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宏观调控实践
我国宏观调控实践
摘要:宏观经济调控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及经济运行状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
宏观经济调控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它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深入研究宏观经济调控问题,对于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认识宏观经济调控必要性,增强执行宏观调控政策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宏观经济调控,一般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使用多种经济和非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态进行引导、调节和管理,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发展的过程。
我国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提出的总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关注经济运行状态,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宏观经济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总体的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给总量的平衡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协调与大体均衡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指标有: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等。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利率、调节外汇储备数量等。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及中性货币政策。
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准确把握宏
观调控的目标,合理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正确选择宏观调控的时机,科学掌握宏观调控的力度。
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二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宏观调控的方法和主要措施方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货币信贷投放;严格土地管理;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强化经济运行调节;鼓励和扶持粮食生产。宏观调控的实质:调整结构,改革体制和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除经济生活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五”期间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2005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
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国宏观调控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败多成少,中国人民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多了。今天的改革,我们看到了它坚定的步伐,一步步地成功。改革中有混乱,有失误,但更令人欣慰的是成功,是前进。改革中有反对,有动摇,但令人充满信心的是,改革成果在统一着人们的认识,在动员着更广泛的力量。与其他转轨国家比,与中国
历史比,深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多么可贵,多么来之不易!宏观调控成绩很大,改革任务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并祝愿,宏观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将更加完善,更为坚强有力,更受到人民的信赖。
2007级学员:苏明 中央党校三医大班
第二篇: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大一统”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与矫正之策
一、宏观视角下:“大一统”货币政策调控形势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这样做,国家可以从总量上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控并促成二者的基本平衡,保障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一刀切”式的货币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较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差别较为明显,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全社会和谐发展
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在经济波动周期上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有一定的反差。新一轮宏观调控后,中央银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对防止苏南等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有显著的效果,但对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显得“刹车”过早。2004 年1 季度泰州经济欠发达的兴化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2%,比全省、苏南水平分别低53.58 和73.48 个百分点,2004 年以来,随着国家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正处于健康发展周期的泰州市房地产市场“过早”降温,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出现了建市以来的首次下降,乃至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排队购房的现象。信贷投入与现行生产投资热土地区错位,沿江开发的主体地位和区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和发挥。
(二)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居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般大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 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富裕社会,而欠发达地区才初步进入小康阶段,相当多的人口还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承接国家货币政策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所需资金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民间借贷解决,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和企业负担。调控作用显现后,即使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微小企业主要偏好于民间融资,且主要融资行为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度”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一难题,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组织规模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资信等级偏低,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完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成为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盲区。2004 年宏观调控后,泰州辖内“马太效应”更趋明显。中小企业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融资难度上升。
(三)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货币政策信号的有效传导
本轮宏观调控中,尽管中央反复强调“有保有压”,但由于一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调控机制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在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往往更多地采用贷款余额控制等硬性调控手段,特别是银行监管机构对2004 年3 月末所有固定资产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后,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信贷投放“一刀切”现象。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未能从根本上走出“一放活,一控就死”的境地,信贷投放一度呈大幅回落态势,在某一时点上还出现了“只收不放”的现象,全年新增存贷比较大程度上存在不平衡性。2004 年一季度贷款净增39.15 亿元,同比增长36.41%,4 月至11 月份,宏观调控效果作用显现,贷款增速持续加速下降,并于10 月份达到谷底,当月净下降4.21 亿元;12 月份受部分新的储备项目启动和年末信贷计划控制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恢复性大幅反弹,净增7.75 亿元,同比多增14.52 亿元。1
贷款增长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经济发展对信贷供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匹配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全年新增贷款高度集中在年初和年末,一季度和12 月份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例高达74%,同比提高37 个百分点。年末,中长期贷款新增占比同比提高了
4.93 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占比却下降了10.13 个百分点。各地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有效性影响较大。从地区结构看,新增贷款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2005 年全年市区新增贷款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占比较上年上升10 个百分点。经济相对薄弱的兴化市和姜堰市新增贷款份额仅为11%和9%,分别比上年下降5 个百分点和7 个百分点。本轮宏观调控中,在兴化市这一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大,并使信贷投放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将贷款权限上收到分行,县支行基本上无权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较低,较多的存款难以转化为贷款,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图难以实现;证券、保险机构规模小,数量少,市场资金交易总量不大,金融市场整体来讲很不发达,货币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时部分“失真”。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继续显现,一些企业的资金链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企业存量贷款还存在劣变风险。2005 年末,剔除政策性剥离、核销因素,泰州市不良贷款实际比年初上升1.3 亿元,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升2.88 亿元,其它商业银行上升0.16 亿元。
(四)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最终不利于调控目标的实现
宏观调控后低收入阶层、下游企业承受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 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央行关于稳定币值、抑制通胀的目标还远没有达到。一是低收入阶层生活更趋困难。粮食、油、肉、菜、煤炭、液化气,是居民生活消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上述商品20%以上的价格涨幅如果对中等收入阶层还能承受的话,对低收入阶层可说是难以承受,高位运行的物价走势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态势和增幅产生负面影响。二是部分下游生产企业难以为继。煤、电、油、运、农产品和钢铁是工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提高难以得到转移和消化。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和化工行业影响产生了一定影响。据对兴化运输公司调查,04 年宏观调控后客运每辆车每天因燃油价格上涨要增加直接成本70 元,1-12 月因燃油价格上涨而增加成本2700 万元,成本上升18%。另据对泰兴化工开发区调查,05 年1-12 月其主导产品总体成本上升了25%,其中的88%的上涨成本是由煤炭涨价上涨引起的,1-12 月份,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12%,减少0.26 亿元。三是一部分工业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现象。从我中心支行2005 年监测的30 户工业景气企业情况来看,企业对原材料购进价格和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水平判断指数分别比同期上升21 和15 个百分点,多数中下游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速度远远快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亏损面增加。1-12 月景气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6.11%和下降12.36%。同时,由于投资增速骤然下降,导致投资领域的部分企业产品库存迅速增加,12 月末景气企业存货同比增加1.06 亿元,增长4.59%。企业效益下滑必然会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货币政策区域性取向:应妥善解决三个问题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金融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条件下,集中统一的金融政策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效应明显不同,形成各经济区域之间的不同产出,不利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量调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调控,促使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和适度差别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应是今后加强和完善金融调控的现实要求。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
1、货币政策的集中统一性要求和区域性取向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企业商业化经营方向与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比较效益没有优势的矛盾。货币政策在结构调
控和区域化取向上应侧重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上,应对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授权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实现信息、权力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对称,这样,才能在不违反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确定符合各自区域特殊性的区域货币政策。在农村地区,要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弱势效益、农村金融的“脆弱性”与商业化经营方向的深层矛盾,要与农村经济产业政策“量体定制”出相适宜的货币信贷政策。
2、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总量稳定和区域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服务功能扩张的冲动与金融管理价值取向的矛盾。实践证明,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如果不能协调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很难实现,人民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央行监管职能调整后要协调相关监管部门注重主动培育农村经济中的活跃成分和市场化主体,重点监测民间资本流向和民间融资规模、投向及利率,引导民间融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3、妥善处理好资金存量流量调控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与社会生态环境不佳之间的矛盾。在各经济区域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很不一致,金融繁荣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资金的边际利润率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资金总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和金融繁荣地区,导致资金的流量、流向和总量的地区分布失衡,形成“马太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度差异化的区域货币政策能够调整各地区之间的资金边际利润率,调节资金的流量,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还能趋向地区平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当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金融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它的建立与完善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有利于财富积累和长期的经济活动。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营以构成完整的产权运行,激励足够多的有谈判能力的产权主体的产生,并通过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市场竞争,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以外在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现有金融体系发生变迁,从一元垄断走向多元竞争。
(二)完善金融发挥作用的环境,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一方面取决于金融体系本身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金融运行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着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效率。在现阶段,货币政策经受着来自经济运行的诸多挚肘,要想在现行条件下成功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寻求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三)改进金融管理行为和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要积极创建营造守信的经济安全区和金融环境生态示范区,深入开展“一创四评”和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为“创建金融安全区”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为先导,形成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县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搭建“金融生态平台”。改进金融监管行为和方式,为县级支行传导实施货币政策作保障。当前要积极消除以往偏重防范风险、限制银行竞争、压制金融创新的消极监管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金融监管的弹性,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开展同业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增强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力和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灵敏性。要创造条件建立全辖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与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农业贷款保险机制;要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费过高、手续过繁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基层商业银行发展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要尽快改革现有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参考文献:
[1]梁卫军.浅议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05).[2]钟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徐瑞娥.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5,(03).
第三篇:评价2004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效果
浅析2004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效果
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热,并引发了原材料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避免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2004年我国进行了一场以“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题的宏观调控。本文不仅分析了这次宏观调控的原因及2003-2004年经济过热的原因,此外还分析了此轮宏观调控的效果。
关键字:宏观调控 经济过热 “软着路”
一、2004年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瓶颈环节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问题。
(一)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3年之后再次出现了投资高速增长和开发区热,2004年前两个月的城镇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3.0%,1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43.0%,全国各类开发区的总数达到6000多个。为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过热”,2004年,国家在项目审批,土地控制,贷款限制、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等方面制定了十几项新政策,对投资进行调控。国家发改委2004年9月17日宣布:此次全国共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0600个,总投资规模172744亿元。国土资源部在2004年12月底宣布:全国共核减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总数的70%;压缩规划面积249万公顷,占全部开发区规划面积的65%;退还农民耕种面积26.17万公顷。会同有关部委清查81962个新上项目用地,涉及土地面积79.26万公顷;清查出违法占用土地项目7184个,涉及土地面积3.65万公顷;对停建、暂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项的7077个项目,分别采取了停止办理用地手续、停止后续供地、停止发放土地证、收回土地等处臵措施。并对一批涉案干部给予了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罚。在2003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
上,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310万吨。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十分严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如果过度集中,给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以钢材为例,当市场需求急骤增大,钢材价格大幅上升,大量低水平投资受到高盈利的强烈刺激,就会以比高水平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果需求增长过快过大,以至于普通正常技术的生产能力增长都难以应付时,就会有大量不合格的低劣投资蜂拥而入。
(二)2003年的第四季度,GDP的增长出现了几乎两位数的高水平,全年达到了9.3%。紧接着,在2004年第一季度达到9.7%的高位,达到或者超出了参照值。2004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4月,CPI涨幅再度提高,比2003年同月上涨3.8%,创下7年以来新高。另外,根据统计,2004年第一季内地通货膨胀现象有逐渐升温的倾向,而达到2.8%的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说明了2004年的经济情势已经逐渐有失控的迹象而不容乐观,部分行业过热现象已经愈发严重。
(三)2004年第一季的外贸资料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急剧恶化。2004年中国第一季外贸资料显示进出口总额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亿美元,增长34.1%;进口1241亿美元,增长42.3%。进出口相抵,逆差84.3亿美元,为多年罕见。而导致逆差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所导致。而且中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进口原料取代国内原料、进口税率下调的因素也恶化了贸易赤字。此外,我国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度
增长,200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2002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增长40.8%。但是,2004年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9.2%。2004年1季度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额为365亿美元,这一季度的成长已是去年全年的1/3,而且同比也多增加69亿美元。
二、2003-2004年中国经济过热的直接原因分析
第一,中国经济过热现象来源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国经济与其它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现象特别严重,例如目前饱受批评的钢铁和水泥业。这些行业基本上是不计市场销售表现,竞相投资增产,造成资金和资源的错误配臵。举例而言,2004年头两个月的30个制造业中,投资增幅超过一倍的有16个行业。其中水泥行业全国共有4,800多家,数目超过其它国家同类企业,但75%的工厂仍然使用落后的工艺生产。另外,2003年投资增长近一倍的钢铁业,今年头两个月的成长率由高达1.726倍,成长速度惊人。根据估计,2005年年底的钢铁产量将达3.3亿吨,但是同样的需求要到2010年才能达到。
第二,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盲目乱投资现象严重。根据资料显示,由1998-2001年,银行体系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以平均每年61.6%的速度增长,而对企业债权增长平均是每年10.4%,也就是社会信用总量是向政府倾斜,而且在2003年以后,银行对政府的授信基本上也是失控的。今年头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53%,增幅超过去年同期一倍,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今年头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仅增加12.1%,但地方投资项目的增长却高达64.9%。过度投资现象屡禁不止。我们以天津市为例,该市将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基础建设作为未来几年天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5年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2004年1月12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46.7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城市
基础设施投资额263.7亿元,增长34.2%;房地产投资211.4亿元,增长20.2%;工业投资382.5亿元,增长23.5%。这个成长率看似激动人心,但却是用银行的信贷所堆出来的,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几大国有银行就合计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总额竟然高达1100亿元的银行信贷。
三、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热,并引发了原材料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避免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2004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4年以来继续推进和完善金融调控:第一、1月1日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较大程度上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导向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的自主权;第二、3月以来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第三、提高再贷款利率0.62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0.27个百分点;第四、在去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后,4月11日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很快就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总体看,宏观调控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已取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回落到合理区间,2004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8.7%。总体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已回落到合理区间,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二)2004年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7%,增幅比3月份回落了8.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较明显;贷款增速下降明显;新开工项目得到初步控制;中国市场上钢材和电解
铝价格终于大幅下跌;4月份中国贸易逆差从3月份的5.4亿美元扩大到22.6亿美元;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1%,已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滑落。2004年5月份当月的投资增长幅度下降为18.5%,上半年,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1季度回落14.4个百分点。前3个季度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7.7%,比上半年又回落0.9个百分点, 低于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 2004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6.6%,比2003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稳定增长,支付能力充足.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3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5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964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6289亿元,居民户存款稳定性增强。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3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564亿元。2004年1至4月份,过快的货币信贷增长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一些基本矛盾仍然客观存在,货币信贷增长仍高于预期目标。
(四)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年外汇各项存款比上年增加44亿美元,同比多增加60亿美元。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5.25%,超额储备率较高,支付能力较为充足。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200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2067亿美元,同比多增89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五)200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货币市场利率走低。全年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除1月份受春节因素、4月份受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较高外,全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07%,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88%,比去年同期低0.29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基本平稳。
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使得经济和投资增速下降,企业盈利增长甚至出现明显放缓的局面,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参考文献:
[1]2004年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中国金融网.2005-01-14.[2]张汉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国金融网.2010-03-21.[3]郎咸平.维持宏观金融稳定 避免全国性调控.搜狐财经.2004-05-24.[4]中央银行一年来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工作述评.中证网.2004-6-18.[5]金融宏观调控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答记者问.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04-10(总第三十六期).[6]解读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时报.2004-6-14.[7]2004年宏观调控:金融业重任在肩.华宝证券.
第四篇: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论文
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的。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设定是货币币值和物价稳定,手段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供应速度、调整准备金率、存贷利率等,目标是影响利率、汇率、物价、投资和就业等。
今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谷底,开始加快发展势头。但是,美国等为了转移金融危机的国家多次对我国外贸经济进行所谓的反倾销,多次迫人民币升值以增加本国就业和外贸收支平衡。世界尚未走出金融危机,我国亦不能置身于事外。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上半年我国经济仍然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以上年同期加快2.5%。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显然,在世界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取得如此好成绩,这与政府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是分不开的。而金融宏观调控,作为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经济取得较为平稳的增长。但是,目前,摆在中国最棘手的问题或许就是逐步加剧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确认。在这种情况之下,物价的持续上涨必然会引起了较大的金融宏观调控。但是对于央行采取加息手段进行对通胀的调控,我感到十分不解。人民币已经面临内外升值压力,加息只会引发国际上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热钱在市场上流通过剩过快必然更加导致物价上涨而造成更加严重的通胀。物价上涨的是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主要是由劳动力成本上长,农业产品生产成本上长所引起,这是必然的趋势。正如中国证券网《透析央行年前的下两步动作》所述:“我们从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来看,利率和信贷控制能够用来应对通胀;公开市场和调整准备金率可以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汇率则能够实现平衡国际收支,并减少输入型通胀的效果。尽管加息剑指通胀,但是在应对由此而进一步加剧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时,则显得鞭长莫及。”对于以加息手段来调控物价的水平,显然易见是得不偿失的。当前,国际热钱对我国不断冲击,不断涌入的热钱在加剧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压力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注入大量的泡沫。物价的异常上涨主要是由国内投机分子和国际热钱的涌入引起。目前我国居民的货币流动性偏好主要还不是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是更多体现为投机动机。国际热钱的涌入又加剧了投机行为。其中,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产业上。而银行间流动性过剩问题亦是引起通胀的另一原因。对此,中国经济网国内资深汇率专家、外汇投资研究院的院长谭雅玲亦表示:“加息会进一步扩大利差,使得投机行为大量涌现。”
对于我国此时所面临的通胀问题,我觉得应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防国际热钱涌入这两方面为主。引述中国经济网所言:“银行是信贷和投资的主体,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控制热钱和投机,原因是目前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准备金上调很正常。”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动用货币工具是完全符合常理的。亦是比较易做到的防通胀的手段。但问题在于在如何有效防止国际热钱的涌入。因为热钱是很难去定义的,很难说是热钱还是冷钱,主要还是要看其撤出时。防热钱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督机制。就是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同,上个月,大陆方面与香港方面就关于香港金融市场所流通的国际热钱有不同说法和态度。老实说,对于我国大陆来说,金融宏调对防国际热钱此时亦是鞭长莫及的。但是,毕竟我国不是放任自由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在必要时为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动用一系列国家政治手段防止国际热钱的涌入。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金融宏观调控也有其缺失之处,它亦只是为人民服务的。
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上,我相信,在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金融的宏观调控会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有效保证。
第五篇: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经济运行处在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上行。预计GDP增长7.5%,CPI增长2.5%。
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环境资源约束强化,资本边际效益降低。
短期弱回升的原因:政府基础投资增加和企业去库存周期的结束;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和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束缚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近期国内经济运行的新问题:产能过剩问题、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问题、房地产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周期波动说、过度竞争说、结构体制说(财政分权和考核制)。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有效需求不足是产能过剩的基本原因,过度竞争不会导致长时间、大面积和高幅度的产能过剩,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等体制性问题,才是产能过剩的根源。
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问题:地方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金融与实体的背离。房地产问题:房价过高,阻碍了城镇化发展;货币资金投资与房地产,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压;限制了货币调控政策的效力。
国五条长期有利于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但短期,具有一定的逆调节效果:税费转嫁成本;抑制二手房供给;提高房租价格。
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政策建议:坚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挖掘内需潜力;下决心调降过剩产能;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