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目标管理(一):管理是一种实践(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9:1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践目标管理(一):管理是一种实践(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践目标管理(一):管理是一种实践(范文模版)》。

第一篇:实践目标管理(一):管理是一种实践(范文模版)

实践目标管理

(一):管理是一种实践

2009年11月17日 15:00

管理是一种实践 —— 实践为先。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管理的实践,就是目标管理的实践 —— 管理与领导力 ——领导的目标是绩效。管理和领导,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目标管理中上路 —— 今目标,实践目标管理的沟通协同平台 —— 在目标管理中前行 ——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对于今目标,目标管理具有双重意义

管理是一种实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源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1954年出版的现代管理奠基之作《管理的实践》。美国总统布什在授予德鲁克2002年度“总统自由勋章”的时候,提及了德鲁克三大贡献,其中之一就是目标管理。

对于目标管理,维基给出的解释为:目标管理是利用激励与参与原则,使企业中各级人员能够亲自参与企业目标设定的过程,将个人的期望与企业目标相互结合,并透过自我管理与控制方式,建立各级员工或主管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其最终目的在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一套管理系统。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目标管理,什么是领导力,这些问题和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数学一样,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却异常困难。霍金在《时间简史》中给时间的定义是:时间是宇宙事件顺序的度量。数学大师柯朗在《什么是数学》中解释说:不论对专家来说,还是对普通人来说,唯一能回答“什么是数学”这个问题的,不是哲学而是数学本身中活生生的经验。

《管理的实践》开篇题目是“概论:管理的本质”,但是德鲁克并没有正面解释管理是什么,而是在浓墨重彩地阐述管理层的三个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以及管理员工和工作等等。

德鲁克没有逃避,他给出的答案,已经藏在《管理的实践》书名之中:归根结底,管理就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所以,管理的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和实践相对的,是理论。歌德说“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钱钟书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还有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都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很重要,但是实践不能代替理论,也无所谓高于理论。“理论的作用是将已经被证明的实践构建为体系”(德鲁克《新现实》),理论追求的是规则和系统,是对事实和特例的一种超越,是在变中寻求不变,在倏忽中寻找永恒。从欧几里德几何到非欧几何,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屈原的天问到现代天体物理学,无不显示出理论的巨大力量。

孔茨1961年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时,总结出6个主要学派;1980年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主要学派已经超过了11个。管理理论层出不穷,但对很多实际的管理者来说,这些理论又大多苍白无力。

德鲁克强调“实践先行”,并不是在讨论理论和实践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实践先行”的背后,有更深刻的意义在。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企业或组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对复杂系统的定量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离成熟尙早,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指导性意见。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换句话,任何一个微小的事件,对复杂系统都可能是致命的。因此要准确预测复杂系统的行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异常困难。

因此,现阶段的企业或组织管理,还指望不上定量分析,不可能从一个或几个前提出发,推论出企业必须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企业又不能暂停十年,坐等各种研究结果,只能依靠管理者“实践先行”了。好比是下棋,遇到复杂难解的局面,绝世高手也只有选择“实战解决”,别无他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平衡。对于真正的管理者来说,管理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管理,才能得到好的结果。面对浩淼无涯的管理丛林,德鲁克强调实践,强调行动,更像是当头棒喝,一语警醒梦中人。也许只有历尽艰辛的管理中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其中三昧。

一些学院派研究者对德鲁克很不以为然,认为德鲁克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者,没有建立蔚为大观的理论大厦。孰不知,《管理的实践》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然建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理论丰碑。

企业应该如何开展管理实践呢。德鲁克明确提出了“企业管理就是目标管理”,并在《管理的实践》第11章“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中,详细讨论了目标管理。

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管理的实践,就是目标管理的实践。大道至简,在德鲁克眼里,管理就这么简单。

管理与领导力

说起领导力,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管理。领导和管理、领导者和管理者,其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本尼斯在《领导力实践》中,也提出了对领导者的四点要求:对实现目标的坚定决心、赢得并维持信任、乐观向上、关注行动和结果。一位企业家朋友曾经定义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教练、保姆、导师和兄长”。德鲁克在《未来的领导者》序言中,论述了作为领导者应该遵循的四大纪律:要有追随者、成果重于名望、以身作则、责任为先。细想之下,前面三者的观点其实非常相似。

人们总在不经意间希望领导者是精英、英雄、伟人,或者干脆就是救世主。而德鲁克对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并不看好,甚至有些反感。约翰.加德纳在《论领导力》中换了一个思路,认为区分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不明智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将其定义为领导型管理者和非领导型

管理者更加贴切。加德纳的领导观更像是一种折中,为偶像派和实力派,都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有的管理者风流倜傥、魅力十足,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拥戴。也有的管理者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依靠实力和成就赢得团队的尊重。偶像型领导不是油头粉面的绣花枕头,实力派领导也不是蓬头垢面的愤青刺头。领导者的个人魅力,确实介乎有无之间,因时因事而异,很难一概而论。

在德鲁克看来,领导者不是天生的,管理才能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而非天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提出高效的管理者并没有共同的个性,截然相反的个性,都有相应的成功典范。“有的视酒如命,有的滴酒不沾。有的充满激情和魅力,有的待人十分冷淡。其中也有些人很符合“受欢迎的领袖”的标准、有些人却显得毫无吸引力。有些是学者,有些则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有些兴趣十分广泛.有些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外界的—切既一无所知又从不过问。有些人虽算不上自私、但考虑问题时总以自己为中心,而有些人却慷慨豁达。”

管理者或者说领导者,他的称职或者不称职,“光从类型、个性和才智上去鉴别,那是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的”。也许是因为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鲁克对“个人魅力”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感和警惕。如果因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团队成员激情四溢、放弃独立思考,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德鲁克对领导才能的看法非常务实,领导的目标是绩效,让自己达成绩效,同时让下属达成绩效,这种才能就是领导才能。能够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能够达成绩效就是好领导。让光环归于平实,让热情归于行动,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体现出领导才能。

管理和领导,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第二篇:管理是一种实践,重要的是成效

管理是一种实践,重要的是成效

王宝平(博客文章)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通篇没有深奥的学术语言,没有复杂的数理模型,没有烦琐的论证过程,而是象朋友一样,用身边的案例,用朴素的语言,用平时的语调,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丝毫没有影响其思想的光辉。现象是复杂的,本质是简单的;外部联系是复杂的,内部规律是简单的。能够把复杂的管理学问题简单化,本身就是一种功力的表现。有些道理简单得有点让我们不知所措,甚至容易遗忘,但此时请你多点耐心,你将收获良多。这正是这经验主义学派大师的风格。其崇尚“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至今影响深远。

纵观当今培训界有关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你将或多或少地看到本书的身影,就如同绩效管理没有不提目标管理一样。“卓有成效是可能学会的”不免让人力资源工作者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由于人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其复杂性不仅在于个体在价值理念、心理动机和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更在于个体本身会因时间、环境、情境而产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在人才甄选这一环节,在没有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的情况下,经验式的判断成为主流,而我们所做的是尽可能用结构化的面试方法、流程化的面试程序来化解面试中的系统性缺

陷,而这依然不能够保证引进的管理者都是卓有成效的。好在大师告诉我们,只要管理者愿意放下身段,以空杯心态,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大师的教诲下,有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并与大家共勉,毕竟能成为卓越管理者,是一生的追求。

一、以价值贡献为导向

“我能贡献什么”,对管理者而言,强调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更不是权谋。管理者在树企业正气,立企业正言方面有着天然不可推卸责任。强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业绩来说话,与商业性组织有着天然的融合。用这种价值理念作为公司的主流价值理念,有利于澄清歧义,让管理者把目光聚焦在工作,而不是人际关系(特别是与上级的私人关系);聚焦在责任,而不是权利;聚焦在绩效,而不是权谋;聚焦在功劳,而不是苦劳。

二、以客户为导向

“受者为客”,以客户为导向,因为客户是我们的利润源。客户需要的,做加法、乘法;客户不需要的,做减法、除法。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来思考本职工作,是管理者的本份。在善待外部客户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善待内部客户,“受者为客,以客为尊”,流程的下家善待上家,主动为上家服务,层层流转,方能流转乾坤,玉宇澄清。否则再好的流程,再好的管理制度,再好的管理方法,都会迷失方向,壁垒重重,人祸横行。迷失的是人的本性,损失的是企业的发展。

三、以原则、大义为纲

“原则”为企业核心理念、制度与流程,“大义”是企业的总体利益。企业的任何个人主义都要在公司核心理念和制度下运行;个体利益都要遵从企业的总体利益。任何一个“山头主义”和非正式团体都不能够违背企业原则和大义而生存,因为这是企业的高压线,防火墙。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不能动辄“以民意代表身份”满足一已私欲;不能以牺牲公司原则和利益来树立一已权威;不能枉顾信任而乱建“圈子”、乱树“山头”。做到“为上不乡愿,为下不小人”。

四、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只要“把人当作真正的人看待”就可以了,了解人的真实需求,在企业、在部门、在班组,以真诚换真心,换位思考。上级为下属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下属为上级的工作成效承担责任,心心相惜。功成事遂,员工皆谓:“我自然”。乡愿: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

第三篇:《分享是一种快乐》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分享是一种快乐》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因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认知的影响,都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分享意识还没有建立,他们往往不愿意将自己心爱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本次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渗透,为了教育学生改正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毛病,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活动、感情中感受到分享是快乐的,体会分享的越多越快乐,分担痛苦,忧伤,痛苦减少的道理。

2、了解生活中乐于分享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去分享,感受分享无处不在,并有于分享的愿望。

教师准备:课件,装有二道问题的信封,教师节学生送的小手工、知心话等礼物 学生准备: 一件心爱的物品,收集生活中乐于与别人分享的人和事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提示分享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先进行一场小比赛好吗?(好)每个小组桌上有一个信封,按要求完成信封里面的二个内容,先完成的小组获胜,将获得汇报资格和李老师送出的神秘小礼物,想要吗?(想)还要注意活动要求(指名读)

1、注意小组活动声音要小,有秩序,不能影响其他组。

2、按要求完成活动后,小组全体成员坐好,最快的小组获胜,进行汇报。师:清楚了吗?为了使活动公平,我想请2名裁判员和老师一起监督。(请2名同学)好,开始。

学生活动。

请第一名小组汇报。(老师送出小礼物)请小组同学用一个词谈或奖励的感受。(快乐)汇报内容:

“分”字马上想到哪些词?(4个)这些词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表情符号画出来。师:哪些小组信封里面也是“分”字,感受一样吗? 师:分总是令人伤感的,(在黑板贴“分”字)有不一样的内容的小组汇报 汇报“享”字,教师在黑板贴字。

师:享总能给人快乐的感受,那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分享,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样?(快乐的)对,记住吧,分享是一种快乐(出课题),今天就以分享是一种快乐为题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齐读课文。

二、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1)活动一: 在分享会中,学会分享 师:刚才小小的活动就给我们思考和乐趣,还想在一起活动吗?我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你们最心爱的东西放在桌面上,我们办个小小的分享会活动,先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与组内的同学进行分享,活动按这几点要求去做,出示课件:(指名读)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地进行。

2、讲述的同学介绍东西要清楚,感受要真实。

3、倾听的同学要安静、认真地听,听后及时进行评价。

4、小组成员推选一名优秀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明白了吗?开始„„(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全班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 小组长要说清推选理由。

(汇报食物、玩具、奖状奖杯等荣誉、有历史价值的有纪念价值的事物„„)今天,李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心爱的东西,也想加入你们的活动,欢迎吗?(出示我心爱的知心口袋)师:这是今年第二十三个教师节我收到的全班孩子送我的礼物,我知道每个礼物都是你们亲自做的。看着它,我会感到很欣慰,忘记了疲劳。教师的工作虽然很辛苦,我却感到很幸福!(展示学生作品)孩子们,看了我最心爱的事物,你有什么感受?(感动,体会师生情深)过渡:

师:世间总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时光,人们都在享受着,而在享受的过程中,因为有亲人,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陪伴,享受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快乐,点缀许多温馨,所以说,(分享是一种快乐)(出课件)指名读:

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与大家分享,就变成了大家的快乐。

(2)活动二:回归生活,学会分担

1、师:生活不光是快乐,幸福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我们校我们身边就曾有这样一个女孩,看课件:

“小红是个热情善良、活泼开朗的女孩。学习、做事积极主动,脸上总挂着微笑,也常把欢笑带给身边每一个人。可是这几天她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课上总发呆,做事没了兴趣,不爱说话了,脸上也少了笑容,她怎么了?”

2、师:你猜他怎么了?遇到困难了,出示课件:

母亲生病,父亲下岗,生活窘迫,孤独无助。

3、师: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样做?

4、师:如果小红就在我们身边,你见过小红这样,你想怎样做?为什么?

(体会分担痛苦、烦恼,烦恼越来越少的道理,理解,分担了他人的困难,他人快乐了,你也会快乐,分担也是一种分享,也是快乐的。

5、师:孩子们,你们真善良,开始学着分享别人的痛苦,忧愁了。(看课件,指名读)“与一个人分担痛苦、忧愁,痛苦、忧愁就会减半,与许多人分担,烦恼会越来越少。”

6、师:在分担别人的痛苦之后,别人会越来越快乐,你也会快乐,所以分担也是一种分享,也会使人快乐!

三、扩展延伸,品味分享的快乐

1、师:生活中就有许多人愿意乐于与别人分享对他最重要的东西,如分享时间、财富、经验、教训、知识甚至是生命。通过查找资料或调查研究你知道谁或哪些人与别人乐于分享的事,介绍给大家!

(学生发言,体会乐于分享的人和事很多,感到分享无处不在。)

2、师:老师也给大家介绍几个人物,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看课件:

(1)千手观音录像,(学生谈)

这个节目一播出,立刻震撼了每个观众的心灵,身为聋哑人她们用最美的舞蹈,表现着她们的坚强。她们在与我们分享着美丽。

(2)世界乒乓球冠军:孔令辉(学生谈)这位是从继红小学走出的世界冠军,我们身为他的校友,感到无比的自豪。继红有一句话:今天我以继红为荣,明天继红以你为荣。孩子们,努力拼搏吧!今天我们一同与他分享着这份荣誉,明天,我们将一起分享属于你的荣誉!(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学生谈)他用40年研制出的杂交水稻能增产数倍。用仅占世界10/100的土地,却养活着占世界22/100的人口。解决着人民温饱大问题,我们有幸与他分享着他的知识、财富。师总结:

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间的关爱和帮助,才有了彼此的分享快乐,只有每个人都愿意伸出你的手,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好!让我们记住吧:(分享是一种快乐)让我们懂得分享、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去体会分享的快乐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分享是一种快乐》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继红小学:李志英

第四篇:道德是一种实践美文摘抄

生活处处有修行,修行就是实践,一个生活的实践者,往往乐山乐水乐生活,与之交往春风拂面,困顿时他会好言解愁,危难时他会施以援手。这个他,我们称之为“好人”。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太关注于宣传“好人”,但不知“好人”是如何诞生的。事实上,一个“好人”的诞生,往往源于修行,得益于实践。

很多时候,我们把“道德感”和“道德”混为一谈,认为有“道德感”的人就是高尚的。照我的理解,“道德感”是一种观念,而“道德”是一种实践,一种修行,两者之间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并且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一个“实践”完全可以顶上“一百句话”,你再说得天花乱坠,而不去实践,又有何益?

为什么现在的老太太街头跌倒,大家不敢扶呢?你不能说那些路人不是好人,而是没有“实践”精神。许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富有爱心,想要这样,想要那样,但如果一旦进入某种情境之中,就无法做主了,受困于当时的情境,成为一个“陌生人”,甚至是一个“冷漠的人”,而一个有“实践”精神的人,就不会这样,他会有一种力量,能让自己说到做到。

前段时间,南京一家肯德基店门口,一位外国人买了两包薯条,与门口的乞丐奶奶一起分享,网友将照片发到微博,引起网友热议。但许多人劝这位名叫陆杰森的老外,说他被骗了,那个老人是职业乞丐。而陆杰森回应,即便是被骗,他也会帮助老奶奶。陆杰森的行为让我们反思。

进进出出这家肯德基店的人不知有多少,只有陆杰森伸出了援手。而陆杰森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是有原因的。陆杰森在美国就是一个公益活动积极分子,从小就参加各种义工活动。到了南京后,他还准备创立一个义工网站。这个背景让我们恍然大悟,他不是一个把“爱心”只停留在口头上的人,而是一位“实践者”。

有人说,实践是一条道路,可以通往人的心灵。在这条道路的尽头,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能让我们的心灵坚定,不会被任何现象所困惑。

星云大师说,修行,就是修正行为。衣服破了,要修补一下;家具坏了,要修理一下;头爱乱了,要修整一下;指甲长了,要修剪一下……人的行为有了偏差、过失的时候,更需要修行。星云大师还主张生活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苦思冥想,也不只是诵经、持咒、念佛。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情真意切;凡是接物,至诚恳切;经商办厂,将本求利,货真价实,老少无欺;当官的人,为民服务,守信守法……生活中注意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改掉自己的一些坏毛病,多帮助他人。这就是星云大师的所说的“生活修行”。

平时有“修”有“行”,才不会被眼前的迷障所困。就像一个士兵,懂一些军事理论自然不错,但战争打响后,要让一个不经过训练的士兵打赢战争,那是不可能的,他不知敌人在哪里,也不知该往哪里冲锋。所以道德是一种实践,而非只是“道德感”。

第五篇:管理是实践的艺术

管理是实践的艺术

﹣读《海底捞你学不会》有感近日有幸拜读黄铁鹰教授的 《海底捞你学不会》,感受颇深,这是一本管理类书籍,但文体却是由62篇短文组成的“四不像”,书中所写的都是发生在海底捞这些普通人身上的故事,很多的小故事感动着我。

海底捞是什么?究其根本不过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川味火锅店,是什么让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四川简阳的火锅店在20年间发展成为在全国大中小城市拥有五十多家直营店,四个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个原料生产基地的大型企业?

书的作者黄铁鹰是做过商人的学者,他更能以商人的角度去讲述“海底捞”的故事,又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更能以人性的眼光去看待“海底捞”的成功原因,正是这本充斥着人性的管理学“教科书”让我感动不已,该书分析客观全面,兼顾理想和现实,读后能让人增长知识和阅历,也让人产生很多反思。就如同他自序里感谢的每一个人,我也不由得深深感谢,是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让我对“海底捞”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该书是现代企业管理精神因素的提炼,是基于人性和心理为前提的文化熏陶或者叫他魅力感染。每个企业都有一样看不见但是处处能感受到的东西,可以叫它理念、文化或者信仰,也有人叫它企业宗教。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这样的一些东西,这种东西不可能孤立地去建造,也不是口号喊出来就行,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深入人心,需要

每一位管理者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周围的员工。我非常赞同宁高宁的这句话:“我不认识海底捞的老板,我想他定是一位心中有大爱的人”。

海底捞的老板张勇重新定义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当然也改变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使原来可能是矛盾的三方成为一体。

海底捞成功了,赢在机制,但是书中为什么说“学不会”?我认为,成功可以复制,但海底捞模式如果仅仅从制度、愿景等几个可以描述的方面复制的话,肯定是“学不会”的。大部分的企业不缺制度,制度也能起很大作用,可仅有制度会造成呆板和抹杀创新;大部分企业都有奖罚,金钱当然起很大作用,可仅有奖罚会造成排挤和隔膜,会滋生内耗;很多企业都有理念、愿景以及使命,可仅有这些可以挂在墙上的东西有可能造成形式感和空洞,只有把这三者适当地放在一起了,达到理念共识,愿景一致,企业运作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

海底捞的管理是情感管理,究其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它让员工的大脑为它工作。海底捞的战略是不与同行拼价格,而拼服务质量,显而易见,服务的主体是最基层的员工,如何让每一个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就成了这一战略的关键。《孟子·离娄上》就有“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张勇就是通过善待员工的种种举措,赢得了员工的心,员工以感恩的心态、以主人翁的状态投入工作,以超出顾客想象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心。要问他是如何做到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就对你好;

只要想办法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员工就会把心思放在顾客身上”。

他善待员工的事例、方式和做法,我们能够学习,而书中说的“学不会”指的是如何发自内心地把善待员工融入到与员工息息相关的每件小事上,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张勇做的无外乎将员工视为手足。说到这,不禁开始想,在XX工作了许多年,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看XX一点点成长、壮大、腾飞,XX就是我的青春、我的回忆、我的家。我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企业由国有转为民营,由奄奄一息走向雄踞一方;公司也见证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由一脸青涩变成两鬓斑白,我们依然为XX的壮大添砖加瓦,我们也愿意继续为这年轻巨人贡献我们毕生的精力,因为在企业前途黑暗,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董事长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念。依靠他的决策,我们从濒临倒闭,仅剩几百人发展到目前的行业翘楚,我们曾经彷徨过,也兴奋过,现在依然怀着感恩的心在继续着XX的梦想,实现着XX的愿景,可问题是我们在中层管理这个岗位上,如何将这份思想,将这种信念或者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XX人,让XX更多的下一代发扬与传承这种精神,让XX持续壮大,将是我们面临的有一个难题。

海底捞的管理是理性管理,依靠的是员工的责任感,这从员工的宣誓中不难看出。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人来建立完善,更需要人来遵照执行。没有执行力的制度,是空中楼阁;没有制度的执行力,那是逞能蛮干。仅仅利用亲情与温情打动基层员工,近似软绵绵的洗脑

方式,也许短期有效,但是难以持久。而海底捞倡导亲情式的管理,“信任+授权”让员工收获了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同时,加深了员工对于企业的责任感。这种做法也许我们学不会,但是这种理念却是我们能够接受并相互感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通过信任,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下属完成的工作给予肯定,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成就感、加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这本书呈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东西,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归根到底,管理就是管人,而人是最复杂的,所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张勇对于人性深刻理解和洞悉,使他关心员工,信任员工,帮助员工,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心理诉求,企业员工的诉求和心理需求都得到公司领导的关注,所以员工有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钻研业务。简言之,员工在企业中能找到主人翁的感觉,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也会在众多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员工的一致努力下圆满完成。

下载实践目标管理(一):管理是一种实践(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践目标管理(一):管理是一种实践(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是一种文化

    管理是一種文化 按照美國經濟學家熊彼得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的定義,創新是指“企業家實行對生産要素的新的結合。”企業創新由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三個相互支......

    什么是综合实践[推荐]

    我对综合实践课的理解 劳店镇中心小学 周洪伟 很多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程,教师不清楚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的内容、学科兴趣小组内容、学科课程中实践活动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实践活动(一)

    实践活动(一)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内容: 秋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听、说、唱、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赞美秋天的词语、诗文及歌曲。 2、水彩笔和画笔。......

    一 实践目的

    一 实践目的 1) 专业介绍及学科普及 让本院同学能更深入的了解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管理四大专业的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办学经验,使同学们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的......

    实践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没有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

    实践报告一

    实训心得 实训是我们从大学踏入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开启我们踏入工作,适应社会的钥匙,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事物,每一天都在学习,每一天都在......

    实践心得(一)

    (一)“关注饮水质量,共铸中国梦”团队实践心得 1.通过对白马镇同意社的饮用水的调查,锻炼了我们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事情,也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理解!——“关注......

    什么是目标管理

    什么是目标管理? 1、 什么是目标管理?把目标管理用于计划制度,有哪些思想需要明确与坚持?并说明之. 1.答: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即上下级共同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