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瑞典老年社会福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范文
栏目:行业聚焦
字数:2332
P数:2P
瑞典老年社会福利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文/黄加成瑞典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早在1996年,就已成为世界上25个高度老龄化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实现“老有所养”,瑞典把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政府的责任,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为各国广为效仿的养老保险模式和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了一套由国家承担的比较完善的高福利养老保障模式。
规范的老年社会福利管理体系
对于老龄工作,瑞典实行的是中央、省、市三级分权管理。国家议会和中央政府制定政策方针,通过颁布法律和财政投人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各省议会负责制定卫生和医疗政策;市级地方政府的责任是贯彻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政策,提供各项具体的社会福利服务。另外,由国家卫生和社会福利委员会和其在各省的行政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社会福利服务项目)对各省及市的社会福利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
瑞典政府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事务部负责老年保障事务,具体的管理服务环节则由社会养老机构中介组织来承担,如社区、各种基金会、老人院及老人协会等。瑞典国家养老服务工作机构设在卫生部。地区和县配置相应的工作机构,专门负责老年人的健康和社会照料服务等工作。县级政府将有能力、有经验、有爱心的人聘用到社工组织中来。社工组织对当地政府负责。社工组织负责对本地区老年人收入、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并就老人应不应该享受服务及补贴做出决定。照料服务的次数和范围根据需要而定,有的是只提供一个月一次照料服务,有的则一天里要提供几次照料服务。
健全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在瑞典,养老金制度惠泽每个社会成员,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保证。养老退休金包括基本年金和附加年金,大约为退休前工资的70%,再加上老人平时的积蓄,老人退休后,一般都能过着富裕的生活。瑞典现退休人员平均每年可领取基本年金和补充年金约11-12万克朗,其中基本年金约7.2万克朗。政府统一发放基本养老金为养老提供经济保障,所有定居瑞典的人,年满65岁的就可以根据居住年限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
政府对所有低收入退休者提供住房补贴。地方政府提供分级的医疗服务保障,老年人退休后仍能享受象征性交费的医疗服务,并享受两种特别医疗保健服务:一是请医生、护士到家看病;二是长期住院治疗,各医院都为老人设有相当数量的专用病床,保证他们有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居家的老人生病,可以得到家属的照顾,照顾老人的家属可以得到适当的津贴。老人若无亲属照料,可以享受护士的照料,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得到国家免费提供的服务。长期住院或进行有难度的手术等,老人去医院就诊,只需交挂号费和少量医药费,其它绝大部分费用由当地保险机构支付。
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002年,瑞典颁布了新的《社会福利法——2002年1月以后你将有哪些权利?》,明确了国家老年福利政策的目标:确保老年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独立生活并有所保障,得到社会的尊重,享有良好的健康和社会福利服务。法案明确规定老年福利政策必须为老年人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独立生活创造条件。当老年人无法独立生活时,则可以申请人住老年福利
机构,由专业人员提供照料服务,并由国家负担开支。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养老”,瑞典政府规定,由地方政府提供社会服务保障,在地方建立政府服务网,市级社会服务部门负责安排居家护理服务,根据社区大小,设立不等的家政服务区,开展社区服务、定点定期上门服务,满足社区老年人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瑞典社区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设立不同的服务机构。一是家庭帮助服务中心。由一般工作人员、护士、社会工作者组成,提供24小时的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冬季扫雪、理发、洗衣、做饭、生活监护以及到医疗护理等;二是日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聚会、进行社交娱乐活动场所,让老年人进行各项康复锻炼、健身和娱乐活动。三是日间照料中心,轮流接纳生活在社区家中的老年痴呆患者,让照料他们的子女和亲属一周内有一个休息的日子。在瑞典,全国参与社区服务人数近25万人,有50万老年人在社区享受到细致、周到的各种照料服务。
多层次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
按照瑞典《社会福利法》的规定,市级地方政府须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兴建老年福利机构。各地在建设老年福利机构时都遵循“尽可能让老年人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寓所”的原则,竭力做到使在福利机构中的老年人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老人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单元房。人住时,还可以搬来自己的家具和个人用品。目前,瑞典全国有7%的65岁以上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各类福利机构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更高达17%。瑞典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入户服务公寓(Service-homes or service-flats):入住老年人租住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的单元房,由市政府社会工作部门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各项入户服务。
二是老年公寓(Old people’s homes):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并需要经常性照料的老年人,可以租住面积不大但是带卫生间、客厅和餐厅的单人间。工作人员将提供24小时的照料服务,定时提供膳食。
三是疗养院(Nursing homes):配备训练有素的护士专门负责照料患老年痴呆症、晚期重疾以及需要经常性医疗护理的老年人。
四是类家庭(Group homes):一种选择性的福利机构,主要收住存在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一个类家庭通常人住6个老人,各自有独立的房间,有专业工作人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提供24小时服务。
瑞典高福利的养老保障建立在经济发达、国家富有的基础之上。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未富先老、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分布不均衡、为老福利服务设施缺乏等基本国情,在国家财力和政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的老年社会福利只能是低水平的,走瑞典式国家高福利的养老保障的路子并不现实,我们应学习与借鉴瑞典在老年社会福利建设方面的经验,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社会福利体系。
第二篇:瑞典社会福利
瑞典社会福利解析
瑞典的福利,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上不用养老,下不用养小”什么意思呢?
★上不用养老就是说做儿女的不必为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操心,老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完全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有的父母的退休金甚至比儿女的工资还高。
★下不用养小就是说在瑞典每个孩子出生后每月就有1050克朗的糖果 费,和人民币基本上可以按1:1换算。父母还有490天的父母假,(相当于中国的母亲产假)休父母假期间拿工资的80%,父母假顾名思义就是妈妈和爸爸都可以休,在孩1岁到8岁之间可以随时休。
★瑞典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午饭在学校吃,免费。有的城市还提供学生的公共汽车交通费。残疾孩子由出租车接送上学,几乎是一个 老师照顾一个残疾孩子,残疾孩子的父母由于照顾孩子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瑞典的大学是不收费的,硕士生也是不收费的,学生可以按规定申请贷款以保证生活费。博士生相当于工作,拿工资上学。
★在瑞典看病应该说是免费的,只出挂号费,如果住院治疗,几乎一切都是免费的。如果不住院吃药的话是越吃越便宜,也就是说,第一次买药出全价,第二次买药出药价的75%, 第三次出药价的50%......,还有一个额度的限制,如果超出这个额度就免费了。如果是比较贵的药,吃上二三次后就免费了,因此如果是慢性病,长期吃药是没有负担的,换句话说就是病得起。
瑞典主要几个福利项目的概况
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把贫富“拉平”的政策。以工资为例,据统计,瑞典年薪最高的一百多名企业家与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相比约为13比1,经纳税和福 利补贴调节后,他们的实际收入差距降为5比1。再以纳税为例,瑞典的所得税为累进制,收入越高,纳税越多。这其中,产业工人的平均所得税率为35%,职员 为40%,收入很高的企业家、商人、演员、运动员等可达80%。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许多人对职业的差异和工资的高低不大在乎。慷慨的社会福利还使许多人 陷入了对福利制度的长期依赖,他们觉得工作与否无所谓,因为领取失业补贴和社会救济,生活照样可以过得去。这种政策显然容易培养懒汉。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几个主要福利项目的情况。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的产假为15个月,可由孩子的父母分享。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以前头两个月为原工资的90%,1996年起降为85%;其后的10个月原补贴额为工资的80%,同年起降为75%;剩下的三个月补贴进一步减少,从1995年起每天发给固定数额的补贴金。孩子满12周岁之前,如 果生病,其母亲或父亲均有权留在家里给予照顾,照顾孩子的补贴1995年前为工资的80%,次年起降为75%。瑞典孩子原则上都可以进入托儿所,入托费很 低,以前仅相当于实际支出的10%,其余由国家负担,近年来个人所付费用有所增加。孩子从出生之日到16周岁都可领取儿童补贴,过去有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可得到额外补贴,但从1996年起多子女补贴取消。
★养老金:根据议会决定,瑞典从1996年起实行新的养老金制度。新制度仍包括三方面内容:(1)保障养老金,相当于原来的人民养老金,65岁以上的瑞 典公民人人有份且数额相同,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要求;(2)附加养老金,原附加养老金的多少,以一个人在过去30年中工资收入最高的15年的收入计 算,新附加养老金则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这一计算上的变化促使人们终生努力工作,多赚钱,以便退休后多拿养老金;(3)取消过去60岁以后 可以半退休并领取部分养老金的制度,代之以灵活的退休年龄:一个人可以从61岁起退休,但也有权工作到67岁。对养老金的来源也进行了改革:以前全靠雇主支付,改革后则基本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但实行医疗改革后,病人去医院看病个人所付费用有所增加,病假补贴相对减少。在瑞典,个人所付医药费有一定限额,一年不超出900克朗时完全由个人支付,超出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若一年内医药费累计超出1800克朗,超出部分则完全由国家承担。一名职工生病 后,第一天无工资,其后13天的病假工资由雇主支付;第2-3天为原工资的75%,第4-14天为90%。14天以后的疾病补贴,则转为由公共医疗保险基 金支付,补贴额视生病时间长短,以前为原工资79-90%,1996年起均改为75%。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1995年前,300天之内补贴额相当于原工资的80%,对55—64岁的人,450天内可领取原工资的 80%。但根据议会决定,从1996年起,失业补贴改为原工资的75%。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至今仍是一个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但当前瑞 典人的共识是,适当削减社会福利是必要的,但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不能改变,更不能取消。20世纪90年代末瑞典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数,国家预算出现盈余,物价稳定,失业率下降。这种情况使国际上一些人又开始对瑞典刮目相看,认为“高福利和经济增长并非势不两立”。瑞典经济状况的 好转,同近年来福利开支的减少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国家采取其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的结果。
瑞典社会福利保障建设起步较早,自1891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为发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不断补充、规范、修改,确立了以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四大块福利保障为基础的相对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这套被称之这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1.全民性。在瑞典,每一个具有瑞典国籍的居民,都在社会福利保障的范围之内,无论男女、老幼、有无工作,无论是否对瑞典有所贡献,均享受基本统一的社会福利和服务保障。
2.高福利。瑞典国民在享受着全面保障,每个人在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补助金、工伤补贴、失业保险等,基本上都享受着相应的福利保障,而且其保障水平高。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 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
3.均平性。福利国家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不同人群间最大限度的平等。瑞典通过一系列给予年轻家庭、低收入家庭、疾病者、领取养老金者、丧失劳动力者以及其他弱势人群以相应的补贴,以及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尽量平等提供的低费用的儿童看护服务、各层次教育、社会支持和医疗保健服务,尽可能达致全体公民平均的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社会服务。为保证不同地区的居民享受同样的福利,瑞典还采取“罗宾汉式”抽肥补缺的福利政策,从财政收入富庶的地区补贴福利支出存在缺口的地区。
4.政府负担。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是瑞典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和各类社会服务费用,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中存在个人缴纳一定比例费用外,均由政府承担。此类费用支出基本上是各级政府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最大的支出项目,瑞典GDP的3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地方政府 的比例更高,以斯德哥尔摩市为例,该市每年财政预算中,2/3用于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为维持这种高福利支出的财政需要,瑞典实行了高税收制度,个 人所得税就平均达到38%。
瑞典以高福利著称于世,提供了收入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涉及到老年、残疾、儿童、妇女、贫困家庭等 不同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主要项目:(1)社会救助、(2)国民基本年金、(3)国民附加年金、(4)国民健康保险、(5)失业保险、(6)工伤事故保险、(7)儿童补助、(8)培训补助、(9)子女抚养贷款、(10)老年福利、(11)房租补贴、(12)带薪假期、(13)免费教育。
进一步分出层次,指出瑞典社会福利制度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体系类似,可大致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3个层面,并做了归类。在社会保险制度中,涉及养老金制度(国
家基本养老金、收入关联补充养老金、部分养老金)、健康保险制度、父母保险制度、工伤事故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在社会救济 制度中,包括老年补贴、儿童健康补贴、残疾人补贴、伤残人员家属补贴、孕妇现金补贴;在社会服务制度中,涵盖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服务、就业服务等制度。[ii]但不管怎样,我们看到,瑞典社会福利体系确实如其标志性特征——从摇篮到坟墓——所说,涉及社会全体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从制度实施层面,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现状如下。
1、与儿童有关的福利政策大多数的瑞典少年儿童过着幸福的生活,在父母或单亲父母的保护下,生活安全有保障,物质条件良好。据瑞典青少年监察专员(Ombudsman)的调查显示,总体上,瑞典少年儿童对其生活,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家庭关系、休闲娱乐、家庭财务、住房状况等感到满意。
在国家财政框架内,针对少年儿童的拨款包括儿童公共津贴,家长保险,生活扶持费用,儿童抚恤金,伤残补助,儿童照顾年金(childcare-year pension entitlement)和有孩家庭住房补助。过去5年,上述拨款状况总体稳定,家长保险拨款则较快增长。
2、家庭财政政策
在瑞典的社会福利政策制定中,存在这样的一个观点,有子女的家庭因为子女而有了“负担”,因而需要社会的帮助。为此,制定相关政策以对此类家庭 进行资助。很显然,这类家庭是社会的大多数,不论是瑞典还是其他国家,因此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家庭都会得到资助。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公众性和普适性。
家庭财政政策为那些有子女家庭提供的福利政策,以此减轻其与无子女家庭的财政差距。针对有子女家庭的财政支持包括家长保险,少儿津贴,生活扶持费用,住房津贴,弱病少儿照顾津贴,跨国领养费等。
(1)家长保险
家长保险包括三种现金收益:孕期收益,婴儿出生有关的家长收益和临时性家长收益。家长收益支付时间为480天,其中在390天内,此笔费用与该家长病假期间收入相同。按照瑞典有关政策规定,家长收益以职工收入的80%计;对 于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家长,家长收益为每天180克朗,即个人最低生活保障线。超过390天,家长依然可以有90天的休假,这期间,家长收益均为每天180 克朗。
临时性家长收益是用于家长照顾生病子女,一年有最高120天的假期及相关收益。孕期收益发放给怀孕妇女,从怀孕的第60天至预产期的前11天,孕妇可享受这笔费用。
婴儿出生有关的家长收益的上限为每年基本费用价格的10倍,孕期收益和临时性家长收益此项数字分别为7倍和一半。
(2)少儿津贴
儿童津贴每月1,050克朗,一直支付到少儿年满16周岁。如果超过16周岁,少儿还在进行义务教育,同标准的津贴将继续发放。此外,针对一个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至5个子女的情况,瑞典政府还提供儿童补充津贴,补充费用从每月100克朗到1,050克朗不等。
(3)生活扶持费用
生活扶持费用用于父母无法生活在一起情况的少儿补贴。这笔费用补贴给与少儿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每月最高为1,273克朗。
(4)住房津贴
少儿住房津贴用于少儿的住房福利,并对18至28周岁没有子女的成年人也适用,其尺度根据住房成本,房屋大小,家庭收入及家庭中子女数量,由瑞典社会保障委员会(Försäkringskassan)来定。
(5)弱病少儿照顾津贴
弱病少儿照顾津贴,此项费用的最高额度为每年基本费用价格(price base amounts)的2.5倍,也可以按照最高额度的3/4,1/2或1/4支付。2007年基本费用价格为40,300克朗。
(6)跨国领养费
政府补贴给每位跨国领养少儿40,000克朗。
3、国民养老
1998年6月8日启动退休养老金新体系,2003年1月全面实施。[v] 新瑞典养老金体系实行现收现付制(PAYG),个人养老收入主要来自国民养老金体系。除了这笔收入,大多数瑞典退休者还享有职业养老金和通过商业保险市场获得的个人补充养老金。
在国民养老金体系中,养老金分为三个部分: 收入养老金(income pension)、额外投保养老金(premium pension)和对低收入或无收入人群的保障养老金(guaranteed pension)。新的变化是,收入养老金的18.5%的固定费用没有变,但由受益人和其雇主交付的比例有所变化。受益人按照其总收入的7%支付,上限为 8.07%。企业每月按职工收入的10.21%缴纳养老金。[vi]
4、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为病人、残疾人、老人以及有子女的家庭提供经济上的保障。社会保险包括,普遍性收益,财产审查性收益(means-tested benefits),与收入有关的收益。普遍性收益以相同的标准提供给每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收益和财产审查性收益无需缴税,而收入有关的收益需要缴税。[vii]
5、卫生与医疗服务
2003年1月1日起,瑞典人可以自由地选择医疗卫生服务。据统计,2005年瑞典医疗卫生支出为2,230亿克朗,占当年GDP的8.4%,包括药物成本,口腔护理,眼镜费用和家庭病员费用支出。同时,用于老龄人口卫生与医疗服务的市级支出占GDP的0.7%,如此合计,全年费用为9.1%。在病人费用方面,瑞典病人只需支付很少的医疗费用,这笔费用不会超过900克朗/年。而大部分费用通过税收支出。[viii]
6、失业救济
瑞典失业救济的期限为300天,此时间内的收益
为收税收入。在5天的强制资格审查期后,如获通过,可按照政策享受相关救济。相关政策为,最低失业救济底线为每天320克朗,上限为每天680克朗。具体来说,在前200天内,失业救济为原工作期间收入的80%,而 200天至300天内,为70%。对于兼职失业人员,其只能享受相应的非自愿性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补贴,其个人工作历史记录将与最近工作时间做比较。
《失业保险法》(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ct)中还规定了自主经营人员的特殊失业补贴计算方法。总体上,此项补贴根据其失业前三年的平均净收入而定。[ix]
7、难民收容与救济政策
在瑞典中央政府2007年预算报告中提出,政府应针对日益增长的收容人员采取的主动回应措施。在瑞典政府理念中,其相信,这些年来,移民为瑞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政府应该延续仁慈的难民政策并给这些人员实实在在的帮助。瑞典应该提供一套仁慈的难民政策。
近年来瑞典难民数量增长迅速,部分是因伊拉克战争引发。2006年超过2.4万人提出收容申请,而这一数字已接近4万人。瑞典接纳了来到欧盟的 较大比例的伊拉克难民。政府正采取一些不同的政策来回应如此快速的移民增长。为确保难民得到体面的接待并加速收容处置过程,瑞典移民局将在2008年获得 新增5.5亿瑞典克朗的财政投入。2007年救济金和住房拨款增加7.43亿,而在2008和2009年,此项投入将分别投入9亿和10亿瑞典克朗。同 时,针对接受无成年人陪同的未成年难民,从2007至2009年,中央政府应给予地方当局一笔0.15亿的增加补贴。对于那些因条件原因救济遭拒的人口,政府应提供给个人和家庭以恢复扶持。2007年此项救济金和住房拨款增加0.27亿。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内容提要:世界上每个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把开发农村、解决薄弱环节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韩国是最为成功的典型。通过1970年开始的新乡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从今年开始,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全面
铺开,农业和农村发展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做法与经验,将对我省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一、韩国新乡村运动的主要做法
上世纪7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工农、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1970年4月,韩国政府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韩国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乡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
韩国新村运动分为五个阶段:(1)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2)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建设的重点从基础阶段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3)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推进新乡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上;(4)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在这一阶段,政府大幅度调整了有关新乡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全国性新乡村运动的民间组织;(5)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在不同阶段,政府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其主要做法体现在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让农民用上自来水、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八个方面。最近,韩国又发起了“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公司、企业自愿与一个农村建立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支援。三星、现代、韩国电力、韩国通讯、浦项钢铁等大型企业带头,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韩国新乡村运动成效巨大,人均国民收入从1961年的83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万多美元。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始终保持在1∶0.8~1∶0.9之间。进入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每100户农民所拥有彩电率达到123.6,电冰箱105,燃气灶100.4,电话99.9,汽车20.9,计算机6.7。
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内动力。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他们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的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乡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使开发具有生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使新农村建设不断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只有农民思富、领导思变成为广大农村干群的共同心声,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才能真正摆脱贫穷、走向小康。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分阶段渐次推进。韩国新乡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从而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我省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分阶段渐次推进,明确每一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区域要根据自己的地域条件、发展水平,通过试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加以实施,不能搞“形象工程”和“一刀切”。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注重从法律法规层面加以保障。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都是一个大思路、大政策,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向,但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可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性。韩国总结30多年建设新乡村的经验,目前政府计划制订《城乡交流促进法》,就是想通过法律制度去保证“一社一村”运动的开展。我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也要不
第四篇:崂山区新城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崂山区新城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11:44
来源:《求是》期号:作者:青岛市城市郊区与新城区发展课题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区大量涌现,城市社区不断扩展,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市民化进程随之加快。如何确保农区、郊区向城市社区的健康顺利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面对和着力解决的新课题。青岛市崂山区在新城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此推动人与社区的融合协调,推动农村向城市化的健康转变,在促进城市新城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城市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城市郊区边缘地带的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向城市社区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当地的居民摒弃农民意识,确立城市的市民意识。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对居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其城市意识则是有效途径。青岛市崂山区作为城乡结合部,其居民主要是由当地的农民转变而来,他们的城市意识淡薄,小农意识突出,整体素质较低,成为制约新城区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区委区政府把提高这些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其城市意识作为实现其角色转换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教育,强化新城区意识。区委和区政府先后在全区开展了“建设高科园就是建设我家乡”、“讲奉献、比贡献,我与高科园共发展”、“我说身边文明人、我说身边文明事”等主题教育。同时,以公民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道德宣传教育。一方面,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对全区居民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道德教育,开展了思想教育进家庭、美好道德进家庭、文明格言进家庭、家政知识进家庭等活动;另一方面,着力开展“七个一”活动,即:精心制作一张道德卡片,组织编写一本《公民道德教育读本》,学唱一组道德歌曲,制作一块道德警示牌,树立推广一批道德教育示范区,开辟一扇道德教育宣传“窗口”,宣传一批道德先进典型。二是坚持全面抓与重点抓相结合的原则,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居民学法、知法、守法,自觉依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几年来,全区共培训普法骨干1000多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万多份,举办法律咨询服务97次,使市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多年努力,这些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城市意识和团体精神大为增强,从而为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培训。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城市发展对市民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城市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既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又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随着崂山区从农村向城市社区的转化,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传统的耕地种粮、下海打鱼,出大力、流大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不适合现代城市的需要。而要实现农村向城市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就必须改变居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为此,区委区政府把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强化居民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结合起来,由区、街道、村三级组织联合办学,成立各种居民文明学校,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并充分发挥区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的优势,从提升市民的生产技能和劳动素质出发,开辟多元化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对居民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帮助居民增强从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为提高,劳动技能大为增强,许多居民还掌握了崂山茶种植、温室花卉培植、林果种植、海产网箱养殖、海参鲍鱼混养等技术,提高了从业竞争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居民在娱乐中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是人们放松身心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城市建设者的一种途径。人们在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为了使居民不断地提高素质,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市民,区委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面向21世纪崂山人新形象”大讨论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居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打造现代市民意识;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改善社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娱乐条件;承办和参加青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青岛之夏”艺术节、“樱之春”音乐舞蹈周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他们还建成50余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农村发展形势等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创作表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居民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养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崂山区新城区的居民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居民素质的提高则直接促进了新城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崂山区已成为一个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旅游业和都市型农业为主导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区。崂山区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人既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目的,城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绝不能偏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细胞,是实践的主体,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此,人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成员的竞争力、创造力、凝聚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崂山区把城市的健康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全面提升居民的素质,搭建城区建设的社会主体平台,这既有力地促进了城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后劲。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城市化的目的,也是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展示。但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全面提高城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既符合城市化对人的素质方面的要求,也势必对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新建城区来说,在发展之初,能不能看到并充分重视人的素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直接影响到此后这个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后劲。崂山区从郊区和农区转变而来的实际说明,要见物更要见人,要围绕“人”这一建设主体做文章,紧紧抓住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科技与就业能力提高、生活与行为方式变革等环节,以塑造现代文明市民为目标,以此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人的素质建设是具体的,它既要有准确的定位,明确的思路,更要有具体的实践。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历史的创造是具体的,是由社会主体的实际行动所组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
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具体的人和具体人的具体行动。人的综合素质提升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实践。为此,崂山区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素质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参与面广、吸引力大、效果显著的良好氛围,既提高了居民自身的素质,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执笔人:王振海 任宝光 吕飞云)
第五篇: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邹兴明
[摘要]澳大利亚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说明,只有把和谐理念深入到城市与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并使之细化和具体化,即把和谐理念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各个具体家庭和社会个体中,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个体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认可,社会个体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社会个体意愿和尊严得到尊重和维护,社会个体利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证。通过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包容和制度安排得以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环保意识和政策法律制度支持得以实现。
[关键词]澳大利亚;政府;服务;城市;和谐社区;经验;启示
一、澳大利亚城市及其社区给人的整体印象
澳大利亚是个美丽富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土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00万。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都座落在东南沿海一带,属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城市绿化呈现出人工与天然合一的景观。在澳大利亚的城市街道和公园里,随处可见的是各色鲜艳的鲜花和绿色的草地。但是,澳大利亚城市及其社区给人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其自然景观,而是其人文景观。
与国内相比较,在澳大利亚的城市和社区里,我们发现有几个“不见”:街头不见警察,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却良好;街头不见交通警察,只有那一明一灭的红绿灯,但城市交通秩序却井然有序,行人和车辆都不会无视交通灯的存在;街头不见清洁工,但城市街道却干净整齐,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此似乎已经绝迹;不见养路工,但城乡道路却平坦舒畅;公共场合不见摄像头,但偷盗现象却极少发生;街头巷尾不见乞丐,但沿街给人擦门窗玻璃以换取劳动所得则司空见惯。这种种“不见”,给人留下的无疑是一种社会祥和的印象。“令行禁止”在澳不足为怪。比如今年刚刚推行的“室内禁止吸烟”活动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落实。
澳大利亚人很“欣赏”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时刻不忘“享受生活”。当然,这里的“享受生活”就不仅仅指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行等,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热爱与创造。他们尊重劳动创造,在劳动创造方面不分高低贵贱。他们认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体现自我价值,才能享受到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价值。因此,包括国外来澳留学的学生在内,都愿意在这一人文环境中改造自己的劳动观念。在澳大利亚的大小酒店,给顾客端菜送茶的服务员极可能同时就是该酒店的老板,也可能是来酒店兼职的留洋博士,劳动创造价值在这个国度里已经是一种荣耀,人与人之间在劳动和职业方面除了肤色和语言的区分外,不再有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活闲人”、“啃老族”在澳绝无仅有,即便是在救助中心和慈善机构里,人们的理念也仍然是尽可能帮助被救助的对象尽早返回社会主流,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因此,这里无需再费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人们爱岗敬业,人们本身能够从自己的劳动创造中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生活细微之处得以体现。在澳大利亚,人们开口说话必带微笑,在公共场所擦肩而过时稍微碰撞到他人哪怕是轻轻地碰到一点衣角,双方从来不争谁是谁非,而是首先抢着向对方道歉;偶尔被他人挡住了去路,人们也从来不强行往前挤过去,而是先说劳驾,请求对方给自己让让道,在别人还未注意到时,他或她会在后头耐心地等着,而无意挡道者也会下意识地连声说对不起,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公共 1 设施的建设与设计方面,澳大利亚人特别注意满足与尊重社会老弱病残人员的需要,处处关心是否能够方便这些人员的出行或使用。包括社区里的“餐饮配送中心”,时时处处都在根据变化着的人群及其特殊需要而努力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尽可能满足每一个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进入慈善机构和救助中心寻求帮助的人,也根本不用担心会被人“查家底”,那里的工作人员会尽可能让其过得有尊严,甚至尽可能消除其自身必不可免的“落魄感”。比如给他们一些零花钱去外面咖啡馆里有尊严地喝上一杯咖啡等,使他们感觉到他们曾经过惯了的生活仍然与自己有缘,在接待公务活动时也一定避免外来人员与他们正面接触,极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等等。
澳大利亚社会事业发达,根源于其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贯做法。在澳大利亚,“免费项目多,免税项目少”。政府工作的有效运行是靠税来提供给养,而不是靠收服务费来实现目标。婴幼儿入托入学免费,就医住院免费,风景名胜景点免费参观,休闲娱乐场所也有大量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免费项目,其它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项目更是名目繁多,如社区图书馆、运动场等。但是,在纳税方面,政府却有特别得力的措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政策和制度,并通过各种渠道堵塞各种可能存在的税收漏洞。宽松民主的社会氛围。在澳大利亚,公众对政府的某项政策或具体的做法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直接表达,无需担心政府是“强势”,个人是“弱势”。在澳大利亚,单位或个人与政府打官司而单位或个人胜诉的情况并不罕见。澳大利亚国会大厦长期向公众开放,即便政府在开会期间,也允许公众随意进入会场旁听,包括游客在内,都可以随意进去旁听。“公开、公正”通过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破旧还是立新,政府出台的具体政策首先都得建立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才会最终实行。因此,澳大利亚的普通民众对自己国家的行政体制和生活状况都有较高的满意度。
二、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澳大利亚在国家行政管理上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由联邦(中央)、州政府(省)、地方政府(市)三个层级的政府管理体系。由于澳大利亚是个高福利、高税收的法制化国家,政府对国民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有赖于各级政府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社区建设被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澳大利亚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把社区建设作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并把社区的和谐与稳定作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来对待。在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等手段,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使社会财富在整个国家中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占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极富极贫的人口比例占绝对的少数。因此,在人们的日常吃喝穿住行等方面,很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社会成员普遍有种安居乐业感,政府的惠民政策能够真正深入到了社会中的各个家庭和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其次,服务型政府给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方便、周到、快捷的管理与服务。在澳大利亚,社区管理在实质上就是社区服务,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社区的服务上。人生的生老病死等方方面面,政府在社会制度方面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具体规定,并且能够真正做到“照章办事”,一视同仁,使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通过社会制度得以实现。政府在出台任何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之前,都会最大限度地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尽可能地尊重全体公民的意愿和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特殊需要。因此,政府制定的制度和出台的政策,基本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人们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基本上达到了普遍的认同感。其三,社区安全保障有力。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城市社区相对来说是人口密度较大的集中地,因此,社区安全保障在澳大利亚社区建设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而也体现出其 2 警务工作自身的独到特色。为此,澳大利亚把警务工作融入到了社区建设中,以确保社区安全。其具体做法是:一方面,警察充分利用社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如社区的咨询中心、家庭防暴中心、戒毒中心、社会就业中心等机构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涉及社会治安方面的大量信息,为防范和破获社会犯罪案件储备了大量可能需要的信息和线索;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实行警察步行或骑车巡逻,以加强和扩大警察与社会公众的接触范围,比如警察帮助居民临时照看孩子、帮助居民开锁、调解居民间的纠纷等。同时,警方还联合有关部门增加灯光照明、拆除久弃不用的破旧建筑,尽可能减少犯罪条件,并积极配合有关组织加强对危险人员的监控、教育和改造。此外,警方还经常派警员深入社区中小学去兼任校外辅导员,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广泛开展对广大青少年的普法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做到防患未然。
在保障社区安全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邻里联防”,即澳大利亚人最为熟悉的“Neighbourhood Watch”。“邻里联防”是澳大利亚警方为预防犯罪活动而开展的一项最显著最具特色的预防犯罪形式。通过“邻里联防”的开展,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强社区安全和防范工作:一是发动群众举报犯罪活动并指证犯罪;二是传授关于个人和家庭预防犯罪的方法;三是登记贵重物品并在贵重物品上面标刻物主姓名和身份证明号码;四是在街道路口、公路两旁和居民楼墙上设置和张贴“邻里联防”的图案标志,以达到广泛宣传预防犯罪、震慑犯罪的效果。“邻里联防”活动的开展,既节约了警力,又真正起到了预防犯罪作用,使澳大利亚城市社区安全得到了保证。因此,在澳大利亚的城市社区,居民楼里没人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在社区里也不用保安人员,“邻里联防”指挥部里也只需几个警察就够了。
其四,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坚持以保障社区居民在社区管理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为基本原则,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形成及时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帮助市政府在社区管理上作出准确有效的决策。他们通过出版免费刊物向社区居民传送社区消息、公示社区重要事件和发布通知通告,同时,社区周报、各类报告、市长月报、事件安排、最新消息等等信息通常都能够及时地传递到社区居民的手中,市政府的重要文件除了使用英文外,还同时使用其它7种文字,以保证全体社区居民能够充分地理解政府的文件精神,真正保证社区居民的知情权。社区居民家中也都有市政府提供的对各个部门的各种监督或举报电话,以方便居民及时反映情况和反馈意见。
三、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澳大利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其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但是,就澳大利亚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无论是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甚至某些具体的做法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努力方向。
首先,在城市和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如果以高楼大厦论城区,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的城区面积不足北京市的百分之一大,300多万人口的墨尔本市却有机动车辆400多万辆,尽管如此,在墨尔本市的城区里,即便是在上下班的所谓高峰期里,也基本不会出现塞车现象。其它城市也一样,一个被人们誉为“坐在车轮上的国家”却难见交通拥堵。其中的原因,除了人们常见的地广人稀等“说得通,看得见”的理由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其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一贯的“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在规划的过程中,城区内应当有几个写字楼、几个商业中心、几个集市等等,包括这些建筑所处的路段和布局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在规划时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论证。城市建成后,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谁想在城区里开设饭馆、酒店、商店等,在报批时,政府都会全面地综合各种情况,将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并给申报人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最为合理的建议,3 这些建议既为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考虑,也为申报人自身的根本利益着想。这时,政府充当的主要角色就是“义务参谋”。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人们在规划的过程中会把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未来的需要都尽可能考虑进去。规划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具有合理性和前瞻性的论证过程,使得城市和社区建设在规划中尽可能包含更多的合理因素。因此,城市“拆迁”现象在墨尔本市几乎为零,即便是有拆迁现象,也能够在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内顺利完成。同时,在澳大利亚的城市和社区里,根本就不见三天两头挖挖补补、挖了填、填了再挖的劳民伤财现象。
其次,广泛的居民参与。澳大利亚的市政府是最基层的社会事务管理机关,它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在居民与市政府之间再没有别的中间机构。在澳大利亚,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社区组织,其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基本上不见人浮于事的现象。除了其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和先进的设施之外,广泛的居民参与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政府和社区组织的许多工作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各种NGO组织在澳大利亚也非常活跃,他们为政府分担了许多的实际工作,为政府有效地处理了很多相关的社会事务,同时,在很多方面也发挥着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作用。
其三,加强对公民人文素质的提升。社区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则务必需要提升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尤其是要提升遵守共同社会规范的规范意识。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社会制度和其它共同道德规范,都需要靠全体公民来共同遵守和维护。如果缺乏规范意识,有了好的制度不遵守,人人都各行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则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再好的制度条例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在这一点上,包括移居澳洲多年的华人有时都还不能充分理解,他们把澳大利亚人“照章办事”的认真劲视为“古板”,并取笑其为“一根筋”,认为这是缺乏“灵活性”。似乎只有能钻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的空子的人才是“聪明的”、“灵活的”,因而容易置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原则性于不顾,只图对自己暂时有利的“灵活性”。就比如在城市街道的十字路口,尽管人们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但在中国人看来,只要没车来,即便是红灯时闯过马路也是情理中的事情。类似十字路口闯红灯现象的例子在国人的行为中数不胜数,即只要不伤及自身,任何原则性都可以置诸脑后,剩下的全是打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擦边球的“灵活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缺乏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恰恰反映出国民人文素质的欠缺。因此,人们的日常行为仍然离不开有关部门和相关执法人员的监督、监控与管理,有时甚至离不开警察和刑法。
其四,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国家,环保意识在城市与社区建设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城市与社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他们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自然景观。为了展现自然景观的原貌,澳大利亚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不架设立交桥,也不主张建过多的高层建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一切从简,不铺张浪费,街头、社区、家庭的垃圾或废弃品都严格按照不可回收和可再回收的标准分门别类加以处理。在澳洲的大小酒店,人们难以看到一次性餐具,酒店的宿舍里也不提供一次性洗刷用品,甚至一个小小的装硬币的塑料袋上也要注明“可再次使用的袋子,不用时请交还银行”的提示语。一个富裕型国家建设和提倡的却是一个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理念。
其五,具有广博包容性的社区文化。澳大利亚是个具有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从而造就了其社区文化的广博包容性。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人们并不关心对方是从哪里来的,而是特别注重相互之间思想、感情和心灵的沟通、交流与了解,因而不对任何具体的个人带有地域性的成见和歧视。在社区居民中,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即在外说英语,在家说方言。在社会保障、政治选举、劳动用工等方面也一样不分国家、民族和地区,只要你拥有了在澳的永久居住权,你的各项权益都能够得到与其他澳洲公民享有的权益一视同仁的保证。
总之,从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与现实效果来看,和谐社区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和谐理念的细化和具体化。就是说,和谐社区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把和谐的理念深入贯彻到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和谐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和谐社区建设的各个具体的生活和工作环节中,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各个具体的家庭和社会个体中。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个体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认可,社会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发挥,社会个体的意愿和尊严得到尊重和维护,社会个体的利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赢得了制度安排,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包容和制度安排得以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政策法律制度的支持得以实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