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11-14 19:3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

第一篇: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梳理了砖雕从萌芽、繁荣到低迷的历史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艺术形式特点,分析了砖雕在现代建筑设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再设计的发展模式,指出传统砖雕艺术应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当代设计环境。

关键词:砖雕,传统手工艺,历史文化,现代社会

1传统砖雕艺术的历史传承

1.1先秦时期

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砖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在当时,砖主要有条砖、方砖、空心砖三种主要类型。方砖使用的范围主要是铺设路面,条砖主要是用在房屋建造中,而空心砖的形体比前两者体积大,主要用于陵墓的墓室建设。在装饰纹样上,这一时期的砖雕多为装饰简单的模印花砖,数量较少,雕刻纹样的做工较为粗糙。

1.2秦汉时期

秦朝建立统一王朝后,便开始大兴修建陵墓、水利建设等,这些基础建筑都为砖的使用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秦砖的色泽呈青灰色,制作规整,并且十分坚固耐用,砖上的纹饰主要有绳纹、回纹、龙凤纹、云纹以及圆形、棱形、S形等纹样。砖雕作为装饰要素,也因秦砖的大量普及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从砖雕的艺术角度来看,盛行于汉代的画像砖标志着中国的砖雕艺术开始走向成熟。随着修建陵墓之风的盛行,画像石、画像砖而被广泛的用来装饰墓室,它的形制多样、图案精彩、题材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纹样从先秦时期简单的几何纹饰演变成描述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图样,自此砖雕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1.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对佛学的重视,使得佛教建筑大力兴建,因而使得砖雕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塔作为佛教建筑,砖雕则被广泛应用在塔基、塔身和塔刹位置。雕刻的题材主要是动植物花纹、佛像以及佛教故事等。这一时期虽然砖雕艺术在应用范围上得到了广泛的扩展,但是表现内容和雕刻水平上却处于停滞阶段。

1.4唐代时期

唐代国力兴盛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的高涨。各种类型的宫廷建筑的兴建,推动了砖的生产使用。这一时期在宫殿和寺庙建筑中十分流行用花砖来铺地,所谓花砖,就是在砖的表面雕刻上各种各样的花纹,营造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此外,在唐代墓室之中出现了繁盛和奢靡的彩绘浮雕。

1.5宋元时期

由于城市建筑的兴建,对砖的使用出现大量需求,所以此阶段对砖的使用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的砖雕首次出现了全雕凿的形式,主要以半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为主。此外还创新性的发明了在素砖上色的做法。可以说宋元时期的砖雕具有纤细、生动、精致的风格特征,自此砖雕具有等级的象征意义。

1.6明清时期

明代的砖雕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明代初期的砖雕仍局限于王府、庙宇等建筑中,是等级身份的象征;到明中期之后,砖雕开始在公共建筑和普通的私人宅邸中大量使用。作为当时建筑中最主要的装饰,它的纹样主要有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字符、锦文等等。砖雕艺术自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到了清代,砖雕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这一阶段出现了专门制作砖雕的作坊,从而使其成为了一个专门的行业。由于受到西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清代砖雕在装饰上显得更加繁琐、华丽、细腻。

1.7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在延续清朝装饰风格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一种中西混搭的艺术形式,即将砖雕镶嵌在西方的各种柱式上,将西洋建筑风格和中国本土的砖雕工艺结合起来,开辟了中西结合的新装饰手法。然而,随着传统的居住结构和模式的革新,以及大量现代主义风格的新型建筑的普及,使得砖雕艺术受到极大影响,自此砖雕艺术开始走向低迷的状态。

2砖雕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困境

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工业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快餐式的廉价机械操作模式的运行、现代主义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变革等等,使得传统手工艺———砖雕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科技的进步致使砖雕的使用范围不再像从前那样具备鲜活的生命力。然而砖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项文化遗产,作为存在于建筑中的、已传承了几千年的装饰样式,如何唤醒这种文化基因,使其能在当代环境下创造出新的生命力,并再次找到存在的空间,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探索一种新的保护方式,使这门艺术形式继续传承下去。

3砖雕在当代环境中的再设计探索

在当代的现实需求和审美视野下,砖雕艺术主要有两种发展保护模式:一种是继续沿用传统的工艺技法、造物理念和形式主题,以“传统”继承“传统”,这主要用于“修旧如旧”的传统遗产建筑的修复或纪念性建筑的建设,即重复性的复制传统形式;另一种则是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即对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工艺等进行“再设计”,挖掘和拓展当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砖雕艺术的适用范围,这也是传统工艺在当代背景下的改良和再生应用的新出路。所谓“再设计”就是要通过对传统的工艺流程和造物理念进行重塑和解读,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行为习惯和市场需求,转变传统固有的装饰模式,拓展适用范围,并付之于具体的设计实践领域。

1)在当代新建的砖建筑中,建筑师们为了寻求文化认同或寻本溯源,会运用一些同当地的环境、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图案与符号来深化文化底蕴、强化本土特性,那么将砖雕通过不同组合方式,将其随着砌筑方式和表皮肌理的变化而穿插于装饰其中,则可以形成特定的文化符号,提升建筑的地域感和文化感。装饰的手法或是形成立面统一的序列:重复、渐变、在变化中求得统一秩序感;或是间或的点缀其中,形成丰富的动感效果。

2)青砖与现代材料重组的建筑形式,为砖雕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机会。现代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铁、玻璃等)快速批量的复制生产,使得建筑缺乏生命力和亲和力,建筑同一化问题较为严重,现代人对其缺少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然而,在不同材质相交的关键位置或局部的重要位置上使用砖雕,通过材质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性来达到突出建筑特色和深化细节的效用。砖雕与现代多种建材的携手重组,使它作为装饰材料而获得新的生命。这种组合方式既能表达历史的存在感和厚重感,又富有新时代的特质;既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简洁统一,又不乏装饰细节。历史文化遗迹与现代建筑语汇在建筑中并存,创造出了具有独特装饰性与文化性共存的建筑。

3)砖雕装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以多种表现形式构成独立的艺术小品。在室外环境设计中,可以应用于文化墙、纪念墙、城市雕塑、景观服务设施等;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可以应用于酒店入口大堂、大型公共空间的柱体、包间内部以及各种中式风格的公共空间和私人住宅等。例如原本存在于传统民居中屋顶上的如鸱吻、走兽等砖雕形象,在现代建筑中已然没有用武之地,但却可以当作独立的景观小品进行展示,起到装饰作用。

4)砖雕作为独立袖珍艺术品而存在。砖雕千百年来都是作为建筑装饰而存在的,由于砖雕使用范围的特殊性,不能使人随意携带和摆放,然而将其微缩成袖珍的工艺品不乏为形式的创新,手工艺品不仅延续了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具有情感传递和交流的功能。手工艺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艺人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和文化传承的理解,其技艺以及产品中也凝集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作品本身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环境因素和手工艺人内在的品格性情,同时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灵活、丰富。砖雕作为一项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它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外,可以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作品,保持了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有别于大工业产品的“国际风格”,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因此,我们应在当代设计环境下寻求新的表现形式来推动其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先琳.民间砖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张道一,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砖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3]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雕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郭慧玲.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9.

[5]陈君.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再设计”[J].文艺研究,2012(5):62-63.

作者:李湃 张郢娴 单位:北京城建兴瑞置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第二篇: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

1.1专业理论课程的建设

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为学生的综合性思考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所以环境设计理论课程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既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理论思维意识,明确环境设计专业概念,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化,培养其表达技能,其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专业理论思维的形成,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环境设计理论课程形成本专业特有结构体系。但是,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各院校的环境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不对准也方向进行区分而统一培养的。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高校在短时间内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设计专业意识。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将其课程体系可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即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以及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其中,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应当包括专业可操作性的理论课程(包括电脑制图、手绘制图、空间设计等课程),以及专业认知性的理论课程(包括建筑史论、设计色彩、设计素描、设计史论等课程)。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设计理论素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意向表现和抽象解析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单纯描绘自然物象的学习。

1.2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

建设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用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学生进入实践课程教学阶段,本阶段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致力于解决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侧重实践目标的执行。从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就业的调查分析中我们看出,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室内设计和景观园林设计两大方向,具体涉及居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项目课程体系正是依据环境设计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遵循本专业职业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来制定的,它主要围绕典型工程项目展开。首先,典型项目选择是在结合室内设计和景观园林设计两大岗位群的岗位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确定具有明确主题的实际工程项目。其次,结合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特征将其分为已实施、正在实施、未实施的工程项目三类。

2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改革与创新

2.1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减少重复也是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出路之一。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及课程特征,实现课程内容、结构、时间安排上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符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推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顺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各种相关知识串联及互融理解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关联的地方。因此,课程结构顺序的调整有利于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相互强化,最终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对各课程知识内容加以有效组织。为此,我们应更加关注设计类课程间的联系,尤其要准确、全面把握基础教育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2.2改革与创新课程内容

针对传统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比重不合理以及课程间内容的分离与重复等情况。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实现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本身较强的应用性特征,让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其工作岗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环境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当的调整各专业课程比例,注重对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将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中。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晚上走出居室去放松心情,这时候就要求环境设计能够关注对夜环境的塑造,做好亮化工程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享受夜生活的环境。再如,室内照明设计作为营造氛围的最佳要素,也是环境设计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内容,市场上非常需要照明设计方面的人才,照明设计在室内外环境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而国内很少有院校开设这个专业。二是要结合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适当地减少基础课程课时,增加和细化专业拓展类课程。

例如,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门课程是目前很多院校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础必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常分在不同学期、不同时段依次完成,在整个基础课程中占了相当大的课程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该部分课程累赘重复,还会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不连贯的现象。所以,将这三门课压缩,整合设计为一门课,并通过一次性完成三大构成内容的教学,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压缩整体课时,使之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避免重复教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掌握三大知识构成。三是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缩减技能类课程比重,在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程一般较少,而技能类课程相对较多,从大二之后,基本以技能类课程为主,占大学整个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课时,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ketchUp、Photoshop、3dsMax,设计表现技法:马克笔、水彩手绘表现。此外,目前的环境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与课时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误导,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软件学习及效果图的绘制是设计师最主要具备的要素,使得他们由于理论知识不充分,设计思路狭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而不能在设计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实际上,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思维及设计创新才是设计的灵魂,软件只是设计表现的一种工具。因此,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减少技能课程的比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专业选修课设计要遵循学生兴趣以及当今设计界的热点和焦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对待本专业的未来发展前途。比如在本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建筑艺术与世界名园欣赏、诗词鉴赏等人文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

2.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比重小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发挥。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速写实习、植物认知实习、外部环境测绘、工程与技术建造实践、专业基础实践、设计师业务实践等实践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创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讲,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首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地调研融于一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对现场调研发现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措施,这种理论讲解、方案设计与实地调研互动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设计方法、设计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侧重不同空间类型设计规范和经验的传授的现象。其次,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学时,实现实践技能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教师应遵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3结论

本研究主要从当前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着手,在分析了环境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建设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用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推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三方面指出了未来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三点意见。

第三篇: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俄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论文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作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被大家所接受。基于此,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俄语教学的特点,探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对俄语教学设计的影响,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为公共俄语教学方法提出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俄语教学;任务设计;原则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任务型语言教学这个术语是从英文中的Tack-BasedLanguage Teaching翻译过来的,在英文文献里通常简称为TBLT。从这个英文术语可以看出,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也有人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法),根据这一教学途径,设计语言教学大纲以及编写语言教材不是按一定的顺序罗列或介绍语言项目(Linguistic Items),而是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

代表人物Krashen认为,对于语言学习,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材料系统而掌握语言的习得过程远比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学得更为重要,而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的输入”。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能理解的语言材料必须是稍稍超出习得者现有语言水平的i+1模式;其次,应该是障碍小,以便习得者的语言吸收。大学俄语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语言材料,如果按照习得理论向学生讲授其特点,而不让学生参与其中习得,将其转化为障碍小和i+1模式的语言材料,势必影响学习效果。语言学家Long(1983)发展了Krashen的习得理论和可输入理解,提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即任务,因为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机会。鉴于此,外语课堂教学增加“变动性互动”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俄语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和模拟操作性互动,产生语言习得,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重视学习过程,反对现成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学应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而最理想的情景是所学的知识可以在其中得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教师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完成任务、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建构对客观事务的理解和意义。而在俄语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可激活学生的内在系统让其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样的知识体系正是学习者所要达到的理想学习效果。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

4、具有师生角色。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教师是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5、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俄语教学的特点,在高校大学俄语教学定位上:

第一,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教学中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语言基本技能应用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内容不片面追求系统完整,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第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俄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俄语教学的目标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参与制定、选择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语言。

以任务为核心,将课堂活动任务化,任务的设计的好坏是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以任务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下列三点。

1、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认知心理学将人看做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它关心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即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语言学家long也主张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将有利于语言习得。而可理解的输入必须首先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大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机制已接近成人水平,他们学习的潜在目的是将在真实交际世界中的可能利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尽可能模拟真实交际世界,这样才能激起学习者的兴趣,让其积极地参与到任务当中。

2、兼顾学习任务和交际任务。以Edtair和Zanon为代表的广义任务派认为,任务可分为交际任务和学习任务。集中在语言方面的练习,以语言为主的活动是学习任务。而以意义为中心的练习属于交际性任务。Ellis(2000)认为,任务型教学法要达到促进语言习得和促进有效交际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设计一些必要的语法层面的练习,如呈现新的语言点,如练习词汇等,如必要的词汇用语,让学生做必要的练习。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适当注意其语言形式,提高其语言准确性和复杂性,以此拓展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进而促进语言习得。其次,任务的设计也要让学生在交际中能体现、达到并提高语言流利性。

3、设计出合理的任务链。任务链即一系列前后相连的任务。Nunan(1996)的任务依赖性原则指出,任务的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相互依存、层层深入,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使教学阶梯式层层递进。

任务型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任务完成的情况。通过任务型教学可使学生体验自信,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磨炼意志。这就要求教师备好学生,以一颗童心去体验观察学生的生活。同时要吃透教材,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精心备课,每节课要设计完成一个好的任务,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俄语去和人交流沟通,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俄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没有听和读的输入就没有说和写的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学习俄语的过程和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都需要进行大量听的训练。儿童通过“听”逐渐学会“说”,听的内容越多,说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俄语。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阶段(post-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语言的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交际性。

1、任务前阶段。如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提纲。

2、任务中阶段。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是语言知识,终点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对语言规则、语言知识的反复操练下产生的。课堂语言教学应实现由语言形式到语言运用的转变。教师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工夫,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活动,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分组辩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民意测验和采访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课内,学生主要通过复述课文和写作来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出了课堂,往往就进入了汉语世界,俄语学习环境难以保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俄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俄语学习氛围。在俄语课外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组织、安排好任务活动,如开办俄语俱乐部、俄语协会、俄语社团、举办俄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并对任务活动及时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参考文献:

[1] 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1).[3] 曹群.任务型教学方式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J].首都教育学报,2008,(7).

第四篇: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小学生思想情感与人文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并不高,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消极影响。微课,实际上就是教师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控制教学过程,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来营造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微课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学现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影响促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虽然已经推广新课程改革,但是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是沿用传统“灌输性”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课堂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着重教材知识讲解,学生并没有足够时间与空间自主学习。实际上,语文旨在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思想感情,传统讲解语文知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这就使得语文知识缺乏色彩,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若是将该种教学方式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学生被动性比较强,学生只是根据教师意思机械化学习,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提升综合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会出现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制作微课课件。考虑到小学语文的课时非常有限,不同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小学生学习需求、小学生接受能力等等,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课件,能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高效的传播语文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秦兵马俑》的教学过程中,全文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珍贵历史文物,文章中非常详细的描述西安已经出图兵马俑规模与兵马俑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知识理解也更加浅显,世界认知能力比较差,很难很好理解课文中描述场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收集更加合适图片与视频,利用微课演示方式来更好的了解秦兵马俑宏伟壮观与秦兵马俑珍贵之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内容探索热情,同时还能够侧面引导学生养成尊重与爱护历史文物意识,更好的保护中国优秀文化,培养小学生爱国心。

2、利用教学内容来拓宽学生思维。在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篇幅非常有限,这就使得教材内容并不是非常丰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多媒体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丰富语文知识内容。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进行课本内容演示,不断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有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幸福是什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标注好教学重点,利用微课课件来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能够借助小组讨论方式来定义幸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不断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更加勇敢表达个人对于幸福认知,更好吸取他人的意见,逐渐丰富个人学识。总之,通过微课课件的辅助性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学习能力,利用多样化内容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发展能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设置更加合理教学情境。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直接的影响实际教学效率。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学生能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那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特点,创造更加生动、更加活泼课堂环境,更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环境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播放与背景春节密切相关视频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讨论,不断的交换自己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自然引出课堂教学主体--北京的春节。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能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体现老北京的春节文化,通过趣味化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促使学生不断思考。

三、结语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教学活动,有利于转化传统枯燥教学模式,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与小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制作课件,营造更加有趣、更加生动课堂氛围,利用丰富微课资源来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微课视频短小精悍,通过微课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现象能力、独立探索能力等等,更加全面的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凌颖,王修玲,刘晓娟,等.浅析微课在固始县第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5(6).[2] 姚馨童.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3] 王雅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6(7):128.

第五篇:【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企业形象在企业环境设计中的整合运用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企业形象在企业环境设计中的整合运用研究

企业形象在企业环境设计中的整合运用研究

摘要:优秀的企业形象具有超越地域、文化、语言的沟通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可以发挥最大的品牌整合力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形象则是企业形象系统以企业环境为载体,进行形象整合运用,从而客观、准确地传达出企业文化及精神理念的企业形象细化设计。

因此,优秀的企业形象离不开企业环境的支撑。本论文从企业环境形象的角度提出整合运用的研究观点,以期将企业形象与企业环境进行有效融合,使我们通过对企业环境的使用,感受到优质的企业文化,形成对企业形象的一致性体验。既使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形成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显示企业的个性,有效地避免企业环境与企业形象不相干的尴尬现象,提升企业的无形竞争力,造就品牌效应;同时还能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法,创造新的形式空间及企业环境的VI语言。

关键词: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形象;整合设计

Integration of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design of corporate image in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Li Yong Cheng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企业形象与企业环境的关系

企业形象具有超越地域、文化、语言的沟通能力和强大的信息表达能力,可以发挥最大的品牌整合力量,彰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当前,由于企业形象在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作用逐渐被强化,企业竞争力提高与企业形象发展相辅相成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此,要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必须需实施企业形象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创造出适合企业文化发展的企业形象,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也是企业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好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更有执行力,能更好地融入企业并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成为一名为公司着想,有热情、懂忠诚、会感恩的好员工。所以,企业领导者常常将文化改变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之中,以“文”化“人”,去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历史传统、行为准则等企业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4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体为载体、物质文明为外部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产品开发、服务质量、产品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和员工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

优秀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能够让员工更有执行力,更好地融入企业并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这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企业环境形象正是对企业形象的细化与具体运用,可以让我们通过感觉器官,从企业环境的形态、色彩、材质、人机使用的合理性等角度去感受企业形象,形成对企业形象的一致性体验,进而对企业产生美誉度和信任度。也就是说,企业环境形象是以企业环境为载体展开的系统化企业形象运用设计,是通过对企业形象与企业环境规划进行整合,从而客观、准确地传达企业文化及精神理念的设计。

二、企业环境形象的作用与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竞争也从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深层次的文化竞争。然而,与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国绝大多数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业在形象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往往重形式、轻内涵、缺乏创新,建设流于表面化、标签化,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真正深入员工的心里,没有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决策中成为真正的企业特色。其次,企业的这些所谓“文化”过于追求形式,不切实际,广大员工较少能接触到,故而不能正确理解,使企业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特别是在企业环境形象方面缺乏研究,导致企业环境与企业形象无关的尴尬现象大量存在,成为一个个放之各企业皆可用的“房子”而已,严重制约了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树立。所以,企业形象在企业环境中的运用成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所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从企业环境的角度对企业形象及企业文化进行研究整合,将环境形象与企业形象建设相融合,以确保企业文化的方向性和长期建设的有效性,既进一步深入揭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又形成企业形象在企业环境设计中综合合理运用的方法,为环境设计创新寻找新的有效途经。

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特质,对企业文化和形象加以深入探究,并将形象及企业的行业特征反映在相对应的企业环境设计之中,使企业的形象、色彩与企业的行业特征高度统一,创造出新的形式空间和企业环境的VI语言,让企业环境彰显出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全方位地树立优质的企业形象。

三、企业形象在企业环境中的整合运用

环境形象是以环境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形象系统设计,主要指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建筑环境的形态、色彩、材质、人机使用的合理性等,从而对企业所产生的美誉度、认可度。

1、充分认识企业环境形象的地位:

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企业环境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特定的经营与竞争环境中,设计和塑造企业形象的有力手段,通过企业环境形象将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思想、经营行为、经营特色与个性进行组织性、系统性传达,以获得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的认同、喜爱和支持,让良好企业形象形成无形资产,创造更辉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业绩。

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管理功能不是泛指企业行为的一般管理或日常性事务管理,而是一种统观全局、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管理。它从企业文化视角出发,通过总结和提炼企业的发展历史、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发展方向和目标,形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行为规范,确定企业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和差异化优势,为提高整体性、长期性、组织性、系统性的企业行为和企业及员工素质,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企业识别中的地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环境形象战略能够使我们随环境感官不断接受企业信息,通过使用过程,潜移默化地将企业的本质特征、差异性优势、独具魅力的个性全面展现给社会公众,引导、教育、说服社会公众形成认同,对企业充满好感和信心,以良好企业形象获取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合作。

在企业传播中的地位:企业形象是企业长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传播与塑造的系统工程。企业环境形象能通过企业环境的体量和空间对我们形成长期的影响,并产生信任和依念,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中发挥着其他因素难以产生的巨大作用。

2、明确企业环境形象与企业整体形象的关系:

企业环境形象必须与企业整体形象相统一。在企业环境中融入企业形象可以有效地形成环境VI形象,使企业员工和客户通过对环境的使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优质的企业文化,形成对企业形象的一致性体验,彰显出企业环境空间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环境形象设计应该服务于企业整体形象设计。企业环境形象是对环境、建筑和室内的设计、开发、研究,从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展示策略等角度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从企业的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确立构成企业环境形象的层次:

企业环境形象分为三个层次,即视觉形象、品质形象和社会形象。视觉形象属于初级阶段,包括环境的造型、风格、指示系统、宣传系统等;品质形象是核心,但它们同属于物质层面,包括对环境的形象规划、形象设计、形象管理等;而社会形象则是最高阶段,属于形象的精神层面,是非物质性的,包括环境的社会认知度、社会评价、社会效益等内容。

从形象的定义及形象构成的内容来看,能构成企业环境形象的因素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征:以企业环境为载体,体现企业的精神理念和企业文化;具备一贯性的风格形式;能让消费者充分认同,并体现其忠诚度。

4、掌握具体的整合原则:

设计原则:在充分的资料收集及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融合行业特征、企业文化、精神、社会背景等条件进行综合整理,制定出企业环境形象的设计原则。

在总体规划上:应体现出企业的行业本色,实现企业形象与企业环境的高度整合和完整统一。

在设计风格上:造型风格必须与企业形象相呼应、相协调,相同的元素特征可以为企业环境奠定统一风格基础,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表达出企业的服务宗旨,从形式和空间上形成对企业文化精神的提升。

在用材、组织及系统配置上:充分采用自然光、自然通风等条件,在减低建造成本的同时,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及人性化的需求,使企业形象与企业环境整体和谐相得益彰。

在功能区域布局上:功能区域的总体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到空间的合理性和综合利用性,将各区域的功能明确分隔,并交织有序。做到动静分明,内外有别,科学合理、尊重人性及管理的需求,展现高尚品质的空间环境。并按企业形象要求及分析整理的结果,规划出进行形象展示和文化展示空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企业标识的运用上:可以在尺寸大小和色调上进行简化处理,同广告宣传标识形成区别,成为环境的点睛之笔。

在空间展示上:力求企业环境与企业整体形象的统一,使环境在人性化的同时尽量在空间上获得最大的表现和利用,展现企业的实力及动静分明的关系。

在交通流动上:注重通行动线的合理利用及规划,将各功能区就近连接,可提高办公的效率。

在材料配色上:企业标准色可以直观反映出企业形象和行业特性,同时又能与同业其他企业相区别。因此,宜在企业CIS中选择企业标准色作为主色调进行运用。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选用不同的VI色标进行配合,既充分反映出行业的固有特征,又有效地融入企业文化及其形象的特征,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并充分享受建筑环境之美。

此外,在材料及灯光的选择上也应该遵循企业CIS的配色原则,使各空间的表现相得益彰和谐统一,以便从整体感受上反映出同一的企业色彩特征。

五、企业环境形象设计展望

完整、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企业形象战略,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企业与外部社会联系的方方面面。为企业营造好整体的企业形象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宣传方面,而必须将企业环境等因素全面协调和统一,才能表达出整体而完善的企业形象。

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优秀的企业环境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二者高度协调统一,才能在企业内部创造同心同德、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使员工自觉地将自己与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坚不可摧的组织力量,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外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用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这既是CIS方面的研究课题,也是环境设计中的一种创新思路和研究方向。因此,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前景广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作者简介:

李勇成(1967-),男,汉,广西桂林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CIID全国高级室内建筑师,广西建筑装饰协会建筑装饰设计专家。研究方向:室内空间设计。

------------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现体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控制论;发现体育理论;田径论文摘要:根据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发现体育模式的理论,对在体育教学中发现体育模式的应用进行论述。目前学校体......

    论文--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学生姓名:4411 准考证号: 10875 初中英语专业 摘要:正确认识教师在道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 关键词:道德;教育;角色 Abstract: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本文以四川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

    五环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五环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是摆在当前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而现今许多......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诸多学科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趋势中,“翻转......

    PDCA模式在卷烟上水平中应用分析探讨

    国家局提出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后,各烟草企业都在努力寻找上水平的最佳途径。对商业企业来说,我认为,认真遵循pdca模式,市场营销上水平一定没有问题。我......

    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再发展研究性论文(推荐阅读)

    【摘要】声乐艺术是歌唱的艺术,具有多种表演形式。声乐艺术能够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来进行展示,但是想要声乐艺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再发展,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专业声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