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财政扶持三农发展政策分析研究以江门为例
摘要: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一个重要的财政政策,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问题,抓住“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保证财政支农力度,有序而进、依法而行。以下是对当前财政“三农”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对策。
关键词:财政三农政策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三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落实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以江门市为例,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江门市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坚持“两个高于一确保”的原则,即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当年预算安排数增幅高于一般预算安排数增幅,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1]。在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中,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突出农业产业化、围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突出生态示范村建设,管好用好土地出让金和财政支农“打包资金”,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支农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投入,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服务。目前,城乡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尽管财政支农政策有了很大的成效,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上的不足
财政支农管理部门过多,资金分散,不易于资金管理。政府在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有计委、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等十多个管理部门。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十分分散,难以对资金进行统一调配。
(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政策落实不到位
财政支农资金整治难度大,造成部分项目因资金迟迟不到位而延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开展。在资金进入地方后,地方需要有与财政支农资金相配套的政策,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可以更好的投入使用。但地方政府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的正常使用
(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
尽管,近来来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稳妥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2]。且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波段性下降趋势,以及支农结构、方式不尽合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
三、完善江门市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
(一)加大市财政支农力度,建立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资金投入是党和政府关于“三农”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基础,在推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实力的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三农”倾斜,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加大市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农的界定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而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否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二)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
(三)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根据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改进补贴方式,减少对中间环节的间接补贴,增加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提高财政政策效率;
农业补贴同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挂钩,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
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价格补贴保护外,利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加以整合,支持农民就地或进城创业,强化对农业税收杠杆的利用,通过启动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财政投资融资手段优化农业信贷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
近几年,无论是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显,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是稳定增长机制的初步形成。目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二是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三是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3]。
(二)市场化取向将逐步增强,公共财政性质将逐步凸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形成,市政府在“三农”发展中的事务逐步明晰,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要求,财政支持“三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支持重点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生态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救灾抗灾等体现公共财政性质方面[4]。
(三)体现统筹发展明确,支出“二元”结构开始打破
近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全面推开,市财政支出安排中的“统筹发展”倾向逐步显现[5]。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农民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减轻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承担均等的税收义务;
在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全面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通过支出增量调整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这些基本趋势是积极的、正面的,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都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
财政支持“三农”可持续发展,完善相关体系机制是我市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发展时代下,振兴农村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的大事。然而解决“三农”问题,支持三农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韩洁.财政政策多举并进国家重点投入三农政策[n].中国信息报,2019
[2]吕冬梅.雷智仙.浅淡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6):13-24
[3]功平.试论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8(07):48-54.[4]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j].财经问题研究,2017(08):66-69
[5]李超.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行为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额,2017(17):81-85.
第二篇:立足三农 扶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立足三农 扶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农信社因农而生,因农而长。熟悉农村,了解农民,乡乡都有农信社,村村都有信贷员,这是农信社最大的优势和最显著的特点。
以农信社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上却拥有信息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由于信用社网点众多,与本地区的农民、中小企业容易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区内农民、中小企业会形成关系型借贷。在信息优势、规模限制下,确定了农信社市场的定位: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
在新形势下,我市农信社认真关切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准确把握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市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切实制订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优化信贷结构,创新支农手段,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信社要以实现银企“双赢”为目标.在坚持为“三农”服务、巩固传统
业务的同时,打破常规,不断完善自身市场定位。拓宽信贷服务范围。我市农信社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农业加工以及菜篮子、生猪、水产等行业为切入点,在小额农贷、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方面实现了信贷服务的新突破,确保涉农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深化认识加强考核
随着我市农信社的发展壮大,在满足传统“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农信社要做大做强必须寻找到新的市场切入点。经过市场实践和反复分析思考市联社逐步统一并深化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服务区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农信社实现自身稳定发展要求这一认识,将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作为转变经营增长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为促进各联社重视和积极开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市联社加大了考核力度,在每年下达的业务计划中规定了各社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指标,并将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村信用社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
优化流程重构机制
为方便中小企业客户办理贷款,提高信贷工作效率,我市农信社在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需求迫切的实际,按照“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合理设计对单个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确定不同信贷业务品种的具体额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不良信用记录、资信状况良好的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对市政府有关部门推荐的有流动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和融资试点中小企业,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均积极予以支持。
提高服务速度,并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对单个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确定不同信贷业务品种的具体额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改进了额度项下授信业务的审批流程,有效提高了对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创新手段改进服务
市联社在强调管理时首先把“以人为本”放在了首位,把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与内控制度结合起来,实行竞聘上岗,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在实施“人本工程”的同时,联社还积极实施“业务工程”建设战略,针对以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建立了健全内控制度,坚持检查与监督并举,要求员工必须统一着装,佩戴上岗证,每办一笔业务,每干一件事情都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
农信社还努力开展担保和产品创新,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根据
中小企业在“创业”、“成长”和“壮大”各个阶段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我们在全省农信系统首先开办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并综合运用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有效地降低其财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信贷服务。在充分调研和确保风险可控的基础下,推出了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保函业务、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土地取得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新产品,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完善了服务功能,提高了竞争能力。
农信社改制、改进服务,重点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以建设现代金融企业为新的起点,坚持“三个不变”;积极参与和支持台山经济大发展,不断创新服务品种,扩大业务范围,与台山经济一起成长”。我市农信社不断加大,对促进农民增收关键环节的支持;积极探索提供小额农贷、循环贷款、厂房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服务;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要确立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改制不改向,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着力抓好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的转换,抓好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力争新的一年新增各项存款,实现宏观经济利润,使企业好内控能力和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我市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我市农信社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支农主旋律,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谱写了一曲曲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辉煌篇章。
有勇于开拓的领导,有无私奉献的信合队伍,信合情焉有不撒满天下之时!只要用心去做,信合情没有撒不到的地方。正是有这样的信念,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广大农民笑了,企业乐了,信合人实现了又一次跨越,信合事业会蒸蒸日上!
第三篇:关于对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承德市为例
关于对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承德市为例.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调查:思考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构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是目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辖内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入手,分析了辖区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难题和障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承德市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情况
(一)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到2009年6月末,承德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0.4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亿元,其中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1.4亿元,比年初增加61.6亿元.占比为41_3%.比去年同期增长34.4%。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8.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7.2%.比年初增加46.6亿元,增长22.3%。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中,三家“农”字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达到78.1%,其中农业发展银行30.1亿元占14.4%,农业银行19.6亿元占9.4%,农村信用社l13.7亿元占54.5%。县域贷款中81%为涉农贷款。从贷款投向看,农户贷款1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农村各类经济组织贷款25.1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2%;从贷款用途看,农林牧贷款49.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8.1亿元。截至2009年6月末,辖区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为7.5亿元,其中,仅农业发展银行投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就达4.19亿元.农业银行2.7亿元。
(二)央行积极开展窗口指导
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继续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担保机制.改进服务方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有实力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有效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的扶持政策,为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三农”服务保驾护航。一是利用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农民212返乡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如丰宁县支行在组织农村信用联社深入企业和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哺农”、“以农促工”的窗口指导意见,并指导农村信用联社在工矿企业较多的乡镇开办了“农户借款、企业担保、农户到担保企业务工、企业用农户务工收入还款”业务,截至2009年6月末发放此项贷款余额564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市场容量,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四是加强外汇管理和政策宣传.为出国务工农民提供优质外汇服务;五是成立反假货币工作站。截至2009年6月末,全市已有215家反假货币工作站挂牌.约有400多名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县域反假宣传员184名,占全市的85%。
(三)涉农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增加
农村信用社加大投放,实行信贷“增量、扩面、延伸”。截至2009年末6月末,全辖累放农户贷款77.39亿元,农户贷款面达59%;全辖建立农户信用档案40万户,评定信用户29.38万户、授信企业500余家.总授信额度达50亿元。创新和推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劳动力转移培训贷款、财政贴息贷款、社团贷款和“个贷企还”等新型信贷产品。同时切实加强农村支付清算系统建设,近期推出了信通卡.全辖377家基层农村信用社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6月末,累计发放农民工银行卡4万余张。为农民存取款提供了方便: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实现了突破,截至2009年6月末,共向以上两方面投入资金达14.3亿元,比年初增长101.5%。农业银行今年以来利用“三
农”课堂.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进行培训.通过发放惠农卡.推广小额农户贷款业务,提高了办贷效率,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在8个县支行分别组建了“三农”业务工作组,并选派业务骨干充实“三农”业务客户经理队伍,全行“三农”业务工作人员已达75人,占员工总数的8%。截至6月末,农行累计发行惠农卡65734张,发放小额农户贷款18000万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l倍和6.53倍,农户小额贷款授信7500户23250万元;为1761个农户注册了个人网上银行,为1075个农户注册了个人电话银行.发展趋势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德市商业银行不断延伸业务触角,截至2009年6月末,在县区设立分支机构4家,发放贷款13.22亿元,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有生力量。
二、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一是由于承德辖区县域经济依然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主导产业不强、经济结构单一,以及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交通不发达.加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放慢,全市钢铁冶金、建筑材料、房地产等主导产业面临着愈加增大的市场风险。另外县域信用环境建设与银行贷款投放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难以吸引金融资金向农村的流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比较有限,很难满足农村资金需求。2008年县域生产总值较2000年年均增速为21.6%,而县域金融机构贷款2008年较2000年年均增速为8.6%.贷款增速大大低于县域经济增速.农村信贷资金不能很好的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需要。二是近年来全市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呈日益加剧的趋势。2008年末,全市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3.5%,较2006年下降11.1%,县域金融机构上存资金达175.39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106.4%。三是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余缺不能相互调剂,一些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而农行有资金但无机构,两者不能有效结合,金融机构存量资金不能发挥作用。四是邮储银行资金有余,但因成立机构较晚,贷款种类较少,信贷资金投放受到限制.其所吸收的资金不能充分用于支持“三农”。如承德市邮政储蓄银行2009年6月末存款47.5亿元,贷款1.38亿元,只占存款的2.91%。
(二)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难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据调查,2009年6月末,全市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427家(其中县城以下机构313家),金融从业人员3156人.与2000年相比机构减少176家.与1995年相比减少35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较低.目前有l0个偏远行政乡没有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如农业银行丰宁县支行最多时有11个营业网点,目前只保留县支行1个网点,县城以下无营业网点。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全辖县及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就有323家,占全部机构的75.6%,邮政储蓄银行66家(其中代办机构57家),占15.5%。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三)金融产品短缺难以满足农村金融多样性的需求
一是农村既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也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既有种植业、养殖业,也有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既有内销企业,也有外贸出口企业.不同的客户对信贷产品的需求不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一。目前承德辖区农村信贷产品品种有限,仅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抵质押贷款等少数金融产品,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二是信贷资金供求结构不尽合理据调查,全市前7个月的信贷资金投入是历史上最高的,但是投入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多,投入“三农”及实体经济的少,金融机构对“三农”提供的信贷服务中,生产性贷款多,生活性贷款少。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农村信用社发放个人消费贷款5.41亿元,仅占其贷款总额的5.04%。三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周期长、额度大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农村信贷仍以短期化、小额周转性贷款为主.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农村信用社短期贷款余额99.29亿元,是中长期贷款的12.6倍。有的信用社
因农业贷款风险较大,信贷投放有偏离农业的倾向.如某信用社2008年1—12月累计投放贷款954万元,而铁矿采选行业贷款就达790万元,占比高达83%,农业贷款所剩无几。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限额一般在1万元左右,只能满足简单的农业生产,对于规模经营的资金需求明显不足。同时,贷款期限设置不尽合理。
(四)结算和现金服务不到位难以满足新农村多元化经济结算的需要
截至2008年底,承德市辖区共开立各类结算账户1809505户,其中乡镇账户619007户。个人结算账户占总开户的99.2%,所有金融机构全部接人个人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但是辖区乡镇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率低,支付结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农村的支付结算仍以现金、支票和汇兑等传统结算方式为主。
(五)金融资金高利率难以体现对农村经济的支持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风险较大,并且农业利润较低.在贷款利率上应给予优惠,但事实并非如此。农村信用社在对“三农”贷款利率的执行上全部实行上浮,并且浮动幅度较大,一般都在50%一l30%之间.有的一浮到顶,达到基准利率的2_3倍,没有真正体现对“三农”贷款利率上的优惠,与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同时,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87%的农户认为目前贷款不能满足其生产和生活需求。农业贷款的高利率既增加了农民负担,又降低了农业利润,同时农村资金偏离农业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三农”健康发展。
(六)严格的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制约了金融机构支农作用的发挥
一是贷款审批权限的限制。目前,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支行除存单质押贷款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贷款发放的审批权,贷款审批权集中在省市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小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贷款审批权也集中在省市分行,因欠发达地区符合上级行规定贷款条件的企业较少,有的即使符合条件但由于金额较小,贷款审批往往受到限制。二是严格的责任追究,影响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贷款投放的积极性。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问题影响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贷款发放的积极性,造成信贷人员不敢放贷、不愿放贷。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
一个分工有序、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上.金融组织的结构应当是既有大型、中型金融组织.又有小型甚至超小型的金融组织。因此,要加快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步伐;引导农业银行、农发行县支行加大农田水利、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农村信用社多年在县域经营经验等优势,在服务“三农”中继续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加快邮政储蓄银行建设,督促邮政储蓄资金“取之于县,用之于县”;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让不同类型、多种资本本着市场的原则进入农村,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范围,提高农村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率,形成种类多样、自由竞争、覆盖全面、互补互助、分区高效的银行服务体系。放宽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使用限制,搞好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余缺的调剂,按规定在农村吸收的资金70%投放到农村使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二)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对农村金融的信贷支持政策
鼓励所有金融机构履行其社会责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对“三农”的资金供给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增加农业投入,并根据农业生产特点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实行弹性利率政策,适当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与“三农”经济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倾斜。二是适当限制支农资金利率上浮幅度,正确处理农村信用社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三是规定国有商业银行投入支农资金的比例,财政按比例给予贴息,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所需要的支农资金。四是人民银行适当降低县域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对县域和城市存款实行差别准备金
管理。五是限定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比例,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将盈余资金调剂到当地农村金融机构,为当地农村金融开辟更为广阔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提供适合于农业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部门在贷款投放上要积极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贷款投放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促进“三农”又好又快发展。可以针对农村经济的需求,积极进行信贷产品创新。一是贷款流程创新。充分考虑农业经济的实际,重构适合县域农业经济的信贷流程,打造在无需担保抵押的“少、短、快”资金需求渠道。二是信贷产品创新。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量体裁衣,设计符合农业经济需求的创业贷款、商铺租赁贷款、整贷零还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服务领域创新。在服务县域地区传统项目贷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农业经济的领域,开拓在家庭作坊、劳务输出、专利创业项目等领域的信贷,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适当扩大担保抵押品范围,解决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问题满足欠发达地区农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完善贷款责任追究办法
各级金融部门要结合信贷规模,积极调整贷款投放结构,简化信贷审批程序,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资金需求情况和小企业、农户生产经营和诚信状况,适当下放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实行“综合授信”,使其能够在确定的融资额度内随时获得贷款,为农村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制定科学的贷款奖惩管理办法,对支农工作突出的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给予奖励。对贷款出现的风险,应分清主客观原因,有区别的实行贷款责任追究,切忌实行“一刀切”,达到责权利相统一,保护信贷人员贷款支农的积极性。
(五)引导农村金融合理利率定价
目前,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已经放开了对小额贷款的利率限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国际经验证明,农村金融能否成功与利率政策关系极大,哪里分开了小额贷款的利率,哪里的正规金融活动就能够顺利的开展起来。农民就能得益。因此,利率定价不能“一视同仁”,要分类客户,制定差别化利率,同时考虑不同经济收入农户的承受水平,在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方面因人而异,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六)优化金融环境,为县域银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切实解决县域担保难问题。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抵押、质押机制,建立农村担保组织,分散农业经营中的风险。二是强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小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小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全面反映zJ,-&业的经营情况,并强化小企业信息公开.规范经营管理。为金融机构贷款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要大力开展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工作,使农村信用社及时掌握农户的信用信息。公检法等执法部门要提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三是优化农村致富结算环境。加速开发和使用适应农村结算需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合理配置现代化支付机具.乡镇营业网点尽快开通支付系统和同城清算系统,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支付结算网络,临柜人员要加强支付结算工具的宣-f#力度。四是加快农业保险事业发展。如发展洪水、干旱等面积广、影响大、灾害频繁的专项巨灾保险;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利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等,分散支农信贷风险。
第四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快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彭宏任洁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内容提要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在我国属新兴产业,在教学、实训、师资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农业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明确办学宗旨,深化改革,承担起为农业、农村一线培养农业高职人才的重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新贡献。关键词:农业农民农业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温家宝总理2004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强调了在农业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伟大任务的需要;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突破农村小康建设瓶颈的重要途径。农业高等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加快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1.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农业高职教育也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断发展。目前举办农业高职教育的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由老农业专科学校、农业本科高校下设的原有成人二级学院举办农业高职教育,二是农业中专升格举办的农业高职教育,三是由私人投资创办的农业高职院校。教育部2000年将高职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后,近两年,各地大量新批准增设许多农业高职院校或涉农高职院校,但农业高职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存在许多问题。
1.1 办学宗旨不明确。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数首先考虑的是生存和效益,只要什么专业好招生,就办什么专业,很少考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向及国家未来人才需要等问题。
1.2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由于农业高职院校属于新兴的农业教育事业,国家对农业高职教育没有投入和资金支持,也没有特殊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学费收高了生源又有问题。由于受办学资金的困扰,严重制约了农业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教学基础设施,如校舍、实验设施设备、图书等方面还非常薄弱。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1.3 师资队伍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的需要。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师生比偏低,教师严重不足,教师超负荷工作,有的教师每个学期都上新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亟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而许多农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胜任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1.4 教学改革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许多农业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农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原有的中专或大专相比并无明显的改变,远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许多学校的课程体系仍然摆脱不了其前身(农业中专、成人高校或普通专科院校)的影响,“三段式”仍占主要地位;由于受没有实训基地的限制,有的农业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实训,只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放学生回家,名曰“生产实习”。另外,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许多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高职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的目标的实现。
1.5 生源数量不足、质量差。由于农业高职教育多属于农业行业创办的大专层次的教育,农业行业属于工作环境艰苦行业,高职层次又低,不是社会、考生心目中的理想行业,也不是理想层次,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加之农业高职院校大都坐落在城郊或农村,这更不是目前社会、考生心目中的想往之地,特别是独生子女都想到大城市去接受其环境培养,这一趋势非常明显,就是农村考生也不例外,他们更加向往到大城市读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就业。受上述两个问题的影响,生源不足,生源参差不齐且文化基础,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1.6 教材建设落后。目前农业高职采用的教材偏重理论的多,应用知识特别是最新科技成果应用知识少,有些是大专、本科教材的翻版,一些农业高职院校目前基本上还是借用了普通院校的本专科教材甚至还有的用中专的教材,其内容和结构不适应农业高职教学改革的需求。某些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的学科教材内容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的要求。
2.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1 新形势、新政策给农业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二00三年一年内开了两次农村工作会议,还召开了中央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可见中央对农村工作对农民增收的重视程度,2004年中央又发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的“一号文件”,随后中央又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所以我们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农业职业教育面临非常好的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形势的发展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 社会的发展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国小康建设进程的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既对农业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第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社会(或市场)对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必将大大增加。2003年教育部的调查显示,我国技能型人才紧缺,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量加大,并可能成为今后劳动力的主体;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量持续上升。第二,今后几年内,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将迅速得到发展。农业部决定从2004年起将通过10大行动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包括粮食加工、肉蛋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果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茶叶冷藏加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大批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第三,随着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规模、效益、特色、无公害、生态和有机农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职前、职后教育必将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农民教育的分层次、按需求、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将成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第四,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村社会转型的动态发展中,也要求农业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动态变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实现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第五,随着农村城市化、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将走出农村,这是社会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一方面要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另一方面要培植农村专业农户、中坚(先导)农民,防止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妇女化、弱质化,为农村和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六,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得到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农村要得到长足的发展,需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将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充电的主要力量。
3.深化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为农村小康建设输送合格人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且分布不均衡的欠发达国家,13亿人口,9 亿多分布在农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贫困地区仍占一定比重,为了实现奔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问题已摆上重要的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强调,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便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面对复杂而严峻的“三农”问题的挑战,党中央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部门,农业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勇挑重担,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3.1 要进一步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农业高职院校的党政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视为已任,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明确农业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培养新型农业高职人才。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农业高职人才做支撑,这一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农业高职教育肩上,农业高职院校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办好农业高职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植根于广大农村、农业、农民之中。
3.2 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列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农业职业学院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历教育,一味追求全日制学历教育生源的旧观念,在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继续推进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结合,大力开展非学历岗位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单项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推行多种形式办学,扩展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功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农业高职人才的需求,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3 产学结合,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目前,国家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了370多家,还有一大批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高职教育应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了解农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订单、定向培养人材。国家近十几年投入了大量的建立了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这些示范场、示范园区多属于农业厅、局所有或管理,农业高职院校可将这些农业科技示范场和示范园区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使在校学生直接接触农业高新技术。
3.4 加强农业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在办学中坚持“以师为本”,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支持教师、激励教师。创造最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善于发现并挖掘人才,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心情舒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对口招收录用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补充师资,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二是推动教师深造,院校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通过在职研究生等多种渠道,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专业学术交流和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应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或无课的学期到农业企业挂职或兼职学习,掌握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参考资料
[1]李春红,高职教育如何适应WTO 《教育与职业》20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黄炎培教育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5]娄玉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第1期
[6]田建荣:《关于高等教育学术性、职业性问题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路明著,《农业教育5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
附:
作者简介:彭 宏,1959年4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任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教师,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联系电话:手机:***办公室:0591-5322528宅:0591-3114067
第五篇: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做新农村和谐发展的推动者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做新农村和谐发展的推动者--兴隆县职教中心送教下乡工作纪实
2012-09-07 15:46:16 来源:hvae.hee.cn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2012年6月7日,8点。
距开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村送教下乡教学班就已坐满了人,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正在等待兴隆县职教中心专业教师高云凤打开移动多媒体……
针对兴隆县地广川多、广大农村群众收入较低这一实际情况,兴隆县职教中心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理念,服务全县“林果立县”发展战略,自2009年以来,更是把送教下乡工作作为科技兴农头等大事,为农村一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因地制宜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目前全县新技术、新品种已得到大力推广,送教下乡作用凸显,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严格三结合,送教下乡教学工作规范有序
在工作中,该校把规范和实效作为送教下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个严格和三个结合扎实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严格招生程序,重素质。所有报名学员由村委会、各乡镇成人学校校长联名推荐,由各乡镇主管领导签字把关,党员学员还要交县组织部审批把关,再报“送教下乡”办公室,最后确定入学。截至目前,该校“送教下乡”培训班种植专业共招生三期21个班,921人。二是严格师资选派,重精干。为了确保教学的规范化、实效性,抽调国家级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云凤、省级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文东、承德市“盆景果树第一人”史连春等精干师资从事“送教下乡”教学工作,他们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待人谦和,教学循循善诱,被学员亲切地称为“平民专家”、“棚室专家”。三是严格教学管理,重规范。他们根据学员综合素质、区域远近、果树经营管理水平等综合情况建立班委会、学员学习小组,制定《班务日志》、《学员守则》等详尽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教学,严格做到教学工作有计划、有内容、有时间、有地点,及时公示“送教下乡”教学、实践指导等多方面信息。贴近农村实际,对课程设置、学制安排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开设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和综合实践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该校送教下乡管理工作已日趋规范完善。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他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送教下乡与该县“5511农业科技推广工程”有机结合、与当地农村发展有机结合、与当地产业特色有机结合。他们采取理论讲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面授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树下讲解相结合、书本知识与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实训基地实习实验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相结合、专业户示范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确保教学实效。
抓典型提效益,“辐射式”科教兴农模式进一步完善
在长期的科教兴农工作中,该校摸索出了以教学点为平台的“辐射式”科教兴农模式,建立科技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20个,示范户100个,指导帮助优秀学员成立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队,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作用。北水泉乡塔前村130户村民参加的“清香核桃合作社”,在该校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下,经营规模近500亩,已初见经济效益,预计丰产后产值可达500余万元。在兴隆县职教中心的帮助下,全县已建有富兴果品、明龙板栗、富翔苹果、汇利红果、佟家沟安梨等几十个专业合作社,许多送教下乡学员在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为更好的服务果农,该校专业教师组织送教下乡学员组成专业服务队,深入各个乡镇为农民提供修剪、嫁接等服务,解答技术难题。省级劳模、车道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广带领该村10余名学员从兴隆职中盆景基地引进苹果盆景2000余盆,目前长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农民通过这些示范户感知到了科技的力量,纷纷积极主动的学典型、学技术,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辐射式”科教兴农模式起到了实质性的功效。
强宣传促经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兴隆县职教中心根据既定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引进规划,结合“送教下乡”工作一并实施,从而更加快速、便捷。截至目前,已培训推广“板栗密植园丰产栽培技术”、“板栗实膛修剪技术”、“山楂加工果丰产栽培技术”、“大桃丰产栽培技术”、“罗马尼亚杏三主一甩法修剪技术”、“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清香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盆载果树栽培技术”、“新高梨修剪技术”、“山楂落头开心提质增效技术”等新技术10项,引进推广了新特优品种巨型山楂“大五棱”、美食山楂“蒙山红”、大甜山楂“超金星”、大旺、歪把红,杏树新品种四两红、罗马尼亚,核桃新品种清香、纸皮,板栗替码珍珠、燕山红等各种果树新品种11个,辐射全县所有乡镇,通过“送教下乡”学员、示范户的示范栽培,丰产后平均亩增效300元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开展“送教下乡”工作过程中,该校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师资、设备、场地、信息等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文化教育。通过广播、科技墙报、科技之声电台以及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等方式宣传中央文件、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让农民掌握法律知识,接受新文化,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半壁山镇车道峪村成人学校每周一、周五进行半小时的科技大喇叭广播,每周日晚组织专题讲座,内容为农事科技、法律常识、文艺采风、卫生保健。由于活动形式灵活,内容喜闻乐见,很受村民欢迎。其次是资源共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他们充分利用各乡镇成人学校优势资源,面向农民定期开放图书室、微机室、远程教育网及其它活动场所、设施,指导农民上机、上网,查阅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让农民享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开展每个教学点为新农村建设做一件好事活动。组织农民建立秧歌队,举行农民篮球赛,召开农民运动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对农村移风易俗,树立现代农村生活观念,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知识化雨润桃李,实践报得三春晖。兴隆县职教中心的送教下乡活动,犹如润物细雨浇灌了该县广袤的农村土地,滋润了全县农民渴求知识的心田。三年的送教下乡教学实践,该校已积累了丰富的涉农专业办学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坚信:十二五期间,兴隆县职教中心将继续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实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