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态语境和言语交际行为研究的论文
摘要: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言语交际发生的情景中各种因素的总和。交际是一种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必然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动态语境交际行为文化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近年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语境的研究并非近几年才出现,早在1923年Malinowski就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区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后Firth、Halliday等语言学家都对语境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也有很多语言学家如Bloomfield等认为语言研究无法考虑语境的因素,因为语言环境就像百科知识一样,研究范围无限扩大超出了语言学的范围。但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语言的使用基于人脑复杂的生物特征、高级的认知能力、不稳定的心理因素之上,并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认知心理现象,语言的研究应该考虑到语境的因素。
一、语境的定义
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定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建体,是交际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话语的理解。
王德春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朱放成认为,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由此看来,语境的概念基本包括主客观因素,即参与者、交际物理世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抛开主观因素的研究是孤立静态片面的,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主观因素。
二、交际的概念
交际是参与者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影响相互认知状态的过程或现象。交际通常指口头上的交流,但交际也可以凭借肢体语言,如警察指挥交通,还可以凭借书面语言,例如当读者读到某段文字并理解或误解了作者的意思时,一个交际行为就产生了。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即“虚拟交际”,比如自言自语或祷告。在这类交际中,言者有意假定或认为存在一个听者,且听者能够理解自己。由于没有实际的对话参与者,虚拟交际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交际行为。
三、语境的特征
语境是动态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语言的使用也是以时间推进作为背景的。动态语境是相对于口头交际行为而言的,传统的语境概念是相对于书面交际而言的,但篇章语境一样是动态的,也有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只是口头言语的介质(声音)的产生和消失是瞬间的,而篇章的介质(文字)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动态语境中各种因素的动态程度也是不同的,参与者的认知心理变化要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快得多。
许多学者对于语境的特征都有所论述。Firth曾认为语境既成于语言外部,即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S.Isard认为“交际不仅仅依赖语境得到解释,它也改变那个语境”。Sperber和Wilson承认语境是基本给定的,先前话语产生的语境暗含相对于随后的话语已经成为语境因素。Verschueren认为语境并非是在交际发生之前给定的,而是在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语境到底是否先于交际而存在呢?举例来说明,比如小张打电话约小李下午去打球。电话铃声响起前,小李完全不知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小张虽有明确的意图并对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有所假设,但这些意图和假设并没有导致小李认知上有任何明显的变化。电话铃声一响,情况就不同了。首先,小李会意识到某人打来电话,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在此刻就发生了交际行为。那么,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在小张打电话之前,他的动机、意图和假设就已经影响到了他在随后交际行为中的语言运用。换句话说,在小张打电话之前,语境就已经产生了。这种认知语境是因交际者存在而存在的,是一种持续的认知心理状态。
再来篇章的语境,作者在完成篇章时,与读者的交际并没有发生,只有当读者阅读并因此发生了认知转变,交际才发生。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影响篇章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是先于写作过程的,包括产生写作意图、构思、收集材料等与写作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基于先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对主题的假设,以及对之前篇章内容的把握。因此对于篇章而言,语境也是先于交际而产生的。
语境的产生先于交际行为并影响随后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制约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并影响交际行为发展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交际者对客观世界的假设。交际者对客观因素进行能动的反映和加工,进而影响到下一刻的交际行为。
语境产生于交际行为之前,并随交际行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境要素的动态程度是不同的,认知心理等主观因素是最活跃的,而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中的认知是以客观因素为依据的。明确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言语交际行为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语境问题研究-论文
语境问题研究
摘要: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在多学科下具有普遍性特征,还有本质的、一般适用性基本原理,也就是哪里有人诉求于语境,哪里就有人提出普遍的、本质的、一般适用性原理,强调更广泛的应用规则和普遍性。鉴于以上语境特征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会提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语境,语境是如何被定义和选择,和被谁定义和选择?那么,语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是国内外学者必然关注的焦点。关键词:困境;相对主义;普遍主义
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语境概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社会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在有说明和解释的地方,就会有语境概念的使用”[1]。那么我们就会提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语境,语境是如何被定义和选择,和被谁定义和选择?语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是国内外学者必然关注的焦点。本文更深入、细致地分析语境的本质问题,对语境的概念进行拓展性研究。
一
关于词语“语境”
从单词“语境”的词源看,“语境”是拉丁语动词“texere”的派生词,意思是“去编织”。相关的拉丁动词“contexere”含有“织到一起”,“交织在一起”“连接在一起”或“去构造”。因此把词或句子编织在一起,以及字面上的构造,把论述的支离部分连接或粘合在一起,这是以前的意义。更现代的意义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段落或文本的前或后并决定其意义的部分。另外,比喻性的用法,把它称为“道德语境”“大楼语境”等等,或者它们暗示着某种联系或者关系,比如,与某事物相关的环境或联系。
语境用法的历史表明一种转向,这种转向是关于在演讲或写作中从构成语言意义扩充(伸展)的行为到理解语言意义伸展的条件和决定其意义的术语的转向。它首先表示的是构成行为,把语言的每个部分组成有意义的言语或完成的文本,然后它开始感知意义是由于语言的伸展的条件,且的的确确这些条件是如何感知语境。从描述连接的行为到这个术语特指已经联接在一起形成的这些条件。下面一个相似的在社会人类学中语境概念的意义将被看到。对于许多社会人类学家来说,文化的观念成为主要的语境,不过,文化的概念已经从包含友人们所说、所做、所想的观念转向为人们所说、所做、所想的语境的说明。
术语的修饰的意义使得周围的具体对象或现象的条件观念有所发展。这些条件又能被看作关于描述性的元素的组成部分,正如在大楼和自然背景之间;或被看作是所考虑对象的意义的一些决定。在最广意义上,修饰性语境的意义暗含着以某种或其他方式所思考的一套普遍联系被建构为所讨论的相关的对象或事物。联系暗含着分离,一些事物通过语境联系到对象的同时另外也隐含着没有联系或分离。实际上一些语境可能被认为是相关的,另外一些可能是无关的。如果事物能放置在语境中,他们也一定隐含着脱离语境。没有考虑进来的、看作是无关的或没联系的能够以相关的定义或语境被引入所描述的图像中。[2] 当代的更宽广的语境修饰性的意义与其他隐喻联系起来。包围对象的语境具有宽泛的同义词,正如环境、周围、框架、背景。语境是我们围绕试图理解的现象和为它的适当理解提供资源的框架。因此,语境概念包含了两个并列的基本存在(entity):聚焦的现象和现象嵌入其中的环境。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隐喻意义上描述语境:语境作为一个框架包含了要被理解并且成为附有意义的现象。语境作为环境,作为背景,作为一种看法或作为要理解占据中心位置的现象的舞台。在定义语境和为什么这样定义时,我们有这样多的困难,其理由是,当我们谈论它时,我们采取隐喻的描述,是不难掌握它的。现象的效果和意义与陈述的效果和意义一样,是通过它的理解建构起来的。当试图理解一个陈述、行为或对象的意义时,我们把它放到我们努力去理解的各种语境中。精确地描述构成相关语境的要素和画出语境的界限的困难,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即,语境的详细说明是对它本身解释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意义是语境依赖的,就好像语境是意义依赖的一样。
二
语境的哲学视野
语境问题太难,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这是普遍主义者、形式主义者、或其他普遍的立场。这些方法倾向于不是强调局部的唯一的特殊性,而是强调更广泛的应用规则和普遍性。沙夫斯坦(Scharfstein)强调语境主义和其他相对主义形式之间的联系:“语境的依赖是有限制的相对主义的一种,而相对主义从哲学上讲是很难限制的”。哪里有人诉求于语境,哪·里就有人提出普遍、本质、一般适用性的基本原理。Scharfstein举了类似的例子,提出作为两种哲学形式,语境主义作为相对主义的一种类型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普遍主义。他争辩道,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是同样必不可少的和相互必需的,因为对于概念的对比,类似于“绝对”取决于相对的概念,这是根据他们作为绝对的意义,相反依然,相对概念取决于“绝对。”语境的困境是坚持语境主义导致了极端的相对性,不仅仅是极端的相对主义的结果,而且是极端的个体主义:
通过赋予实物更稳固的语境…….我们增长了对他们个体性的认知并且使他们更唯一。通过语境特征的极端限制,实物应该成为彻底的唯一。
或者:
对语境的强调倾向于使每件事和个别的与其他本质上的区别……这导致了重要的引人注意的概念,就是每个人和每件事是绝对个别的。[2]
相对主义不像语境论,它激励着大量的哲学的讨论,这导致了人类学家们进入高阶哲学争论的漩涡中。对于语境主义的声称没有像相对主义那么强烈,语境学家Geertz 得不到支持,毫不犹豫地站在相对主义者的立场,攻击他的对立者——反相对主义。认识论的相对主义完全避开了连续的实体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独立于我们或一些理解的方案。就“对我真实”这个层次的相对主义而言,一些评论者主张“很少有人推荐,以致其人数……真的令人惊讶”。极端认识论的相对主义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而且还有相对主义作为真理的地位问题。以不是很极端的形式“相对主义的修辞学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因为需要感念性的框架来说明实体”,不必否定存在着要被理解的实体。详述的相对主义简单地成为一种我们熟悉的特殊的语境主义。具体详述的相对主义是特殊的语境主义[2]。
不过,无论是哪种色调的语境论者必须面对在实践的社会世界的哲学方法和特殊哲学家的问题。所有一般的声明由人们随时随地提出,这些声明以特殊的语言提出。他们的声明没有提出“教育的自由和日常的习惯模式”。哲学家争辩道,工作在由他本人和其他人经验形成的特殊的语境内,我们应该读他或她的工作像读诗一样,他或她的工作像个人经验的表达,或作家真正经历过的事情。反语境论者视觉试图剪断语境这个链条;但是他们的声明从来不可能离开经验、实践、历史和知识社会学。
结论
语境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整体系统,任何一个语境要素的独立存在都是无意义的,要素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语言学的分析工具,对语境的依赖性又反映了其在哲学上的用途。由多个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学特性的语境特征,比如框架、行为环境、情景以外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性的结构等,这些特性在人类学中也有所体现。又如在社会学中,语境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宗教的和生态学的,它们可能是交互的、系统的、历史的。同样,语境的困境也被认为是语境在社会学、人类学中的困境。语境的困境是坚持语境论导致了极端的相对性,在这里暗含着它的哲学意义,不仅仅是极端的相对主义的结果,而且是极端的个体主义。在社会学中,我们通过语境来探讨每种文化和社会的独特和唯一,将会导致一种相对主义,等等。这些语境的本质问题需要更被清楚地、深层次地认识到,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想要理解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杜建国.语境与意向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 Dilley Roy.The Problem of Context[M].1999, Berghahn Books.
第三篇: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摘要:批评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言语行为类型。在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较少。本文依据Searl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Brown & 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讨论了批评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和语用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面子保全理论 批评言语 礼貌原则
Abstract: Criticism is a common speech act in daily communication.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is respect.Based on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and Brown &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FST), the paper discusses different types of speech act of criticizing and their pragmatic strategies.Finally, some issue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re proposed.Keyword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FST politeness principle criticism
Ⅰ.引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两大支柱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最早提出,随后由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发展深化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Blum-kulka(1984)曾经实施过一项名为“跨文化言语行为实施方式计划(CCSARP)”,调查了不同语言文化中言语行为表达方式的异同情况,主要研究了请求和道歉等言语行为。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这一理论在中国也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言语行为做过研究,如赞扬(Wolfson,1980), 道歉(Olshtain & Cohen,1983), 邀请(Wolfson, D’Amica-Reiser & Huber1987), 抱怨(Murphy & Neu,1996), 问候(Ebsworth, Bodmen & Carpenter,1996)等,但是对于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学者们却鲜有论及。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批评言语行为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依据言语行为理论,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批评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和论述,通过对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描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
简言之,批评即为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Leech提出将言外行为(即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分成四大类:竞争类(competitive),和谐类(convivial),合作类(collaborative)和冲突类(conflictive)(见Leech,1983:104)。他将冲突类的言语行为定义为“言外功能与社会功能互相冲突的那些言语行为。”依据Leech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批评言语行为归入此类。Leech认为这一类言外行为在本质上是不礼貌的。Leech这一观点不免流于绝对化,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Ⅱ.批评言语行为的类型分析
Brown 和 Levinson(1987)借用Goffman(1967)的面子概念提出了“面子保全论”以解释社会交往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典型人的礼貌行为现象的。他们认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并且将“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两种。消极面子是自主的自由,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不因迁就别人受到别人的干涉、阻碍而使自己丢失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支持和喜爱。言语交际中应当讲究礼貌,减少言语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但是,Brown 和Levinson认为,有些类型的言语行为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它们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会产生威胁,并且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都可能造成威胁,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批评言语行为会威胁听话人的积极面子,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说话人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境和批评目的,选择合适的批评言语行为类型,以取得恰当的交际效果。依据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间接使用语言实现自己的目的时所实施的言外行为分为首要言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言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作为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其首要言外行为无疑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是说话人实施这一首要言语行为却可以通过多种次要言外行为来实现。在对批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时,次要言语行为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标准。宏观层次上,批评言语行为的次要言外行为可以分为:非公开策略(off record strategy)和公开策略(on record strategy)两大类。Ⅱ.1 非公开策略
由于批评言语行为本身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所以交际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常常会出于礼貌的考虑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在次要言外行为方面就相应表现为在许多场合采取比较含蓄、非公开的言外行为。Brown和Levinson指出,非公开策略是减少面子威胁策略中最为礼貌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对于面子的威胁最为间接,且这一策略使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说话者往往不明确提及听话人的错误行为,而是采用暗示、开玩笑等含蓄模糊的提出批评,避免对听话人存在潜在的面子损伤之嫌,也可以得到交际场合中听话人或其他人对自己说话策略的褒奖,满足自己的积极面子需求。非公开策略中,经常利用的次要言外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暗示(hints):暗示使言语与批评似乎没有明显的关联,而借助听话人在合作原则基础上,根据语境、语用原则推断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达到批评的交际目的。例如,(1)大爷,您是不是忘了一个程序就把书往包里装?(2)Excuse me, do you forget something? 这两个例子中,说话人的话语似乎是在提醒听话人,而不是在批评听话人,表达含蓄委婉,照顾了听话人的积极面子。避免了与听话人的直接冲突。
二.表扬式批评(criticism in praise):表扬式批评指借表扬第三方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取得的成绩,来含蓄地提出对听话人在这一方面或领域存在的不足。例如,(3)Look, Billy.See how neat Tommy keeps his room?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并没有直接指出Billy的房间不够整洁,而是借助表扬Tommy房间的整洁,使Billy推导出自己的隐含意义,即“我的房间不够整洁,我应该至少让它像Billy的房间那么整洁。”这种批评给听话人留下了回旋余地,让他判断说话人是否实施了批评的言语行为。这一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避免直接或间接提到听话人及他的缺点错误。三.反语(Irony):反语是一种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很常用的语言形式。反语如果应用得当,能够在谈笑之间使听话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请看下面的例子:(4)顾客(指着汤里的苍蝇):服务员,你们的饭店的青菜汤里还放肉啊?
(5)Thank you, Jim.You are really my good friend.(Actually, Jim has done wrong to him.)在例句(4)中,顾客表面上表扬饭店的汤里放肉,但是实则是间接委婉的指出饭店的卫生问题堪忧。这么做可以避免令听话人尴尬的结果,不与听话人发生对峙,也可以借委婉表达不得罪其他在场顾客,达到了礼貌的效果。在例句(5)中,说话人也是借助反语指出了听话人的错误。四.先扬后抑(stroking):在中国文化中,礼貌是社会交际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在批评他人时,说话人也常常尽量做到礼貌,避免唐突。因此,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广为使用。例如,(6)小张,你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的,你今天不舒服吗?文章中有这么多错误。
说话人通过肯定听话人的成绩,给听话人一定的预期时间,增强了话语的缓和度。这一批评模式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应用尤为广泛。在英语社会中,这一批评形式也是一种有效地提出批评的手段。例如,(7)Gee,your work is always so accurate.But the work you did today is not what I expected.五.开玩笑(joking):开玩笑是一种积极的礼貌策略,可以使说话人取得批评的目的的同时,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这也是批评的一种常用模式。
(8)Perhaps you forgot that you placed a book in your bag and meant to pay for it on your way off the store?(9)小姐,下次小心点,我饿了,但我的大衣可没饿呀。
六.借用规章和道德规范(regulations & morals):这种批评模式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情况。说话人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通过陈述规章或道德规范来达到批评之力。例如,(10)In our company, promptness has special importance.(11)好孩子不撒谎。
在例(10)中公司领导和在例(11)中的孩子母亲都没有直接批评下属或孩子,而是通过陈述公司规章和社会的道德标准,让听话人自己去推导说话人的隐含语义。这种模式并不直接指出听话人的错误和问题,从而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
七.非人称指向(depersonalization):这种批评模式把重点放在听话人所犯的错误或错误造成的后果上而不直言不讳地批评听话人,从而保留了对方的面子。例如,(12)Parent: Someone’s eaten the icing off the cake.Child: It wasn’t me.(13)这篇文章好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例(12)中的父母和例(13)中的说话人都巧妙地借助非人称指向,在保留听话人的面子前提下,批评了听话人的错误。Ⅱ.2 公开策略
公开策略是指说话人直接对听话人公开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明确指出听话人所犯的错误。公开批评行为又可以分成缓和策略(the mitigated strategy)和非缓和策略(the unmitigated strategy)。(Katz, 1987)一.缓和策略:缓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使用模糊限定词(hedges)如 maybe, kind of等和前语(preface)来缓和批评的语势的策略。例如,(14)有件事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但是我又不能不说,请你们以后放东西动作轻点儿。
在使用前语缓和语势的句子中,说话人会用前语给自己的批评做个铺垫,表达批评的善意性,让听话人有个心理预期,降低批评的唐突性。二.非缓和策略:非缓和策略是指说话人没有使用任何模糊限定词和前语,不使用委婉表达,认为无需照顾听话人的面子,直接发出批评。这一策略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因此在使用时,应当谨慎。例如,(15)你们也太不象话了,整天上班时间聚众赌博。不想干了就回去!
这是领导批评下属的言辞,由于二者的社会身份,权势不同,所以说话人没有顾及听话人的面子,直接批评了听话人。Ⅲ.结语
批评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值得引起说话人的重视,以便选择恰当的批评策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对于批评言语行为,听话人有多种应答策略,因篇幅所限,本文未做探讨。批评的言语行为还体现出跨文化差异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选择批评策略与不同批评策略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不同人群在选择批评策略时也大相径庭。这些领域值得研究者进行进一步探讨和阐述。
参考书目: [1] Katz, L.Face risk in the expression of censure-a cross-cultural study.Tel Aviv: Tel Aviv university, 1987.[2]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 Longman, 1983.[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4]吴琼淑, 樊薇薇.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外语教学, 2004(2): 22-25.
第四篇:浅谈医患交际中的言语行为特征
浅谈医患交际言语中的言语行为特征
朱丽萍 候晓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 225300)【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医患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目的是使医类学生在医患交际中能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在对医类学生的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应该融入语用学的知识。本文从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入手,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对医患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医患交际;语用分析
•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在言语交际中,应当深入了解言语行为,运用此理论指导交际实践。“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这一术语最初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Malinowsk)在其《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中提出,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语言功能。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s)的首次明确提出出现在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Austin)的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指出语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真实语境中通过语言所完成的行为,而不应该是词和句子,后来又继续提出“言语行为三分说”,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Austin认为话语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字面意思,更主要是言外之力(即以言行事,如命令,承诺,劝说等)和言后之果。在这三种言语行为中,言外之意是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类:判定类(verdictives)、裁定类(exercitives)、承诺类(commissives)、阐述类(expositives)和行为类(behavitives)。后来,其门生美国哲学家赛尔(J.R.Searle)对其继续深入探讨,解释命题内容和言语行为的关系,把言语行为分为新五大类:断言类(assertives)、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弥补了奥斯丁理论中的缺陷,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s):当说话人由于某种意图或原因不想直接使用施为动词时,他会采取间接的言行手段来实现某一言语行为,即间接施为句(何自然,冉永年,2006:191),也即隐形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 actives),此言语行为需要听话人借助语境才可以正确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也即言外之意,否则就易产生歧义。
间接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汉语中,我们常可听到用疑问句来表达请求对方的意思,如“医生,能给我开个化验单吗?”这句话从疑问句这一句式结构看是“询问”的言语行为,但在其语境中实际是病人“请求”医生开化验单的言语行为,它表达的就是间接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这种被广泛采用的间接言语行为被划分为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但如下例的陈述句:“我疼!”这句话如果是病人在门诊就诊时所讲,就可以用来:①回答问题“你疼不疼?”;②表示希望医生帮其治疗的愿望;③埋怨医生检查时动作粗鲁等。再如“下午有雨”这句简单的“陈述”句中无施为动词,但说话人实施的言语行为可能是提醒、预测、警告等。这种属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在实际交际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难度最大,最容易产生交际障碍。
二、医患交际的言语行为特征
根据格莱斯(1967)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arative Principle),有效的沟通要求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和方式准则(Manner Maxim)。具体来说,也就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要提供合适的信息,信息要相关,真实,避免罗嗦,避免晦涩,交际方式恰当等。但由于医患双方拥有不对等的医学信息,受教育水平不同,社会地位差异,职业,机构等多方面原因,从而在现实的医患交际中的不同阶段就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医患交际所发生的场景及目的不同,医患会话可分为以下三种不同模式:结构型模式、交流型模式及引导型模式。模式的转化是医患双方根据交际目的及语境做出能动性的调整。一般认为,门诊医患会话主要是结构型模式,病房会话是交流型模式,而引导型模式主要存在在术前麻醉医患沟通中。在这三种模式中,结构型模式最能体现医患交际中医生的权势地位,交流型模式及引导型模式的权势不对称程度较低,但医生在引导型模式中的能动性较之交流型模式及结构型模式有所增强。
在门诊结构型会话中,一般的会话结构是开始—问诊—主诉—诊断—建议或治疗—结束,这样的会话呈线性结构,医生通过对患者详细而有效的问诊来获得自己所需的相关疾病信息,所以在这个阶段,医生的话语常以问句、阐述、指令言语行为为特征,而患者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为应带、陈述、表达类来体现对医生的顺从和尊敬。由于诊治时间的限制,医患不对称的信息资源等原因,在会话中,医生处于强势地位,控制着会话的节奏,话题的改变。话轮打断,控制问答主导权是这阶段医生的话语特征。反过来说,患者常被剥夺话轮的持有,常被认为提供过量的不相关的信息,自己的问题得不到应答。
从医患双方在交际中所使用语体来区分,在医患交际中,医生因为具备相关医学知识,业务能力,通过和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医学手段从而达到疾病诊治的目的。所以医护人员在医学认知语境中处于主体地位,是话语权的主导者。从交际语言层面来看,医患交际语可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术语两部分。自然语言在交际中承担着构建医患关系,体现人文关怀的作用。人工术语代码和记号为单位,如GTV50~60Gy/25-30Fx。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诊疗并沟通无可避免会将这两种语体共同使用,这种混合使用的语言对医生来讲是理所当然,易于组织且语言严谨精炼,但对患者来说确实一种陌生而晦涩难懂的语体系统。
在医患门诊交际中,根据大量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患者在交际中常会出现提供大量过量信息的语言行为,有的对交际发挥正面作用,有的发挥负面作用,通常产生更大的社会-心理效果。患者在提供过量言语行为的同时往往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有时是希望获得医生的支持或同情,有时是对医生委婉的对抗。大部分的提供过量信息的言语行为都可视为有策略地间接言语行为。
陈新仁以扩展式言语行为理论(extended speech act theory),Brown & Levinsonde的面子理论和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会话信息过量现象。他将此现象的定义为:说话人在会话应对中提供了比对于有意实施的行为所必要的更多信息。”如下例:
病人:我这还得观察一个星期,我家里就两个人﹒﹒﹒﹒﹒(1)
医生:好了,好了,我这还有两个病人呢,我不和你多说了。(2)
病人:家里穷,还有老母猪,快下小猪//(3)
医生:那些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我只管看病,你到底今天住不住?(4)根据Grice会话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来判断,在上例话轮3中“家里还有老母猪”这部分信息超出了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对此部分信息,医生做出了正常的反映“那些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我只管看病”(话轮4),认为病人提供此部分信息和自己的问诊无关,干扰了自己的诊疗活动,故显得不耐烦,通过打断的言语行为重新夺得话语控制权。根据侯国金(2002)对间接言语的对比观察发现,认为间接言语一般比直接言语长,间接言语一般比直接言语曲折;间接言语一般比直接言语礼貌等。医生因为经济原则常直截了当,采用直接言语行为,患者则因委婉或表示顺从而采用间接言语行为。但医生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重大疾病的信息时因考虑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常会比较委婉。
三、结论
交际环境,交际目的,交际双方的职业,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对语言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而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人们常以自己的言语习惯和理解来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语用迁移。基于这方面的原因,言语行为的个体差异常常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是言语冲突。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协商或指导—合作的新型医患关系模式是我国目前医患关系发展的趋势。医生作为医患交际中的优势一方,应强调其沟通能力在引导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因此,医生应有效利用言语策略,在向患者施加影响的同时尽量消除或降低角色不对称的副作用,促进医患沟通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朱丽萍,女,197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候晓静,女,1975-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1.[2]侯国金.间接言语的礼貌功能质疑[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
[3]Fisher, S.& Todd, A.D.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M].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132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2013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医患会话及医类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2013SDJ74003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职业教育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医护专业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阶段论文
作者联系方式:
朱丽萍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225300
第五篇: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中央电大 胡吉成
一、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
言语交际包括四大要素:主体要素、主观要素、核心要素、客观要素。
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也即人,也包括单位和组织机构,但说到底还是人,因为后者也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交际过程的。主观要素是指交际者的交际动机,每个人说话都具有主观意图,或者陈述,或者询问,或者感叹,或者命令,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话来,例如“李秘书你把这个讲话稿尽快整理好交给我”就是命令。核心要素是交际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语言或者辅助手段,发话人要根据交际动机恰当组织话语,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来,让对方正确理解,所以使用言语,要注意避免歧义,采用正确的语气方式。客观要素是指交际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这对于言语交际也具有很强制约作用的因素,同样的词语、句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该对谁说,该怎样说,都密切联系环境,把握环境影响,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每一次交际行为的发生都与一定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因而客观要素对于言语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言语交际中的这四大要素,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都要完整地呈现出来,缺一不可,要完成交际任务,实现交际意图,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掌控都非常重要。例如主观要素,直接牵涉到语句的使用,本来该用祈使句,结果使用了陈述句,别人不一定领会你的意图。例如打算向同事借一支笔,一般会说“借我一支笔用一下吧”,但是也会说成“你有笔吗?”也即用疑问句表达祈使句的意思,但是后一句就容易让人误会为一般的询问,对方不一定采取行动,而使用祈使句,言语动机就非常明确了。每一个要素,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比如主观要素就涉及到言语手段的选择问题,言语手段的选择又要注意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作用。
交际要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主体要素,因为人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机的形成、言语的组织、环境的把握,都要靠主体要素来灵活掌控。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也即发话人和听话人。要使言语交际有效,达到目标,主体要素的品德修养、言语水平、交际技巧、洞察判断、综合分析能力都非常重要,前面谈到对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其实就是对言语交际主体要素的要求。这里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发话人而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你说话是发话人,对方是听话人,对方说话是发话人,你就成为听话人。因此,要提高言语交际水平,作为主体要素的人,必须加强修养、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为语言水平不只是简单掌握语言技巧可以提高的,而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主体要素包括发话人和听话人两个方面,要认识他们对于使用语言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认识主体要素的不同分类,这样对于主体要素对言语的把握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主体要素的分类:从人的自然属性即性别看,可分男性和女性;从年龄看可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还可以分出幼年,也有人按照年龄分为学前期、学生期、职业期、养老期等;从身份看可分本族人和外族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等;从相互之间的关系看可分家人和亲戚、朋友和一般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上级和下级和同级、长辈晚辈和平辈;从彼此关系的亲疏看,可分关系亲密、关系普通、关系疏远、关系抵触、关系敌对等等。这种分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而对于指导言语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发表言论,对于言语核心要素的运用是有差别的,而听话人对于言语信息的反应也是有差别的,同样一句话,一般人说和领导人说,份量、影响完全不同,可见,言语交际中弄清楚主体要素的基本类别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做到看人说话,随机应变。这里的主体要素的分类认识,与本节第四个内容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中的适应言语交际环境密切相关,也与第八章角色原则中的交际角色内容密切相关,自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两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揣摸,以深入认识理解主体要素对于言语运用的要求。
二、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第一,满足交际目的
满足交际目的,可以说是言语交际的第一要义,因为人际交往、言语交际,总是具有主观意图,总是具有目标的,即或是两个熟人相遇互相一声“你好”的问候,也是一种目的。汉民族的血液里融化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很多关于“吃”的概念渗透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通过一定的词语表达出来,例如“混饭吃、饭桶、找饭吃、给碗饭吃、丢了饭碗、铁饭碗、吃利息、炒冷饭、吃闲饭、有饭大家吃”等等,所以人们见面往往是一声“你吃了吗?”其目的就是一个打招呼,而不是真正关心你是不是已经吃饭或者说要请客,这就是交际目的。而与一个陌生人相遇,则不能这样问候,这里就与主体要素的分类联系起来了。所以言语交际要满足交际目的,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时候需要绕圈子,有时候需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个笑话说一个人打电话给对方,对方的小孩子接了电话。这个人问:“你爸爸在家吗?”小孩回答说“在家”,然后就把电话挂断了。因为小孩子不懂这里的疑问句的用途实际上是祈使句,是请求对方的父亲接听电话。发话人没有结合言语交际的目的和听话人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结果交际目的没有达到。
因此,要做到满足交际目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说话的目标是什么,使用语句不能含混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让人不得要领;话语还要注意准确,特别是像同义词的选用,一定要采用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那个词;注意把话说完整,把信息完整圆满传递出去;同时还要注意尽量简化言语,避免冗余信息,特别是说一大堆废话把真实信息掩盖了,对方难以理解你的意图,交际目的就难以达到。
第二,适应言语环境
语境是言语交际四大因素之一,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构成。在修辞活动中,一般把适应言语环境看作是最基本的原则,因为任何话语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话语是不是贴切,是不是合适,检验的标准就是是不是适应言语环境。这就像一件很漂亮的羽绒服,在冬天穿就非常合适,而在夏天穿就是让人笑话。语言中的词语句子,本身无所谓优劣,全看适应是不是适合语境需要。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要求说话要根据语境需要随机应变,而不是墨守成规。宋楚瑜2007年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开篇就巧妙运用了语境,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尊敬的顾校长、中央国台办的陈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大家好。听到顾校长刚刚的一番赞美之词,套一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以后,特可心。昨天还有天气预报说可能今天有一些雷阵雨,但是今天到清华大学来,看到不仅是风和日丽,而且是拨云见日,这不就象征两岸关系我们大陆都希望雨过天晴、拨云见日,这种期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适应言语环境,特别是只对听话人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言语调整,是一个人临场应变能力的具体体现。
如果我们巧妙地利用语境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语境就没有修辞,关键在于人们是不是善于运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如果没有“春风”和“江南岸”的环境配合,“绿”只是个平平常常的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要是没有“红杏枝头”和“春意”的环境配合,“闹”也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动词。那么,从哪些方面来利用语境提高表达效果呢?大体为: 1.利用社会、时代背景
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捕时对着母亲和女儿的一段唱词,说的话几乎都是双关语:
李玉和:(庄重接酒)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一饮而尽)谢,谢,妈!
(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
铁 梅:爹!(扑向李玉和,哭)
李玉和:(唱)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这段唱词表面上嘱咐的是生活琐事,实际上强调的是对敌斗争,这是当着鬼子的面儿这种特定场合决定的。作品正是利用这一语境,充分展示了李玉和不畏强暴、机智坚定的英雄性格。2.利用题旨情境
“题旨”即为“题意”;“情境”即为一段时间和空间具体情形的概括。茅盾的小说《春蚕》是写春天来到一个养蚕村的故事。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天气继续暖和,太阳光催开了那些桑拳头上的小手指模样的嫩叶,现在都有小小的手掌那么大了。老通宝他们那村庄四周的桑林似乎长得更好,远望去像一片绿锦平铺在密密层层灰白色矮矮的篱笆上。“希望”在老通宝和一般农民们心里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强大。蚕事的动员令也在各方面发动了。藏在柴房里一年之久的养蚕用具,都拿出来洗刷修补。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
这段文字写得很有生气,利用比喻写春天给养蚕人带来了“希望”。不一般的是最后写村里人兴奋、忙碌的情景:“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这是一个多项状语后置的句子,这里作者刻意用“蠕动”来描写“忙碌”,采用了比拟的手法,突出了养蚕村的特点。作品中除此以外,还多处用了这个词,诸如“渐渐地,那些树影又在水面上显现,一弯一曲地蠕动,像是醉汉。”还有“‘乌娘’在蚕箪里蠕动,样子非常强健。”作者之所以这样反复运用,就是要强调养蚕人想的、说的、忙的,都是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蚕,而忙碌的结果,却是失望与沮丧,使“希望”与“失望”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主题,也正符合了旧中国高利贷对蚕农进行残酷剥削的题材。3.利用交际对象
这种方法报刊标题采用得较多,我们仅举几例: ①姓钱不爱钱的钱钟书——钱钟书拒收稿酬 ②冰心一片冰心 ③张娟娟今日大婚,“箭”证幸福
例①利用钱钟书先生的姓与“金钱”的“钱”构成同音同形,表现了钱钟书先生的高尚品德。例②让人名与谓语的中心语同音同形,突出了冰心老人的高洁品格。例③是报道两位射箭运动员,经过六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2009年青岛全运会后,举行婚礼。作为画龙点睛的标题,这些提法都恰到好处地利用语境提高了表达效果。
4.利用交际场合
场合是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合理地利用交际场合和有效信息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陈汉元的文章《从宜宾到重庆》里写道: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在重庆,即便在热闹的街区,你也难得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因为骑自行车爬坡实在太困难了。有人开玩笑说:在重庆,有时候是人骑车,有时候是车骑人。
这段话中“有时候是车骑人”是指“有时候人要扛着车”,因为上一句写了“人骑车”是正常的现象,下一句写“车骑人”就显得幽默风趣,而且构成了词语顺序的回环往复,生动而形象。
语境对于言语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的制约功能:语境的制约功能在于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同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子,也可以用那样的句子,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使用祈使句,可以使用一般性词语,也可以采用成语,还可以采用专业术语。例如法庭上,法官一般说带“犯罪嫌疑人、证人”,不能说带“罪犯”、带“某某老婆”。同样是表示配偶的意义,一般场合可以说老婆、老公、太太、爱人,但是外交场合一般要说夫人,“妈妈”、“母亲”的理性意义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前者只能用于一般口语表达,而后者广泛运用于书面语,特别是用于比较庄严的场合用作比喻,例如“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到别人家,如果感觉热,不宜对主人大喊大叫要求人家开空调,一般不使用祈使句直接表达,而是使用感叹句委婉表达你的意图,比如说“啊哟,房间真热啊!”主人心领神会,就会把空调打开了。曹禺可谓是使用语言的大师,他在戏剧语言,非常准确地刻画了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话剧《雷语》中,周朴园从鲁侍萍口中得知鲁大海就是他自己当年风流行为遗留下的儿子,用了四个语调急促高升的句子:“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这几个短句的运用,非常生动地把周朴园那种激动、急促、惶恐、惊愕的复杂情绪生动地刻画出来,如果简单使用“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啊”这样的感叹句,就很难表达这种复杂的情绪。曹禺先生这里对于语句的选择,就充分考虑到了语境的这种制约功能。语境的制约功能还在于,言语交际的具体语境中,面临的交际对象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男女老少、东西南北、上级下级、左邻右舍、同学同事、熟人朋友,等等,交际对象不同,说话的语气、口气和表达的方式,甚至说话的地点、空间距离都是不同的。
2)语境具有解释功能。语境的解释功能主要在于规定了言语的含义。每个句子,虽然是在词或短语的基础建立起来的,但是看得懂这些词语,未必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因为句子都是受制于一定的语境的,每个句子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所以在一个具体的句子里面,每一个名词都是有指称的,例如“今天是个好日子”,那么“今天”到底是哪一天?离开具体语境,无从回答。据说有个老板开饭店,因为客人少,他贴了一张告示,说“明天吃饭不要钱”。结果第二天客人去了他还是说明天吃饭不要钱,客人奈何不了他,其实从句子分析角度看,他昨天贴的告示,那么明天就是某日的第二天,因为句子的起讫时间是确定的,知识由语境的解释功能决定了的,饭馆老板无法狡辩,你昨天公开宣称明天吃饭不要钱那么今天又继续宣扬是明天,是诚信缺失的表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早晚还是要被顾客抛弃。又如课堂上老师说“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同样是一个词“书”,可是在不同的课堂可能是语文书、数学书、历史书、物理书等等,同学们不会搞错就是因为语境规定了言语的含义。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中只有一种意义,不会引起歧义,就是因为上下文这个语境把不相关的意义排除了,过滤掉了,剩下了适合语境需要的意义,所以语境具有解释词义的功能。如果不注意语境的这种解释功能,理解别人的话语就会出错。例如历史课上老师讲授哥伦布航海的事迹,一个学生在下面看课外书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哥伦布的?”这个学生回答:“我根本不认识哥伦布!”结果引起哄堂大笑。其实这里的“认识”不是通常说的“熟悉”这样的意义,而是对人或事物的看法评价,这个学生由于没有专心听课,所以答非所问,闹出了笑话。
评价认识表达方式的效果,同样需要通过语境来检验。平时我们说的所谓“说话得体”实际上就是指切合语境,包括言语的客观环境和听话人的情况等,切合语境,那么简单的话语,也能产生出非凡的魔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语境是制约言语交际的重要因素,言语表达是不是贴切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言语切合语境,使话语与语境协调一致。例如对于来自朝鲜的客人,我们可以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似长白山高,如鸭绿江水长”,因为长白山和鸭绿江这两个事物与中朝两个有一定关联,用作比喻不但恰当而且使人感到亲近。如果面对来自蒙古客人、哈萨克斯坦的客人,用这样的比喻就有点不伦不类了。第三,坚持不断创新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语言同样也要向前发展,这样语言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这就是我们古人使用文言,而我们使用白话的重要原因,因为文言适用于古人的需要,而白话文适用于现代人的交际需要。语言是发展的,可变的,这是语言在运用中能够创新突破的前提条件。言语交际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新鲜生动的说法,在表达上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一旦得到社会的认同,就会成为一种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成为语言结构的一个部分,所以创新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例如毛泽东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文中,把思想上的负担比喻为压迫人的包裹,这种新鲜别致的表达反映出了思想负担与压人的包裹的某些共同特征,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因此“包袱”一词也增加了一项新的意义,那就是影响思想和行为的负担。有一首《问江南》的歌,其歌词在江南文化底蕴基础上大胆想像,就非常具有创新特色:
“问江南?问江南?江南的雨下了多少天?打湿了多少诗篇?问江南?问江南?雨中的杏花开了多少朵?芬芳了多少思念?那一方土是否还红红绿绿?那一方天是否还浓浓淡淡?浆声灯影可曾记得流泪的初恋?夜夜呼唤我的可是那水做的江南?”
这首歌的歌词初看很平常,仔细一琢磨,作者借助比拟的修辞方式,处处充满了创新,充满了新颖别致的组合,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由此给人丰富的联想。言语交际中的创新并不神秘,像日常交际中的手机短信,就有很多言语创新的案例,例如这样一条祝福新年的短信:“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其中的主体内容,宾语都是形容词,这里创新用作名词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比拟的用法。
创新表达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改造就有样式,让旧瓶装新酒,这种方法仍然有一种新颖别致的感觉,例如像仿拟中的仿词、仿句,比如模仿“郎才女貌”为“郎财女貌”,模仿“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为“愿天下有钱人都成了眷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一切向钱看不讲感情的恋爱观,可谓精警动人。这些可以结合第五章的仿拟修辞格来具体揣摸。当然,创新并非就一定要改变词义和词的用法,需要展开大胆的想像和新奇联想,就是古老的比喻,使用得当,能够发现本体和喻体的新角度,同样可以出彩,令人难忘,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面就有很多新颖别致的比喻。口语交际中使用创新表达,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言语交际,不是照搬现成语言中的词句,需要你结合目标、环境、对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是一种充分运用智力的活动。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人们的聪明程度,人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与智力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又比智力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创造力是一种高级智力,言语交际中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高级智力运用的表现。语言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等待我们运用智力去开发,去推进,去发展,特别是去开发其中潜在的功能。
第四,注意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对于从事文字工作或者接待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基本功,因为如果使用语言不规范不准确,从小处说是有失个人的名誉,从大处说是有失单位的名声,因为像秘书这样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就是一个单位的形象代言人,是单位形象窗口,言语是不是得体规范,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因此准确规范使用语言不但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而且能够融洽气氛,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消除误会、淡化矛盾,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语言规范的总要求是是注意语言文明,具体地说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标准。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普通话交际交流,如果明确对方的身份,恰当使用听话人的语言如方言可以活跃气氛,增加好感,拉近彼此的距离。第二,意义明确。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明确意义,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特别是要少用专业性术语,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进行交际。第三,言词简洁。言语交际中话语要简洁,避免冗余信息的干扰,多用短句,特别是口头交际,更要注意多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少用书面语。第四,言词平和。交际中要注意多使用中性语言,避免结论性语言和讽刺性语言,避免感情外露,情绪化语言更要少用。第五,注意逻辑。语句表达要流畅,要有层次感,发音准确,语速适当,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避免颠三倒四,不得要领。第六,语言文明。使用文明语言,交际沟通中的文明语言使用非常重要,像“你好、请、对不起、抱歉、打搅、再见”这类常用礼貌交际语,都应常挂在嘴边。汉民族在交际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敬辞和谦辞,交际中可以恰当使用。例如:初次见面,要说“久仰”;许久不见,要说“久违”;客人到来,要说“光临”;等待客人,要说“恭候”;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此外,事先要注意准备,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如人名、职务、爱好、成就等,在交际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融入其中,会获得对方良好的印象。
与文明用语相反是不文明用语,言语交际要注意避免那些不文明语言,例如气话、怪话、粗话、土话等,还有大众陌生的网络语言都不宜使用,至于脏话、荤话、黑话更要注意避免,这些言词在公众场合运用有失身份。特别是交际中,因为各自的利益(个人或集体),难免有冲突,这个时候说气话、怪话、脏话很容易引发矛盾升级,被对方抓住把柄,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局面,同时也有损个人和单位的形象。交际中也尽量不要使用外语或穿插外语单词,这样有卖弄学问的嫌疑,容易引起对方反感。除了不文明语言,交际中的假大空也是要注意避免的,所谓假大空就是指假话、大话、空话,这些话语都无助于有效的交际沟通,甚至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