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广西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蒋团云
[摘要]新时期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为例,分析了当前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现状和构建情况,阐述了构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
[关键词]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发展好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对于促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广西灵山县作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经济区,主动抓住西部大开发、广西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机遇,贯彻实施灵山县县委、政府提出的“2188”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对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一、广西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及构建现状
广西灵山县辖18个镇,总人口141万,其中农村人口120.78万,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8.56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3316元。
近年来,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首先,以无公害优质稻、荔枝、龙眼、香蕉、甘蔗、桠柑、蔬菜、茶叶等为主的粮经产业种植结构得到优化。目前,推广优质稻面积75.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4.3%,全年粮食总产43.82万吨;水果面积发展达到160多万亩,水果产量80多万吨;建立了10大农业生产基地;创建了广西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桑蚕高效生产示范基地3个;积极推行优质茶叶生产“三位一体”目标考核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茶叶种植总面积达5.33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043吨;建设了以文利镇为中心的17个奶水牛养殖示范小区,全年牛奶产量998吨;因地制宜发展莪术生产,全县莪术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产值4500万元。其次,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购销型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目前,该县有糖厂、乳业公司、罐头厂、茶厂、竹编厂等加工龙头企业89家,加工增值2.2亿多元,形成了以烟墩镇竹芒编加工、丰塘镇茶叶深加工等为中心的特色经济区域,带动全县12万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再次,发挥专业协会致富能人的示范作用和开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外贸活动。据调查,灵山县有各类农村专业协会108个,会员已发展到25000多人,有各类特色种养大户2230户,形成“种植小区”达180个;抓好传统产品,如竹芒编、烟花炮竹、纺织服装、食品罐头等重点行业的外贸出口工作,仅2006年1~9月,全县外贸出口达4096万元,同比增长85%。
二、构建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多视角对策分析
灵山县对于新农村的发展经验是多方面的,但最有普遍意义的做法是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特色,抓住机遇,创新思路,及时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当中去,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1.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农户传统的分散耕作和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很难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从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形成农村经济规模效应成为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灵山县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人手,使农村特色经济不断形成了规模效应。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全面实施县委、县政府“2188”工作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和集群集中,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巩固和扩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强化农村专业协会和示范区的作用,把加快发展以无公害优质稻、荔枝、龙眼、香蕉、甘蔗、桠柑、蔬菜等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进行特色经济村建设,因地制宜地不断扩大碰柑村、扁柑村、荔枝村、杨梅村等特色经济村的种植范围,增强农村特色经济的规模效应。拓宽融资渠道,放宽信贷业务范围,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所得税抵扣和征返办法,支持龙头企业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完善农产品增值税管理,减免有关规费。
2.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人才,确保农业稳步增产增收。广西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在科技投入、人才方面是缺乏的。而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人才,是确保农业稳步增产增收的重要条件。灵山县为了确保农业稳步增产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努力:首先,加大科技培训,引进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要搞出特色,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聘请了县、镇农业专家、农技员、种植大户等开班传授,或到田间地头作现场操作示范培训等,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远程教育,切实使村民掌握到科学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种植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如灵山县陆屋镇莲塘村把甘蔗生产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改良劣质甘蔗品种,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使该村甘蔗种植面积由原来全村种植不到500亩发展到目前的3000多亩。其次,增加农村的科技服务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和行政监督。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各级农业、供销、农资等部门要向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及高效低毒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及咨询服务,组织农技干部下乡进村指导示范农户,带动实施农业标准和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形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相互配套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灵山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等网络的作用,加大农村科技宣传力度。再次,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技人才,增加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差异相对资本、知识等因素的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况且自然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离不开人力资本的作用,要有组织地发展生产要素和特色产业的人才。据调查,灵山县不断引进资源和技术,提高灵山县水果保鲜及加工技术,扩大冷库贮存量,不断改进果品分选包装间及果品加工配套设备设施,一年可扩大创收3000万元。培训和引进了各类特色人才,目前,有20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
3.加强流通领域的硬软件基础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广西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强流通领域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成为广西能否使本地经济与外界经济密切联系重要条
件。灵山县通过流通领域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环境,使自己快速融入到广西实施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去。首先,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钦陆一级公路、陆屋至灵山二级公路、灵玉二级公路这条交通大动脉和209国道、20124、20221省道的交通畅通;加快县域公路提级改造和村级公路建设。其次,加快城乡农贸市场建设。把城乡农贸市场的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在县城和大的建制镇,以建设永久性的综合市场为主,辅之以简易棚顶和售货亭,并相应地建设饭馆、旅馆、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在农副产品集散地还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的集镇建设钢筋水泥结构的圩亭和砖瓦结构的圩亭。再次,加快灵山县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当前,灵山县不断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不断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到目前,已建立了灵山农业信息网、灵山乡村电子信息网、新灵山网等相应网站7个,使本地经济与外界经济取得了密切联系。
4.发展龙头产业,树立知名品牌。发展龙头产业,树立知名品牌是广西农村特色经济产品能否挤进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保证。灵山县以发展龙头产业,树立知名品牌效应为出发点,不断使农村特色经济产品以高姿态融入到广西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去。当前,着力打造8个特色经济产业镇和以冶金、建材、林化、农产品加工、生物制约、纺织、烟花炮竹、竹芒编加工等为主的八大支柱产业,构建“二园一廊八镇八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政府部门引导企业逐步扩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稳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连结关系,提高企业效益。实施名牌战略最关键的是提高特色经济的质量和知名度。灵山县的特色产业和产品不少,但与外地的知名品牌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充分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大广告宣传,塑造名牌产品,形成了如灵山的龙武牌荔枝、陆屋农场的“安畅”牌茶叶等名牌产品。
5.建立农村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要使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有一整套的长效机制做保障。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实践中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可行性持续发展机制。首先,逐步使农业特色经济的投入和收益利益最大化。在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培育,依靠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完善到位的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资金筹备、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努力帮助其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建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内的服务体系。其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农业产业化工作规划和计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相关部门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检测手段的建设。再次,搞好宣传培训,提高农业产业化普及程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板报、标语、会议和学习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利用学校、科研单位、技术机构的技术和培训力量,加强对从事农业产业化人员的培训。抓住重点和热点,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这使得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逐步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6.发挥区位优势,构建经济发展大新格局。要发展好广西农村特色经济,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区位优势,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特色,抓住机遇,创新思路,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格局。灵山县从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出发,开拓出了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格局。首先,大力发展外向型农村特色经济。灵山县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围绕广西实施的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目标,大力拓展对外开放领域,积极拓宽农村特色经济出口渠道,不断加强国内国际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其次,灵山县的农村特色经济不断融入临海型经济发展模式中。通过泛北部湾区域内的产业对接和分工,形成一批互补互利的产业群,并在贸易区内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以铁路、公路、水路干线为依托,通过沿线重点镇和跨区域合作,吸引产业、物流、专业市场的集聚,以点带面,在铁路、公路、水路沿线形成一个日趋繁荣、辐射力强的经济带,扩大灵山县的农村特色经济的区域格局。再次,紧抓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主动对接转移,完善配套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办好工业园区作为承接梯度转移的载体,不断吸引珠三角长三角企业前来投资,从而拉动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使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逐步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去。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周勇
【摘要】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生态文明村模式、科农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村企双赢模式、优势兴村模式等七种模式。归纳起来,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勤劳的人民群众、便捷的交通、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优越的经济区位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河北省平原地区 新农村 建设模式
河北省平原地区地域广阔,区情复杂,发展因素众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打造出许多适合河北省平原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生态文明村模式。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本村发展的生态文明村。其内容是“一池六改”,即以建设沼气池为核心,配套进行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道等工作,实现“村在绿中、路在林中、户在树中、文明新风在心中”的目标,最终达到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优美化的良性生态文明美景。其实质是发挥农村现存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截至2009年2月,河北省平原地区的藁城市已经选定了40个生态文明样板村进行宣传推广。
科农双赢模式。将科学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生产问题,实现科技和农村双赢的目标。科学技术进步不但是国家工业化不断走向深入的动力,而且也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灵魂。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科农双赢模式的实质是将科学新技术直接运用于农村,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发挥了科技的价值,对于农村来说,发展了生产,实现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在这方面,河北省平原地区的系井村是一个典型的个例。
系井村位于藁城市城南2公里处,全村共有960户,3726人。改革开放初期,系井村农民在全国率先种植8901和9409优质小麦新品种。现在系井村优质麦种植面积达4000亩,优种率100%,被命名为国家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和农业部科学技术跨越计划示范区。系井村农民依托优质麦优势,在村边建起了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成立了全国最大的粮食贸易公司,从事优质麦、玉米购销,远销北京、内蒙、广东、新疆、重庆等20多个省市,日成交量达2600吨。科农双赢模式使系井村成为全国的模范。
新民居整合模式。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旧村庄进行重新整合,一般是整合那些一个大村套有好几个小村,既居住分散、浪费土地资源,又不利于管理的村庄;或者是由于搞大型基础设施需要拆迁的村庄等。新民居整合模式的实质是整合旧村庄和浪费的土地资源,统筹兼顾,在改变旧村庄面貌、整合土地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在新民居整合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泛推广。例如,截至2009年2月,藁城全市239个村已经有169个村庄完成新民居规划设计,北席、北邑、徐村、岗上等15个村庄已经建成了多层住宅小区。预计到2010年,将有2000多农户住进新民居,整合土地1000余亩。村企双赢模式。落实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或新技术到本村办企业。实行这种模式一是解决本村办企业需要资金或技术问题,二是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外企投资没有场地问题。其实质就是以农村
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放大,促进农业生产化经营的深化与升级。这种以企带村、以村推企、村企双赢模式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实现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必由之路。现在村企双赢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藁城市的徐村。
徐村共有1635户,6891口人,9738亩耕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积极引进各种新技术建立工厂,现在已经建起13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主导产业有奶牛养殖、电信施工、服装、香油加工等,这使徐村农民迅速富裕起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他们富裕了以后,就不断改变产业结构和农村的面貌,先后投资数万元改造村里的硬件和软件,使村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幼儿园、标准化小学、农家别墅、家庭轿车已经进入村民家庭。徐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优势兴村模式。借助本村原有的优势资源,诸如种植业优势或养殖业优势等,经过培植开发,吸引人们前去学习观赏。其实质是将本村一些优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优势发展生产,开展小型服务,让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活,这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教育意义深刻的利民模式。现在优势兴村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为实行,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赵县。
赵县位于石家庄以南约140公里处,盛产雪花梨,他们利用这一资源,搞起了“梨花观赏乐”活动。每年梨花开放时,赵县周围的人们利用节假日纷纷赶去赏花,赏完梨花就去品尝老乡饭,饭后就去摘草莓,真是不亦乐乎。
旅游富民模式。利用本地的著名历史或文物特色,经过开拓,引导人们回忆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带动出版书刊、生产纪念品、开发食宿旅馆配套服务,吸引人们前去旅游。其实质就是让本地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既
实现了旅游资源自身的使用价值,也使资源所在地的人民发家致富,这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深受各方欢迎的模式。
例如河北省平原地区的乐亭县依据李大钊的知名度,保定地区安新县、沧州地区任丘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等县、市依托白洋淀的资源,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依托地道战的历史,赵县利用赵州桥的魅力等都已经成为旅游富民模式的典型代表。
以德治村模式。将本村中的好人好事记录在册,以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引导村民积极向上,不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实质是在农村通过记录、表彰好人好事,弘扬社会主流美德,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举。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河北省藁城市岗上村。
岗上村位于藁城市西部,全村共602户,2442口人。1982年村委会将村里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范振国把在自家门口捡到的一麻袋小麦主动交到村委会的事迹记录在册,创建《功德录》为起点,到2009年已经记录了148本,好人好事10万多件。他们每天对记录在册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播,每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并召开全村表彰大会,为各类典型送牌匾、戴红花。仅2008年,全村共评出“好媳妇”566名、“好婆婆”259名、“遵纪守法户”509户。在《功德录》的感召下,村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风民风发生了很大转变。该村20多年来连续保持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2005年被中央授予“全国文明村”,2006年岗上村的领导人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新农村建设模式成功的原因
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的宏伟蓝图,并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是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实施的,各种模式显示了各级政府坚强的领导力量。
勤劳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而物质财富正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产品的真正源泉,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们从事科学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威力,勤劳的人民群众是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便捷的交通工具。交通是各种运输的总称,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个地区即使具备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资源,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那么经济发展也只是一种梦想。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每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有交通便捷的功劳。
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是指人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不仅要满足自然生理,也要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满足自然生理是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是人文环境。河北人民力求创造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优势兴村模式与旅游富民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思维取得成功的。
优越的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就是经济在某个区域所处的位置,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都与这种区位经济地理优势有关。例如村企双赢模式主要得益于区域工业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独特的生产要素。一般说来,从事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有三个,即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至少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中的一个。在上述建设模式中,有的模式具有物质资源优势,如生态文明村模式、优势兴村模式、旅游富民模式等;有的模式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如村企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等;有的模式具有资本优势,如村企双赢模式。(作者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总支书记、副研究员;本文系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软科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4572301)
第三篇:广西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方案
关于实施村、企合作共建广西民族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工程 的总体方案
广西沃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关于实施村、企合作共建广西民族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工程 的总体方案
中央2014年1号文件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广西是农业及旅游大市,农业基础较好,农业发展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为动员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广西新农村建设并通过引进、利用航天农业科技培育、种植、示范推动,建设高新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产基地,促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我公司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索、调研及通过在江浙、广东等地的考察并与大陆、港澳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商讨且达成共识,拟在广西各地市推动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活动和建立航天农业产业基地。通过一年半时间在桂平市建设三至五个新农村示范村和航天农业产业园区,力争通过八到十年的努力,在广西60%以上乡镇,把条件适合的村庄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典范。具体建议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逐个突破、梯度推进”的工作方针和我区当前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村、企合作共建当作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新村镇、新产业、新风貌、新生活建设,做到建设一个,见效一个、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确保形象示范村的生产力水平有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成效,社会各项事业有新进步,基层组织建设有新提高,成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把广西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力争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省。
二、共建原则
(一)“政府引导,村企自愿”的原则。各镇政府、村委会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确定合作共建的形式和内容。
(二)坚持村、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村、企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共建形式和内容,使合作共建新农村活动稳定、持久和可持续地开展,使村、企合作共建从输血型向造血型、从救济型向共同开发型转变。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企业要有实力,试点乡镇以自然村为重点,合作共建的形式、内容和具体措施只要合乎法律法规并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长远利益。
(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实际发展绿色农业、循环经济,配套建设好交通、信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做到协调发展。
三、共建任务
村、企合作共建期限为十年,力争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五年小变,八年大变、十年全变。合作共建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各镇、村实际做好发展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发展、培育第三产业等手段,加快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村集体有项目、观光农业和深加工企业有大收益。到2025年,具备了较强的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村民务农、务工、经商等各项收入大幅增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示范行政村有包括土地使用、基础设施、乡村建设等内容的乡域规划,示范村有以住宅、村道建设和环境绿化为主的建设规划,以生态集中型居住小区为主导,并以配套设施区为辅,文化室、卫生站、运动场所、幼儿园、商贸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田水利及现代观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全面通路、通电、通燃(沼)气、通邮、通电视、通电话、通信息网络。
(三)促进农民转移就业。通过就地开展现代农业、商品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业、商贸和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并有计划转移乡镇富余劳动力。
(四)实施乡镇新貌整治。按照清污水、清淤泥、清路障,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绿化的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配套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处理措施,自然村应建有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专职环卫人员,上门收垃圾覆盖率达100%,做到人畜分离,生产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理,企业排污和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和自然村均有风景林,农
户庭院有风景树,绿化率超过30%,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村风文明,实现生态示范村创建目标。
四、共建形式
村、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凡有利于村企双方建设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形式均可采用,具体形式应视村、企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村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发展。二是合作开发型。把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与集体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村、企合作共建工业项目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和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农民安居小区等,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实现双方发展的融合与共赢。三是公益捐助型。弘扬企业家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捐助公益设施和福利项目建设,修路造桥,助学敬老,扶贫济困,造福一方。
五、主要建设内容
广西新农村建设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生态农业养生园区、与加工区相应的蔬菜、果树、杂粮等农业生产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区与物流中心区等。以上六个部分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且互为依托,形成一个有机的新农村运行系统。整个项目运行机制如下:
(一)建设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
旧村改造。在原旧村址通过统一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集约化建设新村,节省出的土地用于农民安居住宅区的配套设施区、生态农业养生园区等。
整村迁建。另选山坡地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建设新村,旧村土地用作有机产品加工园区和与加工园区相应的蔬菜、果树、杂粮等农业生产区等。
(二)建设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
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实现农民增收重要的一环。通过采用与当地农民签订农产品的收购订单的模式,让农民在配套的农业生产区的土地上,按照绿色有机农业操作规程进行科学的农业种植,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有机农产品加工园的建立在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也让承担项目开发的公司获取一定经济效益,逐步收回投资成本。
(三)建设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担负着传承航天精神、融汇航天农业科技成就、开发建设航天农业科技项目的光荣使命,融入当代潮流、融入同业竞争、融入国家崛起,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航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突破,推进航天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航天农业科技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区域性的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企业。政府铺路、同业抱团、价值发现、事业共进,以航天农业产业科技园示范推广、研发、产业孵化、资源整合、战略并购为核心,以控股,参股性经营为手段,最大限度地盘活资产存量,实现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作为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实现航天农业高科技术研发、引进种植、科普教育、农业观光多功能为一体,使之成为高新科技、高效益、多功能的生态园区:通过航天科技创新撬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用航天农业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来推进广西等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航天科技创新支撑航天农业持续发展,以基地合作联盟化生产模式扩展航天农业规模,以人力资本为核心提升航天农业质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带动广西等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带动项目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
应用高新技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绿色等:并且通过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设立,提高广西新农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及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为今后打造品牌创造条件。力求在广西打造中国首个航天蔬菜之乡及航天水稻之乡。
(四)建设生态农业养生园区
生态农业养生园区包括生态农业公园和生态养生院两部分。根据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府提出依靠社会化养老的模式,针对老年人的康复疗养中心和老年公寓成为一个新型的行业,通过与卫生、农业科研院校及医疗机构、慈善机构联合建立生态农业养生园,基本解决当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并且通过生态农业养生园区的建设,提高周边区域的景观效果,营造优美舒适环境。
(五)建设与加工区相应的蔬菜、果树、杂粮等农业生产区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或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使农业生产区种植的农作物与加工区加工产品一致,由负责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植订单,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引导并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效应化。
(六)农产品仓储设施区与物流中心区
农产品仓储设施区与物流中心区建设的主要意义: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2、项目的实施是国家“扩大内需保增大”政策的具体落实;
3、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培育三产、搞活三产”,进一步活跃地方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5、项目建设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本项目作为区域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企业品牌推介、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城市经营信誉和形象等职能,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资金来源
列入建设规划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和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由政策性扶持及我公司自筹解决。
七、组织领导
广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
(一)政府支持。
1、请求地方政府发挥牵头和协调作用,促进企业与项目区镇、村和农民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2、邀请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为牵头单位,协调组织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赴广西考察调研,推动与国家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为项目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部门配合。协助办理立项、环保、国土、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确保建设有序开展。
(三)明确责任。村、企合作共建活动的实施主体是镇、村和有关企业,村级组织要主动与企业搞好对接和实施,实现村、企共赢。
(四)注重宣传。要广泛宣传村、企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
义,及时总结村、企合作共建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形成良性循环,有序推进。
广西沃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3年9月16日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经济发展
——以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水域经济发展情况为例
【摘 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水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实地考察,分析了特色经济即水域经济在当地总体经济建设中的拉动作用,并分析和研究了水域经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利弊。针对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改善措施,以促使特色经济开发在拉动总体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水域经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如何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特色农业的开发始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多数特色农业在实际的开发运用中,并未给农民带来预期的效益,尤其在对洪湖水域经济开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单纯追求特色并不能成为致富的唯一途径,政府的引导与市场供求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政府和农民的协调,都将对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瞿家湾镇水域经济发展现状
洪湖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市的水产业已初具规模,年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县市)第二位。良好的开发起步,为洪湖水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洪湖水产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在进入新的世纪之后,洪湖市委、市政府便作出了在全市大力实施“水产兴市,特色富民”战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水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力争早日把洪湖建成全国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争创全国水产第一市。围绕这一目标,洪湖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得水产业的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鼓励各方加大投入。截至2003年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60.1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了22.3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30.24万亩和7.56万吨,年递增率分别达到19.6%和11.1%。
以瞿家湾为例,该镇农业生产以水产养殖为主,兼以棉花水稻种植。2005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12700吨,水产品总量8200吨,造林面积700亩,植树42000株。人均纯收入2806元。粮食、油料、水产品、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4%、40%、9.3%、5.5%。全镇农业增值达4750万元。
为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06年,该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项目,面向市场,本地优势资源,依托科技,优化模式,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全镇建立并形成了“九大”生产基地的生产格局,即:(1)建立了沿洪排河、内荆河3万口网箱养蟮基地;(2)建立了4000亩河蟹养殖基地;(3)建立了1000亩"四大家鱼"轮捕轮放机械化养殖基地(4)建立了500亩渔莲共生基地;(5)建立了3000亩大湖珍珠养殖基地;(6)建立了1000亩渔鸭配套养殖基地;(7)建立了2000亩泻鳜套养生产基地;(8)建立了8000亩上官湖湾农业综合开发高产农田示范基地;(9)建立了5000头二、三元杂交牲猪养殖基地。具体表现:
1. 水产生产:新增精养渔池1000亩,改造老渔池面积5000亩,全镇养殖水面700亩,其中“四大家鱼”面积3000亩,名优特专养面积4000亩,分别占水产养殖面积的42%、58%;“三机配套”面积1000亩,“吨鱼池”面积500亩,分别占精养渔池面积的50%、25%。
2. 种植业生产:完成了市下达的规划种植面积,其中粮食面积14500亩,油料5500亩,蔬菜1500亩,优质高效品种9000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
3. 畜牧业生产:完成了市规划的畜禽栏舍改造任务,实行了畜禽栏舍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建设。
4. 林业生产:全镇当年造林面积900亩,植树4.2万株,更新老林地300亩,超额完成市规划造林面积。
5. 农业板快建设:全镇主要有“水稻”和“水产”二大生产板快,其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板快有7个,板快的道路、交通方便,排灌、电力设施齐备,技术装备先进,环境卫生优美。
瞿家湾2004~2005板块经济发展对比
二、水域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洪湖市曾先后采用过“兴湖通江出海”、“水产兴市”、“农业产业化”、“工业兴市”等政策,但都因为缺少针对性和连续性而导致失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瞿家湾镇的宣传部负责人吴洁。他对该镇特色农业给我们做出了以下介绍:
1. 土地资源短缺
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是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河湖水面多,土地资源紧缺,同时由于规划的滞后,导致土地空间利用严重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和人为对土地利用的浪费。“一汽”在瞿家湾镇曾投资建设,但现在只能看到一座修建了20多层的大楼闲置在该镇。蓝田集团也在该镇投资了诸如蓝田啤酒等一系列水产品开发项目,在投资中为职工修建住宅区,占地面积将近300余亩。现在住宅区内空无一人,到处杂草丛生。
2. 土地承包隐患
该镇有五个组没有完善二轮延包工作。即屯小村的1、2、4组,是由于村办企业砖瓦厂占地,实际上未占1、2、4组的土地,但他们从中受益不肯腾出土地不愿确权;甘岭村1组是由于当时蓝田公司开发渔池未完善,而一些渔池已由部分农户完善,重新分配后有矛盾,也不同意确权;加堰村2组是由于船闸建设占用6组土地,但土地补偿费全村受益,全村土地也重新调整,2组称受益较其他组小而不拿出土地,也不愿确权。故导致5个组至今未到户。另外一方面,部分群众外出,使土地承包合同的签字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
3. 产品缺乏市场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行不通。该镇的一些企业抱着这种旧观念造成了产品的滞压和市场的阻塞。
以蓝田旗下的系列水产为例,虽品质优良,但均只进行了初加工,附加值低,导致产品市场仅局限于洪湖本地,未形成品牌效应,再加上企业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正确的市场评估,以致产品无法冲出洪湖周边及打开省外市场。
4. 农民实际收益增幅小
纵观全镇的经济发展仍是粗放型经济,水产开发中投入过大,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无形损耗,科技兴农还只是个空口号,科技在水域经济开发中并未突显应有的实力。农民实际收益并未得到实际提高。
2005年,该镇人均纯收入2806元。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5%。但投入到生产中的费用也一年更比一年高。2004年,投入生产的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65.8%,2005年,投入生产的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69.2%。洪湖市人均收入与农业投入比
三、对特色经济开发的建议
1. 政府重视与扶持
政府在信息的采集与获得上占有的优势,中小型企业无法达到。政府应该帮助特色经济企业分析市场,规划市场营销战略,并投入相应的部分资金,发展配套设施,提供相关服务,为初期的特色经济开发铺好路,起到市场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
2. 落实土地承包政策
对于企业生产中的占用农田的现象,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防止耕地的流失和资源的损耗。企业的入市入镇入乡应经过严格的政府把关,政府也应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闲置等问题采取有力的解决措施。
3. 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应该始终把科技进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科学进步为动力,围绕经济发展抓创新,贴紧特色抓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使科技的主导地位明显提高。通过引进、推广、消化、吸收和自我研究开发,使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被广泛采用,有力地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4. 提高认识,科学组织
以洪湖市为例,企业应该把发展绿色水产食品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来抓,依托龙头,建立基地,扩大绿色水产食品生产规模。发展名优,提升品质,促进绿色水产品的生产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大洪湖品牌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洪湖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杨开忠,王彩凤.中国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的区域差异[J].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中心,2004.
[2]洪湖市2005统计年鉴
第五篇:新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有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
——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的构成已经是15.2:52.9:31.9,工业居绝对主导地位,城市化率达到41.76%。同时,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2936.4元和9421.6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超过农村居民的3倍,而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差距更大。在这种趋势下,如果继续侧重抓工业化、城市化,即使如理想的那样,到2020年实现城市化率55%,农村人口仍会有近7亿人。7亿农村人口也不是小数。所以,既基于解决城乡差距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也基于中国已经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提了出来。也就在这个月,成都就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提出“六句话”的总要求。这“六句话”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思路清晰、政策配套、措施得力、工作到位,虽然仅两年的实践,成都农村面貌和城乡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创造了“三个集中”的经验和“幸福梅林”等模式,使农民“发展有路子、就业有岗位、增收有来源、居住有环境、生活有保障”。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在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做跟踪调查后,结论是城乡差距已经缩小到1:2的水平,为全国城乡差距的平均值的一半。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受益最直接、最大。
如今,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成都先行一步的实践,可谓为“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所谓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就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为着力点,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2005年11月19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高度评价成都的实践:抓得早、思路新、力度大、效果好,将为全省提供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成都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一体”上。这个“一体”,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面上的层次,二是核心层次。面上的层次,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感受到,属于“硬指标”,集中体现为“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指标”。”。关于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长期以来,人多地少、零星经营,是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道坎。无数事实表明,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后才具备了搞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如新津打造的“川西坝农业博览园”,发展观光农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常年吸纳1000多农民进园务各,使周边1000多户3000余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用地的比较效益;关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社会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风貌三个方面。成都农村的交通、通讯、校舍,农民的社保、医保、就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农村发展与建设规划等,都纳入市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彻底拆除城乡隔离的藩篱;关于居住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为农民新村和农民新居建设。各区(市)县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了“新村模式”,如新津的纯阳花园农民安置小区。创造了“新居模式”,如锦江的“红砂村”、“幸福梅林”。人们戏说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那么,促进农民三大方式的转变,或者说,抓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将中国农村也建设得像欧洲。这个面上层次的“一体”,如同发达国家那样,虽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有不同的指标,但都具有现代性。因而这个面上的“一体”,“体”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现代性”上。二是核心层次。这个核心层次是支撑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直接体现为“六句话”中的“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跨入进一步完善的阶段。虽然经济创新从农村起步,但自农村经济改革向城市经济改革转移之后,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培育和10多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经济大潮已经把农村经
济这一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农村经济处于弱势,弱就弱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包含了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建立和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我认为,这个核心层次的“一体”,就是“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提升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一样共享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对相对“贫血”的农业来说,就是“输血”,这非常必要。但仅靠“输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正如城市经济的发展那样,最终还是靠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如今我们不仅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而且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时期,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显得特别紧迫。市场经济中有两个基本要素:市场主体和产权。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和产权特别薄弱。在市场主体方面,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根本不具备市场博弈的能力。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六字句”的总要求中,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包含了“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也包含扶持和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这些都有助于培育和壮大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在产权方面,成都的实践已经初步涉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改革了。产权改革历来是风险最大的改革。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了这一点。但没有实现产权明晰并具备市场化品质,仍然难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博弈的能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与经营中不仅产权明晰,而且产权的市场化程度也相当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负债经营”的经济。农业经济为什么缺五中全会《建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现代农业经济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产权是不成熟的,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乏生机和活力?就是融资难。为什么融资难?就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没有具备市场化品质的产权。”。我相信,随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完成,随着随着国家转向农业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农业生产与经营中产权改革问题也将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议题之一。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在农业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着力,而且,形成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城乡一体化”是一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整合城乡经济社会的综合改革。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对“建设新农村”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成都在2003年就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把发展的重点从城市化扩展到农村的现代化,加大农村建设的力度,表明成都的发展部署具有超前性。这超前性既基于成都的发展实际,也基于决策层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真心实意为农民的胆识。所谓成都的发展实际,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三最”奋斗目标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程度,具备了“以城带乡”的条件;所谓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就是看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将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升级的瓶颈,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会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提供新的平台;所谓真心实意为农民的胆识,就是投资农村建设比较效益低,并非每一个发展起来的城市都愿意真心实意“带”农村。“城乡一体化”在学术界喊了十多年,为什么雷声不断,不见下雨?就是因为注重农村这一块,容易引起GDP下滑,有政绩不佳的风险。既要保证GDP持续增长,又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就得有敢冒风险的胆和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识。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GDP继续创历史新高,表明只要思路正确、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向比较效益低的农村经济倾斜也可以做到不拉GDP增长的后腿。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当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刷新农村的面貌,就是政府要将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而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题中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从根本上破解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难题。所以,成都的实践,可以看成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特别是建设新农村为目的的一场系统的综合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的以增强城市集聚效益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城乡经济社会互动、互为增长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探索。成都先行一步的实践,不仅可以为各地起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
经验,而且可以为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破解农村经济社会瓶颈创造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