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论文5篇

时间:2019-12-01 12:2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论文》。

第一篇: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论文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竞相涌现出来,既为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又成为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柱,新媒体的出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在此主要针对校园新媒体建设的现状、意义、校园新媒体的功能、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关键词:学生自主运营;校园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校园新媒体建设的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校园媒体资源变得越来越广泛,但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呈现,比如微信、微博、QQ等,它们对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如果大学生校园能够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质资源加以综合运用,那么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有建设性的作用。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校园新媒体的建设也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例如校园网、官微、官博等的使用,它们的出现给大学生传递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有助于他们媒介素养能力的加强。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及相关APP的传播为新媒体的传播展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传递;在大学校园对新媒介的运用中,使得校园对外宣传的力度加强,同时还能扩大校园本身的影响力,促使学校文化宣传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虽然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有效推广,但是其相应配套措施不能完全匹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媒体的建设发展。

二、校园新媒体建设的意义

首先,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德育建设的重要渠道,大学校园可以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这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无味大有不同,大学校园对新媒体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政治思想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把党的政策方针转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效果,以致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1]。其次,校园新媒体以其自身的针对性、效用性,获得了广大学生的全力支持,这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利用新媒体,可以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并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直、真诚的高尚品格,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真正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帮助的当代大学生。最后,校园新媒体的建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拓了新的途径,比如传统的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指导,其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校园新媒体的出现就弥补了这种不足,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加,大学生在其闲暇之余,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大学生真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媒介素养。

三、校园新媒体的功能阐述

(一)信息传播交流的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兴的媒介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出来,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对潮流或者新鲜事物有着较大的好奇心和追随性,所以他们对校园新媒体的接受是较容易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途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微博、Q天软件、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时效性的获得,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对校园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一些见解,在社会公开的网络平台中发表一系列看法、见解,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加以宣传,使大学生找到自己对校园的归属感、荣誉感,使新媒体不断地亲近学生,走进校园,使它在信息的传播交流中发挥极致的作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2]。

(二)对媒介素养培育的功能

媒介素养是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了解、使用、判断媒介以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媒介素养的过程,媒介素养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对媒介素养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大学校园是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场所,所以要将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与新媒体的应用相结合,提高大学教育机构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水平;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推广,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媒介能力,使大学生真正了解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展的过程,以致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媒介素养。

(三)满足大学生媒介需求的功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的多方面发展主要由需求的多样性决定,新媒体经营者对大学生不同产品的提供也是如此,新媒体的运营者只有高效掌握大学生对媒介的真实需求,才能使自己的媒介产品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一般来说大学生在晚上有相对多的闲暇时间,所以校园媒介大多在晚上对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学生可以通过校园媒介,了解一整天中发生的新鲜事件,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信息时效性的获取需求;校园媒介主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推行、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大学生对校园媒介所传递信息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媒介知识水平。

四、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建设的影响

对于信息快速发展的现在来说,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新媒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学生对校园新媒体的自主运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能力水平,在其对新媒体的实际应用中,可以不断加深他们对新媒介的见解,促使他们将校园新媒体完全地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大学生在对新媒体的关注与了解中,可以反思其自身能力的不足点,以致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3]。

(一)培养大学生认知新媒介的能力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他们对各种活动的参加,主要通过获取不同的信息来实现,而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对大学生素养培育方面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为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介对信息的传播,概括来说,学校新媒体是校园信息传播的重要来源,但是媒介上的信息并不是都很科学、真实,存在一定的虚实性及朦胧性,所以大学生如果不能对新媒介有一定的认知能力,那么他们就没有方法对信息的合理度进行正确判断;同时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价值观形成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往往是非主动的,而学生自主运营的校园新媒体主要由部分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在新媒体的推行过程中,学生团体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筛选,以致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呈现具有针对性、积极性的内容,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水平。

(二)增强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能力

首先,大学生对新闻知识的获取、平时的娱乐活动、学术文章的写作等方面,完全体现了网络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这就对网络平台提供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于学生自主运营的校园新媒体来说,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团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可以对校园媒介所发布信息的类别进行筛选、斟酌,促使校园新媒介成为学校权威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其次,在互联网渗透力较大的今天,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和互联网应用融为一体,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一致采用多媒体教室,而且教师也非常注重对学生互联网操作方面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水平;再者,大学生通过对校园新媒体的制作、设计,非常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媒介能力水平。最后,学生自主运营的校园新媒体作为校园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促使大学生对自己话语权掌握的自由度增加,引导校园舆论方向,大学生通过校园新媒体,积极倾诉自己的文化、精神需求,他们通过参与对校园新媒体的不断建设,使校园中的人文色彩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并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进展,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介的使用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对媒介的辨识能力

虽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运用中也有很多不足,比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的出现,给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除此之外,各种色情广告也涌现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中,容易对大学生的三观造成不良的影响[4]。大学校园既是他们进行不断学习以丰富自身文化涵养的学习场所,又是大学生信息交流的生活场所,所以校园新媒体的运行必须符合真实、科学的标准,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所以对媒介传播的内容,优秀的学生团体必须亲自进行严格把控,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要积极宣传各种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使校园媒体的公益性、引导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增强大学生对各种网络媒体的识别能力,在面对质量低劣的网络信息时,要有自己独有的判断力,以对其自行进行自动屏蔽、不受影响,在校园新媒体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对各种新媒介的辨识能力。健康的网络文化有助于校园新媒介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媒介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既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益处,又提高了大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正确筛选能力的要求。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对有效信息的获取,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应该不懈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自己对各种网络媒介的识别能力。学生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步伐,促进了大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远远.农林类高校校报在农业新闻传播中的功能刍议[J].今传媒,2014,(2):77-78.[2]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及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45-146.[3]李兰兰.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1):91-93.[4]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26-29.

第二篇:媒介素养论文

【题目一】简述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题目二】结合你的媒介接触情况谈一谈电子媒介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JAVA技术11-01

简述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 人类媒介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媒介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媒介的发展史可以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来研究.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与岩画传播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与此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达。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的里程碑,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则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3、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东方的贡献与西方的成就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在20世纪,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取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电子媒介出现以后,随着摄影、录音和录象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实现了声音和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这就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5:信息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电子传播技术的突破,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比起过去的时代来更为突出。信息爆炸信息社会全球信息化媒介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信息系统复杂性提升的基础上;而媒介的演进,又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功能和信息时代的社会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和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报纸具有信息较为详细,信息具有可选择性,信息具有可保留性,信息成本低廉的优点。电子设备投入较高,且需要特别接收设备,而且电脑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信息时代的社会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以服务性行业为主

(2)专业和技术阶层逐渐成为职业主体(3)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4)人们更加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

总之,信息化的社会特征的主要表现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与开放性。

电子媒介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一】 我的媒介接触情况

电视:由于是在学校住宿,所以只是周六周日回家,每周的电视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

电脑:每天没事的情况下就会与电脑接触三个小时左右,周六周日时间会延长至五个小时,所以一周与电脑接触二十五个小时 印刷:每周三十七个小时

广播:广播就是校园广播的接触每周三个小时 其他:三十个小时

二】

电子媒介对我的具体影响及政策

1、周边环境

随着周边的电子媒介越来越多,使得我将过去大量与伙伴们的接触时间用于电子媒介上面,小时候只是电视的爱好,之后就有了手机、电脑的分摊,我个人独处的时间增加了,与周围的人一起的时间减少了。同时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扩展了知识面。

在电脑媒介上通过媒介途径我也能认识一些不在同一地区的人,交到遥远的朋友,同时在媒介上我也有保持着谨慎的心,明白信息技术是人类为自己锻造的又一把双刃剑,善意的应用将造福于社会,恶意的应用则将给社会带来祸害。因此,我不会在媒介中发表个人性的言论。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个人信息,我没有说谎的必要,同时也没有一定要去填写的必要,因为我知道在网络上信息安全性还是存在着各种隐患。在网络上的沟通我看做是与他人之间形成了现代社会中的新的互动模式。

2、道德自律问题

我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是不及在现实中的,所以不存在去妨碍他人的恶意信息。即便是在网络上,我也有自己的交友原则和朋友圈子,对于不相识的陌生人,基本不会有互动,而对于在玩游戏的,就仅仅是玩游戏。我的自律性还是比较好的,不会对游戏有依赖性,每次也都只是在无聊的时候参与一下,没有发生过为了游戏而耽误事情的状况。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时候不像传统社会那样面对面接触,而是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中介的间接接触。加之在互联网中,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因此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网络的安全性考虑让我不能展现详细资料,我也不能想像,在“虚拟世界”不讲道德修养的人,会在现实世界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当然,在此问题上的法律意识也不可忽视,依靠国家强制力有效地打击那些在信息领域造成严重恶果的行为者是必要的。

3、价值观念

电子媒介的发展让我接触到很多之前没能接触的东西,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给我带来很多新奇的感受。对于电视上的广告,虽然知道那是一种宣传,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在心中还是有些对宣传的东西的认可。包括在消费方面都在慢慢朝着宣传出的所谓品牌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电子媒介的信息传导改变了我的价值观念。

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生活中一切要素流动的方式与规模,大大加速了生活的步伐,而它的一个直接的副产品就是价值选择的多样化。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评价标准,确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十分重要。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广泛性对我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正确鉴别是非和选择行为上的复杂性。

因此,我认为确立一个先进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尺度至关重要。

4、学习方式

有了手机电脑,我的学习时间变得有些混乱,电脑在课下的时间还算是正常范畴,手机的功能就占用了大量的本该学习的时间。所以,我的学习生活与非学习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而在过去这两者的界限十分明确,简单说:学就是学,玩就是玩。然而,凡是有过数字化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边玩边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我认为在信息媒介时期,应该明确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

第三篇: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朱方

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朱方

(北京城市学院宣传中心北京 100083)

摘要: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本文提出以校园媒体为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媒介实践和理论学习是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可行和有效的途径。笔者从树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构建合理的媒体运作机制;将媒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由点及面,多种形式辐射媒介素养教育等三方面对如何发挥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校园媒体大学生

素养(literacy)一词的原义是指“有文化,有读写能力”,而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则指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根据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媒介素养是21世纪的一种教育途径。它为获得、分析、评价和制作各种形式的信息——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到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框架。媒介素养建构了人们对媒介在当今社会角色的理解,它也是民主社会公民进行质疑问题和自我表达的必备技能”。简单来讲,媒介素养可以概括成四层递进关系的能力体系:

一、了解基本的媒体知识,具备使用媒体的能力;

二、具有创作和传播媒体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巧;

三、具备甄别和鉴赏力,能够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四、能够规范地利用媒体信息达到个人发展的目的。如同阅读和写作一样,媒介素养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如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胁其中。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媒体素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备信息理性的公民,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要“学会生存”。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从1997年卜卫研究员第一次从国外引入至今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而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近年来也有所呈现。不少学者呼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如学者张鲜艳认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是

完善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是大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在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方面,学者的建议多集中于高校应该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等方面,而提出大学生以自主实践与学习的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则较为缺乏。而笔者认为以校园媒体为平台,组织大学生展开媒介实践也是高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具体、可行和有效的途径。

校园媒体包括校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等多种媒体,规模虽然较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媒体的搭建符合媒体的技术要求,运营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而与社会媒体不同的是校园媒体立足于学校、服务于师生,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在这里,学生们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新闻采写、文学创作、演播主持和节目制作等工作。在亲身参与媒介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但了解到媒介的性质、特点和运作流程等基础知识,掌握了创作和传播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而且逐渐区分了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的差别,获得了正确辨识媒体信息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使用媒体的能力。同时,大学生也挣脱了专业教育的局限,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这正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相契合。以校园媒体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由于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对媒介有直观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认识和研究媒体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过来又能推动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不失为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较为可行、有效的途径。

如何发挥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笔者的建议有三点:

一、树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构建合理的媒体运作机制

校园媒体是大学生施展才干的舞台,但学生的活动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指导。一般校园媒体受高校宣传中心等部门领导。宣传中心是学校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担负着政策把关、统一口径、收集、筛选与反馈信息等职责,是学校信息的集散地。同时,宣传中心也担负着校园媒体记者团、采访组、编辑部、制作部等学生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职能。所以,高校媒体的指导教师首先需具备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并帮助学生树立媒介素养意识。这不但需要指导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引导学生,而且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

在运作机制上,校园媒体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校报、校园广播和网络媒体等校园媒体各自为政,就会出现资源浪费。而整合与优化媒介资源,则会做到信息资源与人力资

源的共享,加大信息的覆盖和扩大传播的效果。比如,在建立统一的通讯报道队伍的同时,高校宣传中心采集、编辑第一手信息,并将信息按传播需要提供给相关校园媒体;各校园媒体发挥各自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并加强沟通与合作,在报道时间上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相互补缺;学生可以在多个媒体或岗位间流动效力;建立信息反馈通道,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传播等。建立有效的校园媒体运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高校的统一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引导学生具有是非批判意识和对信息的解读、鉴别和筛选的能力,也有利于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通道畅通、反应快速的校园媒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大学生可以避免取舍和编排信息的困扰,并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媒体互动与融合的理念,体会各个媒体的分工、合作以及传播的特点和技巧,经历在不断地取长补短和团结协作中准确、快速、有效地传递各类信息的过程。

二、将媒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借助校园媒体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渗透于校园媒体的实际运营中。在定期出版校报,定时播出广播节目等媒体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新闻采写、节目编辑、演播主持和节目制作等具体业务知识,并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整个媒体运作和经营的过程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媒体的目标和任务,策划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调查学生受众对校园媒体的需要和满意度以及校园媒体自身的宣传与推广等;鼓励老成员传、带、帮新成员,并多与其他院校媒体和社会媒体接触和比较;训练学生承担责任和遵守纪律;锻炼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全面促进学生规范地、建设性地利用媒体达到个人发展的目的。

在参与校园媒体实践的同时,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业务问题,这时指导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学习。譬如,增设《媒介素养概论》、《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以及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专业课程;聘请媒介从业人员和业界专家讲座、做报告;定期以具体的新闻热点问题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实务与理论的讨论和沙龙等;以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为大本营,发挥新闻传播院系的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等,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的媒介教育,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对学生的实践做好准备和积累。

三、由点及面,多种形式辐射媒介素养教育

发挥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还应注意将校园媒体的活动与其他高校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高校是一个社团林立、学生活动丰富的地方,指导教师可多鼓励参与校园媒体实践的学生与文学社、摄影社等社团的学生

联谊,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党团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们交流合作,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参与校园媒体实践的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学生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心声,同时成为星星之火,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向学生群体传播的种子,循序渐进地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声势和影响。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还可以考虑进一步针对全校大学生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并在学生活动中以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方式将传媒素养教育融入其中,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接近媒体,了解媒体的性质、特点及表现方式,参与校园媒体实践,提升正确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最终实现利用媒介促进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Media Literacy: A Definition „„and More,www.xiexiebang.com/reading_room/rr2def.php

[2]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06)

[3] 袁升飞:信息时代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 李贤: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07

[5] 张鲜艳:加强高校传媒素养教育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8,(07)

[6] 郭凯:高校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创新探究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7] 陈万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和发展途径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01)

[8] 张莹:高校校园媒体的现状及建设 [J],青年记者,2008年5月中

[9] 罗自文:美国校园媒体建立与运转模式的启示 [J],现代传播,2007,(04)

Take Advantage of Campus Media to Strengthe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Zhu Fang

Abstract: Media literacy is an essential skill in today’s world.The paper points out taking advantage of campus media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ree ways including building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reating the reasonable mechanism of media operation;integrating the media practice and principle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Basing on the campus media practice to carry out further variou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Keyword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Campus media, University student

作者简介:

朱方,女,硕士,北京城市学院宣传中心 教师

第四篇: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

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

“宅男宅女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宅闻联播》。首先请看本期的主要内容:8321寝室工作会议在客厅隆重召开;08级辅导员曾维平老师对08级学生突击性查寝;食堂饭菜引发**。下面请看详细内容„„”,2009年11月,一段伴随着《新闻联播》背景音乐的大学生原创视频——《宅闻联播》开始在网络播客上受到热捧。这段由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2008级传播班的同学们创作的视频,除了是一次专业实践外,更以恶搞央视《新闻联播》的姿态,政治化的语言,荒诞、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当代90后的大学寝室的生活与文化。由此引发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共鸣,并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尼葛洛庞帝说:“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一个电视台。”这就是自媒体强大力量,传播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与他人分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宅闻联播》的走红说明了大学生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重要的参与者,因此他们的媒介素养关系到整个自媒体甚至整个信息时代的发展。

一. 人人都是一个电视台——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在高速更新的信息时代,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拥有各种功能强大的媒介工具:手机,电脑、mp5、PSP、DV„„这些新媒介迅速地把社会包装成“耳朵和眼睛的世界”,五光十色、熙熙攘攘的信息充斥了整个空间。具体说来自媒体的种类多种多样,这是由新媒介更替周期快,多功能整合的趋势所决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博客、微博、贴吧、BBS、QQ、播客,甚至手机短信群发。

最具代表性的非博客莫属了。“博客”是Blog的音译,即个人网络日志。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申请的一个专属页面,用文字、图片、音乐等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心路历程,通过网络展现给广大的网民。网民可以自由阅读,甚至可以对博客进行回复、评论来实现即时互动。这种网络日志一出现就受到了热捧。据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使用率为57.7%,比2008年底增长5940万人,使用率提升3.4个百分点。它所体现的媒介平等给受众来了个“咸鱼大翻身”——原来老百姓自己也可以轻松成为媒介主体!金牌“草根”极地阳光、才华博主王冉等的蹿红更是证明了自媒体使平民百姓“权名双收”。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速度的提升,由博客升级而来的“微博”是目前最活跃的自我展现平台: twitter、饭否、滔滔展现的都是“一句话的事儿”,简洁精练,标志着web2.0时代的深入发展。

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给的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充分体现着自媒体的特点。

(一)传播权变得平民化、个性化

丹吉尔用最生动的词语“草根”已经告诉了我们“自媒体”是真正的We Media,传播权不再只是传媒机构的专属。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触手可及的通讯媒介来秀自己,而非只是被动地接受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同时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生活种种,悉数道来。正如淘宝红人MissZ,不仅写博畅谈人生同也时展示自己精挑细选的宝贝做宣传,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低门槛、易运行的后现代主义代表

这是成就“平民化、个性化”的重要前提。人们完全不需要一整套声效灯光设备和深奥的专业性知识,仅仅利用PC、DV,甚至小小的手机就可以创作文章、图片、视频,歌曲,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匹敌的“大众化”趋势。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在自媒体身上发扬光大。从MP3到MP5,从单一的音乐播放器到集拍照、摄像、文字编辑、上网、播放为一体,自媒体媒介渐渐步入 “一台多媒体在手,万事无忧”的高速整合道路。

(三)前所未有的迅速传播,敏捷反馈

一直以来传播媒介都把迅速视为信息的价值所在。自媒体的出现最完美诠释了这一点。纽约一市民在博客中第一时间发布的9·11的遇难照片、汶川网友在贴吧中发起的空降地域贴都为政府应对紧急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媒介一直受制于受众的反馈。而对于QQ、E-mail、论坛来说,反馈就是它们的生命。追求灵敏的反馈是这些自媒体得以壮大的根基。自媒体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迅速共享。

(四)良莠不齐,法律、媒介公德亟待完善

这是低门槛、易运行所带来的直接弊端。很多人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为所欲为:上传淫秽、暴力视频,诈骗他人钱财„„现今的网络治理面临许多困难,法律条例也亟待增加。从根本上说,需要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加强媒介公德。再具体说就是要提高媒介素养。

二. 大学生=“优秀受众”?(媒介素养定义、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于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在我国,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历史还很短暂。最初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内地学者开始发表有关西方媒介素养的文章。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中国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媒介素养备受关注。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下,很多人为了出名不惜借助多媒体自我暴露、宣扬审丑;娱乐性、商业性媒介的功利性弊端突显;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加速了恶俗的泛滥;网络管理的无疆界、网络法规制定标准的模糊化„„种种网络百态下社会各界急迫呼吁民众要加强媒介素养。许多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专家学者都对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获取、评价和利用的能力进行分析调查,以求能够把媒介素养教育明朗化、体系化、高效化。

年轻人是伴随着新媒体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受众。而其中,大学生又是主力。随着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大学生的队伍日渐庞大。他们大多受高等教育、有着扎实的网络功底、精通多媒体工具,在自媒体时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图表也显示了大学生与新媒体是绝对亲密的接触。

作为一次专业实践,同学们用镜头记录校园生活、调侃《新闻联播》中与社会脱节的政治语言,使人们在欢乐背后重新审视主流媒体,因此西南政法大学的《宅闻联播》基本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于此同时,广西的80后女大学生杨霏在“南宁生活”上发帖向社会求助其罹患脑膜炎的姐姐,引起了当地新闻界的关注。记者几经走访确认情况属实后,在新闻夜班播出了这个消息。著名画家覃德华得知后,决定拿出自己的名作拍卖费来捐助杨霏的姐姐。杨甫刚是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06国际贸易系物流专业的在校学生,07年5月1日,他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嘟嘟靓妆小铺”的网店,在他悉心地经营下生意越做越红火,他每月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元。这些大学生善用新媒体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不再仅仅把网络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更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多媒体来审视生活、批判保守、获取帮助甚至是创业谋生。因此有人称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优秀的受众”。

然而真的如此吗?大学生是如何使用自媒体的?他们使用自媒体都在做些什么?这些行为中又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媒介素养呢?18—25岁正是大学生主要的年龄段,上图也显示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最主要的网民构成者。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同时又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未能对新媒体的有全面认识和恰当的自控能力,破坏网络秩序、违背世情伦理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一)与新媒体的绝对亲密接触

2010年3月在我校展开了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N张,实际回收M张。对“一周上网天数”一项的分析数据可得:%的学生一周内1—3天上网;%的受访者几乎天天都上网;%的4—5天上网;仅有%的学生最近一周没有上网。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而且受访者普遍都承认自己上网缺乏目的性和理性规划,%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时间总是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2006年12月,《东方时空》报道了我校发生的备受关注的事情——劝退了113名学生,多数已染上网瘾。这些学生中大多数都是不分昼夜地沉迷于学校附近的网吧里,成群结队地玩魔兽世界。经过辅导员多次劝说仍无悔改,校方只得以劝退来加以惩罚。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现代社会病例现象,即媒介依存症。主要特点就是: 1.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不能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4.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二)过分沉迷“多媒体玩具”

现代高考金榜题目时,家长都会毫不犹豫的为孩子添置“大学三件套”:手机、笔记本电脑、MP4,甚至还可能有数码相机。长辈们更多地是出于想鼓励孩子勤勉读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殊不知,更多时候却适得其反。在我们的调查中%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上课时用手机上网娱乐;%的女大学生的电脑经常用于看电视电影;%的男大学生的电脑经常用于网游。

而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注册了人人网的同学们最推崇的事情就是“书写自己的心情,晒晒自己的宝贝,自己的最新动态”。而这些行为从心理学上看,包含了些许炫耀攀比的成分。很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很留意同学的动态,特别是在吃、穿、用方面,而且会刻意模仿、超越。%的调查者用手机上网最常做的事情是QQ聊天、看小说。%的受访者的拍照设备经常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而较少关注社会生活。

以上都证明了这些“大学必备品”并未发挥辅助学习的作用,很多时候都却是种“多媒体玩具”,浪费信息资源、影响学习效率、甚至歪曲价值观、滋生虚荣心。青年人充满了活力,追求快乐本无过错。但是舍本求末,缺乏自控能力,逐渐玩物丧志,不能明辨是非,盲目攀比,这些歪曲的媒介使用心态都渐渐偏离了新媒体最基本的指向标。

(三)象牙塔中迷失世情伦理

2005年10月,南京大学陈堂发副教授一纸诉状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原告发现中博客网上有名为《烂人烂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辱骂和攻击” :“明天要考陈堂发的《新闻伦理与法规》„„于是决定看书。一遍看下来,脑子里没有任何印象„„陈堂发果然是个猥琐人,从他写的书可见一斑„„最烂的教材„„”。陈堂发说:“依据某些博客玩家心态,博客就是泄愤、随意攻击别人的自由天堂,谁来干涉都不行。但博客虚拟性的建构是有条件的,在博客里,你可以放弃道德底线,但绝不可以突破法律底线。而网站的监管责任就在于坚守这个法律底线。公民议论表达自由固然重要,但人格权的权利位阶更高。没有人,包括博客作者,可以让别人付出人格尊严的代价来满足他的言论自由。”陈堂发认为,网络作为一种大众媒体,绝对不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而成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便利工具。据陈堂发猜测,对他进行辱骂的博客主人应该是他的一个学生。但他表示“不会去告个人”,因为状告网站,“对于推动博客的正常、健康发展,更具有警示意义”。2006年8月2日,中国博客第一案一审宣判:被告杭州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博客网上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保留5天,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06年南京某高校20名作弊被抓的学生集体发帖辱骂教师董志伟;09年浙江大学女大学生发帖狂骂教授郑强;09年风靡的偷拍不雅视频“南财跳跳门” „„几年来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一次比一次震撼。

大学生理应更懂得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但在人人都有主动权的自媒体时代,他们却忘记了公民最基本的义务,以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可以纵容他们的为所欲为。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他们开始在自媒体空间里宣泄着原始本能的冲动。更何况还没有一部真正的法律可以对网络中的不法现象进行规范的界定。网络对于他们,更像是隐形衣,可以不计后果地行动。而这些现象的发生除了让我们大跌眼镜之外,恐怕最深刻的思考就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真的该被切实地提上日程了。

三. 关于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媒体时代下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探究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笔者在分析了我校大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是理工类应用学校的性质展开了一次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从2010年*月*日至2010年*月*日,历时一周。共发放调查问卷*份,回收有效的*份,应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处理。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参考了一些高校的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并结合我校实际应用院校的性质,把整个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

1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概况、年级和月消费情况等基本情况。

2我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状况:包括被调查者最经常接触的自媒体、校园媒介,被调查者最喜欢的媒介,每周、每天用于接触新媒体(网游、QQ、博客、论坛)的时间,是否会利用网络检索文献、查阅专业资料等等。

3我校大学生对自媒体的认识和判断:对哪种媒介的信任度更高;接触自媒体的动机;对自媒体所发布的信息的真假识别能力;当不同媒介对同一事物的报道出现异议时会更信任哪一种;对待自媒体中出现的软暴力、煽动性、色情内容的态度;是否参加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等等。

4我校大学生的自媒体使用能力:是否有QQ、博客;在自己的私人页面上发布何种信息;是否使用过网银、网上交易;是否参加过虚拟社区(贴吧、论坛),是否在其中发布信息;是否在虚拟社区中参与社会话题互动等等。

(二)关于自媒体时代下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结果(自发的媒介素养、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对媒介的批判能力、接触媒介的目的性、对媒介素养内容的了解程度、校园资源未得到重视和利用)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对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起着重要影响的大环境。青年大学生都处于18—25岁之间,勇于探索、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在面对改革开放、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高速升级的信息生活时,往往只是凭借着本能需求接触新媒介;特别是在分析、判断、评价媒体信息时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而这些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大学校园中获得。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生为什么接触媒介、如何接触媒介、在接触中怎样权衡现实和虚幻等等许多方面有这引导和启蒙的作用。

(一)推广媒介素养所需的高校资源

高校是培养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国家很注重对高校资源的投入和更新。高校资源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从有助于培养媒介素养角度,可以大致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机构组织等。1.人力资源

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媒介素养的普及离不开广大高校老师的重视。有针对性的授课和开展科研活动都会加强大学生对媒介利用的认识。特别是像我校,作为一个理工类应用型学院,更急需加强这方面课程的开设。笔者对于学校的授课类别做了了解,在8种基础课程中,勉强算的上是媒介素养课程的也就是“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2种;在数以千计的选修课中也没有发现和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

同时,人文社科类、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是高校媒介素养普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对新媒体、自媒体不仅有充分的接触更有难得的理性认知。大学生媒介素养普及实践的开展,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一个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机会。如果能充分动员这部分力量,提高媒介素养的工作一定会增色不少。2.物力资源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985院校、省属的211院校等重点高校的教学硬件设备基本上都得到了良好供给。但是仍应该看到,我国院校众多,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先进教学设备的普及更新并没有跟得上扩招的速度。这一点从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网考改革中便可以略窥一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电视、收音机、计算机网络、手机内网等需要普及到更多省属、市属的地方院校,媒介素养的普及才具有现实意义。3.机构组织

前两种资源都基于媒介素养实践的准备层面,而机构组织则属于重要的实施层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主任陆晔教授指出,研究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普及实践的组织机构都是有纪律、有体系地开展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推广媒介素养知识,进一步推动这一理论在国内高校的发展。

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校报、校园手机内网以及学生社团等等都是在大学校园里颇有影响的机构组织,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校园媒介,可以现身说法,在被大学生使用的同时就可以灌输相应的媒介知识。(二)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在笔者开展的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中,n%的受访者对于我校的校园广播、校报的关注率低于a%。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83%的学生表示没有在授课中听说过“自媒体”、“媒介素养”等。由此,我校的资源在媒介素养的推广方面仍有充分利用的余地。1.从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陆晔指出,“在青少年媒介教育领域,教师要扮演主要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给予支持,在课程标准中增加媒体教育部分内容,并组织教师在职及职前训练,和家长参与的亲子教育相互配合。”一直以来,“媒介素养”大都作为高校中的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课内容或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非专业学生面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如今,我们必须从态度上认清一点:信息时代呼吁媒介素养课程从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2006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复旦大学率先开展,而那时国内尚没有一本真正的媒介知识普及读物,也没有一所高校或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而现在,一批相关的教材陆续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校内开设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大学生们明白接触自媒体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他们在网络空间的认知、选择、判断同样是有章可循的,并不仅仅是凭着个人“自发的媒介素养”。

新传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各种专业中开展媒介素养知识宣传。特别是理工类专业,男生比率众多,人文素养薄弱,与新媒体接触频繁,沉迷于网游的比例大,都是潜在的网络不安因素、媒介素养的漏洞。新传专业的学生以其知识积累的经验和自身媒体应用的经历可以站在同龄人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基本的媒介知识,不失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普及方法。

2建立图书馆媒介素养阅览室

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能提供持续性、综合性的教育。近一两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建立媒介素养阅览室,这不仅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而且可行性强。

我校的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建设的项目,图书种类齐全、计算机、讲座厅一应俱全,利用这些建立一个“集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并不困难。其中可以划分出印刷媒介、传统电子媒介(电视、电影)、数字电子媒介等多种适宜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应该开设个性化的媒介服务区域。比如设立理工科学生的媒介素养阅览基地,这样有针对性地阅读和接触可以对症下药,提高普及效率。同时要注重对媒介素养阅览室管理员的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媒介素养阅览室的视听服务宣传等等。

3利用小众传播来正确认识自媒体

学校广播、电台、校报、手机校园网、官方论坛、贴吧等等有着不可忽略学生受众群,是大学校园里典型的小众传播渠道。这里发布的信息在学生群中传播迅速,反馈及时。09年年底,深圳某高校建立了全国首个高校手机网络,校方认为这样一个传播网络的建立对于学校和学生是个双赢的选择。便于关注学生、易于管理,又可以把校方的信息准确及时的发布给学生。如此,又为校园媒介素养的普及开辟了新天地。高校官方的网络论坛、贴吧由于是自媒体的载体,扮演着更主要的角色。06年教育部对高校贴吧进行了大范围的整顿,现在很多官方论坛宣传的内容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在这里普及自媒体使用知识,展示媒介使用不当的实例惊醒受众;设置管理员对于同学们反馈的疑惑给予解答、帮助等等。

自媒体把大众传播升级地更个性化、空间化。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还会面临着更多挑战,需要高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重视。媒介素养是高等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的普及要以教师和专业学生为主轴,以校园媒介组织为实施地,利用视听等多种媒体设备在大学生中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特别是针对自媒体运用的媒介素养实践在我校的开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引用文献

[1]陆晔 中国媒介素养的十年[N]人民网 2008年8月5日

[2]鲍海波等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3]刘佳 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4]杨鹏 网络文化与青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月 [5]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4月 [6]吴培明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M]2009年6月29日

[7]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N]2010年1月15日

第五篇: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之我见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之我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的大众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大众传播媒介逐渐成为我们日常信息的主要载体。

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一个对于媒介的清醒的认识很可能会导致我们沦落为媒介的奴隶。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他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可以说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的“第二学校”。

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校园媒介资源和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媒介资源,积极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与各种媒介传播活动,在实践中形成对媒介的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小范围内,更应该深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对自身的素养教育具有清醒的认识,自觉地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简单的学习,更应该融合在学生的日常行动之中。

在开展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需要特别注意其内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快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让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开展受众认知更新、媒介批评、没接到的法律教育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媒介传播观和受众观,开展丰富的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深层次的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教材中: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分为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媒体的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 无论什么时代,人类都必须不断地监测、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人类必须设法确定自己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条件,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问题、危机及其处理方法,自己的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机会、方式等。

 监视环境的功能在动物的群体中也同样存在,如拉斯韦尔在文章中所说,在动物界,往往指派某些成员担任群体的“哨兵”,一旦四周出现变化,就发出警报。

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则把媒介的这种环境监视功能形象地比喻为“社会雷达”(social radar)。监视环境讲究准确、客观和及时,这就是媒介报道新闻的最起码的要求。

2.协调解释功能

其目的在于把社会的各部分、各因素整合为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

如果说,监视环境主要体现在报道里,那么协调关系就体现在言论和新闻评析中。用德弗勒的话说:“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系。”这里的“联系”,即通过言论和深度报道的评析,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们常把媒介比作“桥梁”、“纽带”,即指媒介具有联系社会、协调关系的功能。

如果说监视环境着眼于真实迅速,协调关系就侧重在意见沟通。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仅客观报道并不能解决问题,更需要评论、分析和解释。否则,面对纷纭繁杂的现实,人们将无所适从,整个社会将陷于混乱。

大众媒介在协调关系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过其传播的广泛性,使意见能在社会的最大范围内得到沟通,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共识。

3.教育功能

大众媒介具有传递社会文化的功能,使社会的精神遗产,如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得到继承和发扬。过去,传递文化的职责主要由家庭、学校承担,如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大众媒介所承担。

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广义的媒介内容具有某种教育意义或目的,既可以通过知识性信息来传递,也可以利用文艺娱乐性信息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狭义上指媒介直接传授专门知识,如报刊图书中的知识性内容、广播电视中的教育台、教育频道及时段中的教育节目。4.娱乐功能

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书中,对拉斯韦尔的功能学说作了补充,即增加了提供娱乐的功能。此前的1967年,学者斯蒂芬森也提出过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认为传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游戏,媒介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含有游戏和娱乐的作用。

大众媒介的内容,大都包含一定的娱乐性,或以娱乐为手段以达到其他功能。其目的在于调节身心,人们为了暂时逃避工作、学习的繁忙与紧张所造成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力,往往需要休闲娱乐,相比之下,大众媒介是最低廉、最经济、最方便的娱乐活动。

媒介的娱乐功能具有发泄情绪的替代性作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加大了人的精神压力,疏远了人与人的关系,媒介无疑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情绪发泄渠道。

这一功能过去常被忽视,就普通受众而言,他们接触媒介的一大初衷就在于放松、娱乐身心,媒介的大量内容也正是为了满足受众的这一基本需求而制作的。

5.劝服功能

传播的劝服功能与其他传播功能相比,其侧重点并不在于以受众的需求为目的,传布某种资讯,而是以传播者自身的主观意图和利益为动机,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变受众的某一基本观念或态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传播者为了鼓舞士气、瓦解敌人,以宣传诱导为目的的劝服传播被广泛使用。

但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劝服传播所能达致的效果并非如人们所预期,该功能实现与否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图,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6.社会整合功能

媒介事件类型:

1.庆典或仪式:加冕、葬礼、阅兵式、春晚……

2.征服:阿波罗号登月、神

五、神

六、神七……

3.竞技:奥林匹克运动会……

下载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 学院:测 绘 工 程 专 业:测 绘 工 程班 级:1420501-Z 组成成员: 姓名: 李阳靖学号: 201420050138 姓名: 王 敏......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表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表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政治面貌? ◎中国党员 ◎ 共青团员 ◎民主党派 ◎群众 3.您所学的专业领域? ◎理科 ◎工科 ◎文科 ◎其它 4.您目前处于......

    新媒体素养材料(定稿)

    “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研究材料 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微博传播时间上的即时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二)微博传播内容的碎片......

    对我国大学生优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对我国大学生优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杜忠锋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社会,信息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

    校园新媒体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反思 校团委宣传部官方微博熊璐敏 接任这一部门已然将近一年,接任之时为自己设下的目标已经实现,并且远远超出预期设想,但却也有一些缺憾。对于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工作,......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现实需要 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2)杜潇莎2010370728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日益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在这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扮演了......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表(5篇)

    南京、上海两地高等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调查问卷学校专业年级填 写 说 明 1. 请在每个问题后上填写适合你自己情况的答案,如有在选项中出现,请补充完整。 2.如无特殊说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