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

时间:2019-05-14 15:1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

第一篇: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

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许多方面业已或将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与急剧转型相伴随,为数不少的社会成员正陷入焦虑状态中,乃至出现烦躁、压抑以及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由213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焦虑问题正在由单个社会成员发展为整个社会问题。可以说,社会焦虑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正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当前我国一些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着的焦虑心态,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疏导与缓解。

创建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制度保证。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平正义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作为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利益关系的衡量尺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每个社会成员崇尚与追求的一个基本信念。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公平正义,必定会造成社会成员的心理失衡,从而导致国民心理健康出现恶化,产生社会焦虑问题。当前,我国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时仍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的居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且差距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社会焦虑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创建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对于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民主权利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正义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实现。对此,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和建设,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前提条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社会焦虑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社会保障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以及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而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已成为全体国民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少国民在社会保障体系上的缺失,加重了他们的社会焦虑感。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健康心态,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重要内容。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由于社会分化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某些方面出现背离,不少人处于价值迷茫和社会焦虑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健康心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消解社会焦虑。为此,必须进一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提供多种渠道的畅通民意表达方式,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民意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主要是通过以制度体系化的渠道来减弱社会焦虑的强度或者是让紧张的情绪释放出来,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当前,我国畅通民意表达方式机制建设滞后于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因此应改变传统的封闭的单向的畅通民意表达方式,而代之以现代的公众广泛参与的多维度的利益表达机制,尤其是要积极开拓弱势群体在利益表达上的合法渠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或沟通失灵必然导致民意堵塞,影响社会稳定。为此,首先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其次,要有科学规范的机制保障,形成群众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化机制。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其他反映、采纳社情民意的制度,如完善各种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信访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社会风险早期预警系统等。

建立规范有效的、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重要手段。当前普遍性的社会焦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这些社会焦虑反应了广大民众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失衡、发展不均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因此,要本着疏导与缓解社会心理冲突、消除社会心理障碍、促进公众心态日趋成熟化和理性化的原则,建立规范有效的、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逐步步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个体对心理压力进行适当的宣泄与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也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来释放出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安全的消极社会心理。建立规范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能够帮助人们宣泄和释放消极情绪,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及冲突,社会各阶层也比较容易产生诸如不满、愤怒、焦虑等消极心理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释放,则很容易积累成有损于社会秩序的巨大能量。建立规范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有利于把积累性的爆发转化为和平的、无危害的宣泄与释放,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二篇:浅谈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

浅谈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

最近几天,到网上逛一逛,觉得心惊胆颤和毛骨耸然,可以说这个网络世界有些让我出乎意料。没有看到理性,看到的是一片喧嚣、谩骂、人身攻击的“文革”景象,几乎无处不在地弥漫着一种比较普遍的焦虑情绪,但仔细推敲,其真实的背后隐含着极其浮躁的心态,那就是“你为何有而我为何没有?你有我也应该有!”。

“达芬奇”家具沸沸扬扬,小商贩硼砂“萨其马”义愤填膺,地铁滚梯事故不可思议,高铁事故引来众怒谩骂,红十字会公信力丧失,社会团体非法敛财,如此等等,千奇百怪,眼花缭乱,人们在为公共安全问题伤神,对腐败现象痛恨,于是便产生诸多的带有广泛性的紧张不安的焦虑心理,并存在为解决自身未来安全的冲动或浮躁心态。强势群体应该满足吧,但那些强势群体也焦虑,何况众多的普通老百姓了。民工为生计焦虑,城市居民为社会保障焦虑,官员为乌纱帽焦虑,老板为赚钱和财产安全焦虑,东部人焦虑,西部人也焦虑,人人不满,人人焦虑,人人浮凿,令人担忧的现实!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焦虑的人都浮躁,浮躁的人也都焦虑;浮躁表现为气,焦虑深刻到心。焦虑的人难受,每一天,每一分钟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是属于自己的;他们人在这里,而心在那里,心身分离,人格分裂,神不守舍,所以他们是痛苦的。焦虑可以造成神经衰弱,可以造成人格分裂,可以造成抑郁症。也可以说抑郁就更深刻的焦虑,是焦虑形成习惯无法摆脱。只有等环境改善了,或者心灵长了茧子,人就慢慢好了。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现代人的普遍特征就是人群社会焦虑倾向的普遍化。焦虑的背后有恐惧,有怕失去。或者是对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失去希望,看不到好的前景,如果能有好的前景谁都不会得抑郁症。激烈的社会竞争,是人生活的风险成本加大,如果人承受不了,就会深患焦虑。浮躁是个浅层次的。

浮躁一般说来没有痛苦,有的只是无聊。他大多出现在成功之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于是便看破一切,研究现代的人精神状态,焦虑和浮躁是两个绕不过的词汇,也是人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病态心理,也当代人的基础心理。卡夫卡写出了人的疏离与荒谬;当下,如果谁能写出人的浮躁和焦虑,也可以说是个经典的现实主要义作品。

当前,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不少人按耐不住自己那颗骚动的心,他们渴望升官、渴望发财、渴望出成果、渴望繁华富裕的生活、渴望达成想象中的精彩人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不少人耐不住寂寞,守不住自我,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处的岗位和手中的工作;不少人朝三暮

四、患得患失,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不再扎实肯干、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宁静致远,而常常是一旦有点小得计,便沾沾自喜;一旦有点小成功,便得意忘形;一旦有点小权力,便乱用一气;一旦有点小得志,便气指颐使。追逐名利、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几乎成为有些人的常态。

善于诊断社会病的学者断言,时下我们的社会患了一种浮躁症,个体普遍患了一种焦虑症。谈到具体症状嘛,可以随手拈来:比如政府官员大搞政绩工程,在一个地方没踏实干几年就急于寻找升迁之途;商家职业道德缺失以假冒伪劣商品大赚昧心钱;教授学者不安心做学问,四处抢课题捞钱,直至学术造假;富人时刻不忘炫富以丑为美;老百姓一遇原本不大的事情就失去冷静,迅速点燃淤积心中的仇官仇富情绪,最终酿成激烈冲突。

浮躁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状态。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反复振荡于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浮躁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乏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其实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太闲太忙、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

出现焦虑浮躁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货币文化大潮的汹涌澎湃之中和西方文化大量涌进的冲击之下,我们一度忽视了理想信仰教育,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忽视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正是由于教育的失误、文化的迷失,致使一些人贫困了精神,丧失了信仰,丢失了灵魂,沉沦了道德;致使一些人找不到共同的精神家园,找不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与目标。继而,看问题片面、短视、浮躁,把持不住自己的心态与行为。

浮躁是人们走向和谐的最大敌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敌人,也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己的和谐三个方面。人自己的和谐主要是个人心态、个人内在精神的和谐,是能够保持一种和平、和谐、和顺的心理状态。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的和谐心态,没有多数公民的心态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和谐心态是指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中庸豁达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之中;能够以理性平静的心情看待问题和处理矛盾,能够理性客观地评价社会、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都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都应该对社会怀有一份感恩之心,对他人怀有一份关爱之心。即使有什么不如意,也应该有一份宽容之心。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踏踏实实才是真。只有平和沉静、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和谐的心态为人处世,才能真正走向和谐,建设和谐社会。

走向心态和谐,首先要宁静淡定、平和自得,淡看功名利禄,淡看世俗百态,尤其应该学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做到以清静心看大局,欢喜心过生活,平常心品情味。其次要志存高远、崇尚高雅,守德、明德、敬德,为人处事要讲格调、讲品位、讲操守,心胸开阔、襟怀坦荡,乐观豁达、宽厚待人,遇事从大局出发,多关心少排斥,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多宽容少计较。还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态,始终追求理想的境界与和谐的氛围,始终坚持求真、崇善、向美,努力做到学习上追求高质量,工作上追求高标准。

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心情有强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形势与政治

年级:09级

班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三班 学号:2009023024 姓名:黄文静

第三篇:培养良好心态消除考试焦虑

培养良好心态消除考试焦虑

作者/来源:育诚高级中学 谭巍 发布时间:2003-09-16

作为教师,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在考试前烦躁不安、注意力很不集中;考试时心慌、出汗、走神乃至漏答、错答,在考后的一段时间里或兴奋不安或悲观自责或耿耿于怀。其实这都是考试焦虑心理在作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就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或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应该说适度的紧张焦虑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没有害处,反而可以使人更好地发挥防御机制,积极地适应环境。但是过度的紧张焦虑,会产生生理、心理的紊乱。在生理上往往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肢体麻木、头昏脑胀,甚至出现某些器官的功能性紊乱。在心理上则出现烦躁失眠、焦虑易怒、恐惧不安等等,以致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思维迟钝。这种由于过分紧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扰,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还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烦恼。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这种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呢?首先必须弄清楚其产生的原因。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校因素。社会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是看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这就导致学校拼命追求升学率,安排了名目繁多的考试,学生们始终处于应考状态。成绩好的学生担心自己考试失利,差的学生担心考试不及格,中游的学生又怕自己成绩不稳定。但最终都是害怕考试失败,不能取得优异成绩。所以,许多学生产生了焦虑心理。

二、家庭因素。由于受陈旧的人才观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会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极力向孩子们施加压力,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安排补习、家教,还时常给子女“忆苦思甜”。有时候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就难免会有责罚。因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的肩上总是背负着父母给他的重担。每当拿起试卷时,家长期待的目光便浮现在眼前,没考试,先紧张,以致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产生焦虑心理。

三、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竞争已逐步聚焦为人才的竞争。于是,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多的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高考学生人数连年增长,虽然各高校已加大了扩招力度,但却还远远跟不上考生的增长速度。因此,高考竞争还将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将水涨船高。这就在无形中又给学生增加了压力。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对天天重复的“学习——吃饭——就寝”的生活方式往往感到腻烦,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会产生厌烦感。在厌烦感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机制下,大脑对外界的刺激常处于“休眠”

状态,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因而更增大了心理焦虑程度。

了解了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就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焦虑,使他们把正常的学习水平发挥出来。

一、进行自信训练

1、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指导学生在考前仔细留心个人的细微生理变化,以便通过身体反应的知觉来促进自己对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的觉察。如出现神经性倒胃或面部肌肉发紧等生理变化,大脑已出现了消极的潜意识。可以把这种变化用文字记录下来。

2、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所谓挑战,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有的态度。有些学生考前往往会对自己进行一些消极的陈述或提出一些威胁性的问题,如“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成绩不好,我怎么向父母交差”等等。考前的所有担忧,都可以用自我质辩的方式来处理,通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练习,增强学生参加考试的信心,缓减考试焦虑心理。

3、积极的自我暗示。有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能唤起人良好的情绪,而消极的自我暗示则会使人产生不良情绪。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比如:紧张时,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心情烦躁时,可以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心灰意懒时,可以默念“我行、我行、我行”。

二、做好考前心理准备

1、正确评价自己。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2、调整考试动机。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把考试作为自己已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一次挑战。动机水平要适度,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实力和心理素质,实事求是地确定考试目标。必要时可设置一个略低于分数线的假想目标,达到此目标即为自己真实能力的实现。

三、制定考前复习策略

我们知道,信心是建立在考试实力基础上的。因此,提高实力是增强自信的重要措施。考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复习效率,确实把握知识,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必能增强我们考试的信心。

1、以教材为本。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总不可能脱离教材出题,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将教材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就不难考出好成绩。课外习题只能作为对教材的一种补充。

2、重视“集错”。平时出现的错误,由于心理定势的影响,经过一次改正,大脑很难清除它们的痕迹。事过数月或更长时间后,如果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混在一起,大脑往往很难分辨。最佳做法是:将这些错误“集中关押,登录在案”,待到临考试时,再将这些错误“突击提审”。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它们就再难蒙混过关了。

四、掌握考试的策略与技巧

1、引导学生调节考试中的心理状态。考试前要给学生分析:考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跟平时作业差不多,只不过是“作业”的分量重了,“作业”的时间长了,根本不值得害怕,要做到在战略上藐视考试。

2、认真了解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进入考场后,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发下试卷检查有无漏页、缺页,按规定填写有关栏目。试卷中,对于答案的填写位置一般都有说明,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把答案填错地方。

3、先易后难,稳扎稳打。如果有题目一时不会做,可暂时放下,待其它题做完或在受到启示后再做,这样可以避免遇到难题后紧张发发怵。同时心里可以这样想:我做不出的,别人也做不出;别人做得出的,我也做得出;但我做得出的,别人不一定能做得出。如此自我安慰,对于稳定情绪,鼓舞士气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心理定势,如果已经出现了错误,往往很难发现和纠正,因此答题首先要求准,在求准的基础上再求快。

4、科学安排时间。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别忘了留出5——10分钟的检查时间。

五、争取家长的配合

在考前家长往往容易对考生过度关心,这反而会导致紧张情绪的产生。我们要通过家长会、家访使家长明白,孩子们在考试时存在着“紧张焦虑”的有害心理。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焦虑,首先必须正确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硬给孩子制定过高或太高的目标。第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只有优点。第三,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篇:高考之后考生如何调整焦虑心态

高考之后考生如何调整焦虑心态

(导语)高考一结束,很多和孩子一样紧绷着弦的孩子家长长长的松了口气,不管考得怎么样,考高是过去了,家长放下了高考的压力,马上开始关注孩子的高考成绩和怎么填报志愿,但是这时候很多发现一提成绩孩子就烦躁,针对高考之后考生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我们请来了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胡大夫,与孩子、家长面对面共同分析解决这一问题。

(同期声)(高考考生王昱丹)在成绩没有下来以前,还是会担心到底考了多少,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同期声)(考生家长王宝庆)学生好像疤痕似的,唯恐在这个时间,作为家长老师提及高考。

(同期声)(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 胡国儒)跟同学们出去玩一玩。跟老师啊社会的一些咨询家啊交流交流,怎么走下一步的人生。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孩子自己的状态,不能对孩子过于的苛求,成绩已经定了,就根据孩子的状态填报孩子的志愿,顺其自然。家长只要接受了孩子这个高考成绩的现实状况,自然这个家庭氛围就好了,孩子也自然就不焦虑了。

(解说)

好多学生答得不太理想,进入不到大学校门,这些孩子呢就进入了一种自责自罪,对前途的过分担忧茫然的心理。这种孩子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评论)祝愿各位考生尽快调整考生心态,做好接下来的工作。

第五篇: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By顾煌荣

纵观国际,中东依旧热点不断。伊拉克、阿富汗等问题重重,埃及和利比亚的政变,以及随后的叙利亚**无一不引起各方关注。自美国高调推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亚太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热点问题。朝韩关系依旧紧张,多国岛屿主权归属问题浮出水面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欧美国家任然徘徊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中,复苏乏力。

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也得到一定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进入小康社会。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今年来出现的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就有了发展的理由,其产生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带来了经济上的急切和浮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人们倍感欣喜的同时也催生出想要“更上一层楼”的急切心情。国家想着赶超欧美,地方想着招商引资,个人则紧盯着薪酬想着跳槽。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乐观”的奋进之风。试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何静得下心?

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压力陡增,加剧浮躁、焦虑心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规章,制度都还不完善,物质与精神发展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在无形中转化为个人压力。以下是较为普遍的三种压力:

首先,是环境压力。过去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和生态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健康状况,而不太理想的环境状况使人们感到失望的同时更加忧虑和浮躁。

然后,是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渗入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情感、金钱在竞争上,并且时刻担忧各种生活和工作问题。而人一旦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和忙碌的环境中,一是身体疲乏,二便是更易产生浮躁、焦虑情绪。

最后,是人际关系的压力。通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减少,亲情和友情等情感也随之逐渐淡漠。同时,利益合作和竞争关系在社会中也越来越普遍,使人际关系进一步走向功利化。人们的心灵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又常常压抑自己的情感。这种无形中形成的心灵压力也是产生浮躁、焦虑心态的原因之一。

三.弱势心态蔓延引发社会浮躁、焦虑心态的。弱势心态,包括竞争中的弱势化和制度障碍型的弱势化。因为在竞争中,永远有更优秀者存在,其他竞争者就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其产生弱势心态就不足为奇。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障碍,制度的不完善也加剧了社会不公。在强大的制度面前,个人或团体的力量就显得渺小得多。现在流行的仇官、仇富心态也与之有一定联系。在弱势心态的影响下,社会产生浮躁、焦虑心态便可以理解了。

有言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一大社会群体,即将走上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仅对其自身有重大影响,对国家和社会的现在及未来走势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心态,对个人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

2012年11月3日

下载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前考生如何消除焦虑的心态

    高考前考生如何消除焦虑的心态 考生得了高考前焦虑症怎么办?很多考生在高考前都会很烦躁,感觉什么都不会,很容易恐慌,精神高度不集中,导致学习不能专心,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那......

    经楼中学心理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经楼中学心理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2010年12月10日 19:52:07 来源:金寨县小南京学校 访问量:1836次发布人:肖飞 金寨县是人力资源输出大县,使得我县有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

    当前社会心态分析

    当前社会心态分析 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

    图石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图石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劳动者外出务工,从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既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

    对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的认识(五篇材料)

    对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的认识 当前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一些不良心态,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压抑焦虑、空虚迷惘的心态等。这些不良心态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浅议中国国情之社会浮躁心态

    浅议中国国情之社会浮躁心态 引言 当下中国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不愿孤独地埋头做事,怀有侥幸心理;盼着买张彩票,就能撞上天上掉馅饼的美事;盼着参加选美、选秀,一夜之间“成为名人......

    大学生就业心态-社会调查报告(大全)

    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调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并分析其就业心理 调查方法:访谈法 调查时间:2011.5 调查内容:被试当前的就业心态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人生中真正开......

    对社会心态的认识(最终定稿)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