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03经济(2)班王雄伟03064707
职场扫描--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一、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囚徒困境”
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的现实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分析存在着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一定的博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因此,把大学生择业的问题置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来考虑分析“人业互择”,这样的选择在实现就业的供求关系中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向行为,而是一种互动关系,而对弈的双方都在对选择的决策做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从微观上看,在博弈过程中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互动方的选择,而最优选择在于互动双方的均衡。从宏观上看,市场对称性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产生构成了均衡的市场容量。而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求关系中,即毕业生择业就业主体和就业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都普遍存在“双高”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真正意识到本专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才标准上存在“人才高消费”,一再提高用人标准,就业市场中人才的高层次需求和低层次使用造成的人才浪费,不能才尽其用而造成知识浪费的同时对就业状况产生了负面效应,从而导致博弈关系中的不合作性的“囚徒困境”。
二、如何走出“囚徒困境”的实证分析
如何走出就业难的“供求关系”上的囚徒困境,同样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目前人才招聘已经市场化,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决策就必须符合成本—收益分析,一味追求高消费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从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效用和边际收益递减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角度分析,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效用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最新增加一个人才而增加的效用,亦即最新增加一个人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因此,用人单位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尽快转变人才观念,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用人环境,大力吸纳各种人才。简要而言,在用人择人上,真正做到“择优录取”,“人才与岗位相匹配”。另一方面个人求职择业观念上也在追求实际效用的最大化原则,在经济学上,假设每一个理性人的行为都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但预期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并且也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利益最大化。但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毕业生的供过于求,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改善,就业难和薪资低迷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对于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必然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对那些已经获得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讲,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要求,有可能被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造成了一部分可以避免的“非自愿性失业”。另外,从大学毕业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薪酬低或区位单位性质等综合因素,可能导致迟缓就业,产生普遍的“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
能否走出“囚徒困境”,必须通过改变博弈规则,建立高校与社会的“重复博弈”,充分了解对方信息,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机制,从而改善现阶段就业难问题上的“囚徒困境”,赢取博弈的根本出路。
第二篇:就业博弈
看就业形势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人;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高校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6年和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413万和495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4倍、5倍。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遇到困境,是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博弈的后果。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现状
(一)优越性岗位资源稀缺,结构性失业突出优越性岗位是能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具有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来自人事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包括私营等企业)约占5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的渠道,但高校毕业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只占非常小的比例,而大学生却将之为首选。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与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形象地说,就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虚假信息多,就业市场诚信度低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主要包括:夸大有利信息,如在就业过程中随意更改成绩单,伪造英语四、六级和各种获奖证书等;在简历上或者面试中,刻意隐瞒不利信息等。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主要包括:一些单位提供虚假承诺,允诺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环境条件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一些单位虚构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营利状况等相关信息,以此招揽毕业生;甚至有个别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盘剥、侵占毕业生的劳动成果,严重损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三)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期望冲突多,满意度低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就业观的落后阻碍了很多大学生就业。特别对薪酬问题上,与前几年比较,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有所下降。但许多大学生还是希望一毕业就能拿到较高的工资,只有很少的同学表示可以接受低工资。除薪酬外,许多学生在就业时还注重工作的前景,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选择一份有前景的职业。在择业价值标准的选择上,多数学生把“薪酬与福利”、“用人单位的效益与发展潜力”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薪酬和工作前景都令毕业生满意的工作岗位并不多。
二 就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关键是就业选择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最优方案,结果导致现实中的就业困境。我们以博弈模型来分析就业困境。
(一)零和博弈模型分析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定是另一方的损失,某些博弈方的赢肯定是来源于其他博弈方的输,特点是不管各博弈方如何决策,最后的社会总得益即各博弈方得益之和总是为零。前提是社会提供的资源是稀缺的。对于毕业生就业选择,我们可在零和博弈上作分析。假定社会上只有一个工作岗位,两位毕业生A和B。当A选择就业时,势必使B失业,同样地,B就业意味着A失业。前面为了简化讨论,假设社会上只有一个工作岗位,两位毕业生。现在进行放宽,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社会上就业岗位供小于求,尤其是相对优越的岗位更是稀缺的。这意味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是一种零和博弈。
(二)困境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来讲,各自都有两种可选择的策略,但各方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也取决于另一方的对应选择。前提是两者信息不对称。假设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选择中所得收益用简单的数字表示:真实的收益都为1,虚假的收益都为0。通过困境博弈分析,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彼此提供的信息都是虚假的时候,两者的收益都为0;在双方提供信息中一方真实,一方虚假的情况下,虚假的一方在短时期内会有即得利益,真实一方因被欺骗,收益为-1。当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信息但毕业生提供虚假的信息时,用人单位的收益为-1,而大学生的收益为2;当毕业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但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信息时,大学生的收益为-1,而用人单位的收益为2;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彼此提供真实的信息时,双方的收益均为1。在这个博弈中,对方提供真实信息,而自己提供虚假信息,对自身的短期利益是最大化的,而对方的收益是最小化的。所以提供真实信息是严格的劣势策略,而提供虚假信息是严格的优势策略。博弈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提供虚假信息即为严格优势策略均衡,结果两者的收益都为0。在现实中都会出现用人单位进行虚假招牌,毕业生提供虚假简历等现象。
(三)当大学生接受用人单位提出的薪酬待遇,认为在该用人单位中会得到再教育和自身的发展,并能接受用人单位文化,与同事关系融洽,大学生的满意度就高。同样地,当用人单位接受大学生提出的薪酬待遇要求,认为选择该大学生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的发展,并且不会引起老员工的不满,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就高。本文分析博弈双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实现最大满意度的关键是对方投入来符合自己的要求。假设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选择的满意度所得收益用简单的数字表示:通过困境博弈分析,双方都投入时的满意度为1,双方都不投入时的满意度为0。
当用人单位满意大学生表现和但大学生不满意用人单位要求,即大学生投入但用人单位不投入时,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2,而大学生的满意度为-1;当大学生满意用人单位要求但用人单位不满意大学生表现,即用人单位投入但大学生不投入时,大学生的满意度为2,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1。
通过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选择的满意度所得收益的困境博弈分析可以得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在理性思考后,都从自己得益多少出发考虑问题,但并不刻意伤害人,最终会决定两者都不投入,矩阵中显示为两者都不满意。
第三篇:生活与博弈分析
《生活与博弈分析》中的收获和建议
第一次接触到博弈论,是在大二的一次基础英语课上,老师放了一部叫《美丽心灵》的电影。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离奇又震撼人心的一生的故事。
虽然当时更多地是被纳什传奇的一生所吸引,对博弈论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理解,但影片中一个用来描述纳什均衡的有趣场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中,纳什与他的三位同行在酒吧遇见了一位美丽的金发女郎,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很有欲望,想追求她并和她上床,可惜这几位科学家都没有勇气,他们互相推诿,却没有人敢于实践。此时纳什提出了这样一个博弈: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追求金发美女,那么这位美女就会很高傲进而拒绝他们,他们都会失败,当他们再转而追求她的女伴们时,也会惨遭拒绝,因为没有谁会愿意屈居第二当次品;但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去追求她的女伴们,那么就会成功,而金发美女则会遭到冷落,纳什便能乘虚而入,这样所有人就都得到了上床的机会。进而纳什得结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也是因为这次“灵感”,纳什突破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的自私促进社会公益”的理论。
当时就觉得博弈是一个很有趣并且深奥的事。不过后来去查资料发现这个场景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纳什均衡,很大程度上只是导演的牵强附会。虽然不免有些失望,但仍然就博弈以及纳什均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博弈论和纳什均衡。查资料得知,“博弈行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而这种博弈行为其实是很常见的,并且广
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学了这门课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博弈论的影子,比如说下棋、赌博、甚至是我们经常会玩的剪刀石头布,也是受博弈论的影响。
博弈论真的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虽然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还没有到可以运用博弈论解释清楚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象的程度,但是意识到博弈论的存在和作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就拿许多宿舍周末经常会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到了周末大家通常会比较懒散,每次大家早上醒来时基本上都已经饥肠辘辘了,而我们学校因为北京同学较多,到了周末通常宿舍里只有两个人,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自己去买饭,同时也帮另一个同学带饭;自己去买饭,不帮另一个同学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同时也帮自己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不帮自己带饭;一起去吃饭还是都不去买饭。而通常如果另一个人被要求带饭的话,考虑到宿舍感情等的问题,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因此就剩下以下几种情况,即:自己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自己不去买饭让另一个人帮忙带饭;两个人一块去买饭或者两个人都不去买饭。在这里假设这两个同学为甲同学和乙同学。很明显,对于甲同学来说,在他自己不去买饭,而让乙同学帮忙带饭时收益是最大的,同理,乙同学的最大收益也是出现在自己不去买饭,而让甲同学帮忙带饭的时候。当两人都不去买饭时,两人均没有收益,只能饿肚子。而当两人一块去吃饭时,两人都能得到一定收益,只是小于各自的最大收益。这时,甲和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即让对方去买饭并帮自己带饭,因此就会出现两个人都不愿意去买饭的情况,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两人都没有收益。因此最好就是两人一起去买饭,这样两人都可获得收益。就如前文中纳什所说,“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而且个人的性格和两个人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的结果是:先忍不住饿的那个人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在两个人对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的时候,先忍不住饿的那个只好放
弃最大收益选择去买饭,而且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一般也会帮另一个人带饭。我就是我们宿舍那个经常忍不饿所以帮别人带饭的人。这大概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吧。
博弈论确实是无处不在的。就如那句谚语所说,“人生如棋,一步下错,全盘皆输。”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啊,而我们生命旅途中的每一次选择更是一种博弈。因为选择即是与自己博弈的一种形式。譬如,填高考自愿,在当时的一种环境条件下,考虑了各方面的原因,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各种纠结后做出了我们最后的选择。所以,可以说,经过这么一场与自己博弈的过程,在那一瞬间的选择,我们就已杀死了无数个在其他学校或是辍学在外打工的自己。又如在大学毕业季,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出国、考研或者找工作这三种选择,在利用现有信息经过一番博弈之后,每个理性的人都会尽力选出对自己收益最大的选项,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是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就比如选择了出国,就杀死了当时考研或者找工作的自己。再比如小到选课,其实也是一种博弈,通过权衡选修课的授课内容、结课方式和难易程度以及授课老师等因素,与自己进行博弈,最后选出结果。比如我,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就是否定了其他的选修课。
而在《生活与博弈分析》课上,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某节课上做的一个实验。当时老师说如果愿意投几块钱的同学超过90%,老师就会给每个人更多的钱。虽然具体的条件和数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仍是记忆犹新。当时我想这不是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嘛,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让老师给我们钱了。当然还是我考虑不周,想得太简单了,结果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举手选择投的人很少,可能50%都不到。接着老师又把条件降到70%,这次我想经过上次的教训,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只有这样大家猜可以获得收益。当然结果又让我失望了,举手选择投的人甚至比上次还要少。之后老师又把条件降到50%,有了上两次的教训,我是不会选择投了,果然,举手选择投的人已
经非常少了。现在想来,其实这个问题很像囚徒困境。对于两名罪犯来说,如果都抵赖,那两人都可以获得最大收益,;如果一方坦白认罪而一方抵赖,坦白认罪的那方将获得自己的最大收益,而抵赖的那方将获得最小收益;如果两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收益。而因为这两名罪犯是分别关押的,他们无法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因此他们会表现为不合作。两名罪犯都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坦白”为他们二人各自的最优选择。所以两名罪犯都会坦白认罪。就像在这个实验问题中,因为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答案就好,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所以就很难团结起来,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谁也无法知道他人的想法,而一旦大多数人选择不投,自己就会亏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表现为不合作。除非条件很低,比如说20%或者10%,只有大家都觉得万无一失时才会选择投。而在这个实验中,因为前面已经进行了三次,都次举手选择投的人都是越来越少,有了这样的经验,即使条件降到20%,也未必能够达到。因此,经过这个实验以后,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我是断然不会轻易选择投了。
总之博弈论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像卖家和买家的讨价还价,卖家和卖家之间的降价竞争,再比如说每逢期末就会出现的作弊问题,这些都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和解决。就拿学生考试作弊来说。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只要是存在考试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作弊问题。就像我们学校,虽然每学期考试都会有诚信考试的签名以及考试宣讲会,包括各科老师也都会反复强调,而考试作弊现象还是会出现,并且屡禁不止。通过用博弈论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同学所在的学校作弊成风,那么可以看出,在考试作弊的群体中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作弊带来的好处,自然不会有人选择诚信考试。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同学选择考试作弊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说,良好的学生诚信氛围是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反过来,不良的诚信氛围会使很多学生选择从众行为,因而,成为一种恶性蔓延。而学校的学习氛围,为人诚信氛围与学校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想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学校就
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制度。由此就可看出博弈论的重要性。而博弈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团队与团队、厂商与厂商之间,他还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博弈论对其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毫无疑问,我从《生活与博弈分析》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不小的收获。以下我想说一下我个人一点建议。
首先是我希望老师今后讲课能多使用幻灯片的形式,虽然博弈论有许多需要分析的地方,或许使用板书可以和同学有更好的交流,但是使用幻灯片会更清晰明了,而且板书经常是即使坐在前排也不太能看清。而且博弈论本身就比较复杂难懂,再加之我们学校是文科学校,大多数同学之前对这方面没有基础和认识,因此我认为通过放一些博弈论方面有趣的视频之类的能够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寓教于乐。因此我认为将板书和幻灯片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这学期老师有两次有事没能来上课,我个人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事先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扫兴而归。而且如果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较多的话,学生会不知道是否要上课,导致会有人带着侥幸心理而不去上课。而且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次我叫一位同学一起去上课,那位同学说她有两次去上课结果到教室会发现停课了,白跑一趟,也不知道这节课上不上,所以她就不想去了。我想这件事也是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的吧。老师和学生均有两种选择:上课和不上课。当老师和学生都去上课时,双方都能取得最大收益;而当有一方不去上课时,另一方就会有亏损,而自己则即不亏损,也无收益;当然在老师和学生都不去上课时,双方都是零亏损和零收益。这时,老师和学生本应追求最大收益,即都去上课,但是由于没有交流和沟通,就会导致不合作的情况,就像前面的提到的囚徒困境一样。所以学生就会选择不上课。当然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要复杂的多。
其实这门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老师也都是很耐心地在讲解,同学也收获了不少。以上
就是我个人的建议,可能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望老师见谅。
第四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分析(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分析
作者:吴霞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8期
尽管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但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扰乱了我国政治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用博弈论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存在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三方模型的描述与假设
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所涉及的直接利益主体有三个: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据此建立起来的博弈模型称之为三方模型,其关系如图1所示:
假设:(1)该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在某种约束下做出最优化的理性决策。(2)假设证监会有两种行动可以选择:即审查或不审查;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有两种行动可以选择:造假或不造假;会计师事务所也有两种选择:违规或不违规。(3)假设每个参与其他参与人的行动选择的了解不一定准确,本模型参与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二、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证监会的子博弈及其分析
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证监会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策略:(监管,造假)、(监管,不造假)、(不监管,造假)、(不监管,不造假),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1:
在博弈模型表述中:E0代表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 E1代表上市公司因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所获得的额外收益;P1代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所作的惩罚;C1代表证监会监督上市公司所付出的代价或成本;S1表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造成的负效用;μ1为证监会的监管概率;λ1为上市公司的造假概率。
根据该支付矩阵,可计算求得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λ1*以及证监会的最优监管概率μ1*,它们分别为:
λ1*= C1/(P1+S1)(1)
μ1* =E1 / P1(2)
综合数学推理过程可以看出,在证监会选择是否监管,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选择是否造假的博弈中,Nash均衡是存在的,Nash均衡为:λ1*=C1/(P1+S1);μ1* =E1/P1。
从式(1)得出:(1)证监会的监管成本C1越高,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的概率就越高。(2)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P1,越大,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的概率就越小。(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效用S1造成的损害额越大,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证监会自然会加大惩处力度,从而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降低。从式(2)得出:上市公司的非法收益额E1越大,证监会审查概率相应地也就越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惩罚力度P1越大,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不敢轻易造假,也使得证监会的审查概率下降。
三、会计师事务所与证监会的子博弈及其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与证监会的子博弈与前一个博弈基本类似。会计师事务所与证监会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策略:(监管,违规)、(监管,不违规)、(不监管,违规),(不监管,不违规),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2 所示:
在博弈模型表述中:G0代表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收益;G1代表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所得的额外收益;P2代表证监会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C2代表证监会查处违规会计师事务所所付出的代价或成本;S2表示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造成的负效用。
根据该支付矩阵,可以计算求得会计师事务所的最优违规概率λ2*以及证监会的最优监管概率μ2*,它们分别为:
λ2*=C2 /(P2+S2)(3)
μ2*=G1 / P2(4)
综合数学过程推理可以看出,在证监会选择是否监督,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是否违规的博弈中,Nash均衡是存在的,Nash均衡为:λ2*= C2/(P2+S2);μ2*=G1/P2。
从式(3)得出:(1)证监会的监管成本C2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就越大。
(2)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P2越大时,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就越小。(3)会计师事务所出于违规操作致使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对社会效用S2造成的损害额越大,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证监会自然会加大惩处力度,从而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降低。
从式(4)得出: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违规操作而得的非法收益额G1越大,证监会的审查概率相应地也就越大。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力度P2越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威慑力越强,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敢于违规操作的概率减少,从而使得证监会的审查概率下降。
四、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子博弈及其分析
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博弈比前面两个博弈要复杂。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策略:(造假,违规)、(造假,不违规)、(不造假,违规)、(不造假,不违规),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3。
在以上博弈模型表述中:E0、E1、P1、G0、G1、P2同上; X1代表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被证监会查到的概率;X2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规操作被证监会查到的概率;X3为上市公司造假而未被会计师事务所发现的概率;C3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审查成本;L为会计师事务所因拒绝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面临的一些损失。根据该支付矩阵,可求得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λ3*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最优违规概率μ3*,它们分别为:
λ3* =C3/(P2 X2-G1-L)(5)
μ3* =E1X3/(P1X1+E1X3-E1)(6)
综合数学过程推理可以看出,在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是否违规,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选择是否造假的博弈中,Nash均衡是存在的,Nash均衡为:λ3* =C3/(P2 X2-G1-L);μ3* =E1X3/(P1X1+E1X3-E1)。
从式(5)得出:(1)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C3越大,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就越大。(2)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强度P2越高,查处的概率X2越高,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就越小。(3)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而得的非法收入G1越多时,它越倾向于和上市公司同谋造假,因而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越大。(4)会计师事务所因拒绝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面临的可能损失L越大时,会计师事务所越倾向于向上市公司妥协,从而使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造假概率越大。
从式(6)可得出:(1)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因造假所得的非法收益E1越大时,非法收益中分给会计师事务所的那一部分也越大,导致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概率也就越大。(2)上市公司造假而未被会计师事务所发现的概率X3越大,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概率也就越大。
(3)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惩罚强度P1越高,查处的概率X1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概率也就越小。
五、三方博弈模型的综合分析
由以上证监会与上市公司管理高层、证监会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子博弈,得到三者最优监管概率。通过对以上博弈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证监会加大对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惩罚P1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P2既可以减少证监会的最优监管概率,也可以减少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最优违规
概率。由此可以看出,证监会加大惩罚力度是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最佳办法。
二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未发现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造假的概率X3越大,其最优违规概率也就越大,事实上当X3为100%时,也即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水平低下或者审计责任心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几乎一点都未发现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造假行为时,等同于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同谋造假。而会计师事务所因拒绝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面临的损失L增大时,上市公司管理高层的最优造假概率会增大,这也印证了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水平的缺乏而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参考文献:
[1]刘志远:《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代金融》2006年第10期。
[2]丁红燕:《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编辑 熊年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五篇:股改支付博弈分析论文
股权分制改革的实质
股权分置改革既是证券市场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也是证券市场利益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股权分置改革,其核心是“对价”。所谓对价,其基本内涵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而向另一方支付的货币代价或得到该代价的承诺。对价从法律上看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系,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对价就是利益冲突的双方处于各自利益最优状况的要约而又互不被对方接受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的妥协关系来解决这一冲突。把这一概念引入股权分置改革,其基本含义是未来非流通股转为可流通时,由于股票供给增加导致流通股股价下跌,因此,流通股股东同意非流通股可流通的同时,非流通股股东也要对这一行为发生时将充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受损作出相应承诺。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论基础
从经济学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博弈过程。公正的对价博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1)力量均衡。即参与对价博弈的双方或者多方在力量结构上具有势均力敌的相对均衡性。(2)动力均衡。即参与对价博弈各方都可以从过去的博弈结果中导出新一轮博弈的“好”的预期,为博弈的各方博取新的利益提供参与的动力。在这两个前提假设中,力量均衡内在的规定了博弈起点;动力均衡内在的规定了预期博弈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制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非流通股股东获得流通权应当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支付对价的方案由非流通股股东提出,流通股股东有权赞成或否决方案。在信息角度,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每一个局中人对于自己以及其他局中人的策略空间、盈利函数等有基本了解。虽然局中人均不知道对手的底线及表决意向,但根据市场平均对价水平可以做出大致的估算,博弈的结局是明确的,即方案不是通过就是不通过;从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来看,非流通股股东先提出股改方案,相关股东再分类投票表决,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看作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股权分置改革博弈模型
(1)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①参与博弈的双方都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②博弈过程中的结构均衡与动力均衡。虽然国有股及其他代表者在这一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流通股通过10多年的市场博弈,实践利益受到损害,但在此模型中,为使问题简化,假设局中人的结构均衡与动力均衡;③A为非流通股股东,对A而言,对价的最好结果是在给流通股股东对价尽可能低的情况下获得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通过;④B为流通股股东,对B而言,对价的最好结果是非流通股股东给出尽可能多的对价以使流通股股东获得将来股票溢价的收益;⑤流通股股东接受不合理对价的概率为p1,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的概率为p2,其中不合理对价包括高对价(设为p3)和低对价(设为p4)。
(2)模型的建立:非流通股股东以越高的对价获取流通权,收益越小(最小值为-2),反之越大;流通股股东以越高的对价通过股改,收益函数就越大(最大值为5),反之越小;集合各种事件出现的概率,两类股东的收益矩阵如表1.
设在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概率为p2)时流通股股东通过的收益为E1,不通过时的收益为E2,根据上表得出:
E1=p1{p2[-2p3+4(1-p3)]+3(1-p2)};
E2=(1-p1){p2[2p3-1(1-p3)]};
当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流通股股东通过和不通过的收益相等时,我们可以得出均衡博弈的最优概率,即E1=E2,合并移项得出解:
p2=3p1/[3p3+3p1p3-1];
反之,在流通股通过对价(概率为p1)的情况下,非流通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的收益为E3,提出合理对价的收益为E4,根据上表得出:E3=p1{p2[5p3+(1-p3)]+(1-p1)[-p3-3(1-p3)]};
E4=p1{3(1-p2)-2(1-p1)(1-p2)};
当流通股股东通过,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和合理对价的收益相等时,我们可以得出均衡博弈的最优概率,即E3=E4,合并移项得出解:
p1=(1+2p2-2p3)/(6p2+4p2p3-2p3-2);
p1,p2即为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3)模型的均衡解分析:从均衡解p2可以看出,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的概率与流通股股东投票通过的概率(p2与p1)成正比,也就是说,只要流通股股东投反对票的概率越大,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的概率就会越低。因为他们都是理性的参与人,都不希望股权分置改革宣告流产,收益为零。同样从均衡解p1可以看出,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概率越大,4p2p3+6p2-2p3-2的值越大,将直接导致p1的值越小。说明非流通股股东提出不合理对价的概率越大,对价方案将不被流通股股东认可,流通股股东将投反对票,在利益的驱使下,博弈的均衡解为:非流通股股东将提出合理对价,流通股股东将通过对价方案。合理对价水平
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股东间的有效博弈,市场对股改方案形成了10送3这一平均对价预期,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都在10送3附近,流通股股东获送2.5~3.5的公司占70%以上,非流通股股东送出率也在15%左右,说明非流通股股东都选择了最佳策略,即提出合理对价的股改方案。
以中国石化作为代表,作为央企它也实施了10送2.8股的对价方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资委对央企对价的立场,而各地区国有企业的平均对价,可以间接反映当地国资委的态度。当然,不同行业、不同质地的公司还应该有合理的对价差异。
简单地讲,当与10送3股的平均值偏离达到25%以上,即10送2.25股以下或10送3.75股以上,就可以说是差距明显的方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流通股比例已经相当高的情况下,没有送股的对价方案也是正常的,比如万科A。
外资已经控股和即将控股的企业,已经成为对价洼地,而其他国有企业对价过低,除了可以反映国资委“不能流失国资”的立场,还有一种正常的解释,就是即将铺开的股权激励计划。留下的基数越大,才有可能留给相关激励对象更多。股权分置改革中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国的股权分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正如以上模型所给出的假设条件一样,在制度上流通股仍处于弱势地位。为解决这一问题,股权分置改革中应使用好分类表决机制,这一机制为保障流通股权益提供了制度基础,是一个重大进步。但问题是,在流通股股东已经严重亏损,市场信心几乎丧失殆尽的情况下,还有多大热情利用这一机制来保护自己所剩无几的利益呢?何况,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用脚投票比用手投票要便利得多。退一步讲,即使流通股股东参与了投票表决,即使上市公司对价方案获得通过,流通股利益是否真正能够得到保证,也还需要未来的市场进行检验。
首先,要有一个超越市场的力量存在,为处于绝对弱势状态下的流通股提供一个相对公正的博弈起点和博弈过程。从经济学角度,政府的行为目标具有双重性:作为社会管理者,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其行为目标,以维护市场稳定;但作为国有股的实际代表者,政府与国有上市公司以股权为纽带血脉相连,决定着它又有自身“特殊利益”即国有资产的最大化的目标。当上述两个行为目标纠缠在-起时,这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偏好:当政府偏好于市场公共利益目标时,则选择市场认同度较高的对价补偿方案,国企与市场同时走向繁荣;当政府偏好国企的特殊利益目标时,国有上市公司的当前利益摆在凸显位置,国有上市公司推出吝啬方案,市场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结果是市场陷入新的危局。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作为监管者,从自身特殊利益中走出来,摆脱国企利益的束缚,真正处于“超然”地位,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提供公正、公平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国企和政府作为10多年证券市场最大的得利者,在股改中应遵从市场经济伦理原则,放弃与民争利的价值取向,尊重流通股权益,适当还利于民,真正与流通股公平博弈。其次,应设置流通股股东投票率最低限制,以保证博弈的有效性。流通股股东不仅有网络投票的权利,也有投票的义务。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流通股股东虽然享有了权利,但其自身对权利的认知和行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目前中国中小散户占很大比例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投资者教育使中小投资者认识并行使自已的权利,以确保投票率达到最低限制,确保股权分置改革结果的可信度、有效性。对流通股股东的表决率规定最低要求,对投票没能达到最低表决率要求的,制定相关的处理、解决办法,如延长相关股东会议网络投票时间等使博弈过程更加合理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