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

时间:2019-05-14 05:3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

第一篇: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

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四个目标,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宏观调控目的在于能恰当处理上述四方面的关系,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然而四者关系较为复杂,充满矛盾,因此西方经济学称之为“神秘的四角”。

经济增长与就业:国民经济的增长会使企业发展较快,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终会使得就业率增加这是我们都认可的真理。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的构成部分有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由此可以看出当一国在国际收支中处于顺差时,国民收入会增加,反之则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但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又会使该国经济变热,货币坚挺,从而使出口减少,平衡国际收支,进一步使国民经济减缓增速。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如西方国家在70 年代以前推行的扩张政策,不仅无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反而造成“滞胀”局面。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1958 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勾划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由于货币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这条曲线又被西方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相互替换关系。也就是说,多一点失业,物价上涨率就低;相反,少一点失业,物价上涨率就高。因此,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只可能有以下几种选择:

(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实行组合,即所谓的相机抉择,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作出正确的组合。物价与国际收支:物价上涨可能会加快货币的贬值,刺激出口,扩大净出口。

经济增长与物价:经济发展比较快时,国内需求比较旺盛,供需矛盾会导致价格上涨,所以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往往会伴随有通货膨胀的发生。物价增长会导致国内需求减少,减少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物价要持续下跌也反映了生产过剩,对经济发展也是有害的,因此要保证物价的稳定。

参考文献

解读宏观调控的目标改革与理论 2002年第12期

就业与GDP增长的关系分析 都阳 中国经贸导刊2005 年第18 期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再认识刘瑞

CPI与GDP的关系研究

宏观经济学 格里高利·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课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的教学简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经济常识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第三节 《国家的宏观调控》中的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是第七课的最后一框、落脚点。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法。然而市场有自身的缺陷,必须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本框的内容承接上一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以及如何是实现目标的“有形之手”:宏观调控的手段。

本框的教学内容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与学生的实际是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2、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内容

3、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内容和作用

4、运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分析、解决、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教生间课堂问答,激发学生课堂思维,构建和谐民主课堂氛围

2、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自编试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时政材料,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的热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

3、增强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

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和货币手段)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提问: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但是它不是万能的,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我们还必须进行宏观调控。那么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呢?从而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平稳地发展。

课题: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解读本框高考要求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一)、阅读教材并回答:

1、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哪些?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3、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二)投影:宏观调控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 知识解读:科学发展观与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

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

2)宏观调控的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课堂交流:

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投影: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四):新闻聚焦:

今年总理工作报告提出“双稳”

7.5%:8年第一次略微调低了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4%:物价调控目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平稳

1、目标关键词之经济增长

课堂讨论:为什么要调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投影:总理报告

知识点解读:

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基础。但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

2、目标关键词之稳定物价

投影:CPI 知识点解读:

稳定物价要防止通胀和通缩,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也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稳定物价要防止通胀和通缩

课题聚焦:今年能否实现物价4%的目标?

投影:今年前几月的CPI涨幅图以及今年控制物价的具体措施

小结: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的稳定物价的目标

(五)教师:在“双稳”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努力增加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提问:如何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呢?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投影:运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

(一)宏观调控手段之计划、规划手段

阅读教材并回答:

1、计划、规划是什么?

2、计划与规划有什么不同?

3、计划、规划手段的作用是什么?

4、计划、规划手段的目的?

(二)经济手段之财政政策

1、填写概念关键词

2、知识链接:财政、税收的作用

(三)经济手段之货币政策

1、填写概念关键词

2、知识链接:

中央银行职能之政府的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五)、小试身手:

连线题:以下政策属于哪一种宏观调控手段?(略)

四、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查找材料、编辑试题、自主编写答案

教师点评:略

五、投影:

本课小结:图示(略)

六:回家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复习内容

第三篇:就业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

就业 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22 作者:孙安民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采取配套措施,狠抓就业与再就业工作。2004年新增就业人员23.35万人,失业人员就业17.43万人,其中“4050”失业人员再就业5.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基本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实现了扩大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立足根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但经济发展不可能自动解决所有的就业问题。因此,政府不能消极地等待市场自行配置人力资源,而必须有所作为,这是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上,在全市试行经济建设与促进就业“三同时”制度,即经济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就业需求预测同时进行,经济项目建设与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农村劳动力同时进行,经济项目建设与提供就业服务同时进行,有效地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启动了第二期“三年三十万”社区就业岗位开发计划,结合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水平,着力开发城管协管,外来人口社区的综合治安协管,公共交通、文明乘车的交通协管,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维护的协管以及社区劳动保障协管,使社区安置失业人员的功能日益增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已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4.32万个,安置失业人员10.63万人。为有效推动就业工作的深入,我们还建立了信息传递与反馈系统,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深入用人单位采集空岗信息,并就地提供政策咨询,代理劳动保障事务等承诺服务。

简化手续,落实各项就业与再就业优惠政策。根据北京市的实际,市委、市政府扩大就业与再就业政策的适用范围,将建设征地的失地农民、残疾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悉数纳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范围,让他们享受再就业政策的扶持。为简化手续,我们推出“一门式”全程代理服务,使企业新招用失业人员办理享受优惠政策的手续“进一个门”就可以全部办妥。在市人大的检查督促下,劳动保障、财政、银行等部门紧密配合,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事手续、扩大贷款范围,推动小额贷款政策的逐步落实。截至2004年底,工商、卫生等部门共为3.06万名失业人员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051万元。用于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等再就业资金支出2.67亿元,帮助8.2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了使失业人员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加大了“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实施力度,共培训城镇失业人员、企业在职职工、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59.92万人;另一方面实施了“三年二万”新技师培养计划,有0.46万人取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再一方面举办近百万人参加的“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竞赛”,调动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学习技能的积极性。首钢总公司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高和平等4名职工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灵活就业,建立健全创业项目征集制度。在强化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鼓励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灵活就业。这一计划的启动,进一步改善了就业环境,拓宽了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渠道。截至2004年底,创业指导中心筹备组共为3.5万人次进行了咨询,为近2万人次提供了创业咨询、指导;共推出创业项目58个,已经有18个项目推介成功,有百余人选择了创业项目实现创业,有85人近期准备执行项目,3个项目通过创业平台找到了合作伙伴。通过一人创业,带动更多失业人员和其他劳动者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已初见成效。

狠抓落实,促进“低保”与就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使结构性失业者,而且使总量过剩的劳动力也能得到切实的生活保障。为实现“低保”政策与就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市劳动保障、民政、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建立促进城市低保就业服务对象就业机制暂行办法》,规定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将通过就业扶持政策和低保政策,促进其就业和再就业,改善其家庭生活状况。我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推动“4050”人员的就业上。在依托街道、乡(镇)社保所实行日常援助、重点援助、托底安置相结合的再就业援助的基础上,又推出就业助理服务模式,开展“一对一”的全程就业服务。截至2004年12月底,有5.65万名“4050”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率达69.8%。

尽管北京市的就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受人口自然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然存在,就业矛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北京地区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77.9万人,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相比,供需缺口28.6万个。二是促进困难人员就业难度增加。从登记失业人员的结构看,2005年“4050”失业人员是8万人,占失业人员的30%。这些人员大多长期失业,年龄偏大,技能偏低,就业观念陈旧。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艰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业用地及耕地被征用、占用或流转,导致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需要转移到二、三产业。但由于本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习惯、就业观念、职业技能与二、三产业就业岗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再加上农村征占地款、集体资产用于生活保障多,用于就业投入少,从而助长了农村劳动力等、靠、要的思想,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难度。

面对这种复杂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广开就业门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保持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多种措施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按照首都城市发展和区县功能定位,围绕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重要产业基地以及山区的二、三产业,找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开发适宜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岗位。继续在全市推行经济建设与促进就业“三同时”制度,发挥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继续实施“三年三十万”社区岗位开发计划,不断拓宽社区就业领域;深入实施就业倍增计划,通过建立信用社区担保机制,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用等措施,搭建投资、创业和再就业平台,实现1000人创业、带动1万人就业的目标,促进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建立城乡协调的就业制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全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服务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施动态管理服务;研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办法,从政策、资金和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乡镇和村级就业服务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服务,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对来京务工人员就业结构实行动态监测,提高其流动的有序化程度。

加强宏观调控,逐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做好劳动力供需抽样调查、完善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基础数据库,初步建立失业信息监测制度。二是对现行的就业政策进行全面评估,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专门性、过渡性政策提升为普惠性、长效性制度。三是通过规范劳动关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督促参加社会保险等措施,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

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实现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一是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制定出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估体系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调整改革力度,逐步形成以3—5所技师学院为龙头、10所高级技工学院为骨干、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年培训规模在30万人以上的培训体系。二是强化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要坚持“定向招生、定单培训、定岗就业”的原则,围绕经济增长点、城市建设需求以及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方向,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要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强师资和专家队伍建设,强化项目选择能力、企业培训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培养。三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本市农村劳动力,区别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急需转移就业的,开展定向技能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开展现代农业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对将纳入城市化的村镇,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对来京务工人员,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储备性技能培训。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第四篇: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宏观调控的目标

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宏观调控的目标

事业单位在备考时经济部分是个难点,尤其是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正是考生要格外注意的,下面介绍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帮助考生理解经济类的考题内容。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衡量物价稳定与否,从各国的情况看,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

一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二是消费物价指数,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

三是批发物价指数,它以批发交易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货膨胀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因素。

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另外,传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

2、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所谓失业率,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会的充分就业程度。失业,理论上讲,表示了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率越高,对社会经济增长越是不利,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1.总需求不足。由于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使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正常与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周期性的失业。这是在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与萧条阶段,由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二是持续的普遍性的失业。这是真正的失业,它是由一个长期的经济周期或一系列的周期所导致的劳动力需求长期不足的失业。

2.摩擦性失业。当一个国家某个地区的某一类职业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却又缺乏这种类型的工人时,就产生了摩擦性失业。

3.季节性的失业。有些行业的工作季节性很强,而各种季节性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季节性失业可以设法减少,但无法完全避免。

4.结构性失业。在动态的经济社会中,平时总有一些人要变换他们的工作,或者换一个职业,或者换一个雇主,有的可能调到其它地区工作,当某项合同到期时也会出现劳动力多余。这些情况中,未找到另一个工作之前,常常会有短暂的失业。

3、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 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当然,经济的合理增长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各种经济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并且要求各种经济资源实现最佳配置。中央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主管部门,直接影响到其中的财力部分,对资本的供给与配置产生巨大作用。

因此,中央银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接受既定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其所能操纵的工具对资源的运用加以组合和协调。一般地说,中央银行可以用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办法来促进投资增加;或者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以消除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页期效应对投资的影响。

4、平衡收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统计表,它表明:

(1)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在商品、劳务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该经济体的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等的变化;

(3)从会计意义上讲,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的任何账目所需的无偿转让和对应项目。

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

1958 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勾划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由于货币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这条曲线又被西方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相互替换关系。也就是说,多一点失业,物价上涨率就低;相反,少一点失业,物价上涨率就高。因此,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只可能有以下几种选择:

(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实行组合,即所谓的相机抉择,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作出正确的组合。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五篇:国家宏观调控教案

课题:国家宏观调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准确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任务和手段。理解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创新性的思考,能提出不同的见解,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讨论、举例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感体验,加深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启发式教育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加强对国家的大事的关心程度及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问题探究,合作学习。

四、教学基本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那么,是不是说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由市场来调节呢?我们先回忆几件事: 1、14年7月18,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广东,损失惨重,仅海南大学就损失几万乃至十几万元,仅仅广东就紧急拨款8000万元应对灾情。国家为什么这样做?

2、国家花了很大精力打击贩毒制毒的犯罪行为,销毁毒品、判决毒犯死刑,可是依然有人铤而走险。这又是什么原因?

3、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保护环境,治理污染,防范自然灾害,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来投资办这些事业?反而有许多企业污染环境?

这些共同说明了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国家宏观调控

生活中宏观调控的例子:国内楼市限价限购,汽车限号限行,电视限播限娱、广电限剧令、限广令、限娱令、限丑令、限穿令,砍掉《爸爸去哪儿》 上海楼市调控初见成效 “假离婚”亦到高潮等等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什么需要宏观调控,只有市场不行吗?

市场不是万能的,消防、国防、治安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市场能否调节? 毒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即便是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自发性:不正当经济行为;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等(讲解过程)自发性——大家知道,市场调节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调节,调节什么——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通过什么调节——市场价格指挥调节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生产多还是生产少。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调节,就会导致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贩卖走私毒品等。在市场调节下,高赢利的诱惑会使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危害他人和国家。这就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在起作用。比如,安全生产问题,谁都知道重要,但是,今年来我国多次发生煤矿矿难,死伤惨重,就是因为煤矿承包者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上尽量不投入或少投入,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惨剧发生。盲目性:盲目跟风;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等

价格高、有利可图,就会很多人导致蜂拥而上,像炒房等。

盲目性——(“一哄而下”)分析讲解:说明市场具有盲目性,因为参加经济活动的人是独立的单个的人或企业,不可能全面掌握市场信息,更无法控制市场供求变化的趋势,许多人把别人的生产活动作为自己生产经营的信号,因而许多决策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当社会上许多人“一哄而上”或者“一哄而下”的时候,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经济的波动的资源的浪费。滞后性:时间差;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等的缺陷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出现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者下跌之后,才作出扩大或者减少生产这种商品的决定的。这种事后的调节必然带来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季节性很强的商品更是如此,如农产品。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2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资源配置问题,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国防、邮政,不以营利为目的

3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4此外,在保护公平竞争和限制垄断,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优化社会产业结构有着特殊作用

例子:杭州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从4月5号不再限号限行,浙A号牌新能源客车在申领新能源客车专用标识后,将不受杭州市区“错峰限行”和西湖景区“单双号”限行措施的限制

那么,国家是通过采取哪些手段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的呢?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由于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偏多而引起的整体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 通货紧缩:由于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偏少而引起的物价下降、货币升值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汇率的例子:有一个美国人有20万美元,当时汇率为1美元=8人民币,换成人民币在中国生活了几年,用去了30万人民币,这时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汇率为1美元=6.5人民币,130万人民币=20万美元,当时带来了20万,在中国生活了几年有带走了20万,那他在中国的消费是谁支付的?是中国政府。这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坏处。人民币肯定要升值,但怎么升,升多少,应该由中国自己做主。

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我国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一旦人民币大量升值,美元贬值,美元就不值钱了,国家就损失了,相当于美国消费中国买单,现在我们国家怎么应对:可以抛售一些美国国债抬高美元汇率,稳定人民币币值。

四、宏观调控的手段

1计划(规划)手段:通过国家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不具有强制性)一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如青藏铁路,上海的地铁线,市场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力量来投资

二是对经济发展的区域部署,合理布局生产力

三建设开发资源、缓解经济建设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

2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扩张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 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的流通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银行的利息率 扩张的货币政策,利息率下调 紧缩的货币政策:利息率上调

下载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宏观调控》教案5篇

    《加强宏观调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并能运用本框所学知识分析我......

    2014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经济篇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2014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经济篇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广东公务员 宏观调控是相对于市场的自发调节而言的,一般是一国为了本国经济的有序发展,利用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调......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合集5篇]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大一统”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与矫正之策一、宏观视角下:“大一统”货币政策调控形势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

    宏观调控形势分析及有关建议(大全)

    2008年宏观调控形势分析及有关建议一、2008年宏观调控形势预测及对银行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从紧,增加银行经营管理压力 ——信贷总量控制和按季投放监管,可能影响客户关系维护和......

    有关环境宏观调控的手段

    有关环境宏观调控的手段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有关环境的宏观调控的政策还是很多的,在实际操作与结果上,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最终效果。具体出台的政策有很多,这里据一部分政策做简......

    经济危机与国家宏观调控

    经济危机与国家宏观调控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投资公司宣告破产,正式宣告美国次贷危机的来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虚拟经济重心转向短期投机,在证券、楼市方面的巨大泡沫,最终导致......

    宏观调控政策(共五则范文)

    1、限购:今年一共有48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其中有36个城市的限购政策没有实施的截止时间,有具体截止时间的城市为福州、厦门、海口等12个城市。其中,除了南宁截止时间为2012年2月......

    第七课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20. 市场经济的特征、原则 特征:统一的市场、开放的市场、竞争的市场、有序的市场。 原则: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 21. 市场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其三大机制 市场经济:一个社会如果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