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4:1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共)》。

第一篇: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共)

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

长宁县水务局邓继洪牟劲松

淯江河,是长宁的母亲河,她流经长宁腹地,滋润了万顷竹海,哺育了竹乡儿女,更是美丽长宁的一条毓秀碧练,她的水量多少,水质好坏和防洪安全等直接关系着“四个长宁”建设和全县44.5万人民的切身利益。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建设步伐加快和应对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都对淯江河的治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治理、统筹开发、规范利用淯江河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综合治理及利用淯江,既是建设“四个长宁”的综合性工程,也是提升长宁形象的德政工程,更是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民心工程。

一、淯江河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

淯江河,又名长宁河,属长江上游干流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兴文县境内,流经兴文、珙县、长宁、江安4县,全长110.1公理,流域面积1989.8平方公里,在长宁县境内长66.6公里,有大小支流245条,内流域面积895.2平方公里,可分为三大流域。据统计,长宁县大约有40万人口居住在淯江河流域,直接或间接饮用淯江河流域的水源,淯江河每年向长宁县提供的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约1.5亿立方米,占淯江河多年平均流量的10%左右。长宁县座落在淯江河的中下游,汇入的流域面积占整个流域的45%。

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增多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淯江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抵御洪灾能力低,“8.29”洪灾致使我县龙头镇、长宁镇、竹海镇、古河镇严重受灾,遭受经济损失上亿元。

水资源严重缺乏,由于淯江河两岸没有大中型水库调节,溪河主要靠降雨补给,特别是到枯水期,县城段的水流量小的时候不足2立方米/秒,工业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淯江河中含磷和有机物严重超标,枯水期的水质恶化尤为严重,直接影响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系数低,以工业而言,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40%,90%以上的企业根本没有中水回用和循环用水系统;农业用水采用的是畦灌(漫灌)、沟灌,很少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生活用水没有节制措施。河道治理模式缺乏系统科学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能力,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和生态环境,导致水体与土壤的交流被割断,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管理难,县境外上游区域和县境内都分布有较多的矿山、企业和集镇街道,大量垃圾流向淯江河,造成水环境管理难。

二、淯江河综合治理和利用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保证防洪安全、水质安全、水量安全,使水资源综合利用系数最大化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将河道整治与中游建库调节洪水、上游搞好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全域水质治理和水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全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三、淯江河综合治理措施

(一)以规划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治理思路问题。合理布局水功能区,并根据水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工业。在叙高线压缩矿山企业数量,县城以上淯江河沿岸严禁布置污染型企业。河道整治工程除了考虑防洪安全外,还应考虑为社会提供生态用水。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应由单线的工程水利设计向环保、人本、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水利设计转变,在功能上由单一的泄洪功能改变为集防洪、休闲、环保、生态、水利经济开发于一体的模式,将河道景观与当地生态休

闲游融为一体,使河道防洪设施真正达到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要求,成为人们亲水、近水、乐水的好去处。

(二)以河道工程建设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大安全。河道整治要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扩大河床过水断面,以适应防洪、供水、排水等需求。要严格清障,各河段按设计标准疏浚河道,保证泄洪顺畅。以造竹为主大力推进护岸工程建设,形成河流条状绿化带,县城和集镇堤防工程可采用在20年一遇的警戒水位以下用浆砌条石堡坎,上部用网格护坡后植树种草柔性处理。

(三)以水土保持建设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大生态。多元化、多层次拓展投资渠道,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将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综合治理,多种措施并举。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将水土生态规划纳入县城与工业园区规划,搞好城市管网线统筹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生态技术,切实减轻水土流失影响。

(四)以水库建设整治为重点,增大淯江河流域调节水量。加快推进县南部山区、八大旱片区、县城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发地下水相结合,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尽快新建东山水库、扩建方四滩水库为中型水库,新建牟家坡、龙潭坎等小

(一)型水库六座、改扩新建小

(二)型一批,除险加固小

(二)型水库29座。通过水库建设和整治,增大淯江河调节可用水量。

(五)以污水治理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水质问题。广泛应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氧化塘处理系统等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水污染。对县城和乡镇集镇实行雨污分流,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沿河工矿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对不达标排污量的企业,逐年取缔或搬迁。县污水厂处理过的污水,可中水回用作县城的景观用水。

(六)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打造淯江河流域“生态水”。协调上游的江安、兴文、珙县等区县治理力量,县级相关部门与乡镇整体联动,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强化水环境治理。对河道采用清淤泥、清污水、清垃圾、清障碍的“四清”措施,改善淯江河水环境。采用上游禁污,中游拦污,下游清污的方式,达到饮用水源无污染,城镇河道无污泥,堤岸水面无垃圾,河道畅通无障阻的四无目标。

(七)以水行政执法为重点,保护淯江河流域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利用、节约、保护,严格水资源总量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在排污口设置方面实行“四不批”。协调解决好农业与工业争水,农村与城镇争水,生产生活与生态争水现象。

(八)以防控体系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人水和谐。在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洪水的风险管理,在发挥好河流发电、养殖、旅游等经济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制定好防控预案,加强雨情、水情、河情、灾情等信息的搜集掌控,实时进行河流洪水预测、预报、防洪调度决策,完善防灾救灾物资储备,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第二篇:万江河流域水库调度及运行工作总结

万江河流域水库调度及运行工作总结

石庙子水库是竹溪县万江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总库容1740万方,是一座中型水库。水库自建成以来,一直严格按照水利枢纽的规划设计标准要求,结合实际特点,充分利用水库库容,调节水源,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妥善处理蓄泄关系,合理调度,充分利用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兴利作用,在充分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着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巨大效益。

综合近几年的调度及运行情况,基本实现了科学储存水量,合理利用水能,杜绝安全事故和确保安全渡讯的总体目标。

一、科学储存水量。万江河全流域水雨面积304.14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水雨面积180.5平方公里,流域内山高谷深,沟壑密布,径流时间较短,入库流量起浮较大,主要是进行年调节中的短周期调节。由于库容有限,降雨时间分布极为不均,年初和年末降雨较少,初讯期较为干旱,主汛期降雨强度大,维持时间短,后汛期降雨强度小,维持时间长,我们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合理调节。即在上年岁末,后汛期结束时,将水位保持在高水位,尽量保持较高的水头,减少弃水,以保证出力满足电力系统需要,并尽量使下游电厂燃料消耗达到最小。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加大生产负荷,将水位降到最低,提前腾出库容,以迎峰渡汛。在主讯期和后汛期,加大发电厂的调节力度,严格将水位控制在汛限以下。

二、合理利用水能。石庙子水库下游龙头电站——石庙子电站,是一站具有调洪能力的电站,装有一台1250kw的备用机组。如遇有洪汛发生,可迅速开启,用于调洪错峰。这对于大坝和下游四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除石庙子属坝后式电站外,其他三级均属引水式电站,全流域总装机15750KW,水资源的综合、科学和充分利用,可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退耕还林后,万江河流域植被保护较好,加大了雨水涵养,这对于水工保持和推迟洪汛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根据有关部门的气象资料进行经验判断和推算,争取在洪汛来临之前腾出库容,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发挥梯级电站利用预留库容调峰,错峰的优势,充分利用时间差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调节。

在平时,我们根据所辖水库的水文,气象特征,植被状况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多年的径流资料和电力生产系统要求,编制出完整的水库调度方案,选择合理调度运行方式,充分利用有效库容,在市调通中心的正确领导下进行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等电力生产调度活动,以实现科学的洪水调度和电力调度,使之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具体做法是:主动配合上级调度部门,进一步密切关系,严格执行调度指令,积极协调各生产单位科学调度,适时分析各站发电情况,科学平衡电力电量,多供少损。一是紧紧依靠市调度中心,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协调发电时段。二是力争全面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发电指标任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利用用电高峰和石庙子水库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四是跟踪分析省公司的考核指标,严控损耗,提高供电合格率,避免不合格电量。

三、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搞好安全措施不仅兴利一方,还可以造福一方。石庙子水库除用于蓄水发电以外,还用于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所以,安全生产显得极为重要。每年在汛期来临之前,我们都要组织专班对库区进行全面检查,将有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和库区的泥石流等安全隐患都进行登记造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及时解决。尤其是坝体更是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拉网式巡回排查,找出隐患,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安全渡汛方面,我们根据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和水库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和百年一遇洪水的测算,并编制了详尽周密的防洪预案,根据预案要求,组织了相应的防洪物资和抢险人员,随时进行防洪抢险活动,以做到库区安全渡汛。

同时,在水库设立管理所,主要的具体工作是收集上下游雨量和来水情况,进行流域平均雨量的计算,水库水量平衡的计算,编制洪水预报和泄洪方案,组织水库值班人员和调度人员24小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电厂运行情况,并做好调度日记和值班记录,及时向上级汇报,给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利用下游电厂的负荷来调整库容,协调和解决各方面的矛盾,准确及时传达上级的指示和调度指令,以做到库区防洪工作万无一失。

万江河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二00六年六月一日

联系人:柏飞

电话:2724659

第三篇:对黑河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思考

对黑河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思考

贺宏 祁国厅

黑河属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中段,位于东经97°37′至102°06′、北纬37°44′至42°40′,流域面积12.83万km2,横跨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涉及5个地级行政区,10个县(旗、市)。黑河流域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省祁连县大部分和甘肃省肃南县部分地区,以牧业为主;中游地区,包括张掖市的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等县(区),属灌溉农业经济区;下游地区,包括甘肃金塔县部分地区和内蒙古额济纳旗,既有农业,又有牧业。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按海拔高度和自然地理特点分为上游祁连山地、中游走廊平原和下游阿拉善高原三个地貌类型区。

黑河中游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程1000~2000m;区内降水量稀少、蒸发强烈,冬春干冷而漫长,夏秋酷热而短促,日照长、风沙大是本区气候的基本特点,是黑河的径流消失区。

一、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黑河作为张掖人民的母亲河,是张掖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展望美好明天的生命线,而黑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金张掖经济和社会实现人水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利用好水资源,搞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对于进一步完善黑河流域的水利设施、恢复流域生态,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和带动张掖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张掖地区属于典型农业灌溉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粗放的灌溉方式和落后的灌水技术以及农民长期形成的浇地要“浇透”的习惯是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已使局部的生态环境已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整体退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面临的挑战仍然比较严峻。可喜的是沿岸生态环境状况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申请将沿岸更多的生态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区规划范围,可是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投入不足,治理改善进程无法满足湿地保护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流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前景仍有很大差距。

保护黑河流域的健康生命线,既是改善“金张掖”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需要,又是向内蒙古额济纳旗泄流分水的 客观要求。为此,要建立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社会各方面群策群力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加强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和恢复改善力度,并且激励政策要与依法治理相结合,使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良性循环的轨道,使河流的健康生命线永葆青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顺应发展趋势的科学选择。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流域人口的逐渐增加及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上游森林被过度砍伐,林草退化,源头雪线上升,水源涵养大幅度下降;中游地区过度垦荒种田,发展人工绿洲,人为扩大了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超过了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挤占了下游的生态用水,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时间逐年延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天然林草枯萎、土地沙化,具有人类活化石之称的胡杨树开始枯死,一些自古就栖息在这里的生命被迫迁徙。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不仅直接影响下游居民的生息繁衍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西北地区的整体环境变化。随着节水型社会的推进,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日益加深,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生态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为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至此,加快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维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已成为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国防稳固的一件大事,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临泽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效益多赢、统筹规划、综合整治的原则,突出防洪调蓄、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黑河退耕还林还草调节水工程,不断改善全流域生态和农业灌溉条件;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高全流域耕地质量,保护耕地数量;实施生态防护林工程,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这一做法就是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生动体现。

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由于我市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合理开发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生态环境问题。工程实施过程中,将砍伐干渠、斗渠、毛渠两旁的树木,使农田林网数量减少。增加下泄水量,减少张掖用水量,会使耕地用水紧张,生态用水减少,造成区域内绿州、湖泊、湿地面积缩减,地下水位下降,沙化面积增加,局部小气侯发生改变。

2、水资源问题。张掖市本属干旱区,水资源匮乏,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将把黑河来水量的一半以上下泄给下游额济纳旗,会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3、用水成本问题。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应用市场调节水价,建立水价新机制,将会提高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价格,增加生产和生活成本。

4、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问题。一般来说,种植业的收入随用水量的上升而增加、减少种植业用水量,大面积退耕还林草,在新型产业,如:草畜产业、葡萄产业、中药材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之前,在一定时期会出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5、财税收入问题。由于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对退耕还林还草地实行农业税优惠政策,加之节水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会使政府财税收入减少。

6、管理体制不健全,节水力度不够。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由于管理体制不建全,还没有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权责不明,对用水户难以进行有效约束。节水宣传力度不够,节约用水意识不强,干部群众对日益严重的水危机认识不足,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水资源浪费又很严重,大水串罐、漫灌、淹滩、漫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利益驱动,近年来无计划开荒,无节制放牧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破坏了天然植被。除此之外,黑河每年向下游调水9.5亿m3,无形中又加剧了中游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7、水资源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市水利长期投入不足,欠账多,底子薄,基础差。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但与全市水利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财政困难,省级水利投入极为有限,群众收入水平较低,地方自筹能力差,自筹资金严重不足。三是水利投资单一,融资渠道不广。水利发展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具有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高,投资回收慢等特点,聚集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大,加之大量易于实施的水利工程项目、水源地已相继建成和开发。因此,未来水资源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越来越大,涉及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水资源开发投入资金问题将严重制约全市水利发展。

三、加强黑河流域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维护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平衡,保持良好自然环境,降低沙尘暴危害的重要举措。给下游调水,保护下游生态系统,其实也就是保护中游的生产力,有人曾这么说。凡事有利有弊,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也一样,只有充分认识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才能做到趋利避害。

1、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流域水资源瓶颈障碍,力求低耗水条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从全球经济和西部开发的战略高度寻找经济增长点,加强流域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形成品牌和规模,增加经济收益;创造条件逐步增加节水灌溉的设施农业、牧业和林果业,引进培育抗旱优质品种,加快干旱地区农业、林业、工业和家庭节水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研发、推广、利用,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工业的优化节水技术体系;加快城市化步伐,根据特色农副产品,发展农业性工业和第三产业,进行河西走廊工业与农业联姻,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发展旅游业等,这样可以逐步提高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计划地实施流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各项制度。

由于国家对黑河省际之间分水力度的逐步加大,加上黑河中游甘、临、高三县(区)目前水资源分配又极不合理,频繁的黑河调水造成高台县农田灌溉需水量与可供水量之间产生非常尖锐的矛盾。调水期间“全线闭口,集中下泄”有水不能用,调水时段结束,上游开口后河道迅速断流,又无水可引,只能依靠大量提取地下水抗旱灌溉,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农民负担,甚至由于地下水快速下降,导致部分村的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水利管理面临两难境地。在这种处境下,我们只能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一方面及时主动的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我们的困难和问题,强烈呼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最大可能地为我市调剂水量,缓解供水压力;另一方面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树立和强化全社会水资源的商品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忧患意识。在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加强管理,暂时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当前,应当尽快制定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办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水权界定、节约保护等,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依法加大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强对水资源统一管理。

3、要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严格黑河流域入驻企业环评审批和环境管理。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杜绝污染严重、能耗高、治理难度大的项目落户,尤其在项目引进时,应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4、要以科学管理的方法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切实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要对黑河流域入驻企业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凡是水污染物排放不能达到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顿;推动排污口规范化和在线监测工作,排污单位应按照排污口规范化的要求,设置排污口和排污口标志,有条件的企业应鼓励安装水污染在线监测仪;对强行排污的企业要采取断电、吊照等措施,并追究企业法人的责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征收水污染物排污费,不得擅自减免;对于不执行环评、违反“三同时”制度、不能正常运转治污设施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能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

5、建立城乡节约用水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全市节水配套措施和规章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节约用水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节约用水工作,尽快形成统一协调、健全完备的节水监督管理体系;搞好水价调整,实行用水计量收费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强化农业节水意识,提高水利用效益,减少水资源耗费;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把万元产值耗水量列入工业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奖惩评估体系;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培育节水型企业和工业废水“零排放”企业;加快节水技术和器具的开发生产与推广使用。

6、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开采量

为了有效避免滥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资源枯竭,确保生产井出水量充足,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必须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配置,在黑河沿岸科学布井,有序的开采地下水,同时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规范取水许可制度,对超采区域进行限制。以高台为例,骆驼城开发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较低,打井取水成本高,应当以地表水灌溉为主,从西干渠合理配水灌溉,减少地下水提取量;黑河沿岸地下水位高,打井用水成本低,应鼓励使用地下水,从而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成本。因此建议尽快商定黑河西总干渠分水方案,严禁在骆驼城、南华滩、深沟滩、盐池滩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新打机井提取地下水,逐步做到地下水采补平衡。

7、积极协商争取修改黑河分水方案,争取跨流域调水。

为了增加中游地区用水量,应积极争取修改黑河分水曲线,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中游地区黑河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真正做到中游地区黑河水资源的均衡受益,来保障中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共同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为了解决黑河流域资源型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争取跨流域调水。总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市历史上面临难得的一次良好机遇,只要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顾全大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建立节水型社会,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兴利除弊,只有这样,张掖的社会经济发展才会进入一个又好又快速发展的时期。

甘肃省临泽县环境保护局

第四篇: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分析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一、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江西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三届七次会议上提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指出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寄以厚望,对江西提出“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指示,江西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围绕总书记的指示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崛起”,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抚州市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处于闽台与内陆地区间承东接西的重要位置,是南昌远郊、闽台近邻。拥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区、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5个国家级战略和我省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1个省级战略的“5+1”政策叠加优势。当前,1 抚州正处于绿色崛起的爬坡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全面小康建设的决战期。抚州要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必须结合抚州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生态质量和发展战略实际,将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成为中央苏区振兴的富民工程、鄱阳湖经济区的示范工程、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抚州样板”和构筑海西经济区的生态屏障。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是养育赣抚大地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临川、丰城、进贤、南昌等县(区),向西经南昌县荏港改道由青岚湖入鄱阳湖。抚州市流域面积为15608.8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82.95%,占鄱阳湖水系总面积的9.75%。主河道长350公里,流经抚州境内276公里,主要支流有黎滩河、临水、东乡河和芦河。

近年来,抚州市委、市政府在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但由于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大部分河段不能通航;干流及主要支流现有堤防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中小河流防御洪水能力普遍较差,排涝体系缺乏,有些圩堤还未除险加固,严重威胁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抚河是市中心城区和沿河县(区)主要饮用水源,也是省会城市南昌的备用水源,而沿途工业园区多,水资源的蕴含量及水质保障措施非常 弱。为此,进一步加快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它不仅关系到我市、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稳定和人民饮用水安全,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有利于促进抚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保护全流域生态环境,推进全流域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抚州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有利于巩固赣东南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同时,通过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典范,从流域角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二、主要内容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疏浚、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等5大工程。(详见附表1—5)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进一步改善抚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快实施抚河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绿色生态抚河,重点推进抚河源头生态保护区工程、河流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抚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自然湿地保护工程、水文化工程的建设进程,将抚河建设成为生态型 河流,其排洪灌溉、气候调节、景观休闲等功能得到恢复和完善,使抚河中上游河段成为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走廊。

(二)防洪疏浚工程

提高抚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构建抚河防洪安全屏障,重点建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大的项目,通过防洪安全工程、重点支流治理工程、五河治理工程、水文监测工程等工程建设,将有效保障城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为充分发挥内河航运成本低、运载量大的优势,按照Ⅳ级航道开展干流航道整治与疏浚,积极推动恢复抚河航运通行能力,构建抚河干流黄金水道,促进昌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三)水资源保护工程

按照源头抓起、支流治理、干流控制的原则,实现干流的水质控制目标,突出抓好抚河流域的污染治理,采取统筹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地、整治山塘水库、建立水污染监测体系等多种措施,将大大减少城乡污水垃圾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促进抚河水质的改善,提高饮水安全和用水保障。

(四)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抚河水资源,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市工程性缺水等问题,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重点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 程、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水源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将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节水型社会建设逐见成效。

(五)产业结构调整工程

大力实施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重点在有色金属加工、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进行重大节能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开展“废水、废气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工程,引导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节水型、低耗能产业,重点沿抚河流域布局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数字出版、大数据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业;采取行政管理、经济调节、资源供给控制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产业规模集聚、技术提升、布局优化,实现抚河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规模

整个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91.2亿元。其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50.6亿元;防洪疏浚工程投资99.4亿元;水资源保护工程投资46.3亿元;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投资63.9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投资31亿元。

(二)资金来源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建设内容。各级财政要集中财力进一步加大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各县(区)、各部门要尽快将条件成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向国家和省里进行申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

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三种方式筹集:(1)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2)地方专项资金;(3)自筹资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积极与国内外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建设,也可出让经营权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全面推进,形成“一把手负硬责,分管领导负细责,全员广泛参与”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 良好的工作格局。各牵头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化方案,按提出重点工程项目,落实项目实施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措施和实施进度,定期组织对本实施方案的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调度。积极推行“河长制”。把实施“河长制”,保护河湖健康作为当前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问题督办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健全涉及河湖日常管理的专业机构,落实保护管理责任,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

(二)科学编制规划

尽快编制完成《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各级、各部门认真编制专项治理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主要任务,落实责任,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制定时间表,扎实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三)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突出资金安排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发行企业债券,完善农业金融与保险服务,设立生态保护基金。

(四)加快项目建设

重点开展抚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设抚河生态廊道。实施抚州市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和江西省洪门水库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开展水景区建设,构建抚河山水文化旅游休闲廊道。推进抚河恢复通航工程建设,推进广昌—南丰—南城—抚州—南昌水上旅游线路建设,逐步建成抚河旅游水运交通网络。

(五)加强科技支撑

依托东华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的优势学科,构建 “政、校、院”科研平台;加强以科技领兵、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关键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六)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和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关制度,严格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五、恳请事项

恳请国家发改委将抚州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列入“十三五”规划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抚州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予以支持;恳请将资溪、黎川、南丰、广昌、宜黄、乐安等6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调整范围。

附件: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工程表

第五篇:流域离退休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流域离退休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离退休管理队伍作为使离退休管理工作发展提高所需的第一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与其它物质资源一样具有有限性,在管理上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局离退休干部和职工不断增多,学习、工作、生活经常碰到新的难题,现有的离退休管理队伍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发展时期的工作需

要。因此,只有坚持大力度、大投入、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把离退休管理队伍建设作为离退休管理工作中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朴实、纪律严明、工作热心的新型离退休管理队伍,才能保证工作不断线、资源不枯竭,才能形成千帆进发、百舸争流的欣欣向荣局面。否则,我们的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前进的动力,对不起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汉江堤防事业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离退休老干部。

一、离退休管理队伍现状

(一)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成就了离退休管理队伍本身

1、从工作性质看:离退休老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是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代代相传,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的这种特殊属性对离退休管理队伍提出了“站在党的角度上想问题,站在老干部的角度上干工作”的原则要求,从而保证了队伍自身政治上的成熟。

2、从工作对象上看: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是资深望重的老前辈,是水利建设事业的有功之臣,是一生默默无闻的堤防战线上的老战士。他们有从事水利建设、堤防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有在长年工作中形成的优良品质、道德风范、敬业精神。对党和人民的水利事业充满无限忠诚。离退休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过程,也是向老同志请教和学习的过程,这种优势无形地促进了队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工作条件看:离退休管理工作部门和其它部门比起来,一无权,二无钱;累身子,少票子。但困难中蕴含着机遇,在服务中饱含着真情。离退休管理工作的艰难和困苦恰恰催生了我们的队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难制胜的可贵素质。

4、从工作位置上看:离退休管理工作人员处在“当参谋、会协调、搞服务”的三维坐标中,随着工作范围的逐步扩展和工作程度的日益深化,为离退休管理工作挑担子、闯路子,有“位”更有“为”搭建大舞台是社会的需要。

5、从工作内容上看:离退休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服务协调多、特别是我们局面广、线长。这种特点促使离退休管理人员成为既能服务热情到位,又能组织活动开展;既能协调沟通,又能独立运作的多面手,更多地具备了迎接挑战,把握机会的基础条件。

6、从工作成效上看:正是在离退休管理工作岗位上的不断锤炼,使队伍健康成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多年来,许多离退休管理人员,不图名、不图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深厚的感情,满腔热情地为老同志服务,创造了光荣岗位上的一流工作,树立了应有的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虽然重视离退休管理工作已成各级领导的共识,但在落实具体工作中,个别单位对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对工作人员的关心上,仍存在着“谈时重要,做时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易受到挫伤。

2、工作人员学习意识不强,过分偏重于事务型、工作凭经验,导致了工作方法陈旧,工作视野狭窄,工作效果不显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搞好老干部工作的适应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也随之减弱,致使一些促进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机遇失之交臂、擦肩而过。

3、本着离退休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发展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成为“真空地带”,从而弱化了离退休管理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不仅制约着工作人员本身的进步,也阻碍着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新发展。

4、随着社会的改革与进步,离退休老干部在政治、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显多元化、新标准、多层化的趋势,这必然要求工作人员去多渠道、多视角的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面对这些新变化、新要求,我们队伍当中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二、离退休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抓学习,促思想,强意识

高素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上的高标准,思想上的高境界,服务上的高水平,管理上的高要求,工作上的高效率。无疑,政治思想是高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在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离退休管理工作人员如何经受住考验、交上合格的答卷,其关键就是要坚决执行党的离退休老干部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的意识,真正把队伍的思想建设落到实处。具体讲来:

其一要讲政治,注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感性,以离退休老干部满意、领导满意作为离退休管理工作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离退休管理工作,处理离退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充分体现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政治属性。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离退休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其二要注重学习,广学博识,学理论、学知识、学历史。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队伍的头脑,要熟悉老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光荣历史,掌握党的有关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用新的认识丰富自己。

其三要讲党性、顾大局,切实加强队伍自身的道德修养。坚持立足本岗、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要有“化作红泥更护花”的精神,不断增强为党的事业,为离退休管理工作做贡献的紧迫感、使命感和敬业爱岗意识。大力提倡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说实话、办实事,切实维护老干部的权益,以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为离退休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

(二)立标准,树形象,强能力

立标准,具体讲就是要让离退休管理工作人员清楚应做的工作、达到的标准和如何实现工作标准,使我们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广大离退休老干部的肯定与欢迎。所谓树形象是要把队伍的内在素质和精神有形化,树立离退休管理工作者应有的形象。强能力就是要巩固提高队伍适应形势发展、高水平完成各项任务的功夫。今后,离退休管理工作队伍要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进一步加强离退休管理队伍建设,强调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扎实、作风上优良、纪律上严明、业务上精通等五个方面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为队伍建设制定长远规划。

2、明确建设高素质队伍的标准。即:

(1)让离退休老干部满意。在工作上要体现“三实”、“三个精神”、“四热情”(感情真实、作风朴实、工作扎实;敬业爱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接待热情、谈话热情、办事热情、服务热情)。

(2)让领导满意。要做到具备两个能力,发挥两个作用,达到“三个”、“四及时”、“五熟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单位与离退休老干部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工作及时汇报、问题及时研究、政策及时落实、信息及时反馈;熟悉离退休管理工作政策、熟悉离退休老干部思想动态、熟悉离退休老干部家庭状况、熟悉离退休老干部身体状况、熟悉离退休老干部爱好专长)。

(三)建机制,激活力,重提高

长效工作机制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使队伍内在素质转化表现为工作促动力并得以保持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依靠一整套体系完整、结构严谨、标准明确、操作易行的机制,保证和促进老干部工作队伍活力的激发。使队伍建设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换成一种具体的客观实践,以有形的量的积累实现无形的质的飞跃,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同时,针对我们局人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开拓和重视离退休管理队伍的培养发展体系。本着育人、用人一体化原则,把离退休管理队伍整体的培养目标、措施与队伍个体的发展方向有机衔接起来,依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队伍的培训力度,有力地促进了队伍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

(四)搞研究、聚合力,促发展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促进队伍作风转变的重要措施,坚持用调研和理性思考来指导离退休管理工作以及队伍建设,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规律,为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先导、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托,是队伍建设的基石。几年来我们凭借全面广泛、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力促调研成果的转化,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写出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

此外,我们还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哪些外部条件能够促进着队伍的发展壮大,主动汇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聚焦各方面的合力,共同促进和加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走出一条调研转化、决策实践、汇聚合力、促进发展、整体联动的队伍建设之路。

总之,我们认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离退休管理队伍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离退休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内涵之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绝非一蹴而就。随着形势的变化,也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我们要在坚持中求完善,在完善中求发展,用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实绩来检验队伍建设的效果。

各级领导干部要情为老干部所系、利为老干部所谋、权为老干部所用、深怀敬老之情、恪守为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

下载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淯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