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甘肃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甘肃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由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四个部门联合推动,于2005年9月正式启动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摸清了我省科技基础资源的家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改善了基础网络环境,建立了平台门户网站,集聚了全省科技基础资源,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了资源共享机制,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平台服务体系,凝练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
一、平台建设总体设计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结合甘肃科技经济发展实际,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制定了《2005-2010年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纲要》和《规划》明确了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任务、平台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提出了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指导,以全面提高甘肃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以区域科技创新为服务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共享机制为核心,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已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为促进全省科技发展提供有效、高质服务和强有力支撑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体现特色、突出特点,突出共享、制度先行,综合集成、优化配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建设原则。
平台设立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门户,包含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共六个子平台。
为了确保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对平台建设项目进行年度检查,检查结果与下年建设经费直接挂钩,确保建设经费落实到位,使用到位,考核到位。结合上述政策和管理办法,各个子平台承担单位也制定了各子平台相关章程和办法,使得各项任务更加具体,管理更加规范,从政策法规和制度上为平台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平台建设的组织管理及运行
成立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厅际联席会和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联席会的主要职能是:审定平台建设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审议平台建设各专题工作报告;听取专家委员会的重要意见;保障平台建设的必要条件,协调平台建设工作的年度预算;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在平台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包括与其它科技专项、科技计划的衔接;解决平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专家委员会的职能是:编制平台建设发展规划,制定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及运行的相关规章和制度;为平台建设提供咨询;对平台建设年度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对平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联席会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为平台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平台建设由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具体组织管理,每个平台确定一个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具体落实建设任务,各子平台结合平台建设实际,制定各自的运行模式和共享机制,如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就制定了共享单位章程,平台建设协议书,文献共享实施细则共享单位协作服务岗位职责等。
平台建设实施2年多来,建立了财政专项预算资金,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平台建设。
三、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
1、摸清家底,资源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共普查了农作物8大类54种的种质资源31691份;普查了果树种质资源共40个树种,1781个品种;昆虫标本22目285科4540种67.06万头;查明甘肃省境内有荒漠植物基因资源189科383属1627种;还普查了甘肃200余家单位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约2000株等。已编制完成了11个专题资源普查分析报告,完成了《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录》、《甘肃省果树资源名录》,《甘肃农林经济昆虫名录》、《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目录》。甘肃荒漠区种子植物资源普查共整理编写甘肃省荒漠植物基因资源名录3部,标本资源名录1部。科技文献资源共普查了全省主要14家主要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资源,编辑出版了《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指南》。大型科研仪器共涵盖了全省共61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拥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428名相关人才相关信息,出版了《甘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指南》(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篇)。
2、开放门户,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门户网站和子网站开通试运行。按照平台建设规划要求,我们设计开发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门户网站(http://jctj.gsstc.gov.cn),该网站将成为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计算环境、自然资源、成果转化和科学数据六大共享平台的总门户网站,用户可以通过总网站进入上述六个系统,同时六个平台也各自成网,可以独立运行。
3、盘活存量,各类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并数字化。目前,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已完成农作物种质信息检索数据库、昆虫资源数据库、甘肃荒漠种子植物数据库、甘肃珍稀濒危荒漠植物数据库、国内外引种数据库、民勤沙生植物园标本数据库、甘肃省木本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7家共建核心单位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全部提供检索服务,各单位自建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全部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各单位受知识产权限制的数据库资源,提供原文传递服务。截至目前,共整理上网各类数据库142个,链接导航国内外主要信息机构175个,其中国内图书文献机构105个,国外图书文献机构70个,自建特色资源库7个,定购了4个开放版的全文数据库。甘肃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协作平台已完成了甘肃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形成了《科学仪器设备相关人才资源库》、《科学仪器设备维修服务资源库》、《科学仪器设备会员单位数据库》、《科学仪器设备功能简介信息资源库》等事实性数据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甘肃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完成了“甘肃省科技成果数据库”和“西北地区地面气候资料定时值数据集” 31个数据集,编辑制作并在网上发布《甘肃省气象数据目录》。
4、边建边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取得初步成效。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开放以来,注册用户1473个,用户访问达到172811人次,下载全文148602篇。甘肃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共注册各类不同级别的用户约180多个,用户类型主要以科学研究、气象业务、教学实验为主。全年通过登陆甘肃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站下载的各类气象信息资料总量超过6GB。借助丰富的气象数据开展了《甘肃省风能资源气候区划研究》等4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研究。针对科研项目开展
了《甘肃省干旱气候研究》等3个项目研究。
四、平台建设运行中的主要经验体会和共性问题
1、思考和体会
1、立足现状是基点。立足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以现有资源为主,以用促建,全面整合全省科技资源。
2、组织领导是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公共科技资源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保障体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共享平台建设。
3、创新机制是关键。认真研究可能影响成败的各种因素和细节,充分考虑共建单位的利益,坚持各共建单位自愿参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服务、联合共赢、规范管理的会员制度。
4、长期投入是动力。建立以政府经费为主的长效支持机制,稳定长效的投入是平台建设的不竭动力。
5、整合资源是基础。对共建单位的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不同资源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整合方式,通过自建、联建和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
6、技术开发是支撑。通过自主开发关键技术,锻炼队伍,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同时通过技术转让增加收入。
7、提升服务是根本。在平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建立服务组织体系,联合开展服务,扩大宣传培训。
2、共性问题
1、缺乏信息描述的标准规范。由于平台建设各层面没有标准的描述规范,使得信息加工、整理和建库工作有困难。目前许多资源类型缺乏国家层面的规范和标准,现在结合实际按照自己的信息描述方式进行,对将来实现全国资源的整合共享留下隐患。
2、平台建设缺乏长效的投入机制。由于我省财力有限,平台建设经费相对发达省市有很大差距,但是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平台建设经费按照项目计划下达,没有形成稳定的、长效的、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经费保障。
3、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尚未建立。建议首先加强市州和省内各行业的服务体系建设,然后在国内实现省——区域——国家联网,在省内实现省——市州联网。
第二篇:大连市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本站推荐)
大连市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根据国家《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结合我市科技发展现状,我们以全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部分大中型科技企业为重点,开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利用国际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建设原则
1.突出共享,制度先行。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理顺各种关系。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强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全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部分大中型科技企业的发展需求,突出重点,试点先行,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台建设。
3.综合集成,优化配置。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4.政府主导,多方共建。市科技局在公共科技资源整合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资源整合与建设。
三、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
2008年3月前,制定并颁布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完成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实施一批对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带动资源共享的试点、示范工程,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构建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平台。
到2010年,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大连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
(二)主要任务。
1、构建和完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相关技术,对现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建立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
2、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制定、公布《大连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推进修改、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
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监测机制,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3、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机构。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凝聚机制,培育、形成一支专门从事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四、平台建设重点
(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以我市原有8校1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为基础,继续加大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建设,逐步形成全市范围内的共享网络,提高仪器、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益。
(二)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的建设。实现印刷版和电子版、网络版资源互补。开辟利用国内及国际科技文献资源的各种渠道。
2、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的研究,逐步建设各类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院校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鼓励各类文献服务机构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大连市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
(三)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扩充整合我市科技评估系统专家库资源,在保障原有各级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我市各类科技专家在所属领域的技术咨询、培训、服务功能,搭建技术、人才、市场对接的平台,为产、学、研一体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投融资业务的辅导力度,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创业风险资金加大对种子期、起步期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助专项资金与创业投资机构按比例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等额匹配,用于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风险救助。
拓宽科技创新企业投融资渠道。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投资的软贷款力度。支持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开展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为专业担保机构提供保证金支持。
(五)研究实验基地服务平台。
整合国家、部门、地方及企业相关研究实验资源(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中心等),形成开放式的我市基础性研究实验基地,提高重点领域的装备水平,打破封闭,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
五、平台建设的组织管理及运行
(一)起步阶段
大连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开始于2002年末。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生产力促进中心依托大连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现有的分析测试等科技资源,成立了大连市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架设中小企业和科技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建设之初提出了“一站式、零收费”的技术测试、咨询和培训服务。“零收费”指针对前来做测试服务的企业实行零收费;院校实验室教师人工费和试验材料消耗等费用由市科技局和加盟院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提供补贴。建设初期,平台共联合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大连轻工学院、大连大学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八校一所开展平台
服务工作,共开放实验室46个,能够提供530项检测服务。几年来累计服务企业840家,为企业提供样品检验、分析875项,技术咨询服务48项。期间,市科技局以补贴方式投入150万元。
(二)完善提高阶段
进入2007年,市科技局在前期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平台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计划扩大平台服务大范围,在原有的八校一所设备共享平台基础上,扩大加盟单位,同时开展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专家咨询服务平台、研究试验基地平台等综合平台建设。从2007年8月经市科技局立项开始,由局创业处(原条件平台处)和市生产力中心具体承担工作任务。经过2个月左右的摸底调查,重点在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技专家、研究试验基地四个方面,针对全市科研院所、县区科技局、重点企业计64家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具体参会区县科技局9家,科研院所17家,大专院校12家,大中型企业26家),实际收回43家。
经过初步统计,全市单价20万元以上可以加入共享使用的仪器设备823台套,总价值44937万元,涉及单位25家;科技文献方面,12家单位2004、2005、2006三年采购总经费分别为1512万元、1762万元、1908万元(不包括理工大学);拥有图书馆所面积10.7万平米,计算机2322台,馆藏文献总量445万册,价值1.12亿元;科技专家按照国家学科代码分类,重新采集录入,目前已入库1481人(原系统为943人);研究试验基地,包括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合计80余家。
为了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在摸清家底后,我们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确立了近期工作目标。既进一步明确大型仪器设备平台一期加盟单位20家,科技文献平台一期加盟单位10家,并确认年内开通时限。同时要求尽快起草平台管理办法、加盟协议及相关配套政策、门户网站建设等。
完成《大连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初稿。并与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研讨平台建设技术支撑方案,并初步敲定开通门户网站,平台支撑数据库开发等。
(三)全面开通阶段
计划在2008年5月全面开通五大子平台。在调研其他省市平台补贴政策及设备平台、文献平台补贴标准基础上,适时推出我市的有关扶持政策。
六、平台建设及运行存在共性问题
平台建成后,每年维护运行须由两部分费用构成,一是基本费用,包括门户网站运营、人员费用等;二是加盟单位补贴费用。初步测算该两项费用每年预计600万元支出。主要用于加盟单位设备使用补贴及文献资料开放共享补贴(以30家主要加盟单位,每家20万元补贴标准概算)。如果文献共享平台比照甘肃、重庆等地进行统一采购,还涉及到加盟单位的协调工作,需要设立专项采购费。
第三篇:河南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河南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增强了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社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支撑。去年,我省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确定了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战略任务,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也进行了部署。一年来,我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推动中原崛起”的指导方针, 集成资源,统筹协调,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全省科技大会召开以来,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培育了一批从事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服务机构,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省属科研机构、高校、规模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数量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文献资源收藏量不断扩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种源和标本,实验动物质量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积累了一些重要领域的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有了较快地发展。科技基础条件大大提高了我省自主创新的条件,在我省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1、研究开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省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机构1200个,其中省属科研机构92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115个,中央驻豫科研机构39个。
——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仅今年就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使我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9个,其中1个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仅今年就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超过“十五”期间的总和。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中心123个。——我省还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0多家。省教育厅在高校建立了一批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属高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高校、企业共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61个。
2、研究开发平台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整体创新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省建在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了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和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12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共投入经费达40.59亿元,平均每个中心3300万元。中心拥有固定职工19665人,平均每个中心160人。其中研发人员11305人(平均92人/家)。拥有研究开发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中试基地面积74.5万平方米。已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58项,其中:国家级奖31项。申请专利599项,授予专利288项,其中授予发明专利70项。
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对企业发展和行业创新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省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0.55毫米超薄电子玻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形成了新的产业;省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中心研发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中标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广±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主设备,合同金额10.56亿元,在我国和世界的电力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省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中心研发的特高压交流装备中标世界首条1100千伏交流输变示范工程;省矿山机械中心研发的的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有重大意义。
——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逐步加强。目前,我省已经在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优势学科建设了3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体系。“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增固定资产5.29亿元,新增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51台套。目前,我省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博士学位点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十五”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815名;目前,有9位“两院”院士和一批海归博士已经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十五”以来,我省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1项;发表学术论文44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060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45件,开发新产品49个。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纯鹏教授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11.03,累积影响因子80.6。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常俊标博士在国际权威杂志《化学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高达20.33。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亚萍博士当选为国际电工委员会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要职。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研究的“河南小麦夏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后,有效防止了褐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了全省夏玉米的高产丰收。其中,浚县核心区夏玉米10亩连片超高产试验田创造了亩产830.6公斤的超高产记录。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与耐火材料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5个,该实验室95%以上的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转化应用。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每年开发专利技术20余项,开发新产品40余个,高新技术产品占公司销售额的70%以上,使依托单位许继集团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3、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具有一定规模。“十五”末期,我省共有原值1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5072台(套),总原值21.61亿元。其中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符合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数据库采集范围的有588台(套),价值3.5亿元。
——科技文献资源初具规模。我省现有各类科技文献5064.07万册(件),其中,中、外文科技期刊844.86万册,中、外文科技图书2172.33万册,学位论文29.47万篇,会议论文292.17万篇,科技报告3.41万册,专利文献1580.06万件,标准文献32.07万件,其他文献资料109.7万册(件)。
“十五”末期,全省每年累计订购中文科技期刊约4500种(全国出版重要科技期刊4700多种)、55244份、58.18万册,外文科技期刊约2000种(全世界年出版重要科技期刊6.6万种,我国引进约2.2万种)、3325份、3.59万册,中文科技图书352.55万册,外文科技图书14.75万册(全世界科技图书每年出版约70万种)。
——科技网络快速发展。河南省科技信息网上运行的数据库有重庆维普公司的期刊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公司的数据库系统等20多个数据库。先后开通了“河南科技成果网”、“河南科普网”等。目前,我们正围绕科技计划管理,组织建设包括网上受理评审项目、科技统计数据库、科技项目库、专家库等内容的“一网三库”,并连通18个省辖市,加快科技管理信息化。——自然种质资源库建设已经起步。我省现收集、整理、鉴定的自然种质资源共有40000余份,其中农作物22404份,林木、果树、花卉9200余份,动物560份(个),昆虫7387种、微生物500种左右。
——实验动物生产供应体系初步形成。根据我省科研、教学、生产、检定单位应用实验动物的需要,近年来,科技部门等多方投资1000多万元加快实验动物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截止2004年底,我省已建成清洁级、SPF级大、小鼠生产、供应基地、普通级实验兔生产、供应基地各一个,年生产、供应小鼠、大鼠、兔等实验动物约10万只。
4、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我省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个,特色产业基地4个,经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7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个、省级创业服务中心3个;农业科技园区14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2个。全省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6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6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家,总资产14196万元,人员609人,2006年各项服务总收入7287万元。其中,咨询服务收入1508万元;信息服务收入187万元;技术服务收入1226万元;培训服务收入814万元;人才和技术中介收入2294万元;培育科技型企业收入1258万元。我省技术市场2006共签订技术合同2834项,合同成交金额23.8亿元,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4万元。我省还建有常设技术市场、网上成果交易平台、技术产权交易所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这些基地的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为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日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力的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5、筹建了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
为了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解决科研机构发展科技产业中生产场地和资金缺乏的问题,根据省属转制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要求,我省决定筹备建设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为我省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提供创新创业的基地。建设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不仅可以发挥聚集效应,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和技术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形成示范效应,成为我省中小企业乃至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辐射源,促进我省产业升级。目前,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为高层次、高起点建设生产试验基地,严把入驻项目的质量关口,按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条件、有较充分的资金储备和经营管理人才等标准,对申请入驻项目进行了认真筛选,已确定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年产1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实芯焊丝”等项目作为今年入驻项目。
二、主要作法
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六大共享平台组成。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集成资源,统筹协调,着力在增量调动存量,建立和营造共享机制,完善并提升平台作用等方面,着力解决整合、共享、提高三个关键问题。
1、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去年全省科技大会以后,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会后,省科技厅组
织对这两个大会精神进行了学习和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并在四个方面调整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一是变政府包办为引导支持。原来的做法是根据每年安排的总专项经费额度来确定平台发展的规模,现调整为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积极性,以企业为投入主体,政府进行引导、指导和支持;二是变放任自流为战略布局。原来是从自下而上申报的单位中挑选,现调整为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如今年在省定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企业、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布局了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了解决科技社会发展的关键热点问题,今年我们又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建设了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三是变单一支持方式为多种形式支持。原来是通过基建经费单一方式支持,此后基本不再有意识支持,现在调整为基建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资金进行,政府资金主要支持研发关键项目、引进关键人才、购置关键设备,且不再局限于一时的集中支持,而是长期支持;四是变终身制为动态管理。加强对平台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
2、集成资源,合理配置。去年,我省按照科技大会的精神和我省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革旨在整合资源,减少交叉重复;明确责权,强化绩效评价;分层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改革后的计划体系更加突出战略重点、突出自主创新、突出成果转化、突出创新体系建设,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发展。专门设立了创新能力与平台建设计划,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我们采取了网络化配置的方式,加强资源集成。以科技计划体系为经,以各项中心工作为纬,突出各个节点,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逐步实现科技经费的有效整合与集中配置。如,基本不再安排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而是通过安排承担科技攻关计划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键项目的研发和推广;通过安排承担科技攻关计划和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支持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经费,通过招标方式支持省属科研机构购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并加强对所采购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的检查考核,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承担省级重大科研项目93项,获省科研经费9539万元。其中安排省重大专项7项,经费5600万元。针对我省目前还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全厅积极动员,按照部省工作会商制度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集成全厅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有条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3、统筹布局,突出重点。为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发挥我省优势,取得突破,努力实现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今年以来我们陆续启动实施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富民强县及新农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五个重大科技工程,作为全厅工作重中之重,以此为载体引领全省科技工作的跨越。在每个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方案中,都部署了相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任务。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工程中重点安排了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任务,大加快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速度,今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超过“十五”的总和;科技富民强县及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突出了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任务;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中也部署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具体要求。
4、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加强与科技部和省直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支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全面发展的合力。一是抓住今年我省与科技部建立省部工作会商制度的契机,把共同推进
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体系建设纳入会商议定书,积极组织有条件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努力推进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与国家平台体系的对接;二是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信息产业厅、国防科工委、教育厅、统计局等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提出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全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初步方案,建立全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联席会议的协调机制。
三、今后工作打算
尽管我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经过多年的积累,有了一定基础,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如,我省目前立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仅有30多个,而广东省2004年就达到了80个。全国有20多个省(市、区)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省在这方面尚属空白。二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共享网络平台和共享机制尚不完善,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仅有30%。省重点实验室等的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少数重点实验室在用人、收入分配等制度上的改革创新不够。三是投入不足,缺乏稳定、持久的经费保障。如,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等共享平台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没有得到保障,一些大型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和维修、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经费无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我们将按照科技部关于平台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需求,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平台建设工作:
1、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扩大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规模。要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大省六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力度,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发展重点上,结合我省优势和支柱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需求,优先在科技经济各界急需的重点领域和空白环节上组建。在建设主体上,鼓励和引导转制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中央驻豫转制科研机构建设共享平台。在工作方式上,充分调动部门、地方和依托单位的积极性,对投资力度和基础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纳入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
2、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手段。择优支持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的省级研究实验基地,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整合资源,围绕我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和发展,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以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标准物质、实验材料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收集、安全保护与利用为主要任务,具有鲜明河南特色并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相衔接的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源的采集和收藏,加强科技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加快建设和完善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文献数据库;整合集成我省相关单位、部门、行业、地区长期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加强与国家科学数据的链接和数据交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成果交流交易服务体系等服务机构的建设。
3、加强协作共享,不断提升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的利用效率。
运用共建共享的新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与建设,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开放高效的河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高效利用。组建河南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网站,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监督、评价、激励保障制度和共享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积极探索建立新型、高效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协作共享机制;实现我省自然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共享利用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全省自然种质资源共享体系的健康发展;建立包括科技情报信息单位、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全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完善“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享有;专有数据,有偿使用”的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省的以成果转化、技术信息交流、知识产权服务为重点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完善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第四篇:安徽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安徽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为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精神,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安徽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部门于2005年启动建设安徽科技基础平台。
一、总体情况
2005年12月,安徽省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和财政厅等四部门在调研分析论证和软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安徽省“十一五”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意见》,报经省政府同意,由省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3月20日转发实施。
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筑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为全省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科技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
平台建设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合集成、优化配置,突出共享、创新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带动全省的建设原则。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服务平台以及科技文献与数据、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创业与成果转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突出共享与服务,为科技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条件支撑。
为加强平台的组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保障平台的高效便捷运行,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明确要求建立由省科技厅为召集人、省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市政府参加的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协调解决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做好与国家及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衔接工作等。成立专业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对平台建设的方案和具体实施提供指导和咨询。并要求联席会议各有关成员单位落实机构,明确职责,共同推进平台建设。
为加强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提高共享能力和服务水平,安徽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安徽省“十一五”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意见》、《安徽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暂行)》、《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实施管理办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定办法》、《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工作的意见》、《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安徽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规章制度。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初步建成一批研发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注重发挥基础优势平台先导作用,强调建设和提升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信息、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动物等专项平台的共享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共享服务机制,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在集聚人气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共享度。
2、加强省市共建创新创业服务综合平台。
在分布建设相关专项平台中,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采取“项目+基地+省市共建”的模式,以安徽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建成安徽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在加强该平台载体建设的同时,对现有的信息网络、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计量基标准体系、中介服务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建设集科技文献与数据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项目资本对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科技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以增量带动存量,起到能力放大和效益倍增的作用。平台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工建设,分步实施,围绕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充分发挥合肥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和提升合肥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现省市资源共享,错位建设,功能互补,为全省其他各地科技平台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带动全省平台建设。
3、强化管理与服务。
安徽省还十分注重研究实验基地、专业技术共性服务平台、孵化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定,加强监督和考核,加大了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和补贴力度,促进了基地平台的开放运行,在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任务、凝聚培育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基础平台的积极作用。
4、落实平台组织管理机构。
安徽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作为科技平台建设管理的职能处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平台建设精神,制定全省平台建设方案,督促平台建设运行,指导地方开展科技平台建设,筹集平台建设经费。2007年9月,安徽省科技厅批准设立了平台建设的专职管理机构---安徽省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责:一是承担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科技文献与数据共享服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自然科技资源、科技创业与成果转化、研究试验基地、网络科技环境及工作场所等各个子系统建设中有关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二是协调和参与在建省级科技平台建设项目的综合配置、中期评估与考核监督等工作。对已建省级科技平台项目的运行和服务情况,承担相关考评、开放共享制度制定及补贴费测算等工作;三是承担科技平台门户网站系统的建与运行管理工作;四是协助联系国家、各市、相关部门及行业系统的平台建设与联动服务工作,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五是承担省级科技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及运行服务等工作,开展科技平台建设的对外合作与宣传、培训工作。
5、突出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公共科技服务。
在科技文献方面,通过统一制定数据加工、检索、传递、交换以及数据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初步整合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标准化研究院、省科技情报所等部门现有科技文献资源,现已初步建成安徽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并于2007年9月开通试运行(网址: http://220.248.235.202/)。目前,平台收录标准11万条,专利246万条,文献信息1700万条,涵盖了全省区域内85%以上的科技领域,已具备了外文期刊、大型数据库、发明专利、标准文献、科技报告、科技成果等多项服务功能。合肥市于2007年12月开通了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门户网站。在大型科学仪器方面,2007年元月开通了“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网站,并试运行。共享服务平台收集整理全省208个单位资源信息:科学仪器设备1522台套,专业分析测试单位32个,重点实验室43个,工程技术中心36个,专家成员16人,组织入网仪器设备532台套,社会化服务维修网点3处,提供网上信息有试剂标样、调剂配送服务,维修工程师网上服务,专家疑难解答,网上科学仪器会展等内容。2007年2月至9月,实现与长三角区域科学仪器设备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大型科学仪器数据库信息标准化对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3市于2007年12月分别开通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门户网站。
三、主要经验体会
1、省市共建,错位建设
我省的优势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以合肥为中心,聚集度高,辐射力强。因此,确定了省、市共建,以省为基础,以合肥市为示范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安徽省、合肥市设立统一的服务界面、统一的门户网站,统一的数据源。既有合作,也有分工,协同工作。省中心主要面向资源,侧重于基础性、全面性方面工作,如构建门户网站、基础数据库等;合肥市主要面向用户,侧重于应用和服务层面,直接面向合肥市有关科研单位、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
其他各市参照合肥市的做法,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特色,以资源共享机制带动社会各界资源共建,充分发挥平台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动,联合互助,最终实现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线。
2、支持创新,鼓励创业
平台建设坚持“支持创新,鼓励创业”,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联合全省各类孵化器,组建以促进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整体水平的非营利服务型行业自律组织—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协调指导建设全省专业化、综合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
二是加强技术转移。集成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开发力量,按照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开展研发和工程化工作;针对大学、科研院所的供给成果,开展技术对接;根据我省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的实际,加强技术经纪人的培育,建立起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全省各市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实际,促进产学研结合,对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并实现最终的产业化。
3、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以《安徽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为统领,结合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创新创业资源的现状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参与国家、体现特色、服务创新,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要求,科学规划,分阶段建设,成熟一个,建设一个,运行一个。4、聚集人气,探索运行机制
以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和功能单位,明确共享任务和特色服务,聚集人气,为创新创业提供综合一站式服务。加强平台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开展
平台运行机制的软课题研究,探索开放共享高效便捷的服务。
5、加强平台建设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立项补助,共争取发改委投资补助500万元;二是安排专项平台建设专项经费,共落实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专项经费100万元,科技文献信息平台专项经费350万元,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专项4500万元,2006年和2007年安排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800万元(2008年预算增加到1300万元);三是建立条件专项,从2008年安排400万元,保障平台运行;四是引导地方投入,合肥市共投入2000万元共建创新服务中心。
四、主要的共性问题
1、共享机制尚不够完善,科研资源不足与科技资源闲置现象同时共存,管理体制与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创业的要求。如何建立一个协同工作的科技平台和相应的资源共享与长效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服务平台的架构虽然初步形成,但长效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自然科技资源保存设施落后,保护不够,共享服务差;科学数据体量小,数据整理、汇集、保存和建库等尚处在原始状态,缺乏科学的鉴别和分类管理措施。
3、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提升不快,特别是缺乏一批具有实验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实验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五篇:31、深圳市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深圳市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深圳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起步于特区建立之初,早期主要以检测服务为主。在90年代中后期,随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进入以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为重点的研发条件建设阶段。在世纪之初,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体系的指示,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开始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支撑能力,对深圳高新产业发展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一、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政策导向
为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自1992年来,深圳市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五十多个有关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简称“22条”)和2004年的《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简称“04年1号文件”),成为深圳市自主创新思想大解放、产业大发展的显著标志。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导向下,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开始逐渐形成体系并逐渐发挥出其公共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加快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规范平台管理,发挥平台的作用,深圳市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深府[2003]63号)、《深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类)管理办法》、《深圳市工业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并对《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2007年还颁布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将平台的建设与我市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使我市的平台建设由“无序”走向“有序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面向高新产业和循环经济规划建设科技创新 1平台。
(三)基本思路
以创新链为主线,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服务系统。以产业链为落脚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划布局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协作共享平台,盘活深港两地现有科技存量资源,强化科技资源之间的协作、共享与互动,提升公共技术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以科技研发资金配置方式改革为手段,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建设高水平、良性发展的公共研发平台。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资源放量增长;引入竞争和第三方评价机制,支持优质平台率先发展。
(四)规划布局
围绕科技创新链的全过程,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已经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阶梯上升的体系。
从静态布局上,根据科技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对创新条件、资金和配套环境的需求情况,针对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我们将科技创新平台分为知识传播和交流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检测服务平台等科技条件支撑体系;同时,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技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交流合作与咨询服务平台等资本、信息和商务活动等配套环境支撑体系。
从动态发展上,深圳科技创新平台根据自身定位和投入渠道,针对其服务的科技创新主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始分化成园区/集聚地级平台、市域性行业/产业平台、区域性平台、国家级平台,部分平台还逐渐向国际化平台过渡。各个平台通过专业化分化或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提高,在平台梯次间进行转化,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局势,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
在内容设计上,以深圳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维度为主线、以技术转移维度为辅线,通过对产业链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关联关系分析和支撑环境分析,通过对现有平台资源缺失情况分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形成合理的深圳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布局,具体布局如下:
1、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科技资源保障平台(;
2、科技文献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
3、技术研发和试验协作平台;
4、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平台;
5、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6、优势传统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7、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8、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
9、科技合作交流咨询培训平台;
10、科技成果转移平台;
11、科技资源协作共享网。
(五)发展目标
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目标是: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公共基础平台;完善创新资金链条,建设创新资本平台;充分利用海内外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合作平台;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最佳创新制度平台;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建设创新文化平台。
二、平台建设的组织及运行情况。
1、平台建设的组织管理:目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科技、发改、贸工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投入分散,形成的公共资源分属多个政府部门主管。
2、平台建设的模式: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依托现有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必要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事业的投入。目前已建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类实施模式:
(1)项目带动型:通过在深圳市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项计划,以项目申报的形式组织相关单位组建公共技术平台。目前采用这种形式组建的公共平台主要有:公共研发平台中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通过项目申报形式,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前瞻性、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建立与产业间的技术联盟,实行开放式研究;将企 业研发中心整合进入公共技术平台,由企业研发中心组成产品开发系统,建立资源共享激励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与合作。
(2)基地认定型:通过对一些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地进行认定,让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式纳入平台管理。如对提供政策、开办场地以及专业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的中小科技企业通用和专业孵化器,通过市科技主管部门的认定,构成创业孵化体系,纳入科技成果转移平台统一管理,降低企业创业门槛,提高科技小企业成活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
(3)市场运作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中的中国(华南)国际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就是通过政府引导,进行资源整合、规范交易制度和实行政策扶持,逐步建立起来的市场化、规范化的一个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目标是建成为泛珠三角地区统一的技术权益资本市场体系,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3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提供进场服务,交易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
(4)机构实体型: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投资组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如自2002年开始在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内建成的服装、家具、钟表、电子、材料、电气、节能、珠宝等八个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基本都是以独立法人机构形式在运作。
3、经费投入情况
为了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每年从科技研发资金、产业技术进步资金中拿出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资助,对新组建平台项目每项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助金额,累计各类资助金额7亿以上。
2006年我市科技研发资金对各类型平台类项目资助金额达7139万元,2007年资助金额为6000万元,分别占当年科技计划资金总额的13.5%和11.3%。
2007年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对12家新组建的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达3500万元;资助新组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2家,资助金额为1405万元。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我市的公共技术平台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
三、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及成果
(一)技术研发和试验协作平台
1、重点实验室
我市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起步于1997年,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截至到目前已经资助建设了6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其中包括9 个在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和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布于我市的19所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今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实验室也被列入国家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1月通过了可行性论证。
2、研究开发中心
为了促进企业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将企业研发中心整合进入公共技术平台,由企业研发中心组成产品开发系统,并建立企业的资源共享激励机制。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0家,企业技术中心66家,涉及的领域包括通信、光机电、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数字电视、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工程、机电和医疗器械。
(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我市从2002年开始在优势传统产业内进行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试点建设,四年来已建成服装、家具、钟表、电子、材料、电气、节能、珠宝等八个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资助经费超过1亿元。目前各平台运行良好,为行业企业或相关企业提供服务,并取得较好成效,在社会各界乃至全国同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自2005年起我们又开始依托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协会等单位组建高新技术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对平台的组建给予不高于300万元的资助经费。截至2007年全市共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家,涉及数字电视、集成电路、信息化、LIUX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
(三)检测服务平台
深圳市经过25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各个行业建立了多个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依托企业建立的各种类型的检测中心、各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检测机构以及专门从事检测技术服务的企业等。截至2006年,全市共有通过CNAL认可的实验室101家。
(四)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2005年11月30日在深圳挂牌成立的中国(华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华南中心”)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以信息 5 共享为核心、由政府引导进行资源整合的我国技术产权交易的重要公共金融服务平台,旨在解决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间的瓶颈问题,协调、整合各种激活技术产权交易的资源条件,推动深圳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华南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
华南中心自2005年底成立以来,通过“股改+托管+私募=>成长+上市”新型企业成长体系,建立起创新性的中小企业权益资本市场,在完善相关交易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股权托管登记平台及建立合资格投资人制度下的私募市场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工作,至2007年底已为68家企业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
华南中心的具体运营由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负责。2007年,华南中心暨高交所全年共完成交易额495亿元,涉及资产566亿元,为53家企业进行了股权托管,32家企业提供了股改服务,全年共完成国企交易133笔,企业股权转让见证8476家。
(五)科技成果转移平台
截止到2007年,我市共有各类性质的孵化基地35家,其中8家为国家级孵化器,总孵化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3亿元。从2003年起,我们实行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使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优惠,同时在科技研发资金中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目前在孵企业超过2400家,在孵企业职工总数达14000多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80人。在孵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85亿元,毕业企业860家,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0多项。
(六)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科技资源保障平台
为了提高我市大型仪器设备及科研设施的使用效率,集成与整合各种专业技术服务,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2007年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建立了深圳市科技资源协作网,并在此基础上,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建深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子系统,实现深港两地科技资源共享。目前入网单位共有480家,其中深圳入网单位207家,香港入网单位273家,共有大型仪器设备610台,能提供技术服务61项。
五、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市公共技术平台在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平台的组织管理、任务实施、运行服务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1、政府宏观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宏观层次上的统筹管理。
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未能理清,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公共财政支持与市场资源配置含混不清,该放开的未能走向社会,该加强的未能得到有效加强。政府科技资产的产权代表不明确,资源重复、零散和分散,不能为全社会共享,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利用效率低。
2、现行体制和机制落后,忽略人才资源的积累,难以形成自我造血良性发展态势。
在政策上没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建设的措施和机制,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造成投入主体单一,资源浪费,不能为全社会共享;在政府经费投入上,投入体制不科学,对平台的定位不准确,造成投入支持方式混乱;在管理上多数单位受现行政策约束,沿用传统的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管得过宽过细过死,有行政级别,有人员编制,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对人才资源的积累重视不够,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人才不多,特别是缺乏领军人才。资金、人才、项目基本未形成良性循环。
3、技术平台存在缺失,需要投入和建设;同时存量需要盘活,提高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如重点实验室的能力有待提升和发展,特别是引领技术发展的能力需要培育,与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对应关系不够完备;建立在企业的研发中心,主要以为本企业服务为主,缺乏相应公共性,为产业服务的公益性有待引导;图书文献资源以公众和教学为主,科技文献资料不丰富、信息量有限,对科技开发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4、港深协作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香港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较大,已拥有较雄厚的科技资源。深圳比邻香港,但在利用香港科技资源方面有待挖掘。
(二)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策略。
1、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要以国家和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为指导,首先 7 要立足于现有科研事业单位、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等单位的资产整合、功能整合,体制创新上,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深圳实际的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新路子。最终实现政府资助、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新模式。
2、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主要依托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现有的科研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必要的政策优惠,积极推动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事业的投入。
3、公共技术平台的规划、建设要建立在科技顾问和行业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改变管理者单方面决策的局面,保证公共平台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4、充分利用CEPA和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融合的契机,整合香港的科技资源。建设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公共技术平台,研究在深港交通设施规划下的一小时车程的辐射半径内的科技资源整合问题,通过交通方式的安排、科研合作项目的安排、合作制度的设计以及物理平台的搭建,尽快探索出一条深港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形成高水平的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其他资源平台。
5、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要同深圳市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为深圳发展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创造出更多的节能降耗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从而促进深圳循环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