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
————王均兵变
贺子翀初一九班
【好词】恼羞成怒,丢盔弃甲,凄凄惶惶,腹背受敌。
【品词】“恼羞成怒”意为“因羞愧恨到了极点而发怒”。文中指王均士卒对益州知州牛冕大摆宴席犒劳将士而益州凤州团练使符昭寿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愤怒。“丢盔弃甲”意“形容打了败仗后仓皇逃跑的狼狈相”。原文中王均等人率军攻剑门失败后,仓皇逃回益州的样子。“凄凄惶惶”意“悲伤不安”,文中王均兵变失败,转战富顺城,一路上他背井离乡,经历着凄风苦雨。“腹背受敌”意“前面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形容处于受夹攻的不利环境”。文中,因王均兵变导致宋朝多地起义军蠢蠢欲动,威胁这汴京。
【佳句】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数名叛卒掀起叛乱,竟然能坚持十个月之久,转战千余里,岂不怪哉?
3.不到一顿饭功夫,听到城中一阵鼓响,远远看见城门关闭,城中喊声震天,隐隐传来
4.官兵分散在各个街巷间,无法合理攻击,如同是俎上鱼肉,只有任人宰割了。
【析句】1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首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宋将雷有终谨慎的性格,十分得体。也夸张地表现了王均的指挥才干。2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叛卒狡猾老练的心思;“竟然”一次突出了
叛军一路千辛万苦躲避政府军追击的样子;最后句末打上个问号,用意是感叹叛军首领王均的英明才智,也带着点对宋朝政府军的嘲讽意味在里面。3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叛军动作迅速,也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笔带过派军在益州的动静,为后文做了一层铺垫。4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分散的官兵”比作“俎上鱼肉”,讽刺了政府军及将领雷有终的愚蠢和无知。
【内容概括】
宋真宗咸平年间,川蜀地区爆发了继王小波李顺起义、以王均为首的第三次农民军起义,在益州建立了政权,亦号大蜀。叛军一路挥师北上,后败于剑门关,退守益州。准总调兵遣将,于咸平三年攻至益州城下,但将领雷有终等人中了王钧的空城计,官兵死伤大半。后来城中百姓随撤出城外的官兵一起逃跑了,城防力量固然愈来愈弱。官兵经一段时间整合奋战,终于在十月份攻下益州。王均出逃,不了被蜀州知州杨怀忠等率领的千余追兵遇上,并围歼于沱江边。王均兵变失败,王均自刎。
【文章结构分析】
先写了王均发动兵变以益州为都建立大蜀政权,再写了宋将雷有终率兵攻陷益州城,最后写了蜀州知州杨怀忠所领追兵遇王均残兵,围歼于沱江边。
【人物形象分析】王均应对声势浩大的宋军时临危不惧,而是冷静沉着地思索。他使用的“空城计”打败了宋兵,证明了他英明的指挥才能。雷有终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大将,性子急,做事不思考前因后果。
见益州城门打开,不知是王均精心设下的圈套,怒而将犯下“屠城”的兵家大忌,却遭叛军伏击,大败而归。蜀州知州杨怀忠,他善于把握良机,洞察力极强。他在叛军抵达沱江边时已经掌握了天时地利,观察到叛军正准备造船渡江,警惕性正有所降低时,于是迅速在江边排兵布阵,适时出击,剿灭了叛军。
【读后感】
自后晋高祖石敬瑭篡唐改晋来,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太宗赵光义致力于统一天下战争,防止军阀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统一战争耗费大量军费,必然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由此宋王朝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在北宋前期,川蜀地区曾出现过三次大乱。第一次是宋太祖乾德三年全师雄发动的叛乱;第二次是宋太宗淳化四年的王小波、李顺农民军起义;三次则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王均兵变。
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后,宋廷对川蜀地区的应对政策也做了些调整,减少了赋税徭役,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一定。可是社会矛盾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尖锐了,加上川蜀地方军政官员也未从全师雄兵变及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吸取教训,依然享乐腐化、荒淫无道、剥削军民,从而激起咸平三年正月的王均兵变。
王均曾是驻守益州宋军将领。咸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均一军不堪忍受凤州团练使符昭寿与益州知州牛冕的昏庸,干脆秘密谋反,杀死了符昭寿,赶跑了牛冕,从而推选王均当了首领,建立了大蜀。
真宗派兵前去平叛,没有想到宋将雷有终一次次中计,宋军上网大半,撤至江州做整顿。
王均固然有指挥才干,一次次将宋军挡在益州城外。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王均也料不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王均本想留下百姓为他守城,但是百姓们都纷纷往城外逃。他忘了如何安抚民心,只是一个劲得抓外逃者,并疯狂的屠杀,想“杀鸡儆猴”吓唬城中未出逃的百姓。这种方式只会加快城中人口流失,城防力量削弱。官兵于咸平三年十月攻下益州,灭大蜀。周朝的分封制导致天下群雄诸侯并起,周室微弱。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原,吸取了周朝分封制的教训,实施了郡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杀掉了韩信等一批异姓
王„„历代君王都致力于加强中央、削弱地方,措施逐渐完备。但是到了宋朝,这种政策的负面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因为削弱过度。地方政府虽然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起到维护统一、避免分裂的作用,但地方也无力维护中央政府,起到屏藩和爪牙的保卫中央作用。任何地方小有**都会危及宋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使宋廷八面受敌,难以应付。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权全部掌握在皇帝手里,地方军队要听从中央指挥。王均叛变后,驻川蜀军队无力抵抗叛军,只有中央政府才能有力打击叛军。宋朝后期,宋廷之所以软弱无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兵力内耗造成的。可惜只有几位忠臣意识到蜀中三次大乱的根本启示意义,而腐败的宋朝中央政府仍是我行我素。地方权力再继续削弱,中央权利在膨胀,使中央完全暴露,无人支援,宋朝实力也随之被扼杀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下。
北宋北临强大的辽朝,西北边又是崛起的党项羌建立的西夏帝国,日益强大。北宋内部起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代里,北宋加速走向灭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过:“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如心腹运之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至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跟。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安保”。司马光作为宋朝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熟知旧法,懂得如何让政府与人民相拥。北宋前期几位皇帝都致力削弱地方,司马光深知此政策对宋廷大有所害,所以他对宋朝皇帝想法的概述往往一针见血。司马光的意思,就是国家要给人民福利可待,地方与人民才会拥戴这个政府,从而国家上下同心协力,宋朝怎能不国泰民安?然而宋朝皇帝都十分迂腐,一味实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人民的利益被政府强占了,又怎么能拥戴这个政府?又怎么不会爆发如此多的起义?宋朝又怎能不会加速灭亡?王均兵变印证了宋廷的腐朽。后来宋朝各地起义不断,给宋廷造成一次次险些致命的打击,从而烙下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不可避免的悲剧。
第二篇: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花了一个月,每天挤一点时间终于把这套书读完了,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全书分三册,分别讲述了民国时期的诸位:国学、思想、文学大师。其中国学大师: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梁启超。思想大师: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文学大师:林语堂、梁实秋、张恨水、沈从文、郁达夫、周作人、鲁迅。
那真是一个璀璨的年代,涌现了这么多位高山仰止的巨人。清末、民国、抗战、内战……。内忧外患激发了5000年来沉淀在血液中的民族魂魄,忧患兴邦。不过,这些巨人们除英年早逝、移居海外的几位外,其他的几乎都倒在了文革中,看完这套书心情沉重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喜欢国学家中的:赵元任、陈寅恪,思想家中的:金岳霖,冯友兰。文学家中的:林语堂、梁实秋。
而这些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赵元任。他虽然在哲学、物理、算数、音乐方面都很精通,但在言语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取代的。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心爱的人相伴到老,有幸福的生活时光,晚年在海外受到应有的尊重,在世界上拥有相当的威望。虽然解放初期他选择了离开祖国去美国生活,但是我觉得他的举动比留下来的人更爱国,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汉语言的美妙之处,读后感《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陈寅恪,学识太渊博了。以至于无人知道他会多少种语言,20种?30种?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身上有着一切中国文人应该有的风骨、儒雅,只可惜命运多舛。三百年内,中国的博学之士只此一人。如果不是碰上失明和文化大革命,他想写的《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定完成。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
所有大师中金岳霖独有的天真烂漫的吸引了我,他对林徽因的痴情吸引了我。身为哲学大师、中国现代逻辑学奠基人,如果让他的学术研究发展下去,他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亚里士多德。日后定要找来他的著作好好阅读。《逻辑》、《论道》、《知识论》
对于东西方文化而言,对我国学更为感兴趣,所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理学》、《中国哲学史新编》这几本有空也要找来看看。
早在高中时代就已经读过林语堂、梁实秋的散文集。当时他们头上还戴着“资本主义御用文人”的帽子。令当年的我奇怪的是,文字如此优美的人怎么是资本主义的御用文人?这资本主义还真有眼光。相比之下和他们笔斗的鲁迅的文风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给我的震撼很大,原来可以这样写文章,文字可以这样幽默。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我死气沉沉的高中学习中。如今读完这套书,对他们的人生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以后要把这失落的这二位的书补买回来。
读完三本书,原来更多的书在等着我。
第三篇:《蒋勋细说红楼梦》读后感
《蒋勋细说红楼梦》读后感
从昨天开始阅读《蒋勋细说红楼梦》第三辑。我知道,一旦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一个人的心上,这个人一离开,你就会跨掉。这是作者在评价袭人对宝玉的感情。在《红楼梦》中,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环,她生命的重心和所有的爱都在宝玉身上,看到宝玉跟别的女孩亲近,内心极度痛苦,所以作者这样说。
人的感情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理现象,也是最难琢磨的。我们常说:人心难测。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是在讲这个道理。有时心里明明喜欢一人,可是表面非要做出拒人千里的之外举动。最典型的语言就是讨厌,就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现在,大多女孩的思想开放,在追自己心上人时的大胆、奇葩是你无法想象的。她们很少把重心放在一个人身上。
我身边就有这样以为一女孩,正在谈恋爱,不知道的同事给她介绍男友,她照样去见面。我再见最后一个,不合适我就死心踏地跟他(现任男友)了。女孩的举动似乎没有不合适,可是我们这些六零后的人,总感到有些别扭。
如今的男男女女,大都不会把感情专一在某个人身上(当然是有底线的),这样看似有些轻佻,实质削弱了感情上的伤害。
第四篇:《细说三国》读后感1000字
《细说三国》读后感1000字
你好读的三国大概是中国最被广泛了解和讨论的题材了,解读三国的书籍也是层出不穷,代代都有。单说普及类的书籍大多数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做以解读,或者讨论人物关系,或者研究事件走向、历史规律,或者借机抒情感怀等等。而我所要介绍的这本《细说三国》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
0
1《细说三国》的体材跟《三国志》类似,是将一个个人物拿出来,梳理其生平。得益于此,读者能从三国繁杂错综的人物关系、历史事件中解脱出来,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直观认识。但优点也是缺点,突出了个人的生平脉络的同时,对复杂事件的走向、人物关系的发展的描写就相对薄弱了一些。这是一个特点。
0
2其次,本书的作者黎冬方被称为“现代讲史第一人”,民国时因为物价飞涨,所以他靠讲史补贴家用,据他在前言中讲到,讲史效果很好、很卖座,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百家讲坛。这本书就是他讲三国史时的大纲,所以这本书在语言上可以说是相当好读,而且作者所持的态度也是比较中正的,符合主流的印象。虽说是迎合观众的作品,但作者的态度还是比较严谨的,书中所讲都是有史料的依据,几乎没有什么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同样的,这也意味着,这本书没有什么推陈出新的观点,也没有什么探幽入微的新发现,只是将史料梳理、综合一遍,所以也就只能当本闲书来看。
0
3然后呢,书里具体的故事情节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我就不具体分享了,和大家分享书中的一段话。
历史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不可深考性”.没有一件历史的事实,曾经留下了全部的史料;在留下的局部或零碎的史料中,又每每由于来源不一而相互抵牾;再加上传写史料与传说史话的人,自然而然地加油添醋或张冠李戴,于是当年的真相就越传越失真、越模糊,甚至越来越胡扯、越颠倒。……然而历史这门学问,虽则有扑风捉影之嫌,却不可废。先民过去的经验,我们总不能不参考,总不能不研究。“往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紧的是,研究之时,在方法上不可不严谨。
这一段是作者的历史观,基本上也是被大家认可的历史观,这也是历史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历史具有确定性,同时也有不确定性。那些白纸黑字、斑驳文物就明明白白的在那里存在着,确定无疑的代表着一段岁月、一个故事,但同时更多的细节被史料遗落了,这就给我们后来者留下了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种历史,只要论据充分、论证有理,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诠释一个对象。我们会越发的趋近一种解释,但我们永远到达不了真相。
第五篇:《宋词选》读后感
读了《宋词选》,各位来写写自己的感想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宋词选》读后感,供各位阅读和参考。《宋词选》读后感1
心之所向,古国之风,唐诗宋词,纷纷洒洒照华夏。
——题记
窗外清风拂面。用一轮明月下,苏东坡题下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萦绕于心。我仰望星空,想唱吟一曲,却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触。试想,穿越千年的风云逐月,同古人同吟诗词曲赋,这是多么奇妙而惬意的事啊!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用心那孤单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锦心绣口;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坎坷坷;钦羡她词作上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依我看来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伫倚江边,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妈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心潮跌宕,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宏阔,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寡欢于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感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忠诚;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我们所生活的国度,有多少绮丽的回忆?畅游词海,恍若点亮心灯,涤荡精神心智,品味古国之风,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啊!
《宋词选》读后感2古今中外名著多到数不胜数,但最能代表中国特色、成就最高的我认为还要数宋词。而胡云翼先生选编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词选》就是这种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古人通过一首首隽丽的小词,把自己人生的声音传到千百年后。听!这里面有柳永的离别之际的低唱,有苏轼面对困境的一声呐喊,有陆游、李清照对故国的点点追思,更有岳飞、辛弃疾向“胡虏”发出的咆哮!连那个亡国之君赵佶,也在其中留下了一声哀吟。这每一个声音都值得好好品味、珍藏。
这么多大家的优秀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辛弃疾的词。
他的作品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更多的是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他愿意“看试手,补天裂”,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无奈“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只得叹息一声“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但他却并未因白头而消减半点报国杀敌的壮志,一番叹息转瞬竟成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期望与豪情。即使拼尽自己最后的时光,也要为国家,为收复大好河山做出自己的贡献。陆游也是个爱国词人,但他的诗太过出色,词上就差了一截。他给我带来的是顽强的意志和对胜利的渴望,他把爱国声音主要投向了对朝廷的不满,所以就不如辛弃疾更真切有力。辛弃疾给我的感觉是“虎瘦雄心在”,他似乎没有少年的时期,一下子就是一个白发苍苍但目光坚毅的老者,他词里那种厚重的责任感让人很难想象他青春年少时的模样。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感受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但他的词和他的雄心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浸透着血与汗的历史,永垂不朽。
现在,宋词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它的精神可以在我们心中走的更远。轻轻翻开它的扉页,历史文化的芬芳,你闻到了吗?
《宋词选》读后感3近段日子,我一直在读《宋词选》,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
宋词乃是我们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它是精选宋词之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实社会有太多美好东西浮现在我们面前,但好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所追求,我们的人生追求有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她”,纵然只是蓦然地回一回首,也能满足我们无尽的愿望。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用心那孤单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锦心绣口;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坎坷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依我看来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伫倚江边,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心潮跌宕,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宏阔,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感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的忠诚;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选》,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