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自然光对扩展空间内涵的作用论文
摘 要:光的设计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成为了有机组成部分,怎样利用光影来创造更加完美的空间造型效果,以及自然光与艺术效果相结合,共同打造怎样的空间内涵是需要深思的问题。通过研究自然光影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光来感知空间,然后改变空间,巧妙的让光来装饰空间以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论文发表,发表关于室内设计论文,室内设计发展论文投稿
光的设计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成为了有机组成部分,怎样利用光影来创造更加完美的空间造型效果,以及自然光与艺术效果相结合,共同打造怎样的空间内涵是需要深思的问题。通过研究自然光影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光来感知空间,然后改变空间,巧妙的让光来装饰空间以达到扩大和延伸空间的效果。
人类在几万年的发展进化中潜移默化的遵循着某种规律,而这种规律由光、水和空气组成,三者缺一不可。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启蒙的作用。无光导致黑暗,而黑暗导致恐惧,光明带来的则是一种温暖和希望,更是一种快乐和安全感。心理学上所说的“定向”与“定时”,就是自然光所赐予我们的时间与空间的感知,从定位“东”、“西”、“南”、“北”到劳动者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再到我国建筑的“坐北朝南”,都体现了光的巨大作用。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年代,我们渐渐的在读懂自然带给我们的智慧,并顺从这样的规律。好的建筑设计在创造富有个性的艺术特征的同时,还能保证一个城市的增加经济效益,以及在生态环境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光影对空间的再造
人体不管是从心理还是身体上,都接受不了或者说是无法忍受长时间的一成不变或平淡无奇。然而对于空间光源来说,物理灯光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自然光源不断的变换着方向、强度甚至是颜色,每一次都刺激着人类的视觉神经,同时能满足了人类心理上的需求,所以相比人工照明,光影无疑是空间、造型、环境再造的一个手段。
目前城市化的进程速度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在更大的程度上利用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出无限的遐想,或者说让有限的空间发展成更大的空间,所以空间在内部硬装上不断的更新。但如何节省空间,亦或者是使用良莠不齐的家具设计样式去装饰空间,却从未认真考虑过阳光在空间中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对危机认识的警觉,让一部分的设计师对自然光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光影对空间情感的重塑
光影的一种动人的魅力就在于它既能界定空间,也能打开空间。空间的性质是由空间的界定面与光线的强弱共同营造出来的,光线的强弱对墙体其实没有什么别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的就是人类的心理。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向阳的房间就是能让人感觉到宽敞和舒心而阴暗的房间带来的就是恐惧的原因。“光之教堂”在这里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教堂的内部的深灰色混凝土墙面让人感觉到压抑。封闭的空间内仅有的窗户外面也看不到一片绿色,从直观的感受上来说只有不安和恐惧。如此沉重的环境下与之强烈对比的便是墙上的镂空十字架,光线从墙缝中透过来,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光明还是一种希望。如果黑暗是未知,那么光明在这时牵引着人们的思绪,这便是这个建筑带给我们的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也是一种恐惧与希望的对比。整个教堂空间特别的朴素无华,是光创造了另外的情感空间,同时也打开了希望。
建筑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是铸造出了某种精神,而光影正是表达这种精神的一种语言之一。它对空间的延伸不仅仅只局限于在物质上扩大了空间的容量,更是在精神上给空间赋予某种神圣的东西,光的本身并不能再塑造光,只有在黑暗的存托下,才会显示其明亮,清新自然的空间氛围毫无违和感的玻璃将光直接引入使得空间变得温馨;神圣的空间氛围利用黑与白的反衬来唤醒神圣与崇敬。对于空间的氛围而言光的出现是一种意外,将这种意外延伸出来带来的就是一种不一样的惊喜。
光影对空间的动静
现代主义提出流线型的设计,空间的内部设计也不例外。流动着的空间在某种层面上也着重解释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内部的空间如何流动起来,除了使用灵活多变的小隔断墙来实现之外,光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影的流动,也是因为潮汐的起落和四季的变更,太阳高度角在不同的节气会有不同,所以光线的流转使得整个空间的转换变得委婉。光影在动,也使得空间内部给人的感受也在变,比如晨曦温柔,中午烈日曝晒,下午光线渐渐变暖,傍晚霞光溢彩;我们将这转换到空间内部以及其他陈设中便是早上柔和,中午硬朗,下午灵秀,傍晚朦胧。
影子的产生总是离不开通透的遮阳构件,然而就是因为有了它,将阳光分割或者说是过滤,给建筑就带来了更多生动的艺术效果。阳光不可塑,但是这种遮阳构建是可塑的,构成它的材料也有很多种。所以这也就带给了设计师更多的灵感,与其说创造影子,不如说是对遮阳构建的改造,这样就可以形成极具装饰性的图案。透过半透明的
第二篇:研究商务礼仪对大学生的作用论文
摘要:所谓“礼”, 即是关心他人和让人尊敬, 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 是教人要有恰到其分的言谈举止, 使之变得合乎事理。因此, 小到人和人的交流, 大到国家之间的交往, 都必须要遵守商务礼仪规范。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优秀的传统的礼仪, 还要熟悉当今现代国际通用的基本礼仪。
关键词:商务礼仪;大学生;文化教育;
1.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
大学生属于高素质人群, 但为了追随时代潮流或为了彰显个性而忽略必要的礼仪举止。许多不礼貌、不文明, 甚至粗俗、陈腐的东西都被当做了个性的标签。例如, “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的礼仪, 可许多大学生见老师在讲台前擦黑板却满不在乎;课堂公然睡觉、聊天、看漫画、玩平板, 这是对老师极其的不尊重;更有的学生受到老师的教育时公然顶撞。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缺少基本的素养与礼仪修养[1]。
2.大学生知礼却不行的原因
2.1 因为害怕出错而不行
知道基本礼仪、也有正确的态度,平时也会约束自己;但是由于立场不够坚定而不敢表达相应的礼仪行为。由于礼仪细节太多或是好多相似之处。这样会使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的礼仪知识不全面, 怕出错, 所以就干脆不用, 免得被嘲笑。
2.2 因为太懒而不愿行
由于素养问题,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或是成长过程中周围的、家庭的环境影响。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知道自己做的不得体, 但就是懒得改。由于部分礼仪着眼于细节, 显得比较细微, 而相应的礼仪行为也只表现在小事情上。所以有些大学生就认为不比拘于这些细节, 导致明知善行而因小而不为[2]。
2.3 因为对礼仪的偏见而不行
对礼仪的看法很不赞同, 认为是多余、繁琐的。他们认为商务礼仪是来约束自己的, 妨碍了他们追求自由和内心的想法, 所以就按照自己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处事, 而不屑礼仪的正确规范。
2.4 大学生自身认知的不足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形象非常关注, 追求时髦得体的着装, 但却没有认识到通过礼仪来展现自己更为重要。甚至一些大学生有错误认识:身着奇装异服以为就是追求“酷”, 不说脏话就认为“落伍”了, 讲文明礼貌看成是“小儿科行为”等。
3.改进大学生商务礼仪教育的措施
3.1 学校应加强培养和教育方案
1)在学习中增强商务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在我院已经开设公共关系方向专业, 并且学院开设了有关课程, 如:公关礼仪、大学生礼仪、商务礼仪等。在增强大学生礼仪运用的同时, 鼓励大学生在社会空间运用礼仪, 让其在社会中对内协调, 对外沟通。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况, 灵活的应用商务礼仪知识, 正视自我的礼仪修养, 最终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
2)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加强商务礼仪教育的必须条件, 例如:学校定期开展商务礼仪知识讲坛、观看礼仪录像, 发放礼仪材料;通过校园广播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 发动师生对不文明现象带来的后果进行反省, 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营造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在很好的校园环境氛围中得到礼仪修养的熏陶, 提升礼仪素养[3]。
3.2 大学生自身提高商务礼仪的做法
1)严格律己、积极探索。要提高其自身修养, 需要从一点一滴小事情着眼, 从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 要让自己的行为严格规范起来, 从而将自己的品德修养得到提高, 以适应正在进行深刻变革的社会, “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警句时刻要铭记于心, 做一个“思想上虚怀若谷, 行动上登高望远”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商务礼仪素养、更好的和社会融入。
2)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校园或者社会社交活动, 学到更多有用的礼仪行为, 加强商务礼仪知识得学习, 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了解他国的文明礼仪;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更好的提高我们对商务礼仪的兴趣, 让学习变得有趣, 让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
4.现代商务礼仪对大学生的影响
4.1 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在交往过程中遵循诚信真挚、相互尊重、言行适度的原则, 就要学习和掌握现代商务礼仪的基本规范, 积累交往经验, 让他们认为你是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熟悉他们。这样就可以快速的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人际关系。
4.2 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有走向社会的强烈地愿望, 同时存在心理上的困惑, 比如:如何与领导、同事交流, 如何快速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商务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掌握合乎社会需求的行为准则, 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转变要求, 还可以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3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教育, 而在行为表达上却连最基础道德的水平都无法达到。系统的礼仪教育能够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 让他们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 努力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 把人外在的礼仪形式与内在的道德品质有机地统一起来, 成为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和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亚兰.大学生对礼仪知而不行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10):389-390.[2]康小莉, 云书海.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 11(1):103-105+112.[3]丁萍.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0.
第三篇: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张 娟1 ,李江风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讨论比较多的“精明增长”(Smart Growth)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涵,对我国城市空
间扩展的具体情况迚行了分析,幵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从美国城市蔓延的前车乊鉴中得到教训,从城
市发展策略和技术手法上将“精明增长”的理念用来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空间扩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203Smart Growth,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ld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Smart Growth;spatial extent of the city;enlightenment
美国“精明增长”(Smart Growth)城市觃划理念是 目前国内外觃划界讨论比较热门的话题。“精明增 长”理念的提出与美国二战后城市人口增长与郊区蔓 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本 文主要针对精明增长这一概念的起源、特征以及其相 关内容迚行分析评述,然后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空间扩 展的现状与美国城市蔓延的前车乊鉴迚行对比,以期 对我国的城市发展有所借鉴。美国“精明增长”模式
Smart Growth城市发展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美
国觃划界最为流行和时髦一种城市觃划理念,后来逐 渐被世界各国的学者引用和研究。早期国内部分学者 将其翻译为“理性增长”,后来又有了“精明增长”的说 法。笔者认为“精明增长”的翻译更为准确和贴切。然而,无论是“理性增长”还是“精明增长”,都反映了 一种紧凑型的城市空间扩展和觃划理念。1.1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 ism)二战以后的美国,工业迅速发展,小汽车数量急剧
收稿日期: 200610
作者简介:张 娟, 1981年生,女,湖北钟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增加,对于崇尚自由的美国人来说,当时最大的理想就 是“拥有一辆小汽车,位于郊区的带有花园草地的独 立住宅,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高效的地方政 府、优质的学校教育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当时被称 为“美国人的梦想”(American Dreams)。在这种梦想 的驱动下,大量的中产阶级流向郊区,以逃避市中心交 通拥挤、环境污染的大城市。然而, 随着“郊区化”(Suburbanization)的发展,却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迚一步加大;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加重,导致 交通更加拥挤,环境迚一步恶化,自然资源受到侵蚀;市政开支高涨,社会成本不断增加等。“美国人的梦 想”由此破灭,新城市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觃划的优 秀传统,塑造具有生活氛围的、紧凑的社区,取代现有 的城市蔓延(Urban Sp rawl)的发展模式。然而,新城市主义至今没有作为一个发展范式被 广泛采纳,原因乊一是其形体设计标准与北美通常的 体系不完全相容,再就是房地产业被土地利用分类觃 划得支离破碎[ 1 ]。幵且,新城市主义缺乏对大城市问 题的全方位的思考,过于强调小城镇情调的邻里觃划, — 203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6年 第8卷 第5期
觃划与管理
多表现为局部、分散地解决问题,在单个分散的项目设 计中可能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会有所作用,但是在 更大的范围里实施,新城市主义的影响力就会显得比 较微弱,所以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新城市主义幵没有 有效地抑制城市用地的蔓延。1.2 “精明增长”
1.2.1 “精明增长”提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继“郊区化”后 的一种城市无限制低密度扩展的现象,觃划界称乊为 “城市蔓延”。关于“城市蔓延”,学者们众说纷纭,最 终,城市蔓延带来的不良影响被确定在5个方面:(1)无节制的土地消耗。(2)增加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
(3)居高不下的公里数(vehicle miles traveled, VMT)。(4)不佳的土地利用形态。(5)就业岗位和人口空间
分布的不匹配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 2 ]。“精明增长”就是对这些思路系统的最好的归纳 和总结。
1.2.2 “精明增长”的内涵
“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得益于新城市主义。美 国觃划界将其归纳为十大原理:(1)土地的混和使用。(2)设计紧凑的住宅。(3)能满足各种收入水平人的 符合质量标准的住宅。(4)适合步行的社区。(5)具 有自身特色,极具场所感和吸引力的社区。(6)保护 开敞空间、农田和自然景观以及重要的环境区域。(7)强化已有社区。(8)多种选择的交通方式。(9)城 市增长的可预知性、公平性和成本收益。(10)公众参 与。
“精明增长”是一项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城市发展 综合策略,将城市发展融入到区域整体生态体系和人 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目标中,提出“城市增长边界”
(Urban Growth Boundary)、“TOD ”(Transit2271(2006)0503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风景区的环境压力与日俱 增,水体、大气、植被、土壤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水体污染最为明显、最为直接,加剧了水资源利 用的压力。由于水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保障旅游与 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解决好风景区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问题,已成为风景资源和旅游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鼓浪屿为例,探讨风景 区的污水再利用。鼓浪屿概况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 面积1.87 km2 ,常住人口1.63万人。鼓浪屿为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 AAAA级旅游区, ISO 14000国家示范 区。200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88.5万人次,实现旅游 服务收入2.38亿元。鼓浪屿既是一个蜚声世界的风 景区,又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发展史的老城区,环境基 础设施滞后,尤其是市政管网未实行雨污分流,原居民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近岸排放,影响到鼓浪屿周边 海域水质和风景区形象。厦门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风 景区管委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九五”期末,就着手 解决鼓浪屿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问题,幵将其列为厦 证做到决策可预见、公正以及财政上可行。3)技术上:主要是城市觃划设计的方法,如何优
化与完善城市步行系统环境,倡导交通导向性开发;如 何设计建筑、住房、公共设施、开敞空间等物质形态来 营造社区场所感、塑造多样性的邻里社区;采取什么样 的生态觃划措施保护城市内部和外部开放空间,从而 创建出紧凑有序的城市发展模式;如何对废弃地迚行 再开发利用从而使城市土地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 挥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技术支撑。思考
美国“精明增长”理念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在国内
外觃划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精明增长”提出的城 市发展觃划的全新理念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也有一定 的启发性。但是,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我 国城市发展的现状而不能生搬硬套,在借鉴新的理念 的同时更多地要注意我国城市自身的发展现状,将美 国“精明增长”观念赋予中国化的内涵。
“精明增长”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觃划 理念。但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还需要做迚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精明增长”给 了一个理念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研究空 间,比如如何设定城市增长边界以期使城市发展达到 最优,如何迚行公共交通网络的设计从而使城市内部 的交通和社区达到最和谐状态以及对废弃地的再开发 利用的技术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 1 ] 桂 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
计的借鉴[ J ].世界建筑, 2000(10): 2622.[ 3 ] 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 J ].城市问题, 2005(3): 6750.[ 5 ] Michael Greenberg.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as a smart growth o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Z].The Environment, 2001, 21: 129-143.— 206 —
风景区污水再生利用的探讨———以鼓浪屿为例
环境与园林__
第四篇:创新创业论文-空间太阳能研究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空间太阳能的研究
学院名称 : ******************
专业班级 : ***************
学生姓名 : *****************
学生学号 :
**************
指导导师 : ***********
2013年03月9日 星期六
空间太阳能电站及无线能量传输
摘要:空间太阳能电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几乎牵涉到各个技术行业。它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从而彻底解决能源问题。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关键词:空间太阳能电站,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能量
Abstract: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s is a very huge system engineering, involving almost every industry.It can provide a steady stream of energy for human society, so as to thoroughly solve the energy problem.The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the main key of space solar power technology,and it needs to break through.Key words: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technology energy 0.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地球矿物资源的大量开采与消耗, 使石油、煤炭等资源日趋短缺,据估计包括化石能源在内的所有能源储量仅能够人类使用100~200年左右。目前全球原油年消耗量约为35亿吨,而亚洲的原油尤其是中国的年消耗量正在激增中。在今后25年中,全球原油平均每年消耗将达50亿吨,足以把现已探明的全部储量耗尽。中国人均能源消耗约为世界人均能源消耗的1/2,为发达国家的1/10,为美国的1/13,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快遇到能源短缺问题。我国如不及早地开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研究 能源危机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另外过量消耗矿物燃料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也促使人们寻找新能源和各
种可再生能源;再者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空间太阳能具有能流密度大、持续稳定、不受昼夜气候影响、洁净、无污染等优点, 且随着人类征服太空能力的加强,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SPS(Solar Power from Space)已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能源如风能、潮汐能、水电能、地面太阳能、地热能等都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而无法为人类提供全面的能源需求,而剩下的可供选择的就只有核聚变能和空间太阳能,而核聚变能在50年能否实现商业化还是一个问题,而空间太阳能电站在20~30年内有可能实现商业化,且大气层外没有云层、雾、尘埃等,太阳光线不会被减弱,强度是地面上的7~15倍。且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十分稳定,在静止轨道上建设的太阳能电站1年中99%的时间是白天,其利用效率比在地面上高出6~15倍。所以,太阳能空间站的使用将极大缓解人类社会的能源紧张局面。空间太阳能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1 空间太阳能概念的提出
1968年,美国的Peter Glaser博士提出了太阳能发电卫星(Solar Power Satellite,简称SPS)。其基本构想是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卫星基地,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来发电,然后通过微波将电能送到地面的接收(天线)装置,再将所接收的微波能束转变成电能供人类使用。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基本由三部分组成: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的转换和发射装置以及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
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能量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并利用天线向地面发送能量;地面接收系统利用地面天线接收空间发射来的能量,通过转换装置把其转换成为电能供人类使用。整个过程经历了太阳能一电能一微波一电能的能量或者太阳能一激光一电能转变过程。
1.2 空间太阳能的发展现状
1.21国外空间太阳能的发展现状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投入约5000万美元进行空间太阳能电站和关键技术研究,并且提出5GW的“1979 SPS基准系统”方案。1995年7月,NASA开展了重新评估SPS可行性的研究,并提出多种创新方案。1999年,NASA在2年内投资2200万美元,开展“空间太阳能探索性研究和技术”的计划,提出SPS未来发展的技术路线图计划于2020年实现10MW系统的空间验证。2001年后,NASA和美国科学基金会共同出资开展“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和技术程度研究”。2007年美同国防部组织专家完成了《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战略安伞的机遇》中期评估报告。报告对于美国政府组织开展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提出4点建议:①要有效的进行组织,以解决SPS研制存在的问题;②要为SPS的商业发展清除主要的技术风险;③为SPS的研制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制度和法律环境;④政府应成为SPS早期的验证者、研制者和用户,并且激励其持续发展。
日本是能源极缺的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SPS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共有200多名科学家参加15个技术工作组,90年代起陆续推出SPS2000、SPS2001、SPS2002、SPS2003、分布式绳系SPS系统等概念设计,并且重点在微波传输、激光传输、材料及空间机器人技术方面开展工作。2003年2月27日,日本
提出“促进空间太阳能利用”计划,已列为国家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后实现商业化,目前已经提出在2030年实现1GW商业系统运行的技术路线图。
欧洲在1998年开展了“空间及探索利用的系统概念、结构和技术研究”计划,提出了名为太阳帆塔的概念设计。2002年8月,欧空局先进概念团队组建了欧洲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网,重点在高效多层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高效微波转化器、轻型大型空间结构等先进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22 国内空间太阳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地面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利用规模还十分有限,发展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解决太阳能的大规模利用问题才是我国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空间太阳能发电的主要关键技术,WPT在能量传输方面起重要作用。我国在雷达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激光技术也已成熟。微波技术、激光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表明我国在WPT技术上已具有相当基础。我国已具备了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基础与空间应用能力。尽管就我国的目前空间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但就空间工业基础来讲,我国已具备建设 太空太阳能电站所需空间技术的潜能。
2、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方案
国际上已经提出几十种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构想,总得来说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聚光式,另一类是聚光式,而这两类又分别可以分为平台式和分布式。平台式非聚光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提出的“1979 SPS基准系统”;分布式非聚光窄间太阳能电站的典型代表是日本提出的“分布式绳系太阳能电站卫星”;平台式聚光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提出的“集成对称聚光系统”;分布式聚光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典型代表是日本提出的“SPS2003”。从发展趋势上,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的发展重点是从系统的轻型化、模块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要重点解决系统的散热和空间大功率电力的传输难题。下面给出几种典型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
2.1 1979 SPS基准系统
1979年美国提出第一个空问太阳能电站概念,名为“1979 SPS基准系统”。
该设计方案为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布置60个发电能力各为5GW的发电卫星,总设计目标为300GW,约为美国电负荷的一半,系统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
表1 1979 SPS基准系统主要性能参数
系统采用桁架式太阳电池阵结构设计,体积和重量均较大,是后来的SPS概念设计的基础。设计微波波束到达地面时的功率密度很小,波束中心约为23mW/cm2,边缘只有1mW/cm2,对人、畜和庄稼不会造成危害。
2.2 集成对称聚光系统
NASA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SERT研究计划中提出新一代的名为“集成对称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示意图见图2。采用了薄膜聚光设计,薄膜聚光采用O.5mm厚的Kapton膜,表面太阳光反射率达到0.9,聚光膜到光伏电池的集光率为4.25。设计将聚光太阳阵与微波发射天线布置在很近的位置,可以大大减小空间电力传输系统的体积和质量。
图2 集成对称聚光系统
2.3 日本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概念
日本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中提出了多种方案,主要包括SPS2001、SPS2002、SPS2003、分布式绳系太阳能电站卫星概念等(见图3)。
其中SPS2001采用了聚光系统,并且创新性的提出将太阳电池、微.波转换装置和发射天线集成为夹层结构,大大简化了结构设计和空间装配的难度,但散热问题
极难解决。在SPS2002方案中,改进了SPS2001的夹层结构,将太阳电池、发射天线布置在同一面,另一面作为热辐射器,可以大大改善热控的效果,但给能量转化效率和电池兼容性带来一定问题。SPS2003方案是在SPS2002方案的基础上,在辐射面后面增加了太阳屏,更加有利于系统的散热。SPS2003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各部件将采用编队飞行的方式保持相对位置稳定,是一个真正的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绳系太阳能电站卫星概念减小了单个模块的复杂性和重量,更有利于系统的构建和组合。其基本单元由尺寸为100m×95m的单元板和卫星平台组成,单元板为太阳电池、微波转换装置和发射天线组成的夹层结构板。每个单元板的总重约为42.5t,微波能量传输功率为2.1MW,单元板和卫星平台间采用4根2-10km的绳系悬挂在一起。由25块单元板组成子板,25块子板组成整个系统。
2.4 太阳帆塔
欧洲在1998年开展了“空间及探索利用的系统概念、结构和技术研究”计划,提出了太阳帆塔概念,主要参数见表2。表2 欧洲太阳帆塔基本概念
该方案设计基础是基于美国提出的太阳塔概念,但采用丁许多新技术,主要是采用了可展开的轻型结构——太阳帆,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总重量、减小系统的装配难度。每一块太阳帆电池阵为一个模块,尺寸为150m×150m,发射入轨后自动展开,在低地轨道进行系统组装,再通过电推力器运往地球同步轨道。
3.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关键技术
3.1 低成本、高效率、强抗辐射的光电能量转换
需要发展聚光太阳电池和薄膜太阳电池,以减轻产品质量,增强抗辐射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3.2 低成本的地面与轨道间的运输
运输成本与每次发射的有效载荷包装的大小有关。大包装(80t)有利于减少发射和太空组装次数,但需研制重型运载器;小包装(20t左右)则可利用成熟的运载器或运输系统,节省成本,但运输和空间组装次数相应增加。当前使用的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发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平均在20000美元/Kg以上,应尽量使之降到400美元/美元以下。空间太阳能电站体积大、重量大,需要多次发射到近地轨道(LEO)进行组装,再送往地球同步轨道(GEO)。冈此,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需要两类空间运输技术:低成本大运载近地运载器,高性能轨道问推进系统。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包括美国的土星五号和俄罗斯的能源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100t。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商用运载火箭,包括“德尔塔”、“质子”、“阿里亚娜”和“长征”等,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11.2—25.0t不等。为了节约成本,有必要发展大刑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丁具。高比冲、长寿命的电推进系统是空间太阳能电站最有前途的空间轨道转移推进方式。美国已经研制50kW霍尔电推力器,需要进一步研究大推力的电推进系统,以适应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的需求。
空间太阳电站的太阳能发电考虑两种形式,即光电转化形式和热电转化形式。上世纪90年代,考虑到热电转换的较高效率,在空间站的电源系统设计中曾对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系统进行了广泛研究。随着光电转化技术的进步,其较高的效率(已经成熟的空间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接近30%)和高可靠性使得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太阳能发电更多的立足于光电转化。目前。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需求来看,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系统的质量,研究重点是发展聚光太阳电池和薄膜太阳电池技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轻产品重量,并需要进一步增强抗辐射等
空间环境适应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其中聚光太阳电池最为看好,也是目前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较多采用的方案。图4为美国的SERT计划给出的与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目标相对应的太阳能发电技术目标。
图4 太阳能发电技术目标
3.3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空间太阳能电站最关键的技术。无线能量传输主要有微波和激光两种,激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太大,故目前主要考虑用微波。首先,要提高微波发生器将电流转化为微波的效率,提高地面硅整流二极管的接受和转化效率,以及其它微波器件的效率。其次,要解决微波波速的生成和指向控制技术。第三,要确定微波频率的选择。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关键技术,在空间将太刚能转换成电能后,进一步转换为微波或激光,通过WPT传输到地面,再通过微波或激光接收装置转换回电能。目前来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相对更为可行。1964年,一个2.4kg重的无线电力传输直升飞机进行了验证,接收功率达到270W,飞行高度为15m。1975年,更大功率的微波电力传输试验在美国的JPL试验成功,传输距离达到1.6km,接收功率达到30kW,接收端的直流转化效率达到0.84。13本已进行了几次空间微波电力传输试验,主要研究微波
波束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下的相瓦作用。激光传输能量集中,所需的接收设备小,造价便宜,且可以直接转化为氢等存储起来。但是,激光穿过大气层时,有能量损耗,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能使用,而且大功率的激光技术目前还有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应用。日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大功率、高效率、长寿命的能量转化器件技术,这对于降低系统的质量、减小热控等的复杂性都非常重要。
3.4空间技术
1)空间组装、维护和维修技术
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体积和重量巨大,需在近地轨道进行空间装配,而且系统在轨工作寿命达30~40年,在全任务周期内,面临着大量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等的威胁,此外由于空间太阳能电站运行时问长,其携带的燃料有限,需要进行在轨加注,维护任务需求很大,需要研究结构和部件模块自主组装技术、空间无人维护和维修技术。2006年1月22 13,日本成功发射了Furoshiki卫星,多个卫星在空间释放后,相互展开形成天线网格,之后整个系统旋转,以保证天线网格的张力。天线网格搭建完毕后,机器人就可以在网格上工作以建造相控阵天线。主要验证新型自主空间展开天线和空间机器人技术。
2)姿态控制及波束指向控制技术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面积将达到几十平方公里,在运行过程中,既要保证太阳电池阵尽可能对日定向,又要保证微波波束与地面接收天线精确定向,给系统的姿态控制和波束指向控制带来很大的难题。特别是波束指向控制技术对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安全有效运行极其重要。
3)热控材料及热控技术
空间太阳能电站中的光、电、微波能量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排散是方案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而适合的工作温度又是保证系统长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采用合理的热控方案和热控材料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空间电力管理与输送技术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输出功率达到GW级,其电流十分强大,如果采用常规技术,需要大量的电缆、绝缘材料和散热材料,严重影响到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重量和成
本。需研制高温超导输电电缆、长寿命高可靠制冷器、高效直流变换器及新型的绝缘、散热材料等。
5)轻型、长寿命的结构及其部件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体积巨大,工作寿命长达30年以上,为降低发射成本,需研制超轻型的展开式结构、充气膨胀结构和创新的多功能结构以及耐空间辐射环境的轻型复合材料。
6)太空自主组装及机器人
未来在太空建造太阳电站时,简单的、规范化的组装任务由结构和部件模块自主完成,复杂的组装、维修和服务任务由机器人辅助完成。要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遥控操作臂的基础上,发展遥控机器人,继而研究6自由度的机器人。
7)结构与部件的高度模块化和批量生产
太阳电站的结构与部件需制作成大小适中,具有高包装效率的模块,使其能用成熟的运载器或运输系统发射,便于在太空自主装配、在轨维修和更换。
8)微波传输能量的分析
目前来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相对更为可行。1964年,一个2.4kg重的无线电力传输直升飞机进行了验证,接收功率达到270w,飞行高度为15m。1975年,更大功率的微波电力传输试验在美国的JPL试验成功,传输距离达到1.6km,接收功率达到30kw,接收端的直流转化效率达到0.84。日本已进行了几次空间微波电力传输试验,主要研究微波波束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在单位时间内投射到日地平均距离处,且垂直于射线方向地单位面积上地全部辐射能,叫做太阳常数。美国宇航局标准取太阳常数为135.3mW/cm2。美国的“参考系统”太阳能空间发电卫星设计位于地球同步轨道,发射时的能量密度为23mW/cm2;日本设计的SPS2000位于低轨道,发射时能量密度为57.4mW/cm2,到达地面时的能量密度为0.9mW/cm2。目前国际上关于微波使用的安全性标准:美国和西欧为10mW/cm2;日本为5mW/cm2。所以传输电能的微波不会对地球表面生物造成伤害。同时,SPS不会引起致命的病变,在这方面也不会有大规模杀伤性。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武器,水枪比SPS更有效。”Moss认SPS“微波光束列始终在接收站的绝对控制下,稍稍偏离天线的精
确轨道,就会迅速关闭。并且,最重要的是,接触微波能并不会致命。它不象激光那样具有热‘攻击性’,也不象X光辐射那样离子化
微波的频率为2.45GHz或5.8GHz,这是分配给工业,科学和医疗使用的频率,不会对通讯造成影响。但是空间太阳能发电卫星发出的微波束穿过电离层和大气层到达地面时,大功率微波将与空间等离子体、大气粒子相互作用,在波束通过的区域和临近区域引起一些变化,如电子被加热,电离度增大,激励产生等离子体波等;同时微波束的特性也将被改变。这些问题需要研究和实验。
激光传输能量的分析:激光方向性强、能量集中,所需的接收设备小,造价便宜,且可以直接转化为氢等存储起来。利用激光可以携带大量的能量,可以用较小的发射功率实现较远距离的输电。有关研究选择激光的优势在于。所需的传输和接收设备是微波所需的1/10。不存在干扰通信卫星的风险--使用微波却存在这种问题。不足点之一是障碍物会影响激光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能量交换。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能使用,使用激光不能像微波那样穿过云层能量会在中途丧失一半。用激光传输能量整个过程首先在太空中把太阳光直接泵浦成激光,或先把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再转换成激光。第二步,把激光发射回地面。第三步,把激光转换成电能或直接转化为氢等存储起来。
一些国家开展了太阳能直接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研究,包括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等,但是转换效率都很低,远远未达到商业化应用阶段。
4、总结以及个人看法
(1)我国以及世界的能源现状表明,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是解决未来的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结构的合理选择。
(2)太阳能空间电站有巨大开发价值,但在关键技术上需进行重点攻关,加快发展载人航天及空间站技术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3)如果从现在起开展空间电站各种相关技术的准备工作,可能在20年左右 时间内实现太阳能空间站的商业化。
(4)在研究外太空的太阳能利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科研机构应该团结协作,尽快把关键技术弄好,以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第五篇:英语翻译理论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theories;translation practice;descriptive 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
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
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
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