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社会治安水平的对策和思考(三稿)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社会治安水平的对策和思考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市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推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统筹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根本举措、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又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必经阶段、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做出预判,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目前推进我市维护社会稳定,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仍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加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也带来了连锁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一)群体性矛盾增多。2008年,全市上报群体性事件216起,涉及3930人次,同比分别上升2.9%、8.1%。2009年,群体性事件略有下降,但是征地拆迁、工资福利、拆迁安置等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占了近30%。其中征地拆迁、拆迁安置等问题更容易触发过激性矛盾,往往引发群体上访。今年5月,我市牛塘镇南头村就发生因拆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约数百名城管及特警与三百多名围观群众发生冲突,数人受伤,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侵财性案件比例上升。2009年全市破获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案件10219起,占总量的97.8%,其中“两抢”案件691起,盗窃案件达7235起,诈骗案件600起,同比创下新高,增长最猛的是诈骗案,上升27.4%,特别是短信、固话诈骗等手法变化快,境外作案多,打击难度大。
(三)外来人员作案比重增大。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市人口流动仍有一定盲目性,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上升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9年,全市外来作案人员占总数的74.1%,部分外来人员集中地区甚至高达80%以上。以外来人员为主体,以地缘、族缘、血缘为纽带,操纵场所、街头火拼、收保护费、“赌博公司”、以抢养毒等涉众犯罪增多,对社会治安秩序冲击很大,外来人口违法犯罪左右着我市的治安形势。
(四)新型犯罪形式不断增多。一是2009年我市查处网络案件起数、人数同比上升25%、45%。主要涉及网络色情、赌博、传播病毒、出售违禁品、非法入侵等犯罪。二是今年4月,1
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凶犯郑民生被枪决的同一天,广州雷州一所小学19名师生在教室被凶手砍伤。4月29日,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再次发生砍杀幼儿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5月,常州礼嘉镇就发生了一起杀害三周岁男童一案,虽不是群体性砍杀事件,但是犯罪对象指向未成年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倾向。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分析
(一)群众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近年来我市发生的群体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起因很小—基层反应迟钝—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基层无法控制—震惊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基层党委政府对社会矛盾普遍表现出“体制性迟钝”—无法做到充分预警,事件发生后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处理失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治安特殊性。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他们涌入城市寻找就业门路,但是金融危机使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的无业流动状态。进城打工的农民很难找到工作,即便是能够找到工作,也是劳动强度大、公时长、条件差的工种,而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致使农民的行为、心理、道德、情感等产生强大的反差,引发抵触心理、发泄心理乃至报复心理,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三)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管理隐患。2000年到2008年的9年间,全市登记的流动人口从44.8万上升到152.3万。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虽总量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32万。目前,我市流动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安徽、四川、河南以及省内宿迁、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等市流入超过三分之二,今年以来四川、贵州等西南旱灾地区人员有加速流入的迹象。进城就业的初、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占到流动人口总数的70%以上,服装纺织、机械制造、建筑安装、餐饮服务等行业是来常流动人口的首选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CPI的增长,这些务工人员寻求更好的待遇,但与企业提供的实际待遇相差较大。因此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部分外来人员以同乡、宗族关系为纽带施加压力,有的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
(四)信息化趋势加大防控难度。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社会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又相互交织,城乡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影响不和谐的因素增多。而信息化的趋势加速了城乡一体化,也导致了任何新型犯罪形式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复制,我市也不例外,仿效性的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而存在治安隐患的城乡结合部就成为案件多发地带。同时网络在农村逐渐普及,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连接到世界各地。专业化程度高、隐蔽性强使得网络成为违法犯罪的新平台。加密、无线上网和代理技术等大量使用,给侦查打击带来新难题。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
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管理的压力,公安机关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短板洼地,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推动公安工作迈入新境界,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分级机制,推进应对群体事件超前化
以建立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机制作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契入点,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四级分级预警机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把社会治安形势设定为黑色、红色、橙色、灰色4个预警等级,不同颜色代表社会治安状况趋向严峻的不同等级程度,灰色程度最轻,黑色最为严峻。通过推行四级预警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价系统,分析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重大矛盾纠纷、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预警在前。同时,预警信息要每周发布一次。可以针对我市治安薄弱或者案件多发地区的特点,通过编写《治安预警周报》,或印发传单、小册子,也可以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或闭路电视播放,或者在小区、单位、村庄及公共场所设置板报或橱窗等。目前,我市在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预警信息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稍差,形式比较单一,特别是在农村,主要是通过散发传单的形式发布。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预警信息的作用,要拓宽预警信息的内容,要选择群众最需要的信息,使预警信息更切合群众的需要,切实有助于群众提高防范技能。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使群众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
(二)统筹城乡警务,推进城乡治安一体化
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思想,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开展城乡警务工作。充分考虑城市治安对农村的辐射和城乡互动对城市治安的影响,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城乡和谐稳定,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配置资源时都要注重城乡警务协调、均衡发展。一是要创新勤务指挥运行机制。要紧紧围绕“警情、指挥、警力”三条主线,着力构建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形成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畅通指挥关系的“纵短横宽”勤务指挥运行模式和机制。二是要创新治安联动联勤机制。针对城乡治安关联性越来越强的趋势,要按照“基础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要求,织严织密城乡治安防控网络。建立健全着装与便衣相结合、步巡与车巡相结合、各相关警种和辅警共同参与的网格化巡逻机制。要以社区居民、保险公司和治安承包人为主体,尝试推广治安有偿承包和保险、保安相结合的“治安双保”等做法,努力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市场化。三是推进治安防控体系网络化。我市治安防范工作呈现重点在城市、弱点在农村。在城市方面,要坚持点、线、面、片相结合。在市区交通要道口、居民聚集区、重点部位建立治安卡口、治安查报站、治安岗亭等,配备警车、警具,派驻公安民警和专职治安巡防队员24小时守点,形成对现行犯罪围追堵截的卡点堵控网络;在社区,要
形成以社区民警为核心、居委会为骨干、治安巡逻队伍队伍为基础的社区防控网络,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室内有技防”的全方位、立体式“大防控”体系;在农村,要以镇、村为单位,分层级划分防范区,依托派出所组织专职治安巡防队、党员干部应急组,负责本辖区的巡逻防范,形成派出所联警务区、警务区联协防点、协防点联农户的辐射型联控网络。坚持把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预防民转刑案件作为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两项重点,全面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不聚合、不积淀、不转化。
(三)创建治安品牌,推进治安防范工作社会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加速,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为此要以校园平安创建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治安防控社会化新路,使社会治安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品牌。由于2010年以来多起校园安全事故的出现,平安校园的创建成为我市治安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幼儿园到高校都要设立综治工作室、警务室,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健全制度,构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综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不间断地开展校院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广泛开展平安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有效维护院校的和谐平安。
(四)建设基础平台,推进人口管理常态化
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使农民逐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及就业政策等权利,真正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实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所在。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一方面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结合常州实际,按照不低于500:1的比例,配齐配足流动人口协管员。落实经费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发挥好这支队伍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依托村(居)委会,建立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工作参与的各类社会组织,并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认同感和外地人在我市的归属感,同时督促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做好登记和信息采集工作。同时还要构筑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常州市流动人口与综合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尽早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以推广使用“市民卡”为契机,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在公安内部,可以整合各类人员的综合信息,实现人口信息与案件、车辆等信息之间的关联互访、交叉比对和分析研判,及时有效掌握人口的流动轨迹和活动动态。
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全面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
XX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农业农村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昨天下午,我市在XX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明确方向、部署工作。XX市委常委、XX市委书记XXX要求,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着不让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为XX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我市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总方略,有力有序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实现了农村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可喜成绩,村级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高效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农村党建全面加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充分肯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XXX认为,还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破解难点问题,努力取得更大突破。
XXX指出,今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提升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抓好村级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整治、村级管理、维护稳定、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在更高平台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全市同步,确保XX的“三农”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XXX提出,今年重点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突出优化提升,开辟村级又好又快发展新空间。村级经济既是农村工作的特色,又是XX宝贵的优势,要推动传统工业优化提升,推动服务业做大做优,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通过加快实施村办工业更新工程,重新焕发村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二要突出收入倍增,构建富民增收新机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要以富民成果来检验,以农民认可来评判,要突出“多元增收”、“统筹增收”和“合作增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倍增、今年增长12%以上。三要突出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我市要在两年内完成全市3000多个自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今年是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年,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村,要按照统一部署,分阶段、有重点、高效率推进,做到注重规划引领,注重分类指导,注重长效管理,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造福于民。四要突出依法规范,提高村级管理新水平。村级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村都要以对事业、对村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村级管理,强化“三资”管理、民主管理和基础管理,真正做到抓发展与强管理两不误。五要突出基层基础,筑牢和谐稳定第一线。要发挥村级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加强排查预警,织密组织网络,使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六要突出改革创新,增添“三农”工作新活力。“三置换”是当前推
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和主抓手,要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操作中重点把握好“市镇统筹、突出重点、复垦到位、惠民优先”四条原则,使“三置换”改革在我市有序推进。七要突出本固基强,打造农村发展“领头雁”。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村书记,全市村书记要做讲政治、顾大局,善创新、勇开拓,处事正、办事公,爱百姓、亲群众的村书记,为农村发展争立新功。
XXX强调,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是全市上下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踊跃参与、争作贡献,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生动局面。同时,要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企业参与“三农”工作的积极性,创新形式,拓宽领域,提高层次,为农村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第三篇: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必须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严谨、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围绕城乡一体化推进,创新反腐倡廉建设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1、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既立足当前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实际,又自觉站位全局,紧紧抓住鄂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建设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寻求反腐倡廉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与鄂州长期性战略目标有机结合的切入点、结合点,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2、树立资源整合的理念。反腐倡廉建设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系统的思维、统筹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系统的组织网络,增强反腐倡廉合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从单一型向系统型转变。
3、树立开放性的思维。树立国际眼光,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学习境外反腐败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识,扩宽社会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以各种形式正面回应人民群众对重点问题的关注,从而疏导公众情绪,赢得人民群众对鄂州城乡一体化政策、规划的了解、理解、信赖和支持。
二、围绕风险防控,提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科学严密性
1、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制度建设,尤其是监督机制要更完善。一方面已经颁布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实施方案要真正落实并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以借鉴外地“廉洁指数评价体系”的做法,通过勤廉双述、考核、廉情监测网和有关部门信息反馈等途径,全面采集领导干部廉洁信息,规定“廉洁指数”在一定数值以下的或限期整改、或调整工作岗位、或降职使用、或不予提拔重用。也可根据不同部门、行业特点,列出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警告”的具体行为表现,并据此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观察,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提醒,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通过细化量化预警指标,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更具科学性。
2、及时制定出台新的制度、规定,弥补反腐倡廉制度缺失。一方面抓紧研究制定违背城乡一体化发展行为的界定标准和惩处办法,对其行为的情形、性质、调查处理等做出具体规定,为纪检监察机关服务和保障鄂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依据。另一方面针对一些腐败行为常常采用边缘的、间接的、隐蔽的方式进行的实际和特点,及时制定出台新的制度和新的规定,消除工作“空白区”,增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严密性。
3、注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实效性和执行力。比如,过去防治腐败主要是行政命令式的,制定若干个“不准”,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但这些“不准”缺乏必要的刚性约束力,因此,要从规定“不准”向“不能”深化,既要规定“不准”怎样,更要规定违反了怎样处罚,以增强制度的刚性、严肃性和执行力,同时,要注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实践性,善于把那些好经验、好做法、好措施上升为法规制度,以增强法规制度的实用性,构建具有鄂州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三、围绕服务发展,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
1、主动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制定鄂州城乡一体化政策和措施时,要把如何预防腐败考虑进去,做到未雨绸缪,防范在先;在落实城乡一体化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时,使反腐倡廉任务的提出、政策的制定、工作的部署,与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要求相适应。
2、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环境。坚持“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原则,着力解决鄂州一些部门在思想观念、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依法行政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的问题,重点是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清理收费项目,规范行政行为,坚决纠正和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中梗阻”等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的问题。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旗帜鲜明地保护鄂州广大党员干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又严肃查处干扰破坏鄂州城乡一体化推进的违纪违法行为。既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又严格区分一般错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出现的失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工作方式方法不规范和违纪违法的界限,做到惩处腐败者、挽救失误者、保护改革者、追究诬告者。
四、围绕权力行使,加大重点领域腐败行为的惩戒
1、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公共权力运行的基础工作。全面开展重点领域行政权力清理和执法依据梳理工作,清理结果和梳理结果在市政府网站和法制信息网公布,摸清行政权力底数,增强行政执法行为的透明性。
2、进一步明确公共权力运行中反腐重点。就当前而言应该要把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鄂州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为重点。着重检查新增投资是否符合市委市政府规定的投向,使用和建设项目的确定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科学决策;着重检查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是否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着重检查涉农补贴、低保补助等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等。
3、加大对重点领域腐败行为的惩戒。把落实执法责任、强化过错责任追究作为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突破口,可由监察局、法院、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组成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联席会议,每年对重点领域行政复议改处案件、行政诉讼败诉案件,逐件排查,追究责任。凡发生重大事故或重大责任事件的,负有管理责任的行政机关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就管理制度是否缺失、行政措施是否适当、责任机制是否健全等向上级机关做出说明。完成重大事故或重大事件调查处理工作后,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在政府系统内部通报调查处理情况。对推诿拖拉、敷衍塞责、吃拿卡要等影响行政效能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告诫或者调离现岗位;情节严重的,给予停职或者免职。通过科学规范职能部门的权力,保障鄂州重点领域各项公共权力健康有序运行。
五、围绕平台建设,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
1、注重电子监察在提高行政效能上的运用。规范审批事项,可把各项法规制度、工作规程设置为计算机程序,在操作中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运转,一旦出现违反制度要求和正常工作规程的做法,由系统自动给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自动拒绝。电子监察系统以工作效能、社会公众满意度为主要评判取向,对评估对象阶段性行政审批管理效率实际情况进行评定评价,对各部门、各单位的行政效能自动进行打分和考核。
2、注重信息管理技术在权力内控信息化中的运用。针对一些部门内部权力过分集中、自由裁量过大等问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对权力运行流程进行改造和优化,减少人情因素、利益因素干扰。比如,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领域,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建设工程项目网上自动评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全程化、全方位的动态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3、注重网上举报投诉的受理。一方面加强对网评、跟帖、博客等网上反腐舆情的跟踪监控,注意从中发现和排查案件线索,及时做出回应。同时,依托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网站,健全和完善“信访举报”、“反腐谏言”、“结果反馈”等栏目,并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信访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另一方面在加强信息管理的同时要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公布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群众客观和正确面对腐败现象,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造谣滋事。
第四篇: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规划建设的思考
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规划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生态规划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及国内外优秀案例分别对城市、城乡过渡带和农村的生态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生态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不仅是指经济产业的一体化,同时也包括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1. 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生态规划现状
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改革开放后到1980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 1980 年代末期到 1990 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1990 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城乡生态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
1.1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城市生态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还印发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政策的角度,代表着党和国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建设生态省市,海南省成为第一批重点建设的生态省,紧随其后的山西、福建等省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到了本世纪初,已有包括广州、上海在内的2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愿景。
1.2城乡过渡带的生态规划现状
城乡过渡带是一种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特殊系统,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我国目前城乡过渡带的生态规划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城乡过渡带的经济可以依托于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城乡过渡带一般都拥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对其生态与景观的保护与规划使之更好地衔接城市与农村生态系统,并由此带动城郊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1.3农村生态规划建设现状
我国农村生态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一部分地区由于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等原因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同时农村的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也应该引起更大的重视。
2.国内外优秀案例
2.1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中新天津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致力于建设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2.2日本北九州
日本北九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建设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环境新技术的开发(建设以开发环境新技术、并对所开发的技术进行实践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社会综合开发(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及教育基地)。市民积极参与,政府鼓励引导,是北九州生态建设的经验之一。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北九州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宣传活动,例如,政府组织开展的汽车“无空转活动”,制作宣传标志,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开展了美化环境为主题的 “清洁城市活动”等。
3.对城乡一体化中生态规划建设的建议
城乡生态规划建设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来硬性制止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向人们普及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从而从根源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主要取决于工业,因此可以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工业发展中,通过政策的优惠和引导将相关企业集聚到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生态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成为破坏城市生态的重要因素,因此绿色出行的提出很有必要,目前已有不少城市提供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使用。
城乡过渡带的生态建设可以依托于原有的自然资源把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也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城乡过渡带可以利用本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工业和特色农业。
农村生态规划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减少源头上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像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1]浅谈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规划建设 郑斌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年第6期
[2]浅析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建设杨燕鸣(抚州市临川区城市规划管理处,江西抚州344000)
[3]城乡过渡带景观特征与规划建设探讨张国斌,李秀芹(黄山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安徽黄山245041)
[4]于伯华,张金萍,郑新奇.城郊生态过渡带的特点及建设模式(九)———以济南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3):11-13.[5]王如松.生态建设的三大理论支柱.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M].北京:气象出版
社,2002:139-144.
第五篇:浅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档案工作的思考
浅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档案工作的思考
蒋正军
昌宁县档案局保山678100电话号码:0875-713016
3摘要:文章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档案工作做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发展建设,针对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政策,结合实例作了简要的论述;同时介绍了在建设中的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档案工作思考
早在一百年前马克思就指出:“城市的建筑是一大进步。”列宁也曾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育程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省“十一五”期间村镇建设的基本工作思路是:按照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小城镇和村庄建设与发展。点上的工作主要是:抓重点,试点,示范村镇;面上的工作是强化小城镇规划管理,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要突出抓好旅游小镇公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镇区道路网络、供排水网络、电力、通讯、污水及垃圾处理和各类市场、生活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夯实发展基础 [1]。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档案部门如何开展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给农村档案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
1、新农村建设及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城乡一体化要求将农村“城中村”、农民新村建设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由城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按程序报建,由此产生的大量基本建设文件材料。
2、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办理、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城乡一体化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系统、严密的新型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由此产生的大量农村宅基地和房产的文件材料。
3、农村村民向城镇居民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土地征用、农户拆迁补偿安置、农转非等形成的文件材料。
4、乡镇自身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建立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制度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处置以及配套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形成的文件材料。
5、民生档案。如农村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移民安置等制度建立和推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6、乡镇、村、社撤并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有关撤并的文件材料,行政区划变更、撤并中资产清理的有关资料等。
7、土地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土地向大户集中”产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形成的合同、协议等。
8、农村产业专业化所形成的各种材料。以茶叶产业化为例,昌宁县温泉乡是全县茶叶产业的主产乡镇,“十一五”提出把茶叶打造成全乡第一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按照“一乡一叶、一村一品、一组一特色”的规模化-2-
专业化发展要求,先后建成了“尼诺千亩连片高优密植茶园”和“观光园林化生态茶园”,成功打造了“尼诺”、“树根地”、“ 瑞虎”等知名品牌,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使得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同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发展需要和经济条件大幅提高的条件下,以新农村建设为标准,温泉乡光山村一个村投入97万元的弹石路建设已基本完成,投资近50万元的光山村完小教学楼拆除重建工程已投入使用,新建钢混、砖混结构房4栋7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房6栋900多平方米,全面实现路、院硬化和人畜分院的建设目标。[2]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形成的上述各种文件材料,突破了农村原有的档案门类和归档范围,成为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的内容。档案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问题拿出对策,使档案工作紧随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开拓前进。
二、切实做好城乡一体化中的档案工作
1、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档案部门要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档案宣传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宣传力度,用具体鲜活的和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影响和感染群众, 结合《档案法》、《行政许可法》的宣传贯彻,增强农民群众的档案意识,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以及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创造良好的氛围。
2、保持乡镇和村级档案机构的基本稳定,充分发挥基层档案工作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注意保持基层档案机构的稳定,切实维护基层档案工作网络,抓好新形势下的档案人-3-
员培训和档案工作制度的建立,增强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充分发挥基层档案工作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3、紧贴城乡一体化进程搞好档案跟踪服务。档案部门要结合各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各阶段的工作,把握重点,遵循档案工作规律,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方法,制定相应规范措施,因地制宜指导当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档案工作的开展。加强调研,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4、搞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档案信息服务。直接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各职能部门的档案机构可以结合各自工作,及时开放有关文件资料,搞好档案信息服务。与此同时,县档案馆可以利用馆藏信息资源,与相关部门协作,围绕中心工作举办主题展览,如城乡一体化规划展、成就展等,以直观的形式发挥档案信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三、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共同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上下联动、多部门合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档案部门置身其中,一定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
1、要为农业农村工作服务。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三农”档案工作。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要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加强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建设,建立覆盖农业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资源体系;帮助农-4-
村各新型社会组织和新的工作领域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确保林改核权发证结束,林权档案及时移交进县档案馆;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农户家庭建档。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服务。
2、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起科学、系统、严密、高效的新型农村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加强与建设规划、民政、公安、国土、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联系,处理好与各专业或部门档案馆(室)在档案业务上的协作关系,搞好分工与协调,处理好各类档案的归属与流向,确保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门类档案的齐全完整。
3、在发挥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方面,也需要协调与民政、农业、林业、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之间的关系,积极牵头整合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由此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提供优质服务。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做好推动工作,档案部门应立足部门实际,做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档案工作,记载变革历程,更好地服务城乡一体化工作。
[1] 云南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
[2] 昌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经验材料汇编
作者简介:
-蒋正军(1973.6——),男,保山市人,公务员,从事机关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