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洋化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定位
海洋化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定位
理学院
一、基本情况
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目前拥有应用化学和海洋药物二个校级重点学科,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博士6人,硕士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 %;在这31名专任教师中,从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专业看,高分子化学7人、有机化学5人,无机化学1人、分析化学8人、物理化学2人、药物化学5人,应用化学4人;作为基础学科承担全校相关学院的11个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完成工作量8,000多学时。近三年来承担的各级科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申报专利22项,获得授权专利5项,共发表论文140篇,其中27篇被SCI、EI收录。
二、全院的共识:
通过学习学校的“十一·五”规划,全院认识到我校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学校肩负海洋使命,只有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抓住我国海洋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作为基础学科的学院,我院的学科发展方向必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建博增硕,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的作用,做好申博学科建设及支撑工作。
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的老师认真学习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应用化学系作为申博学科“海洋科学”的一部分,应该站在海洋科学更高的战略高度上,在“海洋化学”学科建设上发挥我们的作用。
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以及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起源于1670年,最初是从研究海水的含盐量和海水密度变化的关系开始,经过世界各国科学家300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等有密切的关系的学科。是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技术,研究海洋中物质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学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1、海水化学;
2、海洋沉积物化学;
3、活体海洋生物化学;
4、海洋界面物理化学及与界面物相互作用的化学。现代海洋化学的研究对象已从原有的简单无机化合物,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海洋高分子化合物、悬浮离子的沉积物,以及海洋生物及其动植物
尸体等。此外,开发海洋的工程设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化学问题,诸如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防止生物对设备或船体的污着等,也是海洋化学研究的内容。
为了有效地进行综合研究,从事海洋化学的研究者,不仅必须是一个化学家,而且还必须具备海洋领域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物理海洋学、地质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和工程等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实际知识。
针对庞大复杂的海洋化学学科,我们的主攻点在哪里呢?我们通过充分的研讨,确立了学科研究方向的原则:
1、必须服从学校的发展规划,对海洋科学学科有利;
2、必须对其他申博学科有支撑作用;
3、投入少,产出高;
4、与老师们原来的方向接近,容易入门。经反复争论探讨,我们认为可以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上有所作为,凝练出了海洋资源化学和海洋环境化学两个研究方向,按照这两个方向发展,我们不但可以在海洋化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对水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在基础部分连成一个宽厚的板块,达到共赢的效果,下面就谈谈为什么我们选择海洋资源化学和海洋环境化学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
1.海洋资源化学
主要开展海洋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化学改性与功能化研究;南海主要经济品种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研究。海洋生物资源低成本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南海特有稀有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研究;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本学科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种类,为开发更多的低值水产原料提供依据;也为其开发利用拓宽研究范围;有利于建立更为完善的水产食品标准与水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由于海洋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80%是来源于海洋微生物(通过食物链),因此,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鱼、虾、贝化学特性的研究,有利于获得大宗水产品食品化学特性的基础数据及建立数据库,为水产品加工提供研究基础。对水产品在不同海区、不同季节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为生产高品质的海洋食品、研发加工新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海洋天然化合物化学结构的研究,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成分筛选、结构鉴定、有机合成提供研究基础,有助于建立南海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数据库;同时,在对先导化合物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可进行结构修饰、半合成或合成,达到提高药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海洋资源化学的研究不仅可丰富这该学科的基础理论,更可为开发利用保护南海海洋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推动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及热带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2.海洋环境化学
我们的研究集中在对重点海域环境容量与污染总量控制技术、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功能调控技术、养殖用水处理技术、赤潮与水产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是海洋环境的化学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海洋在长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而海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海水中各种组分的分析方法的科学,它是海洋化学特别是海洋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研究和发展其他海洋学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可为控制水产食品的品质、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建立大宗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研究基础。
三.课程建设
由于海洋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可选用的教材不多。这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是我们的机遇,正是由于教材不多,才需要我们去建设,这也是我们作为海洋大学教师肩负的使命,因此把海洋化学教材建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鼓励有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著书立说。例如编写海水分析化学等。力争在5年时间内,在国内奠定我们在海洋化学领域的地位。
四、面临的困难
研究方向转型,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由于理学院是一个新的学院,教师们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在海洋学科领域没有深厚的人脉和学术地位,所以争取与海洋有关的科研项目难度较大。这几年我们不断努力,课题项目广度与深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但还不尽人意。我们的科研项目不多,但我们发表的文章数应该在按学院算是最多的,SCI的文章也是最多的,证明了我们的投入产出比是比较高的,按照我们的统计,2007年我们平均发表一篇文章科研经费约5千元。所以我们呼吁在理学院面临着向海洋化学方向转型时期,学校能够在政策上给预一定的扶持,必将能使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我引用伽利略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第二篇:新农村定位思考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新农村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题 主线 主旨
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20字指导方针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新农村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是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新农村建设将生产发展列为首位,发展生产力仍是新农村建设中首要的、迫切的、根本的任务。而在生产力体系中,人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关键的要素,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之所以一直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和结构抑制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窒息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其突出表现是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体制改革中,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残食”现象严重。
(1)作为经营者不具有完全自主经营权。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具有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即经营者有权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是建立在对生产资料的完全占有和自由支配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广大农民作为农业经营者并不对其生产资料——土地,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中,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集体所有,农民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2)作为投资者不能获取对等收益。对农民而言,土地是最重要财产。尽管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中,农民不具有以土地进行投资的主体资格,但现行土地制度中同时也规定了农民对土地具有绝对的使用权。如果剥夺或是占用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就必须对其进行对等的支付,这是市场经济公平原则最基本的要求。(3)作为劳动者不能获取对等的权益。在我国,农民作为劳动者,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业劳动者;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即农民工;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现行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民作为劳动者,与城市劳动者相比,不具有平等的竞争地位。首先,作为农业劳动者,一直饱受到“剪刀差”的掠夺;其次,从进城务工人员来看,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虽然受劳动法调整,但其劳动权利的实际享有水平明显低于城镇职工,尤其是很少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即使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少量农民工,其社会保险待遇也低于城镇职工;最后,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虽然具备成为劳动法意义上劳动者的资格,但无资格享有失业保险待遇,其就业权的内容和实现条件与城镇失业人员不处于平等地位,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源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多种歧视。(4)作为居民不能平等地享有公共产品。市场经济中,纳税人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农民作为纳税人也应当享有这一基本权利。然而,由于制度因素,我国农民的这一基本权利长期被抑制,作为居民,不能平等地享有社会公共产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线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效益低、农村发展慢、农民收入少,是“三农”问题的症结,而酿成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和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性。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始终是以改革、发展、稳定构建目标函数,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筹起来的,只是不同的时期目标的侧重点不一样。改革初期,摆脱贫困,追求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如何发展,是当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表明:全面的、同步的、同时的发展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对比各国的发展经验,我国选择了城市偏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城市工业,以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大量提取农业剩余发展城市工业。
(2)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性。发展是以稳定为前提的,离开稳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勿庸置疑,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我国羸得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日益凸显:连续多年内需不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日益扩大;由城乡差别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破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统筹城乡发展的可行性。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第三篇:定位的思考
南宁城市品牌定位的思考
[摘要] 本文对南宁市目前的定位作了适当的分析,指出了南宁市定位为“绿城”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南宁这样的城市,品牌定位要服务于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在充分考虑到南宁市的城市特征和区域的产业优势的情况下,提出南宁的城市品牌定位应该为“果都”,且还对其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传播的可行性作了一定分析。
[关键词] 南宁城市品牌定位绿城果都
南宁市城市品牌定位为“绿城”,依靠传播载体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加上有目共睹的城市建筑变化,在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上的确较过去有很大地提升,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04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南宁的综合竞争力排第五十五位,而乌鲁木齐排名还在第五十二位,在省会城市中仅领先于太原、兰州、贵阳、银川、西宁、拉萨这6个城市。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至少说明南宁城市品牌的定位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并未起到促进南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城市品牌的定位属于城市经营中城市品牌营销的范畴,对城市经营的主体来说,在能力上除了相应的政治能力外更应具备相应的经济经营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更应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等角度去进行城市品牌的定位,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体现出自己良好的执政能力。
一、城市品牌的定义
品牌的核心价值代表产品或服务带给受众最大和最根本的利益。城市品牌是具有城市独特要素禀赋的城市名称和标记, 向目标受众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特别承诺,以提高受众对城市的反应效用,增强城市的聚积效益、规模效益和辐射效益。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营销城市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应该从市场经济的观点出发,研究城市在总体区域环境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竞争对手与目标受众等方面的情况,对众多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创造、传递和沟通,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行大幅提升。
二、城市品牌的定位及意义
城市品牌的定位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许多城市尽管在实施后使得城市的知名度大幅上升,却并没有对当地的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有些城市却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深层次的原因当首推城市品牌的定位。
应该说定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从若干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影响城市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地理位置、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基础、城市的产业现状、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城市的职能分工和发展方向、城市与其他相关城市的关系、城市的区域影响及地位、城市的区域基础及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等。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城市的做法,大连以前定位为“打造美丽的城市风光和海滨城市”,为旅游业开道,今年又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准确定位”;再如昆明的城市定位突出一个“春”字,以明媚的阳光,舒适的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到昆明旅游。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成功的城市营销案例,都是使城市的定位与当地的产业优势相一致。当然,我决不是在鼓励南宁市像他们一样,将城市品牌也定位在旅游城市,南宁有自己很多的其他独特优势,没必要盲目去仿效。事实上在经济需要大力发展的城市,城市品牌定位一定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城市品牌定位的意义亦在于此。不像杭州、广州、上海等经济已经相对很发达的城市,他们更需要城市的形象,注重城市建筑是否漂亮,环境是否适合人居。如果经济自身还需要大力发展,而政府将城市品牌建设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传播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无非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还不如立足自身产业经济的发展,将城市的品牌定位与城市或城市的周边区域的产业
经济联系起来,在传播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南宁市目前定位分析
南宁定位为“绿城”,2003年2月8日,《南宁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12369”工程,打造生态强市。南宁市市委第九次代表大会中提出:创建“中国绿城”城市品牌的战略目标,以突出南宁市的城市个性、优势和特点,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的知名度。现在经过旧城改造的南宁市尽管已获得“中国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并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而且把目光盯上了联合国人居奖,但是从前面介绍的《2004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我们知道,这根本不能改变南宁市的经济和城市竞争力状况。我们很容易理解即便一个城市建设得再好,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持,单从城市外在形象的角度去定位这个城市,是不会在招商引资中获取自己的竞争优势的,也不会在吸引人才方面获取竞争优势,城市的品牌传播也就成了自娱自乐。
为建设“绿城”的城市形象,南宁市提出在绿化上,“拆房建绿、拆违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争取在2007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平方米。我们知道这些项目的巨额开支将会带给南宁乃至广西很大的财政困难,从而影响广西对经济发展的扶持不足,进而影响南宁市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我们来看一下南宁的城市品牌定位为“绿城”,是否突出了南宁的特色?是否与南宁的区域产业经济联系上了?是否代表了南宁在未来发展中的最终形象?回答绝对是否定的。对于广州、珠海、深圳、昆明等等一大批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优于南宁的南方城市来说,都可以定义成“绿城”,而且由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南宁,如果要打造“绿城”这一品牌,可以说南宁不但没有优势而是完全处于劣势,而这些城市都没有选择“绿城”来打造城市品牌,不等于说明南宁可以作为市场补缺者角色定位在一个空白的炒作概念上,而是说明“绿城”这一定位既没有特色也没有经济效益。
在经济落后的区域,城市品牌的定位首先应该选择能突出区域特色并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品来作为定位对象,也就是说品牌的定位首先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众所周知,拉萨的城市知名度是相当高的,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拉萨的经济水平是怎样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让更多人通过“绿城”了解了南宁,但是他们是了解到南宁的经济水平是较为落后的,这样的城市知名度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要在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促进美誉度的提升,这样的城市品牌才能彰显出它独到的魅力。因此,在城市定位上我们不能简单地思考哪个定位有特色,而要思考哪个定位更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南宁的城市定位应当考虑如何更大范围地将广西的资源纳入南宁市的城市品牌定位范畴中去,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带动南宁乃至全广西的经济发展。
四、“果都”较“绿城”更适合南宁城市品牌的定位
南宁市尽管说不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是南宁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城市。首先,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说是近海临边,交通便利,能直接发展边贸,完全有足够的物流能力服务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其次,南宁市的水果特产相当丰富,大街上、公园里,甚至是单位大院都随处可见扁桃树、木菠萝树、芒果树、龙眼树等果树,尤其是木菠萝,在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于北方人来说,仍然是难得一见。可以说在大型城市中,南宁在水果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首府,我们可以看一下整个广西的资源。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广西背靠大西南,俯览东南亚,东邻广东,西接越南,处咽喉之地,可海陆空三栖发展边贸。其次,广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形成了丰富的亚热带农林资源,诸多水果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是特产。广西还是全国目前最大的制糖基地,年产糖量稳居全国总量的45%左右,综合利用产值比例达30%以上,拥有南糖、贵糖、凤糖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面积1438平方公里,有利于发展浅海养殖业。再次,广西的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9种,5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位,14种居全国首位,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另外,广西水能丰富,全区水能蕴藏量22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水能为1609万千瓦,而且,70%能集中在红水河流域,便于开发。当然,在矿产和水能方面,对于工业基础并不发达的区域,去强调这些资源,是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也容易导致地方产业向粗放型经济发展。但是作为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自治区首府,我们有责任让南宁发展得更好、更快,我们有足够的其它资源来作为南宁市特有的城市品牌定位对象。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说“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树立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强, 南宁市正在向着区域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品牌的定位应更大程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尽管南宁已获得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权,但这并不能说明东盟会首选与广西合作。广西仍需大力发展自己的产业经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充分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机遇。事实上,东盟一些国家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已经更多地关注如何与广东的合作。广西与广东相临,而经济差距又是这么大,我们应该思考其中的原因,应该想法去优化南宁城市品牌的定位,更应该立足自身的产业现状,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去考虑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因此,南宁城市应将品牌定位与广西的产业现状联系起来,考虑如何定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繁荣。
立足南宁城市特色,放眼周边区域的产业经济,南宁的城市品牌定位为“果都”才更符合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从经济促进方面讲,这样定位可以促进南宁甚至周边地市的水果经济的发展,提高广西水果的知名度,拉动龙眼、荔枝、芒果、木菠萝等等南方特色水果在北方的销售,带动广西的南方农产品向北方输出,从而推动广西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特色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有着中国近十三亿人口的市场,农业产业在广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为什么不发展农业来促进广西经济的繁荣,而去跟随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招商引资活动,去盲目地呼喊促进广西高科技产业或工业产业的发展。从品牌传播方面讲,这样定位可以促进南宁市品牌传播的创新,像大连的“国际服装节”、海南的“椰子节”、哈尔滨的“冰雪节”和青岛的“啤酒节”等传播手段一样,我们可以举办一系列水果节,聚焦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眼光,既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游客,也可以促进水果贸易向区外发展。同时,在品牌传播的沿袭和升华上,定位为“果都”与南宁市以前定位的“绿城”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这个“绿”是用果树来烘托,不会否定以前南宁市的定位,只是将“绿”的定位转移到果树的绿色,从而转移到水果上来,也是将原来的绿色升华到百果飘香的南宁“果都”新形象定位上来。
购物中心定位思考100问做好商业地产最关键就是定位。购物中心项目也一样,必须要定位准确。定位的成功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一个项目的定位精确,必须以逆向提问法则,设计出结构化、条理化解决方案定位程序来实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定位的精确程度。本人作为商业地产操盘者,愿意把一些对商业地产多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意见提供给大家分享,所以抛砖引玉把购物中心定位思考100问供大家交流。
1、项目名称的含义是什么
2、在物化上有哪些东西能充分支撑
3、什么组合定位可以使其成功
4、项目是简单的商业体,还是有更深的战略取向
5、和其它竞争对象比较,项目的内涵是否有足够的张力
6、可类比的物业其各自的定位能产生多少竞争力
7、项目在城市功能结构中扮演什么角色
8、城市的区域商业定位存在间隙吗
9、项目的定位如何切入
10、一个既符合项目属性又符合企业利益的定位是什么
11、项目实现目的地的边缘化地带如何解释
12、就商业而言,目的地项目的概念其创新度如何
13、项目和企业对创新风险的承受力
14、如
何在已有需求和创新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15、企业的行为对政府的影响力
16、政府和领导层的关注点是什么
17、政府支持的空间有多大
18、企业和政府的不同点如何平衡
19、定位的风险规避和壁垒20、项目目的地的核心能物化吗
21、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
22、城市的消费结构清晰吗
23、他们是怎样的群体
24、禁闭欲求的释放点是什么
25、用什么方法可以打动他们
26、项目的定位有哪些本质不同
27、这种不同是量的,还是质的28、潜在群体对这种改变在意吗
29、不同定位的差异在哪里30、企业的核心能力足以支撑吗
31、单纯的定位和复合的定位优劣处何在32、项目有哪些不足
33、有特别严重的不足吗
34、这种不足有大的修正空间吗
35、顺势而为和逆势而上的差异点
36、项目资源的优劣势
37、项目地块先天不足的整合策略
38、物业可变性的设计
39、强化环境设计的娱乐功能40、重视售租容易发生的矛盾
41、目前城市市场对投资商铺的热情
42、改革对销售的制约
43、销售去化和资金需求的平衡
44、销售物业对未来经营的风险
45、如何平衡软属性(理念)与硬属性(物业)之间的关系
46、项目有多大租赁市场
47、租金价格水平如何
48、市场吸纳速度
49、如何使项目更具竞争力50、估计市场容量和吸纳变化趋势
51、确定是新的需求,还是简单的市场波动
52、了解行业对物业的需求
53、物业的视野和暴露度
54、停车道路的空间
55、转弯标志是否与建筑物的出入口一致
56、在公路上能看到项目物业吗
57、建筑物的第一印象对租户的影响
58、建筑物的外装修是砖,混凝土,还是抛光花岗石,玻璃的59、哪些外观对租户很重要60、物业看起来现代化吗61、租户企业的标志与主题风格协调吗62、有为残疾人设计的扶手吗63、可转租的物业量64、空置物业变化趋势和稳定占有率65、招商团队的组合66、招商策略和条件67、关键商家的核心作用68、招商规划节点69、市场培育70、阶段性目标71、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72、资源如何给组织带来附加值73、在增值和竞争优势方面哪种资源尤其重要74、组织文化对项目的影响力75、人力资源如何构筑竞争优势76、融资渠道畅通吗77、是否考虑国外基金平台78、组织战略的弹性空间79、主要的财务资源80、评价财务目标和公司目标之间的关系81、运作战略有哪些主要构成要素82、战术和战略的对应关系83、车流动线怎么完成84、停车空间在哪里85、城市停车空间又在哪里86、人流动线怎样解决87、入口朝向在哪里88、商业漩涡中心在哪89、商业广场又在哪里90、广告位怎样布置91、垂直交通怎样解决92、主力店怎样解决分流交通93、室内有吸烟区么94、室内洗手间几星级96、考虑公交港湾么97、考虑办块联动么98、考虑地铁出入口联动设计么99、考虑橱窗里面组合了么100、凭什么体现差异化
古人云“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只要你妥善解决好、摸透上述所述的100个问题和原理,我想你对商业地产的定位理解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篇:《海洋化学》重点总结(精选)
海洋研究的对象宏观分为三纵向、五横向分别是:三纵向:
1、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
2、物质全球循环(海洋动力学)
3、生态系原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五横向:
1、海洋界面作用
2、海洋酸碱作用
3、海洋氧化还原作用
4、海洋沉淀溶解作用
5、海洋络合作用
海洋研究的几大界面:
1、海洋-大气界面
2、海水-沉积物(包括悬浮颗粒物)界面
3、河流-海洋界面
4、海水-生物体界面 11种常量元素:Na、Mg、Cl、B、C、F、S、K、Ca、Br、Sr
特点:含量大,性质稳定,不受生物活动影响,各组分浓度间的比值恒定
微量元素:除常量元素和N、P、Si之外的元素。
特点:含量少,参与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在海底沉积物、固体悬浮粒子和海洋生物中高度富集,参与海洋与地球的化学循环,并且参与海洋环境各相界面的交换过程。
其遵守Marcet恒比规律:全世界海水水样都含有同样种类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接近恒定比例关系,而这些水样之间只有含盐总值不同的区别。
营养盐的来源:
1、陆源物质:岩石风化物质、有机物腐解产物、排入河川中的废弃物、包括大陆径流、大气中的灰尘和极区冰川作用等输入途径
2、海洋生源有机物质分解(营养盐再生)
3、火山及热液活动 N
海洋中N的6中形态:元素-氮(N2)、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铵-氮(NH4+)、溶解有机氮(DON)和颗粒氮(PN)。
生物吸收转化而成的有机氮经排泄或生物体死亡后,被微生物生化分解转变为无机氮,构成氮的循环。
含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①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②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③在太平洋、印度洋的含量大于大西洋的含量;④近岸浅海海域的含量一般比大洋水的含量高。P
总磷TP:溶解磷DTP(溶解有机磷DOP、溶解无机磷DIP);颗粒磷PP 表层海水中的溶解和颗粒有机磷来自于生物分解与排泄产物,近岸海水中的总磷以DOP为主,DIP次之
磷的分布影响因素:生物活动、海洋水文、生物体内存在形态和氧化再生
分布规律:随纬度增加而增加;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近岸浅海高于大洋 Si
总硅:溶解硅和颗粒硅(粘土矿物 和生源硅)溶解硅主要以H2SO4形式存在气体溶解度:当气体在大气和海水之间达到平衡时,海水中溶解气体的浓度或饱和含量即为该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饱和度:现场温度、盐度条件下,某气体在海水中的实际浓度占该气体溶解度的百分含量即为气体的饱和度 海水中的非活性气体:惰性气体和氮气 微量活性气体 :N20 CH4 CO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1温度2气体本身的性质3 风速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1气体本身性质(通常气体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大)。2温度(温度增加,气体溶解度降低)。3盐度(电解质浓度增加,气体溶解度降低)4气体分压
海洋中氧的来源:1.大气输送2.光合作用
海水中氧的消耗过程:1.生物呼吸2.有机物分解3.无机物的氧化作用
络合容量:络合单位体积的天然水体所能络合某种微量重金属的最大值
离子对:带相反电荷的正、负离子彼此接近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相互间静电引力作用超过其热运动能量时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结构单元称为离子对
海水PH与CO2的关系:藻类光合作用使CO2减少,碳酸根离子减少,PH值会升高。反之,海洋动物的呼吸会使PH值下降。影响海水PH的因素?:
1、无机碳体系对海水pH值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时,由于电离常数变大,导致海水pH值降低
(2)盐度的影响:海水盐度增加,离子强度增大,海水中碳酸的表观电离常数变小,海水pH值增加。
(3)压力的影响:海水静压增加,碳酸的表观电离常数变大,pH值降低。
(4)CaCO3、MgCO3沉淀的形成与溶解:海水中的Ca、Mg等阳离子可
与CO3 2-形成CaCO3、MgCO3沉淀,这些沉淀在一定深度下,受压力、生物等作用可溶解
2、生物活动对海水pH值的影响
当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及有机质的分解作用时,海水中出现CO2的净消耗,pH值升高。当呼吸作用和有机质降解作用强于光合作用时,pH值降低。
海洋有机物对海水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影响?
1、对水色的影响
2、对海-气交换的影响:表面微层及其作用。
3、对多价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
4、改变一些成分在海水中的溶解度。
5、对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影响: 表面吸附、浓缩细菌,影响氧化-还原作用,6、对海洋生物生理过程的作用
海洋中有机物存在的特点?
1、含量低
2、组成复杂
3、在海洋空间分布不均
放射性活度: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
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1.海水年龄测定2.海流运动示踪3.沉积速率测定 4.其它应用
●大尺度海洋混合过程●含沙量测量●浑水水深●悬移质断面输沙率●泥沙(或物料)颗粒级分配曲线
气溶胶的形成过程:
1、大风浪花
2、海浪破碎带入空气形成气泡
3、气泡上升到海洋表面,破裂
悬浮物的几种类型?即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的无机物,有机物,泥沙,黏土微生物等
海水的碱度:指在温度为20摄氏度中和1L海水需要酸的量。
元素的逗留时间:某元素以稳定速率向海洋输送,将海水中该元素全部置换出来所需要的时间(单位:年)。BOD(生物需氧量):在有氧环境中,由微生物分解1 dm3 天然水中的有机物所需要消耗氧量,通常以mg dm-3表示。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 dm3 水体中的还原物质所需要消耗氧的量,以mg dm-3表示(以氧计)。AOU(表观耗氧量):假设水体在海面时与大气处于平衡,水体的溶解氧达到饱和,水体下沉后,由于有机物的分解等,溶解氧含量发生变化,二者之差称为表观耗氧量。AOU= 表层饱和含氧量-下层含氧量 生物活动指数
第五篇: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青岛开发区第八中学 马晓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节内容,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而本节课首先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和食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那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②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③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事,更应该关注对海洋的保护,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及价值;利用海水支取镁,海水的淡化方法——蒸馏法。
4、难点:
海水制镁及“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
我们是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对海洋比较熟悉,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他们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的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因此,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⑴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⑵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实验。
2、学法:
⑴实验探究法:让学生有目的进行思维和观察,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⑵归纳总结法:通过阅读资料及探究实验体会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海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洋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使学生从更多层面,更深入的了解大海)【问题导入】:提出问题:海水的滋味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时观察教材中的图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交流并总结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物质等。【导读思考题一】
1、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
2、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提取,而是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 【过渡】:不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资源,海底也是个巨大的宝藏。【导读思考题二】
1、海底蕴藏着那些矿物资源?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3、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
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事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归纳小结】 【实验探究】(过渡)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除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海洋开发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海水淡化就是其中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 【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流程,分析其原理 【归纳总结 感悟收获】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溶有的物质
2、海水制镁 2 3海洋化学资源
二、海底矿物、可燃冰
1、锰结核
2三、海水淡化、蒸馏法、结晶法、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