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

时间:2019-05-13 22:1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

第一篇: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

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

来源:热点论文[ 2009-3-19 21:50:44 ]作者:李许明编辑:论文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住房制度逐渐货币化以来,人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其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物业管理引起的纠纷,在我国,物业管理服务是一种新型产物,但是目前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立法比较滞后,在实际过程中出来纠纷、审判时对法律实践带来许多问题。本文拟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原因入手,提出几点对策。在文章中,首先陈述了物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内容,其次对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物业管理的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写作能对我国的物业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微薄之力

[关键词]: 物业管理滞后问题规范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房地产市场在我国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许多地方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热”的情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住房制度从“国家包、福利性、低租金、等级制、供给制到住房制度逐渐货币化”以来,成片的大型住宅小区可以说一眨眼之间便拔地而起,人民的居住条件虽有了很大改善。物业管理作为一项新兴服务行业,也进入人民的生活中。它是在我国住宅与非住宅房产商品化、服务化而出现的对居住、使用住宅小区、商厦的单位、居民提供公共性服务和特约服务的新行业。随着物业管理业的出现,在业主、使用人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管理部门也面临如何对物业管 理业进行行业管理的新问题,因物业管理发生的纠纷随之出现,并呈现纠纷数量上升、新类 型案件多的特点。而物业管理规范性文件方面,除了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 暂行办法》国务院发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等规章外,国家对此方面尚无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物 业管理纠 纷案件居高不下。本文试就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略陈管见。

一、物业管理概述

(一)、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一词原是香港房地产中贯用的述语,特指与地产相联系的房产,主要是指一个住宅单位或楼宇、建筑物。我国对物业的规定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包括商业大厦、住宅楼宇、厂房仓库、旅游宾馆等。物业可大可小,一座大厦可作为一项物业,一个住宅单元也可作为一项物业,同一建筑物还可按权属不同分割为若干物业。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1981年3月,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经过注册,正式挂牌营业。自此,我国现代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沿海到内地逐渐发展起来。据统计,到

1997年底,仅深圳市就有物业管理企业1115个,物业管理从业人员57032人,管理物业2910处,管理物业的总面积4 03亿m2。在我国,物业管理正成为引人注目的朝阳产业。

(二)、物业管理的模式:从现实情况来说,无论国内或国外,物业管理都有两种或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由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专业管理;第二种模式是由业主委员会实行自营管理;第三种模式是由住宅合作社实行自主管理。以上三种模式实质上是两种模式,即物业公司专业管理与业主自营管理两种模式。因为住宅合作社社员也是业主,根据合作社章程成立的管理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没有多大区别,因此,合作社自主管理同业主自营管理实质上是同一种模式。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两种管理模式应当同时并存。专业管理模式如果服务的好,可以为业主提供周到全面的良好服务,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虽然收费高一些,但业主负担得起,因此愿意接受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这种模式适用于高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中的收入较高者阶层。但是实行专业管理应当由业主委员会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公司,双方协商确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不能由开发商组建或聘用物业公司,单方面决定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然后强加给业主。目前的做法对业主来说是不公平的。业主自营模式,由于不需要交纳营业税等税费,有些服务项目如保安、保洁、绿化、电梯等,可以不聘用专职人员,而由本楼退休和下岗的居民承担,不用给他们交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只给他们发一些补贴就行了。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开支,再加上住宅区内公建配套用房的经营收入,业主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把住宅区物业管理好。这种模式适用于广大中低收入者阶层。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京、沪、穗500名公众的调查统计,有49%的被访者表示希望采用业主自营式管理办法管理自己的物业。这个数据表明,有半数业主要求自己管理物业,不同意交给物业公司管理。

二、我国物业管理法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立法滞后。目我国现有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宪法的有关条款。如《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等等。第二层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及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如《城市房屋修缮管理规定》、《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等等最新出台的是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层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颁布的物业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同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物业管理行政规章,如《北京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等等。这些地方法规彼此之间并不统一,甚至有矛盾之处,往往只能反应一个地方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规定。就目前而言,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物业管理的迅速发展。

(二)、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的职责界定不明确:由于我们国家的物业管理行业建立没几年,物业管理公司一般都与开发商存在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物业管理公司一般都是开发商的下属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代表的是开发商而不是业主。当业主与开发商发生争议时,物业管理公司往往会维护开发商而不是业主的利益。我国新的物

业管理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应当由业主组成的业主大会来确定。在开发商开发过程,可以由开发商临时委托物业管理公司来进行前期物业管理,一旦成立业主大会就应当重新确定物业管理公司。但在实践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管理不力,二者职责仍没有明确分开。

(三)、业主自治制度难以有效实施。业主自治,是指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民主的原则建立自治

组织、确立自治规范、自我管理本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的一种基层治理模式。业主自治是从私法自治衍生出来、借鉴公法自治模式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特殊自治。业主自治的主体是实行自治的全体业主,业主自治的组织是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自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原则;自治的事项是有关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业主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对业主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以及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在业主自治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主要包括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业主自治实质就是保障以上权利主体的相关自治权的实现。在业主自治这一制度框架下,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分别处于不同的法律地位,从而也就分别享有不同的权利,也分别承担不同的义务。业主的自治权是最基础性、最根本性的权利,没有业主的自治权,就不会有业主自治,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所享有的自治权主要包括:(1)接受服务权,(2)请求权,(3)投票权,(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监督权,(6)知情权等。业主大会是业主行使自治权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他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的职责主要包括:(1)制定物业管理自治性规范权,包括制定、修改《业主公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2)选举、更换业主委员会委员的权利;(3)选聘、解聘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

(4)重要事项的决定权;(5)监督权,有权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和续筹的实施;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实施业主大会制定的各项决议。自1994年我国实施物业管理已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在这10年中,业主自治伴随着层层阻碍正步履艰难的向前推进,业主维权的事例不断的见诸报端,与业主自治有关的各种纠纷也层出不穷,并逐年呈上升趋势,这都与业主自治制度难以有效实施有关。其主要表现为:

1、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操纵业主委员会引发的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纠纷;

2、业主自治活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例如业主在选举或者决定重大事项的过程中的对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而产生的争议;

3、业主在聘任、解聘物业公司或者要求自主治理的管理活动中引发各种纠纷。这与我国在物业管理立法上的缺失、业主自治意识淡漠等都与直接联系。

(四)、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缺乏规范和监督: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缺少明确的权责关系,它往往反客为主,与业主产生各种矛盾。例如有的物业公司把自己当成了小区的主人,对小区内的公用设施进行出租收费,对小区内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完全不征求居民的意见。有的公司收取物业费后,一些维修工作仍需交费。对居民提出的合理要求敷衍搪塞,甚至不理睬;有的物业公司为获取更多利润,在小区居民楼内、电梯、绿化区到处设置广告,影响小区面貌和环境。更有甚者,物业管理公司雇佣的保安在公司与业主发生纠纷时殴打业主。这样就严重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五)、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业主的物业管理法律观念、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一些业主希望得到最好的物业管理,但只愿意付非常少的物业管理费,一些业主对物业管理问题知之甚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买房时只注意房子的质量、价格,往往忽视了物业管理问题;只知与开发商打交道,而不知如何与物业公司打交道,甚至不清楚自己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一旦出现了突发性的事件如打人事件,或明显的质量问题,个别人又容易将问题简单化、情绪化。

(六)、物业管理费用收缴难。对物业管理公司来说,目前最头疼的是物业管理费的收缴问题。通常,物业管理水平高的小区,物业缴费率就高,而在物业管理水平低的小区,无论收费多少,物业缴费率都很低。物业管理水平决定着物业缴费率的高低。但物业管理公司普遍存在收费难的问题。目前高档居住小区的物业缴费率目前占到90%以上,而在普通居住小区的物业缴费率不到60%,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小区都存在着欠交物业管理费用的现象。业主不缴管理费,主要原因有:一,对物业管理的不满意,认为物业服务没有到位;二,质价不相等,多收费少服务;三,除政府定价的普通住宅外,一些小区的业主对物业公司制定的收费标准不认可;四,因房屋质量等问题而将应由开发商承担的责任转到物业管理公司;五,由于业主自身的原因,如业主内部纠纷、业主因出国或者出租房屋等原因致使缴费不及时等。

三、完善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关的物业管理法律规范。2003年发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可以说是物业管理制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对于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的责、权、利,以及水电气暖等等其他一些方面的法律关系,都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范。它出台以后,对于解决物业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推行物业管理的规范发展,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条文规范相对原则、涉及面较窄等问题,对在现实中存在的许多物业管理的问题都不能很好的解决。例如《条例》中对物业服务中存在的诸如业主委员会选举问题、新旧物业公司的更替问题、维修基金的保管问题,以及物业服务标准与服务费用等问题都没有提出任何解决办法,而且像物业公司的佣金报酬、业委会收取物业费等新的现象,这部法规更是只字未提。一些专门从事物业管理研究的专家以及行业律师,对《条例》表现出质疑的态度。故我们需要以物业管理条例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严格实施分业经营、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物业管理应该是住宅小区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以后的事,但在发展初期大多数的物业管理都是开发商自己组建一个物业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的。这种模式延续到现在。它是目前许多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新的物业管理条例已经明确提出业主自治、物业管理独立等原则。它对于解决物业管理纠纷,维护业主利益,规范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规范物业管理业,鼓励房地产开发、房地产销售和房地产管理分业经营。例如深圳的一些开发商,自己不再组建物业管理公司,而是从社会上选聘。实际上,分业经营以后,互相形成了一种制约关系,这种有品牌的物业管理公司,就能很好地对今后入住的业主负责,对开发商的前期行为进行监督,使得整个物业的前期开发建设过程,为后来的物业管理,为大家入住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个人认为,规范物业管理行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结合国外先进物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我国物业管理体制;二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等级管理,对其资质进行审查,进行业主招标,提高设立物业公司的条件,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三创造、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的物业

管理市场机制,杜绝开发商自己建房自己设立物业公司自己管理的垄断情况,在适当时候尽快采取公开由业主进行招标的形式,由业主自己选择规模大、实力雄厚、物业管理业绩突出、物业管理所用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公司进行管理;

四、由政府部门规定业主委员会成立时间,督促开发商及时成立业主委员会。可以设

立类式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制约机制,在开发商有意拖延不设立业主委员会时,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五对物业管理公司实行随时抽查和年检制度,对不合格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相应惩罚和制裁措施,对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可以按照有关的法定程序进行必要的调解。

3、规范物业管理合同,明确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快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委托,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对物业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对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公共秩序等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业主委员会也必须要加强管理,严格按规章实施,众业主应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以维护自身利益。

4、规范物业管理服务与收费标准,依法查处物业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价格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要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规定的原则,制订、完善物业管理收费具体实施办法,并加强对物业管理收费的监管。对违反规定多收费、少服务以及收费不规范等行为,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同时,针对目前各居住小区房屋性质多样化的现状,为了规范同时也是便于物业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建议有关部门修改现行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可以考虑将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同服务水平和档次挂钩,把按房屋性质收费改为按不同的服务档次确定收费标准,以体现按质论价。

5、增强业主的付费观念。要增强业主的物业意识,在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促使住房人更新观念。同时要加快办理房产证,明晰业主产权人的身份,明晰其交纳物业管理费的义务。只有业主在享有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的同时及时缴纳管理费,物业管理公司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是物业管理能走到一个良性循环。

6、健全业主民主自治机制。要发挥业主对物业自治管理的职能。小区的业主委员会由广大业主财经的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并对业主大会负责。建议将业主大会设立为自治性的社会团体法人并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充分行使其职能,为广大业主服务。

7、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建立物业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树立物业管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服务理念,使其真正能够为业主服务

第二篇:物业管理面临着哪些法律问题

物业管理面临着哪些法律问题

2000-12-11

伍劲松

一、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业主是物业的所有权人,也是物业管理市场的主体,业主委员会代表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利益,行使物业管理选聘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这是物业管理的法律基础。因此,建立业主委员会,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的基础,也是培育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的必然要求。那么,这种团体是否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属于何种民事主体?若业主群体不具有主体资格,那么为什么能签订物业管理合同;若具有主体资格,那么它是否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呢?

对这一问题我国法律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但这种客观形成的团体已经在实践中行使作为民事主体的权利。全体业主是通过业主大会推选出的业主委员会来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并由业主委员会根据业主大会的授权同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据此判断,由全体业主组成的团体应该具备民事主体资格。而业主委员会是同一建筑物内全体业主设立的执行机构,它的人格被全体业主所吸收,它的行为对外代表全体业主,对全体业主产生效力。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当业主们的共同利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纠纷时,业主委员会可代表全体业主参加诉讼。

虽然《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仅规定对业主委员会的材料予以备案,但实际操作层面,业主委员会要取得合法地位,必须由房管部门给予批复,然后才能刻制公章,开展活动,以体现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确认职能。

二、有关物业管理权移交的问题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第2O条第2款规定,业主委员会成立后,有权选聘物业管理公司对物业进行管理。但第21条规定,综合验收合格后方可将物业管理权移交业主委员会。前后条文本身并不冲突,但是由于建筑行政管理部门未能切实贯彻执行《广东省居住小区竣工综合验收暂行办法》和《广州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有关综合验收的相关规定,为了避免承担延期交楼的违约责任,发展商在交楼的时候往往隐瞒没有综合验收的事实真相,匆忙交楼,从而导致物业管理权不能移交。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可以分期验收,实践中,应以单体建筑物取得《广州市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合格证》为准。如果未能综合验收,发展商自然应继续承担物业管理费用。

三、物业管理的收费问题

1、关于管理费用及报酬的分担方式。建设部1995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第1O条、第11条规定,由于物业管理只限于共用部分,所以各位业主对于管理费用的分担取决共用面积的分摊。但是现有的物业管理收费一般都按照业主的建筑面积计算,两者之间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按建筑面积收费,表面上看,降低了每平方米的收费标准,虽然也是按比例收费,但并不公平合理。因为,物业管理公司仅对物业的共有部分与共同事务实施管理,而业主的专有部分由业主自己进行管理,所以,并不存在管理公司收费的问题。业主仅对共有部分和共同事务承担交付物业管理费的义务。

在实践中,物业管理又分为统一服务和特约服务,自然应按不同的标准收取费用。统一服务依物业管理合同而定,只限于共用部分,收取的费用实行政府指导价。特约服务是指个别业主同物业公司签订的单独合同,涉及到专有部分,如对其房屋设施进行一些安装、修缮等服务工作,有权自行定价。但不论是政府指导价还是物业公司定价,都要遵循合理、公开以及与业主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尤其是政府指导价须先由物业公司根据实际费用支出情况向当地物价部门申报,然后物价部门以独立的住宅小区为单位核定收费标准,核定时应该充分听取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意见,还要照顾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业管理市场的发育程度。

2、关于代收水电煤气以及有线电视等服务费。应由水电煤气公司及电视台承付代收服务费,这些公司与物业公司在代收此费时,构成了委托关系,物业公司是受托方,水电煤气公司是委托方。在有偿委托中,委托方应向受托方支付委托收取水电煤气费行为的费用,而不能将这笔费用转嫁到居住者身上。

3、业主将物业出租及业主外出不在的情况下如何收费。由于租赁权并非所有权,且有期限性,放物业承租人对共用部分的管理毫无兴趣,即使勉强执行管理规约也多有懈怠。而业主外出不在则使管理费用不能按时征收,也不能出席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给物业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应该在有关立法中规定物业承租人也要受管理规约拘束,并在管理规约中要求业主在出租物业时,将承租人必须遵守管理规约作为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而且要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由出租人或承租人按照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及时交纳管理费用。

四、有关维修基金的问题

维修基金虽然也属于物业管理范围内费用,但维修基金的所有权属于业主,使用权属于业主委员会。有的物业公司将维修基金与物业管理费混同起来,并且在使用时也不征求业主委员会的同意;有的发展商和物业公司在离开时,甚至将维修基金带走,这些行为实际上侵犯了业主的利益。

既然维修基金属于业主,那么如果某一业主要转让房产,是否可以从物业管理公司处要回已交付的维修基金?维修基金性质上虽然属于业主所有,但这笔基金一旦由业主交出,就不属于某一业主专有,而是属于全体业主拥有,由管理公司根据业主委员会的指示统一使用。所以业主转让房产,对于维修基金的事他可以一并与受让人商谈,但不能向物业管理公司索回。因为受让方不愿再另行交付维修基金,而且已经使用若干时间的物业也许很快就要维修,因此,已交付的维修基金自然不能退回原主。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在1998年10月1日以后核发的,房地产开发商按物业总投资的2%缴纳物业管理维修基金。而在此之前,应由购房者向物业管理公司缴交维修基金。但是物业总投资究竟按建安成本计算,还是包括地价,不无疑问。房地产商不按规定划拨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由市国土房管局责令限期履行,逾期不履行的,业主委员会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按照“谁使用,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物业管理的维修基金应由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但立法时为了保障资金的及时到位,维护基金的安全性,因此决定该款项设立专户由国土房管局代为保管。发展商移交管理权时,一次性划给业主委员会,其所有权属全体业主共有。但根据建设部制定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成立后,房管部门应将维修基金移交给物业管理公司代管。这一规定以及财政部颁发的《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与《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发生冲突,由于国务院的《物业管理条例》尚未出台,按照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部门规章的原则,当然应以《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为准。

五、小区治安的法律问题

物业管理公司在其经营服务过程中,与社会有关部门发生密切联系。范围涉及街道、居委会、公安、交通、环保、卫生、市政、园林、教育、公用、商业及文化娱乐等部门。这里既有行政管理关系,又有经济关系,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关系不协调,已成为物业管理公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业主洪女士自1997年7月初将汽车停放在文华花园内起,直到1997年8月17日汽车被盗,洪女士在汽车被盗前既没有向物业公司交纳汽车保管费,也没有将汽车停放在文华花园指定的停车场内。洪女士在汽车失窃之后第二天才匆匆忙忙向管理公司缴交停车费,当即被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拒绝。但是,在汽车被盗后第三天即1998年8月ZO日洪女士向不知情的出纳缴交了停车费,取得停车费收据。东芜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为:作为文华花园业主洪女士将车停在文华花园内,物业管理公司未表示异议,洪的小汽车已置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之下,应视为该小汽车已交付管理公司保管。

一、二审判决将洪女士的汽车失窃归结为物业管理公司警惕性不高,管理疏忽,保管制度不完善所致。遂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6、57、106条,判决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承担汽车被盗的损失。

物业管理公司为保证车辆的安全,派人24小时看守专门的停车场,以提供特别服务。而洪女士将汽车停放在文华花园停车场以外的地方,并未将汽车交付保管人保管,物业管理公司亦从未接收该标的物。双方实际上没有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保管汽车的协议,保管合同自然没有成立。但法院判决既没有分清“文华花园”和“文华花园停车场”的不同范围,也没有将“车辆保管”和“物业管理”分开来看,认为只要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当,具有过错,且造成了损害的后果,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个案件引人深思,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导致法院判决承担赔偿责任,教训可谓深刻。

根据《广州市企业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物业管理公司仅是协助公安机关作好小区的治安工作,只要作好了治安保卫目标管理责任制,履行了治安保卫工作的相应职责,没有过错,就可以免资。因为物业管理公司终究不是公安机关,没有行政权,更没有司法权。对于业主之间争吵、打架,物业管理公司的劝阻往往无济于事。对于那些开放式的小区,治安差、车辆乱停乱放、违章搭建等问题不仅困扰业主,也使物业管理公司一筹莫展。因为没有任何文件赋予物业管理公司行政司法权力,管理公司的措施除了教育、警告,还是教育、警告,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制约作用,幻想“企业管社会”,自然力不从心,只有与有关行政机关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并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才能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物业管理实质上是基于物业所产生的物权,即物业的共有部分和共同事务的管理权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权利范畴。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计划生育、治安管理等事项,属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管理的事情,自然应由政府去管,物业管理公司仅能起到协助的作用。

第三篇: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老校宿舍物业管理为例 摘要:物业管理中,高校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章以山大老校宿舍物业管理为例,分析高校物业管理现状,找出其中的问题,结合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出个人建议。关键词:高校 住宅小区 物业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大高校为了方便教职工的工作,也都建设了本校的职工宿舍,因其住户多为本校教职工,所以在物业管理上与普通住宅小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为了了解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我采访了山大老校宿舍的物业管理部门,在交谈中对物业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山东大学老校二、三、四宿舍的物业管理归属于山东大学第二项目部,并非是某个独立的物业管理公司。该项目部服务的范围有老校第二宿舍的十三栋楼,第三宿舍的七栋楼,第四宿舍的两栋楼,共计约1400位住户,其中绝大多数为山大教职工。

一、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业公司与开发商的关系

我国现有物业服务企业中,大多数是开发商自己成立的物业公司或从原房管所转变而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物业管理专业化、市场化要求建立的企业不到总数的10%。物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房地产项目立项、规划、建设、验收、管理等各个环节,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然而若是开发商自己成立物业公司,在专业水平上必然不及独立的物业公司。招标是选择物业公司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通过竞争来督促各物业公司用最好的资源为住户服务,若没有招标而是通过其他方式选择物业,则缺少竞争优势,容易造成物业人员工作上的懈怠。负责山大老校宿舍物业管理的并非专门的物业公司,而是山东大学第二项目部,是学校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的职能大大超过了服务职能,造成物业人员服务意识薄弱。

2、物业公司与住户脱节

业主委员会是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并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代表性组织。有些城市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不及时,有的未按规定程序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还有的委员会不能代表产权人、使用人的意志,作用发挥得不好。比如目前大多数小区选举楼长等职务都是直接口头任命的方式,并没采取民主形式,业主遇到问题时也无从知道该向何人反映。在目前得实际运作中,业主委员会的维权、监督和协调的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来。像高校教工宿舍,一般住户都是学校职工,有问题都向学校反映,很少直接跟物业部门沟通,业主委员会形同虚设。

3、物业管理队伍素质偏低,人才短缺

物业管理是新兴的行业,人才储备基础薄弱。目前,行业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人才短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目前,在中小城市相当数量的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员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一些地区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的奇怪现象之一。由于我国物业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培养的人才有限,加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行业管理标准和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在职专业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和各种上岗专业培训流于形式、监管不足,更加之观念上认为物业管理毋需高素质人员的误区等,使得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影响行业地位的提高。

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发展对策

1、积极开展招投标机制

在物业管理刚实现招投标机制的初期,人们还不适应市场的选择,因此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首先对比较规范的住宅小区进行试点运行,多组织相应的招投标活动,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市场选择的物业管理公司不是一家而是二十几家,最后到不经过市场的选择就拿不到物业管理的良好态势。

2、提高物业管理队伍素质

一支责任心强、技术好、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是物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例如,对从业人员进行物业管理概论、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物业开发、物业管理企业、房屋结构构造、住宅小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法规案例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培训,尤其应该大力推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如《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以此提

高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建设文明住宅小区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监管

业主委员会作为辖区内产权人、使用人民主推荐,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发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维护产权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同物业企业一道作好物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业主委员会同物业管理企业是建立在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上的平等民事主体,体现了物业管理的专业管理与自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这原则,有利于发挥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和产权人、使用人三个积极性。同时它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产权人、使用人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住宅小区入住率达到一定比例时,一定要在当地物业管理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要及时召开产权人、使用人代表大会,并严格按照民主程序从代表大会代表中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也只有这样,业主委员会才能真正代表和维护产权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并积极配合物业管理企业共同管理好区域内物业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中的问题既有物业管理自身的问题,也有政策法规不健全的原因,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分清不同的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不仅需要政府颁布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物业管理企业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办事,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让业主享有更加舒适、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四篇:如何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消防安全

新疆农业大学

目:

程:

名:

业:

级:

号: : 课 程 论 文

如何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消防安全物业管理 吴一凡 公共事业管理

092 095205613 徐冲

职称: 200 年 12 月 16 日

课 姓 专班学指导教师

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消防安全问题

作者:吴一凡 指导教师:徐春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与消防安全脱节现象。因此,有必要健全物业管理中消防安全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物业管理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且有待于开拓的新兴行业。其中消防安全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做好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当前,更是今后长期的工作。关键词:物业管理;消防安全;人员规范;

Residents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exist in

fire safety problems

Author: WuYiFan teachers: XuChu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odern city,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appears, residents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fire control safety disconnected from the phenomen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in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in fire safety service system for the residents to provide a safe and comfor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Property management is a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needs to b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y.On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unction, therefore, completes property fire safety management not only is the current, but also for a long time.Key words: Property management;Fire control safety;Personnel standard

前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促使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各类居民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尤其是各类集中居民区如小区或山庄、花园等命名的功能性住宅群体,大多能够实现集中供水、供电、供气,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再加上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需要,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走向,这些功能小区大多由物业管理公司进行集中管理,但是不少小区在日常管理中忽视消防安全,没有将消防安全管理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小区内存在不少消防隐患,一些小区发生了诸如居民家庭火灾、液化石油气或煤气爆炸的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损害。正文:

一、管理现状存的问题

1、小区建设缺乏整体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完善一个物业小区,一般由几十幢甚至上百幢住宅楼或别墅组成,占地往往几百亩至几千亩。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应合理设置消防车道、消防水源,设置必须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但实际上,不少小区从立项设计上缺少整体消防规划; 有些小区即使编制了消防规划,往往小区内建筑由几家不同施工队伍同时施工,或分阶段组织施工,这样就造成了设计前后不一致,设计、施工上不衔接。

部分开发商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或减少消防设施方面的投入,以致出现了小区建成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消防设施不配套的现象,如小区主通道路面硬化后没有安装室外消火栓;已安装的室外给水管道生活、消防共用,管径过小,不能保证消防用水量要求。

消防车道为枝状无回车场地;人为设置隔离墩或铁栅栏,暖气管道、电视电话线甚至煤气管道的架空高度不足,不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不少小区设有集中供气系统如小区自建独立管道液化石油气、市政集中供应煤气系统,由于施工、设计队伍参差不齐,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把关,出现了如管道架空高度不足、埋地深度不够、固定不牢、管道系统未进行接地处理,液化气储存间、煤气调压站位置设计不当等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由于液化石油气、煤气的火灾危险性极大,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方面的教训全国各地发生了不少。

2、现有物业管理中没有很好地引入消防安全管理内容物业管理作为近年来新兴服务业,越来越受制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肯定,但从目前管理内容和层次来看,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小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单位往往只过多的重视防盗,在消防安全管理上不够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有些形同虚设。

小区保安大多属临时雇佣性质,不少没有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就匆匆上岗,消防安全技能差,有些连最基本的灭火器如何使用、如何报火警等内容都不知,遇到火灾往往束手无策甚至临阵脱逃。

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严重不足,小区内按规定和实际需要应配备灭火器、防火沙、消防水带、水桶等器材,但大多数单位没有配备或配备不足。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维护不当,部分小区灭火器、消防桶等器材丢失现象严重,有些灭火器备受烈日曝晒、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发生火灾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误人伤亡,室内外栓用于冲洗路面、浇花浇地被挪作他用。消防安全管理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还亟需加强。

3、居民家中存在不少火灾隐患。

家庭装修中为了追求装修效果,而过多采用易燃可燃材料,隐蔽电气线路裸露未穿套管,线路选型不当,家庭用火用电不慎、小孩玩火等都极易诱发火灾的发生。

为了防盗,大多数住宅楼一二层安装了防盗网、防盗栏等防护措施,上层住户为防止上层住户为防止小偷从下层护栏进入自家不得已也须安装防盗护栏,整幢建筑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牢笼”,不利于灭火救助和人员安全疏散。目前大多数居民家中未配备灭火器,不少居民未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基本的灭火和疏散逃生知识不具备,现在家庭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火势很快蔓延,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二、关于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考

1、理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各种关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业消防管理体系构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物业消防管理中各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业主或物业使用人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经济合同关系。业主或物业使用人享有在管理中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负有服从物业整体消防安全的管理、合理利用物业项目、确保消防安全、承担相应费用的消防安全管理义务,物业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标准及业主委托合同的约定,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确保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公安消防部门、业主及物业使用人的监督。

2、建立完整、系统的物业消防安全管理法律规范体系,规范其运作。制定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以规范政府主管部门、物业公司及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行为,协调其相互间的各种关系,将物业消防管理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制定统一的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行业标准和规范,如公共消防安全契约、住户消防安全手册、物业消防安全检查规定,消防设施维修资金标准及实施方案规定,消防安全管理费收支规定,维修养护消防设施规定等。

3、建立和推行物业消防安全管理早期介入制度。房地产开发、流通、消费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物业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阶段就应明确听取物业管理企业的合理意见,对隐蔽的消防设备应实施专业化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监督和认可制度,|考试|大|并且严格把好验收、交接关。这种建管结合方式,能提高物业的有效价值。

4、建立高素质的物业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在物业管理中应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员,具备一定的防灾灭火知识和消防管理知识,经消防部门培训后持证上岗。对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现代消防技术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消防系统的情况。对现代消防设施设备应委托专业化的消防设施维护保修公司来承担。

5、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对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指导。公安消防机构应严格把好物业建筑设计审核关,不留先天隐患。对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要加强宏观指导,定期实施防火监督检查。对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要给予法律支持。对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帮助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素质。

三、加强管理消防安全的对策

1、加强小区整体消防规划,各房地产开发单位应把消防设施器材配齐配足、设计单位进行小区规划时,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从整体上对小区进行合理消防规划设计,严格按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或编制专门消防设计专篇,并报送规划、消防等部门进行审查,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密切配合,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组织施工,把小区消防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各级房产管理、建委、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设计、施工和开发商,要采取暂扣或吊销执照或许可证、降低资质、罚款等办法,同时要严格设计、施工队伍的管理,对无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承揽消防设施的设计施工,从源头上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安装到位。

2、要将消防安全管理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小区日常管理之中,真正抓好落到实处各物业管理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小区自身特点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同时要对小区保安进行上岗前消防技能培训,未经消防安全培训的一律不准上岗执勤,并定期进行强化训练,使小区保安队成为维护小区消防安全的主力军。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和加强小区物业建设步伐,将物业小区管理纳入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之中,依托社区服务,将物业小区消防工作纳入社区消防安全服务范畴,共享社区消防服务资源,积极推进小区消防管理的社会化进程。

3、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针对小区内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周六、周日空闲时间及119消防宣传日,通过设立宣传站或宣传栏、发放消防法律常识及家庭防火等宣传材料、播放喜闻乐见的消防电视宣传片、邀请消防队员传授灭火和疏散逃生常识技能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向小区内居民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规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自觉做好家庭防火灭火,教育子女爱护公共消防设施,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共同把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好。

4、加强消防监督管理,严格消防执法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物业小区的消防监督管理,小区建设时要提前介入,严格小区消防规划审核关,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把好给水管道、室内外消火栓选用和安装关,验收时要严格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把好验收关,确保小区消防规划和各项消防设施建设落到实处。

辖区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责,要把居住人口较多的小区纳入消防重点单位加强管理,要把对小区消防监督管理纳入责任区民警的考核内容,开展经常性的消防检查工作,督促和帮助小区物业管理单位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职责。要加大消防执法和处罚力度,对于不按消防规划建设的小区,未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的,要责令限期进行改正;对破坏小区公共消防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厉查处;对小区周围或小区内违法设置的液化气代灌点、加油站或煤气调压站要责令限期整改、搬迁或依法取缔,结论: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企业要不断提高物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就要加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要逐渐形成“政府宏观指导,物业公司具体管理,业主自我防范,消防机构实施监督”的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体制。参考文献:

[1]赵久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11.[2]吕培进.物业管理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11.[3]刘敏昊.物业管理项目投标全过程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2011.[4]林七七.A物业管理公司业主投诉中的沟通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2011.[5]李承泽.龙城物业管理公司物业服务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11.[6]刘宏诚.聚焦物业管理纠纷[N].中国证券报,2003-03-31 [7]何川.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7.

第五篇:关于团购中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年来,团购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网上购物方式,人们正从团购中获得一些超值的商品优惠,但是反观这个刚刚兴起的购物模式,仍存在着众多弊端,本文尝试从法律角度剖析团购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团购的基本情况、分析团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论述团购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责任与救济途径,并就团购产品、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对团购网站的监管建议。

一、概述

(一)团购网站的运营模式

笔者认为:团购是指一定数量规模的消费者通过团购网站这个平台,与商家订立格式合同并履行的行为。

团购作为一个新兴购物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实际上,网络团购将零售业务变成了批发业务,通过将零散的消费者聚集起来,有效降低了厂家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使交易方式更加灵活,同时也增加了利润。如今团购网站主要的盈利来源有:会员企业年服务费、商家销售返点、城市站点加盟费用、地面活动的企业赞助,还有网络广告等。随着消费合作与网络的结合,消费者之间的联合成本大幅度降低,网络的力量推动着更大范围的消费合作和更多的交易对象增长。①低价限量销售成为团购主要的营销方式。销售商这样做无非是想为自己的商品做广告,从而推销自己的商品;而团购网站这样做,是想吸引消费者进行团购,形成稳定的消费人群,使自己能做大做强,从而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团购网站都是负债经营,团购网站上出售的商品很便宜,除一部分是经销商为扩大市场,自己低价销售外,大部分团购商品或服务都是团购网站高买低售以获得稳定的客户源。所以,团购网站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才能在市场上长期运行,而理想模式就是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美团网CEO 王兴也表示,2012年是团购行业的分水岭,会进一步整合,团购淘汰赛提速,服务和技术是团购竞争的门槛。

(二)团购网站的现状

“物美价廉”是消费者理想的追求,团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得到很多人的青睐,也证明其有着其他购物方式不可企及的优势,而最主要的是团购网站出售的商品通常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然而,优惠价格的背后也陷阱重重。据中消协最新报告显示,2011 年网络团购成为销售类投诉新热点,投诉量位居各类投诉前10 位,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货不对板,退换货难;服务注水,价外有价;高标低折,吸引眼球等。

二、团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一)团购网站和销售商的法律关系

团购网站若通过销售商购买商品并低价销售,此时,他们之间应该就是一种买卖合同关系,关于这一点争议不大。但现实中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团购网站本身就融资困难,若直接将商品买来,易产生存货积压风险,导致流动资金短缺,加大商业风险。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由销售商通过团购网站自己销售商品或者服务,此时团购网站和销售商的关系就很难认定。目前有学者认为属于行纪关系②,也有学者认为属于居间关系③。

首先,笔者认为,根据《合同法》第414 条④及《合同法》第421 条⑤,单从团购KTV、理发券、电影票等服务优惠券来看,团购网站并非只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团购信息,往往网站上还要注明服务的提供者;其次,团购网站也并非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销售商(而并非团购网站)直接履行合同、承担义务。因此,我们不能认定团购网站和销售商之间存在行纪合同关系。

此外,根据《合同法》第424 条⑥可知,居间人并不直接和任何一方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只是基于委托人的委托进行促成缔约的活动。而团购网站若是居间人的话,委托人应当是销售商,但是团购网站却和消费者订立了合同,即“用户协议”,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团购网站和销售商之间并不是居间合同的关系。

同时,根据《合同法》第396 条⑦,也很难认定他们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如果是委托合同关系,受托人要以委托人的名义实施行为,并且由委托人承担责任,但团购网站在销售商品时也不完全以销售商的名义进行,如果认定他们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则会使团购网站的行为过于单一和狭窄,只能在委托人的委托范围内从事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团购网站与销售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行纪合同关系、居间合同关系或委托合同关系那么单一,而应当是一种混合合同关系,至于具体涉及那种合同形式,要通过分析合同内容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二)团购网站和消费者的法律关系

消费者到底是与团购网站建立了法律关系,还是与销售商建立了法律关系。笔者认为,在团购实物商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只和团购网站有用户协议,建立合同法律关系。由于团购网站一般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商品信息,未标明销售商信息,消费者和销售商并没有直接的合同约束,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在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就无法追究销售商的法律责任。但事实上,并非只能通过合同关系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在消费者购买到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或者服务并且造成损害时,可以依侵权责任向销售者追究缺陷产品侵权责任,这和前面的结论并不矛盾。然而,消费者只能在因为商品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追究销售者的侵权责任,而无法在收到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但未因此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追究销售者的违约责任。但是,不排除一些团购网站直接在团购信息中详细标明销售商的信息,这样笔者认为交易对象明确,那么有必要将团购网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展销会柜台租赁者法律地位等同,即在团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既可以要求团购网站也可以要求销售商承担法律责任。

在团购服务商品中,消费者和团购网站仍存在用户协议,因此存在合同关系。同时消费者还会和销售者有直接的履行合同义务的过程,意味着他们之间也有服务合同关系,否则,若是消费者在团购网站上购买过服务类商品的优惠券,而服务销售者又拒绝提供服务的话,消费者只能追究团购网站的责任,显然不合理。

三、团购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责任与救济

团购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责任与救济问题是团购网站运营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专门针对团购的法律法规甚少,我们只能尝试在已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办法。

(一)事前的团购合同主要问题

很多团购网站认为其标价销售商品的行为是要约邀请,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单方面撤销的行为并不构成违约,如糯米网用户协议:“本站将尽最大努力保证您所购商品与网站上公布的价格一致,但价目表和声明并不构成要约。本站有权在发现了其网站上显现的产品及订单的明显错误或缺货的情况下,单方面撤回任何承诺。同

时,本站保留对产品订购的数量的限制权。”然而我们认为,商家在团购网站上标价销售商品在法律上是要约,首先商家在网站上贴出信息对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等交易条件有详细的描述,并且存在着愿意与消费者订立合同并受合同约束的意思,这些都已经符合了要约的构成要件。

对于消费者的承诺,商家是受合同约束的,不能任意反悔,必须依照团购网站上的描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二)事后责任承担

团购网站作为一个交易平台,连接着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整个团购交易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是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认为团购网站应为自己提供销售的行为负责,这样不仅有利于交易安全,同时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

如前所述,团购网站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因此产品质量存在缺陷时,消费者也可以要求团购网站承担违约责任。即使有学者认为网站和消费者没有直接法律关系,团购网站仅作为中介者,本文认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展销会柜台租赁者法律责任,消费者仍可以要求团购网站承担法律责任。

在商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损害时,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追究销售商侵权责任。当然,按照上文的思路,在销售者提供服务时,也存在合同关系,消费者也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

然而,消费者维权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际生活中又是另一种状况。消保委通过调查发现,该网站虽然在“服务政策”中信誓旦旦地承诺“假一赔

三、正品保障”、“三十天无条件退换货”等,但是在联系方式一栏中却只公布了网络QQ 号,没有联系地址和方式。此外,该网站的网页上未按规定标示ICP 经营性网站备案号、电子营业执照等信息,使消费者无法了解网站主办者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团购网站还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如拉手网,虽然承诺7 天无条件退款,但实则在具体团购中多注明“不支持无条件退款”、“不支持过期退款”字样,商家还是掌握主动权,同时其在团购网页上注明,只要在团购信息中标明不参加无条件退款即可免除自身责任;再如糯米网的用户协议中也写到:“本站的全部责任,不论是合同、保证、侵权(包括过失)项下的还是其它的责任,均不超过您所购买的与该索赔有关的商品价值额。”这些都使得消费者在团购中的维权难上加难。

团购中三方主体的权利义务无法有效解决,作为接受消费者投诉的消保委,通过对商家与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进行调解,对商家的不法行为进行指正发挥一定作用,但由于并无强制力,并且消保委监管的只能是营业地位于其辖区内的商家,而网站作为一个虚拟的平台,其消费者可能遍布中国的各个地区,维权难度可想而知。

四、市场准入和监管

针对团购网站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对团购网站的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对团购网站进行有效监管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对于团购网站出现的问题也开始重视,于2012 年3 月14 日,出台《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是对于团购网站的监管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对于最先兴起团购热潮的美国,其团购网站在注册登记时需要提供详细的身份证明、住址、办公住址、服务类型等信息,同时在网站的经营过程中,政府会通过

信用评级的方式对网站进行严格监管,付款后未收到商品的消费者可以向美国国家职业经理人犯罪投诉中心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共设的美国网络欺诈投诉中心进行投诉,该中心接受投诉后,由包括普尔、穆迪、惠誉等第三方分析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一旦构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网站有可能面临高达上亿美元的巨额罚款。⑧结合美国的一些做法,以及目前我国团购网站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团购网站市场准入门槛,进行注册登记。将营业执照“上网”,在各个团购网站的首页链接其工商登记号与营业执照照片。让消费者通过对比自主选择交易对象。

2、要求团购网站承担对销售商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检查义务,同时团购网站在选择合作的经销商时,应当对其营业资格及范围进行详细的实质审查后作出合作的决定;要求营利性团购网站承担起对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质量的担保责任,扮演好消费者与销售商之间的媒介角色。

3、各地工商局定期对团购网站进行检查,设定团购网站对团购商品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责任机制;工商局应当定期披露检查结果,同时与消保委、消费者协会等联合,定期公布有关团购网站的投诉情况及纠纷解决情况和各大团购网站服务排名、信用评级,并在团购网站首页建立链接,进行有效公示,使消费者在购物时能及时看到。

4、建立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维权机构等。团购网站、销售商以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利用科学技术,建立起一个良性的纠纷解决途径。

如团购网站可以建立售后QQ 客服,公示销售商有效的联系方式,与工商局、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投诉网站相链接。

工商局应当专门设立板块,接受网上投诉,并及时解决,进行公示。

只有完善对团购网站的监管,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使团购纠纷尽可能减少,也有利于团购网站有序、稳健的运营下去。

下载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关系认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劳动关系认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

    浅谈如何解决“网购”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推荐5篇)

    浅谈如何解决“网购”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内容提要: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具有快速、方便和廉价的优势,但是与传统交易相比,网络购物的风险性和安全性并没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

    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三、关于依法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当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借款,农村信用社采取协商等办法仍不能得到清偿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通常选择以下几种方法实施依法清收: (一)直......

    物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情况汇报

    公司领导:伴随公司入驻xx小区A1物业管理,我在公司上班已一个多月了。期间发生许多预料之中的事情,也发生了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在此期间,也收获了许多,也从中成长不少。结合项......

    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消防安全问题

    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消防安全问题 楼主 湘绣城001 发表于 搜房网湘绣城 中国消防在线/200905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居民小区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若干法律问题的探索思考与立法对策[最终版]

    随着物业管理的迅猛发展,随着物业管理规模和覆盖面的迅速扩增,广大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物业管理的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热点、难点和实际问题,如现有法规的缺陷、业主的......

    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法律问题5篇

    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文书书写是关于沟通信息、质量控制、法律依据、科研教育效益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文书是执行医嘱和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在全院期间的客......

    住宅小区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住宅小区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关键词:物业管理 业主委员会 普遍问题 常见问题对策 提纲:一、现阶段我国的物业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1、物业管理法规与体制的滞后问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