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7:4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

第一篇: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

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

2012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铺开,此项改革将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重构,有效提升县域、区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职能,争取地方政府制定出台《税收保障办法》,对于推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协税护税,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保障的概念、原则、主要内容

税收保障是指税务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保障税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所采取的税收预测、控管、协助、监督等措施的总称。税收保障工作应坚持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要以部门联动、源头控管、综合管理为主要方式,保障地方税收收入。地方税收保障办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税收内容的,应征求同级税务部门的意见。下达税收任务时,财政机关编制、调整税收预算草案应与本行政区域的税源相适应,科学预测税收目标,充分听取同级税务部门的意见。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和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培植绿色税源,防止恶意拉税源现象发生。应依法加强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落实税收保障措施,并按照财政管理体制保障税收管理工作经费。应将税收保障工作纳

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对负有税收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参与税收协助的情况和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

二、出台《地方税收保障办法》具有可行性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国税发„2009‟16号)要求:“税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努力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方式,建立健全政府牵头的公共信息共享机制,有效获取相关部门的涉税信息,并明确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健全协税护税体系,形成综合治税合力。”

例如2010年8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地方税收保障的决定》。该办法实施后,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明显加强,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对地方税收征管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等作用突出,促进了地方税收的明显增长,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促进了社会公平。

三、针对《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提出以下六项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地方税收保障工作,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税收缴纳异议协调机制,巩固地方财政收入;发展改革、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城乡建设、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国土资源、工商管理、质量技术

监督、交通运输、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税收征管的需要,协助税务机关做好地方税收保障工作;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应当协助税务机关做好地方税收保障工作。

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地方税收保障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涉税信息的共享,涉及的部门和信息初步设想有九类:(1)工商局:企业注册、登记、注销信息;(2)地税局:企业登记、注销、管理信息;(3)经贸局:企业主管信息;(4)房管局:企业房产信息;(5)银行:企业资金流信息、信贷信息;(6)海关:货物进出口信息;(7)电力局:企业电耗信息;(8)水务集团:企业水耗信息;(9)科技局:企业科研经费使用信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定期做好与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传递工作,提供信息的具体范围、内容、方式、期限等,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税务机关与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协商确定;税务机关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涉税信息应当科学分析、综合利用,不得用于税收管理之外的其他用途。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三是创新税收征管机制。税务机关应当创新税源管理方式,根据税源结构和分布状况,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依法组织地方税收收入;应当公平、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为纳税人提供政策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指导、权利救济等服务,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提高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对税务机关组织收入情况以及负有地方税

收保障责任和义务的有关部门、单位、个人参与税收协助的情况和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违反地方税收保障规定,负有税收协助义务的政府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开展协助、未及时提供涉税信息,造成地方税收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报告本级人民政府,由本级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对有关部门及其责任人员作出处理。

五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国税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安排国税系统的日常经费预算,帮助协调解决国税系统在基本建设、基层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困难。重视国税系统干部的培养,提高国税干部征管能力。

六是强化社会监督机制。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接受纳税人、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对税收执法的评议和监督,公开改进措施,并反馈改进结果。

第二篇:榆林市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征求意见稿)

榆林市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地方税收收入,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榆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方税收征管保障,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地税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根据税收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为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征缴入库所采取的监督、支持、协助以及奖惩等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 地方税收征管保障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以部门联动、源头控管、综合治理为主要方式,堵塞征管漏洞,保障地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第四条 各县区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地方税收征管保障措施,对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地税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做好地方税收征管工作。

第二章 税收管控

第五条 除地税部门、税务人员以及经地税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做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阻挠或者取代地税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地税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依法处理,并对举报人的情况严格保密。

地税部门对被举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查实后,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七条 地税部门应当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第八条 地税部门要严格控管税源,依法加强发票管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支持、配合。

第九条 地税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

税务人员应当坚持公平、公正、文明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文明服务,依法接受监督;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十条 地税部门在税收执法中与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发生资金追缴矛盾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保证税收优先权的行使。

第三章 信息传递

第十一条 各县区政府应当建立地方税收征管保障信息交换平台,建立健全有关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实现涉税信息的互联互通。

第十二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地税部门做好有关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限、方式和格式向同级地税部门传递涉税信息。

(一)发改部门。在月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建设投资项目立项信息、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及进度信息、续建项目信息、重大产业储备项目信息;各类投资立项的审批登记信息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总体投资情况;

(二)科技部门。及时查处涉嫌研究开发费用、技术合同伪造,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案件,并将查处结果向地税部门通报; 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辖

区内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信息、技术合同登记和技术交易相关信息;

(三)公安部门。协助地税部门查询纳税人以及其他涉税人员身份证明、暂住人口居住情况、境内外人员出入境记录等信息,依法查处地税部门移送的涉税犯罪案件,并将查处结果向地税部门通报;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准许矿山开采企业购买爆破器材的审批信息;

(四)民政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福利企业的认定、变更、注销信息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变更、注销信息;

(五)审计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已审计完结单位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信息;

(六)财政部门。对有奖发票、涉税举报的奖金、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的手续费按照规定在同级财政预算中予以安排;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税费源普查信息数据;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转让等信息;在决算后30日内,提供本级行政之外的财政拨款及补贴信息;

(七)人社部门。协助地税部门查询《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社保费缴纳的相关信息;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零售药店医保结算数据信息;在终了30日内,提供本级企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纳信息;

(八)国土部门。协助地税部门查询纳税人以及其他涉税人员的土地使用权情况;对申请办理土地权属登记、变更

手续的单位和个人,不能提供相关完税证明、免税证明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信息和采矿权出让、转让信息,《土地使用权证书》登记、变更信息;

(九)建设部门。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建设项目招投标信息、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备案信息和外地设计、施工、建筑企业在我市开展工程或提供劳务的项目备案信息;提供已批准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和备案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信息;

(十)规划部门。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信息;

(十一)交通部门。在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交通建设项目信息;

(十二)水利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在终了30日内,提供本级管辖的砂石采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审批信息;

(十三)招商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相关招商引资信息;

(十四)文广部门。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文化团体演出登记信息和各类营业性演出信息;在季度终了15日内,提供本级文化经营许可证发放、变更、注销信息;

(十五)卫生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认定、发放、变更、注销信息;

(十六)统计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和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

(十七)工商部门。对申请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注销的纳税人,凭地税部门开具的完税凭证或免税、不征税证明、税务登记注销证明资料,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注销手续;对申请办理股权变动的纳税人,凭地税部门开具的股权转让缴税完税凭证或免税、不征税证明,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在月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股权变更登记信息;在季度终了15日内,提供本级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吊销营业执照信息;

(十八)质监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发放、变更、注销信息;

(十九)物价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公益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调整信息;在月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主要建材、各类资源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

(二十)国税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地税部门提供本级设立、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等户籍管理信息;在纳税

申报期终了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管理的相关纳税人的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信息和稽查部门的稽查信息;在季度终了后15日内,提供核定征收纳税人的定额核定(变更)和停复业信息;

(二十一)交警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机动车辆注册登记、过户、注销信息,各驾驶培训学校学员报名信息,经营性停车场登记信息;

(二十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国有企业兼并、转让、划转、改组、改制、破产信息和国有资产转让等信息;

(二十三)房管部门。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已批准的售房许可信息、《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登记、变更信息和商品房实际测量面积信息,房产转移、变更信息,房地产预售备案信息;

(二十四)能源部门。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区域内煤炭企业分户生产、销售统计和分析资料;在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上煤炭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发放资料;

(二十五)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月度终了10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传递购房按揭贷款发放信息;

(二十六)供电部门。在季度终了15日内,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本级用户用电立户、变更及注销信息;在半年终了后30日内,提供本级单位和个人的用电量信息;

(二十七)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

定向同级地税部门提供相关涉税信息。

上述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地税部门提供;如当期未产生信息的,应当告知地税部门。

第十三条 因地税征管工作需要,地税部门可以指定专人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收集相关涉税信息。

第十四条 地税部门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涉税信息应当科学分析、综合利用,不得用于税收管理之外的其他用途。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 地税部门应当做好有关部门和单位涉税信息传递辅导工作,及时整理和分析有关涉税信息,定期向相关信息传递部门反馈第三方信息使用效果;协助同级政府做好地方税收保障考核工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提出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涉税信息以及协助税收征管的意见。

第四章 税收服务

第十六条 地税部门应当依法向纳税人宣传税法并且提供政策咨询、纳税辅导、办税指南、税收救济等服务。

地税部门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变相增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负担。

第十七条 地税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征税依据、减免税政策、办税程序以及服务规范等事项,依法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第十八条 地税部门要建立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缴纳异议协调、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征纳争议。

第十九条 地税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有特殊困难的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五章 委托代征

第二十条 地税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对下列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实行委托代征,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一)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国土资源等部门代征;

(二)房屋出租及提供家庭装修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房产管理、物业管理、居委会、村委会等单位代征;

(三)国税部门代开发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等,可以委托国税部门代征;

(四)其他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地方税收,由地税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委托代征。

第二十一条 地税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与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并进行委托代征登记。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协议规定依法代征税款,不得擅自扩大或者缩小代征范围,不得违反委托代征协议,擅自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

第二十二条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领取、保管、使用、结报税收票证,单独设立代征税款账簿,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解缴代征的税款,不得挤占、挪用或者延迟解缴代征的税款。

第二十三条 地税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代征手续费。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根据代征工作需要合理使用手续费。

第六章 工作考核

第二十四条 各县区政府应当将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负有地方税收征管保障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参与税收协助的情况和成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定期通报。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有关部门和单位税收协作开展情况;

(二)有关部门和单位涉税信息传递情况;

(三)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代征税款情况;

(四)有关部门和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的税款扣缴情况;

(五)地税部门通过税收征管保障措施,组织税收收入情况。

第二十五条

税收征管保障工作考核采用百分制,实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考核采取按季度考核的方式进行,在季度终了30日内由税收征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单位和各部门的涉税信息传递及协税护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年终考核由税收征管保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考核组,采取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

考核采用综合打分、等次评定方式进行,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的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在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扣分。

第二十六条 经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部门和单位,授予“税收征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由税收征管保障领导小组给予5-10万元的奖励;被评为良好等次的部门和单位,给予2-5万元的奖励。征管保障奖励经费由财政部门纳入财政预算。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部门、单位,在考核中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一)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没有落实专人负责的;

(二)不按规定向地税部门提供有关涉税信息资料,或涉税信息内容严重失真、时间滞后,导致控管不力、税款流失的;

(三)在科技、福利、校办、劳动就业服务型企业资格审查,办理土地、房产转移登记手续,车船年审、营运手续审验,收费许可证发放,注销工商登记、办理其股权变更登记等工作中不按规定程序办理,造成税款流失的;

(四)未按规定代征、代扣代缴税款,造成税收流失的。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负有税收协助义务的有关部门和单位未能有效开展税收协助、未及时提供涉税信息,造成地方税收损失的,地税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报告,由本级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对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其责任人员作出处理。

第二十九条 地税部门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责令退还收取的财物,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检举人保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至 年 月 日废止。

第三篇:地方税收保障办法(安政办发〔2013〕77号)

安政办发〔2013〕77 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康市地方税收保障办法》已经2013 年第四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6月14日

安康市地方税收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方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秩序,营造良好税收环境,更加有效地实施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方税收保障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政府主导、财税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制保障、信息支撑”的原则,以部门联动、源头控管、综合治理为主要方式,堵塞征管漏洞,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第三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税收保障职责,落实地方税收保障措施,对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地税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做好地方税收征管工作。

第二章 税收协助

第四条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税收协助义务,按照下列规定协助地方税务机关做好地方税收征管工作:

(一)规划部门对申请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应当要求申请人出示建筑工程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税务登记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二)住建(房管)部门对单位和个人申请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三)国土资源部门对通过出让、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和自然资源使用权以及矿产资源开采权的单位和个人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四)财政部门应当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对依法应当纳入税收管理的收费项目不予提供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在支付财政投资项目单位工程款时,应要求项目单位提供当地税务机关出具的发票,对不能提供的不予支付。对有奖发票、涉税举报的奖金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的手续费,应当按照规定在预算中予以安排、及时拨付。

(五)工商部门在办理企业股权变更登记时,对自然人股东未能出具地方税务机关开具的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或免税、不征税证明,应及时告知同级地方税务机关。

(六)公安部门根据案件需要协助地方税务机关查询纳税人及其他涉税人员身份证明、境内外人员出入境记录等信息。地方税务机关在查处涉税违法行为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对地方税务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公安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七)交警部门对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核发年检标志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免税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八)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依法进行审计、检查时,发现被审计、检查单位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应当要求被审计检查单位限期整改并及时向地方税务机关提供追缴线索,协助地方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滞纳金,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将执行情况及时回复审计机关、财政部门。

(九)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协助地方税务机关加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房屋出租税收的收缴,在办理企业重组兼并、改组改制和破产清算等业务时,应通知地方税务机关参加。

(十)物价、卫生、教育等主管部门在办理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其他服务业经营许可证年检等手续时,要配合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查验相关涉税事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主管地方税务机关。

(十一)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配合地方税务机关查询纳税人涉税案件相关信息。

(十二)各单位对取得的付款凭证应当严格审核,凡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应缴未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应配合地方税务机关做好征缴工作。

(十三)其他部门和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支持、协助地方税务机关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第三章 信息传递

第五条 市政府建立地方税收保障信息系统,搭建地方税收信息化平台,实现涉税信息资源共享。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地方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六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指定信息员按照规定的时限通过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将本部门和单位的相关涉税信息提供给同级地方税务机关,如当期未产生信息的,实行零报送制。

(一)发改部门年初提供重点项目计划,将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抄送地方税务机关。

(二)统计部门每季终了20 日内提供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行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与分析的信息。

每月终了15 日内,下列单位应传递和提供相关信息:

(三)财政部门、公共资产管理部门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转让信息,重点项目工程资金拨付信息,向本级企业财政拨款、补贴、奖励等信息。

(四)公安部门提供机动车辆登记、年检、报废等信息,驾驶培训学校报名数据信息、经营性停车场、房屋租赁信息,特种行业许可证发放信息,准许矿山开采企业购买爆破器材的审批信息,旅馆业的入住数据信息。

(五)国土部门提供土地宗地信息、土地使用证和探矿权、采矿权许可证发放、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收回和非法使用土地查处信息,矿产品开采实测信息以及灾害治理、土地复垦、招标验收信息,探矿权、采矿权许可证转让等信息。

(六)规划部门提供建设工程项目和外地建筑企业在我市开展或提供劳务的项目备案信息,本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信息、已批准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信息。

(七)工商部门提供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股权变更登记信息。

(八)国税部门提供核定征收纳税人的定额核定(变更)和停复业信息以及设立、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等户籍管理信息,纳税人的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信息和稽查部门查补信息。

每季度终了15 日内,下列单位应传递相关信息:

(九)住建部门提供城市户外广告审批信息。

(十)房管部门提供本级已批准商品房预售的相关项目销售信息,二手房产权交易、转移等登记信息。

(十一)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各类车辆和船舶营运证的发放、变更、注销信息,外地车辆从事运输业务备案信息,交通建设项目信息。

(十二)民政部门提供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福利企业的登记、变更、注销等信息,各类福利彩票网点登记、销售及兑奖信息,福利企业年检信息。

(十三)人社部门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社保费缴纳相关信息、药品经销企业医保结算数据信息。

(十四)农业部门提供农业扶持项目立项信息。

(十五)移民开发部门提供水库移民搬迁工程项目、后扶工程项目投资信息。(十六)扶贫开发部门提供避灾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投资信息。(十七)教育部门提供民办学校、校办企业的登记、变更和注销信息。

(十八)文广部门提供各类营业性演出信息、文化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变更、注销信息。(十九)卫生部门提供医疗机构的登记和生产经营信息。

(二十)体育部门提供各类体育彩票网点登记、销售及兑奖信息,各类商业性体育比赛信息。

(二十一)科技部门提供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受理、科技奖励及技术合同登记信息。(二十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国有企业兼并、改组改制、划转转让、破产清算信息,国有资产转让信息。

(二十三)商务部门提供外资企业新办、股权变更信息,出国劳务人员信息,服务贸易项目以及对外贸易经营者名单。

(二十四)招商部门提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信息。

(二十五)质监部门提供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发放、验证信息。(二十六)审计机关提供被审计单位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信息,建筑工程审计项目涉税信息。

(二十七)水利部门提供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取水权许可、转让信息,河砂采选审批信息。

(二十八)物价部门提供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调整信息,商品房预售价格备案信息。

(二十九)残联部门提供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证书信息。

(三十)公积金管理部门提供本级企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汇缴明细信息。(三十一)电力部门提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用电量信息。(三十二)自来水公司提供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用水量信息。(三十三)社区提供辖区内个人出租房屋、住房装修等相关涉税信息。

(三十四)本办法暂未明确的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规定向同级地方税务机关提供相关涉税信息。

第七条 因税收征管工作需要,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指定专人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收集相关涉税信息,相关单位应给予配合。

第八条 地方税务机关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涉税信息应当科学分析、综合利用,不得用于税收管理之外的其他用途。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提供相关涉税信息的部门、单位和地方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第九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做好有关部门和单位涉税信息传递辅导工作,及时整理和分析有关涉税信息,定期向相关信息传递部门反馈第三方信息使用效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定期提出修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涉税信息以及协助税收征管的意见。

第四章 委托代征

第十条 地方税务机关按照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下列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实行委托代征,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必要时,地方税务机关可派员协助受托方征收税款。

(一)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委托国土资源等部门代征;

(二)房屋出售出租及提供家庭装修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委托房产管理、物业管理、居委会、村委会等单位代征;

(三)从事营业性演出或者商业性体育比赛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分别委托文广、体育等部门代征;

(四)国税、地税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联合办税服务厅,未建立的由国税部门代征其代开发票涉及的有关地方税收;

(五)船舶车船税委托交通运输部门海事管理机构代征;

(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房屋租赁税收,可委托财政、公共资产管理部门代征;

(七)其他零星分散的地方税收,由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委托代征。第十一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与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并进行委托代征登记。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应当按照协议规定依法代征税款,不得擅自扩大或者缩小代征范围,不得违反委托代征协议擅自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

第十二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人员代征手续费。第十三条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人员应当领取、保管、使用、结报税收票证,单独设立代征税款账簿,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解缴代征的税款,不得挤占、挪用或者延迟解缴代征的税款。

第五章 税收服务

第十四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公平、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为纳税人提供政策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指导、权利救济等服务。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提高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变相增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负担。第十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征税依据、减免税政策、办税程序以及服务规范等事项,依法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第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建立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缴纳异议协调、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征纳争议。

第十七条 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有特殊困难的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十八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解缴等事项进行提示,降低纳税人涉税风险。

第六章 工作考核

第十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等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督促和考核奖惩等工作。

第二十条 地方税收保障工作实行协税工作与单位经费挂钩制度,具体考核措施和奖惩办法由财政部门牵头,商考核办、地方税务机关另行制定。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及本办法有关规定,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或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责令限期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负有税收保障义务的部门、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致使国家税款遭受损失的,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报告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协调议事机制予以整改,并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 年7 月1 日起施行。

第四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2008年6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B0

【发布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

【发布文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号 【发布日期】2008-06-29 【生效日期】2008-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

(2008年6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8年6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号公布 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方税收征管工作,保障地方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方税收保障,是指地方税务机关(含承担地方税收工作任务的国家税务机关,下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为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所采取的税收分析预测、监控管理、信息提供、协助配合、监督制约及举报奖励等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协调工作,将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

第四条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成绩显著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第五条 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和协助地方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需要,在同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支出。

第六条第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阻挠或非法取代其履行职责。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无偿提供纳税咨询服务,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执法责任制,做到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服务,依法接受监督。

第二章 监控保障

第七条第七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严格税源管控,堵塞税收漏洞,依法征缴地方税收收入,确保地方税收应收尽收。

第八条第八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税源变化情况以及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科学分析预测地方税收收入,并于每年预算编制前将下一的地方税收收入分析预测及其说明,报本级人民政府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编制、调整地方税收收入预算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税务机关的意见,并保持与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税源相适应。

第九条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地方税收内容的,应当征求同级地方税务机关的意见,并按规定上报备案。不得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决定。

第十条第十条 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征、少征、多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不得滥用职权混淆预算级次或税种征收,不得虚收、异地征收或者截留、挪用税款。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地方税务机关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地方税收保障工作,应当分别签订具体工作协议或委托协议,明确相互支持配合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制定税源监控的有效措施,防止地方税收流失。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有利于税源监控的原则,对下列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实行委托代征代缴的征收管理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一)拥有车辆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的车船税;

(二)从事客货运输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的地方税;

(三)房屋、财产租赁过程中应当缴纳的地方税;

(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以及人才交流过程中应当缴纳的地方税;

(五)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安装或者室内装饰、装修业务的外地纳税人应当缴纳的地方税;

(六)依据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委托代征的其他地方税。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方便纳税的原则,委托当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代收代缴税款。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与受托方签订委托代征代缴(包括代收代缴)税款协议书,受托方应当按照委托协议书的规定领取、保管、使用税收票证,并在规定的范围、期限内依法代征和解缴税款,不得挤占、挪用或者延期解缴税款。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对代征、代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必要时,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派员协助受托方征收税款。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向受托方支付代征手续费,不得截留或者挪用。

第三章 协助保障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与国税、工商、技术监督、建设、公安、统计、经济、房产、国土资源、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制度。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定期将下列涉税情况以书面或者电子信息形式通报给同级地方税务机关:

(一)发放、变更、注销营业执照、法人机构代码证的情况;

(二)发放、变更、注销房产、土地使用证书以及房产、土地交易的情况;

(三)发放、变更、注销矿产资源使用证书以及矿产资源交易的情况;

(四)发放、变更、注销其他生产经营许可证照的情况;

(五)其他与地方税收征管工作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税务变更、注销或完税手续的,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前款各项规定的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举办演出、会展、商贸交流等商务活动的,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在每次活动前,将活动安排、合同和收入分配方案等材料报送活动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活动安排、合同和收入分配方案发生变化的,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在活动变化前重新报送有关材料,并按规定代扣、代征地方各项税收。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劳动、民政、科技、卫生、经济等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将下列税收减免前置审批事项认定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抄送相关地方税务机关: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认定;

(二)安置残疾人员就业的认定;

(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认定;

(四)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认定;

(五)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认定;

(六)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技术性服务项目的认定;

(七)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八)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认定;

(九)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认定;

(十)其他需要认定的项目。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审核税收优惠对象的条件,对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应当及时恢复征税,追缴被骗取的税款,并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国税、工商等有关部门依法查出的地方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移交同级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处理。地方税务机关应将处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部门。对审计、财政部门依法查出的地方税收违法行为,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部门的决定或意见书,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收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审计、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中与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执法发生资金追缴矛盾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优先保证税收的收缴入库。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与地方税务机关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作与配合,积极开展护税协税工作,及时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

公安机关办理涉及地方税收的案件,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同级地方税务机关;地方税务机关在查处涉税违法行为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章 举报奖励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进行举报。地方税务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予以查实,并依法处理。

地方税务机关对被举报的行为查实后,应当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告知当地的地方税务机关:

(一)为个人进行建筑施工或者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并取得收入的;

(二)单位或者个人出租房屋的;

(三)有其他应当依法纳税情形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并查实纳税人未依法纳税的,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比照举报奖励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对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举报信息的情况严格保密。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有关政府部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干预、阻挠或者非法取代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

(二)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决定的;

(三)擅自改变税收申报、缴纳、入库方式、地点或汇总缴纳税款范围的;

(四)未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并给地方税收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地方税款流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地方税务机关追缴相应的税款:

(一)有涉税信息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的;

(二)受托代征、代收而不代征、代收或者不如实代征、代收的;

(三)不按要求和规定的程序控制税源的;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规不征、少征、多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

(二)混淆预算级次或者改变税种征收的,虚收、异地征收税款的;

(三)截留、挪用税款或者代征、代扣、代收手续费、奖励资金的;

(四)未依法履行保密责任的;

(五)有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的各项规费、基金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2021年地方税收征管保障总结

2021年地方税收征管保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地方税收征管保障总结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保障办法》的重要意义

地方税收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财力保证。随着___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税收税源构成和征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核算复杂化等特点,税源控管难度不断增大。加之地方税收税种多、涉及面广,税务部门受到信息来源渠道的限制,对部分行业、税种,尤其对一些零散、隐蔽的税源缺乏有效的源头控管手段,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税收流失,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贯彻落实《保障办法》,有利于促进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信息支撑、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税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便于税务部门及时掌握涉税信息,加强源头控管,实现治税方式从税务部门单一型到社会各部门综合型的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发挥行政职能;有利于解决涉税信息传递不畅、涉税源头控管不严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证地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有利于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税收流失等问题,更好地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因此,贯彻落实《保障办法》,对于提高行政效能,提升税收征管质量,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保障办法》的重要性,明确本部门、本单位在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中的作用和责任,增强贯彻落实《保障办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税务部门要深入做好宣传工作,使全社会认识到综合治税的重要意义,促进《保障办法》的有效落实。

二、切实加强对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对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领导,完善综合治税体系,成立市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地税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兼任,副主任由市地税局、国税局和财政局分管领导兼任,配备相应工作人员,负责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联系协调,___开展日常的具体工作。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信息沟通、传递。

领导小组每年召开___次工作会议,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要求、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政策措施。___要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三、明确部门职责

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保障办法》的要求,将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明确分工和要求,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确保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贯彻到位。

(一)负责协助地方税收征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并积极、主动给予配合,完善本部门的工作规范,确保有关要求落实到位。

1.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将是否依法履行税收义务作为必审内容,并将查实的应补缴税款、滞纳金等涉税信息及时移送税务部门;

2.房产管理、国土资源部门对申请办理房产、土地权属变更手续的单位和个人不能提供税务___、完税证明或者税务部门出具的不征税证明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3.工商部门对申请办理工商注销手续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___时,发现其不能提供税务登记注销证明的,要及时通报税务部门;

___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和涉及不动产、无形资产处置的案件,及时通知税务部门,提供相应涉案信息,并为税务部门进行债权申报提供便利;

5.公安部门与税务部门应当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打击税收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受理、办结涉税案件;

___人民银行协调各商业银行为税务部门查询纳税人的账户情况提供便利;

7.各镇(区)要加强协税护税办公室的___领导,合理选配人员,保障协税办委托代征工作的开展。各镇(区)政府(管委会)、房管、保险等负责受托代征地方税款的部门和单位要遵循税收法规和相关协议,认真做好委托代征工作;

8.各部门、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做好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对取得的付款凭证要严格审核,凡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9.财政部门要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严格控制应税收费项目使用财政票据。对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奖___、涉税___的奖金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的手续费,应当按照规定在预算中予以安排;

10.地方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严格控制税源,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地税部门、国税部门和财政部门全面开展涉税信息交换、共享信息资源,加强日常协作,联合办理有关涉税事项,积极开展联合税收征管工作。

(二)负责与地方税收征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供、交换相关信息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保障办法》要求的内容,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提炼有关信息和数据,并及时保质保量提供。

1.工商部门每月终了后__日内,提供工商开业登记信息,工商变更登记信息,工商注销登记信息和吊销营业执照信息等;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每月终了后__日内,提供企业、事业单位、社团___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___机构代码赋码信息,___机构代码证变更信息,___机构代码证注销信息等;

3.房产管理部门每月终了后__日内,提供商品房销售许可发放信息,房屋所有权信息等;

4.国土资源部门每月终了后__日内,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信息,土地使用证发放信息等;

5.建设部门每月终了后__日内,提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发放信息,工程招标项目资料、项目合同备案信息,建筑分包合同备案信息等;

6.民政部门每月终了后__日内,提供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信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变更登记信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注销登记信息,福利彩券获奖___信息等;

7.科技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高新企业认定___信息,专利技术转让信息,技术开发项目立项备案信息,个人取得科技成果股权形式的奖励信息等;

8.信息产业相关管理部门在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认定结束后__日内,提供相应认定___信息;软件企业年审结束后__日内,提供年审信息等;

9.知识产权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转让专利权的企业、个人的___信息等;

10.统计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综合经济指标、工业经济指标、交通邮电和旅游经济指标、对外经济指标、国内贸易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指标、金融保险财税经济指标、价格经济指标、居民收支经济指标、单位用电信息;每年__月__日前,提供上我市全部职工平均工资信息等;

11.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企业重组、兼并、划转、转让、改组改制批准后__日内,提供相应信息等;

12.公安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外籍人员入境情况信息,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信息等;

1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按月定期提供单位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计划信息;每半年后__日内,提供批准企业年金的有关文件信息,外籍个人就业登记情况信息,医保定点单位的销售信息等;

14.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缴纳公积金存缴的标准及工资基数批准后__日内,提供相应信息等;

15.文化、体育部门在大型营业性演出、商业性体育比赛或者其它重要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前,提供相关信息;中奖行为发生后及时提供应税彩票获奖___信息等;

___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车辆营运证发放信息,船舶营运证发放信息,交通建设项目信息等;

17.水利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水利建设项目信息等;

18.园林绿化、建设等管理部门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等;

19.外经贸部门每半年终了后__日内,提供有境外投资行为的企业的有关信息。

20.教育部门每半终了后__日内,提供各类办学机构的审批、登记信息,各类办学机构的变更信息,各类办学机构的注销信息等;

___部门每半终了后__日内,提供医疗机构审批、登记信息,医疗机构变更信息,医疗机构注销信息等;

22.物价部门每季终了后__日内,提供公益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调整信息等;

23.残联每半终了后__日内,提供残疾人员信息和残疾人证发放信息等;

___人民法院每季度终了后__日内,提供对涉及不动产、无形资产处置的裁定、判决、执行、拍卖等信息以及破产程序中涉税信息,涉税违法案件中查补国、地税的涉税信息等。

25.地方税收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供涉税信息,具体内容和时间要求由有关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协商确定。

___根据实际工作开展需要,在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协调后,可对上述按期提供的涉税信息内容、时限进行扩充、修改和调整。

四、建立信息交换平台

以政府信息网络为依托,政府信息办尽快开发、建立征管保障信息交换平台,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接口,保障其按期将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行传递和下载;系统平台应赋予税务部门查询、读取、下载等功能,确保能够对相关信息的高效应用,为地方税收征管的综合治理和源头控管提供支持。

在征管保障信息交换平台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为保障涉税信息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税务部门提供过渡的技术方案,有关部门、单位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部门传送数据文件,实现涉税信息的数据交换。

地方税收征管部门要保护纳税人的商业___和个人隐私,共享信息只限内部使用,不得用于税收管理之外的其它用途。征管保障信息交换平台、过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应符合安全、保密的要求。

五、实施综合考核

将《保障办法》中有关考核内容,纳入政府工作任务分解考核指标,市政府定期对各镇(区)、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地方税收征管部门要对共享信息的综合应用情况按期进行总结和考评;各镇(区)、相关部门、单位要把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作为本镇(区)、本部门、本单位绩效考核的一个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通过综合考核和绩效考核,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增强成员单位配合支持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责任感,促进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下载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出台《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议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五篇范文

    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 2010年3月31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方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地......

    地方税收综治保障指导方案(最终五篇)

    为了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依法治税环境,真正形成“税收管理社会化,税源监控多元化”的治税环境,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开创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新局面2

    开创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新局面 宁阳县地方税务局近年来,我县在市局、宁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这个中心,以省人大通过《......

    《湖北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5篇范文]

    《湖北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txt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第331号《湖北省地方税费征......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

    发展壮大税源强化征收管理s0100确保地税收入稳步增长----x县地税收入统计分析为了建立起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确保地税收入稳步增长,现对我局2002年以来的收入完......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2007-02-02 21:56:43发展壮大税源强化征收管理 确保地税收入稳步增长 县地税收入统计分析 为了建立起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

    建设部就《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出台答记者问

    健全制度 完善政策 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建设部就《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出台答记者问2007年11月8日,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合同能源管理税收优惠政策出台

    近期财政部出台五项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税收优惠政策出台 时间:2011-02-17 来源: 财政部网站文章类别:原创作者:- 核心提示:近期财政部出台五项政策,这五项政策分别为:财政部细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