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与色彩特征研究论文
清代南通蓝印花布享誉全国,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印花织物的佼佼者。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用途非常广泛,常被应用于枕套、包袱、被套等日常生活物品上。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类型多种多样,纹样风格朴素典雅,纹样题材也多取自于大自然或生活情景,在色彩运用上,只选用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因而南通蓝印花布又可分为蓝底白花与白底蓝花两种。然而,在这种朴实不华的色彩运用之中,却蕴含着独特的民族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一、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题材往往涉及动物、植物和人物,单纯的文字图形、几何图形或者多种图案相结合的综合纹样也较为常见,这些来源于不同题材的纹样造型基本上可以纳入到具象纹样造型、抽象纹样造型和具象抽象综合纹样造型这三种纹样造型类型之中。
(一)具象纹样
具象纹样造型,是指在清代南通蓝印花布中,纹样造型图案通过刻画动物、植物、人物等题材的具体形象来传达所表达的内涵。绝大多数蓝印花布的纹样属于这种具象纹样造型,因为南通蓝印花布中的素材要么来自大自然,要么来自生活经验,因而大部分传统蓝印花布手工艺人从自然界或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对具象形象的刻画,在写实的基础之上,往往也运用一定的想象力将具象纹样表现得更加富有视觉观赏性。
具体而言,南通蓝印花布具象纹样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所刻画的内容,但由于受到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限制,纹样装饰必须要进行一些艺术加工,使得形象更加符合美的造型法则。例如,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蝙蝠”纹样造型就是具象纹样造型的典型代表,从图中可以十分直观得看出图案印制的是四只蝙蝠,蝙蝠展翅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具象表现蝙蝠形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印花技术的限制,对具象题材的造型进行适度修饰、夸张或概括是十分必要的,适度的修饰使造型特点更加突出,赋予蓝印花布平面造型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生动活泼、装饰性更佳的效果,增加蓝印花布的视觉观赏性。
(二)抽象纹样
抽象纹样造型也是南通蓝印花布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图案一般由高度抽象、符号化的几何图形或者文字构成,体现出对形式美的执着追求以及直观的视觉美感。抽象纹样造型是相对于具象纹样而言的,二者所表现的内容正好相反,具象纹样造型注重刻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而抽象纹样则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多以文字或者抽象图形、符号的形象出现,使得蓝印花布视觉效果绚丽多彩、变化无穷。抽象纹样造型主要包括文字纹样造型和几何图形纹样造型。
第一,文字纹样造型。南通蓝印花布文字纹样中,最为常见的有“福”“禄”“寿”“禧”等含有吉祥寓意的文字,而且文字的字体多采用篆书。由于中国汉字字形结构富有可塑性,而且往往含有很多的美妙寓意,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象征性,因而在蓝印花布造型中深受欢迎。
第二,几何图形纹样造型。这种纹样通过规律的几何图案或者富有变化的几何图案,形成简洁明快的视觉美感。其中回纹是应用最多的,回纹的特点是简洁大方、典雅规整,它是由雷纹线条组成的几何形体,寓意安宁吉祥、绵延不绝,这种抽象的符号化图形具有简洁明快的视觉特点。
(三)综合纹样
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在通常情况,二者在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中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二者常常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同一个蓝印花布图案之中。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综合纹样在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中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同构,即以具象纹样刻画为主体纹样,结合抽象纹样的外在形式。在常见的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狮子滚绣球”被面图案中,其主体纹样就由“狮子滚绣球”与“梅兰竹菊”的具象画面组成,而抽象纹样则是作为背景的格子纹样和万字纹,这两种抽象纹样作衬托、装饰,使得整个图案纹样结构层次感分明,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融合,显现出密而不乱、多而不杂的风格。
第二,具象纹样在中心,轮廓外围配上抽象纹样。这种具象和抽象结合的图案在南通蓝印花布中应用相当广泛,例如,在常见的包袱布“福寿双全”图案中,具象的蝙蝠纹样的轮廓外围用大不同的点进行点缀,中心纹样中抽象的“寿”字纹样,则是经过高度概括、抽象化、符号化的艺术加工提炼而出。整个纹样结构看起来简洁明了,图案造型生动有趣,不仅在视觉造型上更加富有观赏性,二者的相得益彰也完美烘托出“福寿双全”的寓意。
二、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特征
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素朴雅致,不追求奢华炫目,它的色彩只包含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但是在这两种简单的颜色背后所隐藏的不仅是传统手工艺者朴实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而且也包含了古人的和谐自然观念。
(一)色彩只用蓝色和白色搭配
清代南通蓝印花布只采用了蓝色、白色两种颜色,两种色彩简明轻快、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美感。
首先,蓝色作为深色系的代表,可以带来朴素和低调的视觉效果,用单纯的靛蓝染色,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朴素、低调,完全不同于五颜六色或金碧辉煌的喧嚣浮躁或奢侈华丽;而且从色彩所蕴含的情感特征来看,蓝色代表冷静、深沉、清静、含蓄、沉稳等特质,能够很好地代表劳动人民淳朴敦厚的性格和朴实不华的审美特点;其次,白色单纯透明,和蓝色一起搭配,既能够表达蓝天白云的自然意境,又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使得图案更加醒目,完整地衬托出蓝色所蕴含的情感特质。
(二)色彩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清代南通蓝印花布色彩的运用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深厚的历史文化蕴义。中国古代是长幼尊卑分明的等级社会,服饰制度也是等级分明的,青色是平民阶层的代表色,这就使得南通蓝印花布这种民间手工艺品长盛不衰,因而,蓝色的运用背后是一种平民历史文化,而在当代,蓝印花布则已经不再代表等级文化,而是走向了一种简约、朴素的审美趣味。第二,深厚的南通民俗文化。南通人民把蓝印花布也称作“青花布”,在民俗文化中,蓝印花布在充当生活常用品的同时,也被寄予一些民俗文化寓意。人们用“青、白色”寓意“清白”,希望为人处世一尘不染、清清白白,而文人墨客则用青色服装来显现自己清高的风骨。在清代,南通民间婚俗中也用“青”与“亲”的谐音来表达情感,使得婚礼喜庆气氛更加浓郁。由此可见,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靛蓝色彩不仅能够起到装饰作用,而且饱含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色彩运用和谐自然
除色彩种类有限、文化内涵深厚之外,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运用还显现出和谐自然的鲜明特征。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较为单一,它没有绩罗绸缎色彩的鲜艳和丰富,但是蓝白的协调搭配,却和蓝天白云、旷远翠绿的自然界景象相得益彰,展现出自然和谐的色彩运用观念。“龙凤戏珠”蓝印花布,白色和蓝色的简单搭配却格外显现出蓝天白云的美妙风景,龙凤呈祥的场面更是表现出了手工艺人对“和谐”境界的不懈追求。
由此可见,蓝白二色的搭配深刻体现出传统手工艺人对和谐自然的追求:蓝色是苍天碧海的颜色,代表宁静、宽厚、深遂、稳重、智慧和包容的特征;而白色则使人联想到白云、白雪,代表纯洁、光明、神圣的特征,这两种颜色的巧妙运用,不仅产生一种明快、朴素的美学特点,更具视觉冲击力。此外,南通蓝印花布色泽单一却不失光彩,凝重而不失自信,产生一种自然、质朴、宁静、和谐的境界美。
三、结语
清代南通蓝印花布是民间手工艺作品的代表,是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题材丰富,纹样类型也多种多样,在精美的造型之上,再加上对蓝色和白色独到运用,使得蓝印花布呈现出朴实、自然、和谐的风格特点。如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让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机,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二篇:传统蓝印花布纹样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探析
摘 要:中国传统手工艺蓝印花布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落后的技术和单一的表现形式使得这一民艺瑰宝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冲击下日渐衰弱消亡。然而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内涵和艺术思维理念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源泉,文章介绍蓝印花布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创新设计应用、以全新的面貌在现代设计当中生存,从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蓝印花布;纹样;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00-00
th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creativ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indigo calico’s patterns
传统民间工艺承载着的历史文明,凝聚着民族精神和特质,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技艺手法。传承民艺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经济文化有促进作用。蓝印花布是传统印染手工艺制品,是极具继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上千年的历史积淀让它散发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特有的古朴和纯美,折射出中国传统思想和民间美学观念,高度概括的传统图案、构图形式和色彩等丰富的视觉元素为当代设计师提供了全面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源泉。
一、文化内涵的解读
(一)信仰内涵
吉祥纹样最初源于人们对未知自然的古老信仰。最初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受风电雷雨和山洪猛兽的威慑而产生趋吉避凶、追求生命的观念。并通过祭天祈福、沟通神灵、敬神消灾等宗教仪式来慰藉心灵、寻求精神寄托。人们用石雕虎兽、门神守卫等形式来祈祷平安、驱邪纳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崇拜逐渐演变成祈求和顺、渴望丰收等祭祀风俗,人们的婚丧寿宴、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成为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人们将象征祥瑞寓意的图形纹样运用在门神年画、窗花剪纸、花版木雕、纺织印染等生活器具上,成为一种承载着人们情感寄托的精神食粮,表达他们对幸福未来的期冀和憧憬。蓝印花布纹样寓意丰富、题材广泛、形式美观,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广为流传,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二)中国传统思想内涵
传统纹样历经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富含多彩的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内容当中的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人伦道德都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道家思想提出:“立天地之道,曰阴,曰阳”①,“一物一太极,一物一阴阳”②。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相济、有无相生的,蓝印花布的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形成方圆之间、蓝白相衬、虚实并存的和谐之美。并与中国画的知黑守白、篆刻的阴阳虚实有同工之妙。
“天人之际,方圆之间”③,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是人们固有的空间观念。圆形物体有旋转易动的特性,方形物体则具有稳定性,这二者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几何图形,而是体现了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和空间概念。蓝印花布中经典的框式构图在方圆相扣、动静之间透露出儒家文化的气息。
(三)民俗审美观念
蓝印花布是艺人们通过自然和生活的题材对百姓们作息生活的载录和写照,采用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表现艺术造型,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和美好愿望的寄托,体现了百姓的审美意趣和精神追求,在民俗庆典和婚丧嫁娶当中都有广泛运用、备受追捧。如蓝印花布凤戏牡丹,中心纹样是白底蓝花的凤羽飞舞环绕、牡丹穿插其中,外围辅以简洁的植物蓝底白花边饰,造型优美饱满,蓝白相衬、层次分明。在传统观念中凤是天地灵物、吉利祥瑞,牡丹意为国色天香、繁荣富贵,吉祥鸟穿行富贵花的纹样组合表达人们对昌盛兴旺、美满幸福的追求。符合民众崇尚完整与圆满,讲究对称和偶数的审美习惯,并赋予其美好的寓意和耐人寻味的神秘传说。(图1)
二、基于形式、色彩、工艺等审美特征的鉴赏
(一)蓝印花布的纹样形式
蓝印花布的图案形式丰富、包罗万象,是当地民众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地域约定俗成形成的独特艺术图案造型,体现了民俗生活习惯和地方艺术特色。蓝印花布的纹样都是印染在家居织物或服饰表面的装饰图案,因此具有抽象概括和图形化装饰的特点。由于花版是通过镂刻制作图案,因此多用“断刀”制点形成虚线或虚面来塑造图形纹样。艺人们将原始形象高度概括、提炼形成规律化造型,粗细、曲直变化丰富、节奏韵律感强、极具表现力,形态简化,特征突出,表现出抽象化的艺术趣味和追求圆满对称偶数的审美观点。
蓝印花布根据图案布局有匹料和件料之分。匹料是用连续纹样来表现,符合任意裁剪的需求,在制作时图案的整体性不受造型的限制;件料是指在产品造型限制范围内制作的框式结构边饰环绕衬托中心纹样的独幅图案,边饰多用几何图形以点成线的副边和简单植物纹样连续排列的主边组成,形成繁简对比、层次分明、突出中心,“众星捧月”的向心感,这种方圆相宜、动静结合、中心对称的构图方式与道教的八卦图颇有联系。蓝白之间虚实并存、动静结合,形成富有节奏变化的美感。
(二)色彩
传统民间蓝印花布是由植物靛蓝通过发酵上色再氧化由黄变绿再变蓝染制而成,呈现的蓝白色彩清新明快、纯朴素净,有着江南水乡倒影里的青瓦白墙那般清丽秀美、温婉绵长。靛蓝也是我国传统五行色彩观念中的青色,青色主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以春天回大地、万物生长、生命繁衍的象征意义。蓝色具有朴素平凡、平民化的特质,在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当中青色就代表着平民的阶层,因此在民间盛行久远、广泛应用。蓝印花布简朴的色彩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美学基础,蓝白之间汇聚了艺人们的创作的灵性和热情。
从色彩学分析靛蓝有着鲜明的情感特征和心理学感受。蔚蓝的天空和辽阔的大海让人们对蓝色产生平静祥和、自由广阔的联想。蓝色具有沉稳深邃、智慧理性的意象,也具有含蓄、忧郁等情感色彩。人们对蓝色产生特有的情感意涵和心理感受源于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积淀。
(三)工艺
蓝印花布工艺是一种源于古老民间的手工漏浆防染印花技术,是以豆粉、石灰调水制作防染剂,用雕花版作拓印形状来控制防染形状达到所需花纹,用植物靛蓝作染料制作的传统印染工艺。因花版的镂刻手法不同于绘制,笔画之间不能闭合,用间隔的点形成虚线或虚面描绘的图案具有笔断意连,大小、聚散对比丰富,方向、动态感强烈的独特艺术性。蓝印花布是染制材料和工艺手法都取自于民间再用于民众自己的民间染织品,“土生土长”“土法土用”的一种地道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是艺人们通过长期积累、熟能生巧形成的经验,承载了由环境和人们思想性情影响的地域特征,反映着当地的民俗风情,表达“地方性知识”和乡土文化,并富含了手艺人宝贵的手工精神。(图2)
手工精神是以人为主,工具为客,手艺人通过工具发挥他的技艺,表现他的思想和个性,制作出贴近生活富有情感温度的作品。手工制作不同于批量化机械生产,可以有选择地保留艺术品的自然性、增添制作实践性,体现作品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包含了很多文化创意的元素,如刺绣、雕刻、编织等。用独具匠心的技艺刻画栩栩如生、饱含人情味的作品,使人感受到仅凭双手对材料的改变形成的结构、美感,秩序、灵动,形式同样多样丰富,各具差异和特色,避免了机械生产的冰冷和了无生趣。
三、蓝印花布图形纹样的试验性探析
蓝印花布色彩古朴沉着、清新悦目,纹样形式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富有内涵、工艺巧妙。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崇尚吉祥圆满的民间审美观念以及富于吉祥寓意的装饰意蕴,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蓝印花布用品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仅有的用途狭隘而局限,并且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与现代生活的调性格格不入。
因此我们在欣赏蓝印花布的工艺特色和美学特征的同时,应该去思考将旧有的传统图形元素进行改良和创新,摆脱功能的局限和装饰上的繁冗。根据时代的需要探究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思路,力求更加宽泛、多元地表现题材和内容,运用民族传统工艺制作出符合时尚审美风格、传递现代运用功能的工艺产品。并且可以在现代图形设计或艺术创作中借鉴使用传统造型元素,提升现代设计作品的民族、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这对研究发展形成具有特有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尤为重要。
本作品以蓝印花布纹样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内容、题材和布局的艺术特点,用纸材料结合手工雕刻、折叠的手法将其艺术特征创新再现,再拍摄成二维图片,用图像处理软件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形式排版设计成海报,展示其在家居、服饰、手工艺品中的图形创新运用。海报是以《纸间蓝白之情、调、韵、味》为题的系列作品,四幅海报作品表现的图形分别是西湖留情的油纸伞,深庭高院的吊灯和灯笼,袅娜韵味的旗袍和饮食品味的桌旗、盘子,镂刻、折叠交汇出半立体的纹样在纸间绽放,传统的图案简化成现代简约的几何图形,依据点线面的构成设计,体现了丰富的形式感和表现力,展现了传统蓝印花布蓝白相衬、阴阳相济、高洁素雅的古典美,并且蕴含了广为流传的民间美谈佳话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在作品探析初期,本人尝试用基本的几何形序列组成圆满的图形纹样,用蓝印花布的经典框式构图进行多种图案设计的探析。再将图案匹配运用在对应的产品造型限制的画面范围内。并查阅资料文献,了解民间传统图案的丰富寓意和应用习惯,比如将莲花和鱼的造型运用在表达物资富足的饮食或与囤积相关的物件上,将梅兰竹菊等表达气节坚贞、高洁傲岸纹样运用在文人雅士常用的扇面上,将植物花鸟纹样运用在服饰、被巾等日常织物上等。(图3)
四、结语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趣,现代图形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借鉴使用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图形纹样的素材,结合现代视觉语言和设计形式表达传统艺术的精髓,创作出既符合时代审美的需求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对蓝印花布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探索试验,可以给现代设计寻求题材和创作源泉。只有把握时代潮流、融入现代观念,与时俱进,扬民艺特色之长、避时代差异之短,才能为民间艺术寻求更多的发展和再生的方向。
第三篇:蓝印花布论文 手工印染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姓名:张立兴
学号:22201035032076
蓝印花布
摘 要: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湘西人民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溶入到蓝印花布图案中,赋予其独特的审美特色。通过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凤凰印染大师刘大炮部分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他制作工艺的特点和艺术特色。1.湘西凤凰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即古代所称的药斑布、浇花布和刮印花。它朴素大方,曾广泛流行于我国的许多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蓝印花布常成为印染、蜡染、扎染的泛称,其实,蓝印花布应该仅指以豆粉、石灰调水作防染剂,以雕花版作拓印工具、以植物靛蓝作染料的一种传统印染工艺品。蜡染是指用蜡在布上绘制图案,染色时利用蜡的排水性,使涂蜡部分不能着色而留白花,再经过加温去蜡、漂洗等工序完成。而扎染则不需任何防染剂,先将布料折叠,然后按一定规则用线将布捆绑或扎缝,将线抽紧,浸染后,被捆扎的部分无染料渗入呈白色。
凤凰古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端,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是湘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都为蓝印花布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丰厚基础。湘西地区蓝印花布有的粗犷强烈、有的细致入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在五色中较偏重于蓝和青,一是因为蓝、青等色与苗族人民所处的山水等自然环境的色调比较协调;二是蓝、青色 服饰耐脏,适合劳动者穿着;三是在蓝、青色服饰上装饰五彩花边、绣五色花卉图纹会显得更加鲜亮夺目。于是靛蓝印染花布与湘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2.刘大炮蓝印花布的工艺特色
刘大炮本名刘贡新,1936年农历5月12日出生于凤凰,祖上五代都是县城里有名的染布匠,因他直来直去的炮筒子脾气,二十来岁便得了个“大炮”的外号。他12岁就辍学进了染坊,凭着对印染的天赋和执着的毅力一直坚持到今天,把祖宗的技艺绝活传承了下来。从1982年开始,刘大炮走遍了周边四省市,搜集印花布图案。刘大炮现在收集的传统图案已达80多种,加上其它的图案总共收集整理100多种。不仅如此,他还收集了三百多张雕版,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还有的是刘大炮最近从书上纹样中翻刻下来的。如今,他的印染工艺品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西欧各国,影响深远。
蓝印花布采用的是漏版刮浆的防染工艺,它是在蜡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防染印花的一种,由于蓝印花布在使用材料上比蜡染更普及,制作也更简便,所以数百年来成为中国劳动人民一种主要的衣被装饰方法。蓝印花布所采用的镂空花版印染技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术之一。当时人们按设计图案,在木板或浸过油的硬纸板上雕刻、镂空制成花版。印染时,在镂空的地方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花纹便显现出来。
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大致为以下9个步骤。第1步:雕版。用七层糊窗户的牛皮纸做成雕版并涂抹桐油,干后将设计好的花样稿画印到纸版上,再用锉刀或其他工具在上面或镂刻或打孔,图案连线要牢,点线分布要均匀,不可过于纤细。这是个很费工的活儿,大版的制作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一张版印十张布就作废,下次再印时又得重刻。
第2步:调浆。将细石灰粉与大豆粉混合均匀成糊状,称之为防染浆。
第3步:刮浆。把白布放在木案板上,将刻好的纸版摆放在布上,用半月形的刮板将防染浆在版上反复刮印,使灰浆通过镂版印在布上。
第4步:下靛。将制成块状的蓝靛染料用手揉碎,再将色粉筛入调好的碱水缸内。
第5步:搅缸。用木棍搅动染缸,再向缸内投放适量细石灰,以增强染料的浓度,碱与石灰是染布的重要辅助材料,染工称之为“碱骨灰肉”。
第6步:入染。将印好白色图案的布依次入缸漂染,布入缸要反复翻动,以使着色均匀,一般要反复浸染四五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第7步:漂洗。染过的布料从染缸内捞出,洗净。设计在线.中国 第8步:晾晒。将洗净的布用长竹竿一段一段挑起挂在高约五六米的晾布杆上晾晒,使其干透。
第9步:滚踩。布晒干后有褶皱,用圆木柱将布卷好,用脚踩巨石滚压平整。
细观刘大炮的作品会发现,画面中的花纹全是由一些细密的小圆点组成,这或许是由于漏版刮印的工艺“逼”出来的(刻版时,要考虑到形体之间的连结和版的耐用性,不宜表现长线条和大块面)。其作品中对花纹的处理上是巧妙地采用断线和点来代替长线条和大块面,由点构成的线条圆润流畅、曲伸自如。较大面积的蓝底则用非常细密的小圆点的铺陈来表现,构成一个装饰层次。在效果上即不杂乱又不呆板,反而丰富且富有层次。这样的处理方法将工艺的局限转化为工艺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造就了蓝印花布独特的风格。在蓝印花布的图案中独立地看它某一个点,只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就像汉字的笔划,只有组成汉字才能表达某种含义。蓝印花布的点也只有按一定的造型规律组成纹样,它的价值才得以显现。
刘大炮对印染很有天赋,他不用试染,直接将手伸进染缸,看看从掌上滴下的水珠的颜色便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他印染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凝结了他的心血,因此他的作品颜色细腻,层次分明,耐洗耐晒。
第四篇:试论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
试论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
周辉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Talk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innovation and the value of Nantong Indigo Print
Zhou Hui
School of Garment and Textile NanTong University
226000 NanTong JiangSu China
摘要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色彩清新素雅,具有鲜明的工艺特色和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作为南通民间艺术之一的历史由来、蓝印花布的工艺特征、艺术特征、以及其创新和其价值。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 工艺特征 艺术特征 创新 价值
ABSTRACT Indigo Print is one of the oldest manual dyeing textiles in our country.Its patterns are mix,colors are fresh and elegance, and hav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As one of the nantong’s folk ar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t’s origin, Indigo Print’s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and it’s innovation and value.Key words: Nantong Indigo Print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art
innovation value
绪论
南通蓝印花布历史悠久,古色古香,质朴无华,既散发着乡土气息,又显示出淡雅不俗。在南通地区,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在明清时期,由于南通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特殊,温暖湿润,特别适宜棉花和“蓝草”的生长,再加上当地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于是逐步演化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印染纺织品被逐渐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手法,并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纺织服装业当中。
一 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由来
蓝印花布是由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夹缬工艺发展而来的,是将桐油纸镂刻成的花版覆盖在织物上,刮上一层用黄豆石灰粉制成的防染浆料,将图案漏印在织物上,晾干后放人植物蓝草靛缸进行反复浸染,之后晾干刮去防染浆,蓝底白花的亮丽图案便显露出来。蓝印花布的原材料家织土布和植物染料都来自民间,它色彩单纯,蓝得清纯、白得纯朴,秀气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具有典型的民族民间特色。由于南通盛产棉花,南通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为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促进了蓝印花布的发展,促使印染工艺的革新,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南通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因而民间蓝印花布工艺制作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产品在社会生活中也随之得到普遍应用,用蓝印花布做成的服饰、床被、围裙、桌布等成为日常家用品。从此南通民间男子以穿青衣,妇女以蓝花布为美,日用品等大都为蓝印花布制作。
二 蓝印花布的特征
1.蓝印花布的工艺特征
蓝印花布的工艺源于我国古老的镂空花版印染,因此受到其工艺的制约。由于镂空花版工艺的特点,纹样不能形成封闭图形,只能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斑点和短线间隔地组成纹样。蓝印花布的这一工艺上的局限最终转化为蓝印花布独特的造型手法,形成了它特有的形式美----斑点的形状及其组织和排列的节律美。蓝印花布制作虽不十分复杂,但工艺十分讲究,主要的工序有四道:
(1)纹样设计和花版制作。用点、线、面结合成纹样,然后用纸刻成花版,最后用熟桐油油漆晾干。
(2)印防染糊与印糊凉干。把石灰和黄豆粉加水拌和成印花防染浆,漏刮在织物上,待七 天期的阴晾干燥,才能染色。
(3)调制染液与土靛浸染。用“蓝草”植物的色素,制成染液,在室温下进行多次染色。一般浅色染3—4次,中色7—8次,深色l0次以上。
(4)刮浆显花与清洗晾晒。染色后的蓝印花布经晒干或烘干,用刮刀刮掉防染浆层,然后 用流水多次清洗,洗尽浮色。
简单的说,就是选用油纸手工镂刻花版,用黄豆石灰粉做防染浆,以植物蓝靛草加酒糟 发酵做染液,经反复浸染而制成的纯棉织物。这种手工刻版,手工刮浆、手工染色的民间工 艺,以简洁而又朴素的图案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
2.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1)纹样特征
构成蓝印花布纹样的点、线的形态种类繁多,有圆形、扇形、三角形、方形、线段形、有机形和不规则形等等。民间蓝印花布纹样中最大的特点是点的丰富多彩,如大混点、小混点、胡椒点、介字点、梅花点、垂叶点和横点等等,无一不运用自如,使点的表达与纹样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图1、2、3)
图1 菊花图
图2 莲花图
图3 菊花图(2)色彩特征
我国的传统美术和民间工艺等各个领域的色彩观念一直深受我国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五行色彩学配色体系的影响,五行色彩观是我国先民对大自然中与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加以描述、附会而产生的五种正色。民间蓝印花布的靛蓝之色即古代五色观中的青色,作为主木的青色体现了春天万物生长的颜色,也即“生命”之色。《尔雅》中说:“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青色在这里被人们赋予了生命复苏、万物繁衍的象征意义而成为了一种主观理性的认识。另外,多年来,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对于色彩的限制使青色成为平民阶层的象征,而这种平民化的特质正是蓝印花布在民间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又称“青花布”,在民俗风情中既是实用品,也是人们沟通内心情感的标志,表达了人们心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蓝印花布看似简朴的色彩中,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看到民间艺人深厚的生活基础与高度的创造热情,这些也正是应该从民间艺术中吸收的精华所在(图4、5)。
图4 白底蓝花面料
图5 白底蓝花面料
(3)构图特征
蓝印花布中件料的构图饱满、规整,普遍采用框架式结构与中心纹样相结合的组合形式,以双组对称的边缘图案来衬托中心主体图案,从而形成一副完整和谐、主次分明、结构严谨的整体图案,并以此来表达个寓意深远的主体内容。蓝印花布中的件料都是按照特定的需要设计制版的。一般根据成品的形状、欣赏习惯、使用要求等来安排纹样的布局,主要用于床单、被面、桌布、门帘、围裙、枕巾、腰带等。正方形被面的纹样形式沿袭了古代传统“藻井”图案的格局,中心为方形或圆形图案,周围以四、六、八的偶数图形围绕,周边还镶有花草或特定符号组成的花边。床单为长方形,一般由左右对称的两幅布面拼接而成。另一种又称“方巾”的正方形蓝印花布是桌布和包袱,尺寸较被单小,通常为一米左右。纹样形式也与正方形被单相似,中心为圆形图案,大多采用双鱼、双凤等喜相逢格局,四角围绕以花、蝶等吉祥纹样,外围镶有花边。这种形式民间俗称“四菜一汤”。蓝印花布门帘一般用专门设计的件料制作,纹样由中心花纹、花边、檐子组成,大多为对称的纹样,也有主体纹样采用均衡的形式,在门帘的构图形式上,一般显得疏密得当、简洁明快、富有很强的装饰意义(图6、7)。
图 6 图的角纹
图 7 图的角纹(4)题材特征
蓝印花布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题材上有人物、花鸟山水、几何抽象形器物、文字纹样及神话故事内容。在表现手法上由于受镂刻雕版工艺所限,纹样点线面交错处一定要断开。镂刻的块面不能过大,也不可能细腻地表现。这样的形式则加强平面的装饰性。它们以圆点或短线排列表现长线,以大小块面的分解组成整体纹样。它们有两面印粉糊、套色印、主版(花版)、副版(盖版)印花等,有白地蓝花和蓝地白花及套色花样式(图8、9)。
图 8 凤戏牡丹
图 9 鹤寿延年
三 蓝印花布的创新
1.纹样的创新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其纹样和图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表现的手法更加多元化,表现的题材也更加广泛。且在印花方面已由以前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成印制宽幅布。由蓝印花布制作的门帘、台布、玩具、包类、鞋帽、壁挂等,越来越多的渗入进现都市人的生活中,散发出一种蓝白的艺术魅力(图10、11)。
图10 图11 2.色彩的创新
在当前消费市场色彩需求多样化与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客观条件下,蓝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历史的必然,对靛蓝染色的创新就成为最有力的表现手段之一。
(1)运用现代技术控制多种染成色
蓝印花布的传统染色工艺大多数是师傅带徒弟、家族化方式等个人经验流传下来,这些前人积累的经验总结缺乏现代科学的分析,这也是蓝印艺术用色单调,难于面对现代印染技术冲击的原因之一。染蓝工艺需要温度、Ph值、还原剂三种条件相配合,操作复杂,而且染色深浅还与浸染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传统的手工印染,即使是对参变量做些许改动,在染色过程中也很难确切的知道染成后的色相,如果依据现代技术的定量分析,就可以确定不同的染蓝效果。因此,如能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成果,就可以进一步拓展蓝印的染成色相种类,丰富蓝印花布的色彩内容,以适应现代市场多样化的色彩需求。(2)丰富蓝印色阶灰度变化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两种主要色彩表现形式是蓝底白花与白底蓝花,这也是蓝印花布传
统的色彩组成形式。现代艺人开发的深浅复色套印印染工艺,使蓝印花布有了色阶灰度变化,丰富了蓝印图样的表现方式,标志着蓝印艺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人对蓝印艺术色彩的多样化要求。如能对染蓝技术加以科学控制,获得相对固定、色差明显的多种蓝色套色,既丰富了蓝印的色彩变化和色调层次,也可为图案、纹样创作提供更多配色组合,为蓝印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改变防染剂也是一条创新的思路。如对防染剂的防染性能做一些局部加强或削弱,或者涂刷防染浆时有目的的控制厚度,使染成色能产生类似扎染的自然褪晕效果,就能使一直间隔分明的蓝白色呈现出自然过渡的形式,创造出全新的蓝染样式。
(3)丰富蓝印的多重配色
传承蓝印艺术不能狭隘的认为蓝色才是蓝印的全部,蓝印是以蓝色为主调,以靛蓝染色为主要工艺的印染,本身也可以有多样的表达。同蓝印艺术植物染料染色相似的还有采用红 花为染料的染红工艺,而且同样是碱性染色环境。因此,如在染蓝过程中辅以染红,运用红色点缀来映衬蓝色的主调,则可为单一的蓝白灰阶变化增添彩色的气息。此外,靛蓝染色与其他植物染料的配色性能也较强。通过调整染料染色浓度可以得到一个较宽泛的色系范围,包括有黄、紫、青、绿以及黑色等。现代蓝印已经很少使用这些方法,许多早已失传。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掘资料。通过实践丰富蓝印艺术的色彩形式。
四 蓝印花布的价值 1.蓝印花布与环保
蓝印花布采用棉作为织物原料,在生产印染过程中采用黄豆粉、石灰粉和水调成防染浆刮印,以檀物蓝草为原料提取染料,从原料到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采用纯天然材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具有促进健康、驱虫消毒的功效,是一种健康环保型的面料,符合现代人对纺织面料的绿色要求。
2.蓝印花布与服装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服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数字化工艺手段的出现,再加上服装设计师观念的更新,使服装设计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都在不断提升。因此,服装艺术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服装的风格也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近年来,蓝印花布这一传统文化元素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由于传统文化艺术元素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它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服装设计艺术众多元素中,蓝印花布的运用成为了设计元素中一种特殊的设计语言。在服装设计中巧妙地将蓝印花布与流行、与时代、与个性融为一体,注入东方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正是当今国际时装潮流中独有的风情和魅力。将蓝印花布艺术融入服装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当前服装时尚设计,能真正实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双赢。
3.蓝印花布与家纺
近年来,蓝印花布频繁地被国内外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师运用到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他们将中国传统的、赋有民族意味的元素与西方的流行时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民族与传统意味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切合时代生活方式的家纺产品,从而取得了成功。“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元素,其广阔的根基在于深邃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设计师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元素。
结论
南通的蓝印花布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继承和吸收其传统艺术和技术精华的基础上,探究其新的技术手法和新的艺术构思,让南通的蓝印花布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使蓝印花布焕发出新时代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吴元新.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 [2]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 胡梅芳.民族服饰要素与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李昌鄂.民间印染纹样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4 [5] 中国蓝印花布馆.中国蓝印花布[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5 文中图片来自于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附件
作者简历:
姓名 周辉
出生年月 1981年9月11日 性别 男
籍贯 湖南怀化
学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论服装终端卖场形象与服装品牌文化的关系
通信地址 江苏南通青年东路99号南通大学文峰校区25号信箱纺织服装学院 邮政编码 226007 联系电话 0513--85033284
*** E-mail zhouhui55051716@yahoo.com.cn
第五篇:16.3.1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第三单元 光与影的交响曲
第1课 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一、课
题: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二、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素描知识与色彩表现方法。
2、学会欣赏光与影的造型之美。
3、学会运用光与影的语言表达自我情感。
四、教学重点:在光线照射下,形体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线、色表现光与影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明暗表现形体、节奏、空间;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
六、教具、学具:
1、教具:课件、石膏几何形体、静物器物,射灯、衬布等。
2、学具:纸、铅笔、美术作品图片、橡皮擦等。
七、课
时: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观察导入新课。
2、授新: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
2)分析明暗的五调子,分析光与影的语言。3、示范素描:排线的画法、明暗表现方法。3、展示学生佳作。4、提出作业要求。
5、学生练习,教师辅导。6、评价、小结
九、教学反思:
学生对物体明暗调子的分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因为是初步接触对素描的排线表现法,故掌握较差,需要反复多练习,方能有所提高。
第2课时
1、对比欣赏两幅色彩作品导入新课。2、授新。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教师问:光赋予世界以色彩,你能说出光四怎样表现和反映色彩的吗?怎样表达情感的?
2)观画回答教师的问题。
3)让两位学生分别用混合法和点彩法画草地,示范色彩表现技巧。
3、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引导学生用色彩表现法,对照自己带来的风光照片进行色彩混合法和点彩法的尝试。尝试在混合法为主的基础上加入色点来改变其色调。
4、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5、互评互赏,指导学生找出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展示学生佳作。6、评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