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作者:申钢强 金 素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双寡头垄断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进行了微观分析,探讨了形成目前竞争格局——囚徒困境价格战——的内在驱动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豪泰林价格竞争模型在当前中国移动通信业中的适用性,得出了只有差异化竞争战略才是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理性战略的结论。
[关键词]价格竞争;博弈;豪泰林模型;囚徒困境
[中图分类号]F714.1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古耕虞价格竞争案例分析
“猪鬃大王”的价格利器
——近代实业家古耕虞经营案例分析
宋长琨
近代实业家古耕虞,二十岁接手祖、父经营山货的古青记商号,凭借超群绝伦的经营本领,把一个普通小商号,发展为国际性的大企业四川畜产公司(简称川畜),他经营的虎牌猪鬃成了世界闻名的国际品牌,他自己则被赋予了“猪鬃大王”的美名。我国是猪鬃生产大国,总产量占世界首位,最高时达到全世界总产量的80%。川畜又在中国猪鬃生产、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最高时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在美国,猪鬃需求全部依赖中国进口,而川畜的虎牌鬃则处于垄断地位。古耕虞自豪地说:“数十年来,我们这个商号的招牌屡经变更,但是它所出的虎牌猪鬃却一直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新中国建国伊始,缺少外汇,要向他借用;为防止美国的经济封锁,国家把在美的所有外汇储备,一度记在他的名下;美国人曾冻结他的在美资金,解冻需经美国总统亲自批准。可见,这位猪鬃大王在国内国际、商界政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古耕虞的成功之道,有待我们深入地挖掘和总结。本文仅介绍和评析展示古耕虞价格竞争的几个案例,从一个侧面展示猪鬃大王超卓的经营艺术和经营理念。
案例一:把握时机,反击裕厚长商号
1925年,仅有20岁的古耕虞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古青记掌柜的重担,投身于重庆山货业,主要经营品种有父亲留给他的虎牌猪鬃和羊皮加工业务。同业见他年轻,称他为“娃娃班”。当时重庆山货业商号很多,市场为自由竞争状态,而在这些竞争对手中,专营羊皮的裕厚长商号,既是经营的行家里手,在出手打击、迫害同业也尤其有力度。古耕虞刚刚接手古青记,就遇到了裕厚长这个凶猛的对手。裕厚长散布古青记亏损累累、入不敷出、行将破产的谣言,使古青记的信誉严重受损,古青记的羊皮供应商纷纷把货物转卖给裕厚长。年轻的古耕虞沉着应战,首先他将数十万两银子存入重庆各大钱庄,使谣言不攻自破。接着,以高价收购羊皮,整个重庆市场的羊皮几乎被他收购一空。这一收购壮举,令同业瞠目结舌,他们以为这是年轻浮躁的赌气之举。几个月后,国际市场羊皮价格上涨,古耕虞大大获利。裕厚长这时抬价收购,市场上已经无货可买。这次成功的竞争,令古耕虞终生难忘。他说:“这是我初出茅庐第一仗,而这一仗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进行的。”(资料来源:王慧章《猪鬃大王——古耕虞》)
简评:古耕虞所击败的竞争对手裕厚长是重庆商界的老字号,其经理是古耕虞的“爷爷”辈。娃娃班辈击败了爷爷辈,看起来很偶然,实际有其必然的因素。裕厚长的实力在阅历、经验,所用策略是制造谣言、使绊子这样的低劣伎俩。相反,古耕虞则摆开堂堂正正之阵,依靠他的知识和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凭借他积极进取、敢于进取的胆识,与对手展开较量。可以说,这是用新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企业家与用旧思维包裹起来的传统商人之间的战争。二者相较,高下立判,胜负自在意料之中。
案例二:釜底抽薪,击败合中公司
1934年,中国银行经理张公权的妹夫朱文熊斥资500万元在重庆设立合中公司,企图依靠官僚资本的雄厚实力,夺占四川猪鬃市场。朱文熊到了重庆,即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向古耕虞等猪鬃生产、经营者提出要求,将猪鬃卖给合中公司,由合中负责外销,古耕虞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朱文熊大怒,利用雄厚的资金实力,敞开收购猪鬃成品,企图将川鬃一网打尽,一举将古耕虞赶出川鬃市场。对此,古耕虞有条不紊地展开反击。他用高价收购品质好的猪鬃,而暗地里支持小厂家、小商人将不好的货色卖与合中。合中花了大笔的钱,购买了数量达到几千箱的次等猪鬃,自欺欺人地,也是明目张胆地打上“飞虎”商标发往国际市场。
1古耕虞用高价收购到了比合中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产品。随后,他以低于飞虎牌的价格在英国出售他的虎牌猪鬃。摆在英国商人面前的两种货色,一个是物美价廉的、他们所熟悉的传统名牌虎牌,一个是质次价高的、看起来很像冒牌货的飞虎牌,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那些订购了飞虎猪鬃的商人大呼上当,纷纷要求退货退款,并把合中公司告上了法庭。事情弄得不可开交,还是张公权出面请求古耕虞担任调停人。调停结果,合中公司向英商作了适当赔偿,并就此退出了川鬃市场。(资料来源:古耕虞《我经营猪鬃二十余年的回顾》)
简评:1934年古耕虞的古青记与拥有雄厚资本的合中公司,是小鱼与大鱼之比。小鱼之所以吃掉了大鱼,在古耕虞成功地运用了价格竞争这一利器。他用高价格收购了高质量的产品,而把次品留给了合中;他以低价格销售,把质次价高的恶名留给了合中。供应商感激他的慷慨仗义,购买商认可他的物美价廉。猪鬃大王的本领,的确超乎寻常。不过,我们在赞誉、欣赏的同时,疑问也随着而来。本案例采自古耕虞的回忆文章,其中记述有不全面之处:古耕虞既是“小鱼”,高价收购、低价售出,资金从哪里来,没有了资金,用什么高价收购至少数千箱的猪鬃?高价进货,低价出货,企业还能盈利吗?关于第二问,我们从古耕虞的回忆中可以找到答案,中国猪鬃生产成本极低,生产商、销售商利润空间很大,企业盈利不成问题。至于第一问,我们只能靠推测来回答。朱文熊有500万现金,古耕虞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那么他的高价大量收购,必然有大批信用业务,即先收购后付款。古耕虞祖孙三代经营猪鬃数十年,有众多的供应商和稳定的供货渠道,这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用之不竭的资本。古耕虞虽然没有合中的雄厚财力做后盾,但有与川鬃经营者多年合作的信誉为保证。有了这个基础,他可以轻松自如地辗转腾挪。有理由相信,信用资本,是帮助古耕虞打败合中公司的秘密武器。与金钱相比,信用是更大的资本。价格竞争,要有金钱做后盾,不过这个后盾,与信用后盾比起来,就显得脆弱多了。
案例三:以退为进,经济危机应对裕如
1929—1934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古耕虞的虎牌猪鬃恰恰是在这个时期在美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后几乎到垄断达垄断的地步。这一业绩的获得,是从价格开始的。经济危机,各业萧条,购买力严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古耕虞把他的出口价格压倒最低的90美分,且长期维持这一价格。在同业中他的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成本最低,低成本维持了低价格,这使得他在整个危机期间对美国的出口并没有下降。许多出口商因价格太低,要么转产,要么倒闭。古耕虞的古青记不但度过了难关,牢牢控制了在美国的经营市场,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了多家国内企业。在国内做大,在美国做强,危机反而给古耕虞带来了机遇。
简评:经济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但危机同样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对此,古耕虞颇有心得,他说:“经济危机,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说,生产、消费都是下降的,可是对一个企业来说,恰是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的企业,淘汰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的企业。”《圣经》说,凡是创造的,都要经过震荡,只有经得住震荡的,才能留下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震荡,在这种震荡中,众多经营不当、管理无方的企业被淘汰了,经营得法、管理有道的企业,得到了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质量高、成本低的商品,赢得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由此,实现了资本主义机制下的优胜劣汰。经济的长期低迷,价格的持续走低,促使企业在管理上做文章,革新、挖潜、改造,把内功练好。从这个意义上看,危机给古耕虞带来的更大收益,是督促他沿着经营更得法、管理更科学、技术更进步的路子走下去。
案例四:张弛有度,与购买商的价格博弈
古耕虞的川畜公司与美国孔公司是供应方与购买方的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中也有矛盾和斗争。在合作之下,双方都获得了超额利润,就这一点来说,彼此都是满意的。不过,孔公司想进一步形成由自己这一方面垄断的局面,要它的驻中国代表向川畜的竞争者收购价格
较低的货。针锋相对地,古耕虞也让川畜驻美代表向孔公司的竞争者出售价格较高的货。合作与矛盾,就这样一直持续着。双方都明白,不可能寻得出比对方更好的代替人。因之,尽管磕磕碰碰,合作关系还是得到了良好的维系。
万记公司是古耕虞在美国的第二大购买商,该公司在美国猪鬃业的市场地位仅次于孔公司,拥有资产500万美元。抗战胜利后,川畜公司进军北方市场,成立了川畜天津分公司,而在天津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万记公司。川畜公司要在天津立足,就必须与自己的美国主顾万记公司展开竞争。古耕虞当时很矛盾:“我们应该把它当成竞争对手对待,还是当成一个顾主对待,就成为我们天津分公司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最后,古耕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假定我们的价格能够和它自己在天津加工的成本一样,而我们的质量又能高于它,它必然倾向于购买我们的货而不再愿意自己加工。于是,川畜天津分公司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以低价格销售。不到一年,万记公司知难而退,不再从事猪鬃的生产加工,像孔公司一样,专营中国猪鬃在美国的销售业务。当古耕虞到美国费城拜见万记公司总经理时,后者说:天津万记的猪鬃远不如川畜好,成本又高,看来,以后主要靠你们供货了。
1948年,孔公司与万记公司等美国销售商纷纷踏价,猪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到1949年夏,川畜猪鬃到了几乎难以卖出的境地。古耕虞决定,利用自己手头的资金储备,大量收购猪鬃,并劝国内同行不要将猪鬃卖给美国企业。川畜公司共收购猪鬃一万多箱,又贷款给国内生产、销售商一百万美元。有美商问古耕虞:“你买下了这么多,如果我们不买你的,看你怎么办?”古耕虞回答:“你们非买不可,如果你们三年不买,我就把全部猪鬃扔掉,自己跳海。”最后,美国猪鬃商支持不住了,几个月后,重新收购,水涨船高,猪鬃的市场价格暴涨了50%。(资料来源:《我经营猪鬃二十余年的回顾》)
简评:现代博弈论认为,供求关系中的价格博弈,是一种均衡博弈,即商品价格为购买者与经营者共同认可。这种均衡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市场变化万千,商人也要因时因地调整价格,实现动态的均衡。古耕虞所处的时代,正是博弈论产生并走向成熟的时代。不管他是否接触、学习了博弈论,他针对经销商的价格策略,则与博弈论相合。古耕虞清楚,经销商与供应商的价格调整,都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要获利。他了解己方的价格底线,也对对方的价格底线一目了然,能准确判断出双方价格的均衡点。所以,他每次推出己方的价格,对方则不得不予以接受。进而言之,在与经销商关系处理上,他掌握了价格调整的控制权,获得了合作的主动权。
案例五:步步为营,令杜邦公司俯首
对于猪鬃的强势需求和猪鬃生意的巨大利益,让美国大财团杜邦公司垂涎三尺,诱使其涉足其间,成了古耕虞在美国在不同产品形式上的竞争对手。杜邦公司与中国企业竞争的不是天然猪鬃市场,而是要开发人造猪鬃。一旦人造猪鬃取代了天然猪鬃,那么杜邦公司夺取猪鬃市场就水到渠成。从1940年开始杜邦就投入人力物力开发人造鬃,1946年杜邦人造猪鬃试验成功,投放市场。面对杜邦公司的挑战,古耕虞所打出的仍然是价格这张王牌。古耕虞认为,作为超级财团的杜邦公司,人造猪鬃不过是其经营中很小的一部分,人造鬃的原料是石油,制造成本很高。相比之下,中国的天然猪鬃不过是生猪屠宰之后的副产品,成本极低。杜邦公司虽然强大,但川畜不是与整个杜邦竞争,而是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与它较小的一个产品项目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杜邦公司未必会全力以赴,如果竞争成本超过利润,就可能会很快转向乃至放弃。基于这个判断,古耕虞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杜邦公司的人造鬃上市后,古耕虞稳健地展开了价格进攻。他让自己在美国的分公司和经销商密切关注人造鬃的价格,将天然鬃在美国的价格始终定位在低于人造鬃之下。由于具有价格优势,刷子制造商愿意用天然鬃作原料,经销商也愿意经营天然鬃制作的刷子。这样,让杜邦的人造鬃一上市就遭遇到了销售困境,变成了一只“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得不退出市场。
这场价格竞争,以古耕虞的胜利而告终。1950年,中国猪鬃对美出口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资料来源:世界新闻报《1940年代中国“猪鬃大王”在美国市场打败杜邦》)
简评:古耕虞与杜邦公司的竞争持续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而中国猪鬃与杜邦人造鬃的竞争却耗时半个世纪,目前仍在继续。人造鬃与天然鬃,产品形式上不同,而用途几乎完全一致。如古耕虞所归纳的:天然鬃来自中国生猪屠宰后的副产品,作为养猪大国,这种副产品源源不断,用之不竭,且成本低,质地好(加上时下强调的环保、节能)。人造鬃由石油提炼出来,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左右其成本的高低,但无论如何它都高于中国猪鬃的成本。那么,古耕虞对杜邦人造鬃的策略只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低价格。直到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他还给相关国家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写信阐发这个道理:与杜邦竞争,一定要掌握价格这一工具,利用低价格让对方知难而退。不过,后来杜邦公司改良的人造鬃再度上市,这时古耕虞已经把他的企业交给了国家经营。我们国营企业的经营者多缺少古耕虞的经营头脑,见国际猪鬃价格的波动而轻易调价,为多换取外汇而任意抬价,等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短期内很见效,却在大局上输给了杜邦公司,把竞争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对方,被对方牵着鼻子走。1954年杜邦人造鬃占据了经营的主动地位,此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猪鬃在美国及世界市场上一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今天研究古耕虞针对杜邦公司的价格策略,不但可以让我们总结历史的、前人的经营理念,还可以具体指导相关企业增强价格意识,提升竞争技术。
结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总结古耕虞价格竞争的理路,我们会发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与裕厚长、合中两个国内商家的竞争中,古耕虞都采取了高价收购原材料的策略,在与国外企业竞争、合作中,则采取了低价格销售产品的策略。用高价收购原料,用低价销售产品,这就是古耕虞价格竞争的精髓。在这个策略的背后,有两个保证条件,就是产品的高质量和经营的低成本。古耕虞凭借卓越的管理技术,在创造出最高质量产品的时候,也创造出了最低成本的产品。因为有这种技术,保证了他可以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轻松自如地挥舞自己的价格之剑。
把价格掌控在自己手里,就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主的控制价格,而不为他人所操纵,是营销的技术,也是经营的理念。经营中的控制力,主要是对自己的控制力,而不是对他人的控制力。自主控制价格的前提,是对经营、管理的全面控制。树立坚持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管理先行的理念,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有操控价格的实力,进而游刃有余地开展价格竞争。如果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经营管理过程,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价格,那么,只能让他人来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
参考文献:
古耕虞:我经营猪鬃二十余年的回顾,工商史料
(一),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杨灿雪等:在洋行垄断下的山货业(1890—1921年),重庆工商史料,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王慧章:猪鬃大王——古耕虞,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王慧章:古耕虞创业轶事,重庆工商史料,第八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杨朝朝:小生意,大手笔,现代商业,2009年第10期。
魏纪侯:猪鬃大王的四场战役,英才,2009年第11期。
世界新闻报:1940年代中国“猪鬃大王”在美国市场打败杜邦,2007年1月17日。夏赶秋:“猪鬃大王”古耕虞——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族实业家古耕虞先生,中国民主建国会网站http://。
第三篇:生活与博弈分析
《生活与博弈分析》中的收获和建议
第一次接触到博弈论,是在大二的一次基础英语课上,老师放了一部叫《美丽心灵》的电影。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离奇又震撼人心的一生的故事。
虽然当时更多地是被纳什传奇的一生所吸引,对博弈论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理解,但影片中一个用来描述纳什均衡的有趣场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中,纳什与他的三位同行在酒吧遇见了一位美丽的金发女郎,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很有欲望,想追求她并和她上床,可惜这几位科学家都没有勇气,他们互相推诿,却没有人敢于实践。此时纳什提出了这样一个博弈: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追求金发美女,那么这位美女就会很高傲进而拒绝他们,他们都会失败,当他们再转而追求她的女伴们时,也会惨遭拒绝,因为没有谁会愿意屈居第二当次品;但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去追求她的女伴们,那么就会成功,而金发美女则会遭到冷落,纳什便能乘虚而入,这样所有人就都得到了上床的机会。进而纳什得结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也是因为这次“灵感”,纳什突破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的自私促进社会公益”的理论。
当时就觉得博弈是一个很有趣并且深奥的事。不过后来去查资料发现这个场景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纳什均衡,很大程度上只是导演的牵强附会。虽然不免有些失望,但仍然就博弈以及纳什均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博弈论和纳什均衡。查资料得知,“博弈行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而这种博弈行为其实是很常见的,并且广
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学了这门课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博弈论的影子,比如说下棋、赌博、甚至是我们经常会玩的剪刀石头布,也是受博弈论的影响。
博弈论真的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虽然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还没有到可以运用博弈论解释清楚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象的程度,但是意识到博弈论的存在和作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就拿许多宿舍周末经常会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到了周末大家通常会比较懒散,每次大家早上醒来时基本上都已经饥肠辘辘了,而我们学校因为北京同学较多,到了周末通常宿舍里只有两个人,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自己去买饭,同时也帮另一个同学带饭;自己去买饭,不帮另一个同学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同时也帮自己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不帮自己带饭;一起去吃饭还是都不去买饭。而通常如果另一个人被要求带饭的话,考虑到宿舍感情等的问题,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因此就剩下以下几种情况,即:自己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自己不去买饭让另一个人帮忙带饭;两个人一块去买饭或者两个人都不去买饭。在这里假设这两个同学为甲同学和乙同学。很明显,对于甲同学来说,在他自己不去买饭,而让乙同学帮忙带饭时收益是最大的,同理,乙同学的最大收益也是出现在自己不去买饭,而让甲同学帮忙带饭的时候。当两人都不去买饭时,两人均没有收益,只能饿肚子。而当两人一块去吃饭时,两人都能得到一定收益,只是小于各自的最大收益。这时,甲和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即让对方去买饭并帮自己带饭,因此就会出现两个人都不愿意去买饭的情况,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两人都没有收益。因此最好就是两人一起去买饭,这样两人都可获得收益。就如前文中纳什所说,“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而且个人的性格和两个人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的结果是:先忍不住饿的那个人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在两个人对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的时候,先忍不住饿的那个只好放
弃最大收益选择去买饭,而且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一般也会帮另一个人带饭。我就是我们宿舍那个经常忍不饿所以帮别人带饭的人。这大概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吧。
博弈论确实是无处不在的。就如那句谚语所说,“人生如棋,一步下错,全盘皆输。”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啊,而我们生命旅途中的每一次选择更是一种博弈。因为选择即是与自己博弈的一种形式。譬如,填高考自愿,在当时的一种环境条件下,考虑了各方面的原因,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各种纠结后做出了我们最后的选择。所以,可以说,经过这么一场与自己博弈的过程,在那一瞬间的选择,我们就已杀死了无数个在其他学校或是辍学在外打工的自己。又如在大学毕业季,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出国、考研或者找工作这三种选择,在利用现有信息经过一番博弈之后,每个理性的人都会尽力选出对自己收益最大的选项,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是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就比如选择了出国,就杀死了当时考研或者找工作的自己。再比如小到选课,其实也是一种博弈,通过权衡选修课的授课内容、结课方式和难易程度以及授课老师等因素,与自己进行博弈,最后选出结果。比如我,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就是否定了其他的选修课。
而在《生活与博弈分析》课上,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某节课上做的一个实验。当时老师说如果愿意投几块钱的同学超过90%,老师就会给每个人更多的钱。虽然具体的条件和数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仍是记忆犹新。当时我想这不是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嘛,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让老师给我们钱了。当然还是我考虑不周,想得太简单了,结果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举手选择投的人很少,可能50%都不到。接着老师又把条件降到70%,这次我想经过上次的教训,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只有这样大家猜可以获得收益。当然结果又让我失望了,举手选择投的人甚至比上次还要少。之后老师又把条件降到50%,有了上两次的教训,我是不会选择投了,果然,举手选择投的人已
经非常少了。现在想来,其实这个问题很像囚徒困境。对于两名罪犯来说,如果都抵赖,那两人都可以获得最大收益,;如果一方坦白认罪而一方抵赖,坦白认罪的那方将获得自己的最大收益,而抵赖的那方将获得最小收益;如果两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收益。而因为这两名罪犯是分别关押的,他们无法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因此他们会表现为不合作。两名罪犯都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坦白”为他们二人各自的最优选择。所以两名罪犯都会坦白认罪。就像在这个实验问题中,因为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答案就好,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所以就很难团结起来,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谁也无法知道他人的想法,而一旦大多数人选择不投,自己就会亏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表现为不合作。除非条件很低,比如说20%或者10%,只有大家都觉得万无一失时才会选择投。而在这个实验中,因为前面已经进行了三次,都次举手选择投的人都是越来越少,有了这样的经验,即使条件降到20%,也未必能够达到。因此,经过这个实验以后,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我是断然不会轻易选择投了。
总之博弈论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像卖家和买家的讨价还价,卖家和卖家之间的降价竞争,再比如说每逢期末就会出现的作弊问题,这些都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和解决。就拿学生考试作弊来说。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只要是存在考试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作弊问题。就像我们学校,虽然每学期考试都会有诚信考试的签名以及考试宣讲会,包括各科老师也都会反复强调,而考试作弊现象还是会出现,并且屡禁不止。通过用博弈论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同学所在的学校作弊成风,那么可以看出,在考试作弊的群体中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作弊带来的好处,自然不会有人选择诚信考试。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同学选择考试作弊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说,良好的学生诚信氛围是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反过来,不良的诚信氛围会使很多学生选择从众行为,因而,成为一种恶性蔓延。而学校的学习氛围,为人诚信氛围与学校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想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学校就
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制度。由此就可看出博弈论的重要性。而博弈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团队与团队、厂商与厂商之间,他还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博弈论对其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毫无疑问,我从《生活与博弈分析》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不小的收获。以下我想说一下我个人一点建议。
首先是我希望老师今后讲课能多使用幻灯片的形式,虽然博弈论有许多需要分析的地方,或许使用板书可以和同学有更好的交流,但是使用幻灯片会更清晰明了,而且板书经常是即使坐在前排也不太能看清。而且博弈论本身就比较复杂难懂,再加之我们学校是文科学校,大多数同学之前对这方面没有基础和认识,因此我认为通过放一些博弈论方面有趣的视频之类的能够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寓教于乐。因此我认为将板书和幻灯片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这学期老师有两次有事没能来上课,我个人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事先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扫兴而归。而且如果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较多的话,学生会不知道是否要上课,导致会有人带着侥幸心理而不去上课。而且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次我叫一位同学一起去上课,那位同学说她有两次去上课结果到教室会发现停课了,白跑一趟,也不知道这节课上不上,所以她就不想去了。我想这件事也是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的吧。老师和学生均有两种选择:上课和不上课。当老师和学生都去上课时,双方都能取得最大收益;而当有一方不去上课时,另一方就会有亏损,而自己则即不亏损,也无收益;当然在老师和学生都不去上课时,双方都是零亏损和零收益。这时,老师和学生本应追求最大收益,即都去上课,但是由于没有交流和沟通,就会导致不合作的情况,就像前面的提到的囚徒困境一样。所以学生就会选择不上课。当然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要复杂的多。
其实这门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老师也都是很耐心地在讲解,同学也收获了不少。以上
就是我个人的建议,可能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望老师见谅。
第四篇:桂林旅游市场的价格竞争状况分析
桂林旅游市场的价格竞争状况分析(从方式、产生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竞争方式:
(一)薄利多销、优质取胜的策略
(二)以“新、多、全、快”取胜的策略
(三)实施联合竞争策略
(四)采用脱脂定价与渗透定价两种定价策略相结合的价格政策。
(五)以信取胜的竞争策略
二、产生价格竞争的因素剖析
桂林市旅游市场存在的一些混乱失控和某些旅游企业效益低下的现象,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旅游行业特点及客观经济条件的分析 旅游经济是“社会型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当地经济形势的综合反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桂林市经济形势的严峻情况也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二)饭店建设规模与客源需求矛盾的分析在认识上,有的部门对饭店供求的时间、季节差异、地点差异考虑甚少,建设时过于侧重旺季指标,至使客房出租率指标约束力弱化。加上前些年客房供不应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和国家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使得行业利润率高,客观上起了鼓励投入的作用。兼之一些部门以“培训中心”、“招待所”名义建设的饭店,不以盈利为目的或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均使客房出租率指标对宏观规模建设的调控约束力弱化。
(三)旅游行业管理问题的分析旅游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具有社会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客观上冒理难度大,当前的现状是没有一个法定的、权威的市一级全行业管理机构;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计划机制、协调职能和监督程序
(四)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分析商品经济社会是法制型的社会,旅游经济发展也应有法制的保证。现有的一些旅游法规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以至行业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无规范可循,一些反复出现的不良现象无处置标准和手段。涉及旅游业的执法机构的设置、地位、作用以及相互职能范围的划分和协调等方面都需改进。也由于没有一个市一级的协调监督机构,对尾随兜售、乞讨等一些涉及各执法部门的问题,难以有效的全面解决。对有关旅游法制宣传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普遍较淡
薄。
(五)行业内部方面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旅游企业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有不少旅游企业忙于经营业务,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以致在一些从业人员中出现法纪观念淡薄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这
也是旅游市场混乱、私收和索要回扣等不正之风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三、桂林旅游市场的影响
有利:①有利于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桂林市财政收入。②有利于提供消费者更多的选择③有利于带动桂林市其他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宾馆等等)
不利:①这样的话桂林旅游业的秩序很混乱,很难得到统一的价格②可能出现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如:拉客源、多家旅游公司私下合作等等③导致旅游业的工作人员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以致在一些从业人员中出现法纪观念淡薄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
专业: 10级市场营销
(二)班
姓名:黄林林
学号:201008120242
第五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分析(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分析
作者:吴霞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8期
尽管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但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扰乱了我国政治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用博弈论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存在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三方模型的描述与假设
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所涉及的直接利益主体有三个: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据此建立起来的博弈模型称之为三方模型,其关系如图1所示:
假设:(1)该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在某种约束下做出最优化的理性决策。(2)假设证监会有两种行动可以选择:即审查或不审查;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有两种行动可以选择:造假或不造假;会计师事务所也有两种选择:违规或不违规。(3)假设每个参与其他参与人的行动选择的了解不一定准确,本模型参与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二、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证监会的子博弈及其分析
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证监会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策略:(监管,造假)、(监管,不造假)、(不监管,造假)、(不监管,不造假),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1:
在博弈模型表述中:E0代表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 E1代表上市公司因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所获得的额外收益;P1代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所作的惩罚;C1代表证监会监督上市公司所付出的代价或成本;S1表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造成的负效用;μ1为证监会的监管概率;λ1为上市公司的造假概率。
根据该支付矩阵,可计算求得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λ1*以及证监会的最优监管概率μ1*,它们分别为:
λ1*= C1/(P1+S1)(1)
μ1* =E1 / P1(2)
综合数学推理过程可以看出,在证监会选择是否监管,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选择是否造假的博弈中,Nash均衡是存在的,Nash均衡为:λ1*=C1/(P1+S1);μ1* =E1/P1。
从式(1)得出:(1)证监会的监管成本C1越高,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的概率就越高。(2)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P1,越大,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的概率就越小。(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效用S1造成的损害额越大,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证监会自然会加大惩处力度,从而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降低。从式(2)得出:上市公司的非法收益额E1越大,证监会审查概率相应地也就越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惩罚力度P1越大,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不敢轻易造假,也使得证监会的审查概率下降。
三、会计师事务所与证监会的子博弈及其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与证监会的子博弈与前一个博弈基本类似。会计师事务所与证监会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策略:(监管,违规)、(监管,不违规)、(不监管,违规),(不监管,不违规),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2 所示:
在博弈模型表述中:G0代表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收益;G1代表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所得的额外收益;P2代表证监会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C2代表证监会查处违规会计师事务所所付出的代价或成本;S2表示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造成的负效用。
根据该支付矩阵,可以计算求得会计师事务所的最优违规概率λ2*以及证监会的最优监管概率μ2*,它们分别为:
λ2*=C2 /(P2+S2)(3)
μ2*=G1 / P2(4)
综合数学过程推理可以看出,在证监会选择是否监督,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是否违规的博弈中,Nash均衡是存在的,Nash均衡为:λ2*= C2/(P2+S2);μ2*=G1/P2。
从式(3)得出:(1)证监会的监管成本C2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就越大。
(2)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P2越大时,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就越小。(3)会计师事务所出于违规操作致使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效用S2造成的损害额越大,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证监会自然会加大惩处力度,从而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降低。
从式(4)得出: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违规操作而得的非法收益额G1越大,证监会的审查概率相应地也就越大。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力度P2越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威慑力越强,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敢于违规操作的概率减少,从而使得证监会的审查概率下降。
四、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子博弈及其分析
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博弈比前面两个博弈要复杂。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策略:(造假,违规)、(造假,不违规)、(不造假,违规)、(不造假,不违规),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3。
在以上博弈模型表述中:E0、E1、P1、G0、G1、P2同上; X1代表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被证监会查到的概率;X2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规操作被证监会查到的概率;X3为上市公司造假而未被会计师事务所发现的概率;C3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审查成本;L为会计师事务所因拒绝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面临的一些损失。根据该支付矩阵,可求得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λ3*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最优违规概率μ3*,它们分别为:
λ3* =C3/(P2 X2-G1-L)(5)
μ3* =E1X3/(P1X1+E1X3-E1)(6)
综合数学过程推理可以看出,在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是否违规,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选择是否造假的博弈中,Nash均衡是存在的,Nash均衡为:λ3* =C3/(P2 X2-G1-L);μ3* =E1X3/(P1X1+E1X3-E1)。
从式(5)得出:(1)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C3越大,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就越大。(2)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强度P2越高,查处的概率X2越高,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就越小。(3)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而得的非法收入G1越多时,它越倾向于和上市公司同谋造假,因而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越大。(4)会计师事务所因拒绝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面临的可能损失L越大时,会计师事务所越倾向于向上市公司妥协,从而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越大。
从式(6)可得出:(1)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因造假所得的非法收益E1越大时,非法收益中分给会计师事务所的那一部分也越大,导致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概率也就越大。(2)上市公司造假而未被会计师事务所发现的概率X3越大,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概率也就越大。
(3)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惩罚强度P1越高,查处的概率X1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也就越小。
五、三方博弈模型的综合分析
由以上证监会与上市公司管理高层、证监会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子博弈,得到三者最优监管概率。通过对以上博弈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证监会加大对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惩罚P1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P2既可以减少证监会的最优监管概率,也可以减少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最优违规
概率。由此可以看出,证监会加大惩罚力度是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最佳办法。
二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未发现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造假的概率X3越大,其最优违规概率也就越大,事实上当X3为100%时,也即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水平低下或者审计责任心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几乎一点都未发现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造假行为时,等同于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同谋造假。而会计师事务所因拒绝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面临的损失L增大时,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会增大,这也印证了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水平的缺乏而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参考文献:
[1]刘志远:《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代金融》2006年第10期。
[2]丁红燕:《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编辑 熊年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