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东莞市青少年阅读现状的了解与思考》
您好!我们来自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一年级,现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对东莞市青少年阅读现状的了
解与思考》的研究性学习调查活动,如有疑问请咨询本小组组员。
本活动仅会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请用愉悦的心情来填本调查卷!请在选项前打勾(本调查表若不作特殊说明则为不定项选择)。为了保护环境,本表会重复使用。请使用铅笔填表,谢谢合作!
注:该调查中的“书”一般除了课本和辅导书。
1.您在什么年级?
A.初中B.高中
2.您的“书”多从哪里来?
A.图书馆借 B.书店买 C.网上订购 D.借别人的3.您的“书”多是什么?
A.电子书B.传统书 C.报纸 D.杂志4.您是怎样找书看?
A.老师推荐B同学推荐.C.查销量排行榜D.父母塞给我的 4.您在读书时还干些什么?A.听音乐B.做笔记C.吃喝 5.您在什么时候看书?
A.空闲时B.做作业痛苦不堪时 C.睡觉前 D.外出时 E.吃饭中 F.课间 6.您每天看多久书?
A.30分钟内B.30到60分钟 C.60分钟以上 7.您多在什么地方看书?
9.您为什么要看书?
A.打发时间B.充实自己 C.别的同学也在看D.被迫的 10.您会不会完整地看完一本书?A.大多是 B.有时 C.很少D.看情况 11.您看一本书会重复看一次以上吗?A.大多是 B.有时 C.很少D.看情况 12.您觉得看书给你什么?
A.欢乐 B.开拓视野C.人文素养的提升D..多是浪费
时间,无太多意义而且视力加深
13.您外出时是否常带书?
A.经常是 B.有时C.很少 D.从来不
14.您觉得电脑、电视给你的阅读造成了什么影响?A.看书时间越来越少 B.没多大影响 C沉不下心来看书(特别是纯文学)
15.您通常会不会对一本书或其他文章做出反馈?
(如填写调查表)
A.课室B.图书馆 C.书店 D.家里F.安静的地方G.不定A.会 B.不会,因为好麻烦!C.不会,因为没用 8.您多看什么类的书?(1)A.国内的B.国外的(2)A.网络文学B.支持传统
(3)A.玄幻/武侠/言情类 B.散文/名著C.社会/科学
D.人文/历史 E.娱乐/体育F.艺术类G.外语读物H.传记/励志 I.政治/经济/军事
16.您看完书后会怎样处理它?
A.不管了B.卖、租给别人C.送给别人D.借给别人 E.捐给班(校)或贫困地区 F.扔了或者将它人道毁灭
感谢您对本活动的支持!
第二篇:《对东莞市青少年阅读现状的了解与思考》完稿
您好!我们来自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一年级,现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对东莞市青少年阅读现状的了
解与思考》的研究性学习调查活动,如有疑问请咨询本小组组员。
本活动仅会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请用愉悦的心情来填本调查卷!请在选项前打勾(本调查表若不作特殊说明则为不定项选择)。为了保护环境,本表会重复使用。请使用铅笔填表,谢谢合作!
注:该调查中的“书”一般除了课本和辅导书。
1.您贵庚?
A.初中B.高中
2.您的“书”多从哪里来?
A.图书馆借 B.书店买 C.网上订购 D.借别人的3.您的“书”多是什么?
A.电子书B.传统书 C.报纸 D.杂志4.您是怎样找书看?
A.老师推荐B同学推荐.C.查销量排行榜D.父母塞给我的 E.这东西是要讲缘分!4.您在读书时还干些什么?
A.听音乐B.做笔记C.吃喝 D.没什么 5.您在什么时候看书?
A.空闲时B.做作业痛苦不堪时 C.睡觉前 D.外出时
E.吃饭中 F.课间 6.您每天看多久书?
A.30分钟内B.30到60分钟 C.60分钟以上 7.您多在什么地方看书?
A.课室B.图书馆 C.书店 D.家里F.安静的地方G.不定 8.您多看什么类的书?(1)A.国内的B.国外的(2)A.网络文学B.支持传统
(3)A.玄幻/武侠/言情类 B.散文/名著C.社会/科学
D.人文/历史 E.娱乐/体育F.艺术类G.外语读物H.传记/励志 I.政治/经济/军事
9.您为什么要看书?
A.打发时间B.充实自己 C.别的同学也在看D.被迫的 10.您会不会完整地看完一本书?A.大多是 B.有时 C.很少D.看情况 11.您看一本书会重复看一次以上吗?A.大多是 B.有时 C.很少D.看情况 12.您觉得看书给你什么?
A.欢乐 B.开拓视野C.人文素养的提升D..多是浪费
时间,无太多意义而且视力加深
13.您外出时是否常带书?
A.经常是 B.有时C.很少 D.从来不
14.您觉得电脑、电视给你的阅读造成了什么影响?A.看书时间越来越少 B.没多大影响 C沉不下心来看书(特别是纯文学)
15.您通常会不会对一本书或其他文章做出反馈?
(如填写调查表)
A.会 B.不会,因为好麻烦!C.不会,因为没用 16.您看完书后会怎样处理它?
A.不管了B.卖、租给别人C.送给别人D.借给别人 E.捐给班(校)或贫困地区 F.扔了或者将它人道毁灭
感谢您对本活动的支持!
第三篇:青少年道德现状与思考
青少年道德现状与思考
摘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道德现状值得堪忧,全社会应当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应当携起手来加强对青少年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关键词:青少年道德现状思考
近年来,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青少年“道德之星”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但是,作为青少年的道德规范阵地——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规范青少年行为的责任,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却发现,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并不容乐观,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出太多的与道德规范相悖的现象,有的甚至到了违法犯罪的程度,因此,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青少年道德品质下降的原因
各家庭早期教育的缺乏是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下降的首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太多的传统美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人都知道,绝大部分青少年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知礼守法,遵章守纪”等的唠叨中长大,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们从孩子时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再加上入学后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进一步学习,所以那时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初出生的,从小没有受过苦,生长在有吃有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多数身强力壮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许多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有的从一两岁就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监护人一起生活,这样就产生了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对孩子多的是溺爱,少的是恰当的教育引导,加之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方式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所以,少了父母“唠叨”的留守青少年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其次,复杂的社会现实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凶杀、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镜头在一些影视节目中屡见不鲜,赌博、网络游戏在青少年身边随处可见,这些现象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讲求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等不良现象也让青少年养成好逸恶劳等恶习。他们越来越只要求别人给予什么,而不求自己奉献,加上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经济也适当的宽裕,孩子们也变得“富”起来了,这些富起来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加引人深思。
第三是各种因素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法制的不健全,把太多的责任推到学校的身上,让学校不敢管;家长的不理解,把太多的指责指向老师,让老师不愿管;学生的不接受教育,把太多的蛮横丢给老师,让老师不能管。加上我们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意识不强,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所以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把应该耐心细致的教育变成了简单粗暴的体罚,这既伤害了学生,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更给今后学校的教育工作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事例,在某中学,一个十分调皮的学生把课堂当成了自由市场,想来就来,相去就去。一次课上,该学生站起来想出教室,被上课教师拦住询问,这个同学狂妄地对老师说:“你敢打我吗?”气极的教师打了他两下,后来这个学生和他的家长竟然向老师索赔。学生的无理和家长的不理解,把老师推向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试想,今后再有这样的事出现老师还会去管这样的学生吗?
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来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是别的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父母要用伟大的亲情来感化孩子。有的孩子犯错误后,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的回答让人吃惊:我的父母不爱我了,不喜欢我了,不要我了。可以想象,这种因感受不到家的亲情和温暖而把一切都看“透”了的孩子们,教育起来的难度有多大?孩子的德育教育的第一课便是教他们学会感受爱和学会去爱,也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学会去爱,他们的心灵才会更加充实,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心智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二、全社会要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家对“孟母三迁”的故事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有些时候,环境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有这样的感叹:我们在学校十年的教育,学生可能到社会上一天就学坏了,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了。有些时候,孩子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性是从我们做父母那里学来的!这也让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感到十分困难,因为孩子们可以大声地说: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如果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得不到净化,只凭学校的教育是很难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人来,除非我们的学生永远不离开学校。
第三、加强学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关键。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学校教育也是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所以,学校既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条件,又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平等的人格,朋友般的教育理念,运用互动的教育方法和生动活跃的教育形式,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一是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等活动,使青少年身心得到解放,心智得到启发,思想受到教育,把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容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二是充分借助传统节日、建党纪念日、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青少年的入学、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三是充分运用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评选“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
生”等活动,选树青少年身边的正面典型事迹;积极宣传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事迹,为青少年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青少年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
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我约束,在管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情动人,持之以恒,切忌简单粗暴,一定要理智地对待孩子们的过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培育他们的良知是教育感化的关键。只有我们真正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也才会更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第四,进一步规范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也十分重要。我国现在大多数规范没有一个可具体操作的标准,有的地方又管得过死,限制得较多,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无从着手。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而他们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将决定他们的一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第四篇: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与思考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现状,探索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9月10日至9月30日我们对全县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走访,走访了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单位,到永丰、梓门、杏子、井字等乡镇及城北学校进行调研,有关调查情况如下:
一、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
各级各部门长期以来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高度,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作了有益尝试,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青少年法制观念, 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格局。
(一)领导重视,网络健全。各乡镇都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到当地依法治理工作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依法治理的基础工程之一,摆上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年初有计划安排,中有检查督促,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此外,全县教育系统健全了依法治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 镇还专门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中小学校普遍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载体有创新,阵地有拓展。全县建立了包括城北学校和国藩实验学校在内的2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新的发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还开办家长法制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培训。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娱乐性,通过参观、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每年的9月份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各乡镇都集中认真开展了宣传教育。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
(三)校园法制教育得到广泛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绝大部分学校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利用政治课、班会、校会、专题教育等渠道,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自护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校的第一课堂作用。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乡镇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分宣传发动、排查治理、巩固总结三个步骤,开展了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对各中学实行综治目标管理,一票否决。明确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法制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专项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学校开展“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大讨论和学生签名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并写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合力。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特别注意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发挥整体效应。近年来,全县共青团、综治、公、检、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在侦查、检查、审判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禁毒工作;严厉打击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做好安臵帮教,预防和减少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积极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做好孤残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文化、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净化青少年精神生活空间;发挥舆论、传媒优势,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大胆揭露、曝光 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现象,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报道,效果显著。加强青少年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对青少年健康有影响的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督和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雇佣童工的违法行为,监督用人单位执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同有关单位的联系,促使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整顿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单位活动,强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安臵帮教工作,全县共建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站16个,家长学校18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问题分析
我县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死角盲区,尤其是社会青少年群体这一块;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据双峰县人民法院统计,2006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案件的9.6%,与上年同期6.2%相比,增长3.4个百分点;县公安局统计2006年青少年犯罪嫌疑人170余人,比上增长0.2个百分点,受治安处罚的也略有上升。2007年到目前为止,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人数已经接近去年,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青少年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待提高。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缺乏刚性机制,制度难以落实。虽然制订并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学习培训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法制课教学讲评制度等等,但由于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以至于这些制度大部分都只停留在文件或只是上墙而无法真正落实。
(二)政策错位。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现行各项政策导向迫使各类中小学校围绕高考、中考指挥棒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法制课很难进入学校正式课堂。学校的法制教育要求“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但与教育部的规定产生冲突,根本不能进入教育系统制定的教学大纲,学习内容既然不在教学大纲目录,特别是中、小学,要做到“四落实”是不可能的,产生了法制课教材不统一,法制教师量少质弱等问题,致使法制课计划难落实,法制课时无保证。
(三)社会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都对青少年尚法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四)法制教育方法老化,没有针对性。对于在校的青 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虽然不少地方在加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生动形象、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模拟法庭、征文比赛、法制文艺小节目、现身说法等,但这些活动毕竟范围有限,活动时间有限,形不成长期效应,其效果也是短期的。近年来司法行政系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写了相应的法制课教材,但出于学生减负的要求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该教材无法进入学校,各地学校的法制课教学各自为战,缺乏系统性,形不成规模。各地大多采用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的方法,尤其是初中、小学,不分年级,不分受教育对象,一概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或在开学或在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几百人集中听课,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令青少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社会青少年尤其是闲散的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绝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初中毕业辍学的青少年,既无工作单位,家庭管理又差,思想不定型,精力又充沛,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盲区,几乎谈不上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缀学及闲散的青少年犯罪率大大高于在校青少年学生,据县人民法院统计,在校生犯罪仅占全部青少年犯罪的9%,其余大多数为缀学的社会青少年,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类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滞后。
(五)经费严重不足。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需要经济投入的工作,虽然涉及这一项工作的部门机构多,但有专项财政拨款的单位很少,即便有专门的财政经费,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与工作需要相比缺口太大,据统计,“四五”普法期间,各乡镇用于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平均每年不足万元,到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块那就更少了。学校法制课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青少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据调查了解,在各学校法制课教师中,没有一人是法律专业的,只有十余人通过函授或自考学习了法律专业。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整体作用,促进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一)加强领导,健全保障体系。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涉及范围广,牵涉单位多,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出面组织协调,赋予各部门相应的职责权限,并给予必要的人、财、物支持,领导的重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二)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形成合力。首先,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 育中的职责,严格考核,既避免重复交叉、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又避免互相推诿扯皮、产生真空空白地带,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学校不可能包揽青少年的一切事务。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学生离校期间的管理,要推广好的经验,“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发挥社区熟悉情况,近便安全的优势,使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合理衔接,不留空档。对社会青少年,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渠道,加大辍学青少年再教育或技能教育的范围、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谁用工,谁负责”等原则,由用人单位和居住地基层组织加强对社会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同时,积极为社会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消除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死角和盲区,降低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三是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动向,一方面要注意加强正面引导,教师、家长要起典型示范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产生的错误,家长要配合学校及时批评教育,坚决予以 纠正。
(三)加强学习培训,搞好队伍建设。召集一批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标准建好一支普法讲师团,大力增强学校法制课的师资力量,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素质,鼓励现有的法制课老师参与法律学历教育,吸引法律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中小学教育事业,彻底解决中小学法制课师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完善他们的法律知识结构,改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只懂与自身相关法律知识的单一知识结构现状,培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课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各级关心下一代组织的自身建设,促进离退休老同志更新知识,提高关工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要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等特点,进一步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彻底转变靠书本灌输、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兴趣,增强青少年的法律素质。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用优秀、生动、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内容,抢占各类传媒阵地,引导青少年抵制消极、丑恶的影视作品和黄、黑、恶网吧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与其它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的结合,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到全民学法用法的总体规划中,用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良好表率激励青少年 的学法积极性,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发展。第三,要结合道德规范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活动。法律与道德规范有着天然的联系,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领会也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法律、道德、文化三者在内容、形式上都互为补充,互相衔接,搞好三者的结合,一举多得。第四,要把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不仅仅要让青少年学法、用法、护法,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守法、用法、护法,提高用法律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能力与水平。
二00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当前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当前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组别:第一组
一、导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气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新中国,不但有新经济、新政治而且还要有属于自己的新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洋为中用等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不仅仅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精彩的文化的继承者。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渐渐开始影响着中国青年。现代的大学生纷纷追求流行追求个性。向西方看齐。而这往往会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心中逐渐淡化甚至是流失。作为一个国家的后备军、建设者。对别国文化艳羡不已并且效仿践行,对本国的文化却置之不理甚至是概念不清。这无疑是可悲的。而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只是一个文化的继承者更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肩负着祖国下一代教育的希望。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化是从未间断的。而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口号上,对我们的要求不止是局限于科技等方面更是要求我们由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是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精彩异常,但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些年来在网络论坛出现的“你国党”等这些都在透露着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认同。此时,探讨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通过此项课题的调查,我们将探究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探究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及认为可行性的改变现状的方法等问题。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们更希望能通过此次通过这次的调查唤起当代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这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的重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年龄,职业等问题中看本次群体
此问卷调查采取的是网络问卷的发放形式,所以调查人群的年龄,职业等问题存在着较大差异。此次发放的200份问卷中有88.68%的受访者是18—23岁的人群,而选项中24—29岁和30—34岁等年龄选项的选择仅次于18—23岁的选项占到了6.6%和3.77%。由此中可看出这次的受访人群中多为青年且已有较成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而在职业的选项中84.91%的受访者选择了“大学生”,10.38%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会工作人群”,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此次的调查人群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和部分已踏入社会的工作人群。受访人群在经历了较多年的学校教育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兴趣程度等问题的剖析 在受访者对“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吗?”此问题中,有65.09%的受访者选择了“一般感兴趣”,26.42%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感兴趣”而选择“不太感兴趣”及“完全不感兴趣”的人数占了7.55%、0.94%由此题可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而受访者在对“如果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你吸引力不强的原因是?”只有5.66%的受访者选择了“传统文化太落伍了”、71.7%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太了解”还有22.64%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由此观之,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是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究的重要原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地方吸引你”的多选题上。受访者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分别是“饮食文化方面”、“节日方面”、“服饰方面”由这三个选项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较为大学生所熟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一些文化。尤其是因为“饮食文化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不单只在于我们的文化仅仅流传于文献等地方的表面。更在于它深深的融入于饮食文化等方面从而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而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可以说是最适合我们中华民族的食物。自成一门独有的文化体系。而在这三个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服饰方面”不曾重视过及深究其背后深刻的含义。但这几年开始,有不少国学爱好者开始提倡“汉服复兴”运动。这项运动不止在“服饰”方面提出了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要求。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深入的探究了每个朝代的服饰的变迁原因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一运动在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向入手复兴服饰的同时让当代青年了解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了解我们民族文化是如此的美丽。这样的运动无疑是值得倡导的。
(三)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淡薄的现状看今后的努力
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遇到当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淡薄的现状你觉得应从哪些方面加强”的单选题中38.68%的受访人选择了“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选项。由此可看出,当前学校教育还是存在着缺失。我们虽然会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着优美的诗词,会在历史课堂中去了解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故事。但却未从中去真正了解所谓的“中和”“中庸而非平庸”亦不曾知晓“八卦”“风水”,“道”并非封建迷性而是蕴藏着老祖先留下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们与西方哲学不同,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民族血液之中,而35.85%的受访者选择了“扶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业(例如:服饰,艺术等)”。结合上一条选项我们可 以得出,我们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例如“国学书法”、“国画”、“传统服饰教育”等选修课程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入手在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教授给学生一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艺术技艺。
在“平时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的途径有哪些?”的多选题中 有80.19%的受访者选择了“网络途径”。由此可见,在当代青年中受网络传播影响的还是很深的。我们可以在网络方面入手发起“诗词接龙”、“国学复兴”等方面发起网络世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或者借助网络游戏中的NPC(游戏中引导员)任务设置、网络小说等新型的传播方式唤起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视。而网络的传播途径也更易被当代青年所接受。在这道多选题中还有69.81%的受访者选择了“书籍报刊”的选项,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猜想一下。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有意思的刊物的发行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意思的部分编写出来。这些行为可以更多程度的唤起当代大学生等喜欢阅读书籍的文化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还有65.09%的受访者在这道题中选择了“历史课本”的选项,我们可以加大对历史课本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引导,在输入我国历史的同时,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深深的根治与当代青年心中。让他们在认同历史的同时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等手段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深埋在当代青年心中。在“你觉得中国传统可以在那些新事物中获得新的关注? ”的选题中有 48.11%的受访者选择了“电影产业”也就证明,虽然当代中国的电影烂片居多但是还是有不少受访者认同电影这个艺术表达形式可以更好的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结论
在这次的调研活动中我们发现当代青年或者说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感兴趣的。虽然“你国”党的存在预示着不少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但是依旧还是有很多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我们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片我们生活着的土地依旧热爱我们并为之感到自豪。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校教育等方面重新让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我们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直到那一天,我们中国才是能真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