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论文[五篇材料]

时间:2019-09-15 07: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弹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弹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论文》。

第一篇:弹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论文

智力障碍的特征是指在人际交流、生活学习、自我引导上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对于智力障碍的人,许多正常医学治疗方法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此时,音乐却似乎能起到非同凡响的作用。弹奏古筝便是其中之一。

音乐具有养生与治疗的功效,平静的音乐能让人的大脑得到舒缓和改善;欢快的音乐能消除人们的精神疲劳;优美的音乐能让人心情平稳,降低情绪波动。不同的音乐能让人获得不同的感受,并让自身得到不同的调节。而古筝的声韵结合、以蕴补声的几十种技法,让它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独具优势。同时古筝还需要八个甚至十个手指同时演奏,并协调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对调整智障人的头脑和身体都有良好的作用。

演奏古筝不但是一种身体的调节活动,同时还能起到开发智障人智力的作用,当智障人在学习古筝的弹奏过程中,将自己的心智凝聚于大脑,并用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和逻辑性演奏,会逐步加强智障人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让自己的思维逐渐富有广度和深度,使自己的思维开始独立和迅速。不但开发了智障人的大脑,同时也培养了智障人的情商,促进了身心健康,达到了音乐治疗的目的。

演奏古筝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它需要演奏者脑,心,身全面协调,共同配合,在演奏过程中人们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加快了大脑的运转和开发,因而,它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不但起到了治疗的作用,还加强了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好处不言而喻。

第二篇:美术教育对智障儿童教育的作用

美术教育对智障儿童教育的作用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解脱教育对象身心的双重缺陷,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残而不废的新人,使其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生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还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并能与全体社会成员融洽交往的健全的心理品质,而我校特教的美术课,对提高智障儿童的基本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品德,使其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直接作用。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偏低,间接学习到的知识少,思想单纯,看事物比较简单,加之有的学生缺乏早期教育,心理年龄较之实际年龄至少小5—6岁,在学习中如何开启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自强、自立、自信,蓬勃向上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学校的美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怎样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素质教育,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虽然不能成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人,但是可以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这就是我们要努力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认为学校对学生的美术教育是审美的启蒙教育,同时也是体、智、德、美、劳各方面启蒙必不可少的辅助教育。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规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而启发兴趣是对智障儿童开发的一把钥匙。教师在学生美术教育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适时适度地给予不同的帮助。鼓励学生自己确定绘画的主题,自己选择题材,探索如何表现题材。同时为学生创设美术教育的环境。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表现条件。为他们提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材料,为学生进行广泛的美术活动,提供条件。

二、通过评价强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心情,才能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对于绘画没有兴趣的学生,每次我都以亲切的口吻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画,支持他们画完。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时,评画时,我把他们的画拿给学生看。每次作业后,我选出最好的和最有进步的作品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欣赏,使学生产生希望成功的动机。他们每次都会争先恐后地问:“老师,这次我画得好不好,能上黑板吗?”“能”。我鼓励他说“因为你有进步了。”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增强了自信心。随着学生美术活动兴趣的增强,美术知识的增加,我适当地多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

三、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我们老的传统是传授绘画基础知识,把培养学生绘画基本技能作为绘画教学的主要目的。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这一传统,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绘画教学的重要的目的,创造性地规定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兴趣,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重视技能技巧,过多的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大多以临摹为主,缺乏趣味性,容易使学生陷于被动和乏味氛围之中。而今我们的目的是对智障儿童教育、开发,什么都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我总是衣着整齐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把自己作为他们的大朋友,比如讲《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视觉功能,仔细的观察,啊!海底世界这么漂亮呀!来,让我们把它们画下来。讲《人物动态》我就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扭动头、颈、四肢,摆出各种姿势,让同学们轮流上台做模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四、利用美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教给学生简单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是不可分割的。由于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不能要求学生的作品惟妙惟肖,同时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夸大,因此,常常夸大了事情的某一部分。针对智障儿童,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多次重复,反复启发,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维。比如《冬天的回忆》一课,先让同学们回忆、想象一下,冬天是什么景色?一年有几季?四季有什么不同?冬天我们都会做些什么活动?

五、在美术教育中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留下充满希望的美好的回忆我们每个小教工作者都要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反对用各种框套束缚学生,使学生拘泥于机械的临摹某种具体画法。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喜欢画,无拘无束地创造是他们童心的表现,稍加指点,学生就能展开联想,我们成人评价学生美术作品的标准,不应是像不像,而是应是有无创造性。智障儿童本身智力低下,又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遗传因素不同而产生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景象,有的只能简单的画一些呆板的图案。

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你画的画儿真棒!” “你这个地方画的好极了” “你的色彩真漂亮”;学生会从教师的赞许中得到鼓励,燃起希望,更增加自信的力量,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给他们留下成长中美好的记忆和激励。

总之,美术教育对特殊儿童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对的是智力低下,对他们交流都成问题的智障儿童,他们面对的世界,相对而言,更加不完整。通过美术教育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精神生活更丰富,在美的寻找,创作中不断陶治着美的情操。要想他们逐步成长为独具个性,能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简单一个字“爱”。

重庆九龙坡区滩子口小学

何学力

2005—5—14

第三篇:体育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的经验总结

体育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的经验总结

富裕特教

韩树忠

体育是智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智障学生培养成健康、活泼、能够与人交流、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智障学生由于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存在智力低下、记忆短暂、注意力易分散、多动、培智学校体育康复的教学应该尊重智障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智障学生的需要,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激发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的适应社会。

一、开展体育康复对智障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影响

针对智障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差:走路的时候,步子走不直都是歪歪扭扭的,更别说要让他们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了;做操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孩子伸了手却不会踢腿;或者左右手动作变换能力差;或者蹲下身子就站不起来;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应以智障学生为主, 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运用适合的方式矫正其身心缺陷,营造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开展体育康复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开展智障儿童体育健康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智残人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的机能,而且通过体育健康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增添他们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领城;还可以通过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其训练效果也就所不同。这说明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好感,是使学生充满信心的基础。相反,如果老师始终都认为该生难以成器,不管不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受压抑,运动技能也难以发挥。我们要关爱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在球类运动中,注重师生互动环节,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传球、拍球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传接球,教师应适时进行耐心提示并示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四、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他们感知速度缓慢且缺乏积极性。体育健康课本身对智障学生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如何根据体育康复课的特点以及智障生感知特点,激发所有智障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康复课的兴趣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智障学生感知的特点,从场地的布置、队形、活动的内容及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给学生一种好奇感。课堂中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用我们常见的、用的身边的东西着手。如:饮料瓶中装点沙子,作学生活动的道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准备活动时,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等。这种方式给智障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达到热身的效果,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前我担心会出现学生混乱的场面,结果发现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盎然,由此可见,在特教学校的体育康复教学中,只有激发了智障生的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新奇的教法及手段激发兴趣

上篮球课,主要是为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我以篮球小组赛形式上了这节课。首先,我在课前准备好了大量的矿泉水瓶,里面装上少量的水,放在规定的地方,让学生手拿篮球以打保龄球的形式投准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打倒多的一组为胜队,并给予该组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了,热情也很高涨,这样教学效果自然很高。

上跳跃练习课,把“兔子舞”引进体育课,它动作简单,易学且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欢快的节奏下,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轻松愉快之中锻炼下肢力量,提高协调性,发展跳跃能力,使学生主动去模仿、练习。

五、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 跳绳的练习中,不同小组的学生跳的数量、质量要求都不相同,身体协调能力强的学生边跳边跑跳,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动作协调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学生降低难度要求,适当减少跳绳数量,让他们也都能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走步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折线、直线的任务要求下进行练习。

跳圈练习,不同程度学生的分层教学(学生分A、B、C三组,A组学生可跨越式跳圈、B组可一格一格跳、C组可在第一格跳进跳出。)球类运动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组的顺序分别运球、拍球、传球。对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提高要求;对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智障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并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总之,智障学生的体育康复作用是一个特殊的教育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学校要针对智残人特点开好体育与健康课,使残疾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如何更好地上好智障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为智障学生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应该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可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随着《全民健身纲要》和《决定》的施行,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将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广泛的开展、深化智障学生体育康复活动。

第四篇:浅谈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作用

浅谈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作用

摘要:音乐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引起人的共鸣,它对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有明显的作用。本文从智障儿童的主要特征以及音乐对智障儿童的作用谈起,介绍了几种教学方法,并进一步就如何通过音乐引导、教育智障儿童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说明音乐对智障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呼吁广大教师重视音乐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 智障儿童 智力开发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的创作需要灵感,它的释放也同样会给人带来灵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加入了小学校园教育中,它不仅让正常的儿童获得了学习的快乐,也同样能让智障儿童感受到心灵的温暖。智障儿童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感受,有时反而比一些正常的儿童更能准确地领悟音乐的含义,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和灵感。教师应抓住智障儿童对音乐的这一特殊感受,利用音乐来感染他们,开发其智力。

一、智障儿童的主要特征

所谓智障儿童,一般是指大脑受到伤害且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其智力水平与同龄儿童相比要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并且伴随着一定的行为障碍。具体来说,一方面,智障儿童与正常智力的儿童相比,感知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一般难以形成完整的表象,这极易导致他们出现认知水平低下、自我意识发展速度异常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个性发展与自我意识发展的限制,智力障碍儿童的高级情感发展也存在障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情绪和情感问题。而音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其教学承载了情感培养、丰富感知和提高审美能力等内涵,对治疗智障儿童具有特殊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地培养智障儿童的音乐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发育。因此,教师要重视音乐教学。

二、音乐对智障儿童所产生的作用

(一)产生共鸣,情感外化

智障儿童对自己的情感表达不擅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自己内心情感。加强音乐教育,通过欣赏音乐,可以让智障儿童在音乐中感受到某种特有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实现情感的外化,不仅提高了智障儿童的音乐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实现情感交流

音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可在音乐中增加表演的环节,让智障儿童通过与音乐的合拍表演,掌握情感的交流方式,找到情感交流的出口,增强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三)开启了智障儿童的心智之门

智障儿童并不是没有感受的,他们只是比正常儿童反应慢了一些。通过音乐教育会让智障儿童唱出动听的音乐,运用动听的乐器演奏,表演流畅的舞蹈,让智障儿童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正常。所以说音乐是慢慢开启智障儿童的心智之门的一把钥匙,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三、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方法

(一)个性教学法

个性教学法即为在音乐教学中依据每个智障儿童的个性差异来进行教学。每个智障儿童的兴趣与需求都不尽相同,其本身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密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能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凸显其强项。

(二)渗透教学法

渗透教学法就是通过实施非强制性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对智障儿童进行引导、教育,以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强硬的、强制的教学方式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音乐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无意识中进行学习。

(三)音画结合法

音画结合法就是通过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音乐为媒介,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展现音乐画面,通过音画结合,丰富智障儿童的想象力,完善其情感世界,从而进一步引导其在实际生活中理解知识。

四、通过音乐教育引导智障儿童进步

(一)音乐节奏引导情感体会

智障儿童对音乐节奏的反应是最灵敏的,也是最容易感受得到的。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特有节奏,引导智障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生活中起床、吃饭、喝水、睡觉是否也有节奏、是什么样的节奏。另外,也可以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让儿童配合拍手的动作,清晰地感受音乐节奏的存在感,从而让音乐节奏感引导智障儿童主动去想象和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

(二)律动引导创作能力

用音乐的律动,激发智障儿童的音乐才能,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听歌曲《洗手绢》,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洗手绢、将洗好的手绢晾晒起来的动作,通过一连串的动作表演,让智障儿童感受到生活的连续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语言、神态交流感染学生情感

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和神态的交流感染智障儿童的情感。教师要用智障儿童能听懂的语言、能跟上的语速、能理解的内容,与他们交流,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与自己的距离很近,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四)音乐配合舞蹈,促进智障儿童全面发展

音乐中时常会伴有舞蹈。教师可让学生配合音乐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感受音乐的力量。简单的舞蹈动作不仅能锻炼智障儿童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也能拓展智障儿童的思维和情感,从而让智障儿童在思想意志、身心协调、情感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五、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音乐引导、教育智障儿童是十分必要的。只要经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与训练就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丰富他们的想象,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在音乐教育的殿堂里尽情地描绘灿烂的明天,歌唱美好的未来。我们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的特殊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探索,从智障儿童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殊作用,以促使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潇.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2]韩翠翠.浅谈培智学校的音乐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29).[3]陈菊.《小燕子》哆(口来)咪――一堂多媒体音乐课的教学与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06(4).[4]谭秀双.浅谈音乐课对智障儿童的重要作用[J].成才之路,2009(23).[5]陈莞.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6(7).[6]王晔.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2).[7]贾磊.音乐在特殊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第五篇:马哲论文: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因此人们必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且,人们的一切活动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外部世界对于人自身是客观的,而人的一切行动的内在因素则是主观的。所以,具体地说,人的各种行为、活动,是从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实践的途径,作用与客观世界。作为人类活动的起点和内在动机,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值得去探讨。

而从内容上分析意识的结构,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在意识的几个方面中,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较其他方面复杂,运作原理也有其特殊性。知识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对知识的占有上。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获得较多的、较准确的认识,知识的作用也就越大、积极意义也就更明显。而意志对于人的作用,则在于个人意志的强弱。相比较而言,情感因素在它自身的特点、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都有着特殊性,本文也是从这些方面讨论情感因素对于人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的特点:

了解情感因素的特点,对于分析情感对人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我们全面了解情感的作用提供着方法论指导。而在情感运作原理及其自身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主体性、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

情感的主体性,是指情感的发生、形成和发生作用,都是通过情感主体——人的体验和心理活动实现的。人是一切意识的主体,意识活动是人特有的活动。要了解情感、研究情感,则必需立足于对人的各方面的探讨、立足于人的生理机能和初始心理动机,继而逐步深入。情感是人的情感,情感的特征从根本上也是人的特征。因此,要通过移情和体验等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了解情感的作用。

情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指情感因人而异,不同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活动都体现着不同的特征。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受此影响,情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分析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就必需从各人不同的情感分析。然而,要具体地穷尽人们的情感活动并对其分析,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分析情感因素的效果时,人们往往采取把情感活动分类处理的方法,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其对人的作用。

情感的层次性,是指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这三个层次的情感活动,对人的作用有着各自特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心境、热情、激情,而变化的频率从高到低则反之。而对于不同层次的情感现象,在其发生作用的方面也必需加以区别化分析。

情感具有其他意识因素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令它对人们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情感因素的自身特点出发,准确、全面地分析情感对人的作用。

二、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运作机理):

在讨论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或运作机理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分析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首先要将它置身于意识活动中探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而且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而情感因素对人发挥作用,是通过心理活动实现对人的影响的:在影响人们认识活动时,情感偏好引导我们选择认识对象,而个人的情感状态又与认识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影响人们实践活动时,情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对于人的生理方面,正面的情感有利于人的健康,如喜悦、乐观、自信等,反之则对身体健康有危害。情感因素正是从这些方面,发挥着对人的种种作用。

要突出研究情感因素对人作用的特殊方式,就必需把情感和知识、意志的作用方式对比思考。情感的作用方式相对与知识和意志,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地,分析知识对人的作用,就是看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多少,以及他所占有的知识的真实程度的高低;而要分析意志对人的作用,就在于一个人意志的强弱,如若有足够坚定的一直,则很大程度上促进着人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但是,情感在影响人的偏好上往往没有好坏之分,一般只是引导人从多个平衡的选项中决定自己的道路;在作用于各种活动的持续性时,没有热情则不可能继续,过于执着也会影响事情的完成,只有适度才是最恰当的。因此,基于情感因素对人作用的特殊方式,分析情感的作用时要辩证地综合多方面地研究。情感活动一个系统,形成对人的作用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的结果。

再者,在仔细探讨情感因素的运作机理时,我们还需要具体分析其各层次的现象的不同作用方式。激情因为具有短暂性和较高的时效性,对人的作用主要是在各个具体行为中,因此它的作用效果往往不稳定,会有较大的反复性。热情较激情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人的作用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往往作用于一些简单的判断、思考,以及对一些短期行为产生影响。心境则是最稳定的情感因素,而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人的行为定下感情基调,在大方向上引导着人们。因此,情感因素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人,人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着情感的作用。

综上所述,把握情感因素的运作机理和作用方式,不能简单化理解。在这个问题上,运用系统论加以把握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三、情感因素的作用效果:

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效果,概括来说,就在于它的强化作用,即情感因素会对人的某些倾向、动机和行为有强化作用。而情感因素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一方面,情感因素具有正强化作用。在选择行为中,符合人的情感偏好的往往会被优先选择。而在各种活动中,如果能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人们对于这些事情也会表现得比较热衷。再者,如果人的情感比较正面,即有较多的喜悦、乐观、自信等体验,他的各种行为也容易继续。

另一方面,情感因素具有负强化作用。与正强化作用相反,人们倾向于抵制自己不喜欢的选择,不良的情感对于人们的各种行为也发挥着消极的作用。

除了了解情感因素的强化作用,我们还有必要分类研究情感对人的作用效果。在前面的论述已经提到,情感因素的两方面的强化作用,分别在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的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在这里的分类研究中,主要探讨的是情感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情感的作用在程度、范围和稳定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情感因素对于感性的人影响比较明显,而对于理性的人影响比较弱。其次,情感因素对于一些人可能只影响简单的应激行为,而对应另一些人可能影响选择、决定,乃至于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再次,心境平稳的人情感活动也往往比较一致,而心境不稳的人情感波动也比较快、稳定性也较低。

情感效果的差异性,一方面是情感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情感主体的差异性。立足于以人为主体来分析、理解,才能准确把握情感因素的作用效果

总而言之,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既有多方面的影响,对人的作用又是统一的、整体的;它虽然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但也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它是存在于人心理的内在活动,却是人们最难以把握的事物。对于情感因素,人们需要在辩证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外在环境基础上,利用各种心理活动,促进情感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下载弹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论文[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弹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论文[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知识对人的成长的作用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埃及卢克索神庙法像上镌刻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震撼的。学习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

    心理暗示对人的作用

    心理暗示对人的作用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浅谈美工课程对智障儿童缺陷的补偿作用

    浅谈美工课程对智障儿童缺陷的补偿作用 事实上,现在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的各门学科都具有矫正和补偿学生缺陷的教学功能。每门学科任课老师除了完成传播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品......

    人的精神状态对安全工作的作用

    人的精神状态对安全工作的作用 每个人,每时每刻做事也好,干工作也好,精神状态的作用,对事情发展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有时甚至起到了主要作用。 作用分积极作用以及反作用两种。精......

    园艺论文《蔬菜对多种疾病的治疗》

    蔬菜对多种疾病的治疗 ——《园艺产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__班姓名:____ 学号:_____ 2012年6月9日蔬菜对多种疾病的治疗 摘要:蔬菜与我们的生......

    谈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5篇)

    谈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徐维初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重视体感,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

    游戏和游戏治疗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作用的研究

    游戏和游戏治疗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作用的研究 儿童智力障碍是近年来大家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智力障碍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现象,客观地存在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存在于任何一个国......

    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

    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中详列有准提法与却病延寿的方法。如记载“诵此准提咒时,能使短命众生还得增寿,加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