扩充,在各种各样的文献和专家学者的论述中有不同的表述,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3、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
“乡土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可以说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地区的风物人情,是师生生活圈子中熟悉的领域中的熟悉事物。重视这些内容,并尝试在学习生活中引入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是有着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的。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引导师生回归到自己心灵中熟悉的领地,通过发现、重温和贴近这些资源,从而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进步。这也是同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内涵一脉相承的。因此,搞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对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获取乡土历史资料的方式:
关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查阅历史文献──地方志、地方性报刊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手稿、书刊等。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南岸,北隔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部和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接壤。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城,钟离属楚。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城又被吴王僚夺去。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临濠府(治临淮关),二十八年复为濠州。至正十二年二月(1352年)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至正十三年又被张士诚夺去。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又为朱元璋所有。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
2、考察历史文化遗存──古代人们的住所、古代墓葬、古城堡、古战场以及宫殿、寺庙、牌坊、碑刻、石窟和古塔、桥梁等古代建筑物。
凤阳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已建成并开放了狼巷迷谷、韭山洞、禅窟寺、龙兴寺、明中都鼓楼、明皇陵、明中都皇故城、卧牛湖和小岗村等旅游景点,形成了“北人文、南自然、东部红色”旅游格局。凤阳是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帝王之乡”、“明皇故里”之名,今有中国农村
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是“改革之乡”。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朱元璋登基第二年,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遗留的明中都皇城故城及其附属建筑、明皇陵、鼓楼、大龙兴寺、禅窟寺等大量遗址、遗迹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城故城遗址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凤阳民间文化也深受人们喜爱。1955年著名凤阳花鼓老艺人刘明英和欧家林应邀赴北京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王三姐赶集》,凤阳花鼓被周总理比作东方的芭蕾舞,自此凤阳花鼓又称东方芭蕾,现如今已成为电视、文艺演出节目中的靓点。“凤画”工艺独特,色彩丰富,寓意深刻,不仅是上乘的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3、整理当地的历史传说、民间神话故事等。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他的父母和一些族人亦葬于凤阳县,明陵即明皇陵,就是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时,不过是几座矮小的民家坟丘。朱元璋称帝后,将其扩建成“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的一代帝王陵寝。明末清初,历经沧桑,到乾隆年间,“唯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昔日“郁葱王气接邱坛,云绕乾坤得大观”的皇陵,此时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马卧幽宫”。但是,每当风雨之际,皇陵好象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那一簇簇苍松翠柏,野花蔓草,随风雨摇曳,沙沙作响,如述说历史的兴衰;那一对对石人石马、残碑断碣,任风雨侵蚀,潸然泪下,象泣诉悲惨的遭遇。因进景致奇异,人称“明陵风雨”。又有《庄子·秋水篇》记有庄周惠施同游濠梁观鱼事。一日,两人同游于濠上,只见一群鲦鱼来回游动,悠然自得。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后人为纪念庄惠观鱼,傍水建造观鱼台,把濠梁或濠上用来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历代文人雅士喜往登眺,吟诗题咏,又给观鱼台增色不少,濠梁观鱼遂成为凤阳八景之一。
4、调查访问,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对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可以请老前辈、阅历丰富的长者回忆他们所经历的历史事件。走访、考查当地先民遗迹。例如凤阳鼓楼就坐落于安徽凤阳.凤阳鼓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结构、方向与其它鼓楼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般鼓楼大多是南北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向,它与西南六里之外的钟楼,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这四个御笔大字,其意旨至今仍为明史专家未能破解之谜。鼓楼上有楼房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
收集文字资料和开发社会资源一个最大不足是缺乏时效性,图书资料更新有一个过程,社会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准备,因此,利用现代互联网络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并加以整理,应该是最便捷的有效方式。而丰富多彩的影视音像资料也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三、乡土历史教学的实施:
只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合理的运用这些知识,将其作为一般常识性的内容放入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本地知识的吸收了解,加强学生对故乡的自豪感和乡土情结,进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道德修养和乡土文化情感。
1、教学过程中:
(1)穿插讲述: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育中,尤其重视历史教材的应用,那么穿插讲述乡土历史材料就十分有必要的,这一方面亦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在地方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比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我们就可以穿插讲朱元璋的发家史。从朱元璋在历史中的地位讲起,诉说在元末混乱时期,朱元璋作为出生于凤阳的贫苦孩子,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帝的宝座的。更可以再之后,提及朱元璋建都凤阳,大兴土木,建立的明皇陵、凤阳鼓楼等,可见其雄心壮志。此外,有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经济体制改革标题下,自凤阳县小岗村开始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拉起了改革开放的帷幕。我们可以谈及凤阳小岗村十八名村名的红手印,在那样一个时代,有如此大的勇气,为生存和命运,展开了殊死搏斗。
(2)实物史料展示: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因与本地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在应用于教学时,完全可以为学生进行实物史料展示,比如凤阳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花鼓、城砖、文件等,都可以带学生一一观察了解,促进学生对当时情景的感受和体会。甚至可以请当事人或者老一辈的人,诉说凤阳县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中,全方位的了解那些逝去的故事和人物。
(3)问题引导:
而问题引导就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相关联,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挥先导作用,在上课之前,可以结合本地历史风俗,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认识和想法,在其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发挥,加深学生对本地历史的了解,增强对本地的归属感。如:“你对我们县的小岗村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凤阳县有哪些特产和历史古迹吗?”
2、课外活动中:
(1)参观历史遗迹:
凤阳县因朱元璋曾经建都,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留下的历史遗迹却很多,尤其要提明皇陵和凤阳鼓楼,六百多年前,朱元璋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帝国的大气,以及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君的何为而何不为了。朱元璋众所周知,唯一做过和
尚的皇帝,出生贫寒,为乞丐、为乱军,黄袍加身是为王上,最后一统天下是为太祖。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早逝的父母所造,埋下了他的十几位亲人,我们在本次参观中重点看到的就是石刻和石碑了,共有石像三十二对其中石麒麟二对、狮子八对、华表二对、马与控马者共六对,虎和样各四对,文臣、武勋和内侍各两对。其中最有特色的,我个人觉得这尤其要说那个仅以四条腿支持巨石马身的控马石雕,利用三角结构稳固的原理,在这逼真的马旁立一控马者,自然屹立千年不倒。有的马腹下之石刻上祥云图案,是为腾云驾雾的神马。而狮子雕像刻画的脸面如同人一般,憨厚可爱,目光悠远,但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狮子所带的石雕铃铛,均在文革时期被砸了个彻底,上面的图案也只能只闻其名,不见其身了。还有文官袍服带给大家的乐趣,中国人相信福气、运气之说,明朝文官袍服以禽类修饰,故而石刻文官的仙鹤袍服被古往今来的友人摸得油光泛亮了。而武官也分面圣和平时两类,加上唯一可接触皇室女子的内侍,充分展现了帝王风度。这些石刻都是朱元璋在孝道之下为其父母所造,其母死时只能以草席裹尸,连块像样的墓地都没有,朱元璋感其母所受磨难之深刻,希望父母能在死后享受到一些舒适,这点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常情,“孝”这个字给人的感受永远都是温暖而光明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情就是一杯酒的酿制过程,愈是时间久远,愈是观念更深。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就体现了朱元璋作为一个父亲的期望了。在碑文里,朱元璋描述了他早年的艰苦生活,以及起事打天下的不易,告知后辈子孙今日美好生活的不易,知其难,才能发奋图强,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守天下比打天下,向来更加不易,朱元璋的忧思不可谓不明智,而驼碑的赑屃(bixi),镇压在这有字碑之下,更是为天下求得平安康顺的愿望的体现了。
(2)图片展:
此外,课外活动当然缺不了图片展,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凤阳都有出名的人或事,这些名人名事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完全可以在学生常出入的地方设置乡土图片展,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本地历史常识。
(3)开办主题讲座
当然,也可以挑选一节课,专门开办一个关于乡土历史的主题讲座,提前做好准备,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在演讲人大体说完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家族故事,将本地历史贯穿到生活之中。
四、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具体而生动的不可缺少的显有特殊作用的好素材。家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与现实,优势劣势通过感性了解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进而产生一种永不消失的热爱之情,这也自然会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当听到“凤阳好、凤阳好、、、”这样的花鼓小调,自然会产生以一种思乡之情,也会对凤阳产生怀念和自豪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本地历史的见解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2、有利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
以往多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陈旧、乏味,教材成了唯一学习的课程资源,国家统一审定的历史知识成了基本的学习内容,教材编排繁、难、偏、旧,课程设置不科学,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新课程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特别是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中,不仅仅加强了学生和教室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历史课程的改革,中学课程教育不仅仅是从课堂上加强,也从各个方面,多种方式中加强学生的学生和吸收。教学地点和方式不在单一化,历史课程教育也可以从多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3、有利于师生教与学的融合新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良好历史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过去,中学学科课程内容单一,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过分依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乡土历史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微观的研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而且更重要的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学习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新课程强调要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情趣和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可相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交往能力。就笔者而言,在凤阳县,既可以将朱元璋不忘根本,至孝精神进一步发扬,也可以就现当代,小岗村村民敢于发展和改变的精神灌输给学生,也可以将沈浩同志高洁勤勉的党员作风在学生心中加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可以就凤阳当地的特色和风俗,例如花鼓戏、小吃等,让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忘本。
第三篇: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陈艳淑
一、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生认知结构特点以及高考对历史图片的综合考查等几方面:
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1)历史学科是文科教育的基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习的对象大多诉诸直觉与想象,不能重演;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思想、观点等学习对象。只有通过体验,学生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谈的对等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因而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不凭借适当的资料,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很难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理念中,有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用史实观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等四大能力目标。在这四大目标中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整个历史学习的基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指迅速地选择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提倡学生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这一切都是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多方面信息的过程实现的。历史史料繁多,相对而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对学生学习历史显得更为重要。
二、历史图片教学的实施策略
历史图片包括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图、实物图、历史图表等。
在图片资料中历史地图有着重要的地位。古人说得好,“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这也是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方法。与文字的表现形式相比,历史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的空间状态方面有简洁、直观的特征,学者郑樵发出“即图而求易”的感叹。历史学有时间空间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历史发展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历史演出的舞台。因而掌握历史空间概念是掌握整个历史的基础,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懂得当时的地理,需要借助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不同于地理地图、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功能较多。比如:
其一,历史地图通过其特定的“语言”使抽象的文字表述具体化。
其二,通过不同的切入角度,对人类各个时期的活动舞台加以直观介绍,展示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引发对比,训练比较能力。
其三,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如地图与图片,全图与扩大图,整体与局部相互补充,给人以完整的历史认识。
其四,历史地图与地理知识的结合,架通史地综合的桥梁;古今对照,架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第四篇: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评价一直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师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现在几乎每一所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学反思,教学小结,甚至还对其进行检查,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堂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同学评、老师评、自评三种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更侧重的应该是学生思想品质方面,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改正自己,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我们的优良品质继续发扬下去。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观念,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深感责任重大而艰巨,我们时常会这样的思考:我们的课改究竟是为了什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深感教育评价的重要性,课改的成败评价是关键,评价是指挥棒、是方向盘。为此,应把学生评价放在了课改的重要位置,对学生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综合评价,就是老师、家长、学生群体、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
这里的评价标准指:思想品德表现、学习表现、集体生活表现、纪律表现、体育卫生表现、劳动表现和自我修养方面。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文明学生标准》;“一日常规”及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卫生习惯等来衡量。
评价方法一般有:定性描述法,等级划分法、自我总结法,小组评议法等。我们评价方法是通过“四评”之后进行等级划分,最后由班主任定性描述。定性描述,老师要完全了解学生,要准确,严禁有随意性。评价要有教育作用,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评价能具有教育作用。
1、思想品德表现:热爱学校,热爱班级,自觉受学校教育,积极参加教育活动,要求进步,立志成才。
2、学习表现 :勤学好问,刻苦踏实,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3、集体生活表现:爱护学校和班级的荣誉,能完成集体交给自己的任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与同学团结友爱。
4、纪律表现:严格执行《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学生标准”、“一日常规”;能够是非分明,坚持原则。
5、体育卫生表现:自觉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认真做好“两操”;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
6、劳动表现:劳动态度积极认真,能较好地完成值日生工作和其他公益劳动任务,有较好的生活自理的习惯,自觉地爱护公物。
7、学科成绩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评定,统一采用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个等级。以前仅仅用分数来作为学生学科成绩的最终评价,显得比较单一。
以上只是个人肤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望大家给予指导和点评
要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选测好相应的测试的项目和选择好评价的时机。评价不是选拔,而是鼓励,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激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向上。
1、小学生集体的活动时,喜欢表现,急需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特点组织教学,开展活动。教学的激励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情态、行为上。如在语言方面:对学生问题的评价,“教师可说:“你问得很好”。“你真有见解!”“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等;在情态方面,如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微笑、亲切的手势等;在行为方面,如抚摸、拉手、奖励、口头肯定等形式。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已的进步、潜能和长处,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行为出现后立既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尝到做出优良行为的甜头。
2、新的评价指标包含全新的教学观念,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学生进行评。这个评价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但是教师在与学生相互沟通和协商的同时,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从而促进他们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对学习的态度。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中不断得以成长,促进其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因此,评价学生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注重学
生的其他潜能与特长的发展,尤其是探索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要尊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处境及发展的不同要求,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从而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上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兴致勃勃地比赛,然后经教师判定胜负后,胜方欢呼雀跃,而负方则无精打采,衣服垂头气的模样,这是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激发起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本人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评价必须正确。
只有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要认识到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不是整学生、训学生、罚学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二、评价必须公正。
公正的评价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从而对学生起到尊重、劝导和控制的作用。不公正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影响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隔阂,冷漠、消极情绪和逆反心里,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三、多从正面评价。
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有利于强化正确的目标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反面评价,有时可以起到抑制错误行为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易使学生感到失望,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四、评价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教师不能以定势心里去评价学生,否则评价就带有主观随意性,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为此,一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的评价;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那些评价是合理,可接受的,用角色换位的办法评价,就可以把教师对学生的新疏、喜恶撇在一边。这样,才能使评价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五、评价应当及时。
及时评价、有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项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时评价还要有针对性,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民间剪纸你游戏在教学中的意义
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中的教学意义
鲍集中心幼儿园 戚玉梅
现代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学前儿童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而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众所周知,游戏对儿童的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既然游戏如此重要,那么幼儿园教师就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积极促进和引导孩子游戏。
在我国,农村幼教事业发展非常缓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教师的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还表现为农村幼教机构物质环境的欠佳。房舍条件差,活动空间不足,缺乏玩具、操作材料和教学设备等,致使农村幼儿园无法开展游戏活动。这就需要农村幼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农村实际,发挥聪明才智,开发和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民间游戏。民间游戏以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儿童。让民间游戏走进农村幼儿园,由此改变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滞后现状,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使其真正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至关重要了。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没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是在研究“民俗”与“游戏”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儿童的需求,深受儿童喜爱。它具有以下特点:
1.民间游戏目标的一致性
民间游戏走进农村幼儿园的目标与《纲要》里强调的对幼儿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自身的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这实际上是为幼儿未来的生活打下了基础,使幼儿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品质。
2.民间游戏内容的丰富性
民间游戏大多都有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烙印,表现出了不同的游戏内容。它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三类:体育游戏类(如跳房子、老鹰抓小鸡、滚铁环)、益智游戏类(如走棋子、翻绳、石头剪子布)、语言娱乐类(如拍手、击鼓传花游戏)。
3.民间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之可以代代流传,是因为它趣味性十足,迎合了幼儿的身心特点。游戏中的幼儿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 态,自己选择玩伴、游戏内容,准备游戏材料,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是幼儿快乐的源泉。
4.民间游戏材料的简单易行性
民间游戏的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来于大自然之中,如小石子、泥巴,可以玩抓石子、做泥娃娃等。有些游戏幼儿只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就能开展起来。如:玩“过家家”游戏,可以用泥做成美味的餐点等。有些游戏是徒手进行的,如:“捉迷藏”,利用幼儿的肢体进行,这是利用现代昂贵的成品玩具所不能替代的。
民间游戏的这些特性说明了游戏内容和资源非常丰富,符合农村实际的经济情况,不需要花钱买大型的户外玩具和昂贵的室内操作材料,就可以让农村的幼儿活动起来,就可以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因此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非常必要。
二、农村幼儿园应大力开发民间游戏
(一)收集与筛选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内容虽然丰富,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把目光集中在城市幼儿园大量的玩教具设备上,而忽视了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这种意识使得民间游戏这颗明珠散落在了尘世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收集民间游戏资源。首先,各幼儿园老师通过家长座谈、访谈一些老人、回忆自己小时候 玩的游戏来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笔录下来,进行梳理;然后将梳理好的资料交于民间游戏小组进行交流汇总。这样在各乡(镇)的所有幼儿园形成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的民间游戏团体。
由于民间游戏产生于民间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断演变,它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时代局限性的印迹,有的游戏还存在着迷信、危险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对收集到的民间游戏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筛选时,我们首先考虑游戏的安全性、教育性、科学性,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民间游戏。将精心筛选后的民间游戏装订成册,发放至每一个幼儿园。各乡(镇)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研讨,共享游戏资源。这样就在农村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氛围。在各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可以请民间游戏小组或者县级示范园的老师来进行具体指导。
(二)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如某些游戏材料操作性难度较大,且不易收集;有些游戏情节不合幼儿的特点;有些游戏的玩法比较单一等。所以,我们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1.对民间游戏材料的改编与创新
在民间游戏中,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对于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存在、不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寻找可替代的材料;可以和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材料;可以重组多种材料的优势,开展复杂的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能体验其中创作的乐趣,还能丰富游戏的玩法。
2.对民间游戏情节的改编与创新
我们应根据《幼儿园游戏指南》及幼儿的不同年龄有目的地将游戏情节和游戏目标结合起来对民间游戏情节进行改编。我们可以把几个有相似之处的游戏组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情境游戏,变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的活动;可以将内容复杂的游戏分散开,分别进行活动;可以在原有游戏基础上,进行新的拓展,丰富游戏情节。
3.对民间游戏玩法的改编与创新
教师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根据游戏材料、内容、规则的可变性创造出新的玩法。这些变化要与游戏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忽略游戏的科学性和娱乐性。新的玩法能可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其中。
因此,要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农村幼儿园教师就要从各个方面挖掘身边的游戏资源。虽然游戏材料廉价,但只要教育观念新、教育方法灵活、教育内容科学,那就能取得高的教育价值。
三、农村幼儿园应有效开展民间游戏
(一)为幼儿创设有利的民间游戏环境
1.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主要包括游戏的时间、空间、玩具和材料。在游戏活动的时间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应改变“小学化”的作息时间,制定适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在游戏空间方面,户外活动可以借用农村小学的场地进行游戏,室内活动各班可以灵活摆动桌椅,保证有适当的空间密度,让幼儿进行游戏。在玩具材料方面,教师要发挥想象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作,激发幼儿的参与的兴趣。
2.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是为了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和动机,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幼儿是自由、自主的,教师应给幼儿最大的自由和最少的干预,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教师作为其合作者和指导者,还应给予幼儿最多的观察、最贴心的关怀,应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二)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展
1.在区角活动中的开展
在农村幼儿园,没有区角活动区,客观上是因为没有丰富的操作材料,为了有效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可以把收集到 的民间体育类游戏、益智类游戏、语言娱乐类游戏的材料投放在各区角,开展相应的区角活动。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开展科学探索区、美工区活动。如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滚铁环、抽陀螺游戏材料等;在美工区投放麦秆、泥巴、剪纸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材料,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展活动。总之,民间游戏在各活动区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农村幼儿活动的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还提高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2.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
在农村,大多数幼儿园都附属在小学,和小学的作息时间是一致的,幼儿活动时间很少,经常由教师组织集体“上课”。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农村幼儿教师就应该改变只重视集体活动的观念,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有效利用集体活动之外的时间,保证幼儿每天都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给幼儿提供合适的场所和材料,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参与游戏。
3.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当前,不少幼儿园都在根据本园、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园本课程开发。农村幼儿园可以考虑加强对民间游戏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将各种民间游戏分类,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民间传统游戏。这不但为农村幼儿园找到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教育条件不足的好办法, 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也为农村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民间游戏世世代代被传承,并为幼儿所喜爱,我们只有不断地对此加以研究,它才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