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探《论语》中孝文化
浅探《论语》中的孝文化 摘要:当今国学越来越热,传统文化正日益复兴。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以儒家的思想为核心。《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开篇之作,可谓瑰宝。不论探寻何种文化,须追源溯流,须解读元典。故而从《论语》元典出发,探寻孔子思想中的孝文化,以求抛砖引玉,窥孝文化之底蕴,并推广传播,走向世界。
关键词:《论语》;
孝文化;
文化传承 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1] 孝文化源远流长,基本成为国人的做人准则,为人的首善。有“百善孝为先”之说,那么孝悌成为每个人必修课。《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大同社会,不正是孝观念的萌芽吗? 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到“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即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2] 因而,笔者从儒家文化的代表作《论语》入手,集中解读《论语》中的孝文化。
一、何谓孝 什么是孝呢?孝字最早见于殷甲骨卜辞。梳理孝字释义如下:《尔雅·释训》 :“善事父母为孝。” 事,侍奉之意。《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书·尧典》“克谐以孝”,同样是指侍奉之意。清代段玉裁的《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畜者,养也。
从古到今,孝的基本意义是子女能侍奉父母,可以为孝。侍奉包含两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方面,我们需要提供父母基本所需的物质条件,第二层次是精神方面,我们需要时常陪伴他们。
孝的广义是孝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二程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书·君陈》:“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传:“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能施于政令。”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与古人的修齐治平思想吻合。相比较狭义的孝来说,广义的孝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基本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即齐家的范畴。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尹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3] 孔子认为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先学孝悌、诚信和友爱,然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即先德后智。先孝悌,由信及爱,达仁。从亲人到朋友到众人,由亲及疏而来。可见孝悌这一道德是入门必修之课。千百年来,孝文化绵延不绝,我们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如扇枕温衾、亲尝汤药等。自先秦之后,注释元典的著作愈多,有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集注》,有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还有钱穆的《论语新解》等等著作,它们是我们解读《论语》的助手。
二、何为孝 《论语·为政》篇集中记录了四则弟子向孔子问孝。接下来笔者以这四则为例,解读《论语》中的孝文化。
第一则:“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违,不背于理。夫子以从亲之令为孝。而生死祭葬,事亲之始终具矣。'胡氏曰:‘人之欲孝于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这一则关于孝的对话,提及两层意思。第一层,循父母之教,听父母之令为孝。在家与父母相处,应该以此为准则。如《弟子规》所言:“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简而言之,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在古代,知识传播方式受限,所以父母自然会比子女懂的多,可以指导孩子;
而今天,作为子女,我们未必事事都听父母的指导,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二层,在与父母相处时,以礼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古代礼仪繁杂,如晨昏省定,子女早晨必去父母处问安,晚上则须为父母铺床而侍奉他们入睡。《小学·明伦》中凡此礼节,诸如此类。今时来说,我们没有如此繁杂的礼仪,但对父母的孝心不可减。通过学古人,未必是去模仿他们,完全复古,而是从他们身上学习体悟那份赤诚的孝心,我们学习如何敬畏和敬爱我们的父母。
第二则:“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四书章句集注》:“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也矣,岂不可以为孝乎?”[4] 钱穆《论语新解》中:“此句有三解。一,父母爱子,无所不至,因此常忧其子之疾或病。子女能体此心,于日常生活加意谨慎,是即孝。或说,子女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言无他忧可忧。人之疾,有非己所能自主必使无。第三说,子女诚心孝其父母,或用心过甚,转使父母不安,故为子女者,惟当以父母疾病为忧,其他不宜过分操心。”[5] 钱穆先生从第二说。第一说,是指为人子女者,平安健康地长大是最大的孝。第二说,是指为人子女者,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尽力减少父母的担忧和劳心,比如成长和学习。然后其他自己所无力改变的事顺其自然。比如天灾疾病。第三说,是指为人子女者,应以父母健康与否为念。“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钱穆与它同义。[6] 无论何解,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应该对自己尽心。从父母来说,我们让父母放心。应该做好为人子女的本分,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
第三则:“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四书章句集注》:“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胡氏曰:世俗事亲,能养足矣。呷恩恃爱,而不知其渐流于不敬,则非小失也。”钱穆《论语新解》这一则解说有两种:“一者,犬马能侍奉人,何况子女呢。它说,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犬马亦得人养,可见徒养口体不足为孝。”[7] 这一则从心来说,指对父母的事敬心。在与父母相处时,我们可以替他们干活,给他们衣食,却内心没有敬畏之心,和养阿猫阿狗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则深入指出孝除了物质层次的满足之外,需要精神层次的满足,即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敬畏。有敬才会爱,才不会言行举止逾越本分。
第四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钱穆先生认为:“这一则,解说有二。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能和颜悦色为难。《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8] 是说与父母相处,需要柔吾声,悦吾色。或说,难在承望父母之颜色。《礼记·曲礼》:“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能在无形无色之中体察父母之意,才是孝。二说皆通,这是从相上来说,即我们需要和颜悦色地与父母相处。
三、何以孝 孝作为人之首善,学之入门,何以如此之重要。孝是其他品质的前提和基础,有孝才能有仁,有孝才能有信,有孝才能有廉。我们从《论语》和《孝经》中窥得一二。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此言人能孝悌,则其心和愿,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有孝必有忠。有孝悌之心,不行争斗之事,不为悖逆之事,对君尽忠,对国尽力。
《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言君子凡事专用于根本,根本即立,则其道自生。孝悌乃是为仁的之本。程子曰“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悌为本。”因孝而生仁,由亲及疏,由孝悌之心及仁爱之心。
《孝经·开宗明义》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将孝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孝始和孝终,也即小孝和大孝。小孝就是不敢毁伤自我,需要谨慎持身,让自己远离危险之事,危险之境,保护好自己不受损伤。让父母放心。大孝就是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让父母欣慰,而不是因为我们而丢脸。
四、何传孝 孝文化绵延的数千年未曾断绝,新的时代下,我们有新方式与父母相处,今天人们与父母的关系更加和谐平等。我国宪法第49条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孝既是我们一脉相传的民族根,又有法律条例保护。那我们应如何传承孝文化?(一)推己及人 《孝经·天子章》:“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爱自己的父母的人,就不会讨厌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的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情,更加和谐安定。
(二)走向世界 “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9],其他国家也有孝文化,孝文化的传播意义重大,便于各国借鉴学习,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利于对外交流,增进各国友好往来。目前汉语国际推广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要语言、文化双管齐下,但关于如何传播孝文化的实际方法较少,避免被误解,我们应该做好做好解释传播工作,比如: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传播中国孝文化,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孝文化,以书籍为媒介传播中国孝文化,通过网络传播中国孝文化。在此过程,首先,我们在对外孝文化的书籍和对外孝文化的教学方面形成统一的观念,其次,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要有相当高的专业要求。孝文化的对外传播前路漫漫,但在我们不懈努力下,一定前程似锦,一定会越来越好。
五、结语 我们走进古人,解读经典,来更好地学习古人的孝究竟是什么。我们去体察古人的孝心,然后借鉴学习,充满感恩意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传统文化,从来不是为了复古,当然我们也无法复古,我们可以走进千百年前的世界去看看,吸取文化底蕴与精髓,然后继续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并且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万丽华/蓝旭 译注.礼记——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2]万丽华/蓝旭 译注.论语——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3]万丽华/蓝旭 译注.尚书——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4]万丽华/蓝旭 译注.孝经——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5]管锡华校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4.[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7]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2.[8]李静.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中国孝文化传播[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5.Filial piety culture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of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Catholicis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o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eviving.In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Chinese culture is centered on Confucianism.“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the beginning of Confucianism, can be described as treasures.No matter what kind of culture to explore, to follow up the source, to be interpreted Yuan Dian.Therefore,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Yuan Dian, to explore the filial piety in Confucius thought, in order to initiate, glimps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mote the spread, to the world.Key word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filial piety culture;cultural inheritance [1] 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1.[2] 钱穆.中国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51.[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49.[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55.[5] 钱穆.论语新解[M].(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8.[6] 钱穆.论语新解[M].(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95.[7]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9.[8] 钱穆.论语新解[M].(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0.[9] 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31.
第二篇:《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于父母,“孝”的内容主要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但是,“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孔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恃奉父母,如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规劝,如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要“养”、“敬”,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他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葬而有礼也是《论语》对孝文化的延伸。
《论语》中“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点给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很充分的理论根据,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而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说道,《尚书》上说“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了政治。看来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是参与了政治。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孝”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积淀为一种形式,起着半宗教的作用。《论语》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如何处理“忠”和 “孝”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作为孔门道德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纲目,《论语》之“孝”有着独特的意义。一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论语》强调“孝”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子罕》),表明孝悌是任何行为的前提,为弟子必须先修孝悌。为“士”也必须以“孝”的标准来要求,即“宗族称孝焉”(《论语·子路》)。二是对社会的教化。《论语·学而》云:“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可见,孝对于社会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孔子所提倡的孝,是人们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源,孝是仁义之道,是人自觉的道德活动。孝思孝行,是居仁行义的,有了孝行,能敬长,能齐家,进而能治国平天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孝道文化在古时候,乃至在今天对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淳化民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巨大的意义。
第三篇:浅探浙江历代名人的名字文化
浅探浙江历代名人的名字文化
摘要:本文以浙江古代、近代及现代的97位文化名人人名为考察对象,从名字字数、名字特殊用字、名字寓意三个角度作出分析。我们发现:浙江名人的人名向三字格发展,名字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意蕴。
关键词:名人人名、特殊用字、意蕴
一、引言
“名人”首先应该是有名字的人,现在的“名字”在古时候只相当于名,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字。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字,只有那些有文化、有地位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名字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历史、民族、地域文化等信息。我们以浙江97位名人(百度搜索“浙江古代名人”和“浙江近现代名人”筛选而得)的名字为对象,分析其中的一些规律并作出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名人的常见用名是笔名,如:“鲁迅”、“矛盾”,我们考察时分别记为“周树人”、“沈雁冰”。有些名人有原名,后来又改了名字,如:“郁达夫”原名“郁文”,“夏衍”原名“夏乃熙”,我们以后用名字为研究对象。有个别名人有多个名字,我们采用最常用的,如:章太炎,初名学乘,后更名绛,后又改名炳麟。
二、单字名和双字名
单字名就是用一个字命的名,如“吴平”的“平”就是单字。双字名就是用两个字命的名,如“邵飘萍”的“飘萍”就是双字。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古代的人名中有26例为单字名,如“陈亮”、“范钦”、“高明”;30例为双字名。近现代中只有两例单字名,其余均为双字名,如“余秋雨”、“周信芳”、“范文澜”。由此可知,人名的用字向双字化发展,单名逐渐消失。我们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可以解释此种现象。
(一)社会的进步
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人们不太注重名字,随便有个称呼就是了。尤其是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下层民众,没有正式名字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即使到了近现代,我们还是会发现没有完整名字的人。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但也是社会现实的反应。然而,随着民主、科学、平等的观念深入大众,人们对于名字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尤其是那些有了受教育机会的人,总是要有一个正式名字的。正是这样,有确定名字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普遍使用单字名,而我们的姓又使用的比较集中,[1]最常见的100个姓氏总计约占汉族人口的87%。这样,势必导致大量的重名现象。
(二)人口的增加
我们看一下汉代以来,浙江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2]西汉元始2年(公元2年)约有55万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达到436万。北宋祟宁元年(1102年),人口可能在600万人以上。明初洪武26年(1393年)有1049万人。乾隆41年(1776年),人口超过两千万。鸦片战争时期,人口为2700多万。20世纪30年代,人口达5588万。由此可以看出,浙江人口的历史发展状况。人口越来越多,为了避免重名,人们倾向于选择双字名。
为了更加形象,我们将浙江省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绘图如下:
(三)“字”的消失
在古代,名人是有“字”的,如:黄宗羲,字太冲;王羲之,字逸少。即使在近现代,也仍然有人用“字”,如周树人,字豫才。只是,[3]五四前后,“一名主义”推行,人们逐渐不再用“字”。“字”通常是有两个字组成的。以前,平辈之间通常用对方的“字”,或后加“兄”,或前加姓来称呼。而“字”的消失,将给人们在对那些单字名的平辈的称呼上带来困难,直呼其姓名,显得不够尊重;单单是叫一个名字,不符合汉语双音节的发音习惯,很不顺畅。如:沈括,直接称“沈括”,显得生分,态度傲慢。称“括”,很不舒畅。如果称呼双字名的人,单称名,不用姓,既显得亲切、友好,又在发音上顺畅。如:称戴望舒为“望舒”,称黄宾虹为“宾虹”,都是十分恰当的。因此,双字名的繁荣发展就成为一种趋势。
三、特殊用字
我们在考察人名的时候发现名字中有一些特殊的用字,有些字有着一定的意义,有些没有意义。我们归结为三类:
(一)蕴含家族、宗族思想
宗族、家族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人们总是希望后代能够光宗耀祖、振兴家业。直到现在,每逢春节,北方同宗的男人还会相聚一次。这与在古代宗法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的宗族组织形式有关。“株连九族”的惩治制度也让人们重视对同宗后代家族观念的培养。体现这一思想的字有“祖”、“宗”、“家”。如:“黄宗羲”、“吕祖谦”、“全祖望”、“朱家骅”。意在提醒其不要忘记祖宗,要有家族、宗族观念,为家族争光添彩。但是,从我们考察的语料来看,近现代使用此类字的例子已经很少了,只见到“朱家骅”一例。这可能与社会发展进步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政治渐趋民主,经济渐趋繁荣,生活渐趋富裕,人对人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宗族观念开始淡化。
(二)蕴含出生次第
出生的先后在古代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权。在家庭内部,父母年老之后,也是由长子主管家中事务,协调各方关系。兄弟要尊重、听从兄长。名字中表示次第的有“伯”、“仲”、“叔”、“季”,这些是较为常见的。如“俞平伯”、“李叔同”、“高季琳”。此外,“赵孟頫”、“沙孟海”、中的“孟”也表示次第。“孟”有“排行第一”的意思。
(三)无意义用字
[4]有一些人名中有一字是没有意义的语助词或附添词,如“之”、“施”、“设”、“式”、“斯”、“不”、“思”等。用得最多的是“之”与“不”。前者如晋之介之推,朗之“舟之侨”,虞之“官之奇”,郑之“佚之狐”、“烛之武”等。后者如秦之“吕不韦”,韩之“申不害”,晋之“韩不信”,魏之“乘不仁”等。这里的“不”只起附加作用,如同江浙沪一带取名喜欢加“阿”字,成为倪阿毛、张阿宝、林阿仁、沈阿虎一样,将“不”、“阿”去掉也可。在语料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没有意思的字,如“万斯同”、“王羲之”、“李之藻”中的“斯”、“之”。他们都是古代的名人,我们没有在近现代名人中发现带有无意义用字的例子。为什么古人名字里会使用没有意义的字呢?我们认为,大概是名字向三字格靠拢的缘故。无意义字起到是是填充“空位”的作用。由于这个作用完全可以由其他字来替代,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无意义字在名字中逐渐走向消亡,其功能由有意义字代替。
四、人名的意蕴
在起名字上,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师傅或者其他长辈起的,自己一直用着。一是自己不怎么满意,后来更改的。长辈起的名字一般都寄托着他们的某种愿望或标记着出生境况。自己更改的名字往往蕴含着某种志向或追求。总得看来,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关乎人品
人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今天如此,古时更是如此。“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就是一种对人品要求很高的具体体现。孔子给我们留下很多的教育名言,如:“言必信,行必果”、“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也常说“雁过留名,人过留声”。我们从人名中也可以看出名人或者名人的前辈对人品的重视。如“吕留良”,我们可以理解为“要留下美好的名声”,要想留下好名声必然要做一个好人,具有良好的品质。又如:“王守仁”,“仁”,孔子说:“仁者,爱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希望其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再如“沈括”,“括”在古汉语里有“宽容”的意思,就是希望其做一个有宽容心的人。
(二)关乎人身
作为一个普遍的倾向,人们都希望身体健康,寿命久远。道教所宣扬的“长生不老”思想使无数人为之求索。即使是“贵为天子”的皇帝也不例外。在唐朝,服“仙丹”死亡的皇帝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李雪慧(2008)。这当然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却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长辈也总是希望后代有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这在名字中都有所体现。如“潘天寿”,“天寿”可以理解为“与天同寿”,是起名者表达希望其寿命长的愿望。再如“袁康”,“康”既是“平安健康”的意思,是长辈对后代体质的关怀与祈愿。
(三)关乎志向
在这个方面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长辈对于后代的勉励,一是起名人对自己志向的流露。前者如“周树人”,可以理解为勉励其“做一个有建树的人”。再如“周邦彦”,“邦”意为“国家”,“彦”意为“有才能的人”。合起来就是希望其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后者如“陶行知”,“行知”意为“知从行来”,表达了陶行知注重实践的理念和在实干中寻找真理的追求。再如“李渔”,原名“李仙侣”,“渔”可以理解为“渔民、打鱼”,表达了其远离官场世俗,亲近自然的隐士志趣。
此外,人名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寓意。且情况较为复杂。蕴含着身份、出生背景、敬仰贤达等多重意义。如“李适”,“适”音同“括”,在古代汉语中有嫡长子的意思,这就是用来表明身份。“刘松年”,我们认为,“松年”应该是“经济宽裕的年月”,应该是寓意其出生时的境况。“马一浮”,我们认为这与他对佛教的兴趣有关。马一浮早年曾研究过佛学,切曾用“一佛”为字。“浮”应当是“浮屠”之“浮”,有“佛”的意思。章太炎,初名“学乘”,“太”是对长辈的尊称。“炎”指的是“顾炎武”。章太炎钦佩顾炎武的民族气节和“明道救世”的思想,因此改名“太炎”。
五、结语
通过对浙江历史名人人名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人们在取名中的宗族观念大大减弱,使用无意义字的情况也渐趋消失。但是,在名字中寄托美好愿望的情感依然强烈。对人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们的起名动因,发现命名的一些普遍规律,进而对人名的命名行为作出指导,提出一些人名规范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雪慧等.中国皇帝全传[M].北京:中国华侨.2008.[2] 王泉根:华夏姓名面面观.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3] 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浙江人物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On the Name of Zhejing's celebrities Abstract: We have a research of 97 cultural celebrities's name, who is in Zhejiang's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and we analyse them from three points:word number, special words and implied meanings.We found that the name words is becoming three,and it implys some kinds of meanings.Key Words: celebrities's name, special words, implied meanings
[1] 陈昌来 齐沪扬:应用语言学纲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99.[2] 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册)武汉:华东师范大学.1984,133-137.[3] 王泉根:华夏姓名面面观.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69.[4] 王泉根:华夏姓名面面观.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96.
第四篇: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
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必须通过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断规范言行,不侵权、不违法,不做法盲。
一、中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
1.违法犯罪现状。(1)犯罪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犯罪年龄渐趋低龄。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 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3)犯罪形式结伙作案。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一些中学生由于过早辍 学,无所事事,浪迹公共场所,三五成群,拉帮结伙,违法犯罪活动。(4)犯罪动机突发单纯性。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有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2.违法犯罪原因。原因有多方面,如:(1)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表现在父母为家庭经济而操劳奔波,忽视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位老师” 的作用,传统道德教育被弱化,缺乏思想沟通,容易造成“代沟”;离异单亲家庭对儿女造成心理伤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顺百依”,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
养,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奢侈不良品德。“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2)学校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牵制,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了对多数学生的教育,部分学习差的学生无心向学,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如体罚、变相体罚,处事不公正,容易产生“问题学生”; 校园缺乏人文气息,死气沉沉,等等。(3)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的赌博、腐败等现象,网络、影视、书刊的暴力色情等精神鸦片的毒害。(4)由自身因素造成。中学生涉世不深,辨别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盲目地模仿;一些中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不思学业,没有刻苦学习的毅力;一些中学生好逸恶劳、无事生非,心理幼稚,缺乏法制观念,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就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加强法制教育的思考
法制教育是中学生通过学法、知法、形成法制观念的过程。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同时让学生明白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规范公民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学生违法犯罪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自身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出淤泥而不染” 正是充分说明自身主观原因(法律意识)所起的决定作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呢?我认为在课堂有效教育中,法制教育要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联系起来进行教
育。
1.把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教育中学生首先要从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是法律在中学生身上的最基本要求的体现。教师要非常重视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习惯是一种无意识心理的反应,依靠习惯的力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是道德的一个重要特点。个体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能自发地支配着人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用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制意识,用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不良行为在某些中学生身上出现,例如说谎、说脏话、辱骂他人、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损坏公共财产、索要他人财物、赌博、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场所、懒惰、不尊重老师和家长、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爱慕虚荣、早恋等,教师要以反面事例来唤醒学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要让学生明白,平时那些不易让人察觉的恶习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你走向犯罪的深渊,任何违法犯罪都是从违纪违规开始的,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演化过程。因此要“一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时刻注意日常生活细节,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2.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喜悦与烦恼、开朗与沉默、社交与孤独、大胆与怯懦等,心理结
构不成熟、不稳定,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偏面、易受感染性。心理学家称青春期是人生的“危险期”。中学生违法犯罪有不少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的不良心理,逞强好胜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报仇和反社会心理,缺乏关爱失落心理,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违法犯罪。教师要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形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要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冲突,培养学生的心理挫折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的道德情操及自我调节能力,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此外,要把法制教育渗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举一些中学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例,来证明:一个心灵扭曲、人格不健合的人容易导致违法犯罪。
以上途径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的道德情操及自我调节能力,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法制”是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道德” 是一定社会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服务于道德,道德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因此,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落实“德育为首”原则,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突破法制教育的框架,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密切联系起来:(1)礼仪教育,使学生讲礼貌、懂礼节;(2)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树立和强化正确的价值观;(4)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5)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6)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知恩图报;(7)社会公德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8)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技能,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7)法制教育:针对学生认识能力和意志力不足的特点,以法律常识为主要教育载体,从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入手,使学生增强守法观念,对学生进行法律价值和法律信仰的理念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觉守法、护法和维权意识。目标是使中学生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第五篇:中美企业文化浅探
中美企业文化浅探
作者:邢小丽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中美企业;企业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分别通过对中美两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和特点的比较,探讨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概念由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合著的书中系统提出的。两位管理专家根据对美国最成功企业所作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在经营得最成功的企业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利润指标,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一、美国的企业文化
(一)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经过70年代石油危机和货币危机之后进入80年代,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企业竞争力日益下降。而日本却仅凭一种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安然无恙。这使得美国的企业管理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始对日本模式进行研究,纷纷赴日取经,挖掘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赴日淘金”热潮,引发了美国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美国本土企业文化的深刻反思,认识到企业文化这种“软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试举例加以说明。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电视机厂,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老板决定请日本人来接管。七年后,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日本人靠什么?就是靠尊重人的优秀企业文化。表现在:第一、接管之初,新任经理把员工们召集在一起,不是指责嘲笑他们的失败,而是请他们喝咖啡聚会,向每位员工赠送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第二、日本经理主动地拜会工会负责人,希望“多多关照”,力图使美国工人解除心理戒备,在感情上与日本人靠拢。第三、工厂生产有了起色以后,日本经理把以前被该厂解雇的老职工全部找回去重新任用,以培育工人们的“报恩之心”。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企业形成了符合企业经营哲学和经营战略的企业文化。
(二)美国企业文化现状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根基浅,僵化的传统不多,全社会都重视突出个人的作用。这种文化在企业里,首先表现为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品质第一,顾客至上”也是构成美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1、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2、提倡竞争和献身。福特公司的前总裁亨利.福特说:最高职位是不能遗传的,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3、奖励创新。3M公司的成功在于创新有绝招,招招都很妙。3M公司不轻易扼杀一个设想,如果一个设想在3M各部门找不到归宿,设想者可以利用15%的工作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
4、利益共享。美国最大的连锁店沃尔玛公司、希尔顿公司,均将一部分股份作为工资或福利分给职工。
(四)美国企业文化的成功典范
美国企业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凭此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如IBM、摩托罗拉和朗讯等。
我们看看摩托罗拉以“人本管理”的企业文化:摩托罗拉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人性,为员工、客户和社会做有益的事情,并将之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最高准则。其之所以在全球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坚持了人本管理。在摩托罗拉,人的尊严被定义为:实质性的工作;了解成功的条件;有充分的培训并能胜任工作;在公司有明确的个人前途;及时中肯的反馈;无偏见的工作环境。
二、中国的企业文化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解放前民族资本企业中萌芽的企业文化
中国近代工业创建以来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资本企业,代表了中国早期具有独立商品生产经营组织性质的企业文化的萌芽。
2、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
这一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政治性。第二、伦理性。第三、主动性,如“铁人精神”就是这一时期企业文化的代表。
3、改革初期转型阶段的企业文化
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信仰模糊化。第二、不适应性。第三、非平衡性。
(二)中国企业文化现状
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正不断加强,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大价值,许多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其现状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残酷的事实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唤醒了众多的企业领导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②诚实守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企业精神第一要义,目前正逐步渗透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③“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已受到更多的关注。
(三)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一,从内涵上看,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尚未形成。第二,从结构上看,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三个主要板块,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之间缺乏通盘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从状态上看,我国的企业文化,明显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第四,从内容上看,我国企业文化具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价值导向的基本特征。中国企业文化还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其他分支文化,诸子百家,包括兵法、谋略等也都被企业文化分别的吸收。如:兵家的管理思想──深谋远虑等。
二、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如“顾客至上”、“产销统一”等。
(四)中国企业文化案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海尔、联想等在企业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如联想的企业文化
联想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提倡爱国主义。“联想人与联想精神”,这个问题是联想文化的主旨。“爱国主义精神”
是这种主旨的体现。
② 提倡合作精神。联想对合作精神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联想套用计算机术语,把善于与人合作的部门和人称“界面友好”,反之则“界面不友好”。
③提倡拼搏精神。“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是联想拼搏精神的直接反映。④强调以信为本。联想文化主要是提倡两种信誉,一是个人的信誉,要求是:踏实做事,说到做到,点滴积累;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同仁,取信于上级,取信于下级,取信于政府。二是公司的信誉,要求是:以用户效益求公司效益;宁可损失金钱,绝不丧失信誉。⑤提倡服务大众。联想集团提出“客户效益第一,联想效益第二”的服务观念,并把这种观念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里。
三、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表现为浓烈的个人主义,以自身利益为第一位,讲究“求实、求生存”,它着意创新的精神、功利主义和重视制度管理,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讲究原则性,“法治”观念较强。而中国则是强调群体和谐,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个人归属意识强,注重协调感情,它着意创新精神、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以情为重、忽略制度和条例管理,“人治”观念较强。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立足中国文化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在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使中国企业文化发展适应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