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滨江新城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江都市滨江新城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继续深化卫生事业的改革,认真贯彻上级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紧紧围绕江政办发﹝2011﹞106号文件《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突出重点抓落实,全力以赴促改革。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加快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步骤,做到既在改革任务落实上有“时间表”,又在改革方法步骤上有“路线图”。现就进一步推进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是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和组织,滨江新城一体化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市卫生局的委托履行管理职能,对滨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行政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推进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村级卫生资源,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保障乡村医生待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效能,促进乡村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发展。根据“统筹规划、稳妥推进”要求,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
二、总体情况
滨江新城辖8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4.6万人。有11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村卫生室,共有村医38名,其中男20名、女18名;男60周岁以上6名,女55周岁以上3名;在岗在册31名,在岗不在册3名,在册不在岗4名;参加养老保险31名。
三、组织保障
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结束后,为切实做好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特成立了滨江新城镇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由社会事业局局长焦大圣任组长,周平任副组长,成员:褚德全、盛其忠、刘汛、潘宏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部,盛其忠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的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各村(社区)也成立相应组织,把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当作下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从组织层面上保障一体化工作能顺利、稳妥、积极、有序的向前推进。
四、具体内容
(一)统一人员管理
1、统一退休人员管理。退休年龄核定为男60周岁,女55
周岁,到龄退休人员按副村级待遇给予补助,对于部分村医确因工作需要,群众评价好,业务水平高,已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因年龄问题延迟5年领取,且身体健康能适应工作需要的部分村医,经考核合格后可续聘,但不得担任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
2、严格人员准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在岗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
证书,社区卫生服务站新补充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取得其他符合法定资质的执业证书。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2人,且至少配备一名女性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3、人员统一调配。为解决部分村因村医退休后人员不足问题,可在滨江新城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村医进行合理调配,聘用的乡村医生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变更注册手续。逐步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人员派驻社区卫生服务站轮岗工作制度,同时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选聘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尝试建立分片管理、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
(二)统一机构管理。
原则上按照行政村或3000-5000服务人口规划设置一所社
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主要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其房屋设施、设备条件应达到省定建设标准,争创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严控制一村两室、鼓励联村设室,逐步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担任村卫生机构法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由村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商定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任,报滨江新城管理委员会备案。
(三)统一业务管理
1、加强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村医业务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要负责对村医的业务指导,制定培训计划,选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论丰富、技术精湛的预防保健、医疗战线一线医生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例会等形式,做好村医的业务培训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及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体现预防为主、公益为主。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合理划分村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交给社区服务站承担,协助专业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严格执行医疗服务规范。加强社区服务站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服务规范的监管,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从严控制输液行为,做到安全注射、合理用药,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加强台帐登记管理。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下发的基本台帐、相关制度、政策解读、基药对比、工作图表、人员信息公示、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等规范上墙。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医疗废弃物处置有记录。
(四)统一药械管理
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药制度的基础上,各社区服务站应统筹规划,尽快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307种)的药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零差率销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用药情况的监管,以一体化管理为契机,严格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耗材方面“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生,严禁社区卫生服务站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医疗器械耗材。
(五)统一财务管理
1、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收费。以江价﹝2007﹞134号
文件为依据,统一社区卫生服务站收费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可以提供的服务项目公示上墙。逐步推进一般诊疗费的收取。
2、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资产和收支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收入全部存缴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用账户,实行集中管理、分别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产、物资进行登记造册,统一建立固定资产、业务收支账册,并接受卫生局及滨江新城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3、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医的待遇主要来源于政府定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及一般诊疗费等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村医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培训情况等确定村医的工资系数。村医的工资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岗位工资由基本工资乘以系数组成,一人一算一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月分片发放。绩效工资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考核后按年发放,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勤罚懒、奖优惩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劳计酬、按量计费,明码标价、按季(年)补助。
(六)统一绩效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江卫人﹝2011﹞28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紧紧围绕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每季度至少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一次绩效考核工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
五、时间安排
7月份成立相关组织,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研究退休人员待遇,到龄乡村医生全部退休,制定切实可行的返聘方案,对所有
在岗在册的村医进行重新聘用。不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坚决撤销。8月初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进行调研与宣传;8月下旬召开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动员大会;参加对象为各村(社区)主任及全体乡村医生,学习市政府实施意见,传达市政府、市卫生局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改变观念并具体布置实施情况。9月对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进行盘点,库存药品按进价销售,并限一月内消化完毕,盘点结束后盘点表一式三份,村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各执一份。从盘点即日起所有药品、耗材全部从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拨,不得从其他渠道购进一颗药、一瓶水。10月底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绩效考核、长效管理。
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关联度大、影响面广,需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具体实施、狠抓落实,要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要求,确保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旧城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新)
旧城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优化乡村卫生资源配置,理顺村级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和完善村卫生室基础地位和基本功能,给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价廉、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遵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遵义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和道府办发【2011】8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综合性、持续性,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服务效能向强镇目标跨越。
2、工作目标 在全镇建立以“六统一、两独立”(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养老保险;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法人地位)为基本内容,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责、权、利相统一,硬件设施齐全,运营管理规范,指导和监督系统健全,服务质量优质的村办镇(院)管式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全镇农民健康需求提供有效保障。2011年9月底前完成全镇乡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
二、基本内容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村民委员会和镇卫生院规划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由所在地村民委员会组建,镇卫生院和村民委员会对村卫生室实行“六统一、两独立”为基本内容的一体化管理。
(一)统一规划布局
1、村卫生室的设置。各村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原则,综合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卫生设施、技术力量、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确定村级卫生室的布局,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一所卫生室且应设置在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或人群比较集中的村寨。对于人口较少、暂不符合条件的,可两村联合设置1所卫生室。对人口较多,辐射面积较大的行政村,可在距村委会较远、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酌情增设卫生室,增设的卫生室系所在地村卫
生室延伸,受村卫生管理。各村民委员会结合本辖区卫生资源,制定村卫生室设置规划,经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不在设置规划范围内的村卫生室一律不再保留。
2、村卫生室建设标准。甲级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应达80-120㎡,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观察室、资料室(健康教育室)、值班室、厕所。七室分开,相对独立,布局合理。一般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得少于60㎡,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观察室、厕所。五室分开,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村卫生室要配备基本医疗保健器械并按《贵州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配备药品、急救电话;设立药品价格公开表、工作制度、工作台帐、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
3、村卫生室职能。村卫生室是农村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辖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并协助镇卫生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卫生服务行业的监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等工作。
4、村卫生室的设置条件。村卫生室由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6号)的有关规定申请设置。其法人代表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统一人员管理
1、人员配置。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6号)等相关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从业人数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1.2‰进行配置,且保证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2名具有从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即一般村卫生室3名,中心村卫生室4-5名标准配置。
2、人员聘用管理。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后,对原村医生重新聘用。村医生的聘用根据镇卫生院公示的聘用岗位、聘用条件、聘用人数等条件组织实施。具体操作程序由各村结合辖区内具体实际而定。应聘者提出个人申请,相关证件和村委会证明材料,由镇卫生院按规定条件、程序审查合格,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并征求所在地村委会意见基础上提出聘用意见,报镇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后,统一办理注册或变更注册手续。所聘用人员均应签订执业承诺保证书。镇卫生院及时为已聘用人员建立村医生人事档案,对其聘用、考核、奖惩等情况实行建档管理。
3、聘用条件。现有村医生聘用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年龄在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未违反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以人口计划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为准);
②在村卫生室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未间断;
③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④连续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5年以上并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员,年龄可放宽到59周岁,凭自愿聘用.新录用村医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中专及以上医学类专业,身体健康、无犯罪及刑事处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
直系亲属和有姻亲关系的人员应尽量避免在同一村卫生室工作。村卫生室负责人与镇卫生院院长签订聘用合同,实行村卫生室负责人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村卫生室其他工作人员与村卫生室负责人签订聘用合同。聘期届满经考核合格者可继续聘用(年满60周岁后一律不得聘用),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4、聘用期限。村医生实行周期聘用制,5年为一个聘用周期,聘期满所有村医生应一次解除聘用关系后,重新聘用。聘用周期内因乡村医生解聘、辞职、辞退出现岗位空缺,由镇卫生院按规定程序聘用空缺岗位人员。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聘用期限为空缺岗位本聘用周期剩余的时限。
5、村医生的辞退。镇卫生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村医生工作责任目标和考核办法,对已聘用村医生进行业务考核考评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村医生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辞退后的村医生5年内不得参加乡村医生岗位竟聘。对首次未能聘用的村医生,保留乡村医生资格证。在未聘期间不得享受国家的相关政策。聘期满后如符合上述聘用条件可以再次参与聘用。
(三)统一业务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门诊登记、处方书写、转诊记录、疫情登记报告、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置、药品使用等规章制度,做到接诊有登记、发药有处
方、收费有票据、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
2、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执行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使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合理诊疗、合理用药,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的服务。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强化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镇卫生院应采取例会、病例讨论、集中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法律法规、农村卫生政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专业卫生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中医药基本知识等。同时加强对村卫生室负责人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在岗医学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4、转变服务方式。村卫生室与镇卫生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采取24小时接(出)诊、电话预约服务、开设病床等方式,方便群众就医。
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结合居民健康体检,逐步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动态掌握当地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职业病病人、残疾人、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居民健康教育服务,减少疾病发生风险。
6、实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村卫生室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纳入当地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范畴,整
合资源、整体规划,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村卫生室的服务收费、药品使用、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补偿、居民健康档案等实行网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四)统一药械管理
1、药物使用基本要求。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指导其规范用药。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贵州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内的药品。
2、药物购销方式。村卫生室在镇卫生院的组织下,实施统一配送,严禁擅自从其他任何渠道购进药品。严禁采购非基本用药目录药品,逐步实行药品“三个百分之百”(网上采购;使用基本用药目录内药品;零差率销售)。
3、医疗器械管理。国家配备给村卫生室的所有器械设备由镇卫生院统一验收入库,统一固定资产登记,并及时分发到村卫生室投入使用。村卫生室应明确人员加强管理,保证器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
(五)统一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组织的设置。村卫生室设立财务报帐员,每季度底将收支票据交镇卫生院审核做帐。镇卫生院设立财务会计,开设专用账户,按“村财镇管村用”的原则,加强村卫生室的财务监管。镇卫生院定期或不定期对乡村一体化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收支审核。
2、财务制度执行要求。村卫生室应规范财务行为,严
格财经纪律,做到收费有票据、收支有账目;实行财务收支定期结报制度,严禁截留、坐支收入资金,防止资金流失。
3、服务收费原则。村卫生室应公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及其价格和药品价格,实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收据,做到收费价格公开、票据齐全。
4、事业发展基金管理。镇卫生院不得以一体化管理的名义收取村卫生室任何管理费用,只在村卫生室收入中,提取业务总收入的2%作为该村卫生室的事业发展基金,且专款用于所在村卫生室的房屋维修、设备添置、人员培训等。
5、执业风险抵押(保证)金的管理。镇卫生院要加强村卫生室医疗安全管理,组织村卫生室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降低医疗执业风险的经济负担。
6、财产物资管理。镇卫生院对辖区所有村卫生室的财产、物资应分别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台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六)统一养老保险
积极解决受聘村医的社会保障问题。对受聘医生一律按规定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可以自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七)独立财务核算
村卫生室按有关政策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定期向镇卫生院报账,接受镇卫生院的监督检查。
(八)独立法人地位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独立承担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民事及相关责任。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部署启动(2011年8月20日—31日)各村对辖区内卫生室进行规划设置,对现从事村级医疗卫生的村医生进行摸底登记、宣传和动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9月1日—15日)
1、清算核资(2011年9月1日—6日)。各村配合镇卫生院核实村卫生室资产和债权债务,做好资产重新登记工作,并界定各类资产产权归属,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原非集体所有制资产,要采取相关措施转为村集体资产。
2、人员聘用(2011年9月8日—15日)。镇卫生院对参与聘用的村医生组织考试、考核确定初聘人员。由镇人民政府根据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的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及村医生岗位设置数,确定正式聘用人选进行聘用和村卫生室资产移交工作。镇卫生院并将《乡村医生聘用申报表》报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合格后,统一办理村医生注册或变更注册手续。
3、完善机制(2011年9月16日—30日)。按照“六统一、两独立”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统一管理措施,并纳入卫生常规工作内容。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办法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0月1日—20日)。镇人民政府、各村及卫生院组织验收组对各卫生室进行验收,对未达到要求的限期整改。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是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农村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有利于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镇人民政府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卫生院。各镇直有关部门要落实专人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运作,加强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各村负责辖区内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全面工作,确保村卫生室的统一执业。镇卫生院负责指导全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具体负责全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调度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
(三)广泛宣传,积极推进。
各村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卡代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宣传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引导干部群众和村医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
1、旧城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道真县村卫生室设置规划申报表
3、道真自治县乡村医生聘用审批表
旧城镇乡村一体化管理
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道府办发【2011】8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更好地完成我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特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相应工作.组 长:李经纬 副组长:杨 智
成 员:(各村书记和村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11
第三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柴关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有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我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下简称乡村一体化)体制,根据我市卫生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创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通过合理配置和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确保广大农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乡村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我乡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全力抓好此项工作。
三、工作步骤和目标
(一)第一阶段
1、要高度重视乡村一体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乡村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管乡镇长任组长,卫生院院长任办公室主任,明确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日常工作管理。
2、2010年实施第一批乡村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村卫生室为安河村、杏花庄、彭脑村、五里碑、马峪村、王硇村、温家园、绿水池8个村,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力争在2012年底全面实施。
3、按照要求完成本辖区内乡村一体化工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县乡村
一体化办公室反馈。
4、村卫生室内部规范管理上做到“六统一”: 一是统一标识。二是统一装修。三是统一监督。四是
统一医疗文书。五是统一设备。六是统一要求。
5、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对乡村一体化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乡村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第二阶段
1、组织实施乡村一体化“八统一”和“两独立”的管理,对各种资料整理归档,保证资料规范整齐、统一有序。
2、根据工作情况,查漏补缺,分析统计各类报表,进一步完善乡村一体化各项工作。
(三)第三阶段
县乡村一体化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责任书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管理模式
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医疗卫生工作的规范要求,加强对所辖村卫生室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作目标管理,抓住乡村一体化中的人员、财务、药品统一管理这三个核心和关键内容,把乡村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
(一)六统一
1、建设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应当纳入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村卫生室选址原则上选在新农村建设点、村委会办公地点或人口居住密集区,要保证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村卫生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要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管理;要配备与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疫情报告、新农合报销、财务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相适应的器械和设备。
2、人员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行政村人口数的1.5-2‰配备。聘用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村卫生室实行所长负责制,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村卫生室所长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卫生院考核任命。乡村医生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卫生院聘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择优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为两年。乡镇卫生院建立乡村医生人事档案,对其聘用、考核、奖惩等情况建档管理。聘用人员报县卫生局审核备案后,统一办理注册或变更注册手续。聘期届满经考核合格者可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村卫生室新进从业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在岗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每两年至少培训一次,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
3、业务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安排,实行目标管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业务技术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由县卫生局统一制定,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统一门诊登记、医疗文书,做到“八有一上墙”,即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收支有账证、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疫情有报告、业务有考核和主要工作制度、岗位职责、防保数据、图表、服务价格公示等上墙。
4、药品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品,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待条件成熟后,药品由乡镇卫生院配送到各村卫生室,实行乡镇、村级医疗机构药品按统一价格销售。乡镇卫生院根据各村卫生室用药计划负责药品的调拨,做好药品的进出库管理,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对于不认真执行药品销售规定私自加价的,一经发现,由县卫生局报物价管理部门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进购药品,一经发现,由县卫生局报药监、工商等部门按相关法规严肃查处,同时取消其乡村医生聘用资格。
5、财务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账号,设立总账与分账,村卫生室同时设立账簿。村卫生室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实行相对统一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诊疗收入必须统一使用河南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专用票据。乡镇卫生院对各个村卫生室的财产、物资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药品调拨、业务收支账册。各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所有财务收支必须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6、绩效统一考核。县卫生局要制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促进乡、村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县卫生局要定期组织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和医德医风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业务档案。乡镇卫生院在县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做好对村卫生室的考核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考核结果作为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的发放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一是按照《信阳市村卫生室基本标准》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图纸设计要求,针对房屋渗水、墙壁脱皮、无焚烧炉或焚烧炉不标准,治疗室没有隔断、后院搭棚,前院私搭乱建等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入驻新建的村卫生室执业,确保村卫生室尽快投入使用,严禁垄断、排斥其他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进入村卫生室工作,对村卫生室交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协调处理。三是确保村卫生室不改变用途,严禁在村卫生室做饭、就餐、住宿,严禁个人承包村卫生室。四是加强资产登记、管理与监督,明晰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等资产产权归属,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有效。乡镇政府要积极探索将标准化村卫生室纳入集体所有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凡具备执业资格者,均应支持和鼓励他们到村卫生室执业。对擅自脱离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不得从事诊疗活动,不得享受免费培训等有关乡村医生的各种优惠政策,更不得享受新农合门诊补偿业务工作,对经多次劝说仍不进入村卫生室执业者,县卫生局扣发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直至注销注册。对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和取缔,以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对诊疗活动超出许可范围或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村卫生室,由县卫生监督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三)严格培训,提高素质 2010年,完成对注册在岗的所有乡村医生系统培训工作。以后县卫生局按照《乡村医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每2年至少进行1次乡村医生培训,乡镇卫生院也要大力开展对村医业务适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
(四)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1、县政府将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全面、快速、规范推进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对在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县卫生局与卫生院院长按乡村一体化工作职责签订责任书,年底对卫生院院长进行考核,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进行奖惩。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村卫生室的内部管理、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情况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等。考核评分办法按县卫生局制定的《乡村医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执行。考核分值达90分以上者,兑现全额的公共卫生服务费;考核分值80分以上90分以下者按分值比例兑现公共卫生服务费;年终考核分值80分以下者(不含80分),兑现80%的公共卫生服务费。
六、监督管理
县乡两级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乡镇卫生院发现有违法违
纪行为,应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及时处理。村卫生室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卫生局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和乡村一体化办公室工作人员应秉公执法,对徇私枉法、不负责任的,视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调离现岗。
第四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峡口卫生院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有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我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下简称乡村一体化)体制,根据我市卫生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创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通过合理配置和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确保广大农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卫生院成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村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
三、工作步骤和目标
(一)第一阶段
1、要高度重视乡村一体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乡村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管乡镇长任组长,卫生院院长任办公室主任,明确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日常工作管理。2、2011年实施第一批乡村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村卫生室为峡口村、美二村、团结村、民主村、委家山村等5个村,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力争在2012年底全面实施。
3、按照要求完成本辖区内乡村一体化工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县乡村一体化办公室反馈。
4、村卫生室内部规范管理上做到“六统一”: 一是统一标识。二是统一装修。三是统一监督。四是统一医疗文书。五是统一设备。六是统一要求。
5、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对乡村一体化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乡村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第二阶段
1、组织实施乡村一体化“八统一”和“两独立”的管理,对各种资料整理归档,保证资料规范整齐、统一有序。
2、根据工作情况,查漏补缺,分析统计各类报表,进一步完善乡村一体化各项工作。
(三)第三阶段
县乡村一体化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责任书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管理模式
卫生院要根据医疗卫生工作的规范要求,加强对所辖村卫生室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作目标管理,抓住乡村一体化中的人员、财务、药品统一管理这三个核心和关键内容,把乡村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
(一)六统一
1、建设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应当纳入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村卫生室选址原则上选在新农村建设点、村委会办公地点或人口居住密集区,要保证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村卫生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要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管理;要配备与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疫情报告、新农合报销、财务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相适应的器械和设备。
2、人员统一管理。聘用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村卫生室实行所长负责制,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村卫生室所长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卫生院考核任命。乡村医生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卫生院聘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择优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为两年。卫生院建立乡村医生人事档案,对其聘用、考核、奖惩等情况建档管理。聘用人员报县卫生局审核备案后,统一办理注册或变更注册手续。聘期届满经考核合格者可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村卫生室新进从业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在岗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每两年至少培训一次,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
3、业务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安排,实行目标管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业务技术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由县卫生局统一制定,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统一门诊登记、医疗文书,做到“八有一上墙”,即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收支有账证、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疫情有报告、业务有考核和主要工作制度、岗位职责、防保数据、图表、服务价格公示等上墙。
4、药品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品,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待条件成熟后,药品由乡镇卫生院配送到各村卫生室,实行乡镇、村级医疗机构药品按统一价格销售。乡镇卫生院根据各村卫生室用药计划负责药品的调拨,做好药品的进出库管理,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对于不认真执行药品销售规定私自加价的,一经发现,由县卫生局报物价管理部门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进购药品,一经发现,由县卫生局报药监、工商等部门按相关法规严肃查处,同时取消其乡村医生聘用资格。
5、财务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账号,设立总账与分账,村卫生室同时设立账簿。村卫生室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实行相对统一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诊疗收入必须统一使用河南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专用票据。乡镇卫生院对各个村卫生室的财产、物资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药品调拨、业务收支账册。各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所有财务收支必须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6、绩效统一考核。县卫生局要制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促进乡、村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县卫生局要定期组织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和医德医风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业务档案。乡镇卫生院在县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做好对村卫生室的考核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考核结果作为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的发放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乡政府在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一是按照《民和县村卫生室基本标准》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图纸设计要求,针对房屋渗水、墙壁脱皮、无焚烧炉或焚烧炉不标准,治疗室没有隔断、后院搭棚,前院私搭乱建等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入驻新建的村卫生室执业,确保村卫生室尽快投入使用,严禁垄断、排斥其他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进入村卫生室工作,对村卫生室交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协调处理。三是确保村卫生室不改变用途,严禁在村卫生室做饭、就餐、住宿,严禁个人承包村卫生室。四是加强资产登记、管理与监督,明晰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等资产产权归属,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有效。乡镇政府要积极探索将标准化村卫生室纳入集体所有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凡具备执业资格者,均应支持和鼓励他们到村卫生室执业。对擅自脱离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不得从事诊疗活动,不得享受免费培训等有关乡村医生的各种优惠政策,更不得享受新农合门诊补偿业务工作,对经多次劝说仍不进入村卫生室执业者,县卫生局扣发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直至注销注册。对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和取缔,以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对诊疗活动超出许可范围或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村卫生室,由县卫生监督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三)严格培训,提高素质 2011年,完成对注册在岗的所有乡村医生系统培训工作。以后县卫生局按照《乡村医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每2年至少进行1次乡村医生培训,乡镇卫生院也要大力开展对村医业务适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
(四)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1、县政府将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全面、快速、规范推进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对在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县卫生局与卫生院院长按乡村一体化工作职责签订责任书,年底对卫生院院长进行考核,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进行奖惩。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村卫生室的内部管理、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情况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等。考核评分办法按县卫生局制定的《乡村医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执行。考核分值达90分以上者,兑现全额的公共卫生服务费;考核分值80分以上90分以下者按分值比例兑现公共卫生服务费;年终考核分值80分以下者(不含80分),兑现80%的公共卫生服务费。
六、监督管理
县乡两级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乡镇卫生院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应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及时处理。村卫生室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卫生局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和乡村一体化办公室工作人员应秉公执法,对徇私枉法、不负责任的,视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调离现岗。
第五篇:XX县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XX县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创新完善我县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提升我县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行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各项决策部署为指导,积极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优化全县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前教育规模与内涵同步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
二、目标要求
通过在全县推行以“六统一”为主要措施的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逐步形成镇域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办园格局,努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确保适龄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
三、主要措施
进一步强化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重点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师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价激励。
(一)统一管理机构。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成立由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学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副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为副组长,部分公办园和民办园园长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幼儿园,具体负责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分管学前教育的中心学校副校长负责本乡镇(街道)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本乡镇(街道)幼儿园的业务管理。(二)统一规划建设。
各乡镇中心学校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行政村分布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本乡镇公办幼儿园布局规划,并将规划报局校产办和学前办,进行统一建设,形成一个乡镇(街道)建有1所独立设置的中心幼儿园、下设若干个小学附属或村级公办幼儿园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确保满足适龄幼儿就近入园需求。(三)统一经费管理。
各乡镇学前教育经费(包括政府拨付的经费和幼儿园的收费)由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统筹安排,用于幼儿园自身建设和发展。要建立和执行资金使用审批制度,严格资金支出程序,规范幼儿园财务管理。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县教体局财务核算中心设立专户,统一审核后报县教体局财务核算中心管理。要严格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按照规定标准收费,收费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幼儿保育教育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师资培训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统筹、截留挤占和挪用。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根据各公办园规模大小、发展快慢和设施更新早晚,全局考虑,重点配备玩教具等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四)统一教师管理。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对镇域内幼儿教师实行统筹管理,即“统一招聘、统一调配、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教师工资发放”。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在辖区内统一教师交流和培训,采取中心幼儿园定期派骨干教师到公办园送课,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轮流到中心幼儿园跟岗学习等灵活方式,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乡镇(街道)区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合理化、最优化,提高幼师队伍整体素质。(五)统一业务管理。
各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以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为主体,制定学前教育工作计划、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幼儿园保教制度、教研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资源共享、名园带动”为策略,以活动为载体,统一教学教研、统一学习培训,乡镇中心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定期到各园,对保教常规、一日活动、教科研等保教活动进行规范指导。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统筹全镇优秀幼教师资力量,成立中心教研组,建立教研网络,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交流,每月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通过定期教研,形成以中心园为中心,覆盖全乡镇幼儿园的业务管理体系,提升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六)统一评价激励。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成立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中心学校副校长、中心园园长任副组长,公办园园长任成员的检查评估小组,按照岗位责任制目标、班级保教质量、学历、教龄、荣誉奖励、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量化教师工作绩效,按量化结果统一发放教师工资,真正实现优教优酬,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对幼儿园的评估细则,每年对辖区内幼儿园进行一次督导考核,对办园质量高的幼儿园进行表彰奖励;对办园水平差、保教质量低的幼儿园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到位,推动整体办园水平不断提高。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准备阶段(2021年3月)
县教体局制定全县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推进框架。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切实增强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的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深入调研、科学制定本乡镇(街道)实施方案,重点研究制定好经费管理、教师管理、业务管理、评价激励等具体制度办法,为“镇村一体化”管理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2年10月)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指导中心园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坚持边实践、边总结,重点做好“六统一”措施的落实,不断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教体局将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和工作调度会,进一步完善相关要求。
(三)总结表彰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召开全县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现场观摩表彰大会,总结推广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推动全县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选优配强分管学前教育的副校长和中心幼儿园园长,科学制定本乡镇(街道)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计划、具体措施、管理制度等工作方案和制度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注重示范引领。
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自身的优质发展是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关键。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和有条件的公办园,要以创建省级示范园或省级一类园为目标,在办园理念、制度建设、管理策略、文化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引领,通过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促进辖区内各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优势互补。已命名为省级一类幼儿园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要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其他乡镇中心幼儿园要争创省级一类幼儿园,力争到2022年底,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创建为省级一类以上类别幼儿园。要既注重中心园的示范引领,又注重挖掘其他幼儿园自身的资源特质,保持并发展各幼儿园个性化的办园特色,推动镇村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共同提升。(三)加强管理创新。
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可结合工作实际,灵活采取多种管理模式:一是将区域内幼儿人数较少的公办园直接改制为中心园分园,完全实行一体化管理;二是对区域内幼儿人数较多的公办园,在保留法人地位的情况下实行一体化管理;三是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对区域内民办幼儿园实行保教业务一体化管理,不干涉民办园人员管理、财务管理,重点强化对民办园办园方向、理念、业务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提升民办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也可探索推行其他适合本区域实际的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模式。(四)做好总结宣传。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建立健全工作信息交流和总结制度,及时帮助幼儿园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做好相关文件、资料、活动记录和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专项档案管理。要及时总结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措施,推广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确保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