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革和完善竞争上岗问题研究
关于改革和完善竞争上岗问题研究
有人说,时下流行的竞争上岗好比赛马。事实又是怎样呢?竞争上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赛马”,它仍然是“相马”。只不过“相马”的人由一个伯乐变成了一群伯乐。既然是相马,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组织竞相采用这种方式?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把它称为“赛马”机制?为什么它还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虽然竞争上岗不是真正的“赛马机制”,但由于其特有的“群体相马”形式,加上某些“赛马”的因素,给党政机关选择人才带来了一些机制上、心理上的变化,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竞争上岗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公开竞争方式选拔党政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的任用方式。XXX乡近年来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成功引入和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这些优秀干部的成功选用为XXX乡近年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面对着社会强大的就业压力,一大批人才纷纷涌向政府机关,政府机关竞争上岗机制的各种问题也都随之显现出来。
一、在开展竞争上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竞争上岗作为一种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还存在偏差;二是进展还不够平衡;三是操作还不够规范;四是标准还不够统一;五是有的职位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六是题库和考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积极预防和避免以下三种现象:一是竞而不争;二是领导内定;三是画地为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操作程序不规范造成的。
二、改革和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搞好竞争上岗,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好竞争上岗工作的重要性,把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始终。
1、在竞争上岗中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就是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规则,把群众的积极参与同党组织的组织引导统一起来,把拓宽群众参与、监督渠道同党组织的统一实施、严格把关统一起来,把群众的选择权同党组织的决定权统一起来,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党组织和群众都信任的干部选拔出来。首先是管好职位。一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列入全员竞争上岗的单位,在规划竞岗职位时,按职位设臵情况留出一定的职位,每个单位一般是留1至3个。二是要坚持以职位选人。其次是管好程序。竞争上岗要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和按程序办事的原则,在不违背竞岗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实际,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实施细则,把竞争上岗规定的程序执行好。
2、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到竞争上岗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把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同走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同贯彻平等竞争、择优选任的原则结合起来,使竞岗工作做到原则不变通,标准不降低,择优不走样。一是体现一个“公”字。在推进竞争上岗工作中,党委抓竞岗工作主要是议大事、抓大事、管大事,切实把好政策和原则关、选任导向关、组织领导关。同时,就群众关心的有关问题,以适当形式向干部群众解疑释难。要采取严格周密的组织措施,对在一定时限和范围内暂时不宜公开的内容严加保密,从命题制卷、组织考试到阅卷登分,从确定评委到面试答辩,从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到酝酿人选,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严格的程序,严明组织纪律,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各项工作做到严谨、细致和保密,从而确保竞争上岗的公正性。二是落实一个“严”字。干部考察实行“阳光作业”,不仅要考察干部与竞争职级相匹配的综合素质,而且要掌握干部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注意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情况。在干部的评价标准上,坚持从高从严要求,以同“一把尺子”进行衡量。三是确保一个“优”字。在竞争上岗中贯彻党管干部原则,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以此为契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3、竞争上岗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竞争上岗工作顺利进行。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党管干部原则这个“法宝”更体现干部工作的时代特征,适应当前干部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以及竞争上岗的特点和要求,做到有所改进、有所创新、有所完善。在竞争上岗中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管”就要正确定好位。对各级竞岗领导小组而言,既要监督和保证单位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集体讨论,严格按照干部管理工作程序和纪律办事;又要帮助单位克服单纯由组织、领导简单决定干部任用的弊端;既要管住管好竞岗全过程应该坚持的原则性、政策性、全局性问题,又要把那些各单位能够办、办得好的事情放手让他们去干;对一些群众应该参与的事情,更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第二,“管”就要体现扩大民主。要积极推行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多种方法,促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真正从封闭式、神秘化中走出来,加大群众
监督措施,切实防止竞争上岗工作中的各种不正之风。扩大竞争上岗中的民主,要有组织、有领导、有程序地进行。在发动群众竞争上岗工作中,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正确引导,防止和反对非组织活动。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来自各方群众的意见,把党组织对干部的考察和走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竞争上岗在公开、公正、民主的氛围中有序进行。第三,“管”就要在宏观管理上下功夫。要注意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切实管住方向、管准政策、管好大事。为此,一是要统一政策规定。凡是竞争上岗中的政策规定和重大问题,都应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统一决策,统一实施。各部门要根据政策规定和各项决策,结合实际,提出贯彻实施的具体意见。二是要完善工作规范。对竞岗的工作程序、各个环节的实施办法,要完善和细化,增强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要强化职位管理。这就要求党委要协助指导有关部门做好机构设臵、人员编制、领导干部职数、非领导职务设臵等工作。四是要发挥协调作用。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竞岗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定期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竞岗工作的政策规定的情况以及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
(二)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搞好竞争上岗,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必须切实加强竞争上岗的有效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
竞争上岗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干部管理体系中的其他制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使竞争上岗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
1、实行任职资格考试。每半年或每年组织一次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统一考试,及格者发资格证书,资格证书3—5年内有效。
2、加强各类题库建设。有必要在省、市级组织人事部门加快建立统一的题库。每年更新题库试题量的15—30%,实行动态管理。
3、加强和改进后续管理工作。本着“适其岗、尽其才”的原则,疏通被调整干部的“出口”:一是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可不计入本单位非领导职位编制数;二是留级降职的干部,按原职级享受生活待遇;三是待岗、培训结束后按新职务确定有关待遇;四是分流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五是离职分流另谋职业的,可根据原级别、工龄和任职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不再保留干部身份和待遇。对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努力、进步明显、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也可以通过竞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4、多层次开发落选优秀人才。对竞争上岗干部的任用方法不应是单一的,局限于一次开发,要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对暂时不能任职,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人选,可以作为后备干部,落实培养措施,促其早日成才,然后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本人表现和能力素质,选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发挥竞岗人才的二次开发作用。
(三)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搞好竞争上岗,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必须通过深入探索开展竞争上岗的有效机制,推动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不断创新。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至少要创新和建立“四项机制”:
1、竞争比较机制。通过所有竞争者公平参加多个环节的竞
争,比较谁的成绩好,谁就可以获得任用。实质是对干部德能勤绩综合素质的比较,干部的去留升降完全以干部的德才、政绩和民意的量化议价为依据。
2、民主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就是把竞争上岗的原则、过程和结果全部公开,摒弃封闭式、神秘化的做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所能参与的全部环节,增加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在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上,不搞“内定”,由群众去挑选他们信得过的人,保障了群众的选择权;能够公开的都向群众公开,任职人选讨论决定后还要实行任前公示,保障群众的监督权。
3、择优任用机制。建立择优任用机制就是使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进入组织考察和选拔的视野,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4、能上能下机制。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就要通过优胜劣态,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建立方面取得突破。要与推行任期制相结合,任期定为3年为宜。通过竞争上岗的干部,任期一到,职务自然免除,重新考察任命或重新实行竞争上岗。
第二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问题研究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问题研究
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这是党的十七大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按照这一要求,深化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急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党内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代表行使权限过短,党员政治热情不高。由于现行的党代会不是常任制,每届党代会召开后,党代表的使命就随之结束。除召开会议确需邀请一部分党代表参加外,代表们基本没有什么活动,也无多少权利可行使,这使党代表产生还不如当人大代表的感觉,致使想竞选党代表不如人大代表积极的现象。
二是上级提名意图明显,代表意志难以实现。长期以来,党内过于突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委成员候选人的推荐提名,而缺乏自下而上的选举人或党代表联名推荐提名,难以体现党代表的意愿。有的在确定候选人资格条件时,以组织提名人选为参照,量身定做,选择面不宽。
三是选举差额比例偏小,代表选择层面较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基层党代表差额不少于20%,两委委员差额为20%。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大都以选择“弱差”、“软差”为主,确定的差额候选人与“真正”候选人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实际选举中党员或代表们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四是直接选举范围过窄,党内民主发展缓慢。选举时,各地还仅限于党支部委员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基层党委委员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的较少,大都是党员先选代表,由代表选举委员,再由委员选举书记、副书记,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书记、副书记的更少,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要求是有一定差距的。
五是选举程序不够规范,选举过程流于形式。从过去党内选举上看,有些地方在选举代表、委员时,过分强调党委意图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内民主的真实性。有的地方对候选人介绍过于单一,千篇一律,不涉及深层次问题;有的对候选人讨论时间过短,酝酿环节欠透明;有的在操作环节上随意裁减,以“沟通”、“做工作”为名,阻止党代表另选他人,致使党代表的选举权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的对策
1、着力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不断扩大党内选举中候选人提名环节民主。把自上而下提名与自下而上提名有机结合起来,规范组织提名、扩大群众提名、鼓励自荐提名、提倡竞争提名,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和办法。一是在党代表候选人提名上扩大民主。建立党员自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制度,并以党员自愿报名为主,提高党代表选举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党代表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提名程序,做到没有个人自荐就不能作为党代表候选人人选,就不能参与党代表竞选。二是在“两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上扩大民主。采取组织提名、党代表或群众代表联合提名和个人自荐提名相结合的形式,建立更加民主透明的提名制度,扩大会前参加推荐的人员范围。应允许代表联名提名,党代表10人或20人以上可联合提名委员候选人。三是在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提名上扩大民主。探索更加广泛的公推提名办法,不仅仅由基层党委全体党员来推荐,还应组织基层群众代表参与推荐。把“双推”结果作为提名的重要依据,使提名工作由党内向党外延伸,进一步提高候选人提名工作水平。
2、着力提高差额选举的比例,在党内选举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以改进差额选举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选举、竞争选举机制,提高选举质效。一是由较低比例的差额选举向较高比例的差额选举转变。应适当增加差额选举的比例,基层党代表候选人差额由不少于20%调到不少于50%,“两委”委员候选人差额由20%调到30%;地方党委选举党代表候选人差额由不少于20%调到不少于30%,“两委”委员差额由不少于10%调到不少于20%,常委差额由1至2人调到2至3人,从而使选举人较好地表达选举意愿,使民主选举更富有竞争力。二是由小范围的差额选举向大范围的差额选举延伸。打破传统差额选举模式,逐步放大差额选举作用。先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基层党委书记和副书记中试行差额选举,将干部差额选任制度吸收借鉴到党内主要领导选举中,并逐步向地方党委换届选举推开,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三是由“软、弱差”的差额选举向“硬、强差”的差额选举过渡。选举的差不能是 “软差”、“弱差”,而应该是“强差”、“硬差”,差也应该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好干部,增强选举的竞争力,增加党员代表的可选择面,真正把优秀的、能干事的干部选上来。
3、着力推行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使更多的党员直接参与到党内选举中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创新党组织选举形式,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更大限度地体现党员意志。一是在探索直接选举办法上要有新突破。认真总结村党组织换届“两推一选”办法,并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基层党组织班子直选办法,将“两推一选”模式由选委员向选书记拓展,由选村党组织班子向选基层党委班子拓展。二是在开展直接选举试点上要有新成效。对党员人数少的基层党委,应进一步扩大直选试点,通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和副书记。通过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再逐步铺开,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增强党内选举的广泛性。三是在确定直接选举标准上要有新规则。根据直接选举的特点,要不断创新选举内容,抓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选举标准,为直接选举提供依据。比如,党员人数在500人以下的,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委员、书记和副书记;党员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委员,然后由委员会选举书记和副书记。
4、着力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代表作用。参照人代会常任制的一些做法,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一是党代表职责具体化。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享有代表资格,行使代表权利,履行督促检查、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提出建议等职责,有效落实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党代表活动多样化。定期组织开展党代表视察调研、督办检查、提案质询等活动,建立党委委员与党代表、党代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联系网络。三是党代表年会制度化。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安排在人代会、政协会之前召开。通过召开年会,充分调动党代表参加党内事务特别是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第三篇: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在体制改革已进行30多年,经济改革在许多领域全面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同的今天,垄断行业改革滞后显然不符合社会期待。
在中国,垄断行业应该说占主导地位,垄断行业有电力、市政交通、烟草、石油、天然气、电信、铁路、民航,包括银行等等。我国在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部门形成的行政垄断,已经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其突出特征就是借助政治资源来进行经济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排斥其他集团参与竞争,妨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寻求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全社会财富或人民福利最大化,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排他性的特殊经营,在其垄断领域实施了市场禁入,通过种种排他性控制,阻止竞争对手(含潜在对手)的进入,妨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不仅如此,行政垄断还极容易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目前,行政垄断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制度性瓶颈。可以说,不消除行政垄断,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也会越来越不健康。
鉴于行业垄断的种种弊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以打破垄断为目的行业改革。此次改革触及到了较深层次的体制矛盾,试图从体制上削减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各类投资者的积极性。而其中主要的改革办法是 “拆分”。即对垄断的行业采取“横向分拆”的方式,撤销或合并了垄断行业的政府管理机构,对其所属的行业按其特性进行“拆分”,打破市场垄断格局。比较引人关注的有对电信部门的分拆和重组,最终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等六大公司。1998年7月,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分拆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把发电企业拆分成大唐、华能、华电、国电、中国电投五大集团。把电网按区域拆分成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进而又按区域再拆分为多个区域电网公司。2002年中国民航业通过行业重组,合并成立了5大集团,包括3家航空公司,1家航空保障公司,1家航空信息服务公司,并与民航总局脱钩。同时,外资投资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股份比例放宽至49%以上,民间资本可投资民航业。通过此次改革,垄断行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在电信、电力和民航等部门初步引入了竞争机制,出现了迈向垄断竞争的趋向,尤其是在垄断行业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主体,并重新设计了政府监管体制和机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把垄断行业拆分重组成竞争性寡头,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等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业,也开始向国内资本开放,并允许海外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这标志着中国市政公用市场将告别政府垄断经营的局面,加速市场化进程。
针对垄断,有些行业“分拆”是必要的。但是,把分拆当作垄断性行业改革的万灵药,则难免失之浅薄。
第四篇: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1203 姚靓君 120730308
摘要:垄断行业自古以来就存在,无论是中国还是别的国家。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与此相适应,是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 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
2.1何谓垄断行业
在古代,人们在市集上做生意。许多行业,都是不只一个商人做的。有些商人想包揽所有客人,就在市集上做高台,叫做垄,他们居高临下能获得许多便利,包揽了许多客人,这种行为称为垄断。
垄断行业分为两种,一种在凭借技术上的优势,进行行业上的垄断,如美国的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因为深厚的技术优势,垄断了全球各国的电脑操作系统。另一种是由国家控制下的垄断行业,如,我们国家烟草、电力行业,由国营垄断,私人不可经营。
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提倡公平竞争、自由经济,垄断行业比较少。发达国家垄断行业一般为技术型的,不过,即使一些现在看来依然是带垄断性质的公司,如美国微软,垄断也难以长久,谷歌正在研制新的操作系统,快就要面世了。自然垄断行业的有自来水、电力、公交等等,这些垄断行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存在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进入门槛。
如果一个城市存在多个电网系统向同一群消费者提供电力服务,即竞争的话,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些领域如果不是垄断结构而是多个生产者竞争的话,对我们消费者的影响也不会是好的。最终的结果是厂商最终将退出市场不再提供产品。垄断形成垄断利润和消费者损失。政府通常对垄断行业实行垄断价格管制或者进入许可。当然由于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会造成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但是要通过引入竞争来解决也很难。通常最后形成一个合谋的垄断集团,寡头垄断。
在古代也有垄断,如海盐的垄断,矿石的垄断,兵器制造的垄断,剩下的便是一些官场的“灰色收入”。清朝就有一任清知府十万花花银之说,显然当官的除了有一份不菲的俸禄外,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进贡”和“孝敬”.多成为公开的秘密。据典籍所载,当时社会“灰色收入”已发展到极致,是一些平头老百姓所没有的特权者,多可牟取一份额外的好处的好方法。
2.2垄断行业需要改革垄断行业必须改革,因为是对平等保护原则的漠视、法律保留原则的违反和对公平竞争秩序的损害
平等保护原则的终极意义在于追求宪法对各个人所保障的,各自在其人格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机会的平等。即所谓的“机会上的平等”。
虽然说市场和平等有着天然的联系,但行政性垄断给予了某些产业、企业和个人以特权,使得政府以及和政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行业和个人在市场竞争中,有了相对于其他竞争者的特权。例如目前在大约30个行业和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民间资本投资“禁区”,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通讯、科教文卫、旅游等行业领域以及国有产权交易等领域则尤其如此。过多的由行政性的机制来垄断本应由市场配置的资源,对特定的经营者实行优惠待遇,违反了平等保护原则,构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歧视,造成了限制竞争的后果。
对经济自由的限制,应该符合法律保留原则的要求。法律保留原则的意蕴在于,只有由民主选举具有直接民主合法性的代议机关,才能对一般性的与人民有密切联系的重要事项作出决定,颁布普遍的对公民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我国宪法第5条第1款也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原理要求应以法律规范国家与人民间的法律关系,并且应使人民能够预见并估计行政活动的效果。从学理上考察,除法律之外的其他行政规定和措施,不得对公民基本权利予以限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有效率地发展经济,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经济政策目的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借此尽可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在阻止政治权力恣意扩张的同时,分散私人的经济权力,通过确保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和企业的平等机会和自由,来实现民主的经济秩序。因此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的核心目的就在于捍卫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例如日本《禁止垄断法》第1条明确规定:“本法的目的,是„„促进公平的、自由的竞争。”
实践中的诸多行政性垄断是以直接排斥、限制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从微观层面考察,行政性垄断往往通过直接禁止某一产品或某地产品进入某一特定的产品市场或地域市场,改变了特定市场上竞争者的地位,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与垄断局面的出现。从宏观方面考察,行政性垄断损害了公平竞争秩序,将本应统一、开放的全国性市场分割为彼此封闭、互不联系的条块结构,妨碍了全国开放、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与完善的进程。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月6日到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周铁农说,当前垄断行业改革明显滞后,造成不公平竞争,建议《报告》稿增加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黄孟复说,要明确时限,抓紧出台贯彻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配套政策。
温家宝说,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与此相适应,是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新36条”没有落实,民间资本进入就遇到玻璃门、弹簧门。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
在专家、学者座谈会开始时,温家宝说,第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性问题,还是分配不公问题、反腐败问题,都得靠改革、靠制度性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第二,要把民生问题解决的更好。第三,应对今年的经济困难,有两个途径非常重要:一是支持实体经济。二是放活民间资本。这条路非常宽广,潜力巨大。
2.3垄断行业的改革
金思宇说过垄断行业是中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研究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目前不同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一致,同时考虑到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协同推进,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应实施有步骤的“精细化改革战略”。
一是要分类推进改革,对于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石油、石化、民航等行业,要继续完善相关改革措施,重点是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新的市场竞争主体,重组行业结构,增进企业效率。加快推进铁路、邮政和盐业等企业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改革。同时加强行业监管。通过建立健全垄断行业的监管体系,改进垄断行业监管的有效性。
二是要对每个垄断行业及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性质(自然垄断性、国家安全和战略的关系
等)进行梳理,从国有经济布局的角度研究这些行业及产业链各环节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来分析这些行业和领域的重要性,并针对不同重要性类型行业分别确定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确定国有企业的股权权重。
三是根据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要求,进一步减少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数量,并根据每家企业的使命和发展战略,选择不同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方式。
四是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并完善监管办法。
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惠民、强企、兴国”。所谓“惠民”,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和更加满意的公共产品服务,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所谓“强企”,就是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所谓“兴国”,就是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据此,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垄断行业改革或是中国经济转制突破口。
2.4学者对垄断行业改革的看法
新京报:转制改革已成为市场共识,你也多次提到中国经济需要转制,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陈道富:由于中国经济起步晚,有后发优势,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一直是“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跑马圈地扩张模式,包括政府金融机构、财税体制等,迅速把各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做事,但是效率并不太兼顾。
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增长模式到今天负面效果逐渐累积。比如现在超发的货币导致的高房价,由此带来的房租上涨、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逐步上涨。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继续发展的话,难度会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增长机会在哪?需要更加精细化、提高效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来加大分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工资、提升流程和管理、把不擅长的工种分配出去,分工合作之间的协调越来越多。中国经济需要进入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分工深化的精细化发展新阶段。
结构调整的背后是发展机制的转变。转型往往伴随着动荡,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有“破”才能有“立”,有“立”才能真正“破”。
新京报:怎么“破”,又如何“立”?
陈道富:很多,这些改革千丝万缕,垄断行业的改革可能是破局的突破口。
对中国现在来说首先要做三件事。
一是,重新树立社会的信任度,特别是政府的公信力。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支出在整个国民支出的占比越来越大,但是政府支出的效率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度。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体系,交易成本就降下来了。
二是,中国经济要经过充分的调整,只要有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可能是最有潜力的经济体。美国还能更好吗?很难了。而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变革创造无限潜力。
三是,通过某一件事统一实现这两个目标。
而打破行业垄断是可行的,打破垄断,特别是部分行政垄断,真正放开民间资本的不公平准入约束,正是启动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让大家觉得正在沿正确的方向做事,更好的凝聚人心,以推动市场化的过程。
但并不是最根本的,最终的依然是制度的转变。
新京报:打破垄断就意味着破坏很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
陈道富:一开始还做不到打破所有的垄断部门,而且很多垄断行业确实是自然垄断,比如资源型的、通讯、电网。
但可以从局部破坏,选取其中的一个领域,比如三网融合,比如铁路交通领域,抓住一个部门引入竞争因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从哪里破坏、怎么破坏,这需要政府来设计和思考。破坏后新的体系成长后,就会产生新旧体制的不协调,这就需要政府引导。
政府应该发挥恰当的作用,其实大家都希望政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并不希望政府替代市场,特别是做既不该市场做也不该政府做的事,比如设租、寻租的事。
总结:垄断行业的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需要转制。转制的过程涉及原来的体系要破坏掉,形成新的体系。新的体系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新的土壤,让新的体系有机会产生,另外一方面在新的体系还没有形成之前,不能将旧体系完全破坏掉,需要保持整个系统的相对稳定。
第五篇:研究发展问题 完善发展理念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要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去贯彻、去实现,执政能力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去提升、去检验。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研究发展问题,完善发展理念。把握发展的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摒弃见物不见人、只讲经济增
长而忽视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动力,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发展的重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把握发展的整体性,树立全面协调的理念。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全面协调发展之路。一是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树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四是统筹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把握发展的延续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是昨天发展的延续,也必须为明天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样文明才能传承,发展才能持续。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除了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合理等因素,也与过去发展理念上的偏差有关。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既考虑经济的发展,又考虑生态的保护;既考虑增长的需要,又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考虑发展的收益,又考虑付出的成本;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长远的发展。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发展的资源成本;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
把握发展的非均衡性,树立优势地区优先发展的理念。发展总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科学发展观讲全面发展,不是否定重点发展;讲协调发展,不是否定优先发展;讲统筹发展,不是提倡平均发展。完善发展理念,就要把握发展的非均衡性特征,辩证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鼓励和支持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产业区。二是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用工业的方式经营农业,形成规模、板块和特色,逐步推进农产品的工厂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的优势农产品基地。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走建设、管理、经营并重之路,把城市建设成为人、财、物汇集的洼地,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城市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市”,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